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

2023-10-27

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第1篇

【摘要】民俗旅游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本文阐述了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概念和种类特点,从当地居民、民俗文化、产品认知、旅游环境以及专家学者等角度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本真性;文化

现阶段,文化传播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而民俗文化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逐渐融入到旅游行业中,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认知的需求。但文化在商业环境中推广,其首要原则就是保持本真性,所以本文从多维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判断何为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

一、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概述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即是尊重其本质上的还原性和真实性,还要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传统连贯性原则,推动文化的传承。民俗旅游文化源于旅游所在环境,与当地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而促进本真文化的弘扬传播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从更深层的角度讲,文化融入到商业环境与保持文化本真性二者之间并不相互对立,但是文化的商业性发展会影响其保持本真性,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民俗旅游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会在“舞台真实论”的局限中,换言之,消费者想要观赏的景观和获取的精神文化可能都在“前台”呈现,而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在“后台”不为人知[1]。

二、民俗旅游文化种类

民俗旅游文化种类主要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复古再现式。将当地消失的风俗文化寻回,通过信息整理、情景再现和设施建筑帮助游客找回文化记忆,如杭州宋城、吴国文化公园等,满足游客与历史近距离接触的愿望,但为迎合游客可能会歪曲历史,形成误导。

其二,原生自然式。通常这种旅游文化传播方式以原生态村落和古寨为展开地,在无后期加工的情况下让游客体会当地的文化特色,游客可以选择参与到劳作和活动中,但开发商应保证当地村民的经济利益。

其三,荟萃集锦式。通过主题公园将旅游地的民俗特色集中整合并加以传播,如民俗文化村、中华民族园等,游客可以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了解民俗文化,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人工成分较多,容易造成本真性不强,甚至歪曲民俗文化。

其四,原地浓缩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经逐渐消失,但为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确保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政府部门选择在附近建设文化园,将民俗文化精华呈现出来,如海南苗寨等,但浓缩地与真实地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同样难以确保其本真性。

其五,短期表现式。顾名思义,短期表现式即是为吸引游客而组织的短时间的民俗活动,一般由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有的节庆活动,此时会吸引大量游客,比如那达慕大会、火把节、古尔邦节等;另一种是流动型的,如滩堂戏、花鼓戏等外出表演项目。

三、基于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一)当地居民角度

民俗旅游地居民对本真性的观点和态度在文化传承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方向主要为两点:第一,民众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认知情况;第二,民众对民俗旅游保持何种态度,是否愿意參与其中?从当地居民角度来讲,其原汁原味的生活即是民俗文化,包括过去,也涵盖现在。若用静态的思维去审视文化的本真性,无法明确定义过去是本真,还是现在更为本真,因为这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概念,但可以明确的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这些文化是始终根植于心且很难改变的,即使在时间消磨下有所改变也会保留一部分,但生活方式却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从物质层面看,古寨、村落、街区都会随着现代化发展而渐变,倘若为保留物质文化的还原性和本真性,剥夺了居民发展的权利,这种做法也不够人道,所以,既要注重满足当地居民的根本需求,又要尽可能保留民俗文化,达到平衡的效果。例如北京街区的四合院,能满足居民对传统院落文化的需求,还能保留当地文化,通过修葺保护达到本真性的效果[2]。

(二)民俗文化角度

从民俗文化本身的角度来讲,其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各种手工艺品、文艺形式、歌舞风格、礼仪文化、节日活动等,还包括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四川当地民众喜欢喝茶听川剧,既是当地人热衷的活动也是游客愿意体验的活动。虽然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生活方式贴近于民俗,却不是理论认知的文化,即使在旅游方案中为游客提供这项活动也容易被人们认为与民俗文化无关,但民俗文化的主体是人,要得到游客和当地民众的双方认可,而且新时期民俗文化不应局限于固有圈子中,所以,这种生活方式何尝不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外,很多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维护需要以经济停滞为代价,旅游行业应发挥其效用,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开发商还应给当地民众提供相应的报酬,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维持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三)产品认知角度

游客选择民俗旅游这种方式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想通过这种旅游方式进一步了解文化,但由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对于相同的产品,不同游客对其真实性的需求较为不同,对真实性的认知程度也较为不同,比如国际游客对产品真实性的需求通常会比国内游客更为强烈;其次,不同旅游产品将带给游客不同的本真性感受,如中华民俗村的泼水节活动相比云南当地的泼水节活动会存在差距。因此,游客对产品本真性的认知和评判要通过长时间获取的数据信息来掌握。例如,研究游客对旅游产品——中华民俗村泼水节本真性的认知情况时,通过评价表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调查其中参加过云南泼水节的游客对此泼水节活动的看法,最终掌握游客角度对本真性的认知情况。若本真性不足,则要进行产品调整,旅游设计人员也可根据游客意见情况进行方案改进。各种旅游产品关于民俗文化方面的本真性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但应尽可能保证其还原效果,要为游客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四)旅游环境角度

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缺少载体和媒介,新时期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加之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俗文化也借由旅游产业获得了弘扬和发展,旅游环境的开发建设也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但过多的人工雕饰导致原有文化逐渐消失。例如复古再现式民俗旅游,通过现代化复古建筑达到还原场景、营造历史氛围、吸引游客的目的,但其最大的缺陷即是容易在经济效益的需求环境中失去初心,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开始“功利化”。

在发掘民俗文化时,应结合当地环境,將文化作为特色产品融入到旅游业,使人文知识融于自然景观,加强宣传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手段,确保风景、人情、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强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和手工技艺等,如京剧、昆区,再如剪纸、陶塑、皮影戏等。在文化传播时,应以本真性为原则,保留文化的原有形态,不将利益作为文化改变方向,而是尽可能还原文化、保留文化。

(五)专家学者角度

近几年,为保证文化传播的本真性,许多专家学者都投入到了相关研究中,使理论观点有了静态到动态的发展历程。传统本真性的研究过于片面局限:一方面,本真性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溯源还真上,寻找文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处于闭环状态,也就是说要求其处于封闭空间内,与外界环境交流甚少[3]。新时期,专家学者对本真性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开始注重动态代替静态,意识到文化不应只停留在过去,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要注重变化程度,至少不能歪曲史实、误导游客。在现实发展中,各地区的民俗文化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这种变动的根本原因来自时间、环境、人为等各种因素,若将真实性完全理解为静止保留原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因此,真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专家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范围有了重新的拓展和延伸,从传统的物品到今日的环境,从传统的静态思想到今日的动态思想,从传统的物质文化,到今日的非物质文化等。

四、结论

总而言之,旅游是人们在都市压力下放松心情的高效方法,但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民俗旅游应发挥其文化传播特色,保持本真状态,为文化的弘扬传播奠定基础。相关研究者也要从多维度考虑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将其作为发展和推广的核心,使更多游客能够通过民俗文化了解历史,领略地区特色。

参考文献:

[1]童广路.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的融合发展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2):13-14.

[2]王亚力,王楚君,向小辉,等.存在本真性视角下寻求本真自我的旅游动机分析框架[J].地理学报,2018,73(8):1586-1599.

[3]葛丽.民俗认同的现代性反思:山西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变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徐倩(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酒店管理。

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辨析;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吴光玲,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福建福安355000

[文献标识码]A

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在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的文章,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因此,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不但在理论上有必要,而且对于指导旅游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与认识大都集中在对某地或某类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思路上,而从整体上对“文化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外延的争议不少。有人认为,“文化旅游”不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是一种突出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消费者消费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这种观点同时也被认为是泛化了的“文化旅游”概念,把文化旅游作为六种旅游形式之一,即指参观那些“如诗如画”的或具有地方色彩的目的地,参观那些即将消失的“古老”的东西,如古建筑、手工纺织品、牛车、马车、从事农耕活动的工具,到乡村小饭店吃饭,观看民俗表演等。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从旅游业经营者来说,旅游业则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其强调旅游业的文化特点,正是为了使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得以更顺利地实现。总体来看,国内外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认识:(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6)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由此可以看出,把文化旅游当成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的观点,是一种广义的强调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思路,而主张类似于“民俗旅游”的观点,显然又把“文化旅游”的范围狭隘化了,而且缺乏概念的理论性定义。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

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相比“文化旅游”显得较为厚实。长期以来“旅游文化”就是一个被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观点:(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3)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5)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6)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7)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8)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如下特征:一是前几个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认识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几个观点逐渐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二是许多人偏好使用“总和”的概念来界定这一新概念;三是普遍没有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缺乏横向对比与国际衔接。前几个观点导致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即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这种误解,或许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与大国的因素有关,因为文化旅游资源毕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因而容易导致人们认为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资源(产品)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首先是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限定词,“旅游”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湄洲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闽东太姥山母亲文化旅游节”、“畲族三月三节”、“屏南鸳鸯溪爱情文化之旅”以及各种形式

的宗教朝圣旅游等就是具体的文化旅游活动。

其次是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的研究,在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最后是学科归属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二)两者的关联

首先,从概念范畴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二者的交集,一是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趋向于文化景观的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许多理论和结论,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最后,从学科角度来看,旅游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旅游的知识系统,是把旅游作为文化的对象和内容加以研究。旅游文化学是商业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旅游学和文化学的结合,也是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作为一个旅游者,仅仅知道旅游,只是一个看客;不仅知道旅游,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才称得上一个旅行家。同样,仅仅研究旅游,可以成为一个旅游业的指导者或一个有知识的商人;只有不仅研究旅游,而且研究旅游文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家。

三、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一)关于文化旅游

近年来文化旅游概念的研究在文献中偶有出现,但尚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各有侧重。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遗产地旅游。随着旅游业的空间增长,人们对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完整性的关注日渐增加。国外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方面。

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现象,使得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原有吸引力减弱甚至消失,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影响极大,也将影响到下一代人能否继续拥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可能在文化旅游地保护与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形成热点。

保护和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保护,如果不加保护地开发,势必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开发也将难以为继。但这对矛盾并非是不可协调的,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问题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两大思路,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一是从规划和管理技术层面,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来解决,如LAC理论、VERP理论和ROS技术等;二是进行功能分区,根据文化旅游地每一区域的重要度和敏感度确定其功能。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资源完整性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四大功能,就必须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而利益的获得更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

政府定位问题主要体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使得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政府部门由于受财政和行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独立完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经营权出让也存在经营者非理性开发和掠夺性经营破坏景区资源的风险。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应该分离,政府在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当前也是今后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旅游文化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相交织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势必对旅游文化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旅游文化学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次扩大化趋势。一方面,将迅速扩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把触角伸向旅游活动中的广大领域,形成自己的分支,如旅游消费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学、旅游企业文化学等,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学将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论方法重新认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发掘出其中深层的东西,促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科学化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旅游文化研究将逐渐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它们直接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调查研究之中,快速简捷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使过去只能做定性分析的问题定量化,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责任编辑:青 草]

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集发生态园;民俗旅游;关系

一、 北戴河集发生态园的介绍

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始建于2000年。公司占地面积面积约1 500亩,拥有资产6 000多万元,景区沿着戴河下游河道分布,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具有观、住、吃、购、玩五大旅游功能,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游客来观光旅游。在这里,可以有不同的体验,景区分为蔬菜种植示范区、名贵花卉种植示范区、休闲餐饮娱乐区和民俗大院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民俗与旅游相结合的体现。在这里可以参观高科技农业种植、欣赏南北名贵花卉、体验丰富多彩的瓜果采摘以及了解特色的民俗文化内涵。集发观光园体现着自然的绿色之美,闪耀着现代高科技农业的灿烂光辉。田园风光、鸟雨花香,透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还有古香古色装点的大宅院,让来到此地的旅游者流连忘返。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集发观光园南部沿戴河边建起了一座民俗大院,展现了60年代前农村生产生活用具,30余项传统加工方式和劳动场景,再现民俗文化,独具风味,让到达此地的人们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成为观光园新的亮点。

北戴河集发生态观光园既注重农业和花卉等项目,又建有集中体现民俗特色的民俗大院,可谓是十分全面的旅游度假胜地。园中各处都有民俗旅游的形式,使得观光园十分有特色,从而它吸引了许多想了解民俗与旅游的游客,使生态园更加贴近生活,很好的发展了民俗在旅游中的作用。

二、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作为已经成熟的第三产业,近几年不断兴起,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业余生活。当前,如何更好的发掘旅游的形式和内容,是旅游相关工作者都在研究的问题。而民俗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明确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怎么样发挥民俗旅游的最大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以北戴河集发生态园为例,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俗为旅游带来了新的形式

旅游使旅行者去了自己从未去过的地方,看看不一样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气息,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知识和阅历,使其得到精神方面的享受。从旅游者的角度看,在旅游的众多形式中,民俗旅游是一个重要分支。在旅游过程中,会有很多感受和体会,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还有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影响,都是独特的感受。而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特点,在饮食、住房、出行、服饰、节日庆典等方面,都有自身的方式和特色,还有本民族各种活动时的禁忌,透漏着神秘感。这些对于旅游者都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是充满向往的旅游胜地。同样,在北戴河集发生态园中,民俗旅游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1. 农业民俗旅游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的影响,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内,主打农业生态区,面积很大,拥有千百种植物和农作物。园内不仅有北方常见的花花草草,也有从遥远的地方引进而来的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各种作物的种植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种植在室外的田地,有的培养在温暖的大棚,而且植物的修建也非常美观,排列形式很有特色,种植环境十分优美。这些都让异地的旅游者,尤其是大都市的游客有一种清新、独特的感觉,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让人内心平静,流连忘返。而且,北戴河集发生态园还有特有的种植体验区。在不同的体验区,观光者可以自己挖红薯、烤红薯,可以摘桃子等水果,也可以亲自体验劳作的快乐。其独特的形式,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们眼前一亮,体验一把地地道道且快乐的劳动生活,很有成就感。

2. 游艺民俗旅游

游艺民俗是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总称,包含内容很广,如讲、唱、演、嬉、赛等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游艺民俗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口碑民俗、歌舞活动、游戏竞技和民间工艺,每一类中又可以分为很多小方面,可谓涵盖十分之广泛。游艺民俗有很鲜明的特色,所以是民俗旅游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它有竞技性、娱乐性和欣赏性等特点,又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有时又与民俗节日活动相结合,十分有趣。在生态园中,这种民俗旅游形式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园内有很多摆台,有年画、泥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更有攀岩、棋类等民间的竞技体育项目。每逢传统的民俗节日,园内都会有大型歌舞或者展览会、书画展等形式的活动,将游艺民俗旅游的形式体现的很全面。另外,在2009年建立的民俗大院,里面有很多古老民俗工具和形式,更是游艺民俗旅游的集中体现。别具特色的民俗大院,也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旅游者。

3. 饮食民俗旅游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因素等原因的影响,都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更是吸引了各地的游客的味觉,成为特色的民俗旅游文化。饮食民俗旅游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主食、菜肴、饮料等饮食的构成因素上,还有地方的菜系和食物代表,如粤菜、苏菜等,令人神往。此外,各地的饮食习惯和用餐规矩也是各不相同,这也让旅游者心生好奇,很想尝试。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可以在异国他乡体验不一样的饮食文化,尝尝个性的食物,体验特色的饮食方式,也是旅游当中的一种享受。北戴河集发生态园中的饮食民俗文化,也是十分到位的,主打的就是特色的农家菜,还有年糕、玉米、豆包等地道的传统汉族食物,味道十分鲜美。试想一下,坐在特色的农家院或者大自然中,吹着凉爽的风,尝着特色且美味的食物,实在是一种享受。

(二)旅游成为民俗的传承方式

旅游是一种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异地他乡作短暂停留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异域风情和生活习惯,参观不同地域的房屋建筑和特有服饰,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而在旅行的同时,也就见识了各种地区和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口耳相承,成为民俗传承最好的方式。

我国古代的很多游记,都记录着各地的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也成为今天民俗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如: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他著有《徐霞客游记》,对旅游与民俗的记录非常详尽,对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山川源流、民族关系等记载详细,成为民俗传承的重要资料。关于旅游的记载和旅游者的口述,不仅是旅游发展的见证,也记录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促进了民俗知识的传播。

旅游的人们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去,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传递。所以,民俗与旅游相结合,发挥特色,使旅游者印象深刻,无形中达到了宣传和传承的目的。北戴河集发生态园中,不论是从传统的农作物和花卉方面,还是别有特色的民俗大院方面来看,各处都有民俗的体现,让旅游者印象深刻。久而久之,民俗文化也成为了集发生态园的代名词,而旅游也使民俗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一举多得。

(三)民俗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民俗充实了旅游的内容,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其早期,只注重农业、花卉等方面的开发,更类似于农场的性质。虽然这也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却涉及的过少且没有集中宣传。后来对外开放,成为景区,将原有的传统农业项目作为主打特色,又添加了一些蹦极、游船等娱乐设施,但是在当地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并不高。虽然也有一些民俗元素的渗透,但是并没有加大力度发展民俗的特色,口碑一般,来此旅游的人数并不多。

后来,集发生态园注意到了关于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宣传和发展民俗旅游文化,并在当时的游客中心设立了北方民俗展览。这样,游客在吃饭前后或是休息时,可以在民俗展览区逛逛,了解一下当地的民俗。这是很不错的设计,能够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做出这样的添加改动后,集发的旅游效益增长显著。

在后期,集发在保留主打农业、饮食等民俗旅游文化的同时,更是建立了一个很具规模的民俗大院,把民俗作为旅游产业的特色集中展现了出来。在这个院落里,有北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展览,比如:推碾子、纺车、摇辘轳等等,还有许多年代久远的粮票、报纸等展览。有很多民俗应该说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了。所以,集发修建的民俗大院非常好,一方面保留了北方冀东人们的民俗,使人们不忘记过去,另一方面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旅游者驻足前来参观。可以说,集发生态园是民俗与旅游相融合的一个成功例子,将民俗当做特色,发挥其优势,不仅推进了旅游产业,更宣传了民俗文化。

三、 结语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一种新的形式,是发展旅游业所不可或缺的辅助内容,更可以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到传统的民俗知识,见证其他地区的生活状态。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生态性原则。所以,在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民俗风情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是大势所趋。我国地大物博,所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多种多样。对于已应用到实践中的内容我们应该总结,而还未开发的部分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我们应该注重发挥民俗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让民俗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2]茂兰,王峥.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J].郑州经济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责任编辑:秦 超]

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第4篇

班级:1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班 学号:20123303020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摘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风俗文化又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来虽然民间风俗文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成文法律文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民间风俗文化,可是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为了使民间风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抓起,从基础做起,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为民间风俗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题、开发。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

相沿悠久,后者刚刚兴起,但前景十分广阔。自然风光是天然的,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帮助中国人了解自身的传统,但有局限性,就各个分布地域来说,这些历史遗迹只在中国版图上占着有限的一块地盘,且分布很不均匀。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其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若进行比较, 历史文化(例如陵寝、宫殿、寺庙)是过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既是传统,又活在民间。例如,春节的社火及其他民间节日活动,无论上层、下层 人民,无论中国、外国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决定的。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构成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二)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紧迫任务

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开发的原料。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徕游客观光的功能。

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最早,并且一直作为我国旅游产品的主体。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属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默默无闻。它好象是一位深居闺中而期待出嫁的少女,有待人们认识其娇容与品性。

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待开发的原始矿藏阶段,其应有的光和热还未完全释放出来。积极地挖掘和开发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产品的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一项紧迫任务。

(二)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对于地方旅游业来说,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对大多数地方旅游业来说,历史文化资源贫乏是自己所短,但民俗资源丰富则是自己所长,故应以开发民俗旅游作为自己的特色优势。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肯定会给各地旅游业大增光彩。

(三)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一是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无锡堰侨乡民办的吴文化公园,当在展览吴地民俗文化;苏州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实物介绍苏州婚俗;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大荟萃;台湾南投九族文化村,是高山族民俗文化的展览。他们都属于以静

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二是民俗商品的开发。天津“泥人张”彩塑、吴锡大阿福泥塑、浙江东阳的木雕竹编、河北蔚县的窗花、陕西延安的剪纸、江苏扬州的鞋花、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山东临沂虎形绣件、贵州玉屏的箫笛、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天津杨柳青年画、吉林雪柳绘画等等民俗商品,林林总总,浓浓的民族味,重重的泥土香,为欧美游客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四)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还可以通过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为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特越好。当然,一定

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旧”,这是游人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用得好,一旧值千金;用得不好,一新废万金。一边破坏民俗旧物,一边花重金建设民俗新物的蠢事,千万不要再干了。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姓名: 韦圆

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第5篇

摘要: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底气十足的。在传统文化的庞大金库里,民俗部分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它既包括信仰、习俗、民间文学、仪式等稳固而丰富的精神部分,又包括物质方面的具体而实用的部分。内蒙古的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宝藏,而且,总体储量和开发前景被看好。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开发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

内蒙古风土人情事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与种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生产的,内蒙古作为是武汉偶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特的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再去看世界上也似独一无二的。

一、民俗旅游文化的定义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二、内蒙古的民俗旅游资源

(一)内蒙古民俗的分布

内蒙古是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地区。从东部大兴安岭到西部贺兰山,从北部辽阔草原到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带,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到阿拉善荒漠的额吉纳河,从浑善达克沙地到库布其沙漠,从呼伦湖到乌梁素海,从樟子松到胡杨林,从辽上京到西夏黑城,从阴山岩画到红山文化,从乌兰浩特的王爷庙到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墓,从忽必烈的元上都到阿拉坦汗的呼和浩特,从科尔沁民间艺术到锡林郭勒草原的那达幕大会,从巴林葛萨尔故事到鄂尔多斯歌舞海洋,到处是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

三、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一)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内容相似,并由此产生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替代性竞争。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辽阔的草原成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3000余公里,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六大草原,草原类型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虽各有特点,但均以草原风光为共同点,草原景观特征突出,在很多区域内景观相似性很强。民俗旅游资源以特色浓郁的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的原材料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其次,落后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贾铁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内蒙古一直沿袭着关于旅游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和认识,如:旅游发展的资源主导观念,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旅游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与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符,造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多、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阻碍了内蒙古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显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也正是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由于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使旅游开发者盲目效仿,不但影响了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导致相似的产品在旅游市场上产生竞争。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开发的两个草原旅游点,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设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开发草原旅游项目的地区与企业竞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致使全区的草原旅游点出现雷同现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点大同小异、缺乏特点,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业发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载体的模式化倾向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目前国内流行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的依托载体多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风情园等,并有发展成为固定模式的倾向,内蒙古各地的规划中也大量采用了此类手段。其中的博物馆、展览馆形式呆板,游客的参与有限,与旅游需求参与性强的趋势相悖;而民族风情园能够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娱乐需求,但数量过多,会呈现形式单

一、项目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时就要注意数量,否则从形式上就难于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再叠加上内蒙古民俗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的问题,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独特性弱,难于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目前,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还未成体系,主题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四、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是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群体与种种特

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产生的。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世界旅游者需求的发展趋势看,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1〉追求新异刺激,热衷探险猎奇;2〉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内蒙古蕴藏着符合这一需求指向的雄厚旅游资源,所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适合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五、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采取的措施

在把民俗文化转变成旅游资源的基本认识的主导下,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现实和未来,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继续进行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帝王陵寝类的文化旅游地:抓紧做好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争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加大辽文化遗迹、居延文化遗迹、喇嘛教寺庙以及蒙古民族和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风情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旅游产品。重视文化内涵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将文化内涵融入城镇建设、旅游服务、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各个方面,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

(二)创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

根据城镇各自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加强对特色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形成独有旅游吸引物:不盲目效仿热门旅游景区的建设,避免相似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竞争:重点打好“民族文化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旅游特色精品,尽快树立几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如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昭君墓等。

六、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内蒙古民俗资源基础,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北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玉玺. 论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 [2] 马桂英. 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 2006,(01) .

民俗风情旅游概论范文第6篇

一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由于湘西处于崇山峻岭,历史以来就偏安一隅,较少收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存,因此湘西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富有乡土性和远生态性。主要表现在居住、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多各方面。

1 居住文化

苗族,土家族的的居住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除了典型的山寨吊脚楼和古式建筑的木结构房屋外,最具有历史特色文化品味的莫过于凤凰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时代感染力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玩,与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交相辉映的,还有一些古老而极富特色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2 服饰文化

苗族人民制作了绚丽多姿的苗家服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银制饰品,作为苗族人民特有的装饰品,完全靠手工制作,种类繁多,精致生动,除了少数男人佩戴,多为妇女佩戴,这样工艺高超的银饰至今是当地人喜爱的装饰品,一套讲究的银饰,可以重达几十斤。 土家族的织锦系列作品,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产品也是闻名遐迩,至今仍保留其工艺。 3 饮食文化

崇尚天然的绿色食品,如天然野山菌,自制腊肉,古丈茶,猕猴桃等都是当地特色食品,还有不少民俗小吃,如灌肠粑,社饭,系列酸菜,有“无酸不成席”的说法。家里来了

贵客,苗家人会用最高的礼节来欢迎你,连进三杯“过门酒”,这种酒多是玉米酿制,香醇浓烈,后劲很足。

4 民间艺术

苗家土家族人民爱好音乐和舞蹈,妇女大多能歌善舞,歌唱内容丰富,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悠扬绵长,分为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本地方言演唱配合不同的曲调,多四句为一节,随性而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爽朗热情的性格。

舞蹈多于打击乐相配合,如吉首德夯流行打长鼓,苗家流行猴儿鼓,舞蹈配合乐器,流传至今的有花鼓舞,接龙舞、跳鼓堂舞,摆手舞以及芦笙舞等等 。

在当地,歌唱舞蹈不仅仅是休闲方式,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年轻人传情表达爱慕之意的方式。每年一次的传统跳月盛会,是苗族人民传承下来的优秀的自主婚姻文化的体现,一般定在仲春季节举行,盛会上青年男女,酣歌畅舞,各选所欢,以成婚姻。

二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不足

1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历来被认为是“老、少、边、山、穷”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科教文卫水平偏低,交通欠发达,少数民族占人口的70%以上,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如保守、依赖,迷信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生活,第三产业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并不发达。

2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2.1旅游资源处地分散,缺乏“大分散,小集中”的区点系统开发与管理,缺乏区域之间的整合。湘西8县市的旅游资源分散在数百公里的大范围中,相互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没有形成一个循环,完整的引导管理系统。增添了游客的经济开支和生活麻烦,是游客缺乏明确性,往往在一个景点匆匆游览呆上一天就离开。

2.2交通条件制约,没有形成各景点区的立体交通网络系统,游客在游览时多被导游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性,也不方便。

2.3景点开发建设落后,没有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品味的民族文化形成反比。旅游景点单一,没有开发民族文化特色景点,缺乏深度广度,没有形成专项型品牌性旅游景点,旅游空间相对狭小,游客容易走马观花的过一遍,让人没有故地重游的激情。

2.4后勤服务力度不够,在景点区,至今没有一个旅游涉外定点旅馆和三星级以上宾馆,

接待容量受到限制,也缺少大规模的饭店或地方特色饭店以及其他消费场所,现代后勤服务水平比较落后。很多高水平消费群可能因为住宿等生活条件的限制而放弃或减少在湘西旅游的选择。工作人员水平偏低,缺乏良好的管理素质和导游水平..游客绝大多数靠自己眼睛看,听得少,想得少,记得也少。

2.5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多从云南,贵州批发而来,且多以低价位的旅游观光产品为主,质量低,价格廉价,地域民族风味欠缺,这就导致整体消费额提不上去。像土家族的制锦等工艺只有少数人掌握,并没有开发出来。民族特色表演水平较低,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力不够。

三 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湘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意义

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与本土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具有古朴,神秘、自然的特色,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进一步挖掘湘西旅游的潜力,增强吸引力和生命力,实现湘西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能够弥补自然景观的不足,提高湘西旅游业的整体品味,增强其生命力。在高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人们渴望寄情山水,愉悦心灵,欣赏美丽的山水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体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感受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从而真正体会到乐趣,陶冶性情,这才是高品味的旅游。加上自然景观多与其他景区风格雷同,只有深入挖掘独特的民族文化,才能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旅游生命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旅游经济的繁荣,是促进湘西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民俗文化涉及到的饮食,服饰,居住以及民间艺术都存在这经济开发的潜力,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可扩大收益来源,分流一批劳动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充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发湘西,并形成一种新型产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旅游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湘西,同时品味的提升也能提高一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实现增收。

1.3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使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开发中实现,使它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自然而然能唤起当地老百姓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视。

2 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途径

2.1全面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更新和提升湘西旅游的文化品味,.在对民族文化进行大规模普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整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起文,化内涵,在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进行开发,形成特色旅游项目。

2.1.1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民族歌舞表演,从宗教,社会,经济,体育经济、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开发,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风俗,庆典古韵,民间技艺,人文建筑,文化活动,历史文化遗址,开设民族歌舞场,特色饮食城,民族服饰表演及展厅。

2.1.2定期开展系列节日活动,开发节日文化,形成品牌性节日文化,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发展多元化综合旅游经济。

2.1.3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表演队伍,导游解说队伍,商务洽谈队伍以及保安队伍等等,在软件上凸显湘西人民淳朴,热情,好客的个性,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2.2完善交通,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统筹机构,合理布局,开发重点景区,开辟旅游经典线路,建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系统,整合民族文化资源,避免各旅游景区文化雷同,形成各景区风格独具特色,整体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旅游带。

2.3开发生产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商品,湘西的民族商品丰富多彩,极富有民族特色,乡土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的旅游景点上的商品多是大量批发低廉的小商品,既没有质量,也缺乏民族特色。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如蜡染,制银,织锦,刺绣等,还有根雕,石雕,民间剪纸等等,培养专门的人对民族商品进行研究开发,提高质量,尤其是要突出民族特色,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可以设立民族特色商品展览厅,配以文字介绍其渊源,同时可以开设传统手工作坊,提高商品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制作过程,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2.4丰富宣传促销手段,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关于湘西的民俗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产品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其影响力。也可利用影视文化作品,包括风光纪录片,民俗风情纪录片或通过沈从文作家协会,黄永玉画展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湘西,向往湘西。

2.5完善后勤服务工作,发扬本土特色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和休闲文化,比如建设一批本土风味的饮食饭店,宾馆等等,既可以弘扬本土文化,又可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3 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市场前景

3.1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单一的自然景观的不足,丰富了旅游资源,提高了湘西旅游的整体品味,向文化型,综合型转化,形成旅游特色品牌。增强了吸引力和生命

力,为湘西旅游业持续繁荣带来了机遇,有利于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2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老百姓创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旅游业真正成为偏远湘西的龙头经济支柱,为脱贫致富创造了机会。

3.3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很多文化精髓得以保留下来,不至于被遗忘,逐渐消失。同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结语:

湘西自治州的旅游业要走出现在的低迷状态,攻克发展瓶颈,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势必要突破以往的单纯的自然风光旅游,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使湘西旅游业上一个台阶,从而带动整个湘西农业,工业,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手工业,民族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的全面发展。

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十分重要,而现阶段的民俗文化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少的一些民俗风情仅仅停留在观赏阶段,游客的参与性不强,甚至还存在一些拉客宰客,导游盲目引导等现象,比如参加婚礼,背一下新娘多少钱等等。

上一篇:茂名石化芳烃抽提范文下一篇:木门销售技巧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