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07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旅游是把双刃剑,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发展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关键。尤其是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但这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真性遭到破坏,民族文化变迁严重。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分析,提出西北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保护实现双赢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民族旅游业作为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经历了艰难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到跨越式发展,现在的产业调整转型期更具有挑战性,如何将发展与保护相结合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一、民族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国际旅游学家科恩认为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它的目标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爱德华·布鲁诺认为民族旅游是指:“国外或国内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观察其他群体,而这些群体不仅被认为有明显的自我认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且通常被贴上诸如种族、民族、原始的、部落的、乡下的或农民的标签。”

从旅游者角度看,民族旅游就是游客离开居住地,前往民族地区,开展以观赏、感受、体验当地民族风俗文化(如服饰、建筑、手工艺品、舞蹈等)及生态自然景观的活动。主要特征有:就目的地而言,民族文化的神秘性、自然景观的原生态性、体验性、回归性;对旅游者而言,出游方式的灵活性、小众化等。

从目的地角度看,民族旅游是通过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大力宣传吸引游客来民族地区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并为该地区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具有显著的产业性、明显的地域性、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旅游地政府及社区民众强烈的参与感,以及旅游模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二、民族旅游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影响

民族旅游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1]。西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美食、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自然生态环境都是重要旅游资源,民族旅游的开发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主的藏文化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主的伊斯兰文化区,还有三个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甘肃省2015年比2010年旅游收入翻了两番,海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1.56亿人次,增长29.6%,旅游收入975亿元,年均增长32.7%。就2015年上半年甘南州临潭县共接待游客24.5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旅游综合收入11127.81万元,同比22.5%。“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8.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52.96万元[2]。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了,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传统手工艺也成为了人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

(二)民族旅游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西北地区许多偏远、传统的民族地区长时间闭塞,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旅游成为宣传、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旅游地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交通便利条件使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紧密,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都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就是在成功的旅游开发中获得重生的典型案例。20世纪50年代之后,纳西东巴文化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急剧变迁而濒临灭绝,但是旅游开发之后,东巴文化不仅成为丽江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在与民族旅游发展的互动中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

三、西北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流失、涵化、同化严重

“涵化”是西方文化变迁理论中的概念,指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之间因发生持续接触与交流而引发的双方或其中一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由于主客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经济较为落后的旅游目的地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地区旅游者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3]。文化同化和流失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民族旅游的发展使外来文化冲击着本来就脆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忽略了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部分民俗传统文化消失不见。

甘肃的《格萨(斯)尔》多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但是近几年出现减弱之勢,甘肃和西北其他地区共同努力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与记录,但成效不大。目前,土族《格萨(斯)尔》说唱艺人只有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王永福一人[4]。裕固族世代传唱的《黄黛琛》是民间叙事歌曲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妥月玉老人去世后再没有人能用裕固族语言完整地演绎这首民歌[5]。如今,甘肃省只有“花儿”的传统演唱方式和演唱环境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他传统民歌,特别是一些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民歌已经流失。民族舞蹈也是如此,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很少有人会跳自己本民族传统的舞蹈。

(二)民族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庸俗化

民族旅游也一种经济活动。在民族旅游的过程中,民族歌舞的表演、民族习俗的展示是最重要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据游客的喜好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来选择。而现在西北少数民族旅游中为了吸引游客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表演,往往牺牲了民族文化,变成商品化出卖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将民族文化进行歪曲、夸大,使之庸俗化,把表演舞台变成哈哈镜。当民族文化表演把社区内部的局内事件变成外人也可以参加、观察或监视的局外事件,而且根据观众的要求变换了活动的时间、空间,村民们原来为自己消灾除难举行的祭祀仪式可能就失去了功效[6]。

(三)西北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价值观退化

西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真实感保存最为完整。一般情况下,游客越少介入的地方,对目的地的影响就小,更有可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接待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主客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经济发展不对等,现代观念的带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表述和认同,当地居民成为被旅游者,游客也丧失了想看到“真实”的机会。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与主流文化、自己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有着巨大差别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就会受到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想闭关自守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和增强目的地民族认同的价值。

四、西北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要在创新中求共存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计划变迁

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和灵魂,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在传递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实现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变迁是一种必然结果,而以前的消极的、被动的变迁是造成民族地区在文化上贫困的主要原因。民族旅游发展之前的落后现象受到封闭空间的影响,没有形成比较,人们难以感受到这种落后。在民族旅游开发与后,外界的交流和异文化的冲击使民族地区的人们改变现状的需求逐渐强烈,一味地崇拜和模仿使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涵化。

所谓计划变迁就是人类在认识变迁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和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7]。有计划变迁所应采取的措施,就是文化的有针对性、有选择性采借学习和积极创新,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适应能力,使民族地区居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时具有掌控环境的能力,使自身本土文化稳定的发挥主要文化的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了、站的住脚了,民族地区居民就走出了反贫困的关键一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再造和创新,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保持文化纯洁性---前台、帷幕、后台模式

商品化是民族旅游带给民族文化最消极的影响之一,但这却是不可避免的。要实现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双赢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民族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庸俗化 ,保持文化纯洁性,将旅游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表演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民族文化生活分开。“前台、后台”理论是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将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论”应用到研究旅游活动及研究旅游与“现代性”关系上的。戈夫曼把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大舞台提出了“前台”与“后台”理论,用“前台”行为来表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朋友的行动;“后台”是一个封闭性的空间,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后台”多发生的一切。马康纳的理论对民族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有很大的启示,在旅游开发中,民族地区居民将传统文化当作商品展示给游客,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互动中,了解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从而造成了目的地居民社会真实性的“舞台化”。但是游客见到的却不是真正的民族文化,而是表演出来的。但是如果将民族社区全部开放的话,民族文化生活的真实性将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就需要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缓冲区,缓冲区是一个象征,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保证了后台的神秘感。后台一般是让游客融入到社区生活、基于凝视和沉思的态度去审视民族文化的区域,发现民族文化的真正价值[8]。

西北民族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将“前台”作为文化的实验区,“后台”作为文化的核心区,“帷幕”作为缓冲区,旅游者在这种模式中会体会到两种空间不一样的体验方式、游览方式、参与方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保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可以将民族文化演绎给旅游者,为旅游经营者和民族地区居民带来不同的效益,

(三)培养民族主体文化自觉性---社区参与

在民族旅游活动中,当地的民族成员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使用者,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由于西北地区本来就经济发展滞后,再加上民族地区居民自身素质的局限、政府部门管理不到位、开发商唯利是图使民族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只有少数人获利,大多数人得不到利益反而還要共同承担旅游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社会内部矛盾与分化日益严重势必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不良影响。让西北民族地区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传统规范的破坏,可以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社区参与,让作为文化活载体的社区居民成为民族旅游的主动受益者,他们会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意识更加骄傲,进而主动保护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良性循环,使民族旅游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民族地区在发展中走向现代化,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所依赖的核心吸引力,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民族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找出适合西北民族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民族旅游当中,才能使西北民族旅游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Smith.D.“Relating to Wales”,in T.Earletion(ed).。Ra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cy Press。pp.1989,34—53.

[2]甘肃省旅游局.2016http://gs.people.com.cn/BIG5/n2/2016/0226/c366766-27815344.html.

[3]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3-561.

[4]王国明.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3).

[5]苏一星,高成军.甘肃特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5).

[6]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179-184.

[7]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8]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J].2006(2).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烙印。扬州剪纸作为江苏扬州传统的美术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扬州乃至江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为中国南方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以扬州剪纸为研究对象,对扬州剪纸的构图、技法、图案选择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扬州剪纸结合其他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进行探究性研究。

关键词:剪纸;构图;传承;创新结合

在中华民族的千年发展史中,剪纸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与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大农村,剪纸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于烘托传达承载情感的重要载体。自唐代以后,伴随着扬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剪纸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渐影响全国各地,成为了扬州乃至全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 扬州剪纸的基本内容

1.1 扬州剪纸的起源

在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曾写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木兰替父从军后归来所贴的花黄便是一种类似于剪纸的面饰。由此可见,剪纸艺术的传承时间已经非常久远,而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剪纸作品,便是在新疆发现的五福团花剪纸[1]。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的发展,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下,剪纸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自唐朝起,扬州便开始有了剪纸报春的习俗,人们将纸剪成花虫鸟鱼,贴于窗,谓之窗花,又或者如木兰一样对镜贴花黄[2]。除此之外,扬州剪纸还与民俗结合,用于祭奠先人,也就是在中国农村用于祭奠的纸钱、纸牛马等。此后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扬州剪纸的发展更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明清时期,纸扬州除剪外,扬州刺绣更为一绝,格调高雅,传神,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3]。其所绣花样极其丰富。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扬州剪纸与扬州刺绣开始结合发展。刺绣以剪纸为底,以针绣之,扬州剪纸也以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剪纸艺术形式与风格[4]。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扬州虽经历战火,但剪纸因与民众生活的高度联系得以保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张勇寿等一批剪纸艺人的传承学习下,扬州剪纸得以新生。

1.2 扬州剪纸的构图技法

扬州剪纸作为我国南派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之一,风格清秀雅致,作品技艺技法精巧,作品内容意象明确,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地方特色。好马配好鞍,在扬州剪纸享誉全国的背景下,其最基础的便是做工用料讲究。扬州剪纸所用的纸张通常情况下以安徽宣纸为底,并且多以手宣[5]。其纸张薄厚适中、质地平整,且韧性远超于其他纸张。最终成品通常放于其他颜色纸张之上,通过色彩对比烘托其作品效果[6]。

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绘图技法之一,常以单色墨线勾勒所画人物或风景,以最简单的绘图方式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精气神,其内容通常简洁朴实,给人以真挚之感,放置于今天,与我们平时所画的速写有异曲同工之妙[7]。而扬州剪纸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手法便与白描有极大的相似性,白描以笔以线勾勒出所画对象,扬州剪纸则以剪刀剪出一条条流畅的线条,表现所刻画对象的特征,根据所刻画对象的不同,其线条在流畅的基础上,或圆润、饱满,或流畅、飘逸,各不相同[8]。笔者曾在扬州博物馆有幸看到过熊崇荣先生的剪纸作品,其中题材众多,有气韵端庄的福禄寿三星,也有体态丰盈的飞天神女,更有诸多花鸟、猫咪,其剪纸线条流畅轻盈、弯转流畅。以最简单的线条,将动物植物花鸟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并且其作品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意趣十足。(如图1所示)

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还是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构图永远居于首位,一副好的剪纸作品在构图上就给人舒适之感,能够极大地突出剪纸的内容,使整个画面更加具有装饰感。扬州剪纸在风格上常以简约为主,并且作品以流畅多姿、玲珑剔透的风格独树一帜,因此整个剪纸的构图具有经典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主次清晰。而且扬州剪纸艺人通常根据所刻画的具体形象的具体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剪对象进行艺术性加工,或夸张,或丰富,丰富却不凌乱,常根据其特点定下一风格作为画面的整体节奏,或以线为主,或以块面为主,于方寸之间展现其精髓。整个剪纸画面于统一中带有变化,运用阴剪与阳剪相结合的方式,在二维的纸面上通过线条的变化,向人展现三维的内容[9]。

例如熊崇荣先生在扬州博物馆中所展示的个人剪纸作品福禄寿三星。整个画面以大体的块面为主,以线为辅,勾勒出福禄寿三星的衣服的褶皱、面容,三星居中,或拂须或持桃,福禄寿三星前放一仙鹤,在庄重之美中给人以轻盈之感[10]。整个作品放在白色纸张背景上,使得整个剪纸的人物更加突出,无形之中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红白色彩的对比,块面的基础,线条的突出,点线面的运用在这副剪纸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线条在作品中展现不多,但却是整个作品中的点睛之笔,线条的流畅运用,使得整个画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大大增强,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2 扬州剪纸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2.1 扬州剪纸的传承与保护

扬州剪纸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方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紙艺术之一,自诞生以来便以其与民间民俗相结合的方式对扬州地区乃至南方人民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期间虽历经战火,但仍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百废待兴,扬州剪纸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为其战后重生发展提供了诸多保护,大力扶持其发展。1964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扬州市开始建立民间工艺社,以此保护与发展扬州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国家的号召下,很快一大批剪纸艺人齐聚扬州,参与到对扬州剪纸艺术的恢复与发展中来[11]。并且在这期间涌现了如张永寿等一大批著名扬州剪纸艺人,诞生了诸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诸多传统艺术传承人在此时齐聚一堂,针对扬州剪纸艺术进行交流合作,对扬州剪纸传统工艺进行挖掘开发、创新保护与传承。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剪纸艺术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除了剪纸艺术的多方向发展外,诸多剪纸艺术大师开始培养新一代的扬州剪纸艺术传承人。例如张永寿先生的徒弟熊崇荣、张秀芳等。并且以此为基础,诸多艺术大师常受邀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或举办相关展览,或将其作品作为国礼进行赠送,对扬州剪纸乃至世界文化政治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06年,扬州剪纸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扬州剪纸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2 扬州剪纸与扬州刺绣的结合

扬州刺绣是扬州地区除扬州剪纸外的又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者同为扬州本地的民间艺术,在千年的发展史中剪纸与刺绣产生了深厚的交集,两种民间艺术在技法、风格、艺术特征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无论是扬州剪纸还是扬州刺绣,两者皆是在明清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实现了爆发式成长。刺绣为布,上至窗帘,下到被套,其上都以绣花为美,而绣花则需要底样[12]。而伴随着绣花种类的越来越丰富,传统的底样已经无法支持刺绣的快速发展,扬州剪纸在此时作为扬州地区经典的剪纸艺术,便与刺绣结合进行创新。刺绣常常以剪纸为底,并且扬州刺绣最开始便是主绣山水名画,其上运用了诸多的绘图艺术手法,整个刺绣作品给人以高雅传神之感。扬州剪纸便以此为基础,在自身的传统技艺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扬州刺绣的风格特色,由此产生了新的剪纸艺术风格。此后产生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作品给人以宁静高雅之感[13]。例如在扬州博物馆中熊崇荣先生的剪纸作品竹,整个作品线条苍劲有力,瘦劲孤高,整个竹节节干霄,生动地将竹子的坚贞、高风亮节的特征表现出来,具有经典的中国传统绘画与刺绣风格。(如图2所示)

2.3 扬州剪纸与动漫、京剧的创新结合

如果说与扬州刺绣的结合是扬州剪纸在技法上的创新,那么扬州剪纸与动漫、京剧等的结合创新,则是在剪纸内容上的巨大突破。扬州剪纸在传统剪纸内容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色,与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等结合,创造出新的剪纸形式。剪纸内容从最开始的山水、飞鸟花虫等,不断丰富拓展到如今的脸谱、邮票、动漫等。

而做出这一重大突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便是剪纸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先生的徒弟熊崇荣先生。作为继张永寿先生之后扬州剪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熊崇荣先生自从事剪纸艺术研究之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便不断对扬州剪纸的技法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独特的创新提高、拓展,不断结合新的时代元素。熊崇荣先生在此时真正做到了传承但不拘于守,创新而不丢其本。例如其剪纸作品Q版京剧脸谱系列,便是在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之后创作而出的。其所剪京剧脸谱,人物皆形神兼备,并且在剪纸脸谱的配色上大胆创新,具有经典的国画动漫画风,所用纸张颜色有淡绿、嫩黄等,剪纸作品整体给人以清新创辟之感,因此在社会上深受年轻人喜爱,并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投身剪纸艺术的学习,在完成其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扬州剪纸的时代传承。

3 结语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扬州剪纸作为南派剪纸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之一,对南方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对扬州剪纸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影响必定是深远长久的。古老民族工艺的继承,现代元素的融入,新的工艺技术的出现,三者相互融合发展,使得扬州剪纸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刘春风.典雅秀美的扬州剪纸[J].艺术品鉴,2017(4):107+109.

[2] 陈夏贤.扬州剪纸发展的历史渊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36-37.

[3] 王安霞,陈夏贤.扬州剪纸艺术特征解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2):169-170.

[4] 季优铭,朱宇婷.南京地铁站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94-95.

[5] 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125-126.

[6] 卜华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中的风格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9):114-115.

[7] 张冬冬,曹磊.在家具设计中传统手工艺对个性化定制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06):269.

[8] 宋昱萱,曹磊.商业街景观规划中城市文脉的延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40-41.

[9] 李媛,徐雷.草木染艺术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100-101.

[10]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11] 丁凡倬,郝凯利,薛晨,等.陈之有意 设之成境——室內陈设艺术刍议[J].大众文艺,2019(14):126-127.

[12] 卜华成,徐英,曹磊.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8(19):144-145.

[13] 郁添渊,曹磊.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92-93.

作者简介:武泽明(2000—),男,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提 要]结合民俗旅游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尝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地域特色民俗素材的运用,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做到“四个注重”,以此提升民俗旅游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民俗旅游;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文彩(1977—),女,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魏维新(1982—)男,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江西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基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为例”(JXJG-10-17-20)

一、高校民俗旅游课程教学现状

民俗旅游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理论部分少,知识难度较小。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国高校民俗旅游教学普遍忽略了民俗课程特性与资源优势,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往往过分依赖统编教材,教材内容全而不特,多而不精。教师多以单一讲解为主,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听,这种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使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入脑入心”,使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使民俗旅游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要素,这是高校民俗旅游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民俗旅游课程教学理念变革

传统的旅游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受到就业导向的影响,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浓厚,民俗文化只作为常识来给学生介绍和讲解,忽略了民俗文化人文素质的教化功能。基于以上现实,笔者提出教学理念的变革,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精神,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民俗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1.注重爱国爱乡精神的培养

民俗文化被称为民族地区的“精神植被”,因此,在民俗旅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爱国爱乡精神的培养。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笔者认为,越是民俗的就越是全人类的,就越美丽、越有魅力、越具生命力。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乡为骄傲和自豪,珍惜、热爱、保护、传承、展示、发展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就是让自己的文化面向世界、接轨世界、融入世界,这是一个民族和地区自信的表现。一个民族和地区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愿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失去对祖先的记忆、对基因的保留、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对自身的自信,那这个民族就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为了激发学生热爱我国的民俗文化,笔者在课堂上曾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国内的抽样调查表明,在来华美国游客中,以欣赏名胜古迹为主要目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由此可见,美国人都很欣赏我们的民俗文化,我们更应从中找到自信,更加热爱本国的民俗文化。为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维系功能,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把德安义门陈作为案例,深入介绍了陈氏发源地的历史、发展、繁荣以及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很好地普及了姓氏文化,让陈姓学生知道自己家族的根在哪,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家爱国的热情,也引发了其他姓氏学生寻祖问根的思考和对本家族文化的热爱。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其实十分脆弱,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和追新猎奇的现代时尚生活面前,民俗文化更像是一个易碎易裂的花瓶经不起碰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祖先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惯制和文化样态也在不断地消失。现代人生活的心理追求是更好、更美、更方便、更简易、更时尚、更自动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与之难免有些不相适应。为了让脆弱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旅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对其热爱、播布、传承。比如,在讲授江西傩舞时,教师不仅仅要介绍傩舞的概念、表现形式、地域分布,还需深入阐释这是农业时代农民对五谷丰登的企盼和对大自然敬畏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农业时代人类的基因,还指出其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很受欢迎,从而改变学生认为傩舞是一个很滑稽、恐怖的民俗现象的传统偏见,增加他们对傩舞的热爱并愿意传播傩舞文化。

3.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前,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由于注重实用性,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改变旅游专业课堂上“重知识,轻文化;重技能,轻涵养”的教学状态;致力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专业素养与气质。比如在讲到茶文化的时候,笔者以婺源茶道为例,对农家茶、富室茶、文士茶进行了对比,指出文士茶需要三雅,即“境雅”、“器雅”和“人雅”。还深入地阐释了婺源茶道所体现的“敬、和、俭、静”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了茶与人生的关系。民俗旅游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尝试,努力发挥了民俗文化的智育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美育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旅游专业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内涵”的状态。

4.注重民俗文化服务地方经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的开发对地方经济的作用,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了大量民俗旅游开发的案例,比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的成功,民居旅游在阳朔、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等,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民俗旅游价值的深入思考,也启发了他们利用家乡民俗旅游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了让民俗更好地服务江西地方经济,民俗旅游教师参与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了许多关于鄱阳湖流域民俗旅游开发的方案,以试图更好地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让学生对民俗旅游课程学以致用,教师组织学生依托当地的民风民俗及山水资源,引导社会人员创业,形成了《星子县朝阳农庄旅游总体规划》,并在实际的开发中加以运用,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民俗旅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由于民俗旅游课程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这种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其固有的缺陷,如与相关课程的内容重复、大而统的缺乏地方特色的内容等。基于此,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体系上:避免交叉和突出重点

民俗旅游课程与旅游类相关课程如旅游文化学、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的某些内容课程有交叉和重叠。而且民俗旅游课时有限,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和突出重点,应以 “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对能够体现民俗旅游课程特色的内容,如民俗旅游的定义及种类、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等,进行重点讲解,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和重要的民俗旅游知识点。同时,将民俗旅游与上述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联系、穿插融合,以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与旅游文化学、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相关课程相区别。

2.内容选取上:注重地域特色民俗素材的选用

目前的民俗旅游教材绝大部分是统编、通用教材,注重一般性的民俗旅游知识介绍,赣鄱大地具有许多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它们成为江西特色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并且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省内就读,这些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本省就业。学生出生于此、生长于此、工作于此,自然对家乡民俗更感兴趣,而且家乡民俗对当地居民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家乡民俗很好地解决了民俗旅游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民俗旅游这种地域性特点要求师生必须弄清本地的民俗风情。笔者在该课堂的教学中大量补充了诸如上饶弋阳的青阳腔、瑞昌的剪纸和竹编、赣南的客家山歌与围屋、畲族的婚俗、九江县马回岭的庙会、婺源风情、修水的茶礼、萍乡的农民画与莲乡风情、樟树的药俗、鄱湖的渔歌、南丰的傩舞、永新的盾牌舞、景德镇的瓷乐、九江的佛教净土宗、星子的金星砚与西河戏等江西民俗,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纷纷表示以后要为家乡的民俗旅游做宣传和贡献。

四、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应针对课程的特点,克服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法

民俗旅游课程信息庞大、内容形式多样,有较多的具体事象及案例,同时又要求有直观效果。若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会使内容显得比较简单和乏味。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显示,而这些有声有色且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边听教师讲述,边看图,可强化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到江西南丰的傩舞时,配上实景图片,使这种民俗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在讲到服饰民俗的时候,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各种民族服饰的色彩斑斓;在讲到饮食民俗时,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讲到工艺美术民俗时,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到工艺艺人的独具匠心,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心灵手巧;在讲到“人生仪礼”时,播放成人礼短片,使学生立体性地体验成长,以及成长中享有权利的同时如何担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样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就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民俗的丰富内涵。

2.体验式教学法

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要掌握某种具体的民俗事象,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实地调查、体验,这样才能将感性认识与民俗理论相结合,由抽象到具象再还原为形象,这一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

如通过播放影视作品和节日习俗等,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民俗文化,组织学生到民俗陈列馆和博物馆进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民俗调查等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俗文化,更深刻地理解民俗文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组织体验教学,比如,组织学生去星子县观赏西河戏,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河戏所传递的忠、孝、节、义;组织学生去星子参观金星砚的制作工艺,听老艺人讲解金星砚的制作要领,各种雕刻所表达的文化寓意;组织学生去婺源古村考察,让学生实地感受了徽派建筑的魅力,特别是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婺源三雕所表达的理想追求,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朱熹故里婺源深厚的书香文化,以及农业时代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地方民俗旅游开发的必要。在讲授“饮食文化”这一主题时,笔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饮食及饮食文化,天南海北的饮食文化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在讲到茶艺时,笔者邀请江西省高级茶艺师给学生表演一段茶艺,并伴随着朗诵,精要地给学生介绍了茶艺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茶艺的魅力。

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是促进学生将民俗旅游理论与民俗事象紧密结合、将课堂讲授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加强第二课堂学习

第二课堂是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第一课堂即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学生如果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不到课外的应用,那么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枯燥乏味,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假若认真学习民俗文化,并有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就会运用所掌握知识服务于社会。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近年来,为了提高本土民俗旅游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加强民俗旅游学习的课外环节,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民俗旅游应用活动。

(1)家乡民俗调查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指导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自己家乡的民俗事象进行适当调查,是提高民俗旅游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乡以网上搜索、走访、问卷调查、实地体验等方式进行民风民俗考察,让学生调查家乡民俗事项的起源、发展、传承和现状,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家乡民俗比赛,介绍自己的家乡民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民俗,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民俗陈列馆和博物馆体验

江西省首个高校非物质文化陈列馆于2011年落户九江学院,该馆收集了青阳腔戏曲服装以及相关资料300多件、瑞昌剪纸70多幅、瑞昌竹编40多件、修水花灯10个以及湖口草龙等,较好地展示和保护了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九江民俗博物馆也收藏了近万件(套)珍贵文物和民俗风情图片,这些时代不同、风格迥异的文物和图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赣北及其周边地区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脉络。笔者充分利用地区民俗资源,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非物质文化陈列馆和地方民俗博物馆,并参加博物馆定期举办的个人展览、文物知识讲座、鉴宝、捐赠、学术探讨等一系列活动。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的兴致较高。

(3)民俗旅游专题讲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本土民俗讲座教学和现场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民俗旅游教学过程中建议邀请地方博物馆馆长和民俗专家来校讲座,以丰富学生对民俗的了解。

五、结束语

在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是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的角度去尝试和探索如何改进高校民俗旅游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本土民俗素材的选用;在课堂的组织方式上,推崇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结合;在教学的理念上,倾向于“四个注重”;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注重多元式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目标导向上,坚持民俗旅游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陆慧.中国民俗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4]仇新忠.“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9,(1).[5]杨筝.回归家乡:民俗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

[责任编辑:上官涛]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幼儿园内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我们要将其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在两者融合中会出现环境创设过于单调、幼儿主体性不突出等问题,通过探索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融合方法,应具体从户外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墙饰三方面进行融合。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传统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成果,龚自珍讲:“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学习、保护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幼儿作为新生一代,他们将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使他们对祖国的文化产生兴趣,从小培养他们了解明白、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要挖掘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效的在幼儿园进行创新和体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的潜在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而且能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将传统民俗文化有效的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生活在带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充分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深刻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并将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合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与幼儿园班级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步入一个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就像一个窗口,展示不同幼儿园的风格特色,同时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抽样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大部分幼儿园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出来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也有部分幼儿园重视了将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在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或是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环境创设过于单调

部分幼儿园环境創设的内容长时间固定不变,仅有的墙面创设也只是单纯的一些卡通画,只是为了美观,缺乏一定的功能和教育性;活动区角的投放过于单调,幼儿可操作性低。

(二)幼儿的主体性不突出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之一,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部分教师以幼儿的手部肌肉未发育成熟或幼儿不会做美术手工等其他原因,只是教师预设一个环境,从未让幼儿参与过环境创设的过程。

(三)传统民俗文化内容选择问题

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尝试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例如:

教育性难以彰显。例如:在幼儿园A的活动墙面上粘贴了十二生肖的精美剪纸,十二生肖属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剪纸是传统民间工艺,两者十分具有教育意义,也非常适合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但我们问过A幼儿园的教师,贴于墙面的剪纸并不是教师自己制作,也没有和幼儿开展过相关主题的活动,所以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没有彰显出来,教师与幼儿的创造性也不够。

内容过于单调。例如:公办幼儿园B是示范幼儿园,经过我们的走访观察,B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较好,园长及教师也很重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内的传承,园内布置了幼儿入园时玩的“龙舟船”,在表演区有传统民族服饰。但也存在着内容选择过于单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班、大班的主班老师,她们较为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情况,访谈结果显示: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两位老师均表示幼儿园一直在开展相关的环境创设,花的功夫也比较多,但主题较为单一,大型环境创设主要是传统节日,如春节等。从这两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情况及问题来看,对于内容的选择,仍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与推敲。

(四)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途径选择问题

教育方式小学化。例如:八月,C幼儿园正在火热招生中,在宣传灯牌上C幼儿园直接写着:教学特色:国学、传统文化。走访C幼儿园,不难发现幼儿园在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上有小学化倾向,教育方式十分直接、较为“死板”,通过念古诗再多次复述的方式学习古诗,将传统知识直接讲述给幼儿听,这样的填鸭式教育不仅没有达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因为幼儿不理解其内涵,只是背诵记忆,可能还会磨灭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教师对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与研究。幼儿园教师除了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区域,也要会对幼儿进行专业教育以及随机教育。教师要将环境创设的主题不断深化,深挖、细化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使其更好的融入至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教育流于形式。部分幼儿园并没有真正看到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必要性,只是流于形式,做一些表面功夫,以此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这样的方式既不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作用,还会给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增添负担。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的注意事项

1.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安全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1】。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俗文化合理的进行融合,如: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参考幼儿意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环境创设,并通过适宜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制作,要注重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幼儿的参与能更加亲近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教师应有的观念与理论基础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在安全的基础上,将幼儿参与作为首要原则,让幼儿在参与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2】,为了幼儿的发展许多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需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了解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幼儿园的园长及领导阶层应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落到实处。其次,对在岗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人,也是在幼儿园中与幼儿交往最密切的人,教师主要承担了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工作,创设内容往往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及适宜言传身教直接决定着环境创设所能达到的教育目的。

3.教育内容选择得当

现如今的环境创设较为单调,一般多使用卡通元素,事实上我们的创设应在充分考虑幼儿喜好的同时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审美固然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筛选传统民俗文化,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作为素材,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艺术形式,让我们的幼儿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4.就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更是环境创设中重要的资源与支持者。家园合作也是弘扬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让家长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与家长积极交流联系,共同为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做出努力。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操作

(一).户外环境创设。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创设种植养殖区,结合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我们可以在幼儿园一角设置亲近自然的“农庄”,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栽种作物,喂养一些小动物,不仅给幼儿园增添新绿,更将带来一片生机,犹如归园田居般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回归生活、探索植物奥秘的“活教材”,通过这些经历幼儿能获得快乐、体验成功。种植的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3】,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让幼儿体验传统农耕,感受民族文化。

(二).墙饰创设。墙饰作为室内环境创设重要的一部分,更是能直接彰显一个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墙饰的形式应多样、丰富。墙饰创设的内容,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如传统节日、中国剪纸、陶艺、国画、毛笔字、中国结、古诗、刺绣、中国民歌、民族舞、中国历史等作为研究主题,借与该主题相适应的墙饰来进一步烘托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墙饰潜在的育人功能【4】。

(三).活动区创设。依据最常见的区域归纳我们将幼儿园共划分为七个活动区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功能和创设要点与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融合。

1.角色表演区及表演游戲区。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区,如餐厅、超市、学校、工厂等场所,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可以为幼儿提供进行戏剧角色扮演的服装、面具、配饰、彩带、鼓等道具;在角色环境中投放有故事的曲艺内容,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幼儿可以在角色表演区,先欣赏戏剧故事,然后分角色模仿和扮演不同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在体验学习地方戏剧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同时饮食文化也可在角色扮演中进行学习了解。

2.建构游戏区。需要较大的空间范围;数量较多的材料如:积木、纸箱、易拉罐、水瓶、纸板木板等,自然材料包括树叶、秸秆等,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本土的农作物、鹅卵石、河沙都可以成为材料;用废旧材料制作灯笼、狮子等,在进行建构游戏时能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识和想象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美工区。提供不同的美术材料和区域如:绘画区、雕塑区、泥工区;各种美术工具:纸、笔、橡皮、剪刀、胶水、颜料等,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可以在美工区投放麦秆、小树枝等其他搭建的材料供幼儿编织、搭建;投放彩色纸,让幼儿与老师一起学习本土的窗花工艺,教师们可以将充满童趣,有故事性的经典剪纸放在欣赏区。陶瓷区,老师和幼儿可以在观赏本土文物之后,进行陶塑创作;刺绣如今在幼儿园大班较为常见,教师可以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刺绣工具,幼儿既学习了传统工艺,又增强了对色彩、线条、构图的理解,体验了美术的乐趣。

4.生活操作区。系扣子、串珠子、钉钉子、用锤子、用筷子、用勺子等,在生活操作区放的音乐可以是教师筛选出来适合幼儿听的民歌,让幼儿在民歌中熏陶,同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益智区。提供拼图、七巧板、迷宫、棋类、牌类、集合拼摆、图片比较等材料;结合科学活动和数学活动投放尺子、天平等材料。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提供各种房子、民居的自制拼图,幼儿可进行拼摆和排序,能培养幼儿专注、细致、有序等习惯。

6.阅读区。提供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图书、靠垫、小沙发、书柜,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投放民间故事书、民间手工艺作品画册、少数民族画册、民俗图书、文人名著、谜语书等。

除以上划分将明显的活动区,我们还可以将传统民俗文化在以下方面融合至幼儿园环境创设:

1.戏剧: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作为装饰,以照片、贴画、玩偶等形式,布置在班级墙面上,加深幼儿对戏剧内容的印象,形成视觉感受,更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于戏剧文化的理解;除了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观看,有条件的园所还可以邀请本土戏剧表演家到园内为幼儿演出,让幼儿欣赏现场的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园内各种资源如结合墙饰,区角,以及园内的橱窗,壁饰,广播等多方位立体化建构本土戏剧文化环境;组织民俗表演游戏,宣传传统优秀文化,如《孔融让梨》、《游子吟》等主题表演,在文学表演中切实感受中华优良传统。

2.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明博大精深。例如湖南有着地方显著特色的饮食文化,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创设以湖湘本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幼儿园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饮食文化区角【5】,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选择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设计和投放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通过张贴代表各种饮食的图片、玩教具模型等,以方便孩子们认识各种小吃的名称,种类,制作材料及方法等。

3.文人与文学:幼儿园应创设良好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教师们在走廊的两侧布置与古典诗词、民间故事相关的图片,班级教室的主题墙上可以幼儿的古诗绘画作品,激发幼儿对古代文学的兴趣的同时了解历史文人,让古典文学陶冶幼儿的性情。

4.音乐与舞蹈:传统音乐与舞蹈,可以通过音视频的方式在闲暇休息时间,让幼儿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 [2]陈幸军.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168-172.

[3]虞永平. 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 幼儿教育,2017(Z4):4-6.

[4]马丽洁. 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幼儿园文化环境——浅谈幼儿园窗饰、墙饰文化建设[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4):16-17.

[5]张卫民,曾虹,詹霞. 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6):57-5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璨,易虹颖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们现有的中职英语教材及教学中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涉及还不多,怎样合理的吸收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怎样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张口向世界输出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尝试通过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内容、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实训实践,培育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一、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渗透地方民俗文化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游世界已不是梦想,人们旅游消费结构和内容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旅游者开始更加关注康乐项目,注重精神文化体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衷于来中国旅游,国外游客来到县区地方时,怎么才能向全世界介绍我们,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呢?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还不是很多,我们尝试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地方中职学校的旅游英语课堂的学生们,比其他类型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在民俗文化进课堂方面有着更加优越的条件。首先,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学业任务较其他学校较轻松,有时间来进行研究;第二,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研究文俗文化是对旅游英语课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加深和拓展;第三,地方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当地乡镇村落,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了解也比较多,这样开展地方民俗文化进旅游英语课堂也有一定基础,同学们在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知识也比较容易。第四,与城市学习比,地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民俗文化了解更多,很多都是身边看得见、摸的着的,把这些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五,地方民俗文化相比经典古文知识,更让学生亲切,能够亲近和参与到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实验中,学生的参与度高,能产生更多的成果必然就多。另外我们当地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和民俗文化景点需要优秀的涉外导游来讲解,这为以后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参考方向。

二、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融入地方民俗文化。

在现有的中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为了就业和升学,强调理论知识和导游技能,但大多都浮与表层,没有立足本地,缺乏定位,忽略了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失去了向世界介绍自己的能力。地方文化是根、是魂,缺少这些,面向世界所有的对话都空洞苍白。所以我们尝试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为中职旅游英语课堂引入新的生机,丰富课本内容,使学生更有兴趣,敢于开口,英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旅游英语课堂的教学。

1.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吸收地方民俗文化。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把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一个方面是对课本中提及的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对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渗透融入和补充;另层面是对课本没有提及的地方民俗文化,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一方面在课本中讲到民俗文化时,对比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把他们整理起来吸收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比如讲到节庆民俗“春节”,课本上讲的比较笼统,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中,有“黄帝陵传说”、有非遗“齐天圣鼓”“骂社火”等等,在融入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课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一课加深认识与理解,有更多的体验感和印象。另一方面是,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而课本没有提及,甚至在网站上也鲜有涉猎,那么这个时候需要搜集整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做主力,同时组织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身发掘知识,体验知识再现和创新的成就感,促进旅游知识的学习。

在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中还要注意几个原则:因生而定、因地制宜、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这样做才能合理、有效。

2.设置有效的教学模式。旅游英语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英语教学,它最终服务于旅游业,未来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导游。导游,要掌握知识,然后要所吸收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给游客听。这就不同于其他院校或者一些专业的书面英语,“表达出来”对于我们的学生就尤为重要。

在教学一线旅游专业英语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融入进旅游英语课堂中,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尝试中英文对照介绍当地民俗文化,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实景拍摄,学生出镜,发布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利用比赛机制,让观者进行点赞投票等。在准备这些英语民俗文化简介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方式来完成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中英文对照翻译等工作。这种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文化输出的平台

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以下几个实践平台。

1.校园开放周活动中进行地方民俗文化外语展示。在学校开放周活动期间会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那么这也给我们的学生用英语展示地方文化提供了一个舞台。

2.当地旅游景区接待工作。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我们会接到市里一些景区的接待工作,主要是为参观者讲解景区的现状景观和一些地方民俗文化,这时候能加入我们的英语介绍也能突显我们旅游专业学生的实力,当遇到外宾来参观时也可以从容应对。

3.邀请外教参加地方节日。学生用英语为外教介绍讲解节日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四、结束语

作為新时代的旅游英语课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课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地方民俗文化教育我们经验很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分享来促进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为学生丰富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就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旅游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宋安国.技能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上一篇:伦理文化论文下一篇:农村公共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