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

2023-10-07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农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农村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但如今“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主要对“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农业旅游;农村电商

原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早在2017年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表明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农村地区资源,对打造农业电商或者农业旅游的农村地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予以奖励。此通知的下发为“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带来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保证农村产品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促使供需之间达到完美平衡。這就需要生产部门严格把控农产品生产的规模以及质量,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推动改革有序良好进行,提高农村经济效益[1]。
二、“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

如今,“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其生产质量以及格局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旅游业项目也日趋丰富。但目前为止,仍存在极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致使农村旅游以及农产品缺少一定的特色。例如,在某个地区以采摘水果为特色的农业旅游活动一旦发展迅速,游客数量增多,则在其周边会马上出现众多相似的旅游项目,这严重缩小了农业旅游的发展空间,导致“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往往更注重工业品的下行,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没有完美解决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如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与快速普及,很多乡村地区也正在考虑将农村电商与农业旅游进行有效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并通过农业旅游帮助电商进行线下推广,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目前为止,往往在电商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才会应用到电商与旅游结合的模式,在其他地区此种模式的打造仍处于初步阶段。

(二)缺少专业人才指导

现如今,农业旅游与电商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融合,农业旅游的线上宣传方式十分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也没有注重游客内心的需求,与游客之间并没有进行良好深入的互动,仅仅只是发布一些门票购买的帖子。与此同时,在农业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缺少一定的专业指导,很多旅游基地景区过于分散,且缺乏独特性,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由于没有专业人才带领,很多农业旅游项目自身缺少一定的电商思维,并没有与政府或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宣传效果。

(三)规划管理力度较弱

首先,很多“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经营者都是当地的村民,其文化程度有限,缺少电商意识,不会对景点进行主动营销,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营销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发展。其次,农业部门对农业旅游与农村电商最为了解,联系最为密切,但往往由旅游部门对其进行宣传与工作指导,从而导致农业旅游与农村电商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无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营销过程无序混乱,可能导致旅游企业运营水平不达标或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发生。同时,大部分农业地区自身资源较为有限,旅游与电商的营销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仅仅依靠政府财务拨款难以有效实现“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营销模式,且政府在政策扶持上具有较为长远的战略目标,往往更加注重乡村“农业旅游+农村电商”行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化开展与乡村的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度下“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分析

(一)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如今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自身带来的社交价值。近年来,“农业旅游+农村电商”与社交不断融合,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发展势头十分猛烈。在社交电商中各个网络达人会采取直播以及短视频的形式带动周围人群进行消费,帮助消费者快速做出购物决策[2]。一般情况下,社交电商往往分为个体与平台两种导购形式,其面向的客户群体通常复购能力较强、忠诚度较高。此种以网络社交为基础开展的产品与文化输出,可以有效加大农业旅游基地与农村电商产品的宣传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发展社区电商模式

社区电商模式是在社区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其主要是在距离消费者位置较近的地方对资源进行有效匹配与利用。这种模式的应用可以将社区作为基本服务单元,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周围居民消费内容的丰富性。例如,可以为社区周围居民提供新鲜水果、蔬菜多种农产品,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药品配送、健身教学等附加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社区电商模式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更为便捷地帮助社区内居民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集中商业业态,对商业资源进行有效挖掘与整合,并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从而有效推动农业旅游与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全产业链电商模式

全产业链电商模式指的是将产业链的下游、中游以及上游涉及的所有主体通过利益关联、风险承担以及数据信息共享的方式一同开展电商活动。这种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企业联盟或核心企业控制等两种方式对电商活动进行有效发展,不仅可以让企业之间紧密联合,还可以增强产业链的附加价值。对于农产品而言,全产业链电商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下游设定专业的销售途径,加快农作物产品的流通,有效提高农作物产品的附加价值;在中游可以制定制造平台,其主要负责农产品仓储、配送以及加工等各项业务;在上游需要制定服务平台,有效提高农作物产品的种植效率与质量。全产业链电商模式的应用具有极大优势,可以有效保证农作物产品的安全,为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可以加大“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宣传力度,拓展其营销渠道[3]。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度下“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发展策略

(一)积极拓展营销路径

首先,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想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自身营销渠道,与消费者之间进行深入交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携程、途牛、微博、抖音等第三方网站撰写旅游攻略、制作精美的旅游宣传片,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吸引游客目光。其次,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出现的旅游景点,往往能够有效吸引游客的目光,提高景区客流量。此种隐性宣传模式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有关部门可以加大自身在影视或广告方面的投放力度,为拓宽自身营销渠道奠定良好基础。最后,旅交会也是重要的营销渠道之一。大型旅交会聚集着不同平台、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中介等各个参展商,是农业旅游与农村电商之间进行探讨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可以凭借较低的经济成本有效拓展营销渠道。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农业供给侧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发展“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就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有关部门可以针对有意向从事该行业的村民进行专业培训,为他们讲解电商的基本知识。可以打造专业的电商知识咨询服务站,为从事该行业的村民或有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问题解决,并带动周边村民积极参加到旅游景观的设计与产品种植加工的过程之中,保证农业产业化,还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就业率,留住乡村青年劳动力,推动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乡村还可以加大与校企之间的合作力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农业旅游与电商在日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使供应商管理平台运营或营销策划等工作的有效完成,推动景区的良好发展。

(三)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发展的模式意味着各个部门之间需要进行良好合作,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管理制度,打造良好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此同时,在“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工作,推动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当地政府也需要提高对乡村“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视程度,可以为游客提供便利的线上购票、线上购物等服务,从而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有关部门与政府也需要积极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带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游客参观旅游、商品购买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加大乡村旅游与电商的营销力度,吸引游客目光,增加游客流量,提高乡村经济效益。

(四)注重游客感受

游客是农业旅游与农村电商的客户,信息技术时代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互通以及资源共享。如今电商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很多研究表明用户的体验就是流量的入口。因此,在打造“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模式时需要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激发用户的分享欲望。首先,在景区或项目建设过程之中,有关人员需要结合用户自身需求对景点以及农产品进行合理规划,在不破坏原有地区的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建设以休闲或观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从而吸引大量游客,使其在乡村之中感受原始乡村生活,从而加深游客的体验感。其次,在建设过程之中,有关部门还需要有效利用周围的革命旧址、历史遗迹,真正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加大景点的宣传力度。最后,乡村区域还可以积极开展蔬菜水果采摘、田园风景旅行观光、节日民俗活动以及高档民宿等多项旅游业项目,推动“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向多功能性、地方性方向快速发展,保证人文與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4]。

(五)深入挖掘带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今,“农业旅游+农村电商”中的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因此,“农业旅游+农村电商”要想得到蓬勃的发展就必须具有个性化特征,走出“农家乐”的基本设定,要深入挖掘带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重视品牌化建设,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对于电商流量而言,品牌才是最为关键的入口。首先,在开发或者建设农业旅游基地时,有关部门必须找到当地与众不同的人文事物或者自然风光,遵从当地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突出本地区特色,充分发挥地区的地理优势。其次,在景观之中有效整合特色农产品或当地文化资源,在农村电商之中也必须要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建设,可以在品牌之中充分融入地域文化。最后,可以在品牌设计环节充分融入历史因素、农耕文化等特征,强化产品与景区的创意设计,增加产品包装、景区景观以及产品设计环节的新意,将乡村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设计进行结合,打造出富有文化底蕴、带有美学品位的旅游景观,从而推动乡村地区文化、生态与科技之间的有效融合,提升“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吸引力。

(六)积极进行融资

“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模式的开发具有公益性以及商业性的特征。“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模式主要是在特殊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其中蕴含的公共产品,决定了其具有公益性。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行主导,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等,从而保证“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正常运作。其商业性表现为景区的盈利价值,“农业旅游+农村电商”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日常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对融资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对农业旅游景点的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规避经济风险,提高农村经济效益[5]。
五、结语

农村是农产品的主要供给基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有关部门需要将农业旅游与农村电商进行有效结合。因此,在“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游客视线,降低运行成本,拓展营销渠道,从而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孟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20(2):31-32.

[2] 马秀娟.“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的联动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33):26-27.

[3] 傅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太仓为例[J].营销界,2019(24):31.

[4] 林娜.“旅游电子商务+”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18(6):92-98.

[5] 潘浩峰.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风尚,2021(10):269-270.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以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为参照。本文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基本素质等为依据,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标准

旅游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旅游管理教育的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师型”教师应是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对旅游管理教育师资提出的普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现实的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双师型”教师含义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没制定,这就使得地方高校在选聘教师上缺乏依据,旅游教师的教学行为难以科学规范,导致目前我国旅游教师队伍良莠不齐,这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成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实现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不利。本文以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基本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为依据,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对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探讨。

1.“双师型”教师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义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不下20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界定主要有:

一是从教育素质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同一位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训教师,他既能担任专业理论的教学工作,又能胜任专业技能的训练工作,还能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二是从教师职称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校任教的具备不同系列技术职称中相对应的两种职称,即教师系列职称和工、农、医、经、警、法等社会技术职称的教师;

三是按照职教界的约定俗成,认为“双师型”教师通常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

四是从功能角度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与规律,同时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五是从内涵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与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根据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六是从行业资质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的,持有“双证”的专业教师。

七是从综合性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各级各类高校中既能够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够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够引导学生人生价值,又能够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

八是从学术性与师范性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农艺师、旅游规划师)素质于一体,是既能够从事理论教学,又能够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也就是说,他们应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质量的复合型教师,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第一线所急需的“两栖型”师资。

显然,在“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上,我国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视角。多样化的界定既反映出认识上的不成熟及实践中的混乱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对“双师型”教师本质的揭示,至少从上述八种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工程技术能人”。高校的“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讲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要具备“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指具备了“双证”就是“双师”,不能简单理解为有了证书就有了能力,而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具备高校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又能将两者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的教育工作者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根据我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的把握,我们认为旅游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至少应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既有本校的专职教师,又有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旅游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又有来自旅游规划与设计所、旅游策划公司、旅游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等管理、服务一线的旅游工作者;既有侧重于旅游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旅游专业技能教学与训练的。二是从教师个体来说,既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又要具备旅游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经济素养、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和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和素养。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又要有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又能将两者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逐步向教师——旅游规划师(旅游策划师)、导游(厨师)、教师复合方向发展。据此可以定义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助理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旅游企业第一线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2)近五年主持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

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双师型”教师条件主要从旅游教学能力、旅游科研能力和旅游实践指导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定。根据其具备双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双师型”教师三个层次。

3.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初级“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备较扎实的旅游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具有助理讲师以上职称,至少能胜任1门以上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2)具有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

(3)具有初级导游证或中级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指导过一轮旅游实训或参与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具有较为熟练的旅游实践、实训技能,具有一定的旅游实训指导能力。

3.2中级“双师型”教师必备条件

(1)具备扎实的旅游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具有讲师以上职称,至少能胜任2门以上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2)具有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具有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及指导助教的能力,公开发表有一定水平的旅游学科研究、教学论文或实验报告;

(3)具有中级导游证、高级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或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具有较为熟练的旅游实践、实训技能,能够胜任旅游实训、实习指导工作,能独立设计旅游模拟实训方案、编写旅游实训实习教材,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3.3高级“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备系统、坚实的旅游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旅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能系统讲授2门以上专业课程;

(2)具有及时吸收最新旅游成果应用于旅游实践的能力,具有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处理复杂、关键性技术问题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旅游学科研究、教学论文或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著作、教材;

(3)具有高级导游证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等以上技术职称或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具有有效组织和指导旅游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旅游技能的能力,具有旅游实践环节创新设计和指导旅游模拟实验室建设、指导编写旅游实训实习教材的能力,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杨超男.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曹子英.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02.

[3]张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6.

此文系彭文武主持的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9]394号)和陈国生主持的湖南省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湘教通[2009]321号)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通讯地址:1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9;2、3湖南工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4南华大学 湖南 衡阳 421001)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形象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与提升商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地方旅游景区中的品牌形象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地方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开发地方文化旅游标志,推进地方品牌文化建设,有效地解决地方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地方旅游景区中品牌形象设计的意义,探讨地方旅游景区中品牌形象设计策略,以促进地方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品牌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仙女湖松鼠部落品牌形象”(S202111508033)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品牌战略的相关概念已深入人心。地方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可通过品牌形象设计,打造独特的旅游景区品牌文化,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这不但能够给当地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对当地的旅游文化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人们出游的目的不再仅限于普通的游山玩水,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地方旅游景区中的品牌形象设计,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一、地方旅游景区中品牌形象设计的意义

(一)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

地方旅游景区只有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有效吸引游客。在选择旅游景区时,大多数游客会比较注重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可以说,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游客的消费行为。例如,在挑选可乐产品的过程中,可能其他饮料与可口可乐之间在口味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由于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较大,消费者就更愿意选择可口可乐。尤其是在挑选奢侈品的过程中,消费者通常会忽略“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高性价比的产品”的准则挑选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而对于一些知名度较低的产品不闻不问。由此可知,在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建设时,品牌建设非常重要。

(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地方旅游景区的产品可能与其他相似景区的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受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对知名的旅游景点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并在游玩的过程中进行消费。因此,品牌形象设计是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有的旅游景点忽略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使得自身的发展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部分旅游景点虽然具有一定的品牌建设意识,逐渐朝着品牌运营的方向转变,但是其品牌形象并不突出,仍然无法真正地发挥品牌效应。例如,与美国迪斯尼集团的品牌建设相比,广东长隆集团(图1)在旅游度假村、风景名胜区的品牌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对于地方旅游景区来说,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方旅游景区中品牌形象设计的策略

(一)注重品牌形象设计的差异性

品牌形象的差异化设计可以使地方旅游景区更好地推进品牌建设,更具吸引力。简单来说,品牌形象的差异化设计是指突出地方旅游景区的特色,彰显该景区的文化特点,从而有效吸引旅游群体的注意力。

一是注重体现地方旅游景区的地方性差异。从地域文化着手,使景点具备区域性特征。一般而言,不同的旅游景点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这一差异是自然条件所造成的。然而,诸多旅游景点由于仅仅将自身的功能价值定位在观赏和游玩上,没有重视对个性文化的宣传,使得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只是走马观花,无法体会到旅游景区的地方性差异。地方旅游景区的区域性特征是由当地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所共同决定的,能够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在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时,相关人员应使旅游景区体现出地方性差异,强调旅游景区对历史文脉的延续。

例如,江西省新余市的仙女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仙女湖是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毛衣女下凡”传说和“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景区内有众多以爱情文化为主导的岛屿。岛屿上建有环球影视城、教堂、海景码头、欧陆风情街、宫廷水道、太子影楼等景点景观,这些都是其他景区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时,相关人员应注重将这一区域的资源优势体现出来。首先,相关人员可充分运用地域文化元素,不管是在景点规划上还是在服务细节上,均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区域性特征。例如,相关人员可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字制作一些贺卡,并将其送给旅客,作为迎接旅客的一个项目。又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在品牌建设上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这一文化村中的居民都是从少数民族地区选聘而来的,使得景区在保留原本民族风味的同时,凸显了地方性特征。有些地方旅游景区虽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了利用,建立了历史人物蜡像馆,看似彰显了地域文化特征,但这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并且对旅游景区的地方性特征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弱化了景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因此,相关人员应探索出一种能够体现景区特色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法。

二是注重体现地方旅游景区的文化性差异。这里的文化性差异主要是指景区的文化特性。在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时,相关人员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使旅游景区更具吸引力。文化内涵的呈现是使景区具备差异化特征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地方旅游景区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来吸引游客。然而,目前,部分地方旅游景区存在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无法长期维持景区的吸引力。因此,相关人员只有重视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才能体现出地方旅游景区的文化性差异。

三是注重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地方旅游景区具有一定服务特性。服务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对景区的印象。对于游客来说,相较于景区的景观,景区的服务质量对一些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更大。这种景区服务并非是标准化的,游客更希望企业能够为自身提供一种有别于他人的服务。

(二)注重把握景区的文化特点

劳拉·里斯曾在《视觉锤》中指出:“中国的品牌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语言的钉子’,更需要‘视觉的锤子’。”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收途径并不局限于语言,还可以从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来获得产品信息。在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先从品牌的未来发展方面着手,以游客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并在设计中添加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构建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相关人员应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对比同类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找出当地旅游景区的优势,把握旅游景区的内在文化特点,以突出当地旅游景区的差异性。另外,相关人员应结合品牌文化特点,设计具有创造性的纪念品,以更好地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认识到仅仅依靠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优势来促使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进行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景区的后期发展也纳入考虑的范围。

三、结语

地方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是区域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其出游的目的不再仅限于普通的游山玩水,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地方旅游景区应适时地进行改变,通过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传统景区逐步向文化当地旅游景区方向进行转型。地方旅游景区应找准品牌定位,塑造系统化、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彰显地方性特征和文化性特征,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在同类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杨蕊.地方旅游景区中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当代旅游,2019(4):63.

[2]哈田.旅游地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以江西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6):88-89.

[3]林小琳.山东临沂马头古镇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4]卢彦竹.浅析国内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趋势[J].艺术大观,2019(9):245-246.

[5]崔元玺.幺妹灯文化在旅游品牌形象中的应用研究[J].青年时代,2019(15):278,281.

作者单位:

新余学院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协力攻坚,响应政府号召,带领广大群众在这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军者,应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四有”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添砖加瓦,展现青春姿态。在本次对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进行的调研活动中,青年学生实地了解乡镇振兴的改革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今后为乡镇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兴产业 增收致富 改革

引言

2021年2月中旬,钦工镇乡村振兴调查团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进行了一次关于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为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整个社会实践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展开,希望可以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让更多年轻人对基层社会治理、乡村产业、基础设施等有所了解、激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感悟。团队通过对钦工镇振兴具体项目的调研走访,特别是对宋集村林下经济和镇西村天裔鸽业这两个特色项目进行了专门的调研考察,了解并研究了钦工镇独特的振兴之路。

一、钦工镇的基本情况

钦工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渠北腹地,南距淮安城约20公里,北距涟水城约12公里,是淮安区渠北片的中心集镇和江苏省重点建设小城镇。全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全镇总人口4万人(其中集镇人口1万人),农业总户数7900户,3万人辖12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钦工镇是红色革命老区,是苏北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是中共淮安特委和淮安县委的诞生地。

本次社会实践围绕钦工镇这一带有红色记忆的苏北乡镇展开,通过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基层看发展,感受在社会长期稳定下我国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体会乡村振兴的辛酸苦辣。

二、钦工镇的乡村振兴战略

在钦工镇进行调研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与乡村振兴有关的新项目,例如:兴产业、促增收、农房改善、新型乡村产业和环境整治等,它们都是推动钦工镇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强有力环节,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切实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物质保障、满足精神需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对此进行了调研与学习[ 1 ]。

1.兴产业、促增收

增加乡镇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把“事情”办实、办好,就得把提高乡镇居民收入作为钦工镇的第一大民生工程[ 2 ]。

在与同行的网格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 2020年是决胜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与号召,钦工镇工作第一位始终是提升乡镇居民收入,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稳定扩大就业、兴产业优机制、强化兜底保障等各项举措。

我们跟着网格员前往钦工镇宋集村,走访相关农户,对“林下经济”这一项目进行实践学习。新型乡村产业是新时期新政策下的一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它的经营模式为“集体经营+合作社+农户”,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创收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宋集村的多元农业综合体项目,这是一片种植山核桃、甘蓝、苹果、梨子、桃等农产品的特色产地,是淮安区“党组引领、集成振兴”的示范片。在片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这种新型经营模式以“富民、壮村”为目标,开拓了增加居民收入的新思路,让百姓们的生活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3 ]如今,大力发展中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的致富新路径。以这種方式代替单纯对低收入村户进行的经济补助,不仅可以让低收入农户收获更多收益,也让村集体经济实现新的创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片多元农业综合体项目已经吸纳了20名低收入农户,预计村集体经营收入达40余万。通过此行,我们也了解了现阶段实施振兴战略的新模式——将增收与企业相结合,既有利于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钦工镇镇西村的天裔鸽业企业是与钦工镇振兴战略挂钩的重点工程,该企业带动了淮安市经济薄弱村的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淮安市就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在天裔鸽业的园区中,我们观看了天裔鸽业的企业纪录片,并对天裔鸽业如何与村民增收进行了一番探讨,对企业与增收结合的新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了解到这一项目工程不仅为乡村振兴描摹路径,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让居民有了增收致富的依靠。[ 4 ]

蛋鸽舍里的温度较高,一个鸽舍约有二百只鸽子,地上散落了很多鸽子扑棱时落下的羽毛,这些不足之处都提醒着企业应不断完善技术,追求更高水准。企业负责人为我们展示了鸽舍自动滚蛋技术,鸽子下蛋后,鸽蛋会自动滚入鸽蛋暂时收纳箱内,展现了新时代新技术下的产业生命力。在天裔鸽业的参观与学习中,我们更深一步领悟到了新科技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有利帮助。

2.农房改善

农房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项目,2020年,钦工镇在农房改善环节上开展了两个具体项目——钦工镇西设腾飞小区和东支社区。这两个项目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塑造田园风光;提升公共配套、建设幸福家园;突出产业联动、全面振兴生产;控制建设成本、打造民心工程,在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公共服务、提高产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农房改善以拆除原有破旧农房瓦房、建设新型小区为主要手段,致力于向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使人文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既体现田园风光、保障生态环境,又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居民生活服务。

此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与环境,对生态发展及产业建设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钦工镇在第一产业的建设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仅发展寻常稻米小麦的种植培养,在果蔬种植上也有新突破,尤其是特色果业的发展。相对应地,农房改善加强了人文与生态更高程度的紧密结合,促进“水—田—果—林—宅”的融合一体化发展,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水田果林人居”的和谐共生,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同时,农房改善对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公共服务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突显在以下几方面:

(1)改善人居环境,塑造田园风光

农房改善项目周边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占据地理位置优势,靠近镇区,实现镇区教育、医疗设施的高效共享,入住居民可享受在镇区就学、就医、购物等基础服务,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具体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淮安位于苏北腹地,民居以青砖灰瓦为特点,体现古朴淳厚风格)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着力打造出一个既体现淳朴田园风光,又兼备多样化功能的宜居建筑形态。

(2)提升公共配套,建设幸福家园

项目结合钦工镇的建筑特色以及居民的居住需求,兼具宜居环境的建筑形态活力,打造出一个符合现代城镇化要求的成熟居住区。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在综合功能上也能够体现出来,不断加大力度来打造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包含购物中心、教育点、警务中心、卫生医疗站点、邻里中心等),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管理有序、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各个社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体,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3)狠抓产居融合,促进富民增收

项目在邻里中心设置农贸市场、生活日用品超市、快递点、肉圆制作展示销售点、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点、电商等销售服务行业设施,提供就业岗位与机会,在缓解群众就业压力上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邻里中心还设置了203平方米的就业培训中心,为入住居民就近到钦工工业集中区、商贸区以及服务领域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产业与居住环境相融合,有利于富民增收。

(4)突出产业联动,全面振兴乡产

采用“体验+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充分利用一产、二产、三产的生产空间,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亲子活动等休闲服务,带动乡村产业共同发展。

一产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结合,为游客提供体验精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展示、亲子种植体验等体验;二产与当地毛巾厂结合,为游客提供有机棉毛巾生产、手工加工工坊等的体验;三产与体验点建设结合,在体验点外围改造一定数量的农宅开发农家乐产业,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与相关服务。产业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股份合作社形式,充分利用能人、市场、产业的优势,由村委会牵头各方主体成立股份合作社,统一对接市场,既为农户创收提供服务,又为村集体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保障。

3.环境整治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则,环境整治一直是整个淮安区发展建设的重点环节,该环节下包括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拆除违规建筑、改善村居环境、清洁河道等项目。

钦工镇近年来修建了很多便民、利民的工程、水利设施。在钦工镇进行实地探访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便民举措,比如将主要干道修整为“黑色路面”,宽阔的柏油路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拓宽钦工镇当地的大寨河,并清理河道中的淤泥,方便民众从大寨河中进行对农田的取水灌溉。

在改善村居的居住环境方面,主要是对违章建筑的拆除。拆除私搭乱盖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于村民的居住安全来说却是大事。政府特派专业部门对违规建筑进行大刀阔斧的拆除工作,不少居民也受此感染,我们常常在村里看到有居民开着挖掘机自觉将自家违规搭建、妨碍正常交通通行的建筑进行拆除。

4.便民工程

在钦工镇的街道上,不仅是便民基础设施随处可见,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诸如数字电影固定放映点、淮剧团等休闲娱乐设备设施,它们不仅有助于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还能帮助居民陶冶高尚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在公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名人名言以及对一些针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宣传标语和宣傳牌,在乡镇文化墙上,我们也能看到有关扫黑除恶、环境整治等相关热点问题的漫画,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方式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丰富美化了居住环境。

钦工镇在这些年,已将所有主要干道修整为“黑色路面”(柏油路面),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次,拓宽大寨河的工程也顺利开展,对河道中的淤泥也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细致耐心地为前来寻求帮助的村民提供帮助,对现行政策方案进行解释,让村民更加了解针对自己的补贴措施。

通过对这一系列便民举措的了解,我们也确确实实理解了学习进乡村、文创进乡村、服务进乡村、科技进乡村的重要性,同时,对新型“乡村振兴战略”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三、结语

时光飞逝,我们的实践工作在实地走访与深入挖掘中顺利画上了句号,我们通过对钦工镇相关产业人员、基层工作者的详细介绍,对各项乡村振兴项目的深入探索,了解到钦工镇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大幅度提升,小到稻米小麦的种植,大到蔬菜果园的打理,领略了农业发展新态势;环境修整及农房改善项目的开展,使人文与生态环境实现了更高程度上的融合;“水—田—果—林—宅”的融合发展,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水田果林人居”的和谐共生,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钦工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到的很多知识在平时的书本、甚至新闻报道中都很少能够有所接触,然而,越是靠近基层实地走访得来的资料越是真实,也越能启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学习进乡村、文创进乡村、服务进乡村、科技进乡村的新型“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有利之处,为今后我们走出校园、投入社会生产服务提供了指引。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同时应当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学习学懂相关政策与方针,并将其弄透,加强今后为乡镇发展做贡献的决心,要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础,尽绵薄之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原.天裔鸽业:打造全球最大蛋鸽繁育基地[N].淮安区报.2018-04-18(头版).

[2]黄洁.淮安区钦工镇宋集村:“林下经济”让百姓生活上台阶[EB/OL].无线淮安.2020-07-07.

[3]陈雅雯.钦工镇宋集村:发展林下经济,开拓产业富民新路径[EB/OL].视听淮安.2019-05-18.

[4]周建,王娟.钦工镇农房改善项目腾飞小区开工建设[EB/OL].苏淮视界.2020-05-20.

(责任编辑:李雪威)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通过综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就内部条件而言,高等教育的本体性质、演进历程和分类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发展自主权受限和经费投入有限等劣势则限制其发展。就外部环境而言,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和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但在评价标准、传统观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却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SWOT分析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高等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离不开大学的合理定位和科学分类。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构建应用技术大学新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丰富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缓解目前中国面临的“就业难”与“技工荒”的供需矛盾。为积极响应国务院的战略部署,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要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同年4月底,在驻马店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校通过了《驻马店共识》。

近年来,高校间盲目攀比,专升本、单科大学变综合大学的趋势愈加明显,各大学都在朝着综合大学方向发展,贪大求全,其根源就在于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借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行综合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内部条件分析

SWOT分析模型需建立在对组织机构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优势

首先,就高等教育的性质而言,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专门性人才。专业的分类,既包括以学科门类为依据的学术型专业,也包括按社会生产和分工设置的应用型专业。依据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可知前者属于“为研究做准备”,后者是“满足社会对从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且社会对后者的需求远超于前者。地方高校的历史定位决定其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各级各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并根据地方积极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

其次,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证明,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大学大多依据行会性质办学,并以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医生等职业为主要目标,此种现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后才逐渐出现了致力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在古代的中国,尽管“重学轻术”的观念沿袭已久,但在人才培养理念中无不蕴含“学以致用”“知行并重”的色彩。在近代中外大学中,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福州船政学堂等高校的发展历程,无不彰显出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高等学校,出于当时国家对“翻译兼译述的人才,海陆军的将才,及制船造械的技术人才”的需要,诞生了两类早期近代高等学校:一类是方言学堂,一类是陆军学堂。其后更多的实业学堂(专科学校)不断涌现,如政法、农业、工业、商业等。上述高等学校的创立皆旨在满足国家对大批能够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社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可见,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涉及从事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各个技术环节的人才。

再次,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诉求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在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均会产生显著的变化,一些不同于传统类型的大学逐步诞生,如德国在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19世纪中叶美国建立的一批“赠地学院”等。相较而言,在中国10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其发展使命、功能和模式能否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呢?事实证明,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虽仍将存在并进一步有所发展,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将朝不同方向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一大批专业性较强的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它们既不能继续走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也不可办成职业技术性的高职高专,此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定位模糊。因此,对高校进行合理定位并明确其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应用技术大学的提出,正是顺应了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分类发展的诉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劣势

地方高校由于受传统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的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路径依赖,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管理者自身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不尽了解,导致不少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遭遇瓶颈。

一是办学定位不够明晰。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单一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改善,致使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仍承袭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路径。潘懋元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大致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发展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二是以行业为对象,着重应用,培养理论水平高、专业适应面广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其他应用型人才;三是朝着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1]。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高深学问,认为首先应研究高深学问,其次是从事工商业,最后才是从事生产技术行业。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定位时徘徊于三者之间,严重束缚了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是应用型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出特色、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中国高校教师中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却缺乏在企业锻炼和工作的经历,很难胜任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人才的角色要求。如何满足对“双师型”教师资源的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不少高校的工科院系承担职业教育的角色,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有利根基,但要真正实现院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师队伍还很难胜任现实的需求。

三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自主权受限。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美国高等教育已开展了类似的探索,即通过举办州立学院,强调学以致用,满足社区发展需求,美国州立学院发展得益于灵活的教育管理制度,许多大学具有企业性的经营体制。同时,美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将学校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发掘出来。而中国由来已久的重学轻术观念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大学的发展需要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及时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而现行过分科层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碍于高校自主办学的宗旨。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想顺利实现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需要一种创业精神,需要政府为之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是地方本科院校经费投入不足。鲍威等学者对2005年中国高校的生均经费进行统计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显著,其中,“核心985院校”为47838元,“普通985院校”为28894元,“一般211院校”为2316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14846元[2]。在2012年末,我国16个省市的32所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获逾450亿元的经费,其中中央财政专项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资金186.33亿元,用于新一轮(第三期)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工作。而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中财政拨款的比例下降至四成左右,维持地方高校正常运作的一半以上则是院校的自筹资金[3]。

上述相关数据表明,国家教育资源向“985”、“211”和教育部直属的相关院校倾斜,其目的是集中力量快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却严重影响了大量地方院校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作为战略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除了需对被分析对象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外,外部环境同样需要关注,它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现与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阻碍目标的实现。因此,全面、客观地分析外部发展环境,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高校的办学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机遇

一是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在提升社会生产力和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旨在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毕业时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有助于实现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与应用型的专业硕士之间的衔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打破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后续发展开辟空间。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认为,“通过转型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有利于破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等问题”[4]。

二是行业、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提供了有利平台。不少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对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给予了积极评价。高校根据市场机制适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推动人才培养类型与市场需求实现互动双赢。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建洲提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岗位需求,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5] 。

三是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亟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索,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史薇通过比较中国与德国、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和教育的情况,指出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必然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必须突破以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观念局限,促进转型发展,实现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

此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就有不少国家对应用技术类院校展开的有效探索,国外应用技术院校在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顺利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面临的挑战

尽管目前各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高校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做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部分高校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但任何改革都难以回避现实的困顿,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也正面临不少现实的挑战。

首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评价标准难以建立。目前,由于中国深受卡耐基高校分类标准的影响,人为地把高校分成高低不同的类型,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层层攀高。具体而言,就是以学术性标准作为高校分类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在此观念的影响下,设置一系列的指标,例如,是否拥有博士点、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发表了多少核心论文,等等。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传统学术性标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显然不利。因此,面对学术性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在申请博士点、发表核心论文等方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外,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的顺利转型,需建立一套可行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适时进行调整,包括“双师型”教师的定位、标准等需要合理加以规范。

其次是传统观念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由于受传统思想中理论优于实践观念的影响,中国绝大多数师生和家长普遍倾向于就读本科院校,而不愿意选择就业普遍看好的职业技术类院校,认为学习技术是低人一等。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也往往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对其实际掌握的技能却疏于考虑。根据对“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参会者的调查反映,对于高校转型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欣慰”“痛快”“希望”“彷徨”等不一而足。与选择应用技术类的职业相比,大多数年轻人更认同城市中较为体面的职业,现代化的写字楼已经逐渐消磨了青年人的斗志和追求,传统中艰苦创业的动力已逐渐消逝。教育改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根本旨归在于促进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每个个体的发展提供多元的发展通道。因此,“在这个愿景中,学校不只是贩售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它的核心功能是教育,是转变观念、习得价值”[6] 。

三、结语

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需要考虑转型中内部条件,实现内部治理和变革,又需要通过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和有机配合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优势,扬长避短。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必须实现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联动机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项目支持:本文受到陕西师范大学团委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项目“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的支持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了当前华县影响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同时从加大科技投入、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挖掘蔬菜旅游效益、优化蔬菜物流配送技术、提高菜农安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华县的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华县 蔬菜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蔬菜产业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农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华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全县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快速的发展。然而,与强劲发展的工业经济相比,华县蔬菜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优势和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因此正确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瓶颈,探寻新的产业增长点,是华县现阶段蔬菜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是中国果菜标准建设十强县,是陕西省蔬菜示范县,同时也是西北地区较大的蔬菜集散地。近年来,华县坚持把蔬菜定位为促农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按照“积极发展日光温室菜、大力发展设施拱棚菜、稳步提升传统名优菜”的思路[1],截止目前,华县蔬菜种植面积高达26万亩,总产量53万吨,总产值8.5亿元。露地菜总面积达20万亩次,总产量28万吨,总产值4.7亿元;设施蔬菜高达10万亩,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3.8亿元。人均蔬菜收入为202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华县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快速、持续、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2.华县蔬菜产业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华县因处于华山的姐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关中盆地过渡区,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土地构成形式。全市总面积11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2万亩,土地平缓,地域广阔,水资源丰富,具有蔬菜产业发展的地理位优势。

(2)气候环境优势。华县地处于秦岭山地、关中平原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高达1793.6 个小时,降水644.4 毫米,平均气温13.1℃,适合农作物生长。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高达1.73万hm2,产量为45 万t,产值为7.8 亿元。种植品种多达到40 多个,主要有黄瓜、圣女果、番茄等,特产苹果、柿饼、杏等远近闻名。

(3) 区位优势。陕西省华县经济发展较发达,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全县人口35万,下辖14个乡镇。地处关中东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县域内陇海铁路、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华金、西南铁路和华洛公路沟通南北。华县现有地方公路131条,具有良好的区位经济优势,具备蔬菜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4) 科技优势。华县县委县政府为将蔬菜产业发展为华县农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加快普及改良蔬菜种植技术,挖掘华县蔬菜产业的潜力,提升品质,从质上取胜,比如:华县辛辣蔬菜研究所提出的无公害蔬菜脱水加工产业化项目已顺利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等,均提升了华县蔬菜产业种植的技术水平。为引导菜农掌握设施蔬菜、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华县定期聘请专家指导,积极推广蔬菜种植实用技术,不断加快华县蔬菜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二、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 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低。陕西省华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的支柱性产业,蔬菜产业规模较省份其他县基地规模大,但由于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华县大部分蔬菜种植地区都是以众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的个体农户直接来面对,并没有可以将这种分散的力量予以联合和组织起来的企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华县目前并未形成可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的成熟精细深加工企业,省内基本的产销方式为蔬菜经采摘后直接经农户个人进入农贸市场销售,这种产销方式造成蔬菜产业分散,因分散而单薄的发展力量,致使菜农的权益并没有得到有力的组织保护,使他们不能充分和继续的发展,造成蔬菜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步履维艰。

2. 科技薄弱,缺乏竞争力。华县自古就有种菜的历史,技术服务相对滞后,菜农的蔬菜栽培技术主要是靠传统经验和自己摸索,全县农技人才和农民素质不高,技术指导人员匮乏,严重缺乏专业技能,蔬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和业务素质上均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由于生产、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衔接不够紧密,科技化水平不高,缺少蔬菜生菜技术服务机构,农民难以得到直接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存在大量因为技术指导缺乏而导致的蔬菜种植出现大面积倒塌、减产及质量不佳等问题的案例,科技薄弱已成为蔬菜种植的瓶颈,制约农业发展,影响蔬菜产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华县虽作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之一,但大部分蔬菜生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排灌设施简陋,蔬菜产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而成为蔬菜产业化发展规模受限的重要原因。而相应的无公害蔬菜检测技术落后,菜农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为追求产量使用大量的化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止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重视。一些超市或餐饮企业直接从产地进货,,缺少农产品专业检测仪器及机构,造成蔬菜农残超标的蔬菜流入市场,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蔬菜质量安全意识均比较薄弱,一些绿色环保生产方式采取较少,给蔬菜产品质量留下了一定的安全性隐患。

三、华县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与对策

1.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布局中的投入,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蔬菜产业与现代农业展示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每个品种应建立一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进行蔬菜生产设施、生产设备、加工贮存设施的配套建设。当地政府应全面推广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学习国外先进蔬菜种植及管理技术,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技术力量,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可研究课题,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成果,改良和推广蔬菜种植的新技术,从而使华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在人才带动的模式下更快更好发展,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

2.立足旅游特色,挖掘休闲蔬菜旅游效益。蔬菜旅游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生态旅游业,它以高科技、无公害的蔬菜园为载体,为旅客提供观光、采摘、餐饮等服务。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法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在风景区或城市近郊形成了规模化的特色菜园产业。华县应根据当地的生产特色及地势地貌,将土地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需要和观赏要求合理的有机结合,支持发展农耕文化体验、特色蔬菜种植、农作物基地示范园等具有文化气息特色的生态庄园建设,蔬菜旅游景点不宜过多,不同景点之间要具有特色差异化,合理规划、重点培养具有蔬菜旅游条件的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实现蔬菜产业多元化发展。

3. 优化蔬菜物流配送技术,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建立优质的蔬菜物流配送技术是蔬菜供给双方均特别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地县区应利用网络高端技术平台,建立电子网络交易市场,采取蔬菜统一集货方式,并根据输送方时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统一送货,极好避免蔬菜输送的空载率,可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县政府在加强网络电子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应减少空驶浪费,教育蔬菜物流输送驾驶员节油培训,优化运输组合,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绿色物流。

4. 提高菜农安全意识,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华县虽然作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但菜农大部分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单纯为了追求产量,在栽培管理中出现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的现象,缺少专业的农产品专业检测机构,此外蔬菜产业发展受到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龙卷风、火灾、暴风、暴雨、雪灾、冰雹等都可能对蔬菜生产及设施大棚造成严重损失。陕西省2009年开展了设施蔬菜“银保富”试点,对设施蔬菜进行投保,此举转移了菜农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有利于菜农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尽快恢复生产,增加菜农信心。华县蔬菜生产还不够成熟,菜农保险意识不够强,相关政府业务部门需加强宣传引导,调动菜农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消除蔬菜质量安全隐患,同时规避菜农风险,为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晓燕.我国蔬菜采后加工产业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2013(03)

[2]成民英,左争气,孙晓艳,贾王军.华县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与对策[J].西北园艺,2011,5(4)

[3]赵燕慧.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 2012(06)

[4]许小龙,胡黎明.黄山市黄山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1(02)

作者简介:许真珍(1990- ),女,河北邢台人,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

上一篇: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