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

2023-09-20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德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焕发生机。在党的领导下,高校德育作了大量的改革,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30年来,高校德育在观念、内容、形式、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变革,对于我们不断推进德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德育 德育变革 德育观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号角。以此为契机,高校德育也迅速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展开了全方位的建设。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推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30年来,高校德育在观念、内容、形式、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高校德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学校“统、包、管”。高校德育也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封闭状态,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唯命是从”,缺乏多样性、灵活性。但综观建国初期以及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德育内容与措施,总的来说是好的,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当然也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和影响,尤其是“文革”时期,德育遭到了严重破坏。

建国初期(1949年~1956年)。这一时期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探索,高校德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建国初期高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取消了“国民党党义”和“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三好”的要求开展大学德育工作;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1966年)。这一时期高校德育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当时强调“‘向科学进军”,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加强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教育,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开展学雷锋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充分肯定。同时,由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反共反华逆流,加上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过度地强调“阶级斗争”,要青年学生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导致大学德育出现了许多失误和挫折,大学德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党和政府在总结、研究教育规律,反思教育失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大学德育的正确原则、途径和方法。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文革”期间(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高校德育受到灾难性破坏,无论从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工作方针和方法上,都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四人帮”一伙在高等学校推行极“左”路线,全面否定建国以来高校德育的优良传统,取消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青年学生的单纯和热情,鼓吹“停课闹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用大批判开路,煽动红卫兵起来冲击党政军机关,打击革命干部和群众。这使得高校党的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彻底瘫痪,高校德育受到严重破坏,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二、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和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并轨,社会价值体系由_元化价值向多元化价值转化。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德育改革首先是德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观念迎接着时代的挑战,经历着以下五个转变:

第一,从封闭观念向开放观念转变。

在过去的“闭关自守”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西方文化、西方思潮被拒之门外。封闭的教育显然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更加广泛和频繁,高校德育再也不可能封闭在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因此,德育工作根据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树立起“开放式”德育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比较教育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并把学生引向改革开放的社会建设大潮中,让他们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坚定信念、明确责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从只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向同时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转变。

政治功能是德育的首要功能,偏离政治功能,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是,过分突出德育的政治性,是不符合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文化大革命”中,过分强调政治,大搞“突出政治”,只强调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造成的恶果是有血的教训的。改革开放以后,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在育人上。要通过大力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三,从“对象塑造式”观念向“主体参与式”观念转变。

传统教育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即对象塑造式),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理,受教育者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下被“塑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塑造式”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呼唤着“主体参与式”的现代德育。“主体参与式”德育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德育,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学生在“主体参与式”德育模式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亲身的、直接的、民主的参与活动以及自我教育,不仅很好地认识与学习了社会生活,而且为以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准备了良好的态度、意识、经验、品性、方法与能力。

第四,从偏重显性的德育教学向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转变。

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和以往的德育改革,过于强调有计划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对忽视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隐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运用。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它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风教风等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使有意识的课堂教育与无意识的氛围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

学生的德性培养从显性的德育课程的知识学习,扩充到学校的整体生活,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知、情、行彼此关联的总体经验。确立显性的德育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观念,对于高校德育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第五,从他律观念向自律观念转变。

他律与自律,既是个体道德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反映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思想的不同要求和影响。“他律”是指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自律”是指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是依据主体理性思考后所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使教育对象成为道德自律的人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和成功的标志。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德育方面实行的是“听话”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即使毫无独立思考、判断与行动的能力,只要是“听话的”,就是“好学生”。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能力决不是“听话”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因此,许多高校强调培养学生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或自律素质),把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列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三、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变革的突破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社会背景,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反复、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不少令人刮目的成就及突破。

第一,高校德育地位和目标的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德育排除和肃清“左”的影响,抵制右的干扰,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德育工作在恢复过程中得到发展,既抛弃了“左”的“突出政治论”,又排除了右的取消论、无所作为论,确立了德育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步确立了高校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地位,强调德育的主导作用、方向作用,并同时确立了德育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学科体系的完善。

30年来,高校为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在德育学科建设方面作了不懈努力。1983年,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198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之后也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遍及全国几十所高校,形成了从本科、双学位到硕士、博士等结构层次合理的学科人才培养格局。与此同时,在学科研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已被作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思想性、政策性、综合性强的科学正式列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

第三,德育形式的多样化。

以前在封闭状态下,德育形式单一化、简单化,改革开放以后,学生接触社会面广,受到社会思潮以及各种文化的冲击大,所以德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一批新的德育形式应运而生,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高校德育形式从横纵方面、宏观微观领域不断拓展,建构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的综合育人体系。在德育形式的多样化中,具体地说,包括以下要点:

(1)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990年代备受重视。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出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都提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途径。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以及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校园文化发挥着独特的德育作用。

(2)社会实践的开展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针对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而影响他们素质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的实际情况,许多高校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等,使之成为生动活泼地进行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和形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文革”时期,心理学曾被作为“伪科学”受到批判,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思想问题、作风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清理“左”的思想,随着心理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不断运用,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1980年代开始兴起。1990年代以后出台的教育文件中不断地强调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国各高校广泛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把心理咨询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来开展。

(4)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2000年,江泽民同志作出了“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指示,成为高校开展网络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多数高校建立起德育工作网站,设计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主页,整合校内网络信息资源,把网络德育纳入高校网络建设体系中。同时,许多高校纷纷推出高校网络论坛(BBS)以加强网络德育,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北京大学“未名”(BBS)等。

(5)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

1995年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说:“提高文化素质是德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有利于加强德育。”显然,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德育,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致的。许多高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德育的目标也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得到体现和实施。

四、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进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而德育队伍的建设又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的质量及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各级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的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德育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1,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进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

论教育基本沿用“文化大革命”前的模式,课程也基本沿用“老三门”(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只是在内容上作了一些修订。这些课程虽然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社会变化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老三门”已不能适应。

当代大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来自国内外、社会各方面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教育的精神,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从而改变了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长期“零敲散打”、“有实无名”的局面。

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据此,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10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增设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另外各校还可有选择地开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课程。

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规定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这些文件对每一门必修课的学分和基本内容作了原则规定,也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2,德育队伍建设的巩固和加强

过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上政治理论课和参加政治运动来进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多数为退伍军人和留校本科生,他们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缺乏正规的专业训练以及系统的德育方面的理论修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校加强和巩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的德育队伍建设,在稳定队伍、扩充力量、优化结构和提高队伍人员素质等方面作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作出明确规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决定》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受到了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拥护,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从1989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陆续选派200余名优秀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进修或作短期考察,增进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不断优化,工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的建设。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研究和实践中迅速成长, 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是:“从小德育队伍向大德育队伍转变”,“从‘管理型’向管理者和学者相结合的‘复合型’转变”,“从‘单肩挑’向‘双肩挑’转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求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回顾和总结高校德育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在高校的作用。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1.1 教学目标差异性

民办高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职业导向比较明显, 公立学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某个领域内可探索的科研型人才, 教育更倾向于科研。正因为此,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1.2 教育对象特殊性

就一般情况而言, 民办高校的农村学生比较特殊, 因为农村学生的类型比较复杂, 包括全日制农村学生、自考农村学生, 函授农村学生等, 农村学生的学历水平不尽相同, 道德素质高低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难以全方位的解决农村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 因此教育不得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出发。与此同时, 部分民办高校农村学生入学成绩较差, 加之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一定的误解, 因而民办学校农村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 农村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相对较差, 这无疑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效果。

1.3 教学手段探索性

与公立学校相比, 民办高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教育体制不完善, 教育手段也还处于探索阶段, 正因为此, 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民办高校方面, 往往会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 然而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未必适合民办高校教学工作, 因而不仅可能影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性, 还可能会影响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4 教育体制特殊性

由于民办高校的领导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与公立学校并不一致, 管理阶级单一, 监督机制单向, 这就使得民办学校作出了很多决策很难彰显民办体制的优势, 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也因而难以保障。

2 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分析

2.1 适应规律

适应性规律是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遵循的规律, 只有确保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需要, 契合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意识等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朝着服务社会方向发展, 其功能才能够发挥, 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才能够更有保障。

2.2 互动规律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亦不例外, 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能够及时的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打破传统的、单向的教育格局, 要充分的调动农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整合规律

由于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探索阶段, 因而盲目借鉴公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方案不仅可能会影响自身的教育特色发挥, 还可能会影响教育管理不协调问题发生, 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对自身的教育者、自身的农村学生、自身的教育目标、自身的教学方法、自身的教学内容等进行整合, 并基于各要素协调发展规律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 促使各要素发挥协同作用。

2.4 服务规律

民办高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 教育工作必须能够帮助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服务技能和思想, 要促使农村学生能够有主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意识, 如此, 能够彰显民办高校的教育特色, 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优质人才。

结束语

民办高校农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四大特点, 分别是教学目标差异性、教育对象特殊性、教育手段探索性和教育体制特殊性, 民办高校教育者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时, 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规律, 即适应规律、互动规律、整合规律和服务规律, 如此才能够保证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质量, 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也才能够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

摘要:民办高校的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立高校下的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等重要, 然而受客观条件影响, 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立学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 想要保证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必须深入的研究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准确把握其规律。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点

参考文献

[1] 蔡玉生, 邹俊中, 高文举.民办高校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J].高教论坛, 2016, 12:3-7.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 一) 犯罪主体的集中化

基本是以个别领导干部、实权主义人物犯罪为主。涉案人员多为财务、后勤等重要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个重点岗位的人员, 其通常是利用要么直接要么间接经手公款的职务便利, 从事职务犯罪活动, 具有主体集中、手段多样等特点。

( 二) 罪名、犯罪环节集中

受贿、贪污罪呈上升趋势, 从立案查办涉及的罪名看, 以受贿、贪污罪为主。犯罪环节主要体现在如工程发包、设备采购、人事调整等涉及经济利益较多、个人利益较大的环节上。如: 某高校后勤处处长赵某, 在负责学校采购工作和担任后勤处处长期间, 收受建筑商何某某、王某某等人感谢费、好处费。

( 三) 窝案串案普遍化

在高校职务犯罪人员中, 多为院、系或是部门负责人。而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发现, 存在各部门负责人就同一案件共同受贿渎职等情况比较普遍。如: 该院查办的这一案件3人分别为同一学校的后勤处处长、财务处长、校长助理在履职过程中接受同一建筑商的贿赂。

( 四) 犯罪手段复杂化

有的通过发票的虚开、多开从中牟利; 有的通过复报销从中贪污; 有的利用大宗采购渔利; 也有的则是利用工程发包等收受贿赂, 或是人事调整进行各种权钱、权色交易等等。

二、高校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 一) 疏于学法, 理念动摇, 法律意识淡薄

高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各单位的重点在教学、科研上, 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忽视, 以至于不少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在面对诱惑时缺乏抵制力。随着学校在校园扩建、单独招生、教材设备的采购等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大, 逐渐成为建筑商、书刊发行商等拉拢的目标, 犯罪机率不断增大。

( 二) 管理不善、财务制度不健全或在执行财务制度时出现纰漏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教育经费来源从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 ( 如校办产业收入等) , 教育经费相对比较充裕, 但某些学校的财务制度明显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如财务纪律观念不强, 执行政策不力, 对财务审计把关不严; 有少数单位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制度形同虚设, 基本上是负责人一人说了算, 导致了一些领导或实权派人物乘机中饱私囊。

( 三) 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高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主体日益崛起, 高校可支配的资源相对来说也越来越多, 拥有的自主权限也越来越大。这让高校自主发展、飞跃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问题。法律规范、权力监督机制没有完善配套, 从而出现了监管的漏洞, 权力的滥用。在该院侦办的多起高校腐败案件中, 均存在内部管理监督在制度上的问题。

三、高校职务犯罪的预防建议

( 一) 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提高自身“免疫力”

应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准作为对高校工作人员学习教育永恒的主题, 以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根基。尤其是要加强基本法律理念教育,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加强对法律后果的认知, 从而引导其正确运用手中权利, 培养良好师风品格。

( 二) 加强高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

一是要做到高校权力运行规范化, 权力制约监督日常化, 重大问题研究班子化, 专家评议论证常态化, 重大项目决策科学化。二是要健全财务制度, 严格财务管理, 加强预算、审核、记帐、报销等环节的监督。三是高等院校的后勤服务部门, 要逐步向校方监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过渡, 减少后勤服务的行政化色彩。四是要加强对重大基建项目、大宗物品采购招投标透明化, 杜绝暗箱操作。五是要加强资金管理制度, 对资金管理实行阳光操作, 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

( 三) 定期轮岗, 杜绝“默契”交易

对主要岗位如基建、采购、财务等部门的人员, 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避免有关人员在长期的对内对外合作过程中形成共识与默契, 成为隐藏较深的“毒瘤”, 盘根错节, 长期危害国家利益。而且轮岗前后的审查, 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威慑力, 阻止一部分人的蠢蠢欲动。

( 四) 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 落实责任主任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高校领导干部主管部门, 要主动会同纪检、检察机关, 加强对高校的监督、管理, 防止腐败问题的滋生; 检察机关应通过对案件的查办和打击, 做到既要查处犯罪, 又要通过打击达到预防的效果。通过协作, 堵塞制度、管理上的漏洞, 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公益性质的高等教育,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为寻求自身的发展, 不断扩大资金和规模以增强实力, 适应竞争的需求。因此也就成为了社会中各类腐败问题的渗透和冲击的对象, 导致了职务违纪犯罪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通过对某检察院查办的四川某高校一起窝案, 分析高校职务犯罪具有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职务犯罪,对策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刑法学 (第四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摘 要:江泽民说: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学科基础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合作与交往素质、精神和心理素质等素质的培养。而现在的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束缚,求同划一,偏重知识、死记硬背、缺乏个性。怎样才能让教育培养的人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呢?开展“综合实践”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必然选择。它填补了应试教育的不足,起到了互补、调节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创新;能力;发展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与其他课程并行的大综合经验课程(即生活探究过程)。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如学生提出“茧是怎么进化的?”从而在活动中主动地去进行观察、查阅、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经验性。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不是通过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掌握技能为主要目标,而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校本化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完善身心的课程。它大多是以“活动化”的形式展开,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如五年级的综合活动“巴拉河环境调查”,它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重整人生经验,这也许是经验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

“综合实践”课是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是一种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二、“综合实践”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实践”课与常规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实施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纬度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指导任务不是某一位教师能够完成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各学科课程所特有的学习方式,如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自然学科中的观察与实验、数学学科中的统计与测量、艺术学科中的表演、绘画等。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三、“综合实践”应与学校特色齐头并进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创建特色学校就是创建一所学校的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综合实践课程主张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具有生成与开放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与特色学校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以“德育为首,创新为重,全面推进”为办学特色,依托地域特点(少数民族——尤其苗族地区),利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提出了《苗族文化》的研究工作。引导学生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深入了解苗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充分挖掘苗族文化中蕴含的课程资源“以景育人、以物育人、以人育人、以史育人”四个方面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分年级制定活动主题:“苗族银饰”,“蜡染”,“姊妹节的来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式、完善的素质,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张扬个性。

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同步,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放飞天堂的小鸟,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跳得更高,跳得更远!另外,它还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课程文化的变革和创新,有利于建设特色文化,凸现办学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作者单位 贵州省凯里市第七小学)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从古至今, 我国的教育都十分注重大学生的德育培养。《礼记·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可见, 中国的德育教育由来已久, 而且一直居于教育的首要、核心地位。1995年, 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 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003年, 国家教育部把德育“育人为本”作为第一原则写进了《新德育大纲》, 以制度的形式对高校的德育教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

1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困境

德育课程是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 是高校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现在, 德育课程已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却不容乐观, 首先主要表现在:德育课程大班授课。受高校扩招的影响, 许多学校选择了大班授课以缓解德育师资的不足。一个班少则50人, 多则上百人, 师生间的关系显得不够紧密,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学生显得较为懒散, 不能专心听讲, 严重冲击了高校德育课程质量。其次, 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呆板。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常局限于教材, 视野不够开阔;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形式常拘泥于说教和知识点的灌输;地点通常局限于课堂, 生动性不够。最后, 德育课程效果评价简单化。大学实行学分制以后, 学生德育课程的效果, 简单用期末考试的课程成绩来衡量。制度化管理在规范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把大学德育导向了应试教育。德育课程异化成为“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过后忘笔记”。学生片面地把德育课程的成绩作为追逐的目标, 低估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即德育课程对自身全面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从而忽视了自身德性境养和完善。

2走出高校德育课程困境的路径分析

大教育家怀特海认为, 人的智力发展由浪漫、精确与综合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的循环而构成了节奏性特点, 这种循环不是机械旋转、线性重复, 而是螺旋式上升和阶梯式攀登[3]。由此可知,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序的、动态的过程。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也理应有序而教, 理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创设不同的情境, 以帮助学生更好获取德育课程的有效信息, 内化为自身的德育修养, 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2.1统整德育课程资源

当前, 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呈现出两方面的明显特征:一方面, 表现为德育课程资源数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 表现为德育课程资源的利用水平不高, 尚处在“粗放型”阶段。因此, 为了给学生充足的德育养料, 吸引学生的德育消费, 以及提升学生德育消费的吸收率, 学校应当对德育课程资源进行统整, 包括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的统整, 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资源的统整, 文本德育资源和视频、音频德育资源的统整, 古代德育资源与现代德育资源的统整, 现实生活德育资源和网络德育资源的统整, 课内德育资源与课外德育资源的统整, 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统整等等。

高校德育资源的统整, 有利于开发德育课程资源, 有利于提高利用水平,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有意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德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德育就在我们身边, 德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能在自己的体验中, 形成自己对德育的经验性知识, 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怀特海先生所说的浪漫阶段。有了自己对德育的初步体验, 学生便会对此产生兴趣, 就会独自去领会、去思考, 彻底扭转了教师空洞说教, 学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2.2课堂德育情境的创设

2.2.1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 创设快乐的德育课堂情境

快乐是刺激生命有机体合适的自我发展的自然方式。传统的德育课程内容枯燥、形式呆板, 知识的逻辑起点出现了偏差, 超越了学生德育的体验阶段, 直接用教鞭来极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但这种外在的因素很难内化为内驱力, 所以, “考完扔笔记”的现象时有发生。

经过统整后的德育课堂, 让德育更贴近于生活, 有利于学生形成关于德育的初步体验, 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德育认知是粗浅的、片面的、表象的、短暂的。因此, 德育课程教师在授课期间, 要根据学生德育认知的发展状况, 时时营造出合适的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思考, 已形成学生自己关于德育的理性认知。在对自己体验的德育经验存在质疑时, 德育教师及时传道授业解惑, 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而且会带给学生冥思苦想后解决问题的快乐。自我效能感的实现后带来的快乐会激发学生对德育理性思考的热爱, 会将这种理性的德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德育修养。经内化了的德育知识, 时刻成为学生面对生活的指挥棒, 即形成学生自己的人生观。当其遇到德育问题时, 能自觉地应用德育知识解决问题, 把德育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性的知识。久而久之, 这种技能性的知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变成学生在生活中的态度, 形成了学生对于世界的整体看法, 即形成了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标志着学生价值性知识的形成, 这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践行, 对不道德行为的摒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2.2扩容德育课程教学课堂, 从理论走向实践

道德是为了人而存在。德育课程不是为了学分而存在, 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存在。德育是人类建立在对类整体普遍价值的自发、自觉的确认和维护基础上的。个体自觉认同共同的意义, 意义的追寻和创造转化为一种激发生命实践的精神力量, 导向一种信仰, 甚至于“绝对命令”, 通达人的心理、情感, 这种不可言的、神秘的强制力量召唤主体焕发生命的意志和激情, 避免了康德的“绝对命令”遵从的无根化, 意义的召唤促进了人性的觉解[4]。高校德育课程资源的统整和德育课程情境的创设, 使高校德育重新回归生活化, 从空洞的理论说教走向社会现实, 从形而上的象牙塔科学变为学生处理实际道德问题的指挥棒, 重新走向学生的心灵深处。这种深层次的教学回归, 使德育课程资源不局限于学校, 德育课程不局限于课堂。这种深层次的教学回归, 让课堂、学校、社会连为一体, 都成为德育课程的教学课堂。德育理论的内化必将促使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自觉地践行德育理论。

2.3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师生氛围

德育课程教学资源的紧张, 常常使教师和学生均处于关系涣散状态。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教师要积极改善涣散的局面, 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需要;在面对学生质疑的问题时, 要放下架子, 与其真诚沟通, 深入交流, 教师和学生平等相待, 和谐共生。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也是对知识的尊重, 是对教师师德的言传身教, 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语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 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教育大家陶行知说:“道德是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 也无甚用处。”[5]因此,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必将永远成为高校教育的主旋律, 立德应始终成为高校教育的第一要义。

摘要:本文据于教育家怀特海的三段式节奏论, 就高校德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以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困境为出发点, 认为以下几个途径能帮助高校走出德育课程困境:1) 统整德育课程资源;2) 课堂德育情境的创设;3) 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师生氛围。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课程,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育学原理.

[2] 姜安丽.护理教育学.护理教育中的德育[J].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02) :178.

[3] 许峰华, 岳华.浪漫、精确与综合:怀特海教育节奏思想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 2009 (5) .

[4] 韩玉, 易连云.德育的关怀:让道德和意义与生命相遇[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 .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第6篇

1 当前高校在实施网络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2000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肯定了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建议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随后一些高校党委成立了由宣传、网络技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一批红色网站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于各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同,网络德育的发展水平高低不一, 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德育网站形式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 (2) 德育作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3) 德育工作者参与网络德育工作较为困难; (4) 校园德育网站BBS上存在不良信息; (5) 建设德育网站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 (6) 网络德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2 加强高校网络德育的相关措施

2.1 高校领导要支持网络德育工作

高校领导对网络德育工作的重视是高校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效果的重要保证, 它决定着是高校网络德育发展的方向和实施的效果。高校各级领导要把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提到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党委主要领导要负起政治责任,经常分析网络德育工作的状况,及时了解网络德育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注重工作实效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切实把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2 树立“以人为本”的网络德育理念

网络德育作为是高校德育途径的拓展和延伸,理应自始至终、一脉相承地贯穿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具体来说,一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需要, 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网络德育的理想目标;二是做到在网络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要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内容上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方式方法上,要避免空洞的灌输,运用网络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点,变枯燥为生动,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2.3 德育工作者要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

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最大的发挥网络德育的效能,必须提高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除了各高校组织的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网络技术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外,作为德育工作者自身要主动学习相关网络知识,了解网络的特点,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与利用等,掌握文字输入、表格制作、简单的网页设计等技能。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扩充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可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吸纳一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精通网络技术的人才到网络德育的兼职队伍中来,切实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2.4 实行“网上”与“网下”相配合

网络德育的实施补充了传统德育方式的不足,但是网络德育不是万能的,网上教育只是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并不是要排斥传统德育。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渠道,仍然是有效的方法。网络世界的“虚拟存在”与现实世界是有紧密联系的,网络虚拟空间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同时, 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和网下实践也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在优化、获取网上德育信息资源的同时, 结合德育教师的讲授释疑,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保证高校德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德育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最佳德育效果。

2.5 实施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进网络

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 而且渴望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高校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加大对德育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把一些优秀德育教师的精品课件充实到网络德育的内容中来。在校园网上建立德育信息资料库, 把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政治性内容,通过多媒体的现代手段演绎,在课件中增加图片、声音、图像、影视资料等,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避免了由老师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教育的呆板模式, 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6 实行各优秀德育网的资源共享

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领域的争夺异常激烈。国外的一些反动势力一直在与我们争夺青年学生的思想领域。高校不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基地,还要将一些健康有益的、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站推荐给学生。建立与一批优秀德育网站的超级链接,使学生在站内轻松点击就可以直接和一些有影响力的德育品牌网站链接形成共享体,提高网络德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7 倡导大学生的网络自律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上多下功夫,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大学生要培养分辨各种信息的能力分清网络内容的真善美、假恶丑,学会克制自己和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要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而不是猎取感官刺激的途径, 要着力培养能自己做主、自己负责、自己管理的道德主体,不断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

3 结语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高瞻远瞩,善于抓住机遇, 更新观念,开拓视野, 将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有机地结合,不断完善网络德育体系。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网络这块德育阵地的建设,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 探讨和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构建起对实践有强大指导意义的、较为完善的、科学的网络德育理论体系。我们相信,在网络技术管理部门、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研究和探索下我们一定能主动占领高校网络德育的新阵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摘要: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研究网络德育出现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对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网络德育,策略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高校网络德育创新及路径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8) .

[2] 杨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 2007 (12) .

[3] 温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4) .

上一篇:二胡教学范文下一篇: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