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2023-09-21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意义]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中的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帮助有关部门更好地把握未来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重点。[方法/过程]从服务方式和特点两个角度,对国内32家地方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与利用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研究。[结果/结论]共有23家平台已经在政府开放数据的创新性开发利用中积极作为,为社会公众开展政府开放数据的创新性开发利用提供包括定向数据、应用开发服务以及工具下载等多样化与全方位的服务。在今后的服务过程中,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加快海量政府开放数据的融通用,注重开发利用成果的落地,注重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参与。

关键词:政府数据 数据开放 创新创业 开发利用 服务形式

分类号:G203

引用格式:莫富传. 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服务研究[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8, 3(5): 245-254[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p/140/.

1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拥有庞大公共数据资源的政府部门也已经从信息公开进入到了数据开放阶段。政府部门因其特殊性质和职能需要而生产或掌握着大量的数据资源,是最大的数据生产、收集、使用和发布者。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与创新性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政府数据的价值,已经成为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效率、促进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推动资源整合、加快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在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1]。《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印发,使建成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也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挖掘和释放政府开放数据价值,促进社会创新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文在对政府数据开放和创新性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中的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推进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的经验,提出各地优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服务现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更好地把握未来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重点。

2 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相关研究

2.1 政府数据开放

关于政府数据的概念,开放知识基金会和联合国经济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①政府数据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实体产生或收集的数据;②这些数据可被任何人免费使用、重新利用和再分配[2]。国内学者李绪蓉和徐焕良则认为“政府数据是对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会对社会活动、公共事务和普通民众有影响、有意义的数据资源的统称”[3]。A. M. Espinar在《开放政府数据:情景设置》中则将政府数据开放定义为“开发原始的公共领域的信息,以开放的格式和在非限制性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利用和再利用”[4]。吴旻认为“政府数据开放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具体实践,指的是按照公众特定的需求和一定的互联网协议,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Web数据进行存储和组织,最终实现政府数据在网络空间的开放与共享,以寻求数据最大可能的获取与重用”[5]。

经合组织2010年的报告指出,政府数据开放可以产生经济、社会和政治3个方面的价值:政府数据开放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创新,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6]。黄如花等从开放政府数据的基本价值及在各基本价值基础上的子价值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最后发现开放政府数据的基本价值有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7]。

政府开放数据本身没有价值,只有当它创造了公共价值才真正具有价值。欧盟委员会对开放数据的价值链进行了描述:数据开放后将被分析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被可视化呈现,推动新的数据产品或数据服务的形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多样化的、更具聚合性与综合性的产品或服务[8]。夏义堃根据信息产品的演化规律和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从数据产品/服务的价值转换方式以及覆盖的用户群体类型等角度,将开放数据的价值实现过程划分为原料性生产与供应、核心数据产品开发和综合性开发3个阶段,基本涉及数据汇集、转换、浓缩、应用程序开发等开放数据流程的所有环节,各环节价值实现主要借助数据利用手段、方法与工具的创新,通过内容增值和应用程序软件等衍生数据服务产品的开发来逐步丰富开放数据产业价值链的内涵,并不断延伸数据开发利用价值链的长度,逐级递进地提升其利用效益和价值[9]。郑磊认为,政府数据是大数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增值开发和创新應用价值,在创造数据价值的过程中,政府、数据利用者、普通公众和外部环境的作用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开放数据的最终效果,构成一个生态系统[10]。郑磊和吕文增以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为例的研究认为,将公共数据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开放给社会进行创新应用,发动公众参与和协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具有无穷潜力,可创造巨大的公共价值[11]。周志峰认为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与创新创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丰富、权威的信息资源,为创新创业实践开展提供了新契机,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开拓创业渠道,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沈晶等将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定义为利益相关者通过利用和再利用政府数据创造出的价值由利益相关者获取的过程,并认为政府开放的原始数据本身不足以产生价值,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生成应分三步走:政府将数据开放出来是第一步,利益相关者通过对政府数据的利用与再利用创造价值是第二步,第三步则是创造出的价值被获取[13]。

2.2 政府开放数据创新利用

获取、挖掘和利用政府开放数据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一方面要促进各政府部门之间数据的融合和共享,以实现政府开放数据的内部利用,优化政府部门业务能力、提高决策水平和政府透明度,有利于民主决策,实现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需求,促进政府开放数据的完整、原始、及时、可获得、机器可处理、非歧视、非私人和无须授权地对外开放,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再提供给广大用户或自身使用的、以商业或者非商业目的再利用需求,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让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更加有效和便利。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机构拥有海量和蕴藏巨大价值的数据资源,同时,政府开放数据具有不被其所激发的思想和创新所消耗的特性,相反可以为创新性应用提供无尽的源泉。因此,开放政府数据意味着不仅要促进各政府部门之间数据的融合与共享和面向社会需求对外开放,而且要提供系列分析工具和平台服务,便于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单纯的基础数据及通过基础数据与其他数据的结合,分析挖掘和获取政府数据资源更深层次、更有效能的价值,开发出各种创新应用程序、解决方案或数据服务衍生产品,以促进经济社发展、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开放政府数据可以促进政府数据的重复性和创新性开发利用,因此,数据的利用、再利用和创新利用是数据产生价值的3个层次,其中创新利用是数据价值产生的核心。政府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利用,能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政府数据开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发挥政府数据价值,使政府部门更高效透明地开展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创新,改善公民生活质量。

2.3 国外推进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政府数据生态环境建设,从组织、机制及活动等方面与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公民主导型3种在政府主导下分工有序、合作共赢的多方参与模式,采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造创新开发利用的社会环境、举办创新应用程序大赛、完善组织机构等多种措施,持续推进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我国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具体案例如表1所示:

3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服务

3.1 服务形式

开放政府数据意味着既要促进各政府部门之间数据的融合共享和面向社会需求的对外开放,更要提供系列分析工具和全方位的平台服务。从世界范围来看,建设国家级专门和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成为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性开发利用的重要选择。自2009年美国率先建立政府数据开放网站以来,目前全球已经有大约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海市于2012年建成我国第一个政府数据服务网,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进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是由政府牵头、各政务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平台,其致力于各政府部门可公开数据的下载和服务,为企业和个人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与研究工作的开展[14]。通过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社会公众可以免费地获取大量完整原始、机器可读、可重复分析和利用的政府数据,因而在为数据需求者获取数据、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本文采取网络调研法,对国内已建成的32家地方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不含港澳台地区)进行全面调研,重点对平台的应用开发、在线工具和数据提供的功能设置进行实践操作和效果分析。调研发现共有23家平台已经在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中积极作为,为社会公众开展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多样化和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为政府开放数据创新应用竞赛提供定向数据、提供API服务、APP软件、开发者服务以及数据监测与分析工具下载使用等。这些服务为用户获取政府数据、进而开展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便利。表2为所调研的我国23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服务形式详细展示:

3.1.1 应用开发服务

政府开放数据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非歧视性、非私人的、无须授权等特征[15],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对政府开放数据进行开发利用。政府机构也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目前,软件开发人员已经在政府数据的价值揭示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构建移动和Web应用或APP,使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或网络访问和交互数据及信息。为了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更好地开发应用程序,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设置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开发者中心”“开发服务”“开发者社区”“APP”“应用成果提交”“用户帮助”等板块,为开发者提供包括海量数据下载、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方法及开发流程推荐、详细的开放者文档、常用开发工具下载等平台服务,以及开发者注册、创建应用、申请服务、应用推广、审核发布和管理应用等自助服务。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是一组定义、程序及协议的集合,是目前网站普遍運用供用户调用数据的方式,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站点将自身的资源开放给开发者来调用。对外提供的API 调用使得站点之间的内容关联性更强,同时这些开放的平台也为用户、开发者和中小网站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对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API服务而言,API是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向用户提供开发和利用数据的接口,其数量体现了平台数据的可开发程度[16]。对于政府机构来说,通过统一的对外接口,实现了政府开放数据从生成到收集和整理,再到开放共享、更新维护和获取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政府数据的原始性、真实完整性、可读性、开放性和安全性。对于普通数据需求用户来说,提供了政府数据的浏览检索和下载利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API与数据开放平台进行交互,根据自己的选择标准或实际需求获取自己需要的政府数据。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通过参数实时高效地调用海量的、适用于开发应用程序需求的政府开放数据,进而开发出基于政府开放数据的APP应用程序,面向公众使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APP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移动APP成为公共部门发布最新数据信息和用户即时获取利用信息的重要方式。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提供了政府开放数据获取和利用APP简介和下载链接的功能,同时也支持用户对APP进行评价。这类APP是软件开发人员基于海量的政府开放数据进行开发的,可实时链接到海量政府开放数据,一般按照其所连接政府数据所属领域或主题进行分类,大部分是与社会公众交通出行、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密切相关,功能强大、使用方便。APP可以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或者允许用户在交互地图上查看数据,帮助用户便利而有效地利用了政府数据;同时,APP的推广与下载使用,也让公众更加深刻体会政府开放数据所带来的功能与实效。因此,APP软件的开发与对外发布,既促进了政府数据的重复性使用和利用,也很好地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开展政府开放数据应用的进一步创新和创造。

通过应用开发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可以基于海量数据,或者利用服务接口实时获取数据成为一名软件开发者,在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应用领域进行开发移动端应用或接入外部应用以及方便地利用平台推广应用。

3.1.2 在线工具服务

(1)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分析是数据创新应用的基础环节,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充分挖掘政府数据的价值。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工具,帮助用户对数据进行初步管理和可视化分析。

北京政务数据资源网设置了“工具”栏,向用户介绍Hadoop、RapidMiner、Solr、Tableau等支持数据密集型分布式应用框架、数据分析、数据搜索、数据可视化等15款工具,以方便用户借助这些工具获取和处理政府数据。广州、哈尔滨、佛山、济南、南平、门江等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设置“数据图谱”板块并为每一条数据提供“图谱”或“关联服务”选项指向数据图谱,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则在首页设置“专题图谱”“全局图谱”专栏并为每一条数据提供“资源图谱”选项,提供多种数据图谱可视化选择,实现可视化展示数据集的构成要素及数据集间的关联关系。广州、深圳、青岛、佛山、哈尔滨、济南、南平和宁波海曙区等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则在每一条数据的详情页面提供“数据分析”“数据图表可视化”“数据初始化”“数据管理”“数据模型”或“描述信息”等选项,支持对数据进行初步管理和可视化分析。

(2)数据开放利用监测工具。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获取利用情况进行监测,有助于平台管理人员和用户分析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获取利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利用提供依据,最终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质量。

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监测工具——开放指数,提供包括平台访问来源追溯、访问次数、关注热度词云、用户注册类型分析、平台访问历史、数据评分统计、数据开放统计、需求分类比例、数据更新统计、资源格式比例、部门数据TOP10、数据下载TOP10和API调用TOP10等功能板块,对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北京、广州、青岛、济南和佛山顺德区等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则设置了“网站统计”“服务统计”“数据统计”等栏目,对政府数据的开放统计、访问统计、下载统计和评分统计等开放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佛山、哈尔滨、南平、门江等平台则设置“数据服务”“数据指数”或“数据分析”等栏目,从部门开放指数、主题开放指数和标签开放指数3个角度,分别显示平台上已梳理并开放的各政府部门数据开放和使用情况、当前部门数据的完善程度和基于标签值的关联数据集排行榜。上海则在“互动交流”栏提供数据概览,对开放数据的领域、类型和部门分布以及下载与访问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

除了上述两类工具外,哈尔滨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数据服务”栏下的“数据工具”板块中提供加密/解密、MathML编辑测试、jQuery插件等6款在线工具,在线提供数据加解密、生成QR码、压缩、CSV转换为HTML表格、jQuery插件演示、MathML、LaTeX与数学公式等的在线编辑以及生成图片等服务。

3.1.3 創新应用竞赛定向数据服务

在开放数据之后,为推动数据的开发与利用,国内外的政府部门陆续举办了各种提供高额奖金的、以政府开放数据为“原材料”的开放数据创新应用程序研发或者解决方案的比赛,吸引社会大众参与到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中,实现数据利用的目标。政府开放数据创新应用竞赛能够将技术、创意以及商业模式进行全面的融合,大众根据自身专业领域、行业背景参与到开放数据的开发中,以独特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发现数据的价值,挖掘开放数据中的价值“金矿”[11]。

(1)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从2015年开始,上海成功举办了3次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Shanghai open data Apps,简称SODA)大赛,成为全国开放数据创新应用领域的品牌系列赛事。SODA大赛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以数据开放为切入口,采用“数据众筹、应用众包”的模式,以社会需求和社会热点痛点为导向,面向社会各方提供政务数据资源,通过政府搭台、政企合作、公众参与,依靠全社会力量,形成了服务数据开放者、产品开发者、应用需求者三方的完整价值体系,激发数据创新应用,发掘城市数据价值,推进政府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增值利用[17]。2015年SODA大赛以“城市交通”为主题,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开放了24个交通类数据集;2016年SODA大赛以“城市安全”为主题,总计开放了29项超过2TB大赛专用数据;2017年SODA大赛以“城市治理”为主题,总计开放了23项大赛专用数据。

(2)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经举办四届。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设置“定向数据”栏和“往届活动”板块,为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提供数据,并进行相关介绍。

(3)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首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开展,旨在鼓励各学科领域学子基于数据进行创新研究,促进研究数据的保存和共享。为支持参赛者设计作品,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提供定向开放和完全开放两类专题数据供参赛者下载使用。

此外,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于2014年主办了“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应用创意大赛”,大赛以“政府数据开放,大数据创新应用”为主题,以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开放的数据资源为主要的数据源,旨在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了解和使用政府数据,促进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个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并更大范围推广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上海市图书馆在2016年举办了以家谱为主题的“上海图书馆 2016 年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并开放了馆藏家谱文献信息和内容信息,供参赛者使用。贵阳市交通管理局等部门在2016年举办了“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竞赛”,贵阳市交管局为大赛开放了车管数据、交通违法信息、交通事故数据、交通天气状况数据、潮汐路道路交通管理及交通流数据等大赛定向数据。

3.2 优化对策

从上文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开发利用服务模式的论述,可见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再应用,为用户获取政府开放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放与利用提供了诸多服务和便利,但仍存在尚无专门指导政府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政府数据的多源异构、开发利用成果落地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受国外推进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典型案例的启发,本文认为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服务的优化,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3.2.1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

发挥政府开放数据的价值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技术上讲涉及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加工、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等内容,从政策法规上还涉及共享机制、开放政策、管理模式、交易规则、保障措施等问题,从主体上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发力[18]。因此,随着政府数据开放和创新开发利用的深度发展,优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数据开发利用服务,必然需要通过政策的颁布提供发展方向,通过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指导政府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释放数据价值的国家政策,亟需从国家层面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地方层面则需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地方行政法规和行动计划。

3.2.2 加快海量政府开放数据的融通用

一方面,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拥有庞大的公共数据作为资源支撑;另一方面,政府数据开发利用需要以海量的数据资源为基础。但目前政府数据开放与创新性开发利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就其原因,主要在于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结构的条块分割和政府数据的多源异构。因此,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要通过以多种格式开放政府数据、不断优化政府开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提供多选择的数据检索方法和途径、支持通过API调用特定需求的数据资源、推广链接海量数据资源的APP应用等多种途径,使平台上海量的数据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也使得社会开展政府数据的开发利用得到海量数据资源的支撑。同时,各级部门要启动数据“聚通用”攻坚会战,实施政务数据资源整合计划,加快建设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政府部门数据资源横向整合和管理,加强与国家有关机构的数据互换、信息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数据互联共享。

3.2.3 注重开发利用成果的落地

政府数据开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发挥政府数据价值,使政府部门更高效透明地开展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创新,改善公民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开发成果的落地尤为关键。如果开发成果只停留于应用模型或者解决方案层面,则政府数据的价值仍旧无法发挥,政府透明、经济发展、社会创新、公民生活质量改善也只能成为空谈。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数据開发利用服务要以发挥政府数据价值为目标,力争实现开发成果的落地和产生实效。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要进一步为社会公众和企业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数据的创新性开发利用提供多样化和全方位的服务。创新应用大赛要积极贯彻开放合作的精神,将企业、高校和民间机构共同带入本市大数据生态建设,引入投资机构对优秀项目提供投资对接和孵化落地支持,推动成果转化,加速项目孵化落地,实现开放数据、创新应用、落地孵化三位一体目标,真正体现出开放数据对促进商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质作用。

3.2.4 注重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参与

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的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服务非常强调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参与。一方面要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分析工具和途径开展用户以及市场对于政府开放数据开发利用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另一方面强调开放性和公众性,重视公众的参与和互动,努力简化公众网上咨询和参与的流程,引入媒体合作,建立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提高用户体验。在用户的需求分析方面,部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提供开放指数工具或者设置“网站统计”板块,有助于帮助平台管理人员和用户分析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获取利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利用方式、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质量提供依据。在用户参与和反馈方面,对于普通数据需求者,提供数据分享、数据申请与定制、信息交流和用户个性化服务等功能,既为用户提供多种具有本地特色和用户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也强调加强对公众的咨询,激发社会公众的“群体智慧”与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参与到平台的建设和优化、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中。通过这些措施,建立高效的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保证公众的数据请求和咨询问答能够得到最快的响应,优先公开社会公众最迫切需要的数据资源,提高平台的服务效率和用户的满意度;对于应用开发者,则注重“互动交流”栏目的建设,设置信息发布、聊天交流、信息共享、提问反馈等板块,方便应用开发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反馈。

4 结语

进入大数据时代,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充分挖掘政府开放数据以进行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效率、促进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随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印发,建成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带动社会公众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挖掘和释放政府开放数据价值、促进社会创新中也开始积极作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社会公众开展政府开放数据的开发利用中提供了包括政府开放数据创新应用竞赛定向数据、API服务、APP服务、开发者服务以及数据分析与监测工具下载使用等服务,为用户获取政府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放与利用提供了便利。在今后的服务过程中,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加快海量政府开放数据的融通用,注重开发利用成果的落地,注重用户的需求分析和参与,使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数据创新性开发利用功能更好发挥,更利于有效挖掘和利用政府开放数据的巨大价值,有效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 [2017-12-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05/content_10137.htm.

[2] 卫军朝, 蔚海燕. 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现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图书馆杂志, 2016(11): 23-29.

[3] 李绪蓉, 徐焕良.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ESPINAR A M. Open goverment data: seting the scene[R]. Gijón:W3C Spain Office/CTIC, 2012.

[5] 吴旻. 开放数据在英、美政府中的应用及启示[J]. 图书与情报, 2012(1): 127-130.

[6] OECD. ANNEX B.Reaping the benefits of cloud computing, Web2.0 and open data: OECD country experiences[J]. Sourceoecd scienc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0(14): 172-185.

[7] 黄如花, 何乃东, 李白杨. 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体系构建[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20): 6-11.

[8] European commision. Elements of a data value chain strategy[EB/OL]. [2017-12-10]. https://ec.europe.eu/digitalagenda/en/news/elements-data-value-chain-strategy.

[9] 夏义堃. 开放数据开发利用的产业特征与价值链分析[J]. 电子政务, 2016(10): 41-50.

[10] 郑磊. 開放政府数据的价值创造机理: 生态系统的视角[J]. 电子政务, 2015(7): 2-7.

[11] 郑磊, 吕文增. 公共数据开放的产出与效果研究——以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为例[J]. 电子政务, 2017(9): 2-10.

[12] 周志峰. 创新创业视域下促进政府开放数据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J]. 情报杂志, 2017, 36(6): 141-147.

[13] 沈晶, 胡广伟.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生成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 2016, 35(12): 92-97.

[14] 黄如花, 王春迎.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现状调查与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7): 50-55.

[15] The 8 principles of open government data[EB/OL]. [2017-12-10]. https://OpengovData.org/.

[16] 吴钢, 曾丽莹. 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建设比较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6(6): 75-79.

[17] 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95万奖项今全部揭晓[EB/OL]. [2017-12-10]. http://www.sheitc.gov.cn/zxxx/672473.htm.

[18] 洪学海, 范灵俊, 洪筱楠, 等.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大数据开放与市场化利用[J]. 大数据, 2016(3): 17-26.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1 市政建设工程的特点

1.1 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场所多变, 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是与人们切身利益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基础工程, 其中包括一些空中以及地下作业, 也就是说市政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包含了非常大的范围, 对于各种工程的建设都需要进行关注, 从市政工程建设现场情况来看是相对比较复杂多变的, 这就给市政工程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市政建设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从当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来看, 从所选择的建设人员上一般都是农民工, 这些人员无论是从综合素质上还是从人员的流动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隐患, 很多农民工缺少市政工程施工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对现场进行安全保护和施工制度的传达中存在一定的影响, 当前我国市政建设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员是关键点。

2 市政工程的建设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现场管理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从当前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 在对工程现场管理工作进行落实的过程当中, 一些监督管理制度还是相对比较缺乏, 同时在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相应的资金没有到位, 组织的监督管理机构在其专业性上和工作经验上还有待提升。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现场管理过程中, 一部分企业会通过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来降低对于人力成本的投入, 这对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部分管理人员需要身兼数职对很多内容进行同时管理, 更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中忽视监督管理的制度, 因此在市政基础工程进行实际开展中, 常常会因为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受到影响。

2.2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各方面的人员进行相互的协调和配合, 对现场各种复杂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而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所设计的工作地点来看相对比较分散, 而且工作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和全部的施工环节中一直应用, 因此想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现场管理人员一般很难通过施工的要求进行细致的管理, 导致施工中存在严重的质量以及安全问题。

2.3 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对于市政工程的建设不断增加, 但是整个市场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力度却无法达到, 让很多资质一般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 但是却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很多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能够很好地完成, 这对于市政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对于市政工程来说, 一般是政府出资进行建设, 因此对其关注度是非常高的, 而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的监督只是为了简单地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 对于施工中需要进行监督的工作没有切实完成, 只是盲目的增加施工速度, 这对于施工的质量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外由于建设水平的限制, 在实际的施工之前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对基础工程进行相应的分析, 导致很多工程在要投入使用时发现质量不合格导致出现返工问题, 这对于城市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形成了严重的影响, 并且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

3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对于施工主体的监管力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 工程本身就是整个工程的重点, 因此加强施工工程本身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就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 要从施工质量和材料上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现场进行管理的人员要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施工计划做出相应的监督管理方案, 按照工程的推进情况实施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把握, 另外在施工中需要应用非常多的施工材料和大型的施工设备, 编制在施工中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提升设备使用的效率, 另外也能够对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此外根据现场的管理工作, 要安排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工作人员, 对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落实, 对建设材料的管理中从其自身的质量上入手进行分析, 选择施工材料时要具备质量资格的相关证件, 对材料的储存上要按照类型进行分别储存和保管, 一旦材料发生质量变化, 要禁止使用。

3.2 加强市政建设工程进度管理

一项工程建设是否能够按照进度完成, 与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能够得到管理和控制, 可以从施工的组织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选择一个具备一定权威和组织能力的结构, 让其对整个施工计划和过程进行全面的把握, 施工进度与质量和投资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在对工程进行管理中, 要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进行统一, 并且保证各个施工单位的工作进度和目标保持一致, 建立完善的市政施工计划和目标, 另外对进度进行控制中, 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来进行综合考虑, 对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进行一定的比较, 同时施工现场中出现的一些对进度可能形成影响的因素要进行及时的协调。

3.3 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根据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情况来看, 可以根据质量的各个目标对各个专业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分解, 这些工作内容要具备相应的措施去进行支撑, 同学在技术和管理上也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其技术的目标完成需要专业的组织技术人员去进行相关计划的编制, 由各个管理部门对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检查, 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修正, 同时对施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质量上的控制和管理, 保证市政工程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薄弱环节也能够及时地进行弥补, 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在对施工中各个要点进行控制中, 对控制对象要进行分析和比较, 明确其中可能会存在的质量隐患和问题, 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3.4 完善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中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要对于如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从而保证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的顺利。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要首先保证有一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另外施工单位要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明确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完善现代的安全管理系统, 在进行体系建设中要首先进行预防处理,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换。

3.5 建立完善的市政施工管理组织规制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 对于市场工程技术建设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并且对质量保证方案进行专项的提升, 明确安全施工的目标, 严格在施工现场按照安全管理的条例进行施工, 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的水平达到其需求, 在安全管理中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并且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 结合市政工程实际的建设规模和性质, 建立质量管理和控制机构小组, 进行安全生产和质量提升的组织性作业, 安排适量的质量监督检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 专门负责施工安全管理中各项标准的质量工作, 及时与工程的进度进行相互协调, 从而对工程能够进行及时的改造和检测, 另外建立项目经理责任追究制度, 从管理者的角度上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 市政工程技术建设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进行工程施工中要严格的把握现场管理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 对安全以及进度和质量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确保施工建设中的各个工序都能按照项目施工标准有序进行。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无论是从施工速度上还是规模上都在不断地提升当中, 近年来在市政工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作用, 也正是因为建设重要性的体现, 人们对于建设工程中是否能够达到更高的质量有了更多的关注, 如何对市场工程的质量进行更好的提升和监管, 让其在运营之后能够更加长时间的发挥其价值, 是我国政府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现场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立山.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9:200.

[2] 刘江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建材, 2017, 02:154.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摘要:建筑工程在其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这是提升整个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措施,其安全监督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在其建设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一些不足与优化对策做重要的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重要性;优化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各级各类建设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多过程中,相应的,需要有关的施工单位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施工质量与施工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其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在我国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内部, 影响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现场的施工环境或者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措施等等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1]。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措施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整个建设工程的建设水平,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建设工程建设领域营造一种和谐的建设工程环境。一旦发现建设工程中存着在一些质量安全隐患,需要及时的给有关的施工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需要有关责任方限期对建设工程单位进行及时的整改。如果该单位存着在拒不接受整改的情况,需要按照有关程序上报至上级部门,并且对该建设部门单位进行严肃处罚,取消其建设资格,纳入相关领域黑名单,维护好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和谐市场环境。

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工程监督机构自身定位模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直接受命于政府的相关部门,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授权与监督,具有自身建设主体监督管理的资格。其监督的内容包括建设工程的地基基础、建设工程的主体结构类型、建设工程的环境质量等等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保障整个建设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机构自身的性质可以被定义为独立法人,有其自身收支经济来源的独立法人,这样的性质定义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弊端,比如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能回忽视自身的的责任主体地位,忽视社会效益,背离政府的初衷,降低社会对其的信任程度。

(二)市场不规范、监督意识淡化

纵观目前我国国内的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在其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行为与不规范意识[2]。尤其是相关的施工企业或者是业主客户自身的而法制意识淡薄,逃避监管项目,不办理相关的项目建设规划许可证就开始施工,施工的过程中缺乏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单位自身非法经营,非法转接给他人建设项目等等问题。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建设主体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的化,也会造成很多的安全意识问题。比如在协调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时,偏重自身的經济效益,忽视自身的安全生产。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的时候并不规范,落实不到位,或者是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监理单位自身的监理责任缺失

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其监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规划,对建设项目中的各项质量指标也没有展开详细的规划与制定,尤其是缺乏一系列主动控制措施,对于一些建筑工程的隐蔽项目也没有进行重点的监控与管理,建设项目内部的监理部门不能持续性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建设项目的监理部门而言,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等级应该有确认的权利而且其监管的力度要大。监理单位自身属于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本身应该具备建设工程各项技术服务水平。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监理单位自身的监理责任缺失的情况,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并没有做到严格的把关和研究。

(五)监督单位的监督力度不够

在我国大部分的建设监督单位内部,其机构设置不合格,监督机构内部的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于我国与建筑相关的安全性法律甚至是法规,检查标准和检查规范等等问题了解的不够。在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检查的力度也不够,甚至存在着不严格检查,检查之后针对有关的质量安全问题并不严肃处理,或者是重案轻罚的情况或者是问题。

(六)安全检测市场鱼龙混杂

我国的建设市场在其安全检测方面存在着信用机制缺失的情况,对其市场价格定位不清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与问题。施工单位自身如果不能树立起充分的质量安全意识,那么就会在施工的过程中流于形式。检测机构需要给建设单位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这些检测报告需要做出详细的数据调查和认真的分析检测。检测单位不能仅仅的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检测单位不应该仅仅把自身定位在建筑市场的委托方,应该主动出击,重视对于建筑工程内部的各个项目之间的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进行。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管理

建筑工程在其正式的施工过程之前,需要设计施工图纸,对施工图纸也需要做到严格地审查和管理。施工图纸是施工前的计划和管理,但是在施工现场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施工图纸有不合格的地方,需要进行重大的变更。图纸的变更有其自身的程序,在变更图纸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审查,需要进行重大变更的地方还需要及时的上报有关部门,对于一些没有加盖施工图纸合格印章的施工图纸,还不能投入施工。因此有关的审核机构一定要严格的审核,尤其是对一些按照相关的抗震标准建设的图纸,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图纸需要禁止通过。对于建筑工程的一些民用建筑还需要开展节能设计检查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在相关的施工图纸符合国家相应的审查合格之后,再开展相应的施工过程[3]。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图纸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建设施工工程结构的质量安全,对于一些不符合施工图纸的施工队伍,需要严肃的审查和清理,必要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二)监理健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

建设工程需要首先完善的是其自身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制度方面的强化,加强执法检查,这样才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安全体系,提升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执法权威性和有效性。其次,加强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一步也不能放松,需要对其部门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划分,细化到人,不断的进行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的培训。建设工程的监理单位在进行监理规划的制定时,一定要基于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里面各个施工人员的资质资格,以此来确保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对于一些需要重点监督的施工单位现场,要确保其现场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一些危险性工程能够有效的作业与及时的检查。对于一些施工单位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也需要及时的整改和严格的监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对于检测工作的重要管理

有关部门在加强对于检测工作的管理时,首先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机构加强管理,对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抽查,其主要的任务和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单位的检测机构自身的行为更加规范,真正的落实到建筑市场的各个程序中去。建设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运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和相关的构件与配件等等。建设单位在其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地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对于一些建筑样本需要及时的取样,及时的送交有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在进行下一环节施工建设时,也需要具备国家相关部门的资质证书。如果送交相关部门的建筑样本存在不合格的情况,检测机构也要进行高度的重视,要及时的报告给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检测机构在进行建筑样本的检测过程中,需要确保检测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其结果是真实可信的,在其见证取样的过程中,应该完全的公开透明[4]。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也需要加强对于建设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监督,每年因为建筑材料问题导致的质量安全事故数不胜数。

(四)加强对于安全施工的教育培训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设的主体方是人。因此需要大力提升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尤其是要加强对于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培训,需要建立起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与教育培训制度,需要做到全员的持证上岗。另外,建设单位还需要做好以下三类人员的安全施工措施。首先是对于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教育培训。对于那些安全事故资格证到期的人员还需要及时的进行考核培训。对于特种的施工人员也需要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最后是对于安全监督机构的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

(五)提高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效率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升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效率[5]。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加强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质量监督工作,让有关部门的质量监督工作合乎法律,管理方法也需要更为现代化,更为科学化。有关部门还需要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科学化的监督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完善的监督管理模式与科学的监督管理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要想可持续发展,要想创造与国际一體化相接轨的建筑工程质量体系,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及时的更新有关建筑质量方面的观念,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方面的建筑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来开展相应的动作。政府有关部门还需要完善自身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相关责任主体与责任方的质量意识和法治意识,在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有效的促进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的建设行业而言,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行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我的经济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监督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 将会给施工人员甚至是施工的企业带来很多恶劣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军.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 工业C, 2019(51):36-36.

[2]任帅.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 建筑建材装饰, 2017, 000(004):40.

[3]宋刚.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 数字化用户, 2017, 23(022):119.

[4]杨洪海, 张杰. 质量安全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解析[J]. 中华建设, 2021(6):2.

[5]郝涛, 郑才林. 如何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 中国房地产业, 2020(4):1.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摘要】基础工程是建筑的基石,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而基础工程的质量则依赖于施工技术的管理。面对着目前基础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本文不仅分析了技术管理的现状,也提出了几点加强技术管理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基础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基础工程技术管理

基础工程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地基工程,主要指的是基础受力层以下的部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的先锋部分,是必须对其进行有限处理的施工环节,其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决定着工程能否如期进行以及建筑能否稳固等重大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担忧的重点,尤其是建筑的高度正逐年增加的背景下,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更显得突出尖锐了,而这更决定了基础工程要有过硬的工程质量,技术管理制度要变得更加成熟有效。

二、目前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1.建材质量不达标 建材的质量是一个工程质量好坏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决定着同等条件下,建筑的承力性能以及建筑的稳固性,所以建材质量的管理是技术管理的基本环节。而目前许多建筑单位在采购的时候都为了节约成本而罔顾建材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建材易磨损、易断裂,为整个建筑埋下了安全隐患。

2.人员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都没有行业要求的标准管理体系,没有自己的技术管理制度,不仅缺少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仅有的人员也不能够分配到关键的位置,出现了管理人员与管理内容专业不对口,不知道自己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导致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又或者某一环节根本没有人管理监督,施工人员按照自己的经验来施工,使得工程经常出现差错,不得不返工重建,耗时费力。

3.标准尺度太落后 有些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都是多年以前建立的,标准也是沿用的多年以前的老标准,在这个施工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显得落后且简单,因而失去了技术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跟不上国家、行业规范的脚步,自行改动的规章制度,只能为企业带来安全建筑的问题或是成本过高的麻烦,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建筑质量。

4.施工现场不监督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都不认为这是施工管理的一部分,导致现场监督缺位,实际施工的人员便会自行决定施工的标准,违规违章建筑时而发生,浪费材料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

5.技术管理受轻视 很多企业不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没有建立自己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而是因为管理层觉得技术管理对工程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索性节约了投入,导致施工人员得不到专业的安全培训,缺少建筑施工过程的科学指导,使得施工现场频繁出错,得不偿失。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监管系统 在质量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想要占有市场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系统,从源头的建材采购到施工中的监督检测以及最后的工程技术测评都要有严格的规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严格的技术监管系统,对各项技术应该达到的标准进行明确,对各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公示,并且定期按时的进行技术抽查与测评,对工程的建造技术进行监管,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达标,一旦出现问题,便按照技术监督管理系统进行责任落实,找出每个环节的技术负责人,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重视施工的技术水平。

(二)提高技术水平 建筑最直接的影响者便是建筑的施工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期、成本以及质量等关键问题,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一项收益深远的投入。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定期的员工培训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教育,也可以通过典型的示范来引导施工人员转变施工方式,自觉的使用省时省力、科学高效的施工办法。建筑是一个不可逆的操作过程,只有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建筑按照设计的预期进行,保证耗材成本的降低。

(三)加强管理分工

在一个建筑的施工当中,不仅会涉及到土建、装饰以及安装等专业技术,有时还有园建等相关技术的使用,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涉及到的技术有所掌握、了解,知道施工技术的合格标准以及难处,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测评的同时给予技术上的建议以及指导,保证建筑的顺利完工。管理的专业化分工便是为了实现专才专用,将掌握了专项技术的人员分配到相关的岗位,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管理,同时鼓励技术管理人员结合经验对新技术大胆引进、大胆创新,研究出适合自己的高效施工技术,对那些表现出色的专业管理人员要给予进修深造、培训学习以及提拔重用的机会,才会形成技术管理的气氛,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严格图纸会审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根本依据,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要邀请相关单位一同对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会审,避免因为图纸本身的错误而造成工程施工中严重的后果,通过对图纸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会审,可以发现并解决图纸中施工技术上的难点疑点,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保证工程的可实施性。会审时应该先进行与设计有关的所有环节的交底,让参与会审的各方度设计的意图以及技术要求有一个印象及了解,然后才是对图纸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研讨,整个过程以及研讨的结果都应该被详细记录,并且在会后对文件进行分类归档,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而留存保管。最后便是技术核定,施工方将对施工技术的修改与完善报告给相关部门,最后在充分的探討了经济、技术以及建筑质量方面的影响之后,达成统一的意见,整个过程也都要求记录在案,作为施工的技术依据。

(五)开展技术排查

质量问题一旦出现,后果便是惨痛严重的,如果等到质量问题出现才采取措施,未免为时已晚,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要通过技术的排查工作来保证工程的质量,保证建造技术不会成为质量问题的祸根。不仅要依据技术指标严格查验施工技术、工程质量,还有对那些没有写进规定中的细小问题给予重视,防微杜渐,保证规定落到实处的同时,也要贯彻保证建筑技术的精神,不放过哪怕一丝的技术差错,为过程的质量尽责。

四、结语

无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要求来看,还是从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来分析,我们都不难得出建筑业会扩大化的结论,同时也不难看出建筑的质量将会成为建筑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决定因素,这也就证明了对建筑技术的研究与管理是有着现实意义的课题。基础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尤其是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一种方向的时候,基础工程的质量更是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生死。面对着目前基础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严格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技术的重要条件,合格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是影响建筑技术的关键,是值得企业加大力度完善的两个方面。研究提高技术管理的办法,不仅可以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尽责,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

参考文献

[1]彭小坚.提高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措施探讨[M].价值工程,2013(11)

[2]邱佰学.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技术管理[M].门窗,2013(05)

[3]郭方龙.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技术管理[M].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摘 要: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引入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以及对私人投资激励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故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表述,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不管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均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樊胜根等人的定量分析测算,以1997年为例,我国政府每增加1度电投入,全国平均可增加农业产值0.36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2.1元;每增加1公里道路可增加农业产值40665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600元;农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的教育,农业产值平均增加168元,乡镇企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教育,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0元(樊胜根、张林秀,2003)。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至少有40%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样既可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又可建立持续增收的基石。此外,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有限,这是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现实,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农民力不从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中西部地区占80%。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无法单独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2)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中国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建设出来的乡村道路,往往只有使用没有维护、时间不长便被破坏了。

(3)建设管理效率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日常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基建预算和决算,也不进行基建项目决算审计,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效益性有待商榷;报批手续繁杂。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农村基建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规范不到位,不但导致了国家税金的大量流失,还埋下了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隐患;一些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分管负责人对基建财务工作不了解,没有按照项目的类别进行账项登记和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尤其在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确。哪些应由中央负责,哪些应由地方负责,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该由地方安排的项目,中央也参与投入,而该由中央投入的却因财力紧张而无力负担。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联系不紧,易造成使用中无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造成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境:(1)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2)地方政府投入有限;(3)农户投资资金缺乏来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由此导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贾康,孙洁.新农村建设应引入PPP管理模式[J]. 科学决策月刊,2006,(7):16-17.

[3]孔祥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建设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1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人口管理信息化概念。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从1985年开始设想的,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口管理被列入了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要点。而“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说法大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在公安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被用来表述一种新兴的人口管理体系。它是公安信息化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公安信息化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

根据公安信息化的定义,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公安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加速实现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定义是:“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公安人口管理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人口信息资源,优化人口管理服务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公安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该文中对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2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三是人口管理信息化信息体系。

2.1 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由部、省、市三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组成。

(1)部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公安部建立的一个超大规模数据库,集中存储全国13亿人口的基本信息。为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和广大公安民警提供跨省、跨区、跨市为主的人口基本信息的快速查询查证,为全国各级公安人口管理部门开展跨地区户口迁移、纠正公民身份证号重错号和重复登记人口、进行人口调查等业务提供信息支持。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基础数据。

(2)省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建立的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库。存储本省(区、市)的人口信息。负责向部级人口信息库报送数据,提供本省(区)的人口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等综合应用,为本省(区)范围内的第二代公民身份证。

(3)区域人口管理信息化系统。区域指省、市、自治区以下行政地区。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同国家是一致的,只是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有其特殊性发展目标、计划安排和政策法规。

2.2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根据国家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及其五要素的要求,选择能够反映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各要素水平的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加权、排序、综合而组成的指标量度体系。通过对关键的信息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国家、省区、城市、等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效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正在研究制定完善过程之中。

3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同志都作了论述。特征是事物的特殊性表现,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本质性的、有现象性的、有评估性的。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人口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的人口管理方法手段、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环境和条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表现特征有人口管理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计算机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综合化、立体化等。

4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在公安人口管理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推动:一是社会层面,二是技术层面。

4.1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社会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信息化就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即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过程。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较快,但全国发展水平不均衡,人口管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制约因素是国家发展不均衡,基础薄弱,人才和经费不足。

4.2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要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来实现。信息技术作用于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四个层面。

(1)基础条件建设。即人口管理信息设备设施建设、人口信息资源(信息库)建设和公安信息网络建设。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最基本的建设,必须先行一步。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2)人才和制度建设。人才是关键,有了必要的技术人才就是有了技术。人口管理信息化要把人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岗位培训、院校培养和外部引进解决所需人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行为规范,二是对技术(设备)的标准规范,两条缺一不可。

(3)信息技术应用过程。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内在操作运行过程。对于人口管理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人口信息技术深入公安人口管理,与日常工作整合;深入各基层单位,精心设计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人口管理过程;深入人口管理全过程,使之在人口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力求产生最大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功能。人口信息技术“三深入”应该作为我们的一项人口管理信息原则。

(4)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过程。信息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它的不断发展为信息化创造了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使信息化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长期过程。因此,公安部人口信息主管部门及时追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及时制定了在人口信息领域的国家和部颁标准,不断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程度。

5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既定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和策略,大致可以归纳为“4句话32个字”:党委引导;逐级推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依托金盾,各方协同;以人为本,广泛应用。

多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认真积极开展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这项工作取得迅速发展。到目前,实现了派出所、市级、省级、部级多极联网的人口信息管理体系,现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系统向更高水平前进。

摘要:人口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国家信息化理论和方针是人口信息的基础。

上一篇:酒店礼仪范文下一篇:儿童节简单快乐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