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

2024-03-19

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众立场;家乡情结;家乡民俗文化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发的刘半农、蔡元培的《北京大学征集我国近世歌谣简章》,1927年11月中山大学的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钟敬文等成立第一个民俗学会,并出版《民俗》一刊。顾颉刚所撰发刊辞提出:“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检讨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社会!……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的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上世纪20—30年代掀起了民俗学的研究高潮,但内容仅限于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的研究。之后,由于战乱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民俗学的研究一直处于隐性或局限性的研究状态。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民间文化研究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到80—90年代我国民俗学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高潮,至今,其研究队伍已经充分形成,成果迭出。加之国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民俗学研究的繁荣。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是一个文化遗存与继承并享受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组织人们、约束人们、娱乐人们的作用。这种文化有其自发性、根源性和传承性。我国农耕文明十分久远,从氏族部落到分封制国家,人们均以农耕为生,这种生产是以家庭为一个基本生产单元,数个家庭或多个家庭组成一个村落,长期居住在一地,逐渐形成地缘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周礼》中描述的:“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五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而且是“家乡”称谓的渊源。在人们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内,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按照顾颉刚老先生在《民俗》发刊辞的说法,民俗学正是要研究这种自发性、根源性、传承性的民俗文化,“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而这种研究和建设,必须以乡村为基点,进行认真细致的田野作业,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始终应该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因为我们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童年时已深深打上乡风民俗的烙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目前,这种研究已不言而喻,且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家乡民俗文化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一方面是民俗学专家深入家乡,进行家乡民族文化的整理发掘与保护,并指导其开发利用,如民俗学专家乌丙安、白庚胜、安德明、张晓虹、刘铁梁等,分别研究了东北、纳西族、甘肃、陕西、北京等地的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生活在家乡的民俗文化学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对家乡民俗文化予以描述和梳理,就我们手头现有出版的书籍,就有山东张士闪出版的《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贵州孙兆霞出版的《屯堡乡民社会》;陕西旬邑王新民的《旬邑风情》及《续集》、《乡风乡韵》散文集、《旬邑文史资料》和《乡韵醴尘》;陕西长安的崔浩出版的《长安社火艺术》;陕西宝鸡赵德利出版的《情系黄土地》;陕西榆林郭冰庐出版的《窑洞风俗文化》;陕西商洛黄元英出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等十几本,这些作者自觉地以自己身处地域的民俗文化为对象,比较详尽地记录和分析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状,为当地的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自觉研究的过程中,对民俗的理解不尽一致,甚或有一定的偏差,在各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现代观念在作祟,甚至引用西方的名词对我国民俗文化进行命名,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这种偏差和失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极为不利,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自觉研究民俗文化的热情得到保护,民俗文化研究更加贴近民族民众,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逐一厘清。

什么是民俗?我国的先贤们对民俗的理解主要是从风俗习惯上来理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所以,他们认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这一解释是作为士的文人们站在君王的立场上,对治理国家、统治民众而对民俗的认识,是从“上”对“下”的教化或所谓的风化来理解民俗的,而未能触及民俗的本意,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民俗就是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文化、根源性的文化,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着传统与现实,反映着乡村与群体的意愿,并通过人为载体,进行着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者,平民、普通民众、老百姓。俗者,一说:“俗,习也。”(见许慎《说文解字》)俗,从人从谷,就字面来看,也应是人与五谷杂粮,即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信仰禁忌等,就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还有一说:俗通欲,“俗当为欲”,我们理解俗通欲,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自己意愿的追求,这种俗不但是民众智慧的体现,而且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俗的产生,正是民在自己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和过程中形成的,因之,我们可以说,民俗产生于家乡。家乡在今天已不再是狭隘的乡村,而是每个人童年、少年生活的地域和环境。按照认识发生论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的观点,每个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形成是在他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成长的地域环境熏陶下发生和发展的,这种记忆和情感是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忘怀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的意识中会越来越清晰,它时时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乡情”或“家乡情结”的本质所在。更何况我们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一直就生活工作在自己成长起来的家乡,这种“乡情”或“家乡情结”就更加浓烈,这正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我国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学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母题,其作品繁多,其感情的真挚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如唐·宋之问《度大庾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王维《杂诗三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

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陈忠实、贾平凹等均有描写故乡的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成为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他们的作品不但描写了家乡的山水,更深刻地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作品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在特定的风土人情中成长起来的,而这种风土人情正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家乡民俗文化。作家关注的是在这种家乡民俗文化中生产生活的人,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今天则应该更多关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生产生活环境——家乡民俗文化。

研究家乡民俗文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以往的民俗文化研究,往往跳不出我国古代先贤们“上行谓之风,下行谓之俗”的窠臼,其立场始终站在治道的基础之上,其本质是“观民风,察民俗”,是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它的视角是一种俯瞰,而非平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由于研究立场的偏差,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表现出几种倾向。一是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有极“左”思潮的干扰,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和政府均不敢大胆涉足,动辄以封建迷信冠之,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如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该节日原本是民间“推恩超本,行善行孝”,从根本上看是我国民族、家庭的凝聚力之所在,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能深刻挖掘,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在新加坡这一节日已成为推动慈善事业的重要契机,而在我国,由于人们怕指责为搞封建迷信,此节日已被人们逐渐淡忘,更谈不上研究。二是在我国文化研究领域,有崇雅抑俗的倾向,对研究雅文化的支持力度远远超出对民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从组织机构到经费均表现出这种倾向,长期以来,各地群众文化研究机构一直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何谈经费上的支持;正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民族学专家白庚胜在他著的《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一书中讲的“我们过去对文化的认识是什么?用汉字记载在文献里的东西才是文化。如十三经是文化,二十四史是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化,但是老百姓的语言、民俗、信仰、风俗一直都不是文化。……这把文化理解得越来越窄,让文化越来越远离生活。远离民众,远离产业”。明确提出我国文化研究方面的观念存在的问题,就是崇雅抑俗。三是一大批民俗文化研究者仅凭自觉的文化意识,自发而无序地进行着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的支撑。自发而无序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民俗事象的描述与展示方面,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四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不深入乡村,不深入民众,不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以经典文献为依据,来指导民间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既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研究产生偏差,又可能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正像白庚胜讲的“那种学究式的、以‘穷首皓发、索章摘句’来自充文化人的人,其实已经不再关心文化的存在,只关心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去夺取权力地位”,尖锐地批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五是在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存在另一种销蚀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就是用西方的节日名称取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掺杂了许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如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负责任地迎合商家的炒作,造成了文化研究观念上的混乱。以上这些倾向很难将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还原回与民众生存的质量有关的一种存在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

如何才能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呢?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首要的问题应该是端正立场,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真实地描述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才能恢复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这方面,首先应该解放思想,端正文化观念,将民俗文化真正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系。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伴生物,它是民众为了生存所创造的,是民族文化的源,也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就是毛泽东讲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正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历史、研究文化,正应将民俗文化作为根文化、源文化予以研究,才能如顾颉刚老先生所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比如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现在人们均认为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在蔡伦之前,西安长安区北张村村民已采用秦岭山产的桑树、枸树、麻等原料进行造纸,蔡伦只是在此视察时,看到民间的造纸情况,将其技艺进行改造提高,改造提高后得纸称为“蔡伦纸”而已。民俗文化这种根文化、源文化不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更是以后众多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如近代二三百年以来产生发展的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均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这些学科正是在民俗文化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婚姻家庭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及人类历史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深入考察及研究。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正确认识民俗文化,才能克服极左思潮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干扰,才能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文化,正确对待民间的信仰、民间的风俗、民间的艺术……在研究方法上,才能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式地指导民间文化建设,而会以民众为主体,不断深入民众,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挖掘、整理、研究与民众生存质量有关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克服以西方的相关名词来命名我国传统节日的弊病,进而建立我国民俗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当今,我国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生产方式还是以农耕为主,生活方式以村落为主,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家乡而存在,如长期以来我国达则“衣锦还乡”,挫则“解甲归田”,亡则“魂归故里”,游则“思故乡”。这种“家乡情结”几千年来已深深融注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民俗文化考本究源,就是家乡文化。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乡情结”的优良品德,研究我们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这种研究方法将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便捷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家乡的山水和世代相习的风土人情之中,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其人格的形成深深打上了家乡民俗文化的烙印,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驾轻就熟,特别是以学者的眼光审视家乡民俗文化,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家乡民俗文化,感悟更深刻,研究易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正确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为此,我们希望每个文化工作者自觉地走进家乡,开展家乡民俗文化研究,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 刘永刚]

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学号:201006010427

姓名:崔雪露

课程名称:民俗旅游开发与欣赏

中秋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姓名:崔雪露 学号:201006010427 指导老师:马治鸾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种族,拥有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并且还有很多的节日,中秋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民族节日。又因为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是随着时间的前进,中国人民已经逐渐淡忘了中秋节日的有关庆祝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各地关于中秋节的各种节日的庆祝方法,以及中国中秋节的保护方法。

关键词:中秋节 地方习俗 保护 方法 目录: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1

保护方法—————————————————————————3 结论:

1.各地过中秋节的方法: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

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山西省: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

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猜灯谜

济南中秋节的拜月

南京: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苏州中秋节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广东省: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後,便以其头祭月,後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据《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中秋节的新习俗

福州的中秋节的特别习惯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湖南省:长沙,一个带有浓厚的农业味的社会,生产的节奏总不会太快。南食坊先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对月饼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储备。诸如果料中的五仁:瓜仁、麻仁、橄仁要去壳,桃仁、花生仁去壳之后还要去皮;及至中秋要来前的一段时节,新鲜猪油要煎好,火腿、瘦肉条要切成丁,还有豆沙、莲蓉、枣泥都是要煮好或炒制好的。从农历七月起,在暑热渐退之时,月饼在长沙就上市了,且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生意红火,一直做到八月十五月圆千里共婵娟的时分。节后的月饼如同今日一样是“秋扇见捐,无人问津”。

四川省: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2、保护方法:

燃宝塔灯,抛帕招亲,乞月照月爬月,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客家习俗,走月亮、走三桥,祭月、烧香斗等庆祝方式中有很多都已经消失掉了。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护中秋节的习俗。下面是我自己想到和看到听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保护方法。

1.举办中秋节文化节: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民风习俗开展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保护活动。比如在四川,我们可以在中秋节的文化节中开展吃月饼活动,还有关于月饼的推广活动,像是一个大型的月饼可以勾起人们的好奇,以及对中秋节的兴趣,还有就像舞火龙,堆宝塔等快要消失的习俗在文化节上一定要好好展现出中国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中秋节的丰富内涵..... 2.放假:在中秋节放假可以让人们留出时间思念家人,有些人还可以回家与家人一起过节日。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还保留了中秋节热的习俗。而且这时,电视台可以 举行关于中秋节的文艺晚会,大家一起欣赏节目,就算是没办法回家过节的人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中秋节日氛围。大家一起和和睦睦,美美满满的思念异地的家人。

3.申请国际遗产保护:申请国际遗产保护不仅是中国人需要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发扬中秋节的方法。那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中秋节,中国人的节日氛围会更加浓烈,并且还有全世界的关注,这样会是中秋节日走出中国,走出亚洲,走向全世界。下面是香港申遗的消息:人民网9月20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大坑舞火龙表演是香港历史悠久的中秋习俗,表演已逾130年,每年都吸引大批市民和访港旅客参与,早前更正式申请成为归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民政局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趁着中秋佳节临近,昨日于最新网上爆料,称有关申请文化遗产的结果很快就会公布,并希望这次的申报经验有助于香港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建立一套全面的申报及评选机制。

香港的舞火龙

越南的中秋节

韩国的中秋节

参考文献:

1、亦喜《食品与健康》2008第10期

2、邱启华《烹调知识》1999第9期

3、《玻璃》2009第8期

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一、旅游基本概念

1、旅游活动要素构成:

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2、旅游业的要素组成: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

3、我国国际旅游者

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不属于我国的国际旅游者范畴的人员

二、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的旅游动机对旅游者分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旅游动力由三部分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

1、 内动力

内动力就是人的旅游动机,美国学者罗伯特·金托什将旅游动机分为身体健康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地位与声望动机四类。这是旅游的内动力。

2、 中间条件

是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是产生旅游的前提条件

3、 外动力

就是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自然景观的千差万别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产生一种梯度力,表现为游客、物质、货币在空间上的移动,这就是促使外出旅游的外动力。产生条件有三个:

1) 互补性

并不是任何客源地和目的地彼此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是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成为人们旅游的一大动力。构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互补性是旅游空间相互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以致于在互补条件下,一些游客可以从异国他乡,千里迢迢,甚至旅行半个地球,到某个地方旅游。

2) 替代性

当游客从A地向B地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B地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引起游客原定终点的替换

一般来说,替代性起两种作用:首先,可以节省交通费用,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起过滤器作用,它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得相互作用。如青岛就起了上海人出外旅游时的过滤器作用,置换了众多的上海海滨旅游者的地点。

3) 可达性:指旅游者可以到达旅游目的地便利程度

尽管现代运输和通讯工具已经十分发达,但是距离因素仍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

游客的可达性是与旅游地的价值成正相关。另外,旅游的可达性也是时间的函数,这主要受运输工具更新等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就是感知环

影响旅游决策的感知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地的旅游环境与客源地到旅游地的感知距离。

距离可分为客观距离和感知距离,对旅游点的吸引力真正起削弱作用的是感知距离而不是客观距离。

客观距离以里程来衡量,感知距离则以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等来衡量。客观距离是感知距离的基础,感知距离的远近取决于交通便利的程度,现在由于航空事业的发达,缩短了人们头脑里洲际往来的感知距离,在旅游决策过程策中,对旅游地的吸引力起着增强和削弱作用的,是感知距离而不是客观距离

2最大效益的原则

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主要表现在:

A.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有两种途径可求得最小的旅游时间比:一是当地点尚未确定时,在旅游地类型相同、所提供的游玩时间近似的诸旅游地中,选择距离居住地最近的旅游地。二是当旅游地确定后,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在单程旅行时间超过12小时时,选择晚间发车的车次。

B.最大的信息收集量或最高的满意度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有两种倾向: 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②选择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3旅游偏好

人们在进行旅游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共性影响,即感知环境差异的影响,还要受个性特征,即国情、民俗习惯,以致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差异的影响。我们将这一个性特征差异称为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对决策者的影响,可以从居住环境、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去研究。

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依游客的参与程度,可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基本层次是旅游观光,提高层次如娱乐、购物,专门层次则包括修养、疗养、会议和宗教朝拜等。 1> 基本层次:旅游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游览观光,或者是说景观旅游。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形式也就是观光旅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2> 提高层次:娱乐和购物旅游是提高层次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娱乐不一定是旅游,旅游也不一定是娱乐,两者的概念是有一定的重叠部分。在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者的娱乐、购物活动有利于丰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内容,大大增强该地的旅游吸引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3> 专门层次:具有较强的专业目的,内容非常广泛。常见的有休养、疗养旅游,宗教朝拜旅游,科考教育旅游,会展旅游等几大类。(31)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为层次各有侧重,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性质,旅游者的偏好和消费能力等等。不同的旅游行为层次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独自出现

五、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定义:经过开发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和性质划分,普遍将旅游资源首先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旅游资源按基本系统分为3个景系:自然景系、人文景系和服务景系 ;从利用角度可以划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法

定性评价也称为体验性评价。大多数是基于评价者(一般是旅游者或旅游专家)对于评价客体的质量体验。他们对旅游资源提出的评价与分级,无具体的数量界限,只有定性的结论。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可以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等方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般体验评价法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体验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个或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对于一系列旅游资源进行一般性体验评价,其结果可以形成一个评价序列。如1985年《中国旅游报》发起的“中国十大名胜”评选;1991年国家旅游局主持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等,都属于这种评价类型。这种评价多是由传媒机构或行政管理机构发起。一般情况下,评价的项目很简单,只要求就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质量评价,或是在问卷上按表示质量优劣的序号填上评价者认定的旅游资源即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美感质量评价法

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的结果多是具有可比性尺度或数量值。关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评估,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心理学派和现象学派四大学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专家学派。专家学派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原则的风景(皆指自然风景)就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因而,对风景的分析基于其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四个要素,强调多样性、奇特性、协调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风景质量分级中的主要作用。专家学派的风景质量评价方法,突出表现为一系列的分类分级过程,其依据除了形式美原则外,还有生态学原则。

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价,先是选定七个风景质量因子进行分级评分,然后再将7个单项因子的得分值相加作为风景质量总分值,最后将风景质量归入3个等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级总分19分以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级总分为12~18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级总分为0~11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心理物理学派。心理物理学派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理解为一种刺激——反应的关系,将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引用到风景质量评价中,通过检测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获得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风景组成成分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心理物理学派的基本思想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风景审美观,可以将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风景质量的衡量标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人们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估(审美评判),是可以通过风景的自然要素来定量表达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风景审美是风景(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一种作用过程,风景质量评估实质是指建立反映这一作用关系的定量模型。

评价模型操作可以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以照片或幻灯片作为工具获得公众对所展示风景的美感评价;二是确定所展示风景的基本要素;三是建立风景质量与风景的基本成分间的相关模型;四是将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同类风景的质量评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心理学派。又称认知学派,该学派把风景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研究,强调风景对人的认识作用在情感上的影响,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来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期,环境心理学家卡普兰(Kaplan S)夫妇以进化论为前提,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在风景审美过程中,既注重风景中那些易于辨识和理解的特性,又对风景中蕴藏的具神秘感的信息感兴趣。因此,具有这两种特性或信息的风景的质量就高。

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现象学派。又称经验学派。该学派把人在风景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提高到了绝对高度,它把人对风景的审美评判看作是人的个性和其文化历史背景、志向与情趣的表现。现象学派的研究方法,一般是考证文学艺术家们关于风景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以此来分析人与风景的相互作用及某种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另外,也通过心理测量、调查、访问等形式,记叙现代人对具体风景的感受和评价。但这些调查不是简单地评价风景优劣,而是详细描述自己个人经历及关于某风景的感受,以此分析某风景价值所产生的环境与背景。因此,现象学派的方法和研究结论往往不能为风景评价学者直接应用。 除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外,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定性评价的方法,如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黄辉实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北京旅游学院科研室提出的“

八、

六、五”评价法等。“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因此,定性评价的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因个人意见的局限性,常常带有主观色彩,运

六、旅游需求及影响要素 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影响要素:旅游客源地:涉及到客源地旅游需要的水平和旅游者个人的情况。旅游目的地:供给部分。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1、趋势外推模型

2、结构模型

3、仿真模型

4、定性模型

七、旅游生命周期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把旅游地分为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八、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主要因素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主题公园旅游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新兴旅游消费增长点。

一)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1.客源市场。主题公园要求选址在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保证有良好的客源市场条件。

中国发展主题公园比较好的几个城市——深圳、北京、无锡都具有良好的客源市场条件。

2.交通条件:所在城市除了客源市场条件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城市对外公共交通。即可进入性要好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两方面影响主题公园的发展一方面是投资规模,另一方面是游客的消费水平。

主题公园是一种高投入的旅游项目。1955年美国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开放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3975亿美元,人均GDP为2419.3美元。

三)城市旅游感知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时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

城市旅游形象个性鲜明的城市,新建主题公园引起轰动效应并很快成为城市形象标志的困难很大(如北京),对于大尺度游客吸引力较小,城市形象个性特征在变化之中或不明显的城市,新建主题公园能较快成为城市旅游形象标志,引起轰动效应(如深圳)

四)空间积聚和竞争

一般指主题公园在同一城市聚集,多个主题公园在空间的聚集,可以增加这一地区的总体吸引力,同时也产生空间竞争,使游客分流。

知名度大,地位高主题公园抑止知名度小地位低的主题公园。但是空间竞争是非替代性竞争。

五)决策者行为

决策者行为关系到两个层次:投资者决策行为,政府决策行为。

1.投资者决策行为。涉及到宏观区位选择,在此基础上从投资规模和主题选择两方面影响主题公园的发展。

2.政府决策行为。目前各地政府都将旅游业白在第三产业重要地位,因此各级政府对旅游投资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上给予配套,着对主题公园的经营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九、RBD与CBD

RBD的类型,国内外典型的RBD与CBD的代表

RBD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直译为“游憩商业区”。所谓的RBD就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CBD译为“中心商业区”,包括有百货商店和其它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最核心部分。

RBD是相对CBD而提出的,所不同的是,在区位选择上,CBD通常由商业的重要性、土地价格、可进入性和经济地租的相互作用决定,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而RBD的区位则常常决定于自然的或历史的景点。

在形态上,相对于CBD是城市零售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大部分的RBD都是长条形的,以步行街形式设计。

在功能上,RBD是从城市CBD的功能中分化出来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十、旅游环境容量

将旅游生态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合称为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旅游容量是可以估算的,它对一个地区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数据。 旅游资源极限日容量公式计算?

十一、旅旅游交通运输类型

根据交通工具、线路以及地理环境,可将旅游交通划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旅游交通等基本类型。(教材169页)

十二、旅游规划定义与类型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

按地域范围:地方性规划、区域及区域间规划、全国规划、国际性规划

按规划时期分: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

按组织结构:部门规划、项目规划、综合规划

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姓名:李小芳学号:2012235139

指导老师:黄丽

目录:1. 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2. 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収展中很重要

3. 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4. 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摘要: 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正文: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是指中国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中国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中国民俗旅游开发,无论对中国民俗文化抑或是我国的旅游业来说,都是有益的。我院在旅游项目策划和规划中,注重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其与旅游产品融合起来,给旅游地披上一层文化的外衣,增加旅游地的文化底蕴,这是旅游地能够持久生存的保障,同样对游客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发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源品位的评价应从各方面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徇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商务"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旅游与文化是相对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发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迚一步提升。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于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三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民俗旅游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本文阐述了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概念和种类特点,从当地居民、民俗文化、产品认知、旅游环境以及专家学者等角度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本真性;文化

现阶段,文化传播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而民俗文化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逐渐融入到旅游行业中,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认知的需求。但文化在商业环境中推广,其首要原则就是保持本真性,所以本文从多维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判断何为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

一、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概述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即是尊重其本质上的还原性和真实性,还要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传统连贯性原则,推动文化的传承。民俗旅游文化源于旅游所在环境,与当地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而促进本真文化的弘扬传播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从更深层的角度讲,文化融入到商业环境与保持文化本真性二者之间并不相互对立,但是文化的商业性发展会影响其保持本真性,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民俗旅游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会在“舞台真实论”的局限中,换言之,消费者想要观赏的景观和获取的精神文化可能都在“前台”呈现,而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在“后台”不为人知[1]。

二、民俗旅游文化种类

民俗旅游文化种类主要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复古再现式。将当地消失的风俗文化寻回,通过信息整理、情景再现和设施建筑帮助游客找回文化记忆,如杭州宋城、吴国文化公园等,满足游客与历史近距离接触的愿望,但为迎合游客可能会歪曲历史,形成误导。

其二,原生自然式。通常这种旅游文化传播方式以原生态村落和古寨为展开地,在无后期加工的情况下让游客体会当地的文化特色,游客可以选择参与到劳作和活动中,但开发商应保证当地村民的经济利益。

其三,荟萃集锦式。通过主题公园将旅游地的民俗特色集中整合并加以传播,如民俗文化村、中华民族园等,游客可以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了解民俗文化,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人工成分较多,容易造成本真性不强,甚至歪曲民俗文化。

其四,原地浓缩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经逐渐消失,但为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确保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政府部门选择在附近建设文化园,将民俗文化精华呈现出来,如海南苗寨等,但浓缩地与真实地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同样难以确保其本真性。

其五,短期表现式。顾名思义,短期表现式即是为吸引游客而组织的短时间的民俗活动,一般由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有的节庆活动,此时会吸引大量游客,比如那达慕大会、火把节、古尔邦节等;另一种是流动型的,如滩堂戏、花鼓戏等外出表演项目。

三、基于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一)当地居民角度

民俗旅游地居民对本真性的观点和态度在文化传承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方向主要为两点:第一,民众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认知情况;第二,民众对民俗旅游保持何种态度,是否愿意參与其中?从当地居民角度来讲,其原汁原味的生活即是民俗文化,包括过去,也涵盖现在。若用静态的思维去审视文化的本真性,无法明确定义过去是本真,还是现在更为本真,因为这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概念,但可以明确的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这些文化是始终根植于心且很难改变的,即使在时间消磨下有所改变也会保留一部分,但生活方式却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从物质层面看,古寨、村落、街区都会随着现代化发展而渐变,倘若为保留物质文化的还原性和本真性,剥夺了居民发展的权利,这种做法也不够人道,所以,既要注重满足当地居民的根本需求,又要尽可能保留民俗文化,达到平衡的效果。例如北京街区的四合院,能满足居民对传统院落文化的需求,还能保留当地文化,通过修葺保护达到本真性的效果[2]。

(二)民俗文化角度

从民俗文化本身的角度来讲,其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各种手工艺品、文艺形式、歌舞风格、礼仪文化、节日活动等,还包括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四川当地民众喜欢喝茶听川剧,既是当地人热衷的活动也是游客愿意体验的活动。虽然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生活方式贴近于民俗,却不是理论认知的文化,即使在旅游方案中为游客提供这项活动也容易被人们认为与民俗文化无关,但民俗文化的主体是人,要得到游客和当地民众的双方认可,而且新时期民俗文化不应局限于固有圈子中,所以,这种生活方式何尝不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外,很多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维护需要以经济停滞为代价,旅游行业应发挥其效用,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开发商还应给当地民众提供相应的报酬,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维持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三)产品认知角度

游客选择民俗旅游这种方式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想通过这种旅游方式进一步了解文化,但由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对于相同的产品,不同游客对其真实性的需求较为不同,对真实性的认知程度也较为不同,比如国际游客对产品真实性的需求通常会比国内游客更为强烈;其次,不同旅游产品将带给游客不同的本真性感受,如中华民俗村的泼水节活动相比云南当地的泼水节活动会存在差距。因此,游客对产品本真性的认知和评判要通过长时间获取的数据信息来掌握。例如,研究游客对旅游产品——中华民俗村泼水节本真性的认知情况时,通过评价表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调查其中参加过云南泼水节的游客对此泼水节活动的看法,最终掌握游客角度对本真性的认知情况。若本真性不足,则要进行产品调整,旅游设计人员也可根据游客意见情况进行方案改进。各种旅游产品关于民俗文化方面的本真性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但应尽可能保证其还原效果,要为游客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四)旅游环境角度

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缺少载体和媒介,新时期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加之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俗文化也借由旅游产业获得了弘扬和发展,旅游环境的开发建设也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但过多的人工雕饰导致原有文化逐渐消失。例如复古再现式民俗旅游,通过现代化复古建筑达到还原场景、营造历史氛围、吸引游客的目的,但其最大的缺陷即是容易在经济效益的需求环境中失去初心,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开始“功利化”。

在发掘民俗文化时,应结合当地环境,將文化作为特色产品融入到旅游业,使人文知识融于自然景观,加强宣传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手段,确保风景、人情、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强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和手工技艺等,如京剧、昆区,再如剪纸、陶塑、皮影戏等。在文化传播时,应以本真性为原则,保留文化的原有形态,不将利益作为文化改变方向,而是尽可能还原文化、保留文化。

(五)专家学者角度

近几年,为保证文化传播的本真性,许多专家学者都投入到了相关研究中,使理论观点有了静态到动态的发展历程。传统本真性的研究过于片面局限:一方面,本真性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溯源还真上,寻找文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处于闭环状态,也就是说要求其处于封闭空间内,与外界环境交流甚少[3]。新时期,专家学者对本真性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开始注重动态代替静态,意识到文化不应只停留在过去,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要注重变化程度,至少不能歪曲史实、误导游客。在现实发展中,各地区的民俗文化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这种变动的根本原因来自时间、环境、人为等各种因素,若将真实性完全理解为静止保留原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因此,真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专家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范围有了重新的拓展和延伸,从传统的物品到今日的环境,从传统的静态思想到今日的动态思想,从传统的物质文化,到今日的非物质文化等。

四、结论

总而言之,旅游是人们在都市压力下放松心情的高效方法,但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民俗旅游应发挥其文化传播特色,保持本真状态,为文化的弘扬传播奠定基础。相关研究者也要从多维度考虑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将其作为发展和推广的核心,使更多游客能够通过民俗文化了解历史,领略地区特色。

参考文献:

[1]童广路.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的融合发展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2):13-14.

[2]王亚力,王楚君,向小辉,等.存在本真性视角下寻求本真自我的旅游动机分析框架[J].地理学报,2018,73(8):1586-1599.

[3]葛丽.民俗认同的现代性反思:山西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变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徐倩(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酒店管理。

民俗与旅游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辨析;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吴光玲,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福建福安355000

[文献标识码]A

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在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的文章,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因此,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不但在理论上有必要,而且对于指导旅游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与认识大都集中在对某地或某类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思路上,而从整体上对“文化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外延的争议不少。有人认为,“文化旅游”不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是一种突出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消费者消费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这种观点同时也被认为是泛化了的“文化旅游”概念,把文化旅游作为六种旅游形式之一,即指参观那些“如诗如画”的或具有地方色彩的目的地,参观那些即将消失的“古老”的东西,如古建筑、手工纺织品、牛车、马车、从事农耕活动的工具,到乡村小饭店吃饭,观看民俗表演等。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从旅游业经营者来说,旅游业则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其强调旅游业的文化特点,正是为了使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得以更顺利地实现。总体来看,国内外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认识:(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6)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由此可以看出,把文化旅游当成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的观点,是一种广义的强调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思路,而主张类似于“民俗旅游”的观点,显然又把“文化旅游”的范围狭隘化了,而且缺乏概念的理论性定义。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

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相比“文化旅游”显得较为厚实。长期以来“旅游文化”就是一个被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观点:(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3)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5)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6)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7)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8)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如下特征:一是前几个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认识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几个观点逐渐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二是许多人偏好使用“总和”的概念来界定这一新概念;三是普遍没有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缺乏横向对比与国际衔接。前几个观点导致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即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这种误解,或许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与大国的因素有关,因为文化旅游资源毕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因而容易导致人们认为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资源(产品)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首先是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限定词,“旅游”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湄洲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闽东太姥山母亲文化旅游节”、“畲族三月三节”、“屏南鸳鸯溪爱情文化之旅”以及各种形式

的宗教朝圣旅游等就是具体的文化旅游活动。

其次是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的研究,在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最后是学科归属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二)两者的关联

首先,从概念范畴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二者的交集,一是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趋向于文化景观的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许多理论和结论,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最后,从学科角度来看,旅游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旅游的知识系统,是把旅游作为文化的对象和内容加以研究。旅游文化学是商业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旅游学和文化学的结合,也是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作为一个旅游者,仅仅知道旅游,只是一个看客;不仅知道旅游,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才称得上一个旅行家。同样,仅仅研究旅游,可以成为一个旅游业的指导者或一个有知识的商人;只有不仅研究旅游,而且研究旅游文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家。

三、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一)关于文化旅游

近年来文化旅游概念的研究在文献中偶有出现,但尚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各有侧重。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遗产地旅游。随着旅游业的空间增长,人们对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完整性的关注日渐增加。国外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方面。

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现象,使得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原有吸引力减弱甚至消失,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影响极大,也将影响到下一代人能否继续拥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可能在文化旅游地保护与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形成热点。

保护和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保护,如果不加保护地开发,势必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开发也将难以为继。但这对矛盾并非是不可协调的,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问题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两大思路,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一是从规划和管理技术层面,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来解决,如LAC理论、VERP理论和ROS技术等;二是进行功能分区,根据文化旅游地每一区域的重要度和敏感度确定其功能。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资源完整性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四大功能,就必须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而利益的获得更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

政府定位问题主要体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使得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政府部门由于受财政和行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独立完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经营权出让也存在经营者非理性开发和掠夺性经营破坏景区资源的风险。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应该分离,政府在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当前也是今后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旅游文化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相交织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势必对旅游文化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旅游文化学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次扩大化趋势。一方面,将迅速扩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把触角伸向旅游活动中的广大领域,形成自己的分支,如旅游消费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学、旅游企业文化学等,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学将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论方法重新认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发掘出其中深层的东西,促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科学化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旅游文化研究将逐渐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它们直接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调查研究之中,快速简捷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使过去只能做定性分析的问题定量化,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责任编辑:青 草]

上一篇:沟通与交流论文范文下一篇:汽车维修与检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