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2023-09-22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青岛黄海学院将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结合,以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国学院为平台,以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媒介,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面上推广、点上突破;六艺并举、四书奠基”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育人模式

一、背景与现状

语言文字工作具有基础性、社会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支撑力量。高等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和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陈春雷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基础中的基础,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却不容乐观,多数本科高校缺乏相对完善的语文类公共课程体系,人文教育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语言文字工作近乎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2016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树立和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探索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开展育人工作,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青岛黄海学院历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机结合。2011年学校在校园内立孔子铜像,建六艺坛、群贤道,以国学经典名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9月成立国学院。2013年起举办国学研修班和淑女礼仪班等特色班级,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近七年的辛勤耕耘,深入开展国学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成为学校四大办学特色之一。201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时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在工作实践中,学校语委办与国学院通力合作,将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并不断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二、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模式主要思路

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层面来看,高等院校承担着语言文字教育与普及任务。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在对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既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也有体现自身特点的个性。总体而言,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诗教、书教、礼教、乐教等相结合,渗透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面上推广、点上突破;六艺并举、四书奠基”(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六艺则指礼、乐、诗、书、画、舞等“新六艺”)是我们经探索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

三、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模式实施措施

以语言文字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高校的文化使命。学校在实践探索中,以国学院为平台,面向全校开设《国学基础》课程及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实现国学教育的有教无类(面上推广);同时举办国学研修班、淑女礼仪班等特色班级,进行以“四书”和“新六艺”为载体的精英教育,实现国学教育的因材施教(点上突破)。

(一)有教无类,注重推广普及,《国学基础》课程写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将《国学基础》课程列为通识教育选修模块的必选课程,从而为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提供了制度保障。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国学基础》课程得到日趋成熟和完善,课程在内容上以《论语》《大学》等经典章句为核心,结合礼教、诗教、书教,从而使学生国学课堂上感觉不到枯燥无味,而是能够充分领略到国学经典文句的隽永与诗词的无穷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曾探索将书法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由国学院专业书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书法,书写内容以古典诗词为主,柳公权云,“心正则笔正”,许多学生因此爱上书法,进入国学院深修有得。

(二)因材施教,开展精英教育,特色班级课程别开生面备具语言之美

如果说《国学基础》课程是面上有教无类的推广普及,那么国学研修班和淑女礼仪班的举办,则是点上的提高升华,是开展国学精英教育的有益尝试和探索。特色班课程别开生面,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度融合。特色班的学生是从全校各专业选拔而来,修满两学年8个学分之后可获得国学院结业证书。

对特色班学生的培养讲究“四书奠基,六艺并举”,四书的讲习不求面面俱到,以领会宗旨,得其精要为纲领;六艺的课程则相对活泼生动。礼仪课程将古礼和现代商务礼仪相结合,体现古礼的内涵及现代的应用,国学课堂庄严诚敬,上下课行礼蔚成风气。音乐课程则包括了古筝、古琴等,俗語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教室中时常传来琴声阵阵,学子流连其中,耳濡目染,身心愉悦。“国魂凝处是诗魂”,《诗经》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论语集联韵译》、《道德经集联韵译》则是国学院的特色教材,将经典的精华依韵集联,更加体现了语言文字的简约深美。学生自发成立了“国风诗社”,聚会研习,不亦乐乎。书法课程将许多学生带入书道之门,使其小有所成。国画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致良知》则是国学院的灵魂课程,每次上课时学生都齐声诵读《教条示龙场诸生》,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表达能力在此课程中得到了大力提升。此外,国学院还开设了茶艺、舞蹈等特色课程。

(三)寓教于乐,传承吟诵艺术,使传统绝学焕发生机

吟诵艺术与古典诗词的结合,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之美,通过对古典诗文的吟诵,“能够重回诗歌产生的‘声音现场’,更为深切地理解和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诗教、乐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旧式正统教育传播国学,吟诵堪称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新中国成立后吟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代更堪称绝学。

为传承吟诵绝学,国学院先后邀请中华吟诵学会理事林打打,琴岛吟诵社社长王畬来校讲学、授课。国学研修班、淑女礼仪班一时吟哦之声不绝,莘莘学子从对吟诵的不解、质疑,到欢喜信受,传习成风,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学校曾同时邀请青岛市古琴协会名誉主席、著名古琴家姜抗生先生与林打打老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当时由姜先生抚琴,林老师吟诵《诗经·关雎》篇,希有难得,一时成为美谈。

四、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模式实施成效

(一)经典育人成效显著,特色班级成果喜人

语言文字是国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论语》等国学经典则将语言文字之隽永与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完美融为一体。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与可喜成果。

2015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学校孔子学堂“最具人气奖孔子学堂”称号;淑女礼仪班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中华传统茶艺表演大赛,获团体与个人三等奖。2016年,国学院学生参加山东省首届《论语大会》,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省级二等奖的佳绩;团中央授予学校“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17年,《国学基础》课程获得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立项。2018年7月《国学基础》课程获得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立项。2019年4月山东省首个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调研报告出炉,学校的办学经验得到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认为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可作为典型案例向各高校复制、推广。

(二)诗教书教结出硕果,吟诵绝学后继有人

诗是最美的语言。诗教与礼教、乐教、书教相结合,则成为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载体与媒介。学校的诗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3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学校国学院“中华诗词培训基地”称号。2014年山东省诗词学会授予学校“齐鲁诗教先进单位”称号。吟诵绝学也“后继有人”,2015年国学院选拔学生参加青岛大学生国学经典吟诵大赛,喜获二等奖。2018年国学院学生参加“读中国”山东省大学生诗文诵读大赛,获得原创本科高校组三等奖;参加中华经典吟诵大会,经专家团品鉴,被中国孔子基金会评为“吟诵传习人单位”。

五、結语

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文化深厚的精神基因,做好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可谓使命光荣、任重道远。青岛黄海学院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得到了社会肯定,为探索新时代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定位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春雷.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10):82.

[2]杨叔子.国魂凝处是诗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

[3]王伟.传统吟诵的当代价值[J].郑州师范教育,2016 (1):79.

[4]刘勇刚.论吟诵[J].文学与文化,2016(2):35.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文化;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文化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主动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建设,才能得到传承和创新。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中的纽带和共同理想。因此,在教育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保证之一,这就需要将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开展近二十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高教界热烈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阶段,从本世纪开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对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建设;二是课外的文化实践活动,即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也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两大任务。中国大学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大体相同,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国文化、外国文化、跨学科几大类构成。文化素质教育在一些大学已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相应大幅增加(2006年经过评审,新建61个基地,连原有的32个,共有93个基地)等等。这些说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边缘化,正在有序的发展中。

二、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即大学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具体表现为办学过程中尊崇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主体共同的价值追求等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等;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存在形式包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教学设施与手段各种办学条件等有形事物;而大学行为文化则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习生活、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从文化传承创新来看,大学文化所承载的更能体现出一所大学文化的延续性和对社会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世世代代相传的历史积淀,其文化本身和文化创新成果也在不断引领社会文化前进,表现出特有的延续发展性。而校园是个有形场域,处在动态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大学在合并和拆分的过程中校园变化较大,还有的大学经过数次迁徙,难以保持校园文化的一脉相承,因此笔者以为大学应更加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钱学森之问”触及了当今大学教育、大学文化的危机。在大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大学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念,不应受学术市场化与道德物化等倾向的影响,迷恋于功利而难于自拔。从教育内因来检讨,当代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快大学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办学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学校制度与规范的完备,促进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更新,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产生。但目前中国的大学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层面,轻视精神文化层面,致使学校商业气息浓厚,缺少精神支撑和理念引导;二是过分强调制度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的蕴含,致使学校管理思想基础缺失,外在规约乏力;三是过分强调学校外在的规模扩充,忽视内在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致使学校凝聚力与动力不足,发展迟缓;四是过于从众、借鉴于他校行为,缺乏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与创造,致使学校特色不突出。为此,必须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其次,要研究、探索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色;第三,要把现代精神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一流学者特别是学术大师在大学文化发展、开创崭新学风、培育高级人才、创造一流学术、产生全新思想等方面将带来深刻影响。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1.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前提和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背景中提出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对从教育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

2.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利用它引导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教研和管理的创新,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重构教育目标、阐释教育内容、强化师生关系以及优化校园环境,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要求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关心和改善,并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进行负责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3.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是梳理和树立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和理念即大学文化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是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互补性。

第一,二者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一致。大学文化建设要着力提高大学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大学人的素质,核心是教师素质和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并发挥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行为主体对大学存在的价值观的一种理性的共识,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第二,二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一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的环境需求,大学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它对于大学人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稳定、激励、调节、凝聚等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人的行为、凝聚大学人的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人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荣的。它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四、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意义

1.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持久的推动力。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大学理念也是大学为自己竖起的一面旗帜,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根本问题仍然是观念上的困境。只有回答清楚了大学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理念需要大学的教育活动来实践和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是实践大学理念的主要途径。实现大学理念的中介是培养方案,它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选择、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设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

2.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结合是大学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大学教育实质上是文化育人,是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大学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学的文化教育通过两种文化传播而实现即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有计划和目的的传递,后者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才,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积极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优秀文化产品、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就必须合众之力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否则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成为徒具其表的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 罗海鸥.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2] 高天琼,谭本相.大学文化建设视野下的文化素质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3] 陈立永.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2).

[4] 李延保,龙莉,陈春声.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5] 章兢,何祖健.大学文化建设应与素质教育携手[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责任编辑 陈鹤]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高等教育院校的园林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文章分析了部分高等院校园林专业计算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为园林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Curriculu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ENG Xiang-zhi1, ZHANG Shi-jie2, YE Mian-yuan2, LIU Yu2*

(1.Ta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shu 165200, China; 2.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Key words: Garden; Computer aided design;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reform

園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园林工作者进行园林设计与分析工作,从而达到理想的目的和取得创新成果的一种新技术[1]。 计算机辅助制图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具有快捷便利等优势,可以使图形图像、文字等信息更精确、美观,使园林规划设计更科学、合理,表现手段有质的飞跃[2]。基于此,国内高等教育相关专业院校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都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涌现出数以千计的软件,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软件中筛选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软件是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软件多以CAD为基本的绘图平台,配合Photoshop (PS) 和3D (3Dmax和Sketch up) 来完成园林设计所需要的平、立、剖面图及透视图的绘制等。但各个院校之间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设置上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国内本科以上的含园林相关专业的院校基本都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该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及城市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的要求是放在首位的。强调学生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课程教学外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相关的设计赛和大学生艺术节,行业发展前沿动态的名师讲堂等第二课堂的教学来提升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而高职高专类院校园林专业毕业生的目前就业岗位还是以园林施工为主,尤其以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监理等相关工作比较多,而真正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比较少。所以很多高职类院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较低[3]。部分院校把该课程体系放入到园林制图教学模块中,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设计图的基本知识以及手工制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方法。在能力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运用AutoCAD、Photoshop等软件绘制园林设计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以及能正确识读园林设计图。

2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课程设置情况

随着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迅猛更新。学生要结合园林专业知识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设计项目,正确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园林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培养能力和创新为目的,注重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园林设计图的绘制[4]。当前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多以课程体系的形式来开设而非早先的单一课程。一些院校例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包括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CAD)以及在各门设计相关课程中增加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一些院校则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拆开成几门的单一的计算机软件课程来进行教学。如东北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的计算同辅助设计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和园林电脑效果图制作两部分。也有部分院校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拆分更加细化包括了CAD软件、Photoshop软件和3DMax以及Sketch up分列课程。当然后者无论是从学分设置还是课堂教学时数都远大于前者。

3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由于不同学校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方向和要求的差异,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千差万别,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方面也各有不同。但总的说来,都在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学效果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园林设计师的教学目标。但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单一的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的。在教学中还会发现部分国内领军的园林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其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开设的内容和力度远小于其他高等院校但其毕业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却是在众多院校中的佼佼者。其原因是什么?笔者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辅助设计虽在风景园林专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辅助”地位是根本,如果脱离始终贯穿于风景园林中的艺术修养、景观文化教育,就会是无木之源,学生不可能设计出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的作品,所以一定要做到“内外兼修”。2)重视第二课堂,当前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已有较好的基础,如若再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就有些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课上前沿案例来引领学生,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下时间完成作品。多利用国内外大赛鼓励学生突破自我。3、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笔考的考核方式,全面替换为机考。改变集中考试模式替换为周期考试。改变单纯表现技法替换为综合融入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综合考试。当然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学校硬件、软件配套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4 结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体系,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其教学。这对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相关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主持园林项目,一方面是提高了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吸納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现在很多院校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人才背景下出台了相关鼓励教师创业的政策,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是任重道远。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正确的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雯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科技资讯,2009(20):235-236.

[2] 康秀琴,王金叶.风景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6(1):91-93.

[3] 章广明.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的建立[N].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3(3): 84-86.

[4] 于志会,杨波.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探讨[N].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31(4): 84-86.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 幼小衔接与数学教育一直都是热点话题,本文对数学文化的本质分析中发现数学文化的特点可以把小学和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建构了“经验提取-数学化理解-多领域渗透-回复反思-延伸拓展”的数学文化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小衔接 数学文化 教学模式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Cultur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onvergence

TANG Chao

(Turpan Secondary Vocational & Technical School, Turpan, Xinjiang 838000)

Key words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onvergence; mathematics culture; teaching mode

数学作为最古老的学科,已成为众多国家幼儿教育的优先发展课程。在小学,数学课程一直以来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幼儿与小学阶段中的数学衔接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普遍重视,并已成为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的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目前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活动中过度关注数学的知识,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关于数学发现过程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够,数学丧失了充满美感的本来面目,而没能品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幼儿也在枯燥的计算过程中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究其原因,我们更多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培养人逻辑思维的作用,没有深度挖掘数学的文化价值的教育。

1 数学文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李铁安从数学的本质和文化本质概括出数学具有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两种,其中静态结果包括数学概念、知识、思想、方法等自身存在形式中的真、善、美的客观因素;动态的过程有数学家的价值判断、信念品质、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思想创造因素,静态和动态过程及各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张奠宇教授认为“数学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下,数学团体和个人自从事数学活动时,所显示的民族特征、传统习惯、规则约定以及思考方法等的总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以符号化、逻辑化、形式化的数学体系为载体,隐性的存在着。”此外还有此外黄秦安、郑毓信、张楚廷等人还从系统论、广义文化学对数学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

数学文化的本质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以下的特征:①数学教育的内容既包含了客观的抽象原理,也包含了主观的数学思维和带有价值判断的内容选择。②数学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数学文化中的所包含的思想、知识、概念、价值判断、审美的追求影响着实践者的发展。

2 数学文化教育在幼小衔接中作用

衔接,基本意思是指用某个物体连接两个分开的物体,把事物首尾连接。探索幼小数学衔接的途径与方法,就是要找到不同阶段中数学教育中统一性。

2.1 在教育的目标上兼顾“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数学认知提出的精神是在探究自然事物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尝试逻辑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相对于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以上两个文件的表述来看,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幼儿园走“情感线路”,注重兴趣的培养与好奇心的保护,小学走“理性”线路,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这一点也符合怀海特的观点,他认为幼儿处在浪漫阶段,在这一阶段,知识不受系统程序的支配,处于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只是偶尔对认知的事实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大量的知识,如果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知兴趣。

数学文化的本质既包含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同样也包含了主观的价值判断,既注重数学的客观抽象原理,也注重不同民族、地域人们的数学经验,也这一特点可以使小学与幼儿园在数学教育上保持一致。

2.2 数学文化是“日常数学”走向“学校数学”的桥梁

日常数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那些学生已经具有的、但未经过系统学习或不那么严谨的数学知识体验。学校数学是指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教师所教授的和学生所学习的正规的教学。二者在数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学校这一专门的教学机构进行;日常数学是学生学习学校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数学教育实际上经历从日常教学向学校数学的过渡。

幼儿园数学教育更多是日常数学,虽是生活中的数学,但也不可能有完全纯粹的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从教师到幼儿的单向传输,数学教师仅仅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的数学教育也强调从具体中抽象出数学模式,只不过这个“模式”的内涵更加宽广、综合,不仅仅限于数学模式,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对称的语言游戏都可以是模式。同时,小学新课改中,教学的生活化也成为了积极倡导的方向,教师随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周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3 数学文化充满着游戏精神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小学一年级则以正规的课业教学为主要活动,这一变化,对儿童来说很难迅速适应,对教学方式的不适,成为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的最大难点之一。从数学起源看,在数学文化中包含着很多游戏的元素,数学领域的各个分支都有对游戏的思考的结果,如鸡兔同笼、七桥问题、魔方、概率等等。这一类型的数学游戏不仅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注重了逻辑能力的发展,与其他游戏相比,不需要大动作的参与,更加注重精细动作的操作,在相对正规的教学中也可以进行。

3 幼儿数学文化教学的模式

在大量文献研究及案例创设过程中,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构建出“经验提取—数学化理解—多领域渗透—回顾反思—延伸拓展”的幼儿园数学文化教学模式。

3.1 教育的内容——数学文化“源”

从数学的起源看,数学是从人们的需求中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在已较成熟的数学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精神。这里包括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数学的演变、发明与思维方法、数学家人品、故事的学习等。每一个数学知识来源的背后都可以挖掘出若干个“数学文化元”,而这些文化元就构成了数学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以幼儿园大班的《美丽的对称图形》为例,“对称图形”就是文化源,对称图形的背后就可以包含了以下文化元:①多种对称的方法;②与艺术的联系(建筑、绘画);③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建筑学、广告设计)④美学的价值;⑤对生活的作用;⑥自然界中的对称;⑦各个民族对轴对称的应用等等。

3.2 教育的过程

3.2.1 经验提取

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良好的经验感知为整个教学过程打下基调,也是激发幼儿兴趣,调节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幼儿的生活经验都是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教师要围绕教学的主题,将幼儿已有的经验提取、重新组合,帮组他们从数学情境中获取意义,把非形式的知识系统化,促进数学的理解,激发探索的兴趣。例如在《美丽的对称图形》中,一位老师这样设计导入:“博物馆里举行了一场有趣的展览会,可是工作人员把一盒蝴蝶拼板混在了一起,我想请小朋友帮助它重新拼完整,你们愿意帮助她吗?”蝴蝶是幼儿常见的动物,每个幼儿也都有过了解,但是蝴蝶中隐藏的对称却没有形成概念,这位老师抽取出蝴蝶中关于“对称”的文化元,让幼儿来感知。

3.2.2 数学化理解

这一阶段是使知识从“具体”走向“一般”,“日常”走向“学校”的关键,着眼点从已有的生活情景上升到数学内在的数量关系上,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幼儿通过模仿、观察、游戏、操作等多种方法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例如幼儿通过配对、重叠、比较等方法解决刚才老师提出的蝴蝶拼板问题,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老师又呈现很多图形,让幼儿去动手操作,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这一步幼儿根据前面总结出的经验去应用探索,验证自己的思考,这就把具体的“蝴蝶”转向了抽象的“图形”。

3.2.3 多领域渗透

综合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之一,数学文化也有其综合性的特点,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跨越当前的数学知识内容,攀越学科间的界限,拓展教学的主题,将内容渗透到艺术、建筑、生物、语言、音乐等多种领域,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奥秘与运用。在了解了对称的概念后,老师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及展示了一些建筑上的一些对称图形,这些多领域中的对称让学生感受到了与数学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日常生活问题,同样也学会了从社会和自然中体验数学的作用。

3.2.4 反思回顾

这一阶段包括回顾、总结、创新、留疑等,一般的幼儿课堂多有这一步,有的以游戏小结,有的以绘画小结,回顾反思会让整个流程更加完整,让经验的组织更加系统。一次好的回顾反思会让活动锦上添花。

3.2.5 延伸拓展

一次完整的活动并不是以35分钟为终点,幼儿教育内容的启蒙性与综合性要求在具体的活动结束之后,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要让幼儿在若干方面进行延伸,主要包括认识程度、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地点、综合素质等五个层面。以《对称图形》为例,在认识程度上可以去让幼儿寻找一些更复杂的对称图形;在时间上可以把幼儿创作的对称图形放在区角让他们自由观察、巩固所学内容;在活动形式上可以由集体活动拓展到区域和家庭的个别活动中;在活动地点上可以从室内转向自然之中、城市当中去寻找对称;在综合素质层面可以去探索语言中的对称、音乐中的对称。

参考文献

[1] 李铁安.文化意义下的数学及其交易意蕴[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

[2] 王富英,马岷兴.数学文化教育及其结构[J]数学通报,2008.47(7).

[3] 张国祥.数学化与数学现实思想[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

[4] 李铁安.文化意义下的数学及其交易意蕴[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

[5] 张维忠.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6] 黄秦安.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8.

[7] 王宪昌等.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J].数学教育学报,2002(8).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部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高校的英语教育,逐渐向跨文化交流的方向培养。学好英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外国语言,开阔视野。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模式也难以支撑当下的英语教育。这就导致高校在英语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能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和文化的双重发展。所以,高校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

英语作为全国性的需要,在国际上的许多领域、文化共享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英语在高校中更为重要,学好英语,是为培养翻译、跨境电商等英语人才做准备,更好地推动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根据现在英语发展的现状,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寻找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推动英语跨文化教育。该文就高校英语中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希望能有所借鉴。

国际交流的跨文化需求

高校英语教学背景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掌握英语早就已经不只是身处英语母语国才会有的需要。国内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工作场合,英文文献、英语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获取资源的方式。学生在毕业时也有着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大学生的许多考试中都有英语科目的设置,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到高校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当今时代,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语言在许多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英语教育并没有跟上全球信息化的进程,高校英语课堂设置仍是传统的大班课,英语教材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英语教育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教育资源不对等的问题,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有着更多的教学资源,而普通城市在教学资源上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不如发达地区的结果。但这一问题难以通过英语教学单一领域的发展来解决,而需要国家的进一步教育政策推广。而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则可以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教育发展来进行改善。

改革开放使我国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这种背景下,我国对于拥有较高英语熟练度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也给传统英语教育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这也能够看出跨文化英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能够有助于处理好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矛盾。语言文化两者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产物更是其载体,而语言又有着独特的内涵。跨文化教育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当中融入交际的因素,为学生揭秘容易引起矛盾的文化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既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英语跨文化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国家的政策改革,近年来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较好,收纳的学生增加,那么招聘的教师也随之增加。大家都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这就会放宽了对高校英语教师能力的限制,一些资质平庸的人可能就会入选,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也不会对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教育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校投机取巧,聘用的教师缺少工作经验和教学能力,对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认识并不深入。或者是学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只要是个教师就在入选之列,即使是有幸建立了英语跨文化教学团队,也不会产生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高校英语教师缺乏语言功底

目前,在高校进行授课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虽然很丰富,但是随着当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他们固有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虽然学校对跨文化教育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要想让教师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也是很难的。在当下的英语教育中,如果英语教师自身都缺乏扎实的语言功底,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也无多大益处。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对外国的文化涉及不多,这就不利于跨文化教育的学习。

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方式

(一)与互联网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自己搜索学习素材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能力有限,不能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在查找资料时更容易被娱乐内容吸引。此时教师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材料的整合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筛选出与教科书相互关联并且较为新颖的素材进行教学,这不仅符合了新时代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结合的要求,同时更适合学生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型英语能力。教师不仅可以筛选出富有娱乐性的优质英语学习内容,并且可以与专业内容和当下热门话题相联系,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课堂上的学习,高校也应建立更加个性化的外文资料库,提供丰富的外语文学、优秀影视作品等,除上述学习资源之外,也应该包括一定的学习指南,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与互联网结合也可以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及时的教学反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便利,同时也能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学变得有效而富有人情味。

(二)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英语是历经文化变迁而最终形成的一门语言。由于任何一种语言背后都是文化的积淀,中文和英语的文化本质不同就造成了语言习惯的较大差异。此时高校英语教育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更应该深入剖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使学生由生硬地记忆方法学习转变为文化渗透的理解式学习[6]。所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同時也能保证学生在应用时对语言的了解。通过将汉语思维转变,理解英美文化中对语言的运用情景的规范,更加保证了交流的有效性。每种语言特点都不尽相同,但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都是文化,只有跨文化进行理解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三)完善学习体系,注重实际应用考核前文指出高校英语学习上的考核机制过于片面,只注重卷面成绩而不注重实际应用上的考核。高校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体系的完善。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能力和听力能力的反馈,也可以进行口语和写作的反馈。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英语应用能力审查的重要项目,恰恰也是高校考核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互联网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学生可以自行上传口语内容或写作文章,先通过平台进行内容正误的大体判断,再通过老师进行具体内容的分析,进而通过互联网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运用课下进行学习上传,教师在空闲时间同样可以进行批改,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老师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周期性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平台算法得出学生每个阶段产生的学习问题以及知识盲区,通过这些反馈,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个性化自主学习大班课是高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每一节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反馈平台,根据学生水平特点进行学习成果的分析,找到学生每一阶段每一节课的知识盲区和学习问题,查缺补漏,找到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7]。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组内同学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充分讨论学习,自主调整学习模式和学习时间,不仅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主动学习,自然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间的自主交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当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新时代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新特征,再针对当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应用好互联网教学,以此为背景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避免僵化的英语学习,通过灵活的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应用能力,最终达到高校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英语的教育意义重大。学好外國文化,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通过跨文化英语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单词、短语、句子和语法,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的内涵,进而助力高校跨文化英语课堂的水平提升,为学生学习跨文化英语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弘斌,杨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108-110.

[2]纪红,倪莉莉.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143-144.

[3]伍婷婷.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1):105-106.

[4]纪红,倪莉莉.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143-144.

[5]王丽明,李蓓,高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与文化教育[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3):75-78.

[6]张红.高校英语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数字通信世界,2019(8):280-281.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6篇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兴起的一代,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网络分不开。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对象,他们年轻、思想活跃、走在时代的前列,这就要求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与大学生本身的特征契合。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创新大学生的管理模式,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管理;创新

当今时代是个开放、自由的时代。随着移动网络的兴起,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遍性使用,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和广泛性越发的加强。当代大学生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一类人,他们对移动网络有着极大的需求,对各类信息的了解更是有着极度的渴求。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依赖网络,忽略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年轻人对手机上网有着很大的依赖。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不少于30小时,86%的大学生在上课时间用过手机上网。在课外时间的利用方面,除了参加社团活动以外,更多的学生表示乐于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有33%的学生表示每天上网花费时间最多的是交友、聊天、打游戏。[1]网络上花的时间多,且微信、微博、QQ、论坛等社交软件大规模运用,年轻人越发的习惯利用社交软件进行人际交往,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往往会被忽略。于是便出现了“网上聊得很high,一见面就变成了自闭症患者”的场景。[2]

(二)“宅”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没有人打扰,也不用看人脸色,打开电脑或手机,连上网、一切都有了。日用品、零食用一号店采购、吃饭用饿了么叫外卖、逛街买衣服用淘宝、看电影用乐视、交友用微信等等。有了网络就有了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精神世界,不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务。

(三)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

网络的兴起使得社会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更多的新鲜事物和思潮冲击着整个社会。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兴起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文化和事物,见识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想法独特。

(四)灵活应变能力强、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5后,所处的时代更加信息化、多元化,从小就接触很多的人和物,伴随着电脑的成长,大脑开发和发育较早。“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都是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中的20%都在大学阶段参加过科创项目,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且越来越多的毕业年级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当前,生意火爆的校园水果门户网站“许鲜”的CEO徐晗便是从大学入学时候就开始着手创业的新一代大学生。街边小吃“烤猪蹄”的发明者和“小蹄大作”的创始人李功福是一位90后大学生,他的烤猪蹄市场估值一亿。可见,现在的大学生与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差别很大,他们不再自认为是天子骄子,社会也不会认为他们是人上人,更不会一毕业就有理想的工作。他们靠自己打拼,大学的毕业证只是经历的证明,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才是他们应具备的素质。

二、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联系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且能随时随地搜索,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网络信息和文化思想,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快速浏览和查阅,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使得整个网络舆情环境变得复杂多变。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手机媒体便于携带,上网方便。微信、微博都具有及时交流互动的功能。大学生人人上网、时时上网、处处上网,校园里、餐厅里到处可见边走路边上网、边吃饭边看手机的年轻人。手机媒体的便携性、获取信息的快捷性,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这就要求大学生管理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信息。手机媒体的互动平台增多,互动方式自由,提升了大学生的话语权,使师生沟通模式由原来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3]。

(三)网络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依赖主要表现在看网络小说、看影视、玩微信、发微博、玩网络游戏等方面。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沉迷网络而无心学习,导致性格孤僻、仇视社会,以至于与周围人发生暴力或其他极端事件的案例频频发生。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程度越深,生气、挫败、伤感、孤独等负面情绪就越难以改善[4],同时个性孤僻、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环境等性格的大学生更易形成网络依赖。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社交填补了大学生生活的空缺,弥补了精神上的孤独,但同时也给大学生逃避社会、放纵情绪提供了途径。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思路

(一)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几乎都是由学校和家长监督管理的,上了大学之后,没有了父母和学校的强行监管,往往会自由散漫。而在信息充斥的时代,年轻人的辨别能力较弱,自我管理能力如果不加强,很容易深陷泥潭。目前有手机依赖症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上海师范大学汪海彬研究了不同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的抑制控制特点,初步探索了手机依赖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指出高手机依赖大学生确实存在抑制控制能力的不足。一方面,让学生加入到学校的管理队伍中来,学生干部参与到学生管理的相关事务中,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影响作用。创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同学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加强自我管理。

(二)輔导员利用微信、易班等网络工具开展管理工作

微信是时下最流行的及时通讯软件,支持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在年轻人中的使用率几乎达到100%。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建立相应的公众号,使得其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站。同时结合时下网络热点,植入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在学生中的话语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易班”系统是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的一套服务高校师生的网络互动社区,涵盖了班级论坛、个人博客,校友录,SNS社区等各类互联网应用。由于其特殊性,能有效避免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腐朽文化、错误思潮、虚假传销信息,是个自由的“绿色”网络互动社区。在易班上,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平等交流,相互渗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起到德育牵引的作用。

(三)加大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管理

现实生活中,网络舆情的发生和蔓延非常迅速,一夜间就会布满整个“朋友圈”。紧急情况下往往忽视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对于一些不良舆情信息采用“堵”、“删”的方法,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滋生出更多的网络舆情问题。作为管理者,平时多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对于网络舆情要有敏锐的嗅觉,遇到不良舆情应尽快查清事实真相,并通过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澄清事实,同时表明立场,引导舆论,成为学生的主心骨,把舆论带向正确的方向。

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管理,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疑惑,辅助他们的成长成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是网民中素质高、知识多、见识广的一类人,他们不仅受网络的影响,更是影响着网络文化的走向,因此对他们的管理也是对网络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傅园洁.基于95后大学生的特点谈辅导员工作方式转变[J].人力资源管理.2014,(02).

[2]熊丙奇.95后大学生身上具有时代特点[J].新京报,2013,(8).

[3]姚真真.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4,(18).

[4]王洪波.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改善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教育,2013,(04).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college students;management;innovation

上一篇: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本范文下一篇:作文素材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