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2023-09-16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旅游是把双刃剑,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发展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关键。尤其是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但这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真性遭到破坏,民族文化变迁严重。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分析,提出西北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保护实现双赢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民族旅游业作为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经历了艰难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到跨越式发展,现在的产业调整转型期更具有挑战性,如何将发展与保护相结合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一、民族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国际旅游学家科恩认为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它的目标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爱德华·布鲁诺认为民族旅游是指:“国外或国内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观察其他群体,而这些群体不仅被认为有明显的自我认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且通常被贴上诸如种族、民族、原始的、部落的、乡下的或农民的标签。”

从旅游者角度看,民族旅游就是游客离开居住地,前往民族地区,开展以观赏、感受、体验当地民族风俗文化(如服饰、建筑、手工艺品、舞蹈等)及生态自然景观的活动。主要特征有:就目的地而言,民族文化的神秘性、自然景观的原生态性、体验性、回归性;对旅游者而言,出游方式的灵活性、小众化等。

从目的地角度看,民族旅游是通过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大力宣传吸引游客来民族地区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并为该地区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具有显著的产业性、明显的地域性、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旅游地政府及社区民众强烈的参与感,以及旅游模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二、民族旅游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影响

民族旅游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1]。西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美食、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自然生态环境都是重要旅游资源,民族旅游的开发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主的藏文化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主的伊斯兰文化区,还有三个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甘肃省2015年比2010年旅游收入翻了两番,海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1.56亿人次,增长29.6%,旅游收入975亿元,年均增长32.7%。就2015年上半年甘南州临潭县共接待游客24.5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旅游综合收入11127.81万元,同比22.5%。“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8.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52.96万元[2]。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了,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传统手工艺也成为了人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

(二)民族旅游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西北地区许多偏远、传统的民族地区长时间闭塞,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流,旅游成为宣传、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旅游地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交通便利条件使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紧密,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都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就是在成功的旅游开发中获得重生的典型案例。20世纪50年代之后,纳西东巴文化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急剧变迁而濒临灭绝,但是旅游开发之后,东巴文化不仅成为丽江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在与民族旅游发展的互动中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

三、西北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流失、涵化、同化严重

“涵化”是西方文化变迁理论中的概念,指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之间因发生持续接触与交流而引发的双方或其中一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由于主客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经济较为落后的旅游目的地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地区旅游者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3]。文化同化和流失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民族旅游的发展使外来文化冲击着本来就脆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忽略了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部分民俗传统文化消失不见。

甘肃的《格萨(斯)尔》多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但是近几年出现减弱之勢,甘肃和西北其他地区共同努力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与记录,但成效不大。目前,土族《格萨(斯)尔》说唱艺人只有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王永福一人[4]。裕固族世代传唱的《黄黛琛》是民间叙事歌曲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妥月玉老人去世后再没有人能用裕固族语言完整地演绎这首民歌[5]。如今,甘肃省只有“花儿”的传统演唱方式和演唱环境保存得比较完整,其他传统民歌,特别是一些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民歌已经流失。民族舞蹈也是如此,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很少有人会跳自己本民族传统的舞蹈。

(二)民族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庸俗化

民族旅游也一种经济活动。在民族旅游的过程中,民族歌舞的表演、民族习俗的展示是最重要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据游客的喜好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来选择。而现在西北少数民族旅游中为了吸引游客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表演,往往牺牲了民族文化,变成商品化出卖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将民族文化进行歪曲、夸大,使之庸俗化,把表演舞台变成哈哈镜。当民族文化表演把社区内部的局内事件变成外人也可以参加、观察或监视的局外事件,而且根据观众的要求变换了活动的时间、空间,村民们原来为自己消灾除难举行的祭祀仪式可能就失去了功效[6]。

(三)西北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价值观退化

西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真实感保存最为完整。一般情况下,游客越少介入的地方,对目的地的影响就小,更有可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接待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主客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经济发展不对等,现代观念的带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表述和认同,当地居民成为被旅游者,游客也丧失了想看到“真实”的机会。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与主流文化、自己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有着巨大差别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就会受到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想闭关自守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和增强目的地民族认同的价值。

四、西北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要在创新中求共存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计划变迁

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和灵魂,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在传递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实现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变迁是一种必然结果,而以前的消极的、被动的变迁是造成民族地区在文化上贫困的主要原因。民族旅游发展之前的落后现象受到封闭空间的影响,没有形成比较,人们难以感受到这种落后。在民族旅游开发与后,外界的交流和异文化的冲击使民族地区的人们改变现状的需求逐渐强烈,一味地崇拜和模仿使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涵化。

所谓计划变迁就是人类在认识变迁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和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7]。有计划变迁所应采取的措施,就是文化的有针对性、有选择性采借学习和积极创新,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适应能力,使民族地区居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时具有掌控环境的能力,使自身本土文化稳定的发挥主要文化的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了、站的住脚了,民族地区居民就走出了反贫困的关键一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再造和创新,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保持文化纯洁性---前台、帷幕、后台模式

商品化是民族旅游带给民族文化最消极的影响之一,但这却是不可避免的。要实现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双赢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民族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庸俗化 ,保持文化纯洁性,将旅游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表演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民族文化生活分开。“前台、后台”理论是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将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论”应用到研究旅游活动及研究旅游与“现代性”关系上的。戈夫曼把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大舞台提出了“前台”与“后台”理论,用“前台”行为来表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朋友的行动;“后台”是一个封闭性的空间,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后台”多发生的一切。马康纳的理论对民族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有很大的启示,在旅游开发中,民族地区居民将传统文化当作商品展示给游客,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互动中,了解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从而造成了目的地居民社会真实性的“舞台化”。但是游客见到的却不是真正的民族文化,而是表演出来的。但是如果将民族社区全部开放的话,民族文化生活的真实性将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就需要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缓冲区,缓冲区是一个象征,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保证了后台的神秘感。后台一般是让游客融入到社区生活、基于凝视和沉思的态度去审视民族文化的区域,发现民族文化的真正价值[8]。

西北民族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将“前台”作为文化的实验区,“后台”作为文化的核心区,“帷幕”作为缓冲区,旅游者在这种模式中会体会到两种空间不一样的体验方式、游览方式、参与方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保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可以将民族文化演绎给旅游者,为旅游经营者和民族地区居民带来不同的效益,

(三)培养民族主体文化自觉性---社区参与

在民族旅游活动中,当地的民族成员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使用者,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由于西北地区本来就经济发展滞后,再加上民族地区居民自身素质的局限、政府部门管理不到位、开发商唯利是图使民族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只有少数人获利,大多数人得不到利益反而還要共同承担旅游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社会内部矛盾与分化日益严重势必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不良影响。让西北民族地区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传统规范的破坏,可以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社区参与,让作为文化活载体的社区居民成为民族旅游的主动受益者,他们会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意识更加骄傲,进而主动保护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良性循环,使民族旅游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民族地区在发展中走向现代化,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所依赖的核心吸引力,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民族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找出适合西北民族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民族旅游当中,才能使西北民族旅游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Smith.D.“Relating to Wales”,in T.Earletion(ed).。Raymond Williams:Critical 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cy Press。pp.1989,34—53.

[2]甘肃省旅游局.2016http://gs.people.com.cn/BIG5/n2/2016/0226/c366766-27815344.html.

[3]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3-561.

[4]王国明.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3).

[5]苏一星,高成军.甘肃特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5).

[6]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179-184.

[7]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8]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J].2006(2).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打造专业型人才队伍以保障文化旅游业得以健康发展,文章首先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教育层面和个人层面四个视角对可能影响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进行辨识,然后基于ANP(网络分析法)构建了能够从具有复杂关联且存在诸多差异的影响因素中识别出影响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的方法。旨在文章所提出的影响因素辨识理论与关键因素识别方法能够为指导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一、引言

文化旅游是通过鉴赏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满足精神和文化需要的一种活动,其动机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精神和文化上的需求,同时能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文化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追逐旅游的动机不同,文化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对异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体验。文化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与结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各自完整且相互独立的发展模式。在体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与其实际工作中的明显差距。由此可见,对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不但对从业人员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对文化旅游企业及行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二、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影响因素(辨识)体系构建

基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全面分析并构建了研究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较为完善的影响因素体系。本文通过对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分析,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并结合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从政府因素、企业因素、教育因素、个人因素四方面考虑,构建出影响因素体系。如表1所示。

(一)政府因素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政策还不够完善,政府在促进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成效的政策法规(如:文化旅游业人才定位政策、财政政策、福利待遇社保等照顾政策、法律保障等)可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宏观管理程度,正确引导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发展方向,最大程度上为文化旅游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以正向促进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是保障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利措施,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有利于监管力度的重要性。

(二)企业因素

旅游企业作为文化旅游人才这一特殊群体不断成长的载体,依靠市场调节企业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的程度不高,而合理的人才流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新陈代谢,同时高层次、专业型文化旅游等人才的引进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从人才需求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企业,其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特点,要求企业在人才使用、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职业规划对文化旅游人才的管理进行规范,以解决文化旅游人才在为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对企业晋升制度的不满、对自身职业发展空间不明等,从而保证文化旅游人才的利益,提升人才对企业的满意度,促进文化旅游人才的建设。旅游企业形态和运行的多元化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从不同层面满足文化旅游人才的需要。

(三)教育因素

由于文化旅游者参与旅游目的的不同而导致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更强,这就要求对文化旅游人才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培养专业型、高层次等文化旅游人才中担负重任。以教育基础设施为载体的高职及本科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多元化的师资结构、完备的人才培养方式关乎着整个文化旅游人才的质量要求、能力要求和数量要求。通过政府、学校等多重途径加大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其潜能,获取符合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人才,这对于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人才的云南省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四)个人因素

作为文化旅游的消费者,由于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别及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会潜移默化影响着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消费行为。文化旅游人才专业素养、道德素质以及文化旅游消费者在参与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而,如果文化旅游消费者在体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表现较高的文化素质,则会增强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在建设文化旅游人才队伍过程中的自觉性,刺激文化旅游人才在培训、从业等过程不断发展中,从而适应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对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为文化旅游人才的建设提供的发展空间。

三、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一)ANP因素识别方法(方法简介)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是萨蒂(Saaty)教授于1996年提出来的一种综合多目标的决策方法。网络分析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元素内部反馈、支配和从属等不独立关系。在调研中发现,尽管网络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广泛,但是应用于文化旅游业的文献却很少。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经济、个人等因素,尝试运用ANP对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策略进行优选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二)关键因素识别与分析思路

1. 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确定目标、准则。通过对决策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辨识,界定决策目标、决策准则,和子目标。

其次构建ANP网络层次。根据上一步确定的目标、准则,确定准则层之间及准则内部的影响关系,并将其转化为网络结构。设ANP结构的控制层中有元素Q1,Q2,…,QN,控制层下,网络层有元素组C1,C2,…CN,其中Ci中有元素ki1,ki2,…kmi,…(i=1,2,…N),以控制層元素Qs(s=1,…N)为准则,以Cj中元素kj1(l=1,2,…,nj)为次准则,元素组Cj中元素按其对kj1的影响力大小进行间接优势度比较,即构造判断矩阵:

這里Wij的列向量就是中Ci中有元素ki1,ki2,…,kini,…(i=1,2,…N)对Cj中元素的影响程度排序向量。若Cj中元素不受Ci中元素的影响,则Wij=0。

2. 构造超矩阵

将所有网络层元素的影响程度排序向量矩阵组合,可构建在QN准则下的超矩阵,记为W:

W=w11 w12 … w1Nw21 w22 … w2NwN1 wN1 … wNN

3. 构造加权超矩阵

这样的超矩阵共有n个,它们都是非负矩阵,超矩阵的子块wij是列归一化的,但W却不是归一化矩阵。因此以QN为准则,在QN下各元素集对准则Cj(j=1,2,…,N)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如果一个元素集与Cj无关,则其对应的排序向量分量为零,由此可以得到相应的加权矩阵:

B=b11 b12 … b1Nb21 b21 … b2NbN1 bN1 … bNN

4. 极限相对排序,获得最终排序结果

对超矩阵W的元素加权,得W=(Wij),其中

Wij=bijWtj(i=1,2,…,N;j=1,2,…,N)

则W为加权超矩阵,其列之和为1,也称为列随机矩阵。

极限相对排序是对超矩阵的极限运算,综合集成了元素组之间,元素组内部元素之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作用,可通过W∞=■计算得出。当计算到一定幂次s时,W∞的每一列趋于相同,此时可近似认为W∞的第j列元素在控制层准则下网络层各元素相对于元素j的极限相对排序。

(三)关键因素识别与分析

1. 确定模糊矩阵

为了全面系统的识别出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本评价体系选取云南各旅行社、省内旅游者、省外旅游者等各领域30人,将表4中的第二层元素提炼出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各领域进行单因素评价,通过对调查文件进行回收、整理、统计可以得到如表4所示的结果。

2. 确定各要素权重

以元素组C1中的元素c11的影响程度为次准则,元素集C中的元素c11,c12,c12,按照其对c11的影响大小进行间接优势度比较,并应用三角模糊数构造互补判断矩阵,引入风险评价小组对指标的评价,最后利用FANP计算出权重向量W。

(四)进行灵敏度分析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可以发现其最大数值对应的等级即为个人因素。因此个人因素对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较大,其对应权重为0.2963。此外,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受教育影响也较大,通过权重计算得出的结论与专家们的主观上相一致。同时,政府因素和企业因素也是影响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五)评价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个人因素和教育因素占据较大权重,对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更为关键。具体落实到各二级要素层,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对于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影响因素来说,其中从业者素质、旅游者行为及师资结构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事实上,以上方面均是影响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从我国政策引导方向与社会对文化旅游人才需求导向出发,参与到旅游过程中主体、课题的行为逐步成为影响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够在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和政府、企业、旅游者之间搭建起和谐的共赢关系,促进异质性和互补性资源的共享与转移,保证正确对待文化旅游业人才在道德素质、专业素养等问题,本文对影响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可能存在的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应用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侯兵,黄震方,陈肖静,范楚晗.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02).

[2]张建宏.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旅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5(07).

[3]杨伯儒.新生代知识型员工个人职业价值的界定和辨识[J].价值工程,2017(08).

[4]张玉蓉,张玉玲.创意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09).

[5]钱兴成.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

[6]Bob Mckercher. The Future of Tou

rism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Scenariol[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02).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提 要]结合民俗旅游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尝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地域特色民俗素材的运用,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做到“四个注重”,以此提升民俗旅游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民俗旅游;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文彩(1977—),女,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魏维新(1982—)男,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江西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基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为例”(JXJG-10-17-20)

一、高校民俗旅游课程教学现状

民俗旅游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理论部分少,知识难度较小。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国高校民俗旅游教学普遍忽略了民俗课程特性与资源优势,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往往过分依赖统编教材,教材内容全而不特,多而不精。教师多以单一讲解为主,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听,这种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使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入脑入心”,使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使民俗旅游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要素,这是高校民俗旅游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民俗旅游课程教学理念变革

传统的旅游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受到就业导向的影响,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浓厚,民俗文化只作为常识来给学生介绍和讲解,忽略了民俗文化人文素质的教化功能。基于以上现实,笔者提出教学理念的变革,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精神,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民俗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1.注重爱国爱乡精神的培养

民俗文化被称为民族地区的“精神植被”,因此,在民俗旅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爱国爱乡精神的培养。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笔者认为,越是民俗的就越是全人类的,就越美丽、越有魅力、越具生命力。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乡为骄傲和自豪,珍惜、热爱、保护、传承、展示、发展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就是让自己的文化面向世界、接轨世界、融入世界,这是一个民族和地区自信的表现。一个民族和地区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愿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失去对祖先的记忆、对基因的保留、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对自身的自信,那这个民族就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为了激发学生热爱我国的民俗文化,笔者在课堂上曾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国内的抽样调查表明,在来华美国游客中,以欣赏名胜古迹为主要目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由此可见,美国人都很欣赏我们的民俗文化,我们更应从中找到自信,更加热爱本国的民俗文化。为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维系功能,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把德安义门陈作为案例,深入介绍了陈氏发源地的历史、发展、繁荣以及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很好地普及了姓氏文化,让陈姓学生知道自己家族的根在哪,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家爱国的热情,也引发了其他姓氏学生寻祖问根的思考和对本家族文化的热爱。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其实十分脆弱,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和追新猎奇的现代时尚生活面前,民俗文化更像是一个易碎易裂的花瓶经不起碰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祖先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惯制和文化样态也在不断地消失。现代人生活的心理追求是更好、更美、更方便、更简易、更时尚、更自动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与之难免有些不相适应。为了让脆弱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旅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对其热爱、播布、传承。比如,在讲授江西傩舞时,教师不仅仅要介绍傩舞的概念、表现形式、地域分布,还需深入阐释这是农业时代农民对五谷丰登的企盼和对大自然敬畏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农业时代人类的基因,还指出其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很受欢迎,从而改变学生认为傩舞是一个很滑稽、恐怖的民俗现象的传统偏见,增加他们对傩舞的热爱并愿意传播傩舞文化。

3.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前,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由于注重实用性,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改变旅游专业课堂上“重知识,轻文化;重技能,轻涵养”的教学状态;致力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专业素养与气质。比如在讲到茶文化的时候,笔者以婺源茶道为例,对农家茶、富室茶、文士茶进行了对比,指出文士茶需要三雅,即“境雅”、“器雅”和“人雅”。还深入地阐释了婺源茶道所体现的“敬、和、俭、静”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了茶与人生的关系。民俗旅游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尝试,努力发挥了民俗文化的智育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美育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旅游专业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内涵”的状态。

4.注重民俗文化服务地方经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的开发对地方经济的作用,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了大量民俗旅游开发的案例,比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的成功,民居旅游在阳朔、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等,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民俗旅游价值的深入思考,也启发了他们利用家乡民俗旅游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了让民俗更好地服务江西地方经济,民俗旅游教师参与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了许多关于鄱阳湖流域民俗旅游开发的方案,以试图更好地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让学生对民俗旅游课程学以致用,教师组织学生依托当地的民风民俗及山水资源,引导社会人员创业,形成了《星子县朝阳农庄旅游总体规划》,并在实际的开发中加以运用,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民俗旅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由于民俗旅游课程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这种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其固有的缺陷,如与相关课程的内容重复、大而统的缺乏地方特色的内容等。基于此,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体系上:避免交叉和突出重点

民俗旅游课程与旅游类相关课程如旅游文化学、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的某些内容课程有交叉和重叠。而且民俗旅游课时有限,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和突出重点,应以 “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对能够体现民俗旅游课程特色的内容,如民俗旅游的定义及种类、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等,进行重点讲解,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和重要的民俗旅游知识点。同时,将民俗旅游与上述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联系、穿插融合,以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与旅游文化学、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相关课程相区别。

2.内容选取上:注重地域特色民俗素材的选用

目前的民俗旅游教材绝大部分是统编、通用教材,注重一般性的民俗旅游知识介绍,赣鄱大地具有许多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它们成为江西特色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并且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省内就读,这些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本省就业。学生出生于此、生长于此、工作于此,自然对家乡民俗更感兴趣,而且家乡民俗对当地居民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家乡民俗很好地解决了民俗旅游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民俗旅游这种地域性特点要求师生必须弄清本地的民俗风情。笔者在该课堂的教学中大量补充了诸如上饶弋阳的青阳腔、瑞昌的剪纸和竹编、赣南的客家山歌与围屋、畲族的婚俗、九江县马回岭的庙会、婺源风情、修水的茶礼、萍乡的农民画与莲乡风情、樟树的药俗、鄱湖的渔歌、南丰的傩舞、永新的盾牌舞、景德镇的瓷乐、九江的佛教净土宗、星子的金星砚与西河戏等江西民俗,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纷纷表示以后要为家乡的民俗旅游做宣传和贡献。

四、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应针对课程的特点,克服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法

民俗旅游课程信息庞大、内容形式多样,有较多的具体事象及案例,同时又要求有直观效果。若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会使内容显得比较简单和乏味。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显示,而这些有声有色且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边听教师讲述,边看图,可强化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到江西南丰的傩舞时,配上实景图片,使这种民俗事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在讲到服饰民俗的时候,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各种民族服饰的色彩斑斓;在讲到饮食民俗时,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讲到工艺美术民俗时,配上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到工艺艺人的独具匠心,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心灵手巧;在讲到“人生仪礼”时,播放成人礼短片,使学生立体性地体验成长,以及成长中享有权利的同时如何担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样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就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民俗的丰富内涵。

2.体验式教学法

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要掌握某种具体的民俗事象,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实地调查、体验,这样才能将感性认识与民俗理论相结合,由抽象到具象再还原为形象,这一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

如通过播放影视作品和节日习俗等,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民俗文化,组织学生到民俗陈列馆和博物馆进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民俗调查等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俗文化,更深刻地理解民俗文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组织体验教学,比如,组织学生去星子县观赏西河戏,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河戏所传递的忠、孝、节、义;组织学生去星子参观金星砚的制作工艺,听老艺人讲解金星砚的制作要领,各种雕刻所表达的文化寓意;组织学生去婺源古村考察,让学生实地感受了徽派建筑的魅力,特别是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婺源三雕所表达的理想追求,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朱熹故里婺源深厚的书香文化,以及农业时代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地方民俗旅游开发的必要。在讲授“饮食文化”这一主题时,笔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饮食及饮食文化,天南海北的饮食文化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在讲到茶艺时,笔者邀请江西省高级茶艺师给学生表演一段茶艺,并伴随着朗诵,精要地给学生介绍了茶艺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茶艺的魅力。

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是促进学生将民俗旅游理论与民俗事象紧密结合、将课堂讲授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加强第二课堂学习

第二课堂是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第一课堂即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学生如果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不到课外的应用,那么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枯燥乏味,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假若认真学习民俗文化,并有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就会运用所掌握知识服务于社会。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近年来,为了提高本土民俗旅游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加强民俗旅游学习的课外环节,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民俗旅游应用活动。

(1)家乡民俗调查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指导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自己家乡的民俗事象进行适当调查,是提高民俗旅游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乡以网上搜索、走访、问卷调查、实地体验等方式进行民风民俗考察,让学生调查家乡民俗事项的起源、发展、传承和现状,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家乡民俗比赛,介绍自己的家乡民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民俗,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民俗陈列馆和博物馆体验

江西省首个高校非物质文化陈列馆于2011年落户九江学院,该馆收集了青阳腔戏曲服装以及相关资料300多件、瑞昌剪纸70多幅、瑞昌竹编40多件、修水花灯10个以及湖口草龙等,较好地展示和保护了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九江民俗博物馆也收藏了近万件(套)珍贵文物和民俗风情图片,这些时代不同、风格迥异的文物和图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赣北及其周边地区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脉络。笔者充分利用地区民俗资源,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非物质文化陈列馆和地方民俗博物馆,并参加博物馆定期举办的个人展览、文物知识讲座、鉴宝、捐赠、学术探讨等一系列活动。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的兴致较高。

(3)民俗旅游专题讲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本土民俗讲座教学和现场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民俗旅游教学过程中建议邀请地方博物馆馆长和民俗专家来校讲座,以丰富学生对民俗的了解。

五、结束语

在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是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的角度去尝试和探索如何改进高校民俗旅游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本土民俗素材的选用;在课堂的组织方式上,推崇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结合;在教学的理念上,倾向于“四个注重”;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注重多元式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目标导向上,坚持民俗旅游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陆慧.中国民俗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4]仇新忠.“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9,(1).[5]杨筝.回归家乡:民俗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

[责任编辑:上官涛]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为了响应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基于此,对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所实施的一些线上教学手段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在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而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今后中职旅游专业线下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    键   词]  中职旅游专业;线上教学;教学反思;探索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手机在线用户规模庞大。就教育领域来说,这一数据达到了1.2亿。网络的全覆盖,微信、QQ的普及以及各种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和App的出现,为我国的在线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在我国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也应紧紧抓住这一时代机遇,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尽快实现全面建设教育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目标,以适应国家对现代教育的总体规划。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采取多种措施,力求实现在线教学的突破,抓住机遇。

一、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虽然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信息化教学,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很多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學工作时,依然采用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对主导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很少有时间主动思考与实践操作。旅游专业课程本身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点,因此一味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另外,由于理论知识讲授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提升的时间被大幅度地压缩,这就与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优质化、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初衷相背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现阶段,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尝试运用,但是总体而言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当前,所有中职学校的教师都通过线上教学纷纷当起了“主播”,这也就给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实施在线教学创造了契机,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意义

中职旅游专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优质化、实用型的旅游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保障。然而,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当前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的。例如,导游基础知识中的古代建筑知识、园林构景手法和饮食文化等内容,运用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学生学起来十分晦涩难懂,达不到要求掌握的效果,而通过线上微课教学讲解,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死板的文字知识跃出纸面变得生动、易记,同时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最终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学习能力,其职业综合素养也能得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教师还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教学,利用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线上教学实践策略

(一)BB平台的实践应用

BB平台的全称是Blackboard平台,它是一个集中了在线视频课堂、数字资源管理、网络教学以及校园社区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当前,其在我国的用户领域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企业培训等方方面面。因此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师而言,可以加强对Blackboard网络平台的使用,开设专业化的网络课程板块,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在每个板块中都会设有专门的交流区,师生们可以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自学能力。在Blackboard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与旅游专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导游业务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专门开设一门课,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学习、考试大纲以及外部链接等内容。首先,可以专门设置一些实训题目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其次,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带团案例以及知识拓展等教学资源上传平台,在交流模块中分享、讨论优秀案例和知识拓展的学习体会与收获等,在测验区通过网上测评、模拟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样化的功能模块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模式。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还可以综合BB平台的阶段教学评价和期末综合评价,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评。

(二)云课堂的实践应用

云课堂作为一种云计算平台,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全方位的教学。教师使用云课堂开展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同时也能够对教学进度做好科学的管理。对于中职旅游专业教师而言,可以利用云课堂来设置不同的模块,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微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复习以及拓展学习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师生还可以借助云课堂来进行及时的互动,将与旅游专业课程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高效的分享,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而言,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云课堂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借助数据中心向学生直接发布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供学生随时调取、查阅,同时还具备存储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展开学习,也可以下载学习资料反复观看。最重要的一点是,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所使用的终端设备没有较高的要求,并且也可以接受多名用户同时进行访问,在促使旅游专业教学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基础上,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加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中职旅游专业所开展的线上教学工作非常适合使用该教学模式。比如说教师在开展“导游服务程序”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在线参与模拟性质的实践活动。由于该章节课程内容本身非常繁杂,涵盖地陪、全陪、景区讲解员和领队等一系列不同导游岗位的服务程序内容,学生易遗漏、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分项目、分单元让学生模拟实践,拍小视频反馈。学生进行初次模拟实践后,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进行整理讨论,然后从云课堂上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找出不同岗位角色服务程序上的异同点,从而起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云课堂中,学生还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不足之处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信息化场景的实践应用

实训室是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实训室存在着设备成本高、搭建复杂以及维护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实训室训练会受到场地及设备數量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模拟实训室,使学生能够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受。另外,通过搭建信息化的场景,还可以将真实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实训室当中,引导学生能够真切地感知良好的职场氛围,最终提升自身的职业实操能力。

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在设计信息化场景时,可以选择从教案、课件以及拓展资源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开展“导游景点讲解”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知识视野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分项目的方式编写教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虚拟化的实物场景,多媒体课件设计上运用文字、图表、图片等直观呈现景区景点的游览路线、重要景观、历史典故等知识,拓展资源中放入景点景区的影像资料、3D多维仿真场景资料等内容,让学生在信息化的场景中开展学习,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景点知识、讲解方法、模拟实战讲解等方面层层递进,逐步提升,从而更好地掌握景点的位置分布、内外部景观及特色等诸多要素,这对学生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四、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线上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有利有弊。利在之前已述,弊在于:大多数中职生自觉性较为欠缺,在家进行网课学习还需家长的大力监管。一部分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无人监管,不重视学习,自由散漫,出现一边挂机游戏,一边挂线学习,似学非学的现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技术掌握程度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吸引不了学生认真听课;非面对面教学,教师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反应信息;三线城市、农村家庭宽带无法做到全覆盖等。诸多的问题要求我们思考与探索:如何才能把线上教学的优势为我所用,以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线上线下融合,取长补短。

五、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以更好的混合式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解惑。首先,制作的线上教学视频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以内较为适宜。其次,尽可能帮助学生把学案细化,让其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再次,做好线上的互动方案与线下的检验奖惩相结合,环环相扣。最后,合理可行的教学设计能让混合式教学课堂事半功倍。教师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完善,逐步把在线技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才能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职旅游专业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既是促使教育现代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加顺利地适应实习和工作岗位,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奉献一分力量,这是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初衷,也是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的一个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艳.翻转课堂教学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手段的运用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0):206.

[2]徐春霞.“互联网+”新时代下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220.

编辑 原琳娜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西二小学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一、明确融合内容

学习人文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例如在学校旁边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飞鸟世界隶属全国首批国家级5A旅游景区,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长隆游乐园则集世界多种顶尖的机动游戏项目。这些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汇聚大量国内外的游客。这是孩子们接触外界,培养人文精神、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窗口与平台。

了解古建筑知识,激发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番禺既有水乡风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古建筑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教材库。目前,保存完好的宅第园林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它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另外“宝墨园”集古建筑与高水平仿古建筑一体,而大石、南村、沙湾等镇街的古村落也有不少独特色的古建筑。通过将这些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

树立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风光。番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其中莲花山、滴水岩、大夫山等自然保护区仍保存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居民就会到达这些地方休闲、聚会。从政府实施宜居城市的理念到人人都用心去爱护身处的环境,这些都是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同样也是综合实践学科课程内涵。

二、开发特色课程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主,又要有效利用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文化涵养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首先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了解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分享研究成果,體验文化内涵;其次是形成对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方法;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课程内容:分类整理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建设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实施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实施: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

课程评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除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力争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将研究资料整理归类,撰写成立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的报告,并提交给上级有效部门。

三、融合的意义

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学生通过参观家乡特色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发掘景观新内涵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运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旅游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运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静止和封闭现状,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带动起来共同参与,使校本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主要是灌输式说教,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乡土资源的课程建设,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继而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和调整。在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过程中,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开拓创新,引起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责任编辑 邱丽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在对河南省旅游资源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河南省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并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 河南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导言

文化渗透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作为一项人类的活动,外在表现为人的移动,内在本质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正是旅游的全部意义所在。因为文化的原因,人类开始旅游,可以说文化是任何旅游活动的最原始推动力;由于旅游,人类又创造发展了新的文化。文化与旅游,就是这般的血肉相连。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的驱动力和持久性在于特色文化。越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东西,越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发展旅游业必须打好文化牌。郑州黄河游览区靠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下面,就黄河风景旅游区的发展壮大,谈一谈文化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二、自然地理文化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

(一)风景景观文化

文化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文化并不能凭空得来,其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是天赋的,有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灿若群星,自然风貌中原独秀。?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70年代才在黄河之滨的荒山上开始建设的黄河游览区,经过近30多年的建设,建设者们在6000多亩的荒山上栽活了200多个树种,60余万棵树木,实现了大面积的绿化和美化,做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园林建设,使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点缀在绿海之中。游人至此,在秀丽的园林中,观赏黄河雄姿,会感到心胸分外开阔。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黄河外滩景区是人们最好的地方,黄河,它占地600亩,在黄河风景名胜区景区的一个新属。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沿江风光:与黄河零距离接触,感受黄河宽阔,博大,气势磅礴,欣赏“的悬挂,摇摆,宽,泥泞的特点” 。

(二)地质景观文化黄河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市北郊的黄河湖,南古越龙山,北至黄河,西至荥阳城牛口峪 ,东至黄河大桥, 200平方公里总面积。这里地处黄河,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中下游交界处,与黄淮平原秦川西部,东临齐鲁,北至北京,天津枢纽的南部,关键的事情,控制南北咽喉。地质构造独特,地理位置优越,优势明显。桃花山谷, 孤柏嘴三个有代表性的4黄土地层剖面,与国际,国内,特别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厚度比较的意义,坐落赵下峪的黄河风景名胜区的上游,有其特殊的科学意义,更典型,罕见的自然,自然,优美,系统性和完整性,是青藏高原,东亚转型,中国文明历史与黄河形成演化的一个重要结点形成的研究,地质价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被称为“父亲”中国院士刘东生认为,莽山地区地质遗迹十分丰富的资源,科研涵盖了许多学科,黄土,黄河黄淮平原,黄河文化,多个部门,水,农业,地质,和一个特殊的写作,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利用现代数字化,科学技术,通过声,光,电设施,再现了黄河,黄土高原,中国北方平原的形成;再现我们在努力工作的黄河流域的祖先,创造了黄河流域的灿烂文明,成为中国文明和中国的民族,中国民族的母亲河,是有血有肉的显示器的发源地的基础。随着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建成开放,将使旅游文化内涵,观赏性,参与性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三、人文历史景观文化是驱动力中的核心力量

(一)黄河文化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给我们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把中国造就成为一个有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远古时期,原始先民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景区根据这一文化在中心景区五龙峰景区内雕了一尊母亲雕像,名为“哺育”的雕像,这座雕像坐落在梅池中央,高5米,重达30吨,用白色大理石雕塑,通体白色的头发, “妈妈”魏纪,穿衣服,拥抱宝宝睡觉,形态端庄高洁,表达了宁静和优雅,她回到了崇高的山山,下更有尊严面对滔滔黄河,对壮丽山河,惠妹。 “母亲”是黄河的象征,代表了中国民族的婴儿,黄河和血肉联系和母爱亲情的中国民族表达。

(二)中国文化“中国”,它指的是两个不同的部族领袖在中国原始社会

颜姓蒋燕,是部落的领袖。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从西北到中原地区。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部落的一部分居住在东部,南部黎,苗逐渐融合,形成于春秋时期,中国汉族,后来被称为中国汉族。在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黄帝族强大的力量,文化也高,因此,黄帝族已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两人成为了大汉皇帝的祖先。也被称为中国民族的祖先。因此,人们常常说中国人还是黄帝的子孙“黄帝之子” 。炎黄后裔成为中国民族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提供了不竭动力。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缔造者,炎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和中华民族感情的纽带。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依据这一文化特色建造了炎黄巨塑。炎黄巨塑景点包括炎黄二帝塑像、广场和纪念坛三部分。

(三)大禹治水文化

传说在远古的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因为治水有功,舜传位给禹。后来,禹的儿子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禹便被称为“夏宗神”。

景区于1984年5月建成的大禹塑像,高10米,重150吨,用钢筋混凝土浇注。雕像坐西朝东,面向黄河和东部平原。大禹头戴斗笠,穿着厚厚的大衣,右手拿着他的左胳膊挥舞着雷,杨,简洁端庄,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形象。就像一个粗糙的花岗岩砌筑,中间块都有一个碑,上刻“美丽的愚公,德国远”八个大字。雕像远观形象高大,气势非凡。特别是在密集的雨云,雨,河涛在一起,像一个更有尊严的余威,栩栩如生。他似乎在呼吁人们对自然的斗争,并删除所有的邪恶,人民的利益。邓驼岭,湛宇一样,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治水英雄“在繁忙的公共责任,生下一个儿子不,亲爱的,终于到了洪水入海,友善的言语是崇拜,”明夕,择优录取龙宇,模型人“。

(四)古战争遗址文化

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两位人物,刘邦和项羽。他们为争夺政权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为中华历史增添了闪亮的一笔。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公演前202年)十二月,历时4年。最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告终。此次战争,持续时间之长,占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景区内的骆驼岭西,是汉霸二王城遗址。汉王即刘邦,霸王即项羽,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4年之久的战争,难分胜负,后来双方派出使臣议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后人便把这段战争成为“楚汉相争,鸿沟为界”,这也是中国象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渊源。

(五)黄河民俗风情文化

民俗文化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表现在广泛而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中,内含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时代精神的认同。它创造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代相传。

游览区根据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立了黄河民俗风情苑,以此来展现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的状态,使游客们对当地的习俗亲身体验感受深厚的文化特色。黄河民俗风情苑的主体结构为窑洞的小院,四周游廊环绕。建筑风格为青瓦飞檐木柱的仿古样式。分为五个小院,既独立成园,又互为通连;自西向东依次为神农苑、百花堂、鸿禧堂、黄河风、泥艺张。 还有很多精彩的节目表演,难得一见的老式家俱古色古香,都会带你走进悠悠的历史岁月中感受千年的文明。

四、现代旅游文化成为驱动力中的一枝独秀

启动现代文化相当多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种恐惧感,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的经验,提出了抵御极端现代文化的思想,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发展中世界,文化也在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研究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保护,以更长远,化解矛盾和冲突上面更加和谐,给更多的人选择的自由空间。我们的现代文明不应该是简单的排斥,排斥现代文化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保护和发扬历史传统的同时,大力推介现代文化,而且步子很大。景区在2008 年还迎来了一批美丽的使者。7月20日,108位佳丽在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广场参加“2007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入城仪式”。仪式上,中原汉子敲响炎黄广场大钟,擂响六十六面大鼓,四十人用唢呐吹奏“百鸟朝凤”乐曲,并有太极方队表演,彰显中原文化神韵,最后万人高唱《龙的传人》。在这里,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2006年12月9日,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论坛暨黄河风景名胜区旅游营销专家座谈会\"。游览区利用了选美竞赛,媒体传播等一系列的现代文化向世界宣传着自己扩大自身的知名度,让世界人民了解自己走进自己。

五、结语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为景区注入了灵魂,深挖文化的内涵?,在文化表现上把握好主次关系,有重有轻。景区把文化融入到自身的产业发展中,在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将旅游的经济性,文化性有效的统一起来。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 文化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的大小、影响力的大小,可持续发展力的大小,文化也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品质的高下、品位的高下,因此只有文化才具备发展的潜力,只有文化才具备发展的动力。郑州黄河游览区借着文化这一驱动力走上自己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 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 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张建萍.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 杨卫平,夏丰.河南之旅——中国之旅热线丛书[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付晓玉,1983年9月,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 ,助教,现就职于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上一篇:人本主义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教育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