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范文

2023-09-18

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非遗保护也从对非遗本身的保护提升到了对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根据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来设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性保护的创新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环境,很好地将保护区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农业、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条件充分整合,达到更好保护效果。本文结合江门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江门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整体性,还有地方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构成了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地区,民俗习惯和地理特征都有明显的区别,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地域性,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是根据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来设立的,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环境,很好地将保护区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农业、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条件充分整合,对非遗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个创新,从文化发展的规律出发,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点到面,有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既注重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也保护其得以存在的环境。2007年6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标志着我国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之路正式开启。此后,全国各地根据地域文化特点,相继申报不同文化特点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区域人群在从事生产及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内容的总和。在这个区域环境中,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发展等因素都影响着区域文化的形成,也就有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充分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特点。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就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的区域性保护,保护区域内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联的各种元素。

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也提高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和措施还是不足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次探索和创新。

(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肯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要满足以下条件:傳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并为社会广泛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较为集中,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鲜明的区域、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与参与保护的自觉性较高;当地人民政府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保护措施有力。这些条件正好说明了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浑厚,具有鲜明的区域代表性,充分肯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意义重大。

(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是依存在物质、环境、人群中的,并不会孤立存在,因此,保护其存在的各种因素才能达到更好地保护的目的。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政府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保障,要求生态保护区建设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生态环境一起保护;在古村落和老街改造中保留原住居民,保护其生活方式,避免生态保护区内的传统村落、老街变成空心遗址,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传承基因、环境和土壤。

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急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不仅仅限于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相关联的诸种条件,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系统整体。

(一)对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

文化生态空间是指“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或是以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文化生态空间实际上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存在的空间,包含有物理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意相关的问题,诸如“空间”、“背景”、“环境”、“文化土壤”等,具有空间物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既是地域的产物,也与地域息息相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首先要关注孕育该文化的自然生态,只有保护好其原生的自然土壤,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对“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保护。在保护文化生态和历史环境的同时,解决原住居民的生活条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社会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发展的整合与协同推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共融共生、均衡发展。

(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文化生态环境中,地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可或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影响,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则是形成地域文化自觉自信、营造良好精神环境的有力保证。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既要积极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也要积极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将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纳入建设措施之中。

增强传承发展的活力,就是有力的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遺产活动的繁荣,必定对当地传统文化产生推动作用。

(三)对非遗传承人群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离不开人,传承人群队伍的保护及壮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通过对当地的民俗和文化进行发掘和保护,繁荣民俗文化活动,培养民众的文化信仰,特别是提高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提高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参与保护传承,有着深远意义。通过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建立传习所、发放传承活动补助经费、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著书立说、推广宣传等形式,加强对传承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支持保护。

如在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将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成传习所的时间面积、传承人补助经费、保护扶持措施等写入总体规划,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将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教学计划,组织编写中小学版《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展示,提高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团队,建立传承兴趣队,在青少年中扩大传承人群;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媒体,加强传承人群社会宣传,提高传承人群的美誉度,增强传承人群自信心与自豪感。

结语

随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不断发展,重视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董明慧.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中州学刊,2013(09);

[2]杨雨佳.非遗文化生态空间的特征及保护[J].榆林学院学报2014(01);

[3]张松.作为文化生态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国保护实践的理论思考及问题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4]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7-2030)。

作者简介:潘景全(1974—),男,本科,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美术专业、非遗保护工作。参与“江门市东湖广场大型舞会”、“百歌颂中华”、“同饮一江水”、“江门市美术书法作品展”、“十分钟文化生活圈”、“周末艺术沙龙”等活动。“江门市东湖广场大型舞会”获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称号。现任江门市文化馆非遗办公室主任。

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一、基本发展情况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近年来,东明县按照山东省旅游发展提出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总体要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动了全县文化与休闲农业的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带动等方式,东明县相继出现出了黄河森林公园、黄河大堤旅游观光带、庄子纪念园、玉皇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等一批新兴景点。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碑林、高村黄河历史文化碑廊等多处宫殿式古建筑活动场所。

目前,东明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40家,文化企业从业人数约1900人。2009年,东明县文化与休闲农业总投资6.2亿元,产值3.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

二、做法及经验

1. 抓投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东明县投资7620万元兴建了东明国际大酒店。目前,该酒店已顺利投入运营,经营状况良好;为进一步提高接待、服务能力,2010年东明县投资1.2亿元,筹建了一处五星级的定点旅游电业大酒店;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庄周文化广场,与庄子纪念园、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黄河旅游观光带等景点连为一体,成为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建成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毛主席纪念馆,作为全县广大中小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

2. 抓特色,推进书画事业发展。东明县书画文化底蕴丰厚,书法爱好者有1.6万余人,“书画之村”有28个。东明县因势利导,成立了各类书画协会。目前,书画组织遍布城乡,全县有中国书法协会会员10名,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60人,省级会员16人,定居他处的东明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美术家协会会员11人。东明县被批准为“中国书法之乡”,东明县实验中学被中国书协命名为“兰亭中学”,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学。这也是继“中国西瓜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戏曲之乡”之后东明县的又一张“国”字号文化名片。此外,东明县鼓励、帮助书画家外出举办活动。郝明然、翟永华等书画家常年在外办班、写生、办展等。

3. 抓结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规划了总投资4亿元的集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建设项目,该项目由玉皇化工工业园、玉皇新村、玉皇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玉皇鲜果采摘园、玉皇森林公园、温泉度假中心六部分组成。

4. 抓品牌,启动庄子文化旅游开发。依托全国庄子故里暨生平思想座谈会,东明县在菜园集乡庄寨村原庄子观遗址上,规划兴建了庄子纪念园建设项目。规划投资1亿余元,重点开发庄子观、庄子修炼建筑、庄子墓、庄子湖系列化的庄子文化旅游产业,开辟“庄子故里游”“庄姓寻根游”旅游线路。为提高庄子品牌的影响力,搜集整理了《庄子传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已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 抓亮点,编撰东明文化历史丛书。为开发东明县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弘扬东明县传统文化,编撰出版了大型历史文化丛书《黄河的记忆》。

6. 深融资,重点建设项目深度开发。深度开发东明黄河森林公园,建设黄河文化风情园、森林游憩娱乐区、水岸渔家景区、湿地园、观赏植物园、天雨温泉6个景区,构成“一泉、两区、三园”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发展沐浴产业,推广有机食品,带动公园多方位发展。

7. 深挖掘,打造黄河大堤旅游观光带。为深入挖掘、开发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开发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东明县规划设计了总投资2亿多元的黄河旅游观光带建设项目。

8. 抓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强化。2010年初,东明县委、县政府对东明县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同时,县编委以东编发[2010]2号正式下文,成立了县旅游局,加大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为文化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东明县文化与休闲农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仍处于萌芽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认识模糊,没有把发展文化与休闲农业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上考虑。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东明县农村基础薄弱,发展较慢。一些地方的文化与休闲农业企业周边环境建设落后,水、路、电等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 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景点单一,淡旺两季分明,客源不稳定。

4. 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从投资主体上看,工商资本投资仍占主体,农民投资偏小。同时,由于土地、房产等不能抵押,融资困难,影响企业发展。

四、对策与思路

按照“以黄河文化、庄子文化为重要支撑,突出文化形象,注重市场产品,逐步把东明建成鲁西南的黄河旅游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庄子文化旅游胜地”的思路,健全文化、休闲农业产品体系,深度开拓旅游市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性发展是东明县文化与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思路。

1. 提高对发展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与休闲农业的研究、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各级有关部门对发展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认识,充分发挥文化与休闲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文化与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 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学习外地文化与休闲农业成功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引导、扶持文化与休闲农业发展,开发以地方农副产品、土特产、工艺品为主的纪念品,如将腊肉、豆腐乳等土特制品,布鞋、绣花鞋垫等手工制品呈列销售;完善服务体系,开发文化与休闲农业配套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 科学规划,确保文化与休闲农业有序发展。紧紧把握市场需求,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中,突出功能定位与开发,坚持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生产者功能和载体功能,把重点放在文化传播和特色文化打造上,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的农村和农耕文化;突出生态、安全特色,形成独特的生态休闲平台;通过发展文化与休闲农业,举办各类特色节会,打造合作、交流平台。

4. 创新思路,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一是把城市建设纳入大旅游格局。将城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街巷;二是挖掘历史文化。整修文庙古建筑群、明七十二牌坊、黄巢起义纪念馆、卞壶墓,重建庄子观、庄子墓,开发单雄信墓、马军营墓群、五霸会盟纪念地、窦固堆古文化遗址等标志性古迹,突显千年东明历史文脉,逐步把东明建成以庄子文化为品牌的旅游胜地;三是深度开发万福公园、南华广场、东明湖、石化公园、站前广场,建设大型文化广场和图书馆,在万福公园建设文化墙和展览馆,增强东明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城市新形象;四是建设万福河长堤公园。对万福河两岸开发改造,建设沿岸文化旅游长廊,打造万福河水上景观,建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重要旅游景区;五是充分利用地方餐饮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餐饮系列,打造“地方名吃城”或“地方名吃一条街”。

5. 创新方式,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把民俗风情与舞台艺术结合起来,推出一批旅客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内容。利用黄河文化、庄子文化,依托其他文物古迹,借助大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东明县文化旅游内容,提升品位。

6. 深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发展以庄子故里为主,书法绘画为两翼的庄子文化一条街。同时吸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机构和国家书画机构、协会组织于此设立分支机构、分店;以大平调剧团、民间艺术演出团体、戏曲音乐茶座等为支撑,打造戏曲文化产业平台;以东方武校等为支撑壮大武术文化产业;深入挖掘、整理民间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将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手工手艺、民俗等纳入文化旅游产业范围,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7. 突出特色,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在景点开发上,高点起步,突出特色,在“奇”“新”“精”上做文章,在质量档次上下工夫,全面提高景点档次,打造东明文化旅游新形象。着力开发建设“黄河文化浏览区”。一是加大“两桥一水”景区开发的力度,在“两桥”间建设绿色生态园;二是挖掘黄河文化,开发黄河大堤沿线游览。建设黄河博物馆及黄河民俗文化村和黄河沙滩浴,完善60多公里长的黄河大堤绿色长廊建设。在高村黄河抢险处和庞庄黄河决口处建纪念碑,增强黄河文化旅游吸引力;三是保护性开发大堤沿线移民文化和王高寨红色旅游文化,建设革命教育基地,提升黄河文化品位;四是加快黄河森林公园建设。将公园建成集狩猎、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黄河旅游胜地;五是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以历史古迹为亮点、以黄河大堤为主线、以生态农业为支撑,点、线、面结合,逐步把东明纳入泰山-三孔-水浒-孙膑-牡丹-庄子-宋都(开封)的旅游长线,建起以牡丹为中心的牡丹-水浒-孙膑-庄子故里-黄河风情游-黄河森林公园的旅游短线;六是以黄河生态文化、新农村建设为支撑,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依托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30万亩滩区林牧生产基地,兴建乡村林牧观光基地,积极发展乡村风情游。

8. 拓展筹资渠道,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个人参与投资开发,利用市场手段,逐步形成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五个一起上”的多元投资体系,拓展投资渠道,加快项目开发步伐。

(作者单位 中共山东省东明县委党校)

编辑/万晓艳

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摘要】在幼儿园内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我们要将其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在两者融合中会出现环境创设过于单调、幼儿主体性不突出等问题,通过探索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融合方法,应具体从户外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墙饰三方面进行融合。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传统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成果,龚自珍讲:“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学习、保护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幼儿作为新生一代,他们将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使他们对祖国的文化产生兴趣,从小培养他们了解明白、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要挖掘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效的在幼儿园进行创新和体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的潜在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而且能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将传统民俗文化有效的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生活在带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充分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深刻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并将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合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与幼儿园班级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步入一个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就像一个窗口,展示不同幼儿园的风格特色,同时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抽样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大部分幼儿园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出来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也有部分幼儿园重视了将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在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或是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环境创设过于单调

部分幼儿园环境創设的内容长时间固定不变,仅有的墙面创设也只是单纯的一些卡通画,只是为了美观,缺乏一定的功能和教育性;活动区角的投放过于单调,幼儿可操作性低。

(二)幼儿的主体性不突出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之一,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部分教师以幼儿的手部肌肉未发育成熟或幼儿不会做美术手工等其他原因,只是教师预设一个环境,从未让幼儿参与过环境创设的过程。

(三)传统民俗文化内容选择问题

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尝试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例如:

教育性难以彰显。例如:在幼儿园A的活动墙面上粘贴了十二生肖的精美剪纸,十二生肖属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剪纸是传统民间工艺,两者十分具有教育意义,也非常适合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但我们问过A幼儿园的教师,贴于墙面的剪纸并不是教师自己制作,也没有和幼儿开展过相关主题的活动,所以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没有彰显出来,教师与幼儿的创造性也不够。

内容过于单调。例如:公办幼儿园B是示范幼儿园,经过我们的走访观察,B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较好,园长及教师也很重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内的传承,园内布置了幼儿入园时玩的“龙舟船”,在表演区有传统民族服饰。但也存在着内容选择过于单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班、大班的主班老师,她们较为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情况,访谈结果显示: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两位老师均表示幼儿园一直在开展相关的环境创设,花的功夫也比较多,但主题较为单一,大型环境创设主要是传统节日,如春节等。从这两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情况及问题来看,对于内容的选择,仍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与推敲。

(四)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途径选择问题

教育方式小学化。例如:八月,C幼儿园正在火热招生中,在宣传灯牌上C幼儿园直接写着:教学特色:国学、传统文化。走访C幼儿园,不难发现幼儿园在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上有小学化倾向,教育方式十分直接、较为“死板”,通过念古诗再多次复述的方式学习古诗,将传统知识直接讲述给幼儿听,这样的填鸭式教育不仅没有达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因为幼儿不理解其内涵,只是背诵记忆,可能还会磨灭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教师对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与研究。幼儿园教师除了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区域,也要会对幼儿进行专业教育以及随机教育。教师要将环境创设的主题不断深化,深挖、细化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使其更好的融入至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教育流于形式。部分幼儿园并没有真正看到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必要性,只是流于形式,做一些表面功夫,以此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这样的方式既不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作用,还会给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增添负担。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的注意事项

1.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安全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1】。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俗文化合理的进行融合,如: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参考幼儿意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环境创设,并通过适宜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制作,要注重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幼儿的参与能更加亲近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教师应有的观念与理论基础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在安全的基础上,将幼儿参与作为首要原则,让幼儿在参与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2】,为了幼儿的发展许多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需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了解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幼儿园的园长及领导阶层应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落到实处。其次,对在岗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人,也是在幼儿园中与幼儿交往最密切的人,教师主要承担了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工作,创设内容往往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及适宜言传身教直接决定着环境创设所能达到的教育目的。

3.教育内容选择得当

现如今的环境创设较为单调,一般多使用卡通元素,事实上我们的创设应在充分考虑幼儿喜好的同时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审美固然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筛选传统民俗文化,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作为素材,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艺术形式,让我们的幼儿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4.就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更是环境创设中重要的资源与支持者。家园合作也是弘扬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让家长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与家长积极交流联系,共同为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做出努力。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操作

(一).户外环境创设。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创设种植养殖区,结合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我们可以在幼儿园一角设置亲近自然的“农庄”,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栽种作物,喂养一些小动物,不仅给幼儿园增添新绿,更将带来一片生机,犹如归园田居般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回归生活、探索植物奥秘的“活教材”,通过这些经历幼儿能获得快乐、体验成功。种植的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3】,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让幼儿体验传统农耕,感受民族文化。

(二).墙饰创设。墙饰作为室内环境创设重要的一部分,更是能直接彰显一个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墙饰的形式应多样、丰富。墙饰创设的内容,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如传统节日、中国剪纸、陶艺、国画、毛笔字、中国结、古诗、刺绣、中国民歌、民族舞、中国历史等作为研究主题,借与该主题相适应的墙饰来进一步烘托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墙饰潜在的育人功能【4】。

(三).活动区创设。依据最常见的区域归纳我们将幼儿园共划分为七个活动区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功能和创设要点与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融合。

1.角色表演区及表演游戲区。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区,如餐厅、超市、学校、工厂等场所,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可以为幼儿提供进行戏剧角色扮演的服装、面具、配饰、彩带、鼓等道具;在角色环境中投放有故事的曲艺内容,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幼儿可以在角色表演区,先欣赏戏剧故事,然后分角色模仿和扮演不同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在体验学习地方戏剧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同时饮食文化也可在角色扮演中进行学习了解。

2.建构游戏区。需要较大的空间范围;数量较多的材料如:积木、纸箱、易拉罐、水瓶、纸板木板等,自然材料包括树叶、秸秆等,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本土的农作物、鹅卵石、河沙都可以成为材料;用废旧材料制作灯笼、狮子等,在进行建构游戏时能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识和想象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美工区。提供不同的美术材料和区域如:绘画区、雕塑区、泥工区;各种美术工具:纸、笔、橡皮、剪刀、胶水、颜料等,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可以在美工区投放麦秆、小树枝等其他搭建的材料供幼儿编织、搭建;投放彩色纸,让幼儿与老师一起学习本土的窗花工艺,教师们可以将充满童趣,有故事性的经典剪纸放在欣赏区。陶瓷区,老师和幼儿可以在观赏本土文物之后,进行陶塑创作;刺绣如今在幼儿园大班较为常见,教师可以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刺绣工具,幼儿既学习了传统工艺,又增强了对色彩、线条、构图的理解,体验了美术的乐趣。

4.生活操作区。系扣子、串珠子、钉钉子、用锤子、用筷子、用勺子等,在生活操作区放的音乐可以是教师筛选出来适合幼儿听的民歌,让幼儿在民歌中熏陶,同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益智区。提供拼图、七巧板、迷宫、棋类、牌类、集合拼摆、图片比较等材料;结合科学活动和数学活动投放尺子、天平等材料。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提供各种房子、民居的自制拼图,幼儿可进行拼摆和排序,能培养幼儿专注、细致、有序等习惯。

6.阅读区。提供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图书、靠垫、小沙发、书柜,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投放民间故事书、民间手工艺作品画册、少数民族画册、民俗图书、文人名著、谜语书等。

除以上划分将明显的活动区,我们还可以将传统民俗文化在以下方面融合至幼儿园环境创设:

1.戏剧: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作为装饰,以照片、贴画、玩偶等形式,布置在班级墙面上,加深幼儿对戏剧内容的印象,形成视觉感受,更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于戏剧文化的理解;除了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观看,有条件的园所还可以邀请本土戏剧表演家到园内为幼儿演出,让幼儿欣赏现场的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园内各种资源如结合墙饰,区角,以及园内的橱窗,壁饰,广播等多方位立体化建构本土戏剧文化环境;组织民俗表演游戏,宣传传统优秀文化,如《孔融让梨》、《游子吟》等主题表演,在文学表演中切实感受中华优良传统。

2.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明博大精深。例如湖南有着地方显著特色的饮食文化,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创设以湖湘本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幼儿园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饮食文化区角【5】,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选择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设计和投放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通过张贴代表各种饮食的图片、玩教具模型等,以方便孩子们认识各种小吃的名称,种类,制作材料及方法等。

3.文人与文学:幼儿园应创设良好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教师们在走廊的两侧布置与古典诗词、民间故事相关的图片,班级教室的主题墙上可以幼儿的古诗绘画作品,激发幼儿对古代文学的兴趣的同时了解历史文人,让古典文学陶冶幼儿的性情。

4.音乐与舞蹈:传统音乐与舞蹈,可以通过音视频的方式在闲暇休息时间,让幼儿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 [2]陈幸军.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168-172.

[3]虞永平. 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 幼儿教育,2017(Z4):4-6.

[4]马丽洁. 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幼儿园文化环境——浅谈幼儿园窗饰、墙饰文化建设[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4):16-17.

[5]张卫民,曾虹,詹霞. 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6):57-5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璨,易虹颖

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摘 要:我们现有的中职英语教材及教学中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涉及还不多,怎样合理的吸收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怎样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张口向世界输出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尝试通过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内容、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实训实践,培育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一、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渗透地方民俗文化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游世界已不是梦想,人们旅游消费结构和内容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旅游者开始更加关注康乐项目,注重精神文化体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衷于来中国旅游,国外游客来到县区地方时,怎么才能向全世界介绍我们,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呢?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还不是很多,我们尝试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地方中职学校的旅游英语课堂的学生们,比其他类型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在民俗文化进课堂方面有着更加优越的条件。首先,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学业任务较其他学校较轻松,有时间来进行研究;第二,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研究文俗文化是对旅游英语课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加深和拓展;第三,地方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当地乡镇村落,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了解也比较多,这样开展地方民俗文化进旅游英语课堂也有一定基础,同学们在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知识也比较容易。第四,与城市学习比,地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民俗文化了解更多,很多都是身边看得见、摸的着的,把这些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五,地方民俗文化相比经典古文知识,更让学生亲切,能够亲近和参与到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实验中,学生的参与度高,能产生更多的成果必然就多。另外我们当地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和民俗文化景点需要优秀的涉外导游来讲解,这为以后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参考方向。

二、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融入地方民俗文化。

在现有的中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为了就业和升学,强调理论知识和导游技能,但大多都浮与表层,没有立足本地,缺乏定位,忽略了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失去了向世界介绍自己的能力。地方文化是根、是魂,缺少这些,面向世界所有的对话都空洞苍白。所以我们尝试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为中职旅游英语课堂引入新的生机,丰富课本内容,使学生更有兴趣,敢于开口,英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旅游英语课堂的教学。

1.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吸收地方民俗文化。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把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一个方面是对课本中提及的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对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渗透融入和补充;另层面是对课本没有提及的地方民俗文化,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一方面在课本中讲到民俗文化时,对比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把他们整理起来吸收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比如讲到节庆民俗“春节”,课本上讲的比较笼统,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中,有“黄帝陵传说”、有非遗“齐天圣鼓”“骂社火”等等,在融入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课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一课加深认识与理解,有更多的体验感和印象。另一方面是,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而课本没有提及,甚至在网站上也鲜有涉猎,那么这个时候需要搜集整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做主力,同时组织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身发掘知识,体验知识再现和创新的成就感,促进旅游知识的学习。

在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中还要注意几个原则:因生而定、因地制宜、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这样做才能合理、有效。

2.设置有效的教学模式。旅游英语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英语教学,它最终服务于旅游业,未来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导游。导游,要掌握知识,然后要所吸收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给游客听。这就不同于其他院校或者一些专业的书面英语,“表达出来”对于我们的学生就尤为重要。

在教学一线旅游专业英语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融入进旅游英语课堂中,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尝试中英文对照介绍当地民俗文化,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实景拍摄,学生出镜,发布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利用比赛机制,让观者进行点赞投票等。在准备这些英语民俗文化简介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方式来完成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中英文对照翻译等工作。这种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文化输出的平台

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以下几个实践平台。

1.校园开放周活动中进行地方民俗文化外语展示。在学校开放周活动期间会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那么这也给我们的学生用英语展示地方文化提供了一个舞台。

2.当地旅游景区接待工作。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我们会接到市里一些景区的接待工作,主要是为参观者讲解景区的现状景观和一些地方民俗文化,这时候能加入我们的英语介绍也能突显我们旅游专业学生的实力,当遇到外宾来参观时也可以从容应对。

3.邀请外教参加地方节日。学生用英语为外教介绍讲解节日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四、结束语

作為新时代的旅游英语课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课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地方民俗文化教育我们经验很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分享来促进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为学生丰富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就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旅游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宋安国.技能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十二生肖;民俗事象;文化

一、生肖文化

生肖文化是一种民俗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流传到今天,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中国现在流传的十二生肖是众所周知的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的历史,至今一些周边国家也还存在与中国大同小异的生肖文化。一些欧美国家也流传着生肖文化,例如当前许多年轻人喜欢的十二星座等等。尽管东西方的生肖文化极为不同,我们仍可以说,生肖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

这种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文化,其起源和发展历程至今却仍是历史。留的谜团之一。从古至今,诸多学者试图找到打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出现了众多的说法,却很少有能令人信服的观点和见解。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诗经最早出现与生肖相关的部分,而传世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是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论衡》中的生肖与当前的十二生肖一模一样,可以肯定的是,生肖的发展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二、生肖文化的成因

任何一种文化产生都有它自己的成因,生肖民俗文化亦是如此。

一种说法是生肖成因与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有关系,早在商朝,我国人民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甲骨文中甚至出土了完整的干支纪历表。许多学者认为,为了记载这12年时间,干支纪年很不方便记忆,因此就产生用生肖来纪年,并且十二干支也是与生肖互相对应的,从许多文献中对于生肖称呼可以看出,如“子鼠,丑牛,寅虎……”。持这种说法的占很大一部分。

另一种说法是,生肖起源于图腾崇拜,由于生肖中包含着的动物许多都是家畜,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学家)的图腾崇拜理论认为,某些图腾都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物,是由于这些事物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生肖中许多家畜,正是符合了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状况。而农业生产又伴随着许多跟农事有关系的民俗事像产生,如岁时节日,原初时就是符合远古农耕文明而生的,生肖中的家畜存在亦是此理。而生肖中另一些动物的出现,则也是符合图腾崇拜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古人们相信自己是某种动植物的后裔,血脉中还有这种动植物的特性,比如虎的勇猛,蛇的精明等等,。龙作为生肖中唯一不真正存在的动物,看似很有特殊性,但事实上也无法脱开这个道理。中国人自古以来自认是龙的传人,古时天子,号称是真龙化身,龙图腾崇拜在中国是拥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因此,龙在生肖中也是可以说得通的。而这一切图腾崇拜所包含的深层次奥秘,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生活生存的美好理想和吉祥愿望。

笔者则认为,生肖的成因应当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最后定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范围内去考证,而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说法。可以说,生肖是历法的需求,图腾及动物崇拜的延续等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三、生肖文化的影响

生肖并不仅仅存在与中国,在其他许多地区亦有,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法,并且彼此间十分接近,但各国的生肖纪年法应该都是独立形成的,不存在由某个辐射源先行产生,而后辐射到周边国家的道理。

生肖从原初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属相、星座之类的问题依然津津乐道。可以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通俗的含义,生肖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各国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面对生肖(或者星座等等)文化,我们应当去和看待它呢?是深信不疑,还是认为是封建迷信应当彻底摈弃?

先来看看什么是迷信,似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迷信的影子,例如本命年带红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说法,但是,首先我们得分清楚,什么是俗信,什么是迷信,这二者在当前是不同的。

传统社会中,传统的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古时的民间信仰也有很大威慑力,但是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似乎都已经过时了,科学技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抛下许多所谓的“糟粕”,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理性和科学的世界。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那些抛下的“糟粕”其中包含着许多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好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做的并不是全然抛弃,而是有选择的摒弃。民间信仰在今天也分成了俗信和迷信,虽然二者都是由民间原始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但是在今天二者本质上存在不同。简单来说,俗信指的是,由民间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经过民间长期传承,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的传统理念。它往往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向往,寄托了人们驱邪求福保平安的心愿。俗信对于他人是没有什么损害的,我们丰年过节的贴门神、春联,放鞭炮,过本命年带红绳等等都属于俗信。而迷信则是与俗信相反了,它传自古时民间宗教和巫术,盲目对于超自然的食物信仰崇拜,并且有害于自己活着他人的理念就是迷信。比如发高烧不上医院而是烧纸,祭祀仪式行为有害人健康甚至危及性命等等。

只要理解了迷信和俗信的概念,就能很容易判断哪些事象是迷信哪些是俗信,而生肖文化很明显属于俗信行为,所以我们不应当舍弃它,其他民俗文化也应如此。

四、结语

生肖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如干支纪年,图腾、动物崇拜等等,因此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变异性,例如将其与天干地支纪念结合起来等等。生肖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这两大特性同时也是民俗的两大特性,在今后的发展中,生肖还会继续保持着稳定性和变异性来发展、传承与变化。

参考文献:

[1]叶舒宪《 生肖起源于十二地支》.民间文学论坛,1998

[2]黄建荣《十二生肖——图腾崇拜的延伸——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探源》.社会科学战线,1994

[3]沈敏华,程栋.《图腾――奇异的原始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常 峻.《中国生肖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张珊珊.《生肖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北京语言大学 2007硕士论文

民俗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软实力;走出去

一、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的使命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强调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關系,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一个新概念。文化生态化是指在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一切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继承与发扬本土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在不断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精髓,从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呈现出和谐发展与大繁荣的景象。那么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推进其载体——语言的不断丰富与创新。中国英语的出现恰恰反映出世界文化生态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国英语彰显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魅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底蕴,赋予了语言的创新性,它肩负着能够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让世界来恰当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伟大战略。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建设中国文化的突出主题。面对文化生态发展时代,全球文化生态链需要中国文化元素。然而与现代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解决文化输入内容单一、方式陈旧、文化认可度低等问题。

1.文化输出内容单一

一提起中国文化,大多数外国人会想到中国茶文化、中国武术文化、中国京剧文化、中国丝绸文化、中国瓷器文化等。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层面。但对于中国文化其他方面了解不够。比如:中国高等学府、大众传媒作品、当代文学作品、高精端产业等。

2.文化输出方式单调

在国际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今天,各国争先抢占国际文化市场,进而拉动国内经济、文化大幅提升。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品占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较小,出现文化贸易逆差。而我国文化输入方式多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符合,也与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3.文化认可度单一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与思维认识的差异,传统文化的普世性和审美性容易走进西方社会,在文化输出中占有主体地位。但对中国文化输出中带有政府背景和宣传色彩的文化充满警惕与排斥,致使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思考

1.丰富中国文化输出内容

在文化输出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加大对中国现代、当代优秀文学文化作品的宣传与输出。充分发挥中国英语这一强有力的语言工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核心价值理念。

2.优化中国文化输出路径

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产业的先进做法,壮大中国文化产业,抢占国际文化市场的先机,扭转文化贸易逆差。比如:创造电视文化节目品牌,发展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颇受大众欢迎,建议此栏目面向海外,配合中国英语的翻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3.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可接受度

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是宣传资料、政府工作报告等。充分发挥翻译活动的作用,增加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度。

参考文献:

[1]任成金.中国文化走出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J].中州学刊,2015.

[2]任东升,马婷.汉语经典翻译中国英语的文化主体地位[J]. 当代外语研究,2014.

作者简介:曹东波,女,1980年出生,硕士,讲师,英语教育 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规划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5CYY008);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基于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slgslhl-112)。

编辑 尹 军

上一篇:建筑相关知识范文下一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