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

2023-10-09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哲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要使哲学的理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工具,有必要进行哲学理论的普及宣传和教育。然而在这种哲学普及宣传运动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进行文化反思,无论对我们的哲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哲学理论;学习运动;文化反思

[文献标识码]A

哲学的反思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建国以来,我国曾多次开展全国性的哲学理论学习运动。这些运动一方面把抽象的哲学理论普及到广大的干部和群众中去,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普及运动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实用化和教条化等倾向,也给我国的哲学理论的研究及其发展造成了许多不良的负面影响。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反思这些哲学学习运动,无论对我们的哲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早在建国之初,为了适应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在全党全国进行“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和“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要求,从而在全党、全国掀起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

按照毛泽东的想法,在马克思主义所有理论中哲学理论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毛泽东的意图非常清楚,之所以要在全国的范围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宣传”,就是要确立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方法”,以此来统一全党、全国的行动和思想。

特别是在50年代初,电影《武训传》的发行和《红楼梦简论》的发表,更使毛泽东感到一些知识分子存在着某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思想倾向,因而有必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改造和教育。在毛泽东的倡议下,1955年初,中共中央连续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明确把对干部的教育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并把它确定为党在思想工作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第二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的。这次学习运动是从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开始的。毛泽东针对党内和干部中间存在着的明显的忽视商品经济的倾向,明确强调“联系实际研究经济理论问题,目前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他于1958年两次向中共中央建议,要让广大的党员和干部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然而在毛泽东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外,一个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能够真正结合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因此在1959年,他在再次建议各级的领导在认真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同时要认真学习《哲学小词典》。要求他们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

毛泽东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他认为哲学实质上也就是认识论,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他特别反对那种离开现实的实际问题只是在课堂上和书斋里对哲学理论的抽象研究,明确要求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中的尖锐武器”。

如果说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党内和各级领导干部而提出来的,那么正是这一关于哲学“解放”的号召,则将这场学习运动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和各个阶层。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哲学理论工作者纷纷走出校门和研究室,深入到部队、工厂和农村,面向广大战士、工人和农民进行哲学普及化的宣传和教育;各种战士、工人和贫下中农哲学学习小组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产生了出来,从而掀起了又一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

第三次大规模的全国哲学学习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毛泽东为了为他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寻找根据,同时也针对林彪和“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所造成的全党、全国的思想混乱,多次号召要认真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同前两次学习运动不同,毛泽东专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他开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经典著作,要求全党和各级干部认真地加以学习。尽管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干扰,这次学习运动带有十分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这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学习,客观上为清理“四人帮”的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创造了理论的基础和条件。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长期在我国流行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并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消失,“两个凡是”仍然极大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1978年,《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理论背景的大讨论,从而开始了我国第四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

这次大讨论是直接针对“两个凡是”和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而进行的。邓小平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这场理论的讨论,强调必须完整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认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与前几次学习运动不同,这场由哲学争论而引起的哲学学习热潮虽然一开始就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但至少在形式上表现出某种自下而上的特征,因而可以说是一场较为自觉的哲学学习运动。这场大讨论尽管只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某些观点也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商榷,但其社会功能却是十分巨大的。它打破了我国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由此导致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作好了理论准备。

第五次全国性哲学学习运动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1989年政治风波结束以后,中央为了将全党、全国、全军的思想重新统一起来,再一次作出决定,要求全国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这场学习运动同前几次不同,它的范围始终局限在领导干部的范围内,而没有扩展到一般的群众中去。各种政治的和理论的甚至是一些非哲学的综合性刊物纷纷刊登哲学文章,也造成了较为浓厚的全国性哲学学习的气氛。

(二)

总结建国以来五次大规模的哲学学习运动可以看到,尽管这些学习运动掀起的历史背景各不

相同,每一次学习的重点和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它们却也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

第一,在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又带有明显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

哲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要使哲学的理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工具,当然有必要进行哲学理论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然而在这种哲学普及宣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完整系统的哲学理论被确定为一些可以固定不变的原理和结构僵硬的体系,一切哲学的争论都贯之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形式,然后再用一些庸俗的所谓事例来加以注释,以至于流行“石头哲学”令人啼笑皆非的“哲学理论”。这种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最为极端、最为突出。正是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宣传,不仅没有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开来,反而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的反感。

第二,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带有某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回顾这几次大规模的哲学学习运动,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而展开来的。马克思主义本来就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然而,在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哲学理论普及化中的简单化、庸俗化相适应而产生出某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倡导的“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带着问题学”学习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一种可以任人随意拿取并为我所用的工具箱。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性理解和运用,极大地伤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实实际的结合流于经验化和形式化;而且由于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验化和形式化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更是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哲学理论的厌恶。

第三,在服务于特定政治目标的同时带有把哲学的理论争论等同于政治斗争的倾向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差不多都是某种政治需要的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常常也就表现为哲学理论为政治服务。

然而,哲学毕竟不是政治,也决不能把哲学归结为政治。而我国强调哲学为政治服务的过程中,却流行着一种用政治来裁剪哲学和把哲学争论归结于政治斗争的倾向。一些人很善于揣摩一定时期的政治倾向,习惯于把哲学的理论争论同政治上的分歧和斗争等同起来,统统贴上政治标签而加以打击和压制。被固定化了的哲学“原理”和被肢解了经典“语录”常常成为打人的“棍子”和压人的“帽子”,甚至演变为攻击性的运动。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庸俗化和经验化、实用化所造成的还主要是人们对哲学的反感和厌恶的话,那么这种哲学的政治化倾向则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研究和哲学争论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哲学理论工作者不敢进行创新性的理论探讨,使我国的哲学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只是停留于对经典著作、领导人言论和现实政策的注解,从而直接影响了我国哲学理论本身的深入和发展。

第四,在统一思想的意识形态宣传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尽管每一次哲学的学习运动的具体目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统一全党、全国和全军的思想,因而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性质。

然而,正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却出现了某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固定化和教条化的倾向。与注解政治的风气相适应,人们习惯于把经典作家的论述和领导人的讲话当作某种固定不变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引用经典,成为哲学论证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和模式。这种教条主义极大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现实的精神完全被这种注经式的教条主义所取代,照背、照搬、照套、照抄不仅成为哲学学习的基本风气,而且也成为专业的哲学工作者进行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

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反思建国以来我国的哲学学习和普及运动,我们又能得出些什么有益的结论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绝不意味着哲学理论的庸俗化和教条化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对周围事物相对稳定看法的,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和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是在一种潜移默化地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这种世界观常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比较自觉地将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同一种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增强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总结人类思维成果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它不可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的产生和形成,因此为了提高人们思维和行动的自觉性和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有必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的。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必须要有思维的抽象,通过哲学理论的系统教育而使人民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才能真正使哲学的理论深入到群众去,因而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哲学的普及化。

其次。必须完整准确地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我们常常强调要坚持理论要联系实际,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然而殊不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来就应当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它一方向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必须把自己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只是片面地要求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忽视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容易导致理论研究的经验化和实用化。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而,“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理论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学习理论就应当而且必须了解和把握这个内在的逻辑,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研究理论,这不是理论脱离实际,而恰恰是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奠定理论的基础。

哲学不是注解现实的工具,而是研究和探讨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原则。一种真正能够立足于世的哲学理论,不仅要能够深入地研究现实和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必须能够通过对现实的研究而对现实未来的发展有所认识和探索,也就是说,一种真正彻底的理论必须具有某种超前或前瞻的性质。丢掉这种超前性或前瞻性,仅仅把哲学看作论证现实的工具,哲学就始终只能是一种永远落后于现实发展的事后诸葛亮式的东西。

就哲学和政治的关系而言,哲学是世界观,是更基础的东西,而政治则是哲学世界观在社会斗争中的某种具体运用。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哲学和政治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把哲学归结为政治在理论上实际上是本木倒置。如果说哲学确实应当为政治服务,那么这种服务也决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现实政策的后面作理论的注释,而在于通过深入地研究现实而指出现实存在的根据和不足,并运用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去探索现实发展的方向,从而为国家制定新的和不断完善现实的各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哲学在政治的外面,而决不应当放到政治中间去甚至成为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分强调哲学的政治功能无论对哲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还是对现实的政治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可以说实在是太多也太深刻了。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栽体,对于强化育人功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参与面不广、规划指导不够、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这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结合专业。依托基地,深化社会实践I作,以期更好实现其育人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育人功能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袁金祥,浙江工商大学团委(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对接,促进青年学生知行统一、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的生动课堂。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在实践机制、内容和形式上等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规范化、阵地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但笔者认为,以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相衡量,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尚存在育人功能上的偏失,藉此笔者提出并予以匡正。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主要平台,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大学生社会化、深化专业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由于学生参与面不广、缺乏面向全体的氛围、学校对社会实践规划指导的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意识、实践成才的信心和动力的缺乏,造成了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

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面不广,缺乏面向全体的环境和氛围。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二,其一为集中组队实践,表现为以团队形式,有组织地参加实践。这类团队由于有学校的重点支持,有带队教师的具体指导,有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有评奖评优方面的政策倾向,因此实践育人的功效体现得较为明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限于精力、财力,这类团队的数量和规模往往不大,而且受诸如“出精品、树典型、造声势”、“有利于实践工作开展”之类思想的影响,在团队成员的选择上较为严格。实践团队往往是由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和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组成,普通同学参与这类团队的机会较少,受教育面相对狭窄。其二为学生个体返乡实践,这是高校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做法。主要表现为学生利用返乡度假,就近就便地开展实践。高校主要通过整体动员、自寻出路、集中评介的方式来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实践如何面向全体”的压力,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高校普遍缺少对实践个体有效的分类指导和过程监控,对普通学生个体通过实践增长才智、锻炼提高等方面考虑不多,措施很少或流于形式,因此,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对广大普通学生的教育功能体现不明显,普通学生参与热情不高。面上工作的悄无声息,不仅使得点上的工作成了无源之水,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而且也使得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群众基础,得不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二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划指导不够,缺乏长效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当前尽管不少高校都把社会实践当作了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纳入了学校育人工作全局,但无庸讳言,就整体而论,高校社会实践仍缺乏整体规划和实施细则,缺乏从教学大纲、师资配置、课时认定及产学研结合的一系列举施。特别是对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够,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含量”的提升与“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而且目前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具体反映在动员布置、检查督促、总结评比和表彰激励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宣传、重声势,而忽视实践“育人”本意的倾向。拉横幅、发传单、上电视报纸等“轰动效应”多,深入田间地头、城镇乡村实实在在地支农、支工、支医、支教少;对扩大影响、评先争优考虑多,对引导学生接受社会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拓展综合素质考虑少;对社会实践整体动员、宏观指导多,对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中“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怎么做”这样一些基本问题解答较少。所有这些,既直接关系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影响了其未来的走向。

三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不够,缺乏实践成才的信心和动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把时代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自我意识,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勇敢担当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社会实践的重要育人功能之一在于“让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人格主体参与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社会情境之中,凭着自身的理智与激情去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自己的行为与承担责任”。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变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主体意识,特别是对广大普通同学而言,对社会实践之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将社会实践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学习任务来对待。而在行动上表现为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没能深入、扎实地实践,临近假期结束,往往是到实践单位盖个公章,写份实践报告就了事,甚至有的同学只是上网下载一份报告交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匡正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高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全员参与的实践育人环境;要以制度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建立起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要体现和突出专业特色,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实践环节上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稳定的发展。

观念转变是先导。作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对于全体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高校社会实践组织者的角度而言,首先应在认识上恢复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手段的本来面目。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有教无类,要求做到教育公平。按照素质教育理念,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

的基本素质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方面,要通过制定规划,设置学分,配备师资,增加投入等促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反复、深入、细致的教育,使学生明白,社会实践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拓展个人素质的重要意义,以期在校内形成一个面向全体的实践育人环境。此外,作为教育主体,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其自身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通过实践成长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机制创新是保障。认识统一后,社会实践要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工作。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主要应包括领导机制、目标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督导机制。第一,要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逐步形成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处)、科研处、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学生会等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齐抓共管,实践教育资源整合互动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二,要建立切实的目标机制。从学生作为实践育人主体的角度着手,端正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引导学生转变做事嫌累怕脏,实践走马观花的态度,进而树立起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正确实践观。第三,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一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的环节,从传统的第二课堂转入第一课堂,开设课程,设立学分,使之真正成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二要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力量建设,对实践指导老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指导能力,选派优秀的专业老师充实实践指导队伍,帮助实践活动组织者选择主题、确定项目、监控指导、科学考核。三要加大经费的投人。在学生自助解决的基础上,设立社会实践专项基金,增大学校的支助力度,为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第四,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要通过评奖评优,增强他们参与实践的价值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和释放他们自觉成才的潜能。对老师,要将对社会实践的帮教指导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把教师是否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实际成效如何作为其职称(务)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最后,要切实抓好督导机制建设,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通过立项申报、实地访查、网络交流、信息报送等多种形式,从确定项目到组织实施再到总结,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交流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都进行评估和指导,以此来保证整个社会实践过程按既定目标实现,保证学生个体实践的真实有效。

专业结合是关键。体现和突出专业特色,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这既保证了实践环节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也有利于推动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激发专业兴趣、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价值追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需要推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有序联动,需要找到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受益”的动态平衡点。在鼓励、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的过程中,一个可行的切入点是推行“带课题下乡”的社会实践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每年要定期向全体学生公布社会实践参考课题,由学生自由组队、自筹经费、自行申报,学校负责评审立项,审核结题,奖惩激励。参考课题的范围既包括“两课”教师提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课题、专业学院和科技导师提供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科研课题,也包括学校和实践基地提供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课题。学生既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参考课题范围内申报课题,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申报课题。暑假期间,学生可带课题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成课题任务。课题经学校审核结题后,学校提供三方面的出路:一是转化为校内外各级各类科技竞赛的项目,二是发表论文,三是促进成果转化、课题深化、继续研究。从育人的角度而言,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实践的积极性。

基地建设是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和稳定依托,只有组建起大批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才能走出暑期时段,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实践育人的功能和成效也才能得到可持续、有保障的体现。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按照“就近就便,优势互补,双向受益”原则,主动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建好实践基地。要积极创新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由单一功能向教学科研基地、勤工助学基地、择业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践基地转化,从而把实践基地真正建设成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实践平台,建设成学生拓展素质、砺志成才的广阔天地,建设成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园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E2004]16号.

[2]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2-73.

[3]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3号.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服务理念;公共文化服务

摘要:公共图书馆如何革新服务理念,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图书馆界必须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为例,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进行研究,对促进公共图书馆革新服务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有参考与实践应用价值。

1背景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文化服务机构,在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服务理念等多方面的问题,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明显薄弱,急需革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体系,更好地履行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笔者以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为例,就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如何革新服务理念,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简要的探讨。

2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分析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与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关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拓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的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与环境等问题,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保障公众文化权利

公众文化权利是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利之一。在2002年国际图联颁布的《格达斯哥宣言》中指出:“不受限制地获取、传递信息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机构应该为所有用户提供平等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必须提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与信息是具有重要竞争价值的资源,公共图书馆则是文献收藏与信息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必须帮助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得各种知识与信息,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雖然图书馆并不是公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唯一途径,但却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公众文化权利的实现与公共图书馆有着紧密关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不能忽视自身所应承担的这一社会责任,而应将自己作为公共文化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去保障每一个人自由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权利。

2.2为全民终身教育服务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已经被全球所认可。终身教育理念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不断强调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极为重要。尤其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情况下,终身学习更是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终身接受教育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一项权利,国家应当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为社会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保障。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众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服务形式,是社会公众的“终身学校”,在为社会公众终身教育提供服务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图书馆的责任,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更应当承担起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责任,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社会化的教育机构,应当为任何愿意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

2.3保障信息公平的责任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公平性极为重要,信息的配置不合理是造成社会分化的重要原因。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信息不平等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甚至对社会公正、民主进程、经济发展都带来不良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公民信息平等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信息不公平,是指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所掌握的信息不同而造成社会待遇、经济地位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信息公平不仅是信息方面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信息不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权益,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消除信息不平等现象,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子系统共同努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在保障公民信息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就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消除信息富有和信息贫困之间的鸿沟,应当成为数字时代通向信息时代的电子渠道,提供安全网络,以防止有人因疏离技术进步而被社会排斥在外,必须让所有的居民都能获取信息。”公共图书馆应当承担起保障社会信息公平,消除信息不平等现象的社会责任。

3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履行不足的因素分析

3.1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

公共图书馆是为团体或区域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主要为一般群众,经费主要由政府资助。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以及观念的不同,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极为明显,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广大群众的文献信息需求远远无法得到满足,这直接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履行。即便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也极为不足,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难以得到保障,造成公民文化权利的缺失。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无论是在馆藏资源数量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不少市属城区还没有区级图书馆,更不用说街道图书馆或乡村图书馆。除了地区差异外,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馆藏量不足、内容资源陈旧、现代化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极大的影响。

胡海鹰: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社会责任研究3.2管理不到位

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一直存在缺失。从政策法规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直至2008年才正式启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运作、管理等很多问题都没有政策法律依据,无法规范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地位,落实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近年来,一些省市出台了一些地方性图书馆法规、条例,用以规范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运作,但还明显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多数是一些笼统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的运作管理中,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多数着眼于馆藏资源建设和内部管理上,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还明显不足,大量资源由于公共服务建设的缺失未得到充分利用,削弱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造成功能上的缺失。

3.3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模糊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并未注意自我宣传推广问题,甚至形成自我封闭现象。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又没有加强公众服务接口建设,使得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公众脱节,很多社会公众甚至根本不了解公共图书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社会公众,而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模糊。公共图书馆虽然一直履行着服务于公众的职能,但公共图书馆并未着力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职能,只是简单地服务于读者,而没有思考如何更多地吸引读者,造成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越来越低,社会公众关注度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局面。这种现象,尤其在当前各类媒介并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即便是作用越来越弱的传统书店,也吸引了比公共图书馆更多的读者资源。

3.4公众缺乏图书馆利用意识

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培养社会公众使用图书馆的意识与习惯,必须不断壮大读者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社会公众在有文献信息需求时,往往首先选择利用互联网,忽视了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图书馆读者明显减少。我国公众图书馆利用意识的降低,已经成为制约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使得公共图书馆缺乏生机与活力。互联网并不能完全代替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的很多社会职能并不能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图书馆利用意识是公众在长期与图书馆的接触中,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环境、设施等形成的一种依赖。即便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公众对图书馆的利用意识也极高,甚至已经将去图书馆看书、借书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我国公众图书馆利用意识的降低,非常不利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履行,甚至出现“有书没人看”的尴尬局面。

4如何革新服务理念,履行社会责任

4.1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责任,必须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与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意识淡化有关。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认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不只是一个收藏文献资源的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承担着保障公众文化权利,为公众终身学习服务,保障社会信息平等的责任。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共图书馆才能将社会责任落实为内在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如: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的开展,就是在强化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意识的情况下,在原有的服务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公共图书馆只有明确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会变被动地等读者前来借阅书籍为主动向社会公众推广、提供服务。

4.2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也应当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共图书馆要尊重公众、理解公众,充分了解并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合理需要。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当以读者为本,一切为了读者,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去了解并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要,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走进图书馆,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社会公众为中心,以社会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其次,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需要通过服务来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馆员的职业精神、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有关,公共图书馆还需要以馆员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中,充分围绕社会公众的需要,以社会公众为本设计各类活动,并建立起了相应的机制来提升团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这都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直接关系。

4.3全面拓展服务领域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主要集中于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借阅等活动之中,这种管理与服务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改变这种模式,全面拓展服务领域。如:在服务方式上应当多样化发展,改变简单的借阅服务,打造个性化服务、精品化服务;依托网络资源,建立区域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拓展服务内容;或者让图书馆的服务走出图书馆,进入社会、农村、学校等,拉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即是对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一方面通过阅读课活动,让图书馆的服务走出图书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与社会公众零距离接触,向社会公众主动推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课活动,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品化的服务,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4.4通过宣传提高图书馆知名度

在20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还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公共图书馆渐渐淡出社会公众的视野。但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而公共图书馆具有大量优秀的馆藏资源,同时还有着专业的信息建设与服务团队,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将这些资源服务于广大群众,必须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使社会公众能正确认识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帮助社会公众建立起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习惯。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既是在主动向社会公众推送服务,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宣传,在为公众提供实效服务的同时又很好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帮助公众建立起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习惯,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此外,在实践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宣传,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采用多种方式来宣传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使公众正确认识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席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

[2]林敏.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实现[J].图书馆学刊,2006(2).

[3]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

(编校:崔萌)第36卷第5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5月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社区居民为样本,按照不同维度对调查社区进行类别划分,研究在民族社区类型差异下居民不同的跨文化体验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民族社区对于居民跨文化体验感与敏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对于未来民族社区管理与建设、不同民族居民间交往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社区 跨文化 文化适应度 文化敏感度

2014年中央提出了“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会议中指出:“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在新形式新要求下,根据民族社区居民特点建立适合的管理方式,完成民族互嵌的社区环境与氛围,是当前完善民族社区治理的重要课题。

在一个民族社区中,民族社区有两大类,一类是单一民族社区,一类是多民族社区。对于单一民族社区中的社区成员来讲,跨文化意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占大多数民族的居民需要去面对社区之外其他民族的文化;对于多民族社区成员来说,跨文化更多的是与本社区其他民族的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社会的发展会使不同民族社区的主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民族成员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每个民族社区特有的一套社会结构、社区文化及制度之间的配合方式, 不可避免地造成民族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或互有冲突。因此对于民族社区来说,关注民族成员之间的跨文化感对于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样本与资料

1.样本设计

本次研究所选地区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社区。

(1)合作市通钦街社区。为了突出经济型社区这一社区类型,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民族用品街”地点附近的住户。问卷调查量为50份,有效问卷量为49份,其中藏族为 24人,回族10人,汉族4人,其他民族1人;在本社区从事商业性活动的人数为29人,占通钦街社区总调查人数的59%;

(2)卓尼县城南社区。集中调查了城南社区中的法院家属楼、财政局家属楼和农行家属楼,访问的有效问卷量为45,调查显示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住户已经不是本单位的人员,藏族居民为29人,占总调查人数64%;

(3)卓尼县上城门新区。有效问卷量为45。上城门新区是卓尼县于2016年初发展起来的小区,此小区设施和服务较县城内其他小区来讲是较为完善和齐全的。在上城门小区调查人口中,藏族22人,占调查人数的49%;汉族17人,占调查人数的38%;回族4人,占调查人数的9%,其他名族2人,占调查人数的2%,由此可见,上城门小区属于较为典型的城市混合民族社区;

(4)卓尼县藏巴哇乡新堡村,有效问卷量为37,新堡村人口以藏族居民为主,调查人口中藏族有30人,占调查人数的81%,藏巴哇乡位于卓尼县境东北段,产业以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其经济发展在卓尼县处于较弱地位。根据其特点和当前发展,笔者将藏巴哇乡新堡村定义为传统的民族村寨;

(5)卓尼县拉力沟村,有效问卷量为35,由于距离县城距离合适且所处地自然风光优美,常年以来,每当天气转暖之时拉力沟村大部分居民都以经营农家乐和开放草原景点谋生,吸引着大量县城和外地来的游客,符合民族地区旅游社区的特征;

(6)临潭县的城关镇社区,有效的问卷量为40,临潭县城关镇社区和卓尼县的城南社区相似,居民楼大都为单位性质,但是临潭县的特点在于它是回民族聚集地,调查数据显示,回民人数占城关镇社区调查总人数的55%。

2.变量测量

根据本次调查的民族社区分类,笔者将主要运用居住社区、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及购房性质五个变量,在此项目研究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集中选取的变量为居住社区,分析因居住社区的差异所带来的居民跨文化感差异。跨文化敏感度和适应测试量表一共有24道题,适应度得分总分为75分,敏感度总分为45分。

3.资料收集与分析

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问卷发放量为250份,最终问卷收回24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41份。一共选择了6个社区,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在每个社区内的问卷发放量随着社区大小而数量不同。

根据社区民族成分、社区功能性、社区管理归属三大维度将调查的6个社区进行分类。通过调查走访和数据分析的结合,最终的社区划分类型为:按照民族成分将调查社区分为传统民族村寨、城市单一民族社区、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对应的调查社区分别为卓尼县藏巴哇乡新堡村、临潭县城关镇社区、卓尼县上城门新区;按照社区功能划分将调查社区分为经济型社区、旅游型社区,对应的调查社区分别为合作市通钦街社区、卓尼县拉力沟村;按照社区管理归属划分,将调查社区分为单位型社区和混合型社区,对应的社区分别为卓尼县城南社区、卓尼县上城门新区。根据类型划分,对划分下民族社区的量表得分进行对比和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不同维度下社区间得分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社区居民民族成分对得分差异的影响

由分析结果可知,社区民族成分对于居民跨文化适应度和敏感度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的影响: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对于城市单一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居民在跨文化适应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跨文化适应程度均高于其他二者;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居民在跨文化敏感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传统民族村寨居民在跨文化敏感程度上要高于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

2.社區功能对得分差异的影响

按照社区功能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到在社区功能分类下,例如商业型社区居民和旅游型社区居民,少数民族社区居民间的跨文化敏感度和适应度均显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社区来讲,社区功能对对居民的跨文化体验感是没有影响的。并且根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商业型和旅游型社区中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度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3.社区管理归属对得分差异的影响

按照社区功能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到在社区功能分类下,少数民族社区居民间的跨文化敏感度和适应度均显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社区来讲,社区功能对对居民的跨文化体验感是没有影响的。

三、小结与讨论

在对民族社区进行分类研究中,按照不同的维度对民族社区进行划分,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到:

(1)关于跨文化适应度:按照社区民族性的分类标准下,社区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度具有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与城市单一民族社区有显著性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与传统民族村寨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到在城市混合民族社区中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度比城市单一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居民都要高,城市混合民族社区的居民对社区中不同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愿意接受和习惯,较此维度下其他两个社区比较,笔者认为这与城市混合民族中民族的多样性、居民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体验频率、不同民族间居民交往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2)关于跨文化敏感度:①按照社区民族性的分类标准,社区居民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差异——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和传统民族村寨有显著性差异;②按照社区管理归属的分类标准,社区居民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差异——单位管理民族社区和混合民族社区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到,相较于城市混合民族社区来讲,传统民族村寨和单位管理归属的社区居民跨文化敏感度都要高,他们在面对不同于本民族文化时,带有更多的迟疑和思考,而这对于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与碰撞、不同民族居民交往与互动,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显示在社区民族性和社区管理归属两大维度划分下,民族社区类型差异对于居民跨文化敏感度与适应度都是有显著影响的。经过仔细对比可以发现,抛开对社区维度的划分,城市混合民族社区居民在跨文化体验感方面均与其他社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且体现出跨文化适应度普遍较高、跨文化敏感度普遍较低的特征,这种特征对于民族文化交流、民族社区居民互动、民族社区管理有着极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对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联系,让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社区里,是有利于提高民族社区居民对于跨文化的适应度以及降低对于跨文化的敏感度。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大力加强多民族混合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要让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共同生活,这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大融合,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景怡.民族社会工作基本问题研究——跨文化的视角[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李艳雯.多民族社区的族际交往——塔城市塔尔巴哈台的个案[D].新疆师范大学,2007.

[3]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A].西北民族研究,2008,2,53-56.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高永久.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社区多远类型及演化趋势[A].城市发展研究,2005,12(6),47-52.

[6]赵巧燕.民族社区分类与包容性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A].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15(2),147-148.

[7]孙华.少数民族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友谊巷社区为例[D].山西大学,2010

[8]王晓玲.跨文化敏感: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学生对比研究[A].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1),73-74.

[9]何静.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0]甘南州统计局.甘南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2017,5.

作者简介:

吕伟(1993-),女,甘肃省卓尼县人,民族:藏族,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

通讯作者范召全.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博物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宣传窗口,青少年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主力军。如何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博物馆社教功能,是当前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文博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主要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为例,浅析民族地区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有效举措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

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基本情况介绍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2009年以新馆新貌屹立于张家川镇滨河西路。作为反映区域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文化底蕴丰厚,现有历史文物陈列、民俗文物陈列、马家塬遗址及墓葬出土文物陈列和馆藏书画精品陈列四个展厅,馆内现有各类藏品2511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9件/组,二级文物61件/组,三级文物279件/组。其中有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的陶器,秦汉时期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宋、元、明、清时期盈润秀美的瓷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作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11年对外免费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各类游客逾82万人次,常年开展各类社教活动、四进活动、临时展览和馆际交流活动,学术研究不断提升,文物影响力持续扩大,服务水平更加优化,已成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最具文化气息的城市名片。

2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就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对青少年教育教学提出新的建设性意见,提出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了一系列适合中小学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

2.1 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丰富社会教育实践内容,利用传统节日将青少年“迎进来”

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开放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先后与全县30多所学校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在春节、母亲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主动与学校对接,共接待青少年50多万人次,开展系列社教活动100余次,近20000名青少年参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图1)。

2.2 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四进活动,加强馆际交流,让历史文化“走出去”

为加深青少年对张家川县域文物资源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积极主动联系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将“流动博物馆”带到学校,将历史知识带进课堂,通过现场讲解、课堂教学、趣味互动等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拉近博物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让那些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有了近距离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图2)。

2.3 充分发掘馆藏资源,积极开展进课堂活动,让文物资源“活起来”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文化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2016年“六一儿童节”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走进张家川镇沟口小学开展“阿阳讲堂”,为青少年零距离传授地域文化和文博知识,使文博知识从以前的“进校园”逐步转变为现在的“进课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以基本陈列为出发点,将历史知识和馆藏资源、传统文化和马家塬西戎文化相结合,采用PPT课件教学形式,选派优秀讲解员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向同学们介绍张家川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博物馆文物知识,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短短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受益匪浅。此项活动在全县中小学陆续開展,截至2020年,该活动走进了20余所学校,共开展了50余次,使全县10000余名青少年从中获益(图3)。

2.4 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互动体验活动,让文化遗产“火起来”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偏远地区,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百态。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文物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更应该利用新媒体,增强与青少年线上交流互动,针对这一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成效明显。自2019年以来,我们陆续开通快手、抖音等官方账号,推出了一系列线上互动活动,系统介绍了如弧边三角圆点纹彩陶盆、清代书画作品张锐花鸟通顶屏、国宝文物青铜茧型壶等各类文物资源,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快手和抖音平台上发布精品文物视频和专题社教互动活动30余场(图4),累计播放量300万人次,尤其是元宵节猜灯谜线上活动,关注度非常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模式相对单一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博物馆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博物馆教育包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思维和艺术素养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励青少年主动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思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博物馆教育模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只重视被动教学,而忽视因材施教和主动性;在教育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体系建立,而忽视综合运用;在培养目标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思维创新发展能力;在宣传服务上,只重视灌输思维,而忽视主动引领。这些教育方式和博物馆社会教育格格不入,而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殿堂,采用的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形式,是青少年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有场所。在目前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模式下,怎样建立青少年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博物馆社会教育需要考虑的,在博物馆开放式的教育学习中,开发科学合理的教育项目和多元化的模式,让每一位青少年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讨论、互动、交流,从而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博物馆体验式和探索式教育价值更加凸显。

3.2 博物馆参观学习流于形式

现阶段,博物馆与学校大都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系统的统筹、协调、共赢关系,无法形成固定的常规化模式,缺乏对博物馆系统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像县级博物馆只是单方面主动联系、组织,学校只是被动接受,有学校甚至从未组织过校外教育活动,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当前,唯分数论依然在学校、家长中存在,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家长就对一切课外活动进行“封杀”。而学生参观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博物馆教育没有了生存空间,无法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这也是今后博物馆和学校在教育领域需要考虑的问题。

3.3 陈展能力不高,社教项目单一

由于基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比较固定,形式单一,更新较少,不能适应新时代观众的需要。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致使陈展策划能力不高,进而导致教育项目单一,这就需要基层博物馆规划长远目标,转换工作思维,引进专业人才,打造精品展览,依靠适宜的展览活动方案,给予视觉冲击,提升展览内容,创新展览形式,让青少年充分理解展览文化价值和内涵,深度结合思想和艺术增加社会效益。这是博物馆,尤其是偏远地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也是博物馆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

4 建议及思考

4.1 提升博物馆“第二课堂”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场合就青少年教育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他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博物馆是青少年与社会互动的最佳场所,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博物馆教育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一种主要的历史知识传播途径,更是一种更加生动的学习方式,从而让青少年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功能,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社教活动,在协同完成一项活动或一件作品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切身感受到同伴的需求,可以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慢慢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

4.2 加强馆校合作,建立规范化教育体系

目前,博物馆建立规范化的教育体系,是社会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博物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学校搭建良好平台,共同促进馆校之间的联动,充分利用馆藏文化文物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研学活动的统筹管理和监督指导,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4.3 策划适合青少年的博物馆展览和社教活动

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博物馆教育展览和活动,是在博物馆藏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确定特定主题、展览和方式来开展,在活动中,教育人员应与参与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互动,以保证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对展览和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策划和组织。前期对观众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中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展陈质量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升、展览形式的满意度、互动体验的增设、观展的目的和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次数的要求等,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馆藏特色延伸教育活动,密切联系相关展览,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让青少年在参观和体验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文物背后蕴藏的故事和内涵,进而拉近文物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

4.4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教育品牌

当前,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方式大多以静态模式展示,观众很难直观了解展品的深层次内涵。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为例,县级博物馆应从实际出发,找准地域特色品牌,将博物馆馆藏资源深层次融入青少年教育中,博物馆要双管齐下,把展览和教育相结合,策划适合青少年的特色教育活动,动员博物馆策展人员、文物保护人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参与青少年教育项目开发,定期组织馆长讲解、专家讲解,策划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教育项目,尤其是到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开展教育活动。实施精品战略,将其做精、做强、做大,形成独特优势和较大影响,使之能够为該馆创造社会效益。从当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发展实际来看,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开展研学教育活动,需要研发相对应的系列活动项目,从学校教育教学入手,研究开发历史、科技、自然的系列活动项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用好用活馆藏资源,取其精华,使县级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品牌落地开花。

5 结语

博物馆教育是当今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博物馆社教人员需要在最新政策的指引下,进行深层次理解,策划社会教育活动方案,开展有价值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寻找适合当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优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效果,将祖国的未来培养成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高尚品德,提高综合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小博.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2):9-19.

[2]毛维维.盘活馆藏文物资源创新社会教育方式—浅谈十堰市博物馆“十博课堂”活动[J].青年时代,2018(34):71-72.

[3]景泽时.县级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以古浪县博物馆为例[J].丝绸之路,2020(3):160-163.

[4]周明.浅析博物馆对青少年课外教育功能的拓展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上海教育,2020(1):62-63.

[5]苏佳.浅谈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以福建博物院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3):34-35.

[6]曹丽芳.浅议青少年教育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23-224.

[7]杨丹丹.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首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0(1):70-73.

[8]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R/OL].[2020-10-19].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9/content_5552487.htm.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6篇

本刊讯:2月8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回良玉副总理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推动“科技促进年”活动深入实施。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必须紧紧围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加大投入、改革体制、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建设队伍”为总体要求,以实现农业科技自身跨越发展和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为主要目标,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思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张桃林副部长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实现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 农业科技创新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及高新技术和农业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防灾减灾、稳粮增产等重大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具体来说,要做好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三个调整”。一是由侧重生物技术研究向注重生物、农机及工程、材料、信息技术研究相结合、相融合的调整。二是由注重提高土地产出率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并重的调整。三是由注重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农业生产与农业多功能、多层次发展技术相统筹的调整。

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 要积极适应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加快构建“一体多元”、“一性三化”的农技推广与服务新体系,即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推广体系,体现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和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现农业科技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要在遵循一般科技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科技的产业特征和国情特色,探索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和制度创新之路。一是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我国农业科技“有体无系”的突出问题。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和载体,实行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攻关的科技组织模式,按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科研的上中下游,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努力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二是要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通过剥离,尤其是对基础和公共性研究与经营性科技开发活动的分离,整合、转制、转型等方式,分类指导、分别改革,创新机制、完善配套,加快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运行制度。三是要完善科技立项机制。强化农业科技立项的产业需求导向,建立以需求定项目、以应用定项目的农业科技立项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四是要创新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实施分类考核、分类评价、科学奖励。与此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创新主体及产学研结合问题。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农业产业的经济弱质性和生产经营的风险性,以及现阶段涉农企业在规模、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及成长性,加大政府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和共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科研成果发明人的相关权益。同时,要通过金融、税收等综合措施,支持和引导企业逐渐成为商业化技术创新、开发及应用的主体。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要与企业采用最新技术、带动技术革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相挂钩,防止引起市场主体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要切实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分工与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上一篇:关系营销顾客关系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学史双重意义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