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范文

2023-09-14

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说到闽南地区,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泉厦漳”三个城市,这些地区的人主要语言也就是闽南语。而我的家乡就是闽南地区的泉州,我从小说着一口纯正的闽南语。闽南地区习俗之多难以说清,单单泉州地区的习俗年复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今天我也不多写,就讲讲泉州春节民俗和闽南春节民俗,二者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部分细节上还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点是从我个人角度观察的。 春节以前都是叫过年,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

泉州民谣唱到——“初一场,初二场, 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这个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泉州在过年这十五天中规矩非常多,这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的,里面的内容也有些过时了,现在许多人一般都是过年过七天,初八初九就开始工作,初九天公生是我最熟悉的日子,因为以前这一天都是学校开学的日子。

而闽南民谣唱到——闽南民谣 “初一早(早早起来之意) 初二早 初三无歹志(无事情);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隔开(告一段落)?鸦 初六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烛; 十七倒灯棚(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二者的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泉州春节大概习俗和闽南各地区习俗是一样的,部分有所不同,这也就是泉州出于闽南而不同于闽南之所在。

过年之中还有许多习俗。

例如泉州地区有:敬天公、开正、贺正、团拜、压岁钱、女儿女婿日、迎灶君 、众人生、天公生 、“做天香”、元宵、吃“上元丸”、润饼菜、祭春、闹元宵、闹花灯、挂灯、送灯、游灯、出灯、猜灯谜、替身”、“过关限”、祀“棕蓑娘”等等。

而闽南地区有:拜年、穿新衣、行春、开门、关门看吉时、早餐吃

素、做 牙、公妈(祖先)、开荤、回娘家、睡到饱、早上床、接财神 、隔开、开工、闽南闹正、鞭炮声里迎正月、最高潮在元宵、请喝春酒等等。

从二者在过年期间的各种习俗也可以看出之间有许多差别,大范围还是相似的,但泉州地区习俗偏向于农家生活,而闽南地区的习俗偏向于工作商业。

过年除了该做的,还有更多不该做的,也就是过年的禁忌。 如泉州地区的过年禁忌有: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而闽南大地区的习俗禁忌有:

一、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

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或无歹志)”,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二、春节期间,是闽南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着种种的希望,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还有不少其他禁忌。初一的禁忌最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荤的,也不煮,吃的饭菜必须是除夕日预做的,谓之“隔年饭”。表示去年的饭吃不完还有剩余。初一要吃干饭或其他食物,不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外出时会被雨淋或遭意外。初一至初五不能扫地,不可舀肥。万一非打扫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倒掉一样,使家里受穷。不可骂人,不可打架,不问人讨债,不使身体受伤。如受伤,就是“痛过年”,极为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损毁碗盘瓷器,万一不慎打破,就用红纸包起来,等到初五“隔开”之日,才把它投进河里,念“打破瓷,钱银一大堆”等安慰的话,如此就可逢凶化吉。绝对不可午睡,据信,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会崩溃;女人如果午睡,则厨房就会倒塌。

泉州地区和闽南大地区的过年禁忌也都是相似的,出发点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点来讲述的,合情合理,多为出门饮食规定。 最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无论是泉州地区的过年习俗还是闽南大地

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传承千年的陕西民俗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特色鲜明,在互联网+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传承发展陕西民俗文化是当前的重要问题。经调研发现,陕西民俗文化具有原根性、原始性、奇奥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但存在着传播手段单一、网络传播较为薄弱、缺乏创新、后继无人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产业;互联网;创新

一、文献综述

陕西民俗文化,是三秦人民几千年来在劳动生活中所形成创造的产物,饱含三秦人民的人文情怀,同时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三秦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地理特征。张桂荣、周静提到,陕西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陕西民俗文化的价值绝不亚于周、秦、汉、唐文物的价值,它贴近人民的生活,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和神韵。陕西民俗文化原根性、古老性、奇妙性、多样性等特点,充分证明了陕西民俗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蔡志荣谈到,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当代价值日渐凸显,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民俗文化对形成文化认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无形资本创造着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教化、团结、维系的社会功能。王粉萍通过论述,指明了民俗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表现在旅游经济上,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陕西拥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陕西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郭艳娜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许多民俗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越来越至关重要。周敏认为,传统模式已经难以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发展,民俗文化需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并以网络时代的影响力为基础对其传播策略进行优化才能实现传承发展。荣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需顺应市场经济浪潮进行产业化发展,必须明确其价值选择,在传承民俗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商品价值,以网络促成民俗文化产业链,创建文化品牌激发文化市场。面对正在日益消散陕西民俗文化现状,我们要义不容辞地去保护和传承,然而当下在对陕西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的保护发展思路难以使其焕发生机,立足于互联网创新发展才能找到陕西民俗传承发展的出路。

二、陕西民俗文化网络发展现状

(一)陕西民俗文化概览

截至2015年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陕西共有348项非物质文化入录。其包括了多个类型的陕西民俗文化,主要的戏曲文化有榆林小曲、户县眉户曲子、碗碗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线腔、华阴老腔、皮影戏、陕南花鼓戏等;表演艺术有陕北秧歌 、安塞腰鼓 、洛川蹩鼓 紫阳民歌 、西安鼓乐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手工艺术有户县农民画、延安剪纸、大荔面花、凤翔彩绘泥塑、凤翔木板年画等;民间习俗有“关中十大怪”、蒲城芯子、船张芯子、二曲礼仪、关中丧葬风俗礼仪、麟游地台社火、太白高芯社火、华山庙会、吴堡黄河古渡、柞水十三花、漫川古镇双戏楼庙会等。

(二)网络化程度低

近年来,陕西各地政府为使陕西民俗文化能在在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传承发展,做了不少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陕西民俗文化的网络化,以及利用网络传承发展的效果依然不明显。在互联网上搜索所显示的陕西民俗文化不全面,创作质量低较为传统没有创新,而且内容较少。

以2016年10月的百度指数资料为例,作为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评书为的整体百度指数为6 145、京剧为3 554、四合院为1 649,豆汁为1 157;而同期陕西民俗文化代表华阴老腔为651,户县农民画仅为651,陕北剪纸仅为119,陕西皮影仅为110。互联网知名度最高的陕西民俗文化华阴老腔,百度指数仅为北京民俗文化评书的1/10,富含人文情怀的陕北剪纸文化,百度指数不及北京民俗文化评书的1/60。通过北京民俗文化和陕西民俗文化的百度指数对比,可清楚看到,陕西民俗文化在互联网的搜索指数严重偏低,相比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陕西民俗网络发展程度较低。

三、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中的问题

(一)网络传播较为薄弱,手段单一

有效的传播是传承和发展陕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然而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播手段基本以线下传播为主,利用线下平面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且为单向传播,很少采用网络来传播。这样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以纸上媒体广告为例,某一受众群体通过报纸获得某项陕西民俗表演艺术的信息,其中引起兴趣的一部分受众成为潜在关注者,然而单从报纸上难以深入了解,沒有途径来与信息传递者互动了解,又没有机会实地调研,在网络上也找不到又价值的讯息。 这种传播方式缺陷在于受众者关注方式具有偶然性,获得信息的过程偶然,由于线下媒体覆盖范围有限其影响范围也有限,而且单向的推广不易于人们深入了解,容易造成支持者的流失。网络化程度低,缺乏互联网辅助下的陕西民俗文化传播艰难。

(二)网络科技程度低

陕西民俗文化在利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技术手段落后,所利用的媒体资源、新媒体技术、工艺、网络传播途径都较少,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第一,陕西民俗文化的创新性不强。产品大多为传统型,且文化传播过程中网络技术手段落后。在以科技和创意为依托的时代,显得缺乏观赏性和创新性难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陕西民俗文化在遍布新科技渲染下的互联网步履缓慢而艰难。第二,影响力有限。陕西民俗文化在网络渠道使用上没有紧跟时代潮流,采用的还是主流渠道,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网络广告,网络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渠道没有充分运用,专注与主流媒体使得影响范围较小。而当下移动端网络使用最为频繁,自媒体与社交媒体影响速度、范围最广却难见民俗文化的身影。

(三)网络传播内容同质,缺乏创新

据调研显示,现在网络上的陕西民俗文化单一缺乏创新且“肥皂效应”明显,在网上进行搜索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的产品,显示结果结构和质量单一。要么全部都是一些视频、音频,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要么全部都只是针对某一项民俗文化的产品。而且有这样一个规律,每当一项民俗文化得到社会关注的时候线上线下全部都是铺天盖地地针对这一项民俗文化的宣传,不久就会造成群众审美疲劳。例如前些年由于星光大道火起来的陕北民歌,当时网络上都是各种陕北民歌的视频和音频,却少见一些陕北民俗特色文化产品,观众不久便热情减退。近年因央视而被熟知的华阴老腔,在网络上也只能找到演出视频,搜寻不到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

单一、同质、没有特色的网络展示,只是对陕西民俗文化浅显的理解,不能让群众体会道陕西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特色文化价值内涵。

(四)没有成熟的网络传播体系

依据网络研究了解,现阶段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播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甚至没有专门的相关网站。在对陕西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单位相互独立,在网络上进行文化宣传的埋头做宣传,销售文化产品的竭力营销,做民俗旅游的只大力推广旅游项目。这样的方式没有整合资源,使得网络力量没有完整地发挥。

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传播体系,各自为战,群众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陕西民俗文化,没有很好地发挥互联网优势来发展传播陕西民俗文化,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

(五)互联网上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民俗品牌

网络上的陕西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然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一些优秀的陕西民俗文化,如户县农民画、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关中面花等,仅在有限的地区被部分人知晓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没有企业或单位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培育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较低,含金量不高,导致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缺乏品牌影响力的陕西民俗文化在互联网大海中难有容身之所。

四、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对策

(一)加强网络宣传推广

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宣传受时空限制小,影响范围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高质量的信息扩散至世界每个角落。互联网将文字、图片、视频组合成多维感官信息,可以让群众更切身地感受,增强网络宣传的效果。

陕西民俗文化必须加强网络化程度,利用媒体技术手段将有内涵的民俗文化放到互联网上,要利用互联网宣传的交互性和纵深性来进行双向互动传播,减少与群众的距离,吸收群众反馈信息的。

(二)融合网络科技创新传统文化

要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创新就要根植与三秦人民的生活实践,在继承优秀陕西民俗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行创新,增添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融入符合潮流特色的文化以贴切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求,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时代相适应,满足三秦人民需求。

同时,利用互联网发展和传承陕西民俗文化必须要融合新的网络科技,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进行加工,运用先进互联网媒体技术将民俗文化静态产品及动态产品相结合,使单一感官体验变为融情感、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综合共鸣,提升民俗文化静态产品的客观性。例如视频资源可加入先进的电影特效,图片、音频、软文等也可使用专业媒体技术进行美化,提高其质量和内涵。在利用互联网传播时采用新的媒体传播渠道,扩大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新的网络媒体科技与陕西民俗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打造符合现代消费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三)建设相关网站,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各相关单位配合,聘请专业人才进行专门的网站建设,整合网络上现有的民俗文化建立完善的体系,融合视频、图片、软文、民俗文化产品、民俗旅游等民俗文化展示宣传功能,以及民俗技艺学习交流平台。利用专业网站的优势整合陕西民俗文化在网络上独自奋战的各个部门,将资源进行配置优化,便可多元化、多功能全方位的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网络宣传推广。有了专门的陕西民俗文化网站既便于对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宣传,同时也可以方便群众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在网站上不仅可以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介绍,同时可以购买文化产品,还可以在线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便能有效地将陕西民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展示出来。

同时,要结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培育优秀的陕西民俗文化品牌,通过优秀的民俗文化品牌来带动市场。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品牌能更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能更有效地扩大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针对市场需求选择具有高内涵和价值的,能充分反映陕西人文特色的民俗文化进行品牌培育,从品牌培育再到品牌营销不断提升其价值,以品牌的发展带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

传统陕西民俗文化大多以艺术表演为主,要想利用互联网继承发展民俗文化,就必须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凝聚了民俗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是民俗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便于群众更直观、具体地理解陕西民俗文化。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作为互联网商务载体,是当下发展最迅速的商务形式。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带有陕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后,消费者通过购买便可了解产品所附带的文化内涵,从而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关注了解。陕西民俗文化以产品的形式便可快速地出现在各个地方,其影响范围也就更广,同时文化产品具有高经济效益,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同时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得到经济回报后便可有更多的资金、人力和资源去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效应。

(五)线上营销推广+线下体验

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并销售文化产品,可让消费者对陕西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并激发其探索兴趣,在线上进行推广的同时,可在线下对民俗文化进行资源发掘。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开发民俗村、农家乐、工艺村、美食村等项目,将线上推广、文化产业销售与线下的旅游业、服务业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消费者在网络上了解到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购买文化产品,加深对陕西民俗文化的了解培育兴趣,再进行实地体验,更深层次地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离开时再购买纪念品。这样的“线上营销推广+线下体验”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发民俗文化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带动文化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制造业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产业链,既保护了陕西民俗文化,又可以促進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桂荣,周静.略谈陕西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发展[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 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民间文化与民俗学期刊,2011,(9).

[3] 王粉萍.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与陕西经济互动发展的实效性研究[J].价值工程期刊,2011,(22).

[4] 郭艳娜.发展视域下的陕西民俗文化保护[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1).

[5] 周敏.网络时代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J].新媒体研究期刊,2016,(15).

[6] 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

[7] 李炳毅,李玲.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和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6).

[8] 王新红.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3).

[9] 李健.基于电子商务营销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 柳斌杰.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他[J].中国编辑期刊,2006,(4).

[11] 邹立清.电子商务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理论世界,2015,(8).

[12] 赵杏根.中国民俗学通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26.

[责任编辑 刘 瑶]

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摘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绥德炕头石狮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具特征的艺术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在美术史中,对于陕北炕头石狮的研究相对分散。本文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来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保护,希冀陕北炕头石狮这一“被淡化的艺术群落”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怒放在唐宋的昙花——陕北炕头石狮

陕西炕头石狮是美术史中的一个篇章,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而唐宋以后,在美术学中,陕北炕头石狮艺术逐渐成为被淡化的艺术群落,即:一是现有的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研究成果或是在著作中一笔带过,或是夹杂在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的整体研究中而未单独论述,因而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没能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很多已有成果主要还是停留在知识叙述的层面,多是就“石狮”论“石狮”,而未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论述。

1 陕北炕头石狮概述

炕头石狮,也叫“拴娃石”,是流传在黄河中上游的民间艺术品和祥瑞之物,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

陕北炕头石狮主要流布在今绥德县及邻近的米脂、清涧一带,大约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而如今已逐渐淡出了陕北人的生活。1陕北炕头石狮属于小型的民间石雕,体积不大,一般小不过寸,大不盈尺。据考究,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由上古流传下来的巫文化和古代的狮文化演变而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风俗与民俗的表现载体。2它与黄土文化中的“长命锁”习俗密切相关,民间视其为孩子的生命守护神。当孩子的父母在屋外劳作,为预防孩子从炕上滚落下来,便用个小石狮与孩子拴在一起,孩子因力气小而拖不动,也就掉不下炕了;其次,在当地人眼里,不过十二岁的娃娃魂不全,最易被邪毛鬼怪伤害,给小孩拴个石狮,让狮子来守护,就可以平安健康地成长。3

陕北炕头石狮这种身份职责的变化,使得它们不同于古代其他的狮子形象,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亲和力,显得既威严又可爱。

1.1 陕北炕头石狮整体造型风格

陕北炕头石狮包括头部、躯体、串铃、璎珞、底座五个部分。从整体上来看,陕北炕头石狮的造型风格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写意概括。它们多大胆夸张,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关系,也不求细节的面面俱到。艺术家将石狮头部的鬛毛、尾巴及腿部的造型分别用一些类似于菱形、同心圆等的几何纹进行概括。总而言之,陕北炕头石狮的写意造型旨在写意、写神、写心。

2、虚实相间。匠人们采用了虚实相间的雕刻风格。“实”即对局部主要部分的刻凿,而省略的其余部分是喻指“虚”。这样的造型风格是基于哲学中的阴阳观,在陕北炕头石狮的创作中,受信仰、规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石狮眼部“实”,嘴部“虚”;前肢“虚”,后肢“实”,给人以层次感。

3、稚拙自然。陕北民间匠人不追求石狮外表的光鲜亮丽以及各部分的精美雕刻,而在意一种质朴淳厚的美,传达出陕北农民憨厚、朴实的一面以及他们对民间艺术最朴素、最本真的追求。

4、动态传神。陕北炕头石狮有的蹲踞、有的站立,有的怒目、有的憨厚,造型多变,不拘一格,生态万般。通过匠人们对狮子不同动态的把握,传达出每个小狮子不同的性格,形象刻划恰到好处。

1.2 当代视野下的陕北炕头石狮

在市场冲击下,陕北石匠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炕头石狮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风俗逐渐消失。4由于它是舊时代的产物,如今早已退出了陕北人的生活,古代那种崇拜炕头石狮、雕刻炕头石狮、使用炕头石狮等现象已不复存在。

然而,作为独具特色的陕北民间文化遗物,炕头石狮艺术的文化精髓却随着时代的变迁,愈来愈彰显出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非物质遗产背景下的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包括陕北炕头石狮在内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任何一种对陕北炕头石狮的破坏,遗失的是石狮,毁的却是文化。

2.1 陕北炕头石狮保护现状

陕北炕头石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入其中,其保护单位是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政府。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针对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采取了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1.1 陕北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

1、炕头石狮雕刻工序多、经济效益小,因此民间艺人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炕头石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儿童的得病率、死亡率也不同于以前,因此,炕头石狮不再作为陕北地区儿童必备的神武,人们对石狮的崇拜逐渐淡化。

3、对炕头石狮“外热内冷”(即外地人很看重这种包含神佑功能、人文精神的工艺品,本地人则表现出冷漠)现象的研究不够,没有探索出能使陕北炕头石狮传承光大的方法。

2.1.2 陕北炕头石狮的保护计划

对于陕北炕头石狮的保护,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和发展:

1、进一步收集陕北炕头石狮作品和相关资料,完善归档建档工作,使其有一个科学、清晰的归类和整理,让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它。

2、组织陕北研究爱好者,对陕北炕头石狮的艺术、民俗及相关的地理人文进行专题研究,完成炕头石狮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与县石雕协会合作,建立民俗石狮雕刻公司,有效缓解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经济效益低的境况。

4、与旅游业对接,在陕北各景点设置专卖点,让各地游客领略陕北炕头石狮的神秘光彩。

总而言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陕北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从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着眼于经济利益,没有认清“保护”是前提和根本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负责任的开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特色全无。

2、保护工作与民众生活的割裂。脱离当地民众的“保护”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促进民众的文化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使民众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5

三、结语

在大力提倡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应克服浮躁之风,潜心研习先辈们遗存下来的这些宝贵的艺术珍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为我们今天的艺术服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1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 张静、田旗:《陕北炕头石狮的繁衍文化与民俗文化解读》,《装饰》,2011年8月。

3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4《榆林特快》:《陕西绥德传统特产:绥德石狮》,2009年9月。

5 刘魁立,张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06页。

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创 新 点

◆ 以生为本,趣味导学;

◆ 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 以生为本,多元评价。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第13课。

教学对象分析

课前,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我发现四年级学生对生肖已有了一些了解和接触,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语文园地五”中有“读读背背十二生肖”;四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七课是“有趣的属相”。通过调查,我发现尽管学生对生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存有一些疑问,很多学生对生肖的作用、来历等都不怎么了解,甚至有学生对照生肖推算自己一天运程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对生肖做进一步的研究。而学生也希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对生肖进行研究,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初步认识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利用生肖的排序推算年份。

能力目标: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了解、认识十二生肖的有关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与生肖有关的问题,巩固收集、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交流中,认识生肖,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树立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决心。认识属相与人的命运没有联系,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的思想,破除迷信意识。

教学资源及环境分析

教学资源:《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网址:http://hsfx.e21.edu.cn)。

《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整洁美观、布局合理的界面设计;生动形象、清晰美观的图片显示;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和谐悦目的色彩搭配。利用这一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学习进度,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生肖大看台、生肖小知识、生肖PK台、生肖故事会。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一人一机。

教学策略

趣味导学

活动前,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歌曲等素材,制作了《生肖与民俗文化》的主题网站。在活动中,利用《十二生肖歌》导入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中精美的十二生肖图片,感受到生肖独特的魅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展开研究。在交流汇报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带领学生做一做生肖排序、生肖成语填空、生肖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记住十二生肖的排序,积累带有生肖的成语。

分层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他们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有的学生仅仅能够利用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按照不同的研究专题分成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弱的学生;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努力学习,不懂就向同学、教师请教,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通过在与同伴的交流、汇报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研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多元评价

在评价时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利用游戏、问卷、表格、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自评与互评。(详见下表,每个项目以五颗☆为优秀)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学生欣赏Flash动画《十二生肖歌》。

师:我们刚才听了《十二生肖歌》,这些动物的形象非常可爱。昨天老师在超市发现,猪娃卖得非常火,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今年是猪年。

2.感受生肖

师:课前,同学们也收集到一些有关生肖的物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带来的生肖物品,有生肖剪纸画册、生肖邮票、生肖布贴画、生肖纸娃娃……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肖图片,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网页“生肖大看台”,观赏生肖物品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收集,真正感受到十二生肖就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面对学生的上佳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示弱,指导学生打开主题网站中的“生肖大看台”浏览各式各样的生肖图片。在观看过程中,不时可以听到同学们发出的感叹:“哇,太漂亮了!”“真是太美了!”

3.研究生肖

师:你们最想了解有关生肖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整理,并在黑板一侧板书问题。

问题:为什么是十二种生肖?

十二生肖是怎样排列的?

十二生肖有什么作用?

生肖与人的命运有关系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研究问题分组展开研究,请大家充分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中的资源。(全班分成4个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向全班汇报。)

4.交流反馈

第1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的来历”。通过浏览网页,我们发现有关生肖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通过讨论,我们认为“中国生肖源于古人对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用以记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有古籍记载。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说法进行分析、筛选,选取最可信的说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第2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十二生肖的排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师:想想这十二种动物活动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很快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生肖排序的游戏。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Flash小游戏,十二生肖被打乱顺序排成两排,学生利用鼠标拖动小动物,使它们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来排列。

第3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的作用。十二生肖是用来记年的。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每一年是某一生肖年,因此,根据农历来计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例如:1994年5月出生的人属狗,羊年出生的人属羊。

师:那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一个人属龙,猜猜他是哪年出生的?

生:如果他比我小,他有可能是2000年出生的;如果他比我大,他可能是1988年出生的。

师:你是根据什么推算出来的?

生:我是1997年出生的,我属牛,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我就推算出这个人的年龄了。

第4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与人的命运的关系。我们利用百度搜索,发现网上有很多生肖与运程的说法,但通过属相调查,我们觉得人的命运应该靠自己努力。(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出示自己的属相调查表。)

【设计意图】第4小组的同学每人写上自己的情况,再在班上调查4名同学,最后就可以对全班同学的属相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了。

5.生肖PK台

师: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上“生肖PK台”吧!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常常会用到一些有关生肖的成语。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每组1分钟时间,由第一个同学开始,按十二生肖顺序每人说一个带生肖的成语,以成语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按机房座位纵向排列为一组)

师:下面请获胜组的代表谈谈怎样收集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生:收集成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语文书上有很多成语,有时听别人说到的成语就把它记下来,还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者上网查找。

师:同学们还可以做做“成语填空”这个小游戏,这些成语都等着你填上生肖的名字呢!每个生肖名只能用一次,填对一个得10分,满分120分!课后请同学们欣赏一下主题学习网站中的《生肖故事会》,这里有许多好看好听的生肖成语故事呢!

6.拓展延伸

利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将学生的研究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学生可以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研究,并将收获及研究成果发表在网站上,与他人交流。

【设计意图】《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中,本人设计了一个“交流汇报”板块,其中预设了5个汇报主题:生肖与民俗文化、生肖的来历、属相小调查、生肖的排序、生肖与成语。网络使学生的交流汇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课后继续研究和交流提供了方便。

教学反思

《生肖与民俗文化》是四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有一些实际的感受。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在《生肖与民俗文化》一课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发现、探索,而不是教师用信息技术来讲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最重要的环节。课前播放的《十二生肖歌》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对学生收集到的生肖物品,我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导学生打开主题学习网站中的“生肖大看台”,浏览各式各样的生肖图片。 这些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提出不少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组成研究小组。

(2)利用网络,兴趣渐浓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众多方法中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办法。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研究,尽其所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还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在线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了解、认识了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巩固浏览网页、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学习的动力,学生更容易从研究中获得成就感。

(3)利用游戏,维持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交流汇报环节中,我根据各小组不同的汇报主题,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小游戏。“生肖排序”帮助学生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成语填空”帮助学生积累了有关生肖的成语,而“成语接龙”更是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利用网站,分层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因此在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得如鱼得水,他们在网络中自由地浏览网页、获取知识;而有的学生则利用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在活动中,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按照不同的研究专题自然形成学习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弱的学生,团结协作,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1)浏览主题网站

“生肖大看台”中包括了生肖瓷娃、生肖剪纸、生肖邮票、生肖国画的图片,丰富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生肖的独特的魅力,进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生肖小知识”主要以文本为主,包括了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关系、十二生肖的选用排列、生肖相关成语、生肖故事、生肖与民俗……通过浏览这些网页,学生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部分问题,了解到一些有关生肖的知识。“生肖小知识”中“万年历”为学生查找公历年份对应的生肖提供了方便。

(2)浏览相关网站

在相关网站中,为学生提供了 “生肖文化”、“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三个专题网站的链接。这三个网站各有侧重。“生肖文化”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有关生肖的知识。“十二生肖”是“老百姓在线”中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十二生肖做了详细介绍。“十二生肖的故事”则集中了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通过这些专题网站,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拓展了对生肖的认识,增长了知识。

(3)利用搜索引擎

在相关网站中,还提供了两个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的链接。目的是为了让那些网络利用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让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课上学过的收集信息的方法,通过百度、谷歌网站查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还用简短的一句话:“你还可以利用下列搜索网站去搜索你想了解的有关生肖的资料,记得输入关键词喔”,用以提醒学生确定合适的关键词,以便更加迅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网络的优势解决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问题。有的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上网查找所需的信息;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也能获得很多相关知识。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不愿意离开机房,他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利用网络,他们更迅速、更方便地收集到了各种有关“生肖与民俗文化”的信息。利用计算机,他们还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发布在论坛中供大家交流。网页上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纷纷表示课后还将继续自己的研究。

我想:学生最大的收获大概是能够由此次活动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如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上网查找资料、利用网络交流汇报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得发展。

《生肖与民俗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上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标,但也留有一些遗憾。

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摘    要: 当前,对于白族文化的研究,很少有人从生态民俗的角度来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在经济生产、村落、家族、岁时节日和民间口承文艺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以往的白族文化研究形成补充,并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

关键词: 周城    白族    生态民俗

白族文化研究是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白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形式、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问题,很多与民俗研究有关。但白族文化研究仍然存在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例如,以生态民俗视野展开的白族生态民俗考察还尚未出现。据此,本文以生态民俗学相关理论为参照,选取了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喜洲镇周城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以期通过这一典型对象的生态民俗文化考察,以点及面来探析大理白族生态民俗的发展及现状。周城,位于大理市的最北端,距喜洲镇5公里,其背靠苍山云弄峰,面对洱海弓鱼洞,紧傍蝴蝶泉。周城现居人口有2000多户,10000多人口,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

本次调查的具体方法有文献阅读法、深度观察法、访谈法,再对调查资料采用质性研究。

一、周城经济民俗的生态特性

经济民俗是指围绕着物质生产而形成的风俗,它由当地居民的生计方式所决定的,是所有民俗的基础。一个地区生活的民族的生计方式,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周城前水后山,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前至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土地面积始终未过五分,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周城白族民众形成了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纺织生产为辅的具有生态意义的村落经济生产方式。《大理县志稿》卷六十二载:“周城至阁洞塝,皆男耕女织。”①周城的农耕生产依生态区位形成了水田、旱地两种耕地分化,旱地主要在苍山上和苍山脚,水田分良田、雷响田(靠自然降雨耕种)和水浸田(洱海常年有水浸入的水田)三种。依耕地的土质、水利条件,形成了水田多种水稻、小麦,旱地多种玉米的作物种植特点。

由于人多地少,自古以来,周城在生计方式上有别于其他白族聚居村落的地方在于除了农业外,其手工业、商业历来较为发达。周城的手工业尤以扎染久负盛名。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生态环保——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当地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而以板蓝根居多,用石灰沤制成蓝靛染液。其制作程序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碾平等。此外,因生活所迫,周城男性多外出做生意,主要是赶马帮,因此,商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新中国建立以后,周城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地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投向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缩小,投入手工副业、商业、服务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增加,尤其是扎染业,已经成为当地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民族传统工艺,为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周城的第三产业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每天来到蝴蝶泉旅游的人数不胜数,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当地各种餐饮住宿行业的发展。多元的经济生产模式对于平衡周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使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二、周城社会民俗的生态特性

民俗学所指称的社会民俗是一个侠义的范畴,其集中体现为围绕着家族、亲族、乡社、人生礼仪等关系所形成的习俗惯制。表面看来,社会民俗所带有的自然环境印记不似经济民俗那样显而易见,但若对其细细探究,仍可发觉其形成、沿承的生态背景,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促使一个村落形成的地理生态因素,往往从村落命名上就可窥见一斑。关于周城村名的由来,比较可信的一种观点认为,“周城”实为白语“知摺”的音转,即水边居住之意。以村落居地的地理环境命名,由此也折射出古代周城白族民众在对栖息地的选择方面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取向。

此外,从村落构成来说,周城是一个多姓杂居的聚居村落,这种情况是因周城自古处交通要道,与外界接触较多,长期以来不断有移民从外地迁入。杂居村落的周城居民宗姓观念比较淡泊,但有强烈的地域认同意识,所谓“人不亲土亲”,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周城宗姓间的争议、矛盾、械斗几乎没有发生过,另一方面,一个或几个大姓把持村社政权并行令其他小姓的情况在周城从来没有发生过。各宗姓在各种生产、生活中会相互合作,如村内人遇有红、白事时,村人多去庆贺、凭吊或帮忙。这些社会民俗带有明显的生态因素,体现了周城民众朴素的和谐理念。

三、周城岁时节日民俗的生态特性

岁时节日,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②。周城本地节庆活动,有些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在节庆仪式内容中往往会融入春祈秋报或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内容。这方面,最典型的节日就是栽秧会,它是在栽插水稻最忙碌的芒种到夏至时节组织的一种与生产相结合,以加快栽插为目的的歌舞娱乐活动。栽秧会要推举一位劳动力强并有威望的人出面组织,他即为“秧官”。栽秧开始第一天,叫“开秧门”,要“竖秧旗”。往后则由吹唢呐、敲锣鼓的人组成乐队,后面跟着背秧苗的姑娘们,来到田间栽插。由于家家都要举行类似的仪式,旗子轮流使用,全部插完要40天左右。插完后又举旗绕村一周以示庆贺。需要指出的是,周城人过栽秧会这个节日不同于大理其他地区,他们从开秧门到插完秧这一段时间的活动叫做“农家乐”,而不是栽秧之后再举行“农家乐”活动。栽秧会是直接和农业生产结合的一项节庆活动。此外,周城的本主节、绕三灵、火把节、中秋节等节庆活动中也都会渗入一些祈祷或庆祝丰收的内容。

除了与农业生产相关外,周城的有些节日与白族的原始信仰、宗教信仰有关。如白族特有的民间盛会“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原意为游逛三个园林的意思。关于“绕三灵”,有一种观点认为其最早应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社”,所祀者为“神树”,即“社树”。“绕三灵”活动集中体现了白族先民以“社”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形态,“社树”祭祀仪式又反映出其中植物崇拜的观念。“绕三灵”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为农历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发展到现代,其活动内容有了很多变化,其原始信仰的痕迹基本也褪去,祈求神灵赐子降福、禳灾的内涵也逐渐淡化,而更多发展为一种集春游、白族歌舞和娱乐为一体的白族民俗活动。

此外,说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周城的“蝴蝶会”也很典型。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是苍山云弄峰下蝴蝶泉边彩蝶最多的时候,附近的群众纷纷前去观赏,举行野餐,谈演洞经古乐,祈祷风调雨顺,年轻人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周城因近在咫尺,去赶会的人自然更多。新中国成立后,因蝴蝶泉附近农田遍施农药,林木减少,游人又多,蝴蝶已不多见。近几年来,由于当地政府部门开始注意环境保护治理,蝴蝶又逐渐多了起来。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照周城的岁时节庆民俗文化,会发现这些民俗现象的存在和发展,保留和变异,都与特定的地理生态条件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周城的许多承袭久远的民间节庆习俗,超越时空,仍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当代社会白族社会民众对这些节日仪式、活动的表现形态的合理性似乎并不是特别在意——更多钟情的是这些仪式与活动对于缓解精神压力的心理治疗功能。

四、周城口承文艺作品的生态特性

民间口承文艺作品属于民间游艺民俗的范畴,是在人类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闲暇文化,在民众生活中发挥精神调节和娱乐的重要作用。民间口承文艺作品大多与特定的地理、自然生境制约下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密切联系,不同程度地折射着区域性生境的种种特点。

在白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传说、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在白族民众中广为传播的传说《舍利子花树》和《蝴蝶泉》的传说都是最早发轫于周城的。《舍利子花树》讲的是:周城有一青年段隆,其妻难产,段隆在山中遇到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帮助段隆妻顺利生产,并送与夫妻二人一株舍利子花树。皇帝知道了这株神树,欲强行抢夺。周城人民忍痛砍了舍利子花树,但在白胡子老人的帮助下又得到另一样“宝贝”——挖出了一股长年不断的清泉,从此周城人再不惧旱灾了。这一传说既解释了周城地方风物的来源,又反映了在传统阶级社会周城民众的阶级情感和对神异力量的期盼,同时还曲折地表现了当地民众渴求提高生产力,征服自然旱灾,改善生存环境的心路历程。《蝴蝶泉》讲的是:有位青年猎人叫杜朝选,有次在云弄峰打猎遇到危害当地人的妖蟒,便向蟒妖射了一箭。第二天,杜朝选去寻找妖蟒,在祁摩洞遇到两位女子在洗血衣,原来,这两位女子是被妖蟒捉到洞中的民女。在两位女子的帮助下,杜朝选杀死妖蟒。为报救命之恩,两位姑娘欲对杜朝选以身相许,被拒绝后,羞愧跳入龙潭。杜朝选知道后深感辜负了两位姑娘的好意,也跳入龙潭殉情而死。其后,从龙潭中飞出了三只彩蝶。天长日久,龙潭周围的蝴蝶越来越多,龙潭就变成了蝴蝶泉。为感激杜朝选烧死危害当地民众的妖蟒,周城人把杜朝选奉为本主祭拜。《蝴蝶泉》传说蕴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它一方面反映了在早期生存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狩猎生计方式对于周城民众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展现了传统时代白族人民在游赏春光时对大自然神奇景象的咏叹。

在前工业时代,人类的生产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物候、气象规律的把握及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经验的总结与能否获得丰收息息相关。周城的民歌、谚语等韵文体民间文学作品往往成为传播、传承这些经验、规律的重要载体。如“你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你饭碗”,“初一下雨,初三晴,初三下雨,九不晴”……而大本曲、吹吹腔等说唱类民间口承文艺,则常常被群众带到田间,鼓舞劳动情绪,庆祝劳动丰收,内容十分丰富。例如,新中国建立后,由周城民众集体创作的吹吹腔剧《四炮其响闹春耕》就积极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除此以外,周城地区的民间舞蹈“双飞燕”、龙舞、狮舞、虎舞、猴舞、麒麟舞、凤凰舞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周城民众对居处的自然环境的体验、感悟和想象,对自然生灵动作的模拟与演示。

结语

通过以上对大理周城传统及现代的白族生态民俗事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充满了丰富的生态意蕴。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下,在白族民俗文化研究中,积极发掘诗意栖居与和谐守望的命题,既具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利发展,构建健康、环保的现代生活模式的现实意义,又能更好地促进白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注释:

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94.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31.

参考文献:

[1]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杨伟林,张云霞,王锋.白族简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从传统到现代:大理白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民俗呈现及其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1C140。

上一篇:桥梁施工管理下一篇:装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