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

2023-09-27

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名称为《铁路局安全大数据施工安全管理模块》。系统为管理铁路施工全过程而开发, 系统须实现施工管理流程各关键节点全部计算机控制, 防止人为差错带来的施工安全风险。系统要有完备的用户权限机制, 能自动、精确统计天窗兑现、利用情况等一系列施工运作指标, 便于现场单位、人员智能化查询、导出, 减除现场和集团处室来往交互和纸质台账报送, 节约差旅费用等生产成本, 全过程记录天窗实施痕迹并自动建立各项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档案。

本系统适用于铁路局施工管理人员、实施人员, 在集团管内施工人员。本系统采用C/S和B/S结构 (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客户端以菜单加对话框形式提供给用户交互界面。本系统产品支持环境如下: (1) 产品后台支持IE8/9/10/11浏览器、支持360浏览器V8.1版本。 (2) 产品服务器支持Windows主流系统 (3) 数据库采用集团常用数据库。

二、总体架构说明

《铁路局安全大数据施工安全管理模块》整个软件包含三个部分:功能主体部分 (功能界面) ;后台系统;数据管理部分。

功能主体部分 (功能界面) 主要功能是提供系统与用户的交互界面, 让用户输入数据和选择执行功能。主体部分从逻辑上分为施工条件、施工实施及施工评价三大块, 三者之间紧密相关并互为条件, 能智能化判断施工是否具备条件, 实施是否规范, 控制施工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施工条件部分主要是录入、办理 (包括网上审批等) 、存储开展施工所必需的各种文书条件;施工实施主要包括各种施工计划的申报、审批和施工过程的状态监控;施工评价主要是录入、保存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考核情况及施工后的评价。

后台系统主要作用是进行用户数据、职权及关系的定义, 基础数据字典管理, 系统运行记录、统计报表等数据维护。

数据管理部分的作用主要是存储施工项目数据、运算数据。

三、功能界面各部分需求说明

(一) 施工文件管理部分, 此部分功能需新建

施工文件部分需完成三个基本功能:文件录入, 文件存储和版本管理, 关键字检索。选择施工文件管理功能会出现交互界面最少有上述三个功能供选择。选择进入文件录入功能会出现一个交互子界面与用户交互。界面上有可选择上传文件类型、文件名、上传者等基本内容的选择框。点击上传按钮后, 进入权限判断环节:自动判断上传者身份, 符合权限允许上传, 否则提示无权限。文件上传完毕后可根据文件末端内容或文件名提示替换或作废旧文件。在本模块部分提示功能自动随操作以文字浮现。选择进入关键条目检索功能, 可实现人工输入关键字检索内容和自动查阅。选择进入文件存储和版本管理功能, 可实现文件手动调整、归档、删除等功能。

(二) 施工立项、招投标、设计文件简介部分, 此部分功能需新建

施工立项、招投标、设计文件简介部分主要的作用是给施工单位上传施工合法证明文书提供一个窗口。选择此菜单进入上传窗口, 窗口有可选择的文件类型、文件地址、上传方式、查询文件等控件, 供施工单位选择上传、修改施工立项、招投标、设计文件简介等资质文件。采取依次上传文件, 程序会采取向导方式提示下一步需上传的文件, 直到上传结束。资质文件上传后自动归类、存档。采取随机上传方式, 点击保存按钮, 程序会根据选择的文件类型将文件存储到相应位置。每次当上传者点击上传完成后, 自动查询判断资质文件是否完备并给出弹框提示。点击查询功能控件, 会根据查询条件查询相应文件并显示。若文件还未上传, 会弹出提示对话框提醒是否马上录入在本模块部分提示功能自动随操作以文字浮现或弹出对话框。资质文件按项目管理, 一个项目资质文件齐全后, 产生一个数据标识。该数据标识可作为批准计划条件。

(三) 施工方案, 此部分功能需新建

选择施工方案菜单弹出当前需处理的事物窗口。例如:有方案需要审批, 进入方案审批窗口;有方案需要修改, 进入方案修改窗口;没有需要处理事务, 默认进入施工方案上传窗口。施工方案上传结束后, 系统触发网上审批功能, 将在与之相对应的用户客户端弹出需处理提示。提示时间根据系统管理员定义好的相关权限层级确定。审批时限到达前进行三次弹窗提醒并发送提醒短信。审批过程中能自动查询审批条件是否完备并给出提示。在本模块部分提示功能自动随操作以文字浮现。审核提示部分弹窗提示并连接集团短信提示系统 (或钉钉系统) 。可实时发送短信 (钉信息) 至审核人手机。自动归档保存完成的施工方案, 批准保存的数据应不能修改, 一个项目的施工方案完备后产生一个数据标识, 供系统其他部分查询。自动记录审批全过程, 便于监督查询。

(四) 施工安全协议 (含年度安全协议) 办理

根据用户角色不同, 在系统此项功能菜单显示不同:申请用户显示施工安全协议菜单;处室用户多显示一个待审阅菜单。选择施工安全协议菜单出现安全协议功能对话框, 可选择上传协议、查询协议及修改协议。选择上传协议弹出上传协议窗口, 可选择上传协议位置, 参与签订的相关单位等信息。上传完毕点保存协议后, 相关单位均会收到触发提醒。选择查询协议弹出查询窗口, 可选择或输入查询关键字进行查询。查询显示窗口在查到未完成存档的协议时, 显示修改按钮。选择修改协议, 弹出修改窗口。可根据关键字查询到相关协议并启动编辑器修改相关协议。

模块的触发提醒功能是:当有与本用户相关的事务需处理时, 会自动弹出提醒对话框。可触发的条件有: (1) 有新的事务需要处理。 (2) 需处理的事务达到限定处理时效。达到时效前三次等间隔弹窗提醒并连接集团短信提示系统 (或钉钉系统) 。可实时发送短信 (钉信息) 至审核人手机。参与签订的单位收到触发提醒后, 点击该菜单进入参与签订窗口。该窗口可以进行同意签订 (电子签名/签章) 操作, 可以进行不同意并反馈修改意见操作。反馈的修改意见会触发提醒发起签订安全协议的单位修改。

(五) 施工许可证办理

根据用户角色不同, 在系统此项功能菜单显示不同:申请用户显示申请办理菜单;审批用户显示待审批菜单。申请用户点击菜单进入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窗口, 填写《营业线施工许可证申请表》。填写保存之后, 系统自动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做出实时提示。用户查看符合条件后, 点击申请按钮, 发出触发通知, 通知审批用户进行审批。审批用户点击待审批菜单项, 会出现待审批列表。点击任何一项, 可显示待审批项目信息。审批通过点击通过按钮, 发放该项目《电子施工许可证》并自动存档。所有用户均可人工查询自己是否具备办理条件, 也可查询当前用户可查询权限内已办理存档的施工许可证。在本模块部分提示功能自动随操作以文字浮现。重要提示信息可连接短信提示系统 (或钉钉系统) 。可实时发送短信 (钉信息) 至审核人手机。系统其他部分未提供上传接口的内容, 在本部分提供上传界面。数据按项目分类存储。

(六) 安全责任承诺书签订

菜单功能项分两类:施工执行单位显示申请签订菜单, 管理部门显示需确认申请列表菜单。点击菜单在无触发事件需要处理的情况下进入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功能选择窗口。选择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功能后自动查询用户身份权限, 符合条件自动弹出窗口提示签订责任书。不符合条件提示无签订权限, 有查询权限的用户可直接跳转进入查询界面。点击功能选择窗口界面的人工查询控件, 可查询当前用户查询权限内已完成存档的《安全责任承诺书》。

签订完的责任书自动存档, 并发出触发消息通知管理部门确认。确认不通过, 将触发通知重新签订。一个项目的责任书签订完备后产生一个数据标识, 供系统其他部分查询。

(七) 施工计划、补充计划 (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日计划) 管理

集团现有施工计划管理平台, 新增功能在现有软件上修改完善, 所有数据同步备份至本系统。在现有审批程序流程前增加自动判断符合审批功能, 判断需审批的计划是否手续完备, 是否受到停工处理等。审批全过程增加实时提醒功能。自动存档申报、审批、查询全过程。所有计划模块在本系统共用一个一级菜单项。

(八) 维修计划 (周计划、日计划) 管理

集团现有施工计划管理平台, 新增功能在现有软件上修改完善, 所有数据同步备份至本系统。在现有审批程序流程前增加自动判断符合审批功能, 判断需审批的计划是否手续完备, 是否受到停工处理等。审批全过程增加实时提醒功能。自动存档申报、审批、查询全过程。工作流程和施工计划类似。

(九) 天窗点外作业计划管理

参照施工计划管理平台软件结构新增实现此功能。此功能主要针对设备管理单位。提供可连接设备管理单位自行开发的系统的接口。自动存档申报、审批、查询全过程。

(十) 邻近营业线计划、增补邻近营业线计划管理

集团现有施工计划管理平台, 新增功能在现有软件上新增, 所有数据同步备份至本系统。自动存档申报、审批、查询全过程。工作流程和施工计划类似。

(十一) 调度命令、施工电报 (施工、维修、限速等) 的查询

11可与12、13共用一个一级菜单。新增链接现有系统接口, 实现数据共享。在本系统存储数据副本, 生成命令数据标识表, 供施工计划模块查询。

(十二) 施工造成LKJ数据变化, 纳入版本管理, 增加提醒功能

新增链接现有系统接口, 实现数据共享。在本系统按施工项目对应存储数据副本。

(十三) 电子运统-46功能

新增链接现有系统接口, 实现数据共享。该菜单下有查询施工项目运统46和施工延点统计表菜单项。点击查询施工项目运统46弹出查询对话框, 可按线别选择施工项目。选择施工 (维修) 项目, 点击查询按钮, 可显示该项目的运统46列表。点击其中一项可显示运统46具体内容。点击施工延点统计表菜单项, 显示《施工延点统计表》。施工延点时间自动与施工项目对应。在统计表上点击相应项目可显示延点项目和延点具体情况, 原因等。

(十四) 天窗兑现、利用情况等报表的自动生成

按现有文件要求设置报表 (报表格式见附件有关施工文件) 。生成报表权限在特定时间内赋予特定用户。特定用户的界定由系统管理员操作。在规定的时间段, 点击生成报表菜单后, 弹出生成报表选项对话框。选择要生成的报表后根据批准计划数据、实际给点数据等自动计算、自动生成报表。然后触发所有相关用户确认。确认时间到期前发三次提示信息, 以确保按时确认。确认过程中可人为修改, 修改过程中弹出对话框注明修改原因。

(十五) 施工问题 (发牌、通知书)

15、16、17可共用一个一级菜单。施工问题功能可链接现有系统, 实现数据共享。点击菜单, 显示项目考核统计表。点击统计表任一项, 显示该项目受考核详细信息。本系统存储发牌 (通知书) 数据摘要 (包括受牌单位, 发牌定性等) 。摘要数据生成数据标识表作为施工计划审批等条件。

(十六) 施工事故

点击菜单, 弹出施工事故录入、查询窗口。点击录入, 弹出事故录入窗口。窗口包含事故录入个要素。录入完毕可以提示相关用户审核, 审核完毕存档。存档的事故记录不可修改。事故记录中关于施工的处理结果产生一个数据标识表, 作为以后施工立项、施工计划审批等的查询条件。

(十七) 施工通报

施工通报功能包括检查、考核通报, 大型、长期施工简报, 工作总结等。根据用户权限不同, 无权限使用的功能灰色显示。点击菜单, 弹出创建或导入现有系统中施工通报窗口, 可进行施工通报创建或从其他系统中导入施工通报。选择创建通报功能, 弹出选择通报类型窗口, 选择之后打开相应模板 (包括工作总结) , 进行通报编辑。编辑完成点保存按钮, 发出触发信号通知审核用户审核。选择从其他系统中导入功能, 弹出选择导入路径、类型窗口, 导入通报可自动归类存储。

摘要:本课题由铁路局安监室天窗办彭忠华主任根据多年施工安全管理经验提出。经过对集团管内参与施工管理的建设、施工单位及运输管理站段长时间的调研, 总结各施工管理单位的需求和意见, 课题由天窗办彭忠华主任、怀化安监大队朱浩军队长进行了客户需求分析和归纳, 完成总体结构的规划和各部分框架设计, 由怀化安监大队朱建国监察完成具体文档编制。

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在简要概述当前我国铁路工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铁路线路数据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显示、新型管理模式中的线路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新型管理模式在铁路工务路线中的运用。

关键词:新型管理模式 铁路 工务线路 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工务线路中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伴随而来的是结合了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新的管理模式的诞生,而铁路工务路线有了这样一个信息系统,不仅可以用于防洪抢险救灾和日常生产的管理,而且对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事故的救援等工作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从而确保铁路工务路线更好地运行。

1 当前铁路工务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病害数据、检测数据等信息的综合分析

由于工务业务数据、病害数据以及其他各种检测数据的来源和格式各部相同,并且这些数据分散与不同的部分,造成了单一的数据使用方式的出现,就目前来看主要每种数据都只能由特定的系统和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在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对比方面比较缺乏,数据之间所提供的信息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得数据资源遭受了很大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工务人员管理的工作量不断加大。

1.2 对轨道线路维修的工作质量缺乏合理的评价

就目前来看,工务部门对维修工作质量的评价方面主要是以轨道的路基、道床、轨枕、钢轨以及几何尺寸等设备的病害和维修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见其评价的指标很不全面,它还应该要考虑到影响到维修工作的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轨道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地理环境、人员配备以及线路通过总重等客观因素,从而使得维修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1.3 忽视历史数据资源的重要性

目前铁路管理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没有对相应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使得历史资源遭受了很大的浪费。由于铁路轨道设备的记忆性非常良好,对于设备变化的全过程都能形成良好的记录。而各种轨道设备的基础数据、病害数据以及检测数据优势作为轨道设备状态的最主要的依据,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数据,能有效预测轨道相应的变化趋势。但在工务部门实际管理过程中,他们并没有主要到利用和积累这些数据,由于没有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导致历史数据里面所隐含的规律也没有被发现。尽管工区、车间以及工务段每次都分析和处理了新检测的数据,并及时维护和保养了轨道设备中的超限地段,但因为没有从历史数据开始分析,往往只能对铁路的病害进行治标而不能治本,无法找出设备病害的根本原因和规律。

1.4 没有统一规范和管理好维修信息和检测数据

在我国铁路工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整个铁路的病害信息以及检测信息实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就目前来看,各铁路工务部门所采用的工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各不相同,这些设计方案与平台的不同使得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导致了系统建设资金的浪费以及增加了维护系统方卖弄的费用,给铁路工务部门对铁路的信息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5 铁路工务管理模式的落后

铁路管理模式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其设计思想的落后。就目前来看,就轨道设备检测信息的分析系统来讲,在国内使用的工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尚未成熟,这些系统的功能设计还比较简单,组要针对工务公里小结、超纤次数以及设备数量等一些宏观的指标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数据查询功能以及分析报表的提供,只是简单地代替了传统手工报表方法,对于工务业务流程以及轨道检测信息没能做深入的分析,对设备的状态也不能进行实时的把握,因此分析出来的结果并不能有效指导生产和维修工作。

2 新型管理模式在铁路工务路线中的运用

2.1 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主要是对维修数据、病害数据、线路检测数据以及线路基础数据等四个方面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1)维修数据,维修数据主要有经常保养数据、临时补修数据、验收数据、维修过程以及维修计划等。验收数据即线路通过某种维修后,相关负责人或负责单位对维修作业的质量进行验收、回检所形成的数据当作对维修作业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维修过程主要是指在对病害的维修过程作出相应的工作记录;而维修计划有分为日修计划、月度维修计划、年度维修计划等。(2)病害数据,通过相关技术人员对软件的使用火分析处理检测数据,获得线路基础设施状态中的有关病害数据。(3)线路检测的数据,按线路检测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静态检测数据以及动态检测数据。静态检测数据主要包括日常检修数据、探伤仪器数据、精条小车数据以及轨检仪数据等。(4)线路基础数据,包括了桥隧、道岔以及线路曲线还有结构分布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对于这些数据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从而使得铁路工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呈现出规范化和统一化的状态。

2.2 新型管理模式中的线路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是空间分析法,由于铁路的轨道很好地体现了空间的练习性,因此对铁路数据的分析可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按单位、里程、行别和线名对相关的线路数据进行分段的分析,从而找出病害的里程,为维修部门的维修提供了针对性的依据。而空间分析法又包括了全线分析、分段分析、超限数据分析、重点地段分析以及TQI对比分析。其次是采用时间分析法,由于线路数据主要是对轨道状态历史信息的累积,因此也采用时间分析的方法,找出轨道状态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为诡诞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按时间顺序,通过多次轨检的数据,从而统计分析好个时间段中的公里扣分、TQI值的变化趋势以及朝鲜等级变化情况、超限次数等信息,对病害信息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2.3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工务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了维护系统、图纸管理、统计报表管理、维护工程信息管理、病害信息管理以及铁路设施管理这6个方面。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采用,无论是在管理方式的形象化还是直观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突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在工务管理单位进行管辖的线路的背景上的,通过矢量图把线路的工程、病害以及设备形象地展现出来,并通过图形实现空间的统计和信息的查询等各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可视和图文的双向查询的操作界面。而管理的人员也可以在整个路局和路网图里对路局或段中的病害、设备的分布情况进行查看,从而在电子地图上就能把相应的查询维修、修改、编辑以及检修工程信息直接做好标记。在电子地图上就能直接定位和查看线路病害,从而使得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快速进行决策,并从全局出发实现对物力、财力和人力的分配。而地理信息系统对于整个铁路工务路线的管理具有很多的功能。

首先是图纸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能对涵洞、隧道的设计简图进行自动绘制。它可以对数据库中的隧道绘制参数通过设计的简图自行地绘制出来,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了病害维修方案以供现场维修使用。此外,隧道设计的参数在病害维修发生改变时,在图纸上会对更新的数据库自动地反映出现。而设计的图纸AutoCAD的图形通过DXF格式的交换进行导出或打印输出。

其次是维修工程的管理,当需要对已发现的病害增加维修的工程项目时,可在线路图上把工程定位出来,把诸如维修方案、工程示意图、原因等相关的工程项目的信息输入到电脑中,实现该工程的管理,同时还能通过该系统对工程进行验工及简算计价,还可以对完工或现有的工程信息进行查看。

再次是对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可按设备名称类型、病害类型、时间、工区、工务段以进行单项的查询,还能把这些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查询。而且还可以把查询到的结果通过屏幕显示、报表打印、文件储存的形式进行输出以备不同场合之需。此外,该系统还能对病害进行分析,可对线别、线路区间以及给定的时间等条件通过饼状图、柱状图以及曲线图等不同的绘图形式把病害的分布表现出来,从而对病害的密度和分布进行确定。

然后是对设备和工程进行定位,可通过设备名称、工程里程、工程名称等条件在地图上定位好工程的项目和设备,并把工程的名称输入在电脑中,通过这样就可以直接在线路图身上对该工程进行定位,并对工程的示意图和技术要求、病害信息、维修理由等有关信息进行直观的查看。

最后是对设施信息的维护,可在背景线路图上对编辑设施中的属性设施直接进行查看,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对定位后的病害、工程设施信息进行更新、减少、增加和查看的操作。通过本系统,还能对原有的设计简图进行查看并与现有的设施数据进行对比,对隧道的近况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型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统计、准确、快速查询的问题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而且也大大减轻了有关管理人员的压力,从而实现了铁路工务线路管理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美,徐文荣.GIS在铁路工务方面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10):21-24.

[2]刘志荣.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铁路航测,2001(2):15-15,44.

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2014年度,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发生了众多热点事件,探究这些热点事件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可以为企业决策、行业管理、区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以下简称CSIP),作为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专业建设者,特组织专家领导和骨干企业领导,依据热点事件产生的产业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对2014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十大热点事件,现予以公布。

1.工业和信息化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委密集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支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2012年出台《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务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又于2014年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工作的通知》,对在2013年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中已完成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公共服务任务、已开通运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并完成平台网络即时报送业务、已完成中小企业运行监测信息上报任务以及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建设其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和机构进行重点支持。

点评: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志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由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制定阶段迈入规划实施落地阶段。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有利于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两化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CSIP作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专业建设者,通过整合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地方和行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和力量,成功搭建了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截至2014年年底,CSIP已在全国创建了21家地方平台、10个国家级实验室、10大产业联盟、25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企业应用推广中心和5大资源库,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能够为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投融资咨询、战略咨询以及市场开拓与品牌推广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

点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及子平台,以及地方分平台和企业平台的快速建立,标志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CSIP作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专业建设者,通过整合企业、圆区、政府和国家部委的优势资源,可以为园区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可以引导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可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3.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014年12月,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投入运行,该平台包括军民用技术产品信息服务、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引导、军民结合运行监测3个子平台和公共服务门户网站(http://jmjh.miit.gov.cn),共涉及6个专业数据库和18个专业数据模块,可为军工单位、军队、民口企业、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各类用户提供信息发布与查询、信息分析与处理、信息定向推送和网络互动等功能服务。截至目前,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已上载16万余条信息,其中:“军转民”数据信息2万条、产品数据信息5万条、企业信息2万条;“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数据信息1.28万条、企业信息2万条;国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信息1万条、项目数据信息3万条,并有700余位专家信息和军民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入库。

点评: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是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批复的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的具体举措,该平台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进一步促进军民结合信息交流共享和军民用技术高效转移,有效提高军民用资源利用水平和公共管理效率,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4.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正式开通上线

2014年6月,由工信部指导、CSIP建设的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正式开通上线。该平台开通后,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网站,向前可追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出厂和奶源,向后可追溯其具体销售市场。平台的开通上线,可以帮助消费者购买到放心可靠的婴幼儿奶粉。

点评:该平台的正式开通上线,标志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是对食品工业企业经营行为除击律法规和道德约束外的又一重要约束工具,对于规范食品工业企业的经营行为,重新树立消费者对国产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行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5.云计算应用与服务平台(南京)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应用与服务平台(南京)自上线运营以来,一直以推动云计算成果应用为核心,积极促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研究及推广,加快云产业整合和云技术创新,推进南京乃至江苏省云计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2014年,为提高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园区乃至江苏省的企业,南京斯坦德云科技公司搭建了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私有云)和中小企业协同办公平台,为企业创造全天候、零距离、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化办公云环境,降低企业创业创新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14年年底,该平台已为百余家企业提供了数据存储、软硬件平台租赁、应用软件和系统服务等核心业务。

点评:2013年至2014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司的指导下,由CSIP和秦淮区人民政府成立联合课题组,对秦淮区云计算的发展模式,即“秦淮模式”开展了专题研究,将其提炼为“秦淮模式是以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为对象,研究如何克服中心城区物理空间、要素成本等瓶颈制约,发挥中心城区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政策资金引导性作用,构建基于一切皆服务的云计算理念,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技术,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支撑服务能力,实现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一种创新型发展模式”。该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作为云计算应用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为“秦淮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也为其他地区发展云计算提供了重要借鉴。

6.电子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山西)建设正式启动

2014年1月,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山西)(以下简称“电子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山西)”)的建设方案通过包括工信部相关司局专家领导在内的评审组的评审,并正式启动建设。电子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山西)建成以后,可提供如下公共服务:协助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供人才培养与孵化服务;提供包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服务;提供包含软件开发环境、后台部署、源代码托管、项目管理和软件测试等软件技术支撑平台服务;提供开源软件服务;提供软件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最终把该平台打造成为包括知识产权、培训、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发布,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园区建设、资格认证、大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平台。

点评:作为我国设立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促进试验区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信息化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电子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山西)的建设,将为山西信息技术企业和产业提供公共、中立、开放的人才实训、培训支撑、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有助于加强全省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该平台的运行,将对我国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7.移动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厦门)建设正式启动

2014年12月,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厦门)正式启动建设。该平台旨在促进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移动互联和数字媒体、创业园区的创新发展,把厦门建设成为国内第一家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实训和传播基地。

点评:该平台以厦门海沧区的移动互联网城市综合园区为基础,构建厦门市政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建设与运营模式,有利于提升厦门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及相关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推动厦门市移动互联网产业以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以及健康快速发展。该平台的服务范围覆盖厦门、辐射东南地区,是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引导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数字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正式运行

2014年11月,北京泰乐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和运营的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数字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旨在整合各方资源,与铁路既有设备和系统厂商对接合作,开展联合科研,提高我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数字铁路一体化平台技术。该平台在研发过程中,产生了以下重要成果:率先实现基于通用组件与定制插件技术路线的“一体化”运维平台;攻关实现数字铁路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云计算的铁路运输TMIS的车流推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铁路信号数据挖掘分析与故障诊断。2014年12月,该平台产生的部分成功案例被纳入《2014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白皮书》。

点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运输和运维两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轨道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和运维技术水平,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该平台通过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组件等技术,自主研发解决轨道交通领域面对的实际问题,致力于把该平台打造成为移动化、一体化、综合化、智能化的云计算平台,为我国轨道交通提供体系完整、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一体化运维服务。该平台的运营,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和运维技术水平的同步发展。

9.新一代多级能耗监控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2014年1月,由东方赛普物联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承建的“新一代多级能耗监控云平台”建设方案通过了包括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和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专家领导在内的专家组的评审。2014年7月,该平台成功上线试运行,可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等四级自动能耗监控、智能化多角度分析和大数据挖掘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企业级监控和能源管理功能,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在第六届中国行业信息化奖项评选中获得“年度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点评:东方赛普物联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依托CSIP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厚的行业资源,专注于为集成电路及相关企业、园区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新一代多级能耗监控云平台的建成并上线运营,可以助力集成电路及相关企业创新发展,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0.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式启动上线

2014年12月,由济南市经信委牵头,山东鹊华集团研发和承建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式启动上线。通过该平台,物流主管部门可即时进行信息发布,物流园区资源和信息可实现即时对接和共享。

点评:物流被喻为经济活动的血液,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开通上线,将有效增进各联盟城市问的沟通交流,促进联盟城市区域内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融合,进而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总结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服务主体提供服务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可以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解决共性问题的环境,有效帮助企业利用公共服务规避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提高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从而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平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娃益的最大化,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国内外现状

为发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各国大力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从国外来看,在欧美等国家,虽然没有专门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称谓,但与其功能类似的机构众多,比如:美国国家设立的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国家技术转让中心(NTTC)、联邦实验室技术转让联合体(FLC)、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半官方性质的联盟和协会组织包括旧金山湾区科技联盟(BARTA)、全美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美国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TLO),民间设立的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北弗吉尼亚高技术企业协会(NvTC.Northem Virginia Technology Council)等;英国科技园区型的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剑桥科学园,专业协会型服务机构包括咨询工程协会(ACE),慈善型服务机构包括科技开发中心(ECST);德国的行业协会与德国技术中心等;日本政府认定的类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机构有事业法人机构、政府创办或支持组建的半官方机构、民间的产业公共服务机构;韩国政府支持的公共机构,技术传播支持系统包括:科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

从国内来看,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予以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各行各业设立了各式各样的公共服务机构,包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条件平台、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科技园区、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这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要素,营造了良好的共性基础和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作为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者,面向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源进行分类和梳理,初步形成了统一的资源池。同时,通过共建地方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应用推广中心等模式,积极整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地方和行业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实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国家资源、地方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与资源整合优化能力。目前,CSIP承建的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服务范围覆盖华中、华北、华南、西北、东北、西南、华东等区域。

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特征

通过分析国内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情况,我们发现产业公共服务建设呈现出网络化、专业化、体系化等主要特征。

网络化。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大都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企业和园区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呈现出显著的网络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广大中小企公平地获取优质服务资源,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专业化。专业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平台的建设主体来看,必须是专业机构凭借专业性工具才能搭建切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平台;其次,从服务内容来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园区提供的服务内容必须依托特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再次,从服务领域来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向细分市场和纵深领域拓展,服务领域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特征。

体系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向纵向和横向领域发展,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聚集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能够为产业圆区和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投融资咨询、战略咨询以及市场开拓与品牌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公共服务,从自身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均呈现出较强的体系化特征。

三、我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过去几年,我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已为数万家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提供了共性技术、人才培训、品牌推广、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对引导产业转型发展、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平台建设有待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平台运营有待在监督管理层面加强制度和体制建设,服务内容有待加强个性化设计。为更好促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提供以下政策建议供相关管理部门参考。

首先,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作为国家软件扣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相关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专业建设者,应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牵头制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区域错位发展,避免盲目建设,确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加大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由非营利性机构承建,平台的公共服务性和承建机构的非营利性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平台才能正常运营并提供优质服务。

再次,加强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我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不论在服务内容方面,还是在服务质量方面,都亟须相应的监营制度对相关行为予以规范,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铁路线路质量与安全性能否达到相关标准,是铁路运输能否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关键。随着铁路运输业的日益发达,运营管理中相应的设备维修就极为重要。通过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决策,结合铁路线路维修与预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管理方案,从而使得铁路运输业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合理有效保障,促进我国交通事业蓬勃发展。
一、铁路运营中线路设备常见问题管理

1.铁路承重不足

铁路线路承重过多是铁路线路常见的问题。因为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根据物理知识,铁路线路会受到竖直力和横向力以及纵向力的三方面压力的合力的作用,倘若运输的物品质量过大,这三种力的合力就会对铁路线路造成严重的施压,从而导致铁路线路由于承重不足而导致出现损坏等情况;另外,钢轨的接头是铁路线路的一个薄弱点,当车轮在经过接头时,由于其薄弱的特点,就会使得车轮方向发生偏离,线路受力情况改变,受力增大,导致线路也跟着发生偏离,从而导致线路出现一系列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某一环节的崩陷,从而极易导致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于铁路线路的及时检查与维护就极为重要。

2.磨损严重

铁路线路的磨损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磨损,另一种是车辆磨损。自然磨损就是指铁路线路由于受到环境潮湿或者是风吹日晒等情况而导致其出现的一系列磨损等,车辆磨损就是指在铁路运输时车辆与铁路之间不可避免地摩擦所导致的铁路受损,铁路受损严重会使得其安全性与功能性大大降低,从而不利于铁路运输过程的顺利施展,因此,加强对于铁路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就极为重要。

3.相关线路接轨不流畅

铁路线路常见问题中还有一个就是线路接轨不流畅的问题,由于曲线钢轨接头的空间位置不准确,从而导致铁轨受力情况不稳定、出现紊乱,进而就会使得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不稳的情况,从而为铁路的运输过程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在轨道磨损这一方面,其也会大大加深铁路的磨损情况,从而不利于其功能的完善性。因此,及时加强对于接轨方面问题的检查与修正就极为重要。
二、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安全预防措施

1.加强设备故障处理

对于设备的故障处理这一方面,铁路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注意。因为一旦设备出现问题,那么就会给运输车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从而不利于其工作的安全性。为了加强对于设备的故障处理,一方面相关负责人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定时地对铁路的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严格的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对于维修人员来说,一定要及时发现设备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将其改正,这样一来由于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铁路运输的顺利开展。

2.加强线路养护维修

加强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对于铁路线路中常出现的问题能有一个良好的预防作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由于铁路线路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加强维修工作这一方面,首先相关维修人员需要熟记相关规定并且在维修时一定要注意将其严格落实,例如在维修保养轨温安排线路时,一定要提前测量和掌握观测钢轨以及轨道温度等等,只有定期做好线路锁定工作,线路的稳定状态才能稳定地保持下去。其次,严格的坚持设备的检查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及时地检查出铁路线路出现的问题并将其及时修正。

3.加强线路设备检查力度

(1)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铁路线路的检查工作可谓是铁路线路设备维护以及预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提高检查力度,降低由于铁路线路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检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对于曲线钢轨、过道水、线岔等设备的检查工作要放在第一位,同时对于季节的变化会导致的相关问题要进行严密检查等等。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监察工作,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2)加强监督管理

对于每一个路段的检查工作都需要相应派出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检查工作的监督,以避免由于检查工作的不规范性从而导致相应安全隐患的遗留等等。同时,为了避免检察人员出现不规范检查工作的情况,也要相应地实行一系列严格的惩罚制度,从而为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做出合理的保障。
三、管理措施分析

以上所说的,有关铁路线路预防以及维护方面的措施,都是深入到具体工作流程方面而言的,但实际上,铁路线路设备的预防以及管理方面会出现问题,并不单单是因为具体的工作出现了差错,而是因为相关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因此倘若铁路的线路设备出现了问题,该问题不仅仅可以从具体的工作方面进行考虑,还可以从管理方面进行考虑。倘若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措施,那么铁路线路预防及维护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会大大下降。

1.制度化: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日常的线路维护以及防护是需要专人進行监督与管理的。对相关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检查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报,对于无法进行修缮的线路与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是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应尽的职责。但很多地区的铁路部门并没有对日常的线路维护以及设备预防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完善管理制度来加强日常管理。这就很容易导致当危险情况以及紧急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完善的责任认定制度做支撑,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无法界定,这严重地影响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也会对相关部门的同事之间关系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相关的铁路部门而言,完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关领导应当要及时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使得管理制度能够贴合实际的工作情况。这样一来,倘若有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以及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领导就可以依照已经制定好的规章管理制度来进行责任界定,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起责任,这对提升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是很有帮助的。

2.专业化: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传统的铁路线路设备维护与预防管理工作中,由于该工作本身不受重视,故而进行该工作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久而久之,有关的管理人员就不会按照规章制度来定期地对相关的铁路设备以及线路进行相对应的设备检查以及设备维护。有些管理人员哪怕进行了相对应的设备检查与设备维护,也不会及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这样一来,如果在今后的铁路运营过程当中由于设备以及线路出现故障而引发了危险事故,就很有可能由于维修以及检查记录的缺失而导致危机处理效率低下,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提升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职业素养到位,相关的岗位管理人员才会依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日常的设备线路检查以及维护,才会对相关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还有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质量不高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职业素养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其职业技能不达标。有些地区的相关铁路部门由于对日常线路设备的维护与检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在对管理人员的聘用上存在缺失,并没有将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当成是必要的聘用条件来进行考虑,导致相关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由于缺乏职业技能,而导致无法对相关设备以及线路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检查与维护,这是很有可能导致危险事故以及突发事件产生的。为此,相关部门的领导应当就管理人员的素养以及职业技能提升问题引起重视。

3.信息化: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铁路行业的日常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相关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故而对于铁路线路以及设备的相关管理人员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的运用,而使得工作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将日常检查项目参数通过程序设定的方式进行提前设定,让智能化的设备自发进行故障排查,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只需要进行相关故障的解析以及维护,而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檢查工作了。

铁路线路设备的维护与预防是铁路安全性与功能性的保障,同时也是铁路运输过程中安全性的保障,因此加强对于铁路维护预防过程的相关规定与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加大铁路故障检查力度,执行严格的惩戒制度,以确保铁路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作者单位: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铁运公司车务段)

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

在整个交通规划运输过程中,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大型货物和实际经济运行中重要的一环,需要非常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在实际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整体的全过程安全运行基准为目的,结合系统安全和现代化的先进安全管控技术时,必须要建立起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管理体系。整合全过程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将各种先进的定位系统运用在安全检测和大型结构物的日常检查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高质高效。为了树立安全保障体系,在建立针对性的监察机构时,可以通过安全监察机构来不断地检查安全运营过程中的环节问题,对于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和隐患出示警示报告,让人们能够重视起对于设备和行车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从而避免后续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1 案例分析

1.1 事故成因

本文主要列举某地的铁路车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A车站值班员和B车站的值班员办理了本次发车预告时通知信号员开放信号。在信号源开放信号过程中,本应按压始端的进路信号机,但却错误按压终端下行按钮。导致排列进路至A区间下行线,车站值班员在发现行车进入错误后,立即让该列车喊停。由于人为的失误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发生的原因如下:

1.2 事故原因分析

1.2.1 基本作业标准不执行

造成上去案例原因的因素主要是信号源的基本操作,作业标准没有正确的落实,在操作过程中违反了技术规定的。条例值班员在值班过程中应当认真地执行操纵信号作业,保证一看、二按、三确认,四呼唤的条件下才可正确的去开放信号。但是在操作人员未按照正确的信号操作手续去进行操作时,违反了整个基本作业标准的规定,车站的值班员在互控和作业标准都无法落实的情况下,整个信号源的作业行为与信号进路排列情况相悖迟,没有进行复查,就盲目的应答并指示发车,违反了发车作业的开放信号标准。

1.2.2 岗位交接落实不彻底

A车站的值班员与信号源之间再进行离岗交接时,由于双方的值班员和信号员之间对于重点的事项交接内容不清晰,再交接不彻底的情况下,对于信号和记录的复查,确认重点作业环节出现了非常大的落差。在漏项情况出现过程中错失了发现安全隐患的机会违反了正确发车岗位作业指导书中的卡控措施时,很容易影响后续的正常发车时间。如果后续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地发现错误,发车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后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坏等情况。在接发车作业人员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离岗时,顶岗的人员必须在到岗后离岗人员才能够对于作业情况和现场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交接,才可后续离开。在接发列车过程中,车站的值班员必须亲自地办理闭塞和布置进路。明确控制台监视信号即进入表示,规定是如果信号源错误排列进路没有按照确认进入正确的方式,联控司机信号就只是发车,这种盲目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后期整个行车安全出现严重的事故。

2 事故教训

2.1 对事故进行系统性分析

经过这次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当总结教训,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事故,找寻管理漏洞时,必须要对于事故的发生概况进行补强防控措施。在此过程中应当颁布组织修订岗位的安全作业手册,在对于完善的行车岗位自控和他控措施进行普及时,一定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2.2 加强行车室管理

在整个行车室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发车岗位人员进行强力的检查,在重点检查值班员和信号员之间的作业标准落实情况时,必须要主动地发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作用。在运用视频监控和语音监听等各方面的盯控方式时,做好现场的日常检查,对于作业标准和行车室的监控工作要予以重视,从而更好地避免违章行为的发生,及时地纠正安全隐患所引发的问题。

2.3 强化关键时间段盯控

在发生安全隐患过后,运输部指导站应当总结实际隐患发生的原因。强化关键时间段盯控时,必须要执行干部带班制度,在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进行强力的管控工作,特别是对于交接班的时间段和车站值班员和信号员岗位作业特殊离岗和顶岗阶段,要进行详细的排查和检查工作。从而更好地加强岗位作业标准检查指导时,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行车安全隐患出现。

3 车务段行车安全管理改进分析

3.1 培养职工安全责任意识

在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培训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行安全性时,必须要让工作人员重视到行车安全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知情权。在参与到整个行车安全管理室,要提

(下转第240页)

(上接第238页)

升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时刻将安全运行管理放在首位,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学习到的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能够以更好的就业管理标准为主要重点约束自主行为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铁路单位必须要为职工制定专业的工作状况分析表。在咨询服务方法确定的情况下,利用科学的法规和标准配置技务咨询帮助整个行车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和管控。

3.2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在实施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措施时必须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针对车站管理员日常运营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记账和问责,对于每位班组成员可以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奖惩文件,结合工作表现和行车记录评估情况进行奖励或者惩处。在提高人员的责任制时,在日常的行车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各种问题转换成分数统计,按照周期进行扣除或者加分。规定一个数值作为警告通知,如果扣掉的分数达到该数值,那么将对此员工进行解雇,这也是避免人为安全隐患的措施之一。另外,为了更好地加强人为因素的制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的人员管理过程中,单位应当提高人员的工作条件,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时,可以建立起个人信息档案對于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工作中及时地与下属进行沟通联系。降低存在的人为问题和不稳定工作因素时,可以更好地掌握职工的个人情况。解决员工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让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专心致志的对于自身工作负责。

3.3 加强安全监管

最后,相关的铁路行车管理单位必须要对于薄弱的安全隐患,还结合铁路进行环节进行详细地监督管理。可以对于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记录,防止后期相同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根据有效的记录文件来进行处理,利用已有的经验制定防控措施,避免后续事故的二次发生。在调查薄弱环节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来改善现有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输行车的总体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的各方面工作管控,再发生安全隐患和事故时,必须要找出引起该隐患发生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改善。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时间能够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从而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的行车标准措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张文正.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84.

[2]李娜,李元.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指数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22.

[3]刘甲申.铁道部召开铁路行车安全学术研讨会[J].劳动保护,1992(12):5.

[4]张清来.建立安全管理循环闭合控制体系,保障铁路行车安全[J].四川水泥,2020(3):212.

[5]李翔.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20(7):96-98.

铁路信息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矿区铁路作为矿区物资运输的大动脉,对整个矿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整个矿区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影响矿区铁路安全运行的因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主要有设备质量水平、专用线调车作业量、平交道口状况、人员素质及其作业标准化程度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了做好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铁路运输目前仍是众多交通运输方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等大宗货物运输方面。铁路运输的主要优势在于速度快,费用低,运行安全性高。目前我国矿区铁路安全管理上相对国铁有较大差距,矿区铁路的运输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为进一步确保矿区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就需要对影响矿区铁路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整改。我国人口众多,但是矿产资源却相对匮乏,为了确保矿产能够及时有效的利用,矿区铁路安全运输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策。

1影响矿区铁路安全运行的因素

1.1设备质量低。有很多矿区铁路隶属于煤业集团和煤矿企业,主业是煤炭生产,对铁路运输重视不够,投入资金少,设备标准低,而一些老煤矿企业还在沿用建国初期和二十一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铁路运输设备。线路坡道大,最大坡道达到32%。线路坡道长,最长达15公里以上。弯道多,弯道上有坡度。曲线半径小,最小的曲线半径为50m,钢轨规格不一且小,还有32kg/m的钢轨,且超期服役。道岔规格小,多为9号道岔。机车动力小、型号杂,维修难度大。易产生区问停车故障。通讯设备陈旧,无无线通讯设备。

1.2专用线调车作业量大。专用线调车作业是矿区铁路运输的基础作业。矿区铁路因煤矿生产的需求,专用线调车作业量较大,而机调组人员所进入的专用线有的是在坡道上,有的是大曲线沿伸到煤矿企业内部,有的煤矿修有高路基、高站台。堆货距离侵限,有的煤仓丛修建那一天起就严重侵限。一些单位对专用线疏于管理,线路上杂草丛生,树枝、电线、杂物侵限。照明设备严重不足,货位标志残缺不全,作业地点为高低不平。调车组人员跟车行走和了望的条件较差。

1.3平交道口众多。平交道口上易发生机动车与火车相撞事故,一但机动车与火车相撞,大部分是铁路一方损失大,不但车损人亡,严重的会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

1.4人员素质低。矿区铁路在一般规模都不大,车站和专用线处于矿区和住宅区,无法将行人和铁路隔开,闲杂人员有时会无意问把车钩提开或把折角塞门关闭。装车单位一些人员没有经过培训,违返规定自目乱干,抢装抢卸给车辆造成偏载。违反规定手推调车。致使停留车辆轧上土档或越出警冲标,人为制造险情。

1.5标准化作业没有贯穿作业过程的始终。标准化作业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石。不论领导职工都有这样一个认识。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因工作条件的困难、天气、作业效率要求等原因,部分职工标准化作业意识差,在某一环节就不坚持标准化作业了,当然有时不坚持标准化作业不一定产生事故,但有时候因其它条件的偶合,就能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直致产生事故。事故产生后,作业人员还强调,“这没想到,那没有想到等,这都是标准化作业意识不强所产生的结果。

2应对矿区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策略

2.1要搞好矿区铁路的安全管理就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1)健全铁路安全制度是增強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和实施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有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铁路职工自身的义务,人人按章作业,遵守规章,并监督别人作业,形成一个闭环的安全整体。(2)用制度约束人更能够体现安全管理的效果。要想更好的搞好矿区铁路运输管理,就要针对每一项工作,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达到人人按制度办事,人人受制度约束,使职工不能产生我行无素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弊端。

2.2矿区不但要建立铁路运输部门,还要有计划的培养技术人员,积极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给他们以晋升空间。此外还需要积极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提供短期培训及学历教育等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员工要从基层工作开始,积极主动学习,这样才有晋升的可能。矿区铁路运输部门应该聘请高等院校中的一些相关专家,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开展短期培训和脱产学习等进修活动,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此同时,员工通过在跟专家的学习过程中,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和专家沟通,以得到解决。此外员工也要自己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职称考试等途径,更新知识内容,提升业务水平,不断完善自己。而企业要和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员工签长期工作合同,从而确保企业不但能够实现有效培养,还能防止人才资源的流失。当然提高员工福利是必要的,这是因为煤炭企业的员工劳动强度大,但是收入水平却相对比较低,如果没有合适的福利待遇,就没办法吸引到人才,也留不住本企业中的优秀人才。

2.3企业要不断寻求新能源,以保证矿区铁路能够持续运输,与此同时要改善能源利用的结构,使其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的需求。只有做到多种能源综合利用,减小对煤电等资源的依赖性,才能使矿区铁路运输压力减小,那么矿区铁路部门就有大量时间和空间去改善铁路的安全建设,完善安全措施。当然,采用其他一些先进生产管理手段,也有助于矿区铁路运输科技含量和效率的提高。另外,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节约,以科学合理的运输为前提,来提高运输效率和利用率。

2.4每个行业都有资金不足的问题,矿产企业也不例外,矿区铁路运输部门必须从其自身内寻找资金资源,并积极寻求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帮助,但是资金必须先要用于管理手段、更新设备和改进技术等,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5矿区铁路运输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必须合理,并且要结合计算机等技术,把矿产单位的员工培训学习、科学技术改造、职称晋升、安全状况和隐患、生产情况等录入计算机,这样有利于领导参考和分析,以更有效的制定出发展策略,指导矿产企业可持续发展。

2.6建立铁路运输预警机制,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阻止事故扩散,做到早期预防和控制,积极维护预警设备,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发出警报,把事故引发的损失降到最小。与此同时,矿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实行责任追究制,并且对事故的惩罚力度要加大,以提高矿区所有员工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进行管理和生产的目的,保障员工安全,企业得到可持续经营。

2.7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需要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来指引矿区铁路运输工作的发展,确保生产的高品质、标准化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企业也需强化纪律管理,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定期对矿区铁路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实行责任制也是必须的,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就要严格查处,责任到人,谁主管谁负责,切实保障全体员工的切身权益。再加上隐患事故检举和奖励制度,以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关注、参与和管理企业,共同营造好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磊.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5(01)

[2]姚金武.同煤集团加强铁路运输管理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6(12)

[3]张志文.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3(20)

[4]殷长棨.改革新线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浅议[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1)

[5]粘建才.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效率的对策解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铁路运输处工务段)

上一篇:酒的文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独立审计观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