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众立场;家乡情结;家乡民俗文化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发的刘半农、蔡元培的《北京大学征集我国近世歌谣简章》,1927年11月中山大学的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钟敬文等成立第一个民俗学会,并出版《民俗》一刊。顾颉刚所撰发刊辞提出:“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检讨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社会!……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的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上世纪20—30年代掀起了民俗学的研究高潮,但内容仅限于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的研究。之后,由于战乱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民俗学的研究一直处于隐性或局限性的研究状态。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民间文化研究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到80—90年代我国民俗学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高潮,至今,其研究队伍已经充分形成,成果迭出。加之国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民俗学研究的繁荣。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是一个文化遗存与继承并享受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组织人们、约束人们、娱乐人们的作用。这种文化有其自发性、根源性和传承性。我国农耕文明十分久远,从氏族部落到分封制国家,人们均以农耕为生,这种生产是以家庭为一个基本生产单元,数个家庭或多个家庭组成一个村落,长期居住在一地,逐渐形成地缘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周礼》中描述的:“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五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而且是“家乡”称谓的渊源。在人们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内,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按照顾颉刚老先生在《民俗》发刊辞的说法,民俗学正是要研究这种自发性、根源性、传承性的民俗文化,“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而这种研究和建设,必须以乡村为基点,进行认真细致的田野作业,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始终应该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因为我们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童年时已深深打上乡风民俗的烙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目前,这种研究已不言而喻,且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家乡民俗文化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一方面是民俗学专家深入家乡,进行家乡民族文化的整理发掘与保护,并指导其开发利用,如民俗学专家乌丙安、白庚胜、安德明、张晓虹、刘铁梁等,分别研究了东北、纳西族、甘肃、陕西、北京等地的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生活在家乡的民俗文化学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对家乡民俗文化予以描述和梳理,就我们手头现有出版的书籍,就有山东张士闪出版的《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贵州孙兆霞出版的《屯堡乡民社会》;陕西旬邑王新民的《旬邑风情》及《续集》、《乡风乡韵》散文集、《旬邑文史资料》和《乡韵醴尘》;陕西长安的崔浩出版的《长安社火艺术》;陕西宝鸡赵德利出版的《情系黄土地》;陕西榆林郭冰庐出版的《窑洞风俗文化》;陕西商洛黄元英出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等十几本,这些作者自觉地以自己身处地域的民俗文化为对象,比较详尽地记录和分析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状,为当地的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自觉研究的过程中,对民俗的理解不尽一致,甚或有一定的偏差,在各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现代观念在作祟,甚至引用西方的名词对我国民俗文化进行命名,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这种偏差和失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极为不利,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自觉研究民俗文化的热情得到保护,民俗文化研究更加贴近民族民众,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逐一厘清。

什么是民俗?我国的先贤们对民俗的理解主要是从风俗习惯上来理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所以,他们认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这一解释是作为士的文人们站在君王的立场上,对治理国家、统治民众而对民俗的认识,是从“上”对“下”的教化或所谓的风化来理解民俗的,而未能触及民俗的本意,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民俗就是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文化、根源性的文化,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着传统与现实,反映着乡村与群体的意愿,并通过人为载体,进行着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者,平民、普通民众、老百姓。俗者,一说:“俗,习也。”(见许慎《说文解字》)俗,从人从谷,就字面来看,也应是人与五谷杂粮,即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信仰禁忌等,就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还有一说:俗通欲,“俗当为欲”,我们理解俗通欲,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自己意愿的追求,这种俗不但是民众智慧的体现,而且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俗的产生,正是民在自己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和过程中形成的,因之,我们可以说,民俗产生于家乡。家乡在今天已不再是狭隘的乡村,而是每个人童年、少年生活的地域和环境。按照认识发生论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的观点,每个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形成是在他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成长的地域环境熏陶下发生和发展的,这种记忆和情感是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忘怀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的意识中会越来越清晰,它时时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乡情”或“家乡情结”的本质所在。更何况我们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一直就生活工作在自己成长起来的家乡,这种“乡情”或“家乡情结”就更加浓烈,这正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我国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学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母题,其作品繁多,其感情的真挚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如唐·宋之问《度大庾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王维《杂诗三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

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陈忠实、贾平凹等均有描写故乡的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成为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他们的作品不但描写了家乡的山水,更深刻地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作品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在特定的风土人情中成长起来的,而这种风土人情正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家乡民俗文化。作家关注的是在这种家乡民俗文化中生产生活的人,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今天则应该更多关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生产生活环境——家乡民俗文化。

研究家乡民俗文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以往的民俗文化研究,往往跳不出我国古代先贤们“上行谓之风,下行谓之俗”的窠臼,其立场始终站在治道的基础之上,其本质是“观民风,察民俗”,是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它的视角是一种俯瞰,而非平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由于研究立场的偏差,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表现出几种倾向。一是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有极“左”思潮的干扰,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和政府均不敢大胆涉足,动辄以封建迷信冠之,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如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该节日原本是民间“推恩超本,行善行孝”,从根本上看是我国民族、家庭的凝聚力之所在,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能深刻挖掘,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在新加坡这一节日已成为推动慈善事业的重要契机,而在我国,由于人们怕指责为搞封建迷信,此节日已被人们逐渐淡忘,更谈不上研究。二是在我国文化研究领域,有崇雅抑俗的倾向,对研究雅文化的支持力度远远超出对民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从组织机构到经费均表现出这种倾向,长期以来,各地群众文化研究机构一直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何谈经费上的支持;正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民族学专家白庚胜在他著的《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一书中讲的“我们过去对文化的认识是什么?用汉字记载在文献里的东西才是文化。如十三经是文化,二十四史是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化,但是老百姓的语言、民俗、信仰、风俗一直都不是文化。……这把文化理解得越来越窄,让文化越来越远离生活。远离民众,远离产业”。明确提出我国文化研究方面的观念存在的问题,就是崇雅抑俗。三是一大批民俗文化研究者仅凭自觉的文化意识,自发而无序地进行着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的支撑。自发而无序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民俗事象的描述与展示方面,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四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不深入乡村,不深入民众,不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以经典文献为依据,来指导民间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既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研究产生偏差,又可能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正像白庚胜讲的“那种学究式的、以‘穷首皓发、索章摘句’来自充文化人的人,其实已经不再关心文化的存在,只关心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去夺取权力地位”,尖锐地批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五是在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存在另一种销蚀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就是用西方的节日名称取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掺杂了许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如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负责任地迎合商家的炒作,造成了文化研究观念上的混乱。以上这些倾向很难将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还原回与民众生存的质量有关的一种存在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

如何才能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呢?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首要的问题应该是端正立场,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真实地描述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才能恢复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这方面,首先应该解放思想,端正文化观念,将民俗文化真正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系。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伴生物,它是民众为了生存所创造的,是民族文化的源,也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就是毛泽东讲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正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历史、研究文化,正应将民俗文化作为根文化、源文化予以研究,才能如顾颉刚老先生所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比如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现在人们均认为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在蔡伦之前,西安长安区北张村村民已采用秦岭山产的桑树、枸树、麻等原料进行造纸,蔡伦只是在此视察时,看到民间的造纸情况,将其技艺进行改造提高,改造提高后得纸称为“蔡伦纸”而已。民俗文化这种根文化、源文化不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更是以后众多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如近代二三百年以来产生发展的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均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这些学科正是在民俗文化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婚姻家庭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及人类历史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深入考察及研究。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正确认识民俗文化,才能克服极左思潮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干扰,才能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文化,正确对待民间的信仰、民间的风俗、民间的艺术……在研究方法上,才能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式地指导民间文化建设,而会以民众为主体,不断深入民众,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挖掘、整理、研究与民众生存质量有关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克服以西方的相关名词来命名我国传统节日的弊病,进而建立我国民俗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当今,我国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生产方式还是以农耕为主,生活方式以村落为主,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家乡而存在,如长期以来我国达则“衣锦还乡”,挫则“解甲归田”,亡则“魂归故里”,游则“思故乡”。这种“家乡情结”几千年来已深深融注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民俗文化考本究源,就是家乡文化。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乡情结”的优良品德,研究我们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这种研究方法将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便捷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家乡的山水和世代相习的风土人情之中,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其人格的形成深深打上了家乡民俗文化的烙印,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驾轻就熟,特别是以学者的眼光审视家乡民俗文化,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家乡民俗文化,感悟更深刻,研究易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正确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为此,我们希望每个文化工作者自觉地走进家乡,开展家乡民俗文化研究,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 刘永刚]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对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我国农业与旅游的发展实况,对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生态农业是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态保护意识、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与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循环发展。乡村旅游是近幾年发展迅速的休闲度假模式,游客通过到充满乡村风情的村庄或基地中进行参观、游览或学习,既远离城市的喧嚣,又能体味亲近自然的休闲方式带来的乐趣。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结合,能够使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充分融来,在开发旅游休闲、文化等功能的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保护,近而带动生态农业的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建设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又反过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激发生态旅游发展的活力。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目的地锁定在具有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产业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我国乡村旅游仍然面临着很多发展障碍,尤其是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发展的合过程中还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配套设施不完善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且风景优美的乡村常常位于较为偏远和贫穷的地区,因其经济基础先天不足,导致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作为旅游地区的功能需求。乡村旅游参与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依靠自身难以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政策倾向和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专业的旅游业人才,导致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2.乡村资源保护不足

一是由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对乡村旅游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了对环境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给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二是乡村旅游产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照搬个别成功案例,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策略进行充分论证,往往导致经济的发展掩盖了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造成乡村风格“千篇一律”、乡土文化遭到破坏的现象。三是旅游资源开发缺乏规划。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景区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此类旅游景区很难吸引入境游客和对环境保护比较敏感的游客。

3.旅游产品过于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希望获得更加多样的产品体验。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着同质化程度过高的问题,乡村旅游产品一般局限于餐饮和观光两方面,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足,缺乏深层的、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参与体验、历史教育的旅游产品提供。围上一座山、一口池子就敢对外宣传是一个旅游景区的现象十分突出,连最基本的配套设施都没有就敢开始接待游客。一些人造甚至是粗制滥造景观、景区的出现,直接降低了我国旅游服务产品的品位和市场竞争力。

4.遭遇信息瓶颈

鉴于乡村旅游特殊的地理因素,其发展不仅存在道路、交通不便的局限,还有旅游者和乡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大多处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阶段,许多乡村因为信息技术的限制和信息传播途径不畅,不能做到有效宣传,使得旅游者与乡村之间不能搭建起有效的信息传递桥梁,造成信息阻塞,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主要可以从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休闲旅游、节庆旅游和养生旅游五个方面进行,加强相互之间的渗透、延伸和重组等促进其融合发展。

1.发展观光旅游。观光是一项基本的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游览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能够达到开阔视野和改变心情的目的。而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就体现在对乡村植物、动物和农事活动等方面的观光项目中。如在旅游项目中增添果园、菜地和花卉基地的游览,游客在参观游玩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购买到有机的农产品,甚至亲手采摘蔬菜和瓜果。乡村地区可以建设特色养殖园,让游客参观养殖动物和养殖过程,亲手体验喂养动物的乐趣,同时,游客还可以在园内购买到机的肉制品和加工产品,提升旅游者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兴趣。

2.发展体验旅游。体验旅游注重游览者的“体验式”消费经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游览者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旅游项目,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参与式旅游。所以,乡村旅游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体验服务。例如,让消费者参与到农业生产、生活和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并且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能够品尝到自己做出的成果、获得一些纪念品和独特的动手体验。

3.发展休闲旅游。休闲旅游可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旅游项目,当地可以将民族特色的文化,如茶文化、饮食习惯或是餐饮文化融入到农家乐项目中,建立舒适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住宿环境,向旅游者提供完善的休闲服务。

4.发展节庆旅游。乡村地区应当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举办具有吸引力的节日活动,如举办农产品文化节、乡村旅游节等。让旅游者在农耕文化活动中体验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造就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切身感受到当地独有的民俗风情。

5.发展养生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亚健康现象的普遍化,广大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活动中的养生项目。当地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文化背景,开发具有养生功能的保健旅游项目或参观活动,如森林民宿和养生食材品鉴,让旅游者在休闲度假的过程中体验到保健项目或品味到养生餐饮、购买到养生礼品。

以上这几种融合模式并不是互相分离、一成不变的,当地可以将这几种项目进行有效的结合,项目之间也可以互相渗透和交叉运作。同时,各种旅游模式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給当地农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两者的融合能够突出双方的优势,使得融合之后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能适应新时代期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构建新型的产业结构,引导消费者新的需求,在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到生态经济并参与到融合模式的建设中来,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劲:

1.政府参与,完善保障措施

由于历史或自然的原因,一些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为主的农业区,甚至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非基本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业区,缺乏旅游开发意识和助推力量,发展旅游产业在人、财、物、时间和信息方面基础薄弱。要实现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困难重重,单纯地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举步维艰。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支持,提供完善的保障制度和物资投入,从多维度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首先,政府应当构建完善的指导与管理机制。聘请相关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共同成立指导小组,对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开展综合评估,整体規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发展过程予以监控,在问题产生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同时,政府还应当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宣传中心,搭建旅游者与乡村之间的信息桥梁,完善将旅游者引进来和将乡村特色传播出去的双重信息沟通渠道。政府还应对乡村旅游参与者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次,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特色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整体推进,保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研究和制定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品牌支持的基础上,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和发展激励机制,使专业人才愿意投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资金和物资的投入促使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如鼓励乡村发展自身的特色旅游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为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构建畅通的产业发展通道,完善乡村旅游的安全保障制度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全面的扶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最后,政府要健全生态与产业发展的评估机制,保证在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文化、历史等因素不受破坏。实现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相互促,融合发展。

2.实现农业的特色化与现代化,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首先,乡村要发展具有高品质和新型特色农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和农业结构等特点,参考优秀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典范,在促进乡村设施和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对当地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进特色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与养殖,创新农产品旅游推广模式,使更多旅游者通过参观与品尝体味到当地的特色风味。与此同时,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可以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开发出一系列的乡村活动,让旅游者通过品尝农家美食、居住特色民居、参与农事活动、欣赏乡村美景等来体验与城镇旅游相区别的生态农业旅游。

其次,积极培植当地的特色农业旅游方式。如乡村风景观光、DIY种植、自己动手做农家菜、农产品品鉴大会和农业旅游节、特色文化教育等。

最后,推进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和品牌化。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着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将乡村发展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地。

3.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鼓励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项目。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用优惠政策和乡村风格吸引旅游者,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结合,建立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农家文化体验馆。同时,要注重对农业旅游的引导,使农产品变成旅游纪念品,将当地农民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建设者和保护者,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发挥双方的特点和优势,以农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此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要注重品牌化建设,利用当地的资源特点,开发与城镇和其他旅游项目相区别的特色休闲产业,如可依托乡村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森林公园和发展森林婚庆产业,开展观光游览项目,与乡村当地的民俗和文化相结合,在森林中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等等。还可依托当地丰富的水域资源,发展水域文化生态旅游,通过发展水上设施和水上旅游项目,打造水上民族文化节或是与当地的节日相结合,促进当地特色農业旅游品牌建设。

4.整合宣传方式,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一是提升当地农民的素养和服务意识,提升其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教育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思想”转变为旅游商品经济意识,通过促进当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建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

二是完善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的旅游管理体系。完善导航系统和支付系统,如建立完善的导航地图、与线上购物平台和网络点餐平台相联系,完善当地的线上支付方式,如促进微信支付方式和支付宝支付的推广应用。

三是培养全域旅游意识。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增强全域旅游意识,积极融入其他相关类别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线路选择、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联合宣传,与旅行社或者旅游中介公司等相关旅游参与方联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四是利用民俗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利用当地的民俗特色或节日,开展比赛、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具有民俗特色的宣传方式,将当地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如当地盛产某一农产品,可以举行该农产品的品鉴会或是农产品旅游节。将经过民俗文化包装过的乡村旅游产品利用宣传短片、广告策划或手机APP等现代技术展现出来,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

四、总结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这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大大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虽然我国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但只要政府主动参与、统筹规划、积极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用全域旅游的意识推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融合方式,定能在二者的融合中提供够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态农业与乡村旅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威,钟学斌,张玲玲.基于生态农业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设计--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3,(07):35-39+45.

[2]张卫平.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316+318.

[3]秘书明.承德县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构想[J].农业与技术,2013,(07):212.

[4]张倩.探析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0):206.

[5]谢秋香.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以武鸣区为例[J].市场论坛,2017,(01):77-80.

作者简介:刘朝文,男(1980- ),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乡村旅游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绥德炕头石狮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具特征的艺术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在美术史中,对于陕北炕头石狮的研究相对分散。本文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来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保护,希冀陕北炕头石狮这一“被淡化的艺术群落”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怒放在唐宋的昙花——陕北炕头石狮

陕西炕头石狮是美术史中的一个篇章,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而唐宋以后,在美术学中,陕北炕头石狮艺术逐渐成为被淡化的艺术群落,即:一是现有的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研究成果或是在著作中一笔带过,或是夹杂在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的整体研究中而未单独论述,因而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没能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很多已有成果主要还是停留在知识叙述的层面,多是就“石狮”论“石狮”,而未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论述。

1 陕北炕头石狮概述

炕头石狮,也叫“拴娃石”,是流传在黄河中上游的民间艺术品和祥瑞之物,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

陕北炕头石狮主要流布在今绥德县及邻近的米脂、清涧一带,大约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而如今已逐渐淡出了陕北人的生活。1陕北炕头石狮属于小型的民间石雕,体积不大,一般小不过寸,大不盈尺。据考究,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由上古流传下来的巫文化和古代的狮文化演变而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风俗与民俗的表现载体。2它与黄土文化中的“长命锁”习俗密切相关,民间视其为孩子的生命守护神。当孩子的父母在屋外劳作,为预防孩子从炕上滚落下来,便用个小石狮与孩子拴在一起,孩子因力气小而拖不动,也就掉不下炕了;其次,在当地人眼里,不过十二岁的娃娃魂不全,最易被邪毛鬼怪伤害,给小孩拴个石狮,让狮子来守护,就可以平安健康地成长。3

陕北炕头石狮这种身份职责的变化,使得它们不同于古代其他的狮子形象,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亲和力,显得既威严又可爱。

1.1 陕北炕头石狮整体造型风格

陕北炕头石狮包括头部、躯体、串铃、璎珞、底座五个部分。从整体上来看,陕北炕头石狮的造型风格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写意概括。它们多大胆夸张,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关系,也不求细节的面面俱到。艺术家将石狮头部的鬛毛、尾巴及腿部的造型分别用一些类似于菱形、同心圆等的几何纹进行概括。总而言之,陕北炕头石狮的写意造型旨在写意、写神、写心。

2、虚实相间。匠人们采用了虚实相间的雕刻风格。“实”即对局部主要部分的刻凿,而省略的其余部分是喻指“虚”。这样的造型风格是基于哲学中的阴阳观,在陕北炕头石狮的创作中,受信仰、规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石狮眼部“实”,嘴部“虚”;前肢“虚”,后肢“实”,给人以层次感。

3、稚拙自然。陕北民间匠人不追求石狮外表的光鲜亮丽以及各部分的精美雕刻,而在意一种质朴淳厚的美,传达出陕北农民憨厚、朴实的一面以及他们对民间艺术最朴素、最本真的追求。

4、动态传神。陕北炕头石狮有的蹲踞、有的站立,有的怒目、有的憨厚,造型多变,不拘一格,生态万般。通过匠人们对狮子不同动态的把握,传达出每个小狮子不同的性格,形象刻划恰到好处。

1.2 当代视野下的陕北炕头石狮

在市场冲击下,陕北石匠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炕头石狮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风俗逐渐消失。4由于它是舊时代的产物,如今早已退出了陕北人的生活,古代那种崇拜炕头石狮、雕刻炕头石狮、使用炕头石狮等现象已不复存在。

然而,作为独具特色的陕北民间文化遗物,炕头石狮艺术的文化精髓却随着时代的变迁,愈来愈彰显出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非物质遗产背景下的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包括陕北炕头石狮在内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任何一种对陕北炕头石狮的破坏,遗失的是石狮,毁的却是文化。

2.1 陕北炕头石狮保护现状

陕北炕头石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入其中,其保护单位是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政府。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针对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采取了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1.1 陕北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

1、炕头石狮雕刻工序多、经济效益小,因此民间艺人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炕头石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儿童的得病率、死亡率也不同于以前,因此,炕头石狮不再作为陕北地区儿童必备的神武,人们对石狮的崇拜逐渐淡化。

3、对炕头石狮“外热内冷”(即外地人很看重这种包含神佑功能、人文精神的工艺品,本地人则表现出冷漠)现象的研究不够,没有探索出能使陕北炕头石狮传承光大的方法。

2.1.2 陕北炕头石狮的保护计划

对于陕北炕头石狮的保护,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和发展:

1、进一步收集陕北炕头石狮作品和相关资料,完善归档建档工作,使其有一个科学、清晰的归类和整理,让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它。

2、组织陕北研究爱好者,对陕北炕头石狮的艺术、民俗及相关的地理人文进行专题研究,完成炕头石狮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与县石雕协会合作,建立民俗石狮雕刻公司,有效缓解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经济效益低的境况。

4、与旅游业对接,在陕北各景点设置专卖点,让各地游客领略陕北炕头石狮的神秘光彩。

总而言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陕北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从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着眼于经济利益,没有认清“保护”是前提和根本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负责任的开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特色全无。

2、保护工作与民众生活的割裂。脱离当地民众的“保护”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促进民众的文化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使民众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5

三、结语

在大力提倡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应克服浮躁之风,潜心研习先辈们遗存下来的这些宝贵的艺术珍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为我们今天的艺术服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1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 张静、田旗:《陕北炕头石狮的繁衍文化与民俗文化解读》,《装饰》,2011年8月。

3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4《榆林特快》:《陕西绥德传统特产:绥德石狮》,2009年9月。

5 刘魁立,张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06页。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创 新 点

◆ 以生为本,趣味导学;

◆ 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 以生为本,多元评价。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第13课。

教学对象分析

课前,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我发现四年级学生对生肖已有了一些了解和接触,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语文园地五”中有“读读背背十二生肖”;四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七课是“有趣的属相”。通过调查,我发现尽管学生对生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存有一些疑问,很多学生对生肖的作用、来历等都不怎么了解,甚至有学生对照生肖推算自己一天运程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对生肖做进一步的研究。而学生也希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对生肖进行研究,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初步认识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利用生肖的排序推算年份。

能力目标: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了解、认识十二生肖的有关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与生肖有关的问题,巩固收集、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交流中,认识生肖,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树立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决心。认识属相与人的命运没有联系,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的思想,破除迷信意识。

教学资源及环境分析

教学资源:《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网址:http://hsfx.e21.edu.cn)。

《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整洁美观、布局合理的界面设计;生动形象、清晰美观的图片显示;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和谐悦目的色彩搭配。利用这一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学习进度,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生肖大看台、生肖小知识、生肖PK台、生肖故事会。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一人一机。

教学策略

趣味导学

活动前,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歌曲等素材,制作了《生肖与民俗文化》的主题网站。在活动中,利用《十二生肖歌》导入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中精美的十二生肖图片,感受到生肖独特的魅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展开研究。在交流汇报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带领学生做一做生肖排序、生肖成语填空、生肖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记住十二生肖的排序,积累带有生肖的成语。

分层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他们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有的学生仅仅能够利用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按照不同的研究专题分成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弱的学生;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努力学习,不懂就向同学、教师请教,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通过在与同伴的交流、汇报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研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多元评价

在评价时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利用游戏、问卷、表格、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自评与互评。(详见下表,每个项目以五颗☆为优秀)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学生欣赏Flash动画《十二生肖歌》。

师:我们刚才听了《十二生肖歌》,这些动物的形象非常可爱。昨天老师在超市发现,猪娃卖得非常火,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今年是猪年。

2.感受生肖

师:课前,同学们也收集到一些有关生肖的物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带来的生肖物品,有生肖剪纸画册、生肖邮票、生肖布贴画、生肖纸娃娃……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肖图片,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网页“生肖大看台”,观赏生肖物品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收集,真正感受到十二生肖就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面对学生的上佳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示弱,指导学生打开主题网站中的“生肖大看台”浏览各式各样的生肖图片。在观看过程中,不时可以听到同学们发出的感叹:“哇,太漂亮了!”“真是太美了!”

3.研究生肖

师:你们最想了解有关生肖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整理,并在黑板一侧板书问题。

问题:为什么是十二种生肖?

十二生肖是怎样排列的?

十二生肖有什么作用?

生肖与人的命运有关系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研究问题分组展开研究,请大家充分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中的资源。(全班分成4个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向全班汇报。)

4.交流反馈

第1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的来历”。通过浏览网页,我们发现有关生肖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通过讨论,我们认为“中国生肖源于古人对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用以记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有古籍记载。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说法进行分析、筛选,选取最可信的说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第2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十二生肖的排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师:想想这十二种动物活动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很快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生肖排序的游戏。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Flash小游戏,十二生肖被打乱顺序排成两排,学生利用鼠标拖动小动物,使它们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来排列。

第3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的作用。十二生肖是用来记年的。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每一年是某一生肖年,因此,根据农历来计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例如:1994年5月出生的人属狗,羊年出生的人属羊。

师:那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一个人属龙,猜猜他是哪年出生的?

生:如果他比我小,他有可能是2000年出生的;如果他比我大,他可能是1988年出生的。

师:你是根据什么推算出来的?

生:我是1997年出生的,我属牛,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我就推算出这个人的年龄了。

第4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与人的命运的关系。我们利用百度搜索,发现网上有很多生肖与运程的说法,但通过属相调查,我们觉得人的命运应该靠自己努力。(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出示自己的属相调查表。)

【设计意图】第4小组的同学每人写上自己的情况,再在班上调查4名同学,最后就可以对全班同学的属相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了。

5.生肖PK台

师: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上“生肖PK台”吧!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常常会用到一些有关生肖的成语。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每组1分钟时间,由第一个同学开始,按十二生肖顺序每人说一个带生肖的成语,以成语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按机房座位纵向排列为一组)

师:下面请获胜组的代表谈谈怎样收集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生:收集成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语文书上有很多成语,有时听别人说到的成语就把它记下来,还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者上网查找。

师:同学们还可以做做“成语填空”这个小游戏,这些成语都等着你填上生肖的名字呢!每个生肖名只能用一次,填对一个得10分,满分120分!课后请同学们欣赏一下主题学习网站中的《生肖故事会》,这里有许多好看好听的生肖成语故事呢!

6.拓展延伸

利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将学生的研究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学生可以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研究,并将收获及研究成果发表在网站上,与他人交流。

【设计意图】《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中,本人设计了一个“交流汇报”板块,其中预设了5个汇报主题:生肖与民俗文化、生肖的来历、属相小调查、生肖的排序、生肖与成语。网络使学生的交流汇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课后继续研究和交流提供了方便。

教学反思

《生肖与民俗文化》是四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有一些实际的感受。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在《生肖与民俗文化》一课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发现、探索,而不是教师用信息技术来讲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最重要的环节。课前播放的《十二生肖歌》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对学生收集到的生肖物品,我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导学生打开主题学习网站中的“生肖大看台”,浏览各式各样的生肖图片。 这些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提出不少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组成研究小组。

(2)利用网络,兴趣渐浓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众多方法中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办法。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研究,尽其所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还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在线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了解、认识了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巩固浏览网页、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学习的动力,学生更容易从研究中获得成就感。

(3)利用游戏,维持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交流汇报环节中,我根据各小组不同的汇报主题,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小游戏。“生肖排序”帮助学生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成语填空”帮助学生积累了有关生肖的成语,而“成语接龙”更是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利用网站,分层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因此在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得如鱼得水,他们在网络中自由地浏览网页、获取知识;而有的学生则利用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在活动中,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按照不同的研究专题自然形成学习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弱的学生,团结协作,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1)浏览主题网站

“生肖大看台”中包括了生肖瓷娃、生肖剪纸、生肖邮票、生肖国画的图片,丰富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生肖的独特的魅力,进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生肖小知识”主要以文本为主,包括了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关系、十二生肖的选用排列、生肖相关成语、生肖故事、生肖与民俗……通过浏览这些网页,学生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部分问题,了解到一些有关生肖的知识。“生肖小知识”中“万年历”为学生查找公历年份对应的生肖提供了方便。

(2)浏览相关网站

在相关网站中,为学生提供了 “生肖文化”、“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三个专题网站的链接。这三个网站各有侧重。“生肖文化”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有关生肖的知识。“十二生肖”是“老百姓在线”中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十二生肖做了详细介绍。“十二生肖的故事”则集中了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通过这些专题网站,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拓展了对生肖的认识,增长了知识。

(3)利用搜索引擎

在相关网站中,还提供了两个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的链接。目的是为了让那些网络利用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让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课上学过的收集信息的方法,通过百度、谷歌网站查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还用简短的一句话:“你还可以利用下列搜索网站去搜索你想了解的有关生肖的资料,记得输入关键词喔”,用以提醒学生确定合适的关键词,以便更加迅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网络的优势解决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问题。有的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上网查找所需的信息;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也能获得很多相关知识。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不愿意离开机房,他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利用网络,他们更迅速、更方便地收集到了各种有关“生肖与民俗文化”的信息。利用计算机,他们还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发布在论坛中供大家交流。网页上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纷纷表示课后还将继续自己的研究。

我想:学生最大的收获大概是能够由此次活动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如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上网查找资料、利用网络交流汇报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得发展。

《生肖与民俗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上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标,但也留有一些遗憾。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当前,对于白族文化的研究,很少有人从生态民俗的角度来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在经济生产、村落、家族、岁时节日和民间口承文艺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以往的白族文化研究形成补充,并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

关键词: 周城    白族    生态民俗

白族文化研究是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白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形式、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问题,很多与民俗研究有关。但白族文化研究仍然存在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例如,以生态民俗视野展开的白族生态民俗考察还尚未出现。据此,本文以生态民俗学相关理论为参照,选取了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喜洲镇周城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以期通过这一典型对象的生态民俗文化考察,以点及面来探析大理白族生态民俗的发展及现状。周城,位于大理市的最北端,距喜洲镇5公里,其背靠苍山云弄峰,面对洱海弓鱼洞,紧傍蝴蝶泉。周城现居人口有2000多户,10000多人口,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

本次调查的具体方法有文献阅读法、深度观察法、访谈法,再对调查资料采用质性研究。

一、周城经济民俗的生态特性

经济民俗是指围绕着物质生产而形成的风俗,它由当地居民的生计方式所决定的,是所有民俗的基础。一个地区生活的民族的生计方式,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周城前水后山,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前至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土地面积始终未过五分,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周城白族民众形成了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纺织生产为辅的具有生态意义的村落经济生产方式。《大理县志稿》卷六十二载:“周城至阁洞塝,皆男耕女织。”①周城的农耕生产依生态区位形成了水田、旱地两种耕地分化,旱地主要在苍山上和苍山脚,水田分良田、雷响田(靠自然降雨耕种)和水浸田(洱海常年有水浸入的水田)三种。依耕地的土质、水利条件,形成了水田多种水稻、小麦,旱地多种玉米的作物种植特点。

由于人多地少,自古以来,周城在生计方式上有别于其他白族聚居村落的地方在于除了农业外,其手工业、商业历来较为发达。周城的手工业尤以扎染久负盛名。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生态环保——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当地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而以板蓝根居多,用石灰沤制成蓝靛染液。其制作程序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碾平等。此外,因生活所迫,周城男性多外出做生意,主要是赶马帮,因此,商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新中国建立以后,周城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地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投向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缩小,投入手工副业、商业、服务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增加,尤其是扎染业,已经成为当地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民族传统工艺,为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周城的第三产业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每天来到蝴蝶泉旅游的人数不胜数,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当地各种餐饮住宿行业的发展。多元的经济生产模式对于平衡周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使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二、周城社会民俗的生态特性

民俗学所指称的社会民俗是一个侠义的范畴,其集中体现为围绕着家族、亲族、乡社、人生礼仪等关系所形成的习俗惯制。表面看来,社会民俗所带有的自然环境印记不似经济民俗那样显而易见,但若对其细细探究,仍可发觉其形成、沿承的生态背景,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促使一个村落形成的地理生态因素,往往从村落命名上就可窥见一斑。关于周城村名的由来,比较可信的一种观点认为,“周城”实为白语“知摺”的音转,即水边居住之意。以村落居地的地理环境命名,由此也折射出古代周城白族民众在对栖息地的选择方面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取向。

此外,从村落构成来说,周城是一个多姓杂居的聚居村落,这种情况是因周城自古处交通要道,与外界接触较多,长期以来不断有移民从外地迁入。杂居村落的周城居民宗姓观念比较淡泊,但有强烈的地域认同意识,所谓“人不亲土亲”,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周城宗姓间的争议、矛盾、械斗几乎没有发生过,另一方面,一个或几个大姓把持村社政权并行令其他小姓的情况在周城从来没有发生过。各宗姓在各种生产、生活中会相互合作,如村内人遇有红、白事时,村人多去庆贺、凭吊或帮忙。这些社会民俗带有明显的生态因素,体现了周城民众朴素的和谐理念。

三、周城岁时节日民俗的生态特性

岁时节日,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②。周城本地节庆活动,有些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在节庆仪式内容中往往会融入春祈秋报或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内容。这方面,最典型的节日就是栽秧会,它是在栽插水稻最忙碌的芒种到夏至时节组织的一种与生产相结合,以加快栽插为目的的歌舞娱乐活动。栽秧会要推举一位劳动力强并有威望的人出面组织,他即为“秧官”。栽秧开始第一天,叫“开秧门”,要“竖秧旗”。往后则由吹唢呐、敲锣鼓的人组成乐队,后面跟着背秧苗的姑娘们,来到田间栽插。由于家家都要举行类似的仪式,旗子轮流使用,全部插完要40天左右。插完后又举旗绕村一周以示庆贺。需要指出的是,周城人过栽秧会这个节日不同于大理其他地区,他们从开秧门到插完秧这一段时间的活动叫做“农家乐”,而不是栽秧之后再举行“农家乐”活动。栽秧会是直接和农业生产结合的一项节庆活动。此外,周城的本主节、绕三灵、火把节、中秋节等节庆活动中也都会渗入一些祈祷或庆祝丰收的内容。

除了与农业生产相关外,周城的有些节日与白族的原始信仰、宗教信仰有关。如白族特有的民间盛会“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原意为游逛三个园林的意思。关于“绕三灵”,有一种观点认为其最早应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社”,所祀者为“神树”,即“社树”。“绕三灵”活动集中体现了白族先民以“社”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形态,“社树”祭祀仪式又反映出其中植物崇拜的观念。“绕三灵”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为农历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发展到现代,其活动内容有了很多变化,其原始信仰的痕迹基本也褪去,祈求神灵赐子降福、禳灾的内涵也逐渐淡化,而更多发展为一种集春游、白族歌舞和娱乐为一体的白族民俗活动。

此外,说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周城的“蝴蝶会”也很典型。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是苍山云弄峰下蝴蝶泉边彩蝶最多的时候,附近的群众纷纷前去观赏,举行野餐,谈演洞经古乐,祈祷风调雨顺,年轻人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周城因近在咫尺,去赶会的人自然更多。新中国成立后,因蝴蝶泉附近农田遍施农药,林木减少,游人又多,蝴蝶已不多见。近几年来,由于当地政府部门开始注意环境保护治理,蝴蝶又逐渐多了起来。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照周城的岁时节庆民俗文化,会发现这些民俗现象的存在和发展,保留和变异,都与特定的地理生态条件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周城的许多承袭久远的民间节庆习俗,超越时空,仍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当代社会白族社会民众对这些节日仪式、活动的表现形态的合理性似乎并不是特别在意——更多钟情的是这些仪式与活动对于缓解精神压力的心理治疗功能。

四、周城口承文艺作品的生态特性

民间口承文艺作品属于民间游艺民俗的范畴,是在人类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闲暇文化,在民众生活中发挥精神调节和娱乐的重要作用。民间口承文艺作品大多与特定的地理、自然生境制约下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密切联系,不同程度地折射着区域性生境的种种特点。

在白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传说、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在白族民众中广为传播的传说《舍利子花树》和《蝴蝶泉》的传说都是最早发轫于周城的。《舍利子花树》讲的是:周城有一青年段隆,其妻难产,段隆在山中遇到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帮助段隆妻顺利生产,并送与夫妻二人一株舍利子花树。皇帝知道了这株神树,欲强行抢夺。周城人民忍痛砍了舍利子花树,但在白胡子老人的帮助下又得到另一样“宝贝”——挖出了一股长年不断的清泉,从此周城人再不惧旱灾了。这一传说既解释了周城地方风物的来源,又反映了在传统阶级社会周城民众的阶级情感和对神异力量的期盼,同时还曲折地表现了当地民众渴求提高生产力,征服自然旱灾,改善生存环境的心路历程。《蝴蝶泉》讲的是:有位青年猎人叫杜朝选,有次在云弄峰打猎遇到危害当地人的妖蟒,便向蟒妖射了一箭。第二天,杜朝选去寻找妖蟒,在祁摩洞遇到两位女子在洗血衣,原来,这两位女子是被妖蟒捉到洞中的民女。在两位女子的帮助下,杜朝选杀死妖蟒。为报救命之恩,两位姑娘欲对杜朝选以身相许,被拒绝后,羞愧跳入龙潭。杜朝选知道后深感辜负了两位姑娘的好意,也跳入龙潭殉情而死。其后,从龙潭中飞出了三只彩蝶。天长日久,龙潭周围的蝴蝶越来越多,龙潭就变成了蝴蝶泉。为感激杜朝选烧死危害当地民众的妖蟒,周城人把杜朝选奉为本主祭拜。《蝴蝶泉》传说蕴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它一方面反映了在早期生存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狩猎生计方式对于周城民众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展现了传统时代白族人民在游赏春光时对大自然神奇景象的咏叹。

在前工业时代,人类的生产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物候、气象规律的把握及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经验的总结与能否获得丰收息息相关。周城的民歌、谚语等韵文体民间文学作品往往成为传播、传承这些经验、规律的重要载体。如“你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你饭碗”,“初一下雨,初三晴,初三下雨,九不晴”……而大本曲、吹吹腔等说唱类民间口承文艺,则常常被群众带到田间,鼓舞劳动情绪,庆祝劳动丰收,内容十分丰富。例如,新中国建立后,由周城民众集体创作的吹吹腔剧《四炮其响闹春耕》就积极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除此以外,周城地区的民间舞蹈“双飞燕”、龙舞、狮舞、虎舞、猴舞、麒麟舞、凤凰舞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周城民众对居处的自然环境的体验、感悟和想象,对自然生灵动作的模拟与演示。

结语

通过以上对大理周城传统及现代的白族生态民俗事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充满了丰富的生态意蕴。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下,在白族民俗文化研究中,积极发掘诗意栖居与和谐守望的命题,既具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利发展,构建健康、环保的现代生活模式的现实意义,又能更好地促进白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注释:

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94.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31.

参考文献:

[1]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杨伟林,张云霞,王锋.白族简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从传统到现代:大理白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民俗呈现及其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1C140。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十二生肖;民俗事象;文化

一、生肖文化

生肖文化是一种民俗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流传到今天,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中国现在流传的十二生肖是众所周知的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的历史,至今一些周边国家也还存在与中国大同小异的生肖文化。一些欧美国家也流传着生肖文化,例如当前许多年轻人喜欢的十二星座等等。尽管东西方的生肖文化极为不同,我们仍可以说,生肖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

这种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文化,其起源和发展历程至今却仍是历史。留的谜团之一。从古至今,诸多学者试图找到打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出现了众多的说法,却很少有能令人信服的观点和见解。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诗经最早出现与生肖相关的部分,而传世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是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论衡》中的生肖与当前的十二生肖一模一样,可以肯定的是,生肖的发展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二、生肖文化的成因

任何一种文化产生都有它自己的成因,生肖民俗文化亦是如此。

一种说法是生肖成因与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有关系,早在商朝,我国人民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甲骨文中甚至出土了完整的干支纪历表。许多学者认为,为了记载这12年时间,干支纪年很不方便记忆,因此就产生用生肖来纪年,并且十二干支也是与生肖互相对应的,从许多文献中对于生肖称呼可以看出,如“子鼠,丑牛,寅虎……”。持这种说法的占很大一部分。

另一种说法是,生肖起源于图腾崇拜,由于生肖中包含着的动物许多都是家畜,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学家)的图腾崇拜理论认为,某些图腾都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物,是由于这些事物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生肖中许多家畜,正是符合了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状况。而农业生产又伴随着许多跟农事有关系的民俗事像产生,如岁时节日,原初时就是符合远古农耕文明而生的,生肖中的家畜存在亦是此理。而生肖中另一些动物的出现,则也是符合图腾崇拜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古人们相信自己是某种动植物的后裔,血脉中还有这种动植物的特性,比如虎的勇猛,蛇的精明等等,。龙作为生肖中唯一不真正存在的动物,看似很有特殊性,但事实上也无法脱开这个道理。中国人自古以来自认是龙的传人,古时天子,号称是真龙化身,龙图腾崇拜在中国是拥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因此,龙在生肖中也是可以说得通的。而这一切图腾崇拜所包含的深层次奥秘,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生活生存的美好理想和吉祥愿望。

笔者则认为,生肖的成因应当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最后定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范围内去考证,而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说法。可以说,生肖是历法的需求,图腾及动物崇拜的延续等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三、生肖文化的影响

生肖并不仅仅存在与中国,在其他许多地区亦有,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法,并且彼此间十分接近,但各国的生肖纪年法应该都是独立形成的,不存在由某个辐射源先行产生,而后辐射到周边国家的道理。

生肖从原初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属相、星座之类的问题依然津津乐道。可以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通俗的含义,生肖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各国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面对生肖(或者星座等等)文化,我们应当去和看待它呢?是深信不疑,还是认为是封建迷信应当彻底摈弃?

先来看看什么是迷信,似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迷信的影子,例如本命年带红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说法,但是,首先我们得分清楚,什么是俗信,什么是迷信,这二者在当前是不同的。

传统社会中,传统的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古时的民间信仰也有很大威慑力,但是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似乎都已经过时了,科学技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抛下许多所谓的“糟粕”,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理性和科学的世界。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那些抛下的“糟粕”其中包含着许多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好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做的并不是全然抛弃,而是有选择的摒弃。民间信仰在今天也分成了俗信和迷信,虽然二者都是由民间原始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但是在今天二者本质上存在不同。简单来说,俗信指的是,由民间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经过民间长期传承,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的传统理念。它往往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向往,寄托了人们驱邪求福保平安的心愿。俗信对于他人是没有什么损害的,我们丰年过节的贴门神、春联,放鞭炮,过本命年带红绳等等都属于俗信。而迷信则是与俗信相反了,它传自古时民间宗教和巫术,盲目对于超自然的食物信仰崇拜,并且有害于自己活着他人的理念就是迷信。比如发高烧不上医院而是烧纸,祭祀仪式行为有害人健康甚至危及性命等等。

只要理解了迷信和俗信的概念,就能很容易判断哪些事象是迷信哪些是俗信,而生肖文化很明显属于俗信行为,所以我们不应当舍弃它,其他民俗文化也应如此。

四、结语

生肖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如干支纪年,图腾、动物崇拜等等,因此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变异性,例如将其与天干地支纪念结合起来等等。生肖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这两大特性同时也是民俗的两大特性,在今后的发展中,生肖还会继续保持着稳定性和变异性来发展、传承与变化。

参考文献:

[1]叶舒宪《 生肖起源于十二地支》.民间文学论坛,1998

[2]黄建荣《十二生肖——图腾崇拜的延伸——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探源》.社会科学战线,1994

[3]沈敏华,程栋.《图腾――奇异的原始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常 峻.《中国生肖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张珊珊.《生肖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北京语言大学 2007硕士论文

上一篇:医院财务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职地理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