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2023-03-02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创 新 点

◆ 以生为本,趣味导学;

◆ 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 以生为本,多元评价。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第13课。

教学对象分析

课前,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我发现四年级学生对生肖已有了一些了解和接触,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语文园地五”中有“读读背背十二生肖”;四年级上学期美术第七课是“有趣的属相”。通过调查,我发现尽管学生对生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存有一些疑问,很多学生对生肖的作用、来历等都不怎么了解,甚至有学生对照生肖推算自己一天运程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对生肖做进一步的研究。而学生也希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对生肖进行研究,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初步认识生肖用于记年的作用,能够利用生肖的排序推算年份。

能力目标: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了解、认识十二生肖的有关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与生肖有关的问题,巩固收集、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交流中,认识生肖,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树立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决心。认识属相与人的命运没有联系,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的思想,破除迷信意识。

教学资源及环境分析

教学资源:《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网址:http://hsfx.e21.edu.cn)。

《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整洁美观、布局合理的界面设计;生动形象、清晰美观的图片显示;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和谐悦目的色彩搭配。利用这一主题网站进行学习,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调整学习进度,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生肖大看台、生肖小知识、生肖PK台、生肖故事会。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一人一机。

教学策略

趣味导学

活动前,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歌曲等素材,制作了《生肖与民俗文化》的主题网站。在活动中,利用《十二生肖歌》导入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中精美的十二生肖图片,感受到生肖独特的魅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展开研究。在交流汇报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带领学生做一做生肖排序、生肖成语填空、生肖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记住十二生肖的排序,积累带有生肖的成语。

分层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他们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有的学生仅仅能够利用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按照不同的研究专题分成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弱的学生;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努力学习,不懂就向同学、教师请教,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通过在与同伴的交流、汇报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研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多元评价

在评价时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利用游戏、问卷、表格、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自评与互评。(详见下表,每个项目以五颗☆为优秀)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学生欣赏Flash动画《十二生肖歌》。

师:我们刚才听了《十二生肖歌》,这些动物的形象非常可爱。昨天老师在超市发现,猪娃卖得非常火,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今年是猪年。

2.感受生肖

师:课前,同学们也收集到一些有关生肖的物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带来的生肖物品,有生肖剪纸画册、生肖邮票、生肖布贴画、生肖纸娃娃……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肖图片,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网页“生肖大看台”,观赏生肖物品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收集,真正感受到十二生肖就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面对学生的上佳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示弱,指导学生打开主题网站中的“生肖大看台”浏览各式各样的生肖图片。在观看过程中,不时可以听到同学们发出的感叹:“哇,太漂亮了!”“真是太美了!”

3.研究生肖

师:你们最想了解有关生肖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整理,并在黑板一侧板书问题。

问题:为什么是十二种生肖?

十二生肖是怎样排列的?

十二生肖有什么作用?

生肖与人的命运有关系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研究问题分组展开研究,请大家充分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中的资源。(全班分成4个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向全班汇报。)

4.交流反馈

第1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的来历”。通过浏览网页,我们发现有关生肖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通过讨论,我们认为“中国生肖源于古人对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用以记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有古籍记载。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说法进行分析、筛选,选取最可信的说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第2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十二生肖的排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师:想想这十二种动物活动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很快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生肖排序的游戏。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Flash小游戏,十二生肖被打乱顺序排成两排,学生利用鼠标拖动小动物,使它们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来排列。

第3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的作用。十二生肖是用来记年的。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每一年是某一生肖年,因此,根据农历来计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例如:1994年5月出生的人属狗,羊年出生的人属羊。

师:那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一个人属龙,猜猜他是哪年出生的?

生:如果他比我小,他有可能是2000年出生的;如果他比我大,他可能是1988年出生的。

师:你是根据什么推算出来的?

生:我是1997年出生的,我属牛,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我就推算出这个人的年龄了。

第4小组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生肖与人的命运的关系。我们利用百度搜索,发现网上有很多生肖与运程的说法,但通过属相调查,我们觉得人的命运应该靠自己努力。(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出示自己的属相调查表。)

【设计意图】第4小组的同学每人写上自己的情况,再在班上调查4名同学,最后就可以对全班同学的属相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了。

5.生肖PK台

师: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上“生肖PK台”吧!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常常会用到一些有关生肖的成语。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每组1分钟时间,由第一个同学开始,按十二生肖顺序每人说一个带生肖的成语,以成语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按机房座位纵向排列为一组)

师:下面请获胜组的代表谈谈怎样收集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生:收集成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语文书上有很多成语,有时听别人说到的成语就把它记下来,还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者上网查找。

师:同学们还可以做做“成语填空”这个小游戏,这些成语都等着你填上生肖的名字呢!每个生肖名只能用一次,填对一个得10分,满分120分!课后请同学们欣赏一下主题学习网站中的《生肖故事会》,这里有许多好看好听的生肖成语故事呢!

6.拓展延伸

利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将学生的研究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学生可以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研究,并将收获及研究成果发表在网站上,与他人交流。

【设计意图】《生肖与民俗文化》主题学习网站中,本人设计了一个“交流汇报”板块,其中预设了5个汇报主题:生肖与民俗文化、生肖的来历、属相小调查、生肖的排序、生肖与成语。网络使学生的交流汇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课后继续研究和交流提供了方便。

教学反思

《生肖与民俗文化》是四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有一些实际的感受。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在《生肖与民俗文化》一课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发现、探索,而不是教师用信息技术来讲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最重要的环节。课前播放的《十二生肖歌》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对学生收集到的生肖物品,我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导学生打开主题学习网站中的“生肖大看台”,浏览各式各样的生肖图片。 这些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提出不少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组成研究小组。

(2)利用网络,兴趣渐浓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众多方法中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办法。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研究,尽其所能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还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在线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了解、认识了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等有关知识。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巩固浏览网页、查找信息的技能,提高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学习的动力,学生更容易从研究中获得成就感。

(3)利用游戏,维持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交流汇报环节中,我根据各小组不同的汇报主题,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小游戏。“生肖排序”帮助学生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成语填空”帮助学生积累了有关生肖的成语,而“成语接龙”更是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利用网站,分层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因此在利用主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得如鱼得水,他们在网络中自由地浏览网页、获取知识;而有的学生则利用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在活动中,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按照不同的研究专题自然形成学习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弱的学生,团结协作,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1)浏览主题网站

“生肖大看台”中包括了生肖瓷娃、生肖剪纸、生肖邮票、生肖国画的图片,丰富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生肖的独特的魅力,进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生肖小知识”主要以文本为主,包括了生肖的来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关系、十二生肖的选用排列、生肖相关成语、生肖故事、生肖与民俗……通过浏览这些网页,学生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部分问题,了解到一些有关生肖的知识。“生肖小知识”中“万年历”为学生查找公历年份对应的生肖提供了方便。

(2)浏览相关网站

在相关网站中,为学生提供了 “生肖文化”、“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故事”这三个专题网站的链接。这三个网站各有侧重。“生肖文化”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有关生肖的知识。“十二生肖”是“老百姓在线”中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十二生肖做了详细介绍。“十二生肖的故事”则集中了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通过这些专题网站,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拓展了对生肖的认识,增长了知识。

(3)利用搜索引擎

在相关网站中,还提供了两个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的链接。目的是为了让那些网络利用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让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课上学过的收集信息的方法,通过百度、谷歌网站查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还用简短的一句话:“你还可以利用下列搜索网站去搜索你想了解的有关生肖的资料,记得输入关键词喔”,用以提醒学生确定合适的关键词,以便更加迅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网络的优势解决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问题。有的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上网查找所需的信息;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利用主题学习网站也能获得很多相关知识。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不愿意离开机房,他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利用网络,他们更迅速、更方便地收集到了各种有关“生肖与民俗文化”的信息。利用计算机,他们还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发布在论坛中供大家交流。网页上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纷纷表示课后还将继续自己的研究。

我想:学生最大的收获大概是能够由此次活动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如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上网查找资料、利用网络交流汇报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得发展。

《生肖与民俗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上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标,但也留有一些遗憾。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前,对于白族文化的研究,很少有人从生态民俗的角度来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在经济生产、村落、家族、岁时节日和民间口承文艺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以往的白族文化研究形成补充,并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

关键词: 周城    白族    生态民俗

白族文化研究是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白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形式、音乐、绘画、服饰、建筑等问题,很多与民俗研究有关。但白族文化研究仍然存在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例如,以生态民俗视野展开的白族生态民俗考察还尚未出现。据此,本文以生态民俗学相关理论为参照,选取了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喜洲镇周城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以期通过这一典型对象的生态民俗文化考察,以点及面来探析大理白族生态民俗的发展及现状。周城,位于大理市的最北端,距喜洲镇5公里,其背靠苍山云弄峰,面对洱海弓鱼洞,紧傍蝴蝶泉。周城现居人口有2000多户,10000多人口,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

本次调查的具体方法有文献阅读法、深度观察法、访谈法,再对调查资料采用质性研究。

一、周城经济民俗的生态特性

经济民俗是指围绕着物质生产而形成的风俗,它由当地居民的生计方式所决定的,是所有民俗的基础。一个地区生活的民族的生计方式,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周城前水后山,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前至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土地面积始终未过五分,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周城白族民众形成了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纺织生产为辅的具有生态意义的村落经济生产方式。《大理县志稿》卷六十二载:“周城至阁洞塝,皆男耕女织。”①周城的农耕生产依生态区位形成了水田、旱地两种耕地分化,旱地主要在苍山上和苍山脚,水田分良田、雷响田(靠自然降雨耕种)和水浸田(洱海常年有水浸入的水田)三种。依耕地的土质、水利条件,形成了水田多种水稻、小麦,旱地多种玉米的作物种植特点。

由于人多地少,自古以来,周城在生计方式上有别于其他白族聚居村落的地方在于除了农业外,其手工业、商业历来较为发达。周城的手工业尤以扎染久负盛名。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生态环保——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当地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而以板蓝根居多,用石灰沤制成蓝靛染液。其制作程序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碾平等。此外,因生活所迫,周城男性多外出做生意,主要是赶马帮,因此,商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新中国建立以后,周城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地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投向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缩小,投入手工副业、商业、服务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增加,尤其是扎染业,已经成为当地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民族传统工艺,为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周城的第三产业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每天来到蝴蝶泉旅游的人数不胜数,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当地各种餐饮住宿行业的发展。多元的经济生产模式对于平衡周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使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二、周城社会民俗的生态特性

民俗学所指称的社会民俗是一个侠义的范畴,其集中体现为围绕着家族、亲族、乡社、人生礼仪等关系所形成的习俗惯制。表面看来,社会民俗所带有的自然环境印记不似经济民俗那样显而易见,但若对其细细探究,仍可发觉其形成、沿承的生态背景,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促使一个村落形成的地理生态因素,往往从村落命名上就可窥见一斑。关于周城村名的由来,比较可信的一种观点认为,“周城”实为白语“知摺”的音转,即水边居住之意。以村落居地的地理环境命名,由此也折射出古代周城白族民众在对栖息地的选择方面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取向。

此外,从村落构成来说,周城是一个多姓杂居的聚居村落,这种情况是因周城自古处交通要道,与外界接触较多,长期以来不断有移民从外地迁入。杂居村落的周城居民宗姓观念比较淡泊,但有强烈的地域认同意识,所谓“人不亲土亲”,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周城宗姓间的争议、矛盾、械斗几乎没有发生过,另一方面,一个或几个大姓把持村社政权并行令其他小姓的情况在周城从来没有发生过。各宗姓在各种生产、生活中会相互合作,如村内人遇有红、白事时,村人多去庆贺、凭吊或帮忙。这些社会民俗带有明显的生态因素,体现了周城民众朴素的和谐理念。

三、周城岁时节日民俗的生态特性

岁时节日,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②。周城本地节庆活动,有些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在节庆仪式内容中往往会融入春祈秋报或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内容。这方面,最典型的节日就是栽秧会,它是在栽插水稻最忙碌的芒种到夏至时节组织的一种与生产相结合,以加快栽插为目的的歌舞娱乐活动。栽秧会要推举一位劳动力强并有威望的人出面组织,他即为“秧官”。栽秧开始第一天,叫“开秧门”,要“竖秧旗”。往后则由吹唢呐、敲锣鼓的人组成乐队,后面跟着背秧苗的姑娘们,来到田间栽插。由于家家都要举行类似的仪式,旗子轮流使用,全部插完要40天左右。插完后又举旗绕村一周以示庆贺。需要指出的是,周城人过栽秧会这个节日不同于大理其他地区,他们从开秧门到插完秧这一段时间的活动叫做“农家乐”,而不是栽秧之后再举行“农家乐”活动。栽秧会是直接和农业生产结合的一项节庆活动。此外,周城的本主节、绕三灵、火把节、中秋节等节庆活动中也都会渗入一些祈祷或庆祝丰收的内容。

除了与农业生产相关外,周城的有些节日与白族的原始信仰、宗教信仰有关。如白族特有的民间盛会“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原意为游逛三个园林的意思。关于“绕三灵”,有一种观点认为其最早应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社”,所祀者为“神树”,即“社树”。“绕三灵”活动集中体现了白族先民以“社”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形态,“社树”祭祀仪式又反映出其中植物崇拜的观念。“绕三灵”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为农历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发展到现代,其活动内容有了很多变化,其原始信仰的痕迹基本也褪去,祈求神灵赐子降福、禳灾的内涵也逐渐淡化,而更多发展为一种集春游、白族歌舞和娱乐为一体的白族民俗活动。

此外,说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周城的“蝴蝶会”也很典型。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是苍山云弄峰下蝴蝶泉边彩蝶最多的时候,附近的群众纷纷前去观赏,举行野餐,谈演洞经古乐,祈祷风调雨顺,年轻人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周城因近在咫尺,去赶会的人自然更多。新中国成立后,因蝴蝶泉附近农田遍施农药,林木减少,游人又多,蝴蝶已不多见。近几年来,由于当地政府部门开始注意环境保护治理,蝴蝶又逐渐多了起来。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照周城的岁时节庆民俗文化,会发现这些民俗现象的存在和发展,保留和变异,都与特定的地理生态条件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周城的许多承袭久远的民间节庆习俗,超越时空,仍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当代社会白族社会民众对这些节日仪式、活动的表现形态的合理性似乎并不是特别在意——更多钟情的是这些仪式与活动对于缓解精神压力的心理治疗功能。

四、周城口承文艺作品的生态特性

民间口承文艺作品属于民间游艺民俗的范畴,是在人类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闲暇文化,在民众生活中发挥精神调节和娱乐的重要作用。民间口承文艺作品大多与特定的地理、自然生境制约下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密切联系,不同程度地折射着区域性生境的种种特点。

在白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传说、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在白族民众中广为传播的传说《舍利子花树》和《蝴蝶泉》的传说都是最早发轫于周城的。《舍利子花树》讲的是:周城有一青年段隆,其妻难产,段隆在山中遇到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帮助段隆妻顺利生产,并送与夫妻二人一株舍利子花树。皇帝知道了这株神树,欲强行抢夺。周城人民忍痛砍了舍利子花树,但在白胡子老人的帮助下又得到另一样“宝贝”——挖出了一股长年不断的清泉,从此周城人再不惧旱灾了。这一传说既解释了周城地方风物的来源,又反映了在传统阶级社会周城民众的阶级情感和对神异力量的期盼,同时还曲折地表现了当地民众渴求提高生产力,征服自然旱灾,改善生存环境的心路历程。《蝴蝶泉》讲的是:有位青年猎人叫杜朝选,有次在云弄峰打猎遇到危害当地人的妖蟒,便向蟒妖射了一箭。第二天,杜朝选去寻找妖蟒,在祁摩洞遇到两位女子在洗血衣,原来,这两位女子是被妖蟒捉到洞中的民女。在两位女子的帮助下,杜朝选杀死妖蟒。为报救命之恩,两位姑娘欲对杜朝选以身相许,被拒绝后,羞愧跳入龙潭。杜朝选知道后深感辜负了两位姑娘的好意,也跳入龙潭殉情而死。其后,从龙潭中飞出了三只彩蝶。天长日久,龙潭周围的蝴蝶越来越多,龙潭就变成了蝴蝶泉。为感激杜朝选烧死危害当地民众的妖蟒,周城人把杜朝选奉为本主祭拜。《蝴蝶泉》传说蕴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它一方面反映了在早期生存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狩猎生计方式对于周城民众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展现了传统时代白族人民在游赏春光时对大自然神奇景象的咏叹。

在前工业时代,人类的生产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物候、气象规律的把握及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经验的总结与能否获得丰收息息相关。周城的民歌、谚语等韵文体民间文学作品往往成为传播、传承这些经验、规律的重要载体。如“你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你饭碗”,“初一下雨,初三晴,初三下雨,九不晴”……而大本曲、吹吹腔等说唱类民间口承文艺,则常常被群众带到田间,鼓舞劳动情绪,庆祝劳动丰收,内容十分丰富。例如,新中国建立后,由周城民众集体创作的吹吹腔剧《四炮其响闹春耕》就积极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除此以外,周城地区的民间舞蹈“双飞燕”、龙舞、狮舞、虎舞、猴舞、麒麟舞、凤凰舞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周城民众对居处的自然环境的体验、感悟和想象,对自然生灵动作的模拟与演示。

结语

通过以上对大理周城传统及现代的白族生态民俗事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充满了丰富的生态意蕴。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下,在白族民俗文化研究中,积极发掘诗意栖居与和谐守望的命题,既具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利发展,构建健康、环保的现代生活模式的现实意义,又能更好地促进白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注释:

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94.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31.

参考文献:

[1]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杨伟林,张云霞,王锋.白族简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从传统到现代:大理白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民俗呈现及其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1C140。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辨析;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吴光玲,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福建福安355000

[文献标识码]A

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在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的文章,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因此,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不但在理论上有必要,而且对于指导旅游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与认识大都集中在对某地或某类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思路上,而从整体上对“文化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外延的争议不少。有人认为,“文化旅游”不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是一种突出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消费者消费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这种观点同时也被认为是泛化了的“文化旅游”概念,把文化旅游作为六种旅游形式之一,即指参观那些“如诗如画”的或具有地方色彩的目的地,参观那些即将消失的“古老”的东西,如古建筑、手工纺织品、牛车、马车、从事农耕活动的工具,到乡村小饭店吃饭,观看民俗表演等。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从旅游业经营者来说,旅游业则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其强调旅游业的文化特点,正是为了使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得以更顺利地实现。总体来看,国内外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认识:(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6)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由此可以看出,把文化旅游当成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的观点,是一种广义的强调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思路,而主张类似于“民俗旅游”的观点,显然又把“文化旅游”的范围狭隘化了,而且缺乏概念的理论性定义。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

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相比“文化旅游”显得较为厚实。长期以来“旅游文化”就是一个被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观点:(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3)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5)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6)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7)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8)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如下特征:一是前几个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认识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几个观点逐渐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二是许多人偏好使用“总和”的概念来界定这一新概念;三是普遍没有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缺乏横向对比与国际衔接。前几个观点导致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即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这种误解,或许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与大国的因素有关,因为文化旅游资源毕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因而容易导致人们认为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资源(产品)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首先是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限定词,“旅游”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湄洲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闽东太姥山母亲文化旅游节”、“畲族三月三节”、“屏南鸳鸯溪爱情文化之旅”以及各种形式

的宗教朝圣旅游等就是具体的文化旅游活动。

其次是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的研究,在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最后是学科归属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二)两者的关联

首先,从概念范畴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二者的交集,一是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趋向于文化景观的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许多理论和结论,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最后,从学科角度来看,旅游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旅游的知识系统,是把旅游作为文化的对象和内容加以研究。旅游文化学是商业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旅游学和文化学的结合,也是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作为一个旅游者,仅仅知道旅游,只是一个看客;不仅知道旅游,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才称得上一个旅行家。同样,仅仅研究旅游,可以成为一个旅游业的指导者或一个有知识的商人;只有不仅研究旅游,而且研究旅游文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家。

三、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一)关于文化旅游

近年来文化旅游概念的研究在文献中偶有出现,但尚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各有侧重。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遗产地旅游。随着旅游业的空间增长,人们对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完整性的关注日渐增加。国外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方面。

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现象,使得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原有吸引力减弱甚至消失,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影响极大,也将影响到下一代人能否继续拥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可能在文化旅游地保护与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形成热点。

保护和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保护,如果不加保护地开发,势必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开发也将难以为继。但这对矛盾并非是不可协调的,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问题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两大思路,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一是从规划和管理技术层面,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来解决,如LAC理论、VERP理论和ROS技术等;二是进行功能分区,根据文化旅游地每一区域的重要度和敏感度确定其功能。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资源完整性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四大功能,就必须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而利益的获得更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

政府定位问题主要体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使得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政府部门由于受财政和行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独立完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经营权出让也存在经营者非理性开发和掠夺性经营破坏景区资源的风险。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应该分离,政府在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当前也是今后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旅游文化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相交织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势必对旅游文化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旅游文化学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次扩大化趋势。一方面,将迅速扩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把触角伸向旅游活动中的广大领域,形成自己的分支,如旅游消费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学、旅游企业文化学等,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学将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论方法重新认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发掘出其中深层的东西,促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科学化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旅游文化研究将逐渐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它们直接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调查研究之中,快速简捷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使过去只能做定性分析的问题定量化,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责任编辑:青 草]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烙印。扬州剪纸作为江苏扬州传统的美术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扬州乃至江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为中国南方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以扬州剪纸为研究对象,对扬州剪纸的构图、技法、图案选择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扬州剪纸结合其他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进行探究性研究。

关键词:剪纸;构图;传承;创新结合

在中华民族的千年发展史中,剪纸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与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大农村,剪纸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于烘托传达承载情感的重要载体。自唐代以后,伴随着扬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剪纸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渐影响全国各地,成为了扬州乃至全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 扬州剪纸的基本内容

1.1 扬州剪纸的起源

在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曾写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木兰替父从军后归来所贴的花黄便是一种类似于剪纸的面饰。由此可见,剪纸艺术的传承时间已经非常久远,而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剪纸作品,便是在新疆发现的五福团花剪纸[1]。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的发展,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下,剪纸艺术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自唐朝起,扬州便开始有了剪纸报春的习俗,人们将纸剪成花虫鸟鱼,贴于窗,谓之窗花,又或者如木兰一样对镜贴花黄[2]。除此之外,扬州剪纸还与民俗结合,用于祭奠先人,也就是在中国农村用于祭奠的纸钱、纸牛马等。此后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扬州剪纸的发展更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明清时期,纸扬州除剪外,扬州刺绣更为一绝,格调高雅,传神,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3]。其所绣花样极其丰富。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扬州剪纸与扬州刺绣开始结合发展。刺绣以剪纸为底,以针绣之,扬州剪纸也以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剪纸艺术形式与风格[4]。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扬州虽经历战火,但剪纸因与民众生活的高度联系得以保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张勇寿等一批剪纸艺人的传承学习下,扬州剪纸得以新生。

1.2 扬州剪纸的构图技法

扬州剪纸作为我国南派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之一,风格清秀雅致,作品技艺技法精巧,作品内容意象明确,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地方特色。好马配好鞍,在扬州剪纸享誉全国的背景下,其最基础的便是做工用料讲究。扬州剪纸所用的纸张通常情况下以安徽宣纸为底,并且多以手宣[5]。其纸张薄厚适中、质地平整,且韧性远超于其他纸张。最终成品通常放于其他颜色纸张之上,通过色彩对比烘托其作品效果[6]。

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绘图技法之一,常以单色墨线勾勒所画人物或风景,以最简单的绘图方式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精气神,其内容通常简洁朴实,给人以真挚之感,放置于今天,与我们平时所画的速写有异曲同工之妙[7]。而扬州剪纸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手法便与白描有极大的相似性,白描以笔以线勾勒出所画对象,扬州剪纸则以剪刀剪出一条条流畅的线条,表现所刻画对象的特征,根据所刻画对象的不同,其线条在流畅的基础上,或圆润、饱满,或流畅、飘逸,各不相同[8]。笔者曾在扬州博物馆有幸看到过熊崇荣先生的剪纸作品,其中题材众多,有气韵端庄的福禄寿三星,也有体态丰盈的飞天神女,更有诸多花鸟、猫咪,其剪纸线条流畅轻盈、弯转流畅。以最简单的线条,将动物植物花鸟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并且其作品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意趣十足。(如图1所示)

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还是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构图永远居于首位,一副好的剪纸作品在构图上就给人舒适之感,能够极大地突出剪纸的内容,使整个画面更加具有装饰感。扬州剪纸在风格上常以简约为主,并且作品以流畅多姿、玲珑剔透的风格独树一帜,因此整个剪纸的构图具有经典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主次清晰。而且扬州剪纸艺人通常根据所刻画的具体形象的具体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剪对象进行艺术性加工,或夸张,或丰富,丰富却不凌乱,常根据其特点定下一风格作为画面的整体节奏,或以线为主,或以块面为主,于方寸之间展现其精髓。整个剪纸画面于统一中带有变化,运用阴剪与阳剪相结合的方式,在二维的纸面上通过线条的变化,向人展现三维的内容[9]。

例如熊崇荣先生在扬州博物馆中所展示的个人剪纸作品福禄寿三星。整个画面以大体的块面为主,以线为辅,勾勒出福禄寿三星的衣服的褶皱、面容,三星居中,或拂须或持桃,福禄寿三星前放一仙鹤,在庄重之美中给人以轻盈之感[10]。整个作品放在白色纸张背景上,使得整个剪纸的人物更加突出,无形之中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红白色彩的对比,块面的基础,线条的突出,点线面的运用在这副剪纸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线条在作品中展现不多,但却是整个作品中的点睛之笔,线条的流畅运用,使得整个画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大大增强,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2 扬州剪纸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2.1 扬州剪纸的传承与保护

扬州剪纸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方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紙艺术之一,自诞生以来便以其与民间民俗相结合的方式对扬州地区乃至南方人民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期间虽历经战火,但仍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百废待兴,扬州剪纸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为其战后重生发展提供了诸多保护,大力扶持其发展。1964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扬州市开始建立民间工艺社,以此保护与发展扬州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国家的号召下,很快一大批剪纸艺人齐聚扬州,参与到对扬州剪纸艺术的恢复与发展中来[11]。并且在这期间涌现了如张永寿等一大批著名扬州剪纸艺人,诞生了诸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诸多传统艺术传承人在此时齐聚一堂,针对扬州剪纸艺术进行交流合作,对扬州剪纸传统工艺进行挖掘开发、创新保护与传承。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剪纸艺术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除了剪纸艺术的多方向发展外,诸多剪纸艺术大师开始培养新一代的扬州剪纸艺术传承人。例如张永寿先生的徒弟熊崇荣、张秀芳等。并且以此为基础,诸多艺术大师常受邀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或举办相关展览,或将其作品作为国礼进行赠送,对扬州剪纸乃至世界文化政治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06年,扬州剪纸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扬州剪纸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2 扬州剪纸与扬州刺绣的结合

扬州刺绣是扬州地区除扬州剪纸外的又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者同为扬州本地的民间艺术,在千年的发展史中剪纸与刺绣产生了深厚的交集,两种民间艺术在技法、风格、艺术特征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无论是扬州剪纸还是扬州刺绣,两者皆是在明清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实现了爆发式成长。刺绣为布,上至窗帘,下到被套,其上都以绣花为美,而绣花则需要底样[12]。而伴随着绣花种类的越来越丰富,传统的底样已经无法支持刺绣的快速发展,扬州剪纸在此时作为扬州地区经典的剪纸艺术,便与刺绣结合进行创新。刺绣常常以剪纸为底,并且扬州刺绣最开始便是主绣山水名画,其上运用了诸多的绘图艺术手法,整个刺绣作品给人以高雅传神之感。扬州剪纸便以此为基础,在自身的传统技艺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扬州刺绣的风格特色,由此产生了新的剪纸艺术风格。此后产生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作品给人以宁静高雅之感[13]。例如在扬州博物馆中熊崇荣先生的剪纸作品竹,整个作品线条苍劲有力,瘦劲孤高,整个竹节节干霄,生动地将竹子的坚贞、高风亮节的特征表现出来,具有经典的中国传统绘画与刺绣风格。(如图2所示)

2.3 扬州剪纸与动漫、京剧的创新结合

如果说与扬州刺绣的结合是扬州剪纸在技法上的创新,那么扬州剪纸与动漫、京剧等的结合创新,则是在剪纸内容上的巨大突破。扬州剪纸在传统剪纸内容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色,与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等结合,创造出新的剪纸形式。剪纸内容从最开始的山水、飞鸟花虫等,不断丰富拓展到如今的脸谱、邮票、动漫等。

而做出这一重大突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便是剪纸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先生的徒弟熊崇荣先生。作为继张永寿先生之后扬州剪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熊崇荣先生自从事剪纸艺术研究之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便不断对扬州剪纸的技法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独特的创新提高、拓展,不断结合新的时代元素。熊崇荣先生在此时真正做到了传承但不拘于守,创新而不丢其本。例如其剪纸作品Q版京剧脸谱系列,便是在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之后创作而出的。其所剪京剧脸谱,人物皆形神兼备,并且在剪纸脸谱的配色上大胆创新,具有经典的国画动漫画风,所用纸张颜色有淡绿、嫩黄等,剪纸作品整体给人以清新创辟之感,因此在社会上深受年轻人喜爱,并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投身剪纸艺术的学习,在完成其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扬州剪纸的时代传承。

3 结语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扬州剪纸作为南派剪纸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之一,对南方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对扬州剪纸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影响必定是深远长久的。古老民族工艺的继承,现代元素的融入,新的工艺技术的出现,三者相互融合发展,使得扬州剪纸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刘春风.典雅秀美的扬州剪纸[J].艺术品鉴,2017(4):107+109.

[2] 陈夏贤.扬州剪纸发展的历史渊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36-37.

[3] 王安霞,陈夏贤.扬州剪纸艺术特征解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2):169-170.

[4] 季优铭,朱宇婷.南京地铁站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94-95.

[5] 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125-126.

[6] 卜华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中的风格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9):114-115.

[7] 张冬冬,曹磊.在家具设计中传统手工艺对个性化定制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06):269.

[8] 宋昱萱,曹磊.商业街景观规划中城市文脉的延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40-41.

[9] 李媛,徐雷.草木染艺术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100-101.

[10]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11] 丁凡倬,郝凯利,薛晨,等.陈之有意 设之成境——室內陈设艺术刍议[J].大众文艺,2019(14):126-127.

[12] 卜华成,徐英,曹磊.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8(19):144-145.

[13] 郁添渊,曹磊.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92-93.

作者简介:武泽明(2000—),男,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南昌民歌是南昌地区的人民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歌曲艺术,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特有的语言文化、传唱形式,还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从语言特色和民俗文化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南昌民歌的特点和价值,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南昌民歌;语言特色;民俗文化

引言:南昌民歌属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观的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对南昌民歌语言特色及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南昌的历史文化,感受他们世代相传的革命精神。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南昌民歌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当地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进一步促进南昌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一、南昌民歌的语言特色

对于民歌而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语言上富有地方特色,民歌是一种乡土文化,所以,它的语言更偏向于方言。南昌民歌所传唱的是历史革命时期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和民俗文化,其语言系统与现在的南昌话具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研究南昌民歌的语言特色,能够更清晰的发现南昌话新老派的差异性,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南昌民歌中方言的韵味和含义[1]。

影响歌曲传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歌词是否具有一定的韵律,对于南昌民歌而言,它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含有优美的韵律。南昌民歌使用的是地方方言,这其中有一部分歌曲用方言唱出来押韵,用普通话歌唱也能押韵;而有的歌曲只在方言中押韵,如果用普通话翻译过来则听起来不再那么流畅。比如“六月端阳过,预备割早禾”这句中的“过”和“禾”用方言读是[kuo35]和[uo35],这明显是押韵的,而普通话读的是“[guo55]”和“[he35]”这就是不押韵的,所以有的南昌民歌一定要用方言进行传唱才能体现它的韵味。

富有节奏感是南昌民歌的又一语言特色。节奏是指民歌中词句、段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停顿规律的美感,它是由音色、音高、音量、长度四个元素所决定的。南昌民歌多是以五字句或者七字句为主,每一句都是由三个或者两个字构成一个音部,这些音部之间的停顿就是歌曲的节奏,由于句式较短,所以南昌民歌的节奏变化不是很大,这就更好的增强了歌曲的传唱度。

(一)物质民俗文化

大部分南昌民歌都是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使得歌曲中蕴含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南昌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当地人多以打鱼耕种为生,所以,南昌人会用民歌的形式向人们传授农业耕种的经验,比如《十二月生产》这首民歌就是根据一年中每个月不同的特点,讲述农耕应注意的要点。

南昌地区的水网分布密集,有很多的河流湖泊,比如锦江、赣江等等,这就使得南昌人不仅可以以捕鱼业为生,还能利用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经济。赣江作为长江的直流,流经南昌地区,这就使南昌成为了南北水路交通中一个重要枢纽地区,其水运事业非常发达,所以,很多船夫在日夜辛劳的工作中编出了“排工号子”这样的民歌,如《捞木》、《拉排号子》等等,船夫们在“编排、倒梁、拉排”等工序中喊着排工号子,可以借助民歌的节奏使动作更加统一,从而增强工作的效率,并且还能提升他们的凝聚力[2]。

除了生产民俗之外,南昌民歌还包括了饮食文化、出行文化等物质民俗文化,人们可以通过传唱民歌,体会南昌人悠闲的餐饮时光,也能进一步了解当地的交通出行方式。

(二)礼仪民俗文化

在南昌的风俗民歌中,记录了很多有关于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比如,《南昌民俗》、《十绣》等等,人们多是在春节、端午、贺寿、婚嫁等特殊的日子里进行传唱。每到春节,南昌人就会组织舞龙舞狮队伍,一路演一路唱,用民歌的形式给当地人送去祝福,同时,也用民歌祈祷这一年要风调雨顺,平安顺遂。

南昌民歌中的游艺民俗文化多是来自于历史时期走街串巷的商贩,他们为了招揽更多的买者,并向他们推销自己手中的商品,而编撰了民俗歌谣。不要小看这些商人,他们更像是民间的艺人,说学逗唱几种本领几乎样样都行,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售卖货品,还能丰富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的身心更加愉悦。

南昌民歌的礼仪民俗中也包含了爱情元素,爱情是人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对于南昌人而言,他们有着哭嫁的习俗,所以“哭嫁歌”就成为了当地民俗与民歌相结合的代表,人们用民歌的方式表达了出嫁女儿对父母的不舍之情。

(三)信仰民俗文化

南昌民歌从两个方面表现了民俗信仰文化,第一个就是图腾文化,在原始社会,人们总是将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当成是百姓的守护神,所以会编撰很多民俗歌曲来歌颂他们,这也正体现了古代时期南昌人对于图腾的崇敬之情[3]。比如,历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所以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非常之高,而南昌人也普遍将龙作为崇敬的图腾,还编撰了如“造起龙头高万丈,造起龙尾凤朝阳”这样的民歌。

第二个是祖先祭拜文化,在南昌民歌中有一首《寡妇歌》,歌词中所提到的“朝仙”就是指在西山万寿宫进香。这样的民歌不是很多,但仍然能够体现出南昌人丰富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南昌民歌进行语言和风俗方面的探索与了解,可以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歌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它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我们都可以從流传至今的民歌中找到历史的印记,并将此作为特色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何凡.浅谈豫章文化——南昌的民俗艺术研究[J].美术文献,2018(11):142-143.

[2]熊焱,胡菲,赵昕.音乐人类学维度下的南昌民谣音乐特征与文化属性的研究[J].牡丹,2018(24):86-88.

[3]熊焱.南昌传统民谣艺术的特色与文化价值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3):40-41.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梅那

上一篇:工业软件论文下一篇: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