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

2024-03-15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和谐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理性探讨,力求深刻剖析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并就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提出若干对策,以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引 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3〕1号)开宗明义地写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幅放缓、企业生存困难等种种问题,就业岗位在没有增加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单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就业岗位,这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正是这种供过于求的就业局面,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而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历史传统观念以及女性生理特征等问题的影响,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畸形用人标准,使女大学生与男性相比面临更多的“就业门槛”,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也远远高于男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据调查,80%以上的女性大学生,面对择业就业时心理焦虑,表现出急躁、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嫉妒、急功近利等不良心理特征[1]。这些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成功率,触动了高校重视德育工作的“神经”,而且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层面,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女性就业观和自我心理调节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为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

二、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率偏低

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增加28万。或者只有网络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才能描述这种情况。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江苏省2013届高校毕业生共有53.2万人,总量亦达到历史最高点。根据省教育部门反馈的信息,2013年全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达8.5万人。据一份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女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这8.5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就业市场男生、女生就业“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比比皆是。很多男生都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而女生却依然“转战南北”,在拥挤的人才市场里碰运气。由于屡屡“碰壁”,她们甚至自嘲为“拒无霸”。女大学生与男生具有同样的学历、能力和健康状况甚至比他们更优秀、出色,却仅仅因为性别歧视而被拒之门外,或者是接受用人单位高于男性标准的百般挑剔,这些不公平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

2.就业层次偏低

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凸显在就业层次方面。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发展前景广阔,高层管理性岗位机会甚少。从当前来看,大部分的工作单位,女性上升发展空间远远小于男性。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宁愿用更差的男性,也不愿提拔更有能力的女性。此外,女大学生就业层次偏低还表现在用人单位降低对女大学生拟付的工资水平,形成女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低上岗。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雇佣单位签约时拟付工资低于3000元的女生比例高达78.8%,高出男生11.3个百分点,拟付工资2000元以下的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64.4%,超出男生14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女性大学生就业层次与男性相比有较大差距。

3.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国家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第一、二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就业岗位不平衡,大量适合女性就业的劳动岗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女性的就业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就业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计算机、软件、通讯、金融等高新技术行业,女性就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我国社会分工尚不科学,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比如,地质勘探、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等行业,仍以体力劳动为主,而就女性的生理特点来看,这些行业中的许多岗位一般不适宜女性就业,我国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减少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2]。

4.就业期望值高

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但当前有些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眼界过高,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对未来的设想往往带着一种“浪漫”的色彩和不切实际的憧憬,一心只想走出校门就能找到“薪酬高、地位高、人气高”的“三高”职业。而且就业观念陈旧,寻找就业单位往往将目光锁定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力、烟草等行业,主观上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一道“门槛”[3]。

就业是女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由于客观上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和就业政策机制的偏失,加上主观上预期过高和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之相应,就业压力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1.性别自卑心理

特殊职业强调性别可以理解,但在一些男女同样可胜任的岗位选择上,当前许多招聘单位也走入了“只招男性”的怪圈。北京某大型国企招聘称:“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要下基层,工作环境艰苦,不适合女大学生,这也是为她们着想。”河南某钢铁公司则坦陈:“从感情上我们也很想招女孩子,但她们今后要结婚生子,顾及家庭,连小孩子的医药费也由女方单位负责。要是招她们进来,对公司的经济利益会有影响。”用人单位提出的“条件艰苦不适合”、“怕增加成本”等各种理由,无形中成了挡在女大学生就业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这往往会强化女性的性别自卑感,从而使女大学生丧失求职就业的信心。

2.害怕社交心理

初出校门的女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又经常听说工作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加上很多女大学生一直都长在“温室”,有父母的“保护伞”,没有与人竞争、面对冲突并化解冲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弱,所以害怕就业中的与人交往。甚至还有一些女性从媒体中得知办公室性骚扰事件,因而在面对就业时产生了恐惧心理。

3.逃避现实心理

面对矛盾、面对困难,不敢正视,而是选择逃避。考研大军中不乏抱有逃避心态的女大学生。据调查,80%以上加入考研大军的女大学生,并非真正希望继续深造,而是迫于就业压力,选择暂时逃避。用她们的话来说,选择考研并不是他们的初衷,而且也知道女性年纪越大就业越难的道理,可看到身边就业碰壁的现象,心里就害怕,宁愿以考研为借口,给自己、给家人找一个台阶,逃避现实。甚至还有很多的女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萌生“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的观念,成为“急嫁一族”,逃避就业[4]。

4.极端边缘心理

女大学生多次找工作被骗,跳楼自尽,找工作屡屡被拒,出家为尼,类似这样的报道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女性较之男性受挫能力更弱,加上就业压力相比男性来说更大,有些女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较差,一旦受挫,容易自惭形秽,甚至选择消极极端的方式来掩盖矛盾。

5.依赖依附心理

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许多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心理。面对就业,不是努力强化自身技能与知识,主动出击,而是寄希望于家人或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

6.自负自傲心理

女孩子本来就是家中宠儿,加上接受高等教育后,文化层次提升,往往会让很多女大学生产生自命不凡,骄傲不可一世的心理。突出表现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期望过高,择业脱离实际,心浮气躁等。

7.一劳永逸心理

参加“公务员”招考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时髦话题。据新闻媒体公布:公务员岗位报考比例一般都在1∶10,有些热门岗位甚至达到了1∶100。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而考上“公务员”等于抱着“金饭碗”,“一业定终身”的就业心理在女大学生群体中更为突显。

正是基于以上心理问题总结,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引导不完全等同于男生,其具有独特之处。所以在对女大学进行就业心理问题引导时,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回避差异,而是应该让女大学生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差异,转变就业观念,拓宽自身的就业思路。

四、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就业观,树立起“哪里有用武之地,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择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着眼当前,立足基层,调低就业期望值,打开眼界,放长眼光,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谋得工作岗位。

2.正确认识自我

在古希腊神殿的廊柱上,刻着几个大字“认识你自己”,作为神对人的忠告,这被当时的哲学家认为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把“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条军事箴言写入《孙子兵法》以传之后世。可见,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目标,并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在就业过程中,找到更多有女性优势及发展空间的职位,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消除浮躁波动情绪,构建良好心境

女大学生应正视现实,适当调节就业情绪,端正就业目的,消除盲目攀比心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凡事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怀有“求上得中”的心态,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绪,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5]。

4.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

人际交往是每一个人社会化的必由之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减少孤独和空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女大学生要如实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克服就业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同时积极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掌握交往技能,积累交往经验,逐步形成与人和谐相处的心态。

5.消除急功近利心态,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同样半杯水,有些人看来“只有半杯水”,有些人则说“居然有半杯水”。两种回答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女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应该具有“居然有半杯水”的心态,脚踏实地,明白“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道理,不作“一口吃成胖子”、“一业定终身”的妄想,认真对待每一次求职机会,把握每一次的成功可能。

6.正确面对挫折,逆流而上

“人生逆境,十之八九”,挫折必然存在于人生的各个领域。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强者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所以,增强受挫能力,是女大学生就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女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定的挫折情境,对自己进行加强意志、魄力和挫折排解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注重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所谓“艺高人胆大”,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大大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五、结 论

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我们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女大学生作为现代知识女性,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除了培养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外,能够积极调整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相信我们的女大学生能以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心态,抛弃昨日的烦恼,把握明日的先机,从心理的困窘中解放出来,找到适合自己一生发展的通道,获得自己全力搏击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姚遥.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与自我调

适[J].现代经济信息,2009,7(13):289-290.

[2] 张翠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J].行政管

理,2008,(10):58-60.

[3] 刘春来.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控措施[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21):59-60.

[4] 王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

洋科技大学,2012.

[5] 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人口学刊,2011,(6):82-88.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了解艺术学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实施和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81名大学生,用青春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试,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艺术学院大学生和非艺术学院大学生在性观念和性态度上有显著性差异,非艺术类大学生在性价值观的表现上更积极和健康;(2)艺术学院大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在性态度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女生比男生在对待性的问题的态度上更加正面和积极。结论:非艺术学院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优于艺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学院的女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

【关键词】艺术学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

1问题的提出

无论什么原因,性一直让人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我们对性充满好奇和渴望,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对性感到尴尬和罪恶。这种内在的矛盾冲突在人类的社会斗争中一直充分展现着,而性主题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对性的矛盾认识在性教育方面体现得尤其为明显,尽管家长要求学校给予学生应有的性教育,但他们又希望这方面的内容有所限制,以避免学生知道“太多”。有效的性教育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真实信息,并且帮助学生有机会认识自身的性行为和修正自己的性价值观。近年来,学者们相继对性健康教育做出各项研究,比如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产生的性心理问题的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大学生性心理相关课程建设的效果调查,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性教育模式的探究等,但对于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1-6]。本研究对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为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提供现实基础,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研究方法

21对象

由有心理学背景的大学生作为主试,通过校园社区网站如百度贴吧和网络在线调查的形式发放问卷,共计调查大学生481人。共发放问卷481份,问卷因有测谎题,删除无效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457份。其中大一学生178人,大二学生144人,大三学生77人,大四学生58人;17岁13人,18岁16人,19岁98人,20岁131人,21岁78人,22岁68人,23岁36人,24岁17人;艺术院校学生289人,包括男生130人,女生159人;非艺术学院大学生168人,包括男生80人,女生88人,其中师范类院校32人,理工科院校25人,医学院7人,综合性院校106人。

22方法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7]:该量表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郑涌、骆一编制,主要用于对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一共46道题,有38个题目反应性心理健康的状况,8个题目是测谎题。本套量表包括了三个分量表,第一是性认知分量表,包括生理知识和性知识两个因素;第二是性价值观分量表,包括性观念和性态度两个因素;第三个分量表是性适应、性控制力和自身适应三个因素。总体得分越高,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研究证明,该量表的Cronbachα0822,重测信度系数为0856,分半信度系数为0759,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23施测过程

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

24数据处理

对问卷一一审查,删除未完成和回答明显不认真的问卷,建立问卷编码系统,对全部问卷进行编码。然后用SPSS for Windows(170)进行录入、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艺术学院与非艺术学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表1中所见,艺术学院大学生和非艺术学院大学生在性观念和性态度上有显著性差异,非艺术类大学生在性价值观的表现上更积极和健康。在性认知和性适应分量表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性心理健康的总体比较上,两类学院的大学生无明显差异,非艺术学院大学生要略好于艺术学院的大学生。

32艺术学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

从表2可见,艺术学院大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在性态度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女生比男生在对待性的问题的态度上更加正面和积极。在其它维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性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比较上,无明显的差异,但女生比男生的健康程度更好。

33艺术学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在年龄上的差异

以年龄为自变量,性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在艺术学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体分析上,年龄主效应不显著(F=1541,P>005),这说明艺术学院大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性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从图1中可得知,18岁到19岁这个阶段,性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下降,19岁到24岁期间出现上升,尽管有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

4讨论

从表1中可见,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的平均得分没有超过4分,说明其健康状况一般,这与项传军[8]的研究结果吻合。部分青少年不切实际地实施性行为,没仔细考虑其中的风险。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以帮助他们发展所需的技能,缺乏对性的理性思考从而做出自己的决定,没有认识到实施性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9]。因此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性知识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可以减少他们在性方面的失误,降低性犯罪率,使得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高校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迫在眉睫。我们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通过互动的方式,而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接受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将其个人化更好的运用到自己身上,如何建立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以后的研究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艺术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校园文化的灵活性,使他们具有与非艺术学院大学生不同的特点。苏常青[10]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发现,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热爱专业,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独立意识强,社会范围狭窄,社会公德意识较强等特征。韩少卿[11]对成都地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内在性需求和婚恋价值观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艺术类大学生对婚姻和恋爱持积极态度,但缺乏责任感;恋爱动机具有多样性,但容易盲从社会潮流;性观念趋于开放,但道德控制力弱。这与表1中的数据分析结果相似,艺术学院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要弱于非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尤其体现在性价值观上。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开始脱离家庭的控制,进入大学生活或踏上社会,这个时候他们将遇到一些新的刺激,面临一些新的选择。艺术院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思想约束较少,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同时接受各种错误价值观的机会也增多。在针对艺术学院大学生开展性教育时,应着重强调让青年人理解和明确自己性价值观的重要性,这样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出决定。树立正确健康的性价值观,这也成为今后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问题分析和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产生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预防

作者简介:陈张婷(1985-),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助教;陈岳林(1964-),男,浙江慈溪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同时也是多种不同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自杀在近年来尤为常见,而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1.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面对就业问题,许多大学生在还没有毕业之前就已明显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社会环境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现象,多数大学生都可以理性面对,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因认为前途渺茫而选择轻生。或者因无法接受现实,无法接受自己比其他同学“差”,无法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而选择极端的做法“回避”这一问题。[1]

心理学上的自我催眠和自我暗示是指人在回避某种物体或经常接受某种物体的刺激时,会使这种物体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变得越来越清晰。用百度的新闻频道搜索2005年之后包含“大学生自杀”的新闻标题,一共搜出约7950篇新闻,也就是大约每天都会有3篇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在互联网上传播,其中还不包括微博、博客、论坛等社交平台上的相关帖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不管大事小事,在前一秒发生,下一秒也许就能在互联网上看到事件的相关报导。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较多的人群,可见社会媒体对大学生自杀的全方位报导对大学生产生的刺激有多强烈。许多自杀的学生就是因为看到了报导,认为有了“榜样”和先例,于是在自己受到挫折或者遭遇不幸时不断的进行自我暗示,从而自然而然的在潜意识里想到自杀这个念头。

(2)学校因素。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恋爱和学习压力分别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和29.8%。[2]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大学不限制学生谈恋爱使恋爱被许多大学生当成必修课之一。虽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并开始全面发展,但总体而言其心理上的表现还很稚嫩,对于感情的投入与得失既没有处理经验也没有承受问题的能力。一旦感情出现危机或者遭遇挫折,若不能及时把心态调整过来,很可能会因为一时想不通或心灰意冷而放弃生命。

2)自1999年扩招以来,各大高校的生源规模都出现了新的最高点。许多高校为此细分了专业,但是自身师资和教学资源却严重不足,不仅没有做出专业特色,还使学生对专业失去了信心,不知该如何选择专攻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碌碌无为,面临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在当前的高校中,科学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依旧是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轻人文精神的养成。且针对学生进行的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拓展生命的人文教育更是很少涉及。[3]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训练,很容易使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手足无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轻生。

3)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还包括紧张的人际关系。大学的多元化环境使学习成绩不再是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因素,以致于部分在中学阶段主要以学习成绩为自身主要优势的学生在大学的竞争中不能适应、也不能接受这种环境上的落差,特立独行,自傲自闭,久而久之渐渐脱离集体,抑郁堆积。或者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自卑自闭,很少参加校园活动;有的因为是独生子女,在性格上总以自我为中心,在待人处事上总自以为而然之,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优待而不去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这些人往往长期处于交际紧张的状态,更多时候内心都很孤独而没有安全感,这与他们身处的多元化大学生活格格不入,有时太过压抑且无法排解也会迫使他们选择轻生。

(3)家庭因素。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一个人出生之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情况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情感意识。有资料表明,经济条件窘迫、单亲离异、家长文化水平低、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等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家庭方面的重要原因。家庭经济的不宽裕与大学高消费的多元化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难免会让有些学生产生虚荣自卑的心理,自己把自己分割到孤立的世界自导自演,从而产生悲剧。“80后”、“90后”的学生大多都具有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弱的特点,家庭情况稍有变化就会表现出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离婚率的上升、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都是新生因素,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4]

2.主观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态度决定了行为,大学生出现自杀现象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本身对客观事物的曲折认识。

使大学生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不健全的人格。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从小养成或自闭、或自傲、或自卑、或自我的性格。这类人,在对事物的认识上较其他同龄人比较敏感,内心世界复杂,很容易进入思想上的死胡同,对困难和挫折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当有激发元刺激时他们就会产生反应。二是思想被同化。如世纪之初产生的邪教法轮功思想,还有近几年来表现猖狂的传销组织,都是利用某种特定的环境进行思想上的同化,让被同化的人自然而然的认为做某种事是理所当然的,包括自焚、自杀。

二、大学生自杀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分析

多年来,关于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策略研究数不胜数,但是大学生的自杀率却在逐年递增,这是值得社会和各界学者反思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1.缺乏一个适当的引导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死亡一直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词语。教师、家长与青少年会谈学习、谈理想、谈未来,却很少谈及生死。导致原本重要的生命教育被忽视了。[5]许多自杀的大学生就是因为产生“灵机一动”的这种想法之后,却不愿与父母或者其他亲人朋友交流。这种想法压在心里,若是再加上社会上不断的舆论暗示,学校学习生活带来的各种不顺畅,则会使其变得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2.家庭因素的不可控制性

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上一个分散的独立个体,相对而言拥有较高的自主权,对于外界的引导和宣传他们可以选择拒绝。况且家庭类型千差万别,对于大学生自杀预防的深入宣传工作量庞大,难以普及且效果不显著。家庭干预对于处在自杀危机中的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6]但由于以上所述原因很难有效的发挥家庭的这种作用。

3.高校牵扯到的利益对象太多

大学生自杀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做到有效的预防这种现象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现在的高校大多都是股份制,政教逐渐分离,且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另外,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升学率、科研项目成果通过率大比拼等都成为高校不敢为之的理由。所以除非有明确的官方政策,否则独立成行的大搞改革有一定的困难。

三、大学生自杀的预防策略

造成大学生自杀身亡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偏差,这些偏差其实可以通过周围环境对其产生的良性影响而慢慢的改变过来。笔者针对上述分析,简要的对大学生自杀预防总结了几条策略。

第一,心理学上的自我暗示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就自杀而言,若只是对自杀事件进行单纯的客观报导则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暗示,因此需要改变这种新闻方式,在保持事件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事件加以引申。政府可以起草文案要求各大媒体在报导自杀事件的过程中穿插一些专家对事件的解析,通过专家的解析向大学生以及各个家庭普及自杀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并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如何提早发现和预防这类悲剧的发生,教导他们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等。此外,媒体还可以插播关于成年人和同龄人对自杀事件的积极看法等。

第二,大学生自杀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且各种因素相互交错,互相影响。高校进行大改革非常困难,但可以通过排除某些关键的因素来减缓这种现象。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三种形式。有研究报道称,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的10~20倍,因此识别或发现自杀意念是预防自杀的关键。[7]大学生长期生活在高校中,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学生干部以及同班同学,因此加强训练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对自杀意念前奏的敏感性很有必要。此外,大学生自杀还具有很明显的特征,如自杀事件集中性,开学初期是高发期;又如自杀年级分布集中性,主要分布在一年级和毕业生之中。此外还有自杀手段一般都采取跳楼、女生自杀率大于男生等。[8]高校可针对这些特征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措施,如成立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以敬畏的态度看待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认知态度。

第三,家庭是大学生的精神寄托,其在防止大学生自杀事件上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如电话等方式与父母沟通交流,随时汇报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征求他们的意见,从而适当的释放不愉快情绪,排解心中压抑的感情。有些不方便或是难以启齿的话语,还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且文字交流的目的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需语言表达委婉含蓄,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从而以情感人。

四、结语

大学生自杀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会给家庭、亲朋好友带来莫大的伤害,也会对学校、社会、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9]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强化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的态度,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周晏.浅析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有效干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51-53.

[2]尚元东,王晨.当代大学生自杀行为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107-108.

[3]刘家林.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遏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有效载体[J].现代企业教育,2011,(8).

[4]于健.大学生自杀成因探析[J].社会观察,2012,(6).

[5]张伟锋.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成因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4).

[6]沈力晔,程灶火,金明媚,等.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

[7]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6.

[8]余虹,杨亮承,鲁可荣.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7(6).

[9]陈智兴.浅议大学生自杀行为[J].华章,2012,(19).

(责任编辑:孙晴)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为了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高校应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构建依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的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各构成要素的系统倍增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基本思路

当我们频繁在报端看到大学生自杀的消息时,也许都会明白“心痛”这两个字的含义。这些莘莘学子,正当青春年华,却因为长期抑郁、精神障碍、个性缺陷、网络成瘾、就业压力大、自我期望高而产生失落感等原因,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自杀事件是可以通过教育、防范和加强安全管理、提前采取措施而加以避免的。自杀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减少和控制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这对于促进社会稳定、维护教育声誉、提高学生素质不仅具有理论探索的意义,同时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

一、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构建的基本依据

通常自杀者都会隐藏其自杀企图,而且多数大学生自杀具有冲动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预防自杀上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预防大学生自杀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可行的。第一,自杀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渐进的过程。除个别冲动型自杀外,大多数自杀者在发生之前都有激烈的思想斗争,自杀过程一般经历: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出现变化,思考自杀的方式,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情境下的人,自杀过程有长有短。但这个渐进的过程为我们预防自杀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第二,自杀倾向的外显性为我们预防自杀提供了防控观测上的可行性。国内外研究表明,自杀者在自杀前通常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先兆性):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过要自杀的意图,有过自伤自残行为,突然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收集与自杀有关的资料;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人世愤怒的情绪,生活规律紊乱,对生活麻木、逃避监管、显著厌食、失眠或睡眠过多等。如果周围的人及时发现这些异常表现,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完全可以阻止自杀行为的发生。第三,自杀倾向的可逆转性为我们预防自杀提供了防控作为上的可为性。自杀者自杀意念形成后不是不可逆转的。求生是人之本能,选择自杀通常只是一时无法忍受或无法突破某种困境的无奈之举。大多数自杀者都会顾虑自己的行为将给亲人、朋友带来痛苦,会考虑自杀的后果,因而会产生彷徨和犹豫的心理。这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矛盾正是扭转其自杀动机、实现自杀预防的契机。如果其间能及时地发现干预,得到外界的有效帮助,合理地化解心理病症,就可能消除自杀意念,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总之,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形成机制所体现的渐进性、外显性(先兆性、可观测性)、可逆转性特征,决定了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杀外在防控机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构建的组织体系

为了加强大学生自杀防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是关键。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管理机构中单独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办公室,在高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高校学生工作部(处)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在院系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执行小组,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处理大学生自杀防控事务。学校逐步建立一支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共同组成的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并加强心理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问题的鉴别能力和心理健康与安全危机的干预能力。学校要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防控工作提供经费和必要的工作设施、办公场所、通讯保障。

首先,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管理机构中单独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办公室,统一负责全省所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防范事务,制订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方针政策、人事配备、财务保障、工作内容、办事规程、防控检查和评价奖惩办法,根据党中央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强大学生自杀防控的外在管理力度,推动、指导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从整体上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在高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咨询中心、保卫处等相关部门与院系学生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参加,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主任,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防控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职能,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度建设、职责分工、人力配置、资源保障、部门协调、任务布署、信息收集、重点监控、工作检查、危机评估和评价奖惩等事务。学校要努力健全党政一把手、主管领导、部门领导、辅导员、学生信息员5个层次的责任制度,确保职责清晰、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其三,在高校学生工作部(处)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主管心理咨询与学生宿舍事务的部(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应急干预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协调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当危机事件来临时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实施干预,对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避免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

其四,在高校学生工作部(处)下设立健全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制订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开展全校性的心理健康宣传工作;负责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状况,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包括面谈、信函、电话、网络等方式;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制订自杀危机干预应急措施,提高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辅导员与学生的谈心制度,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动态,及时发现和引导大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负责指导校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协会的工作;对院系心理辅导教师进行指导,协助学校心理危机救助中心做好自杀者的救助工作。

其五,在院系以院系党政负责人为首、以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老师与系班学生干部)为主体、以专业老师为辅助,成立各院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执行小组,按照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与各院的实际,制订各院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负责指导院系团学会学

生心理健康部及时向校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转报各班上报的心理健康与安全预警信号;调查研究与评估院系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健康与安全问题的严重情况,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

三、大学生自杀防控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1.领导高度重视与部门严密协作相结合原则

高校党政领导要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来应对大学生自杀事件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对重点对象、重点问题、薄弱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制订周密的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人身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学生安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党委是关键,只有党委高度重视,定期进行监督、指导,对院系进行安全考核,才能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才会促进院系、部门分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负责人把人身安全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来抓,把具体工作做好,真正负起责任。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校园人身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迅速的人身安全防范工作网络系统和责任体系,经常性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内在理念教育与外在严格监管相结合原则

研究大学生的自杀防范问题应当从大学生自杀的认知机制人手。当今的大学生对生命价值与心理健康的认知倾向是其最终形成自杀动机的主观原因。因此,必须根据高校的实际加强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内在教育性预防控制措施。与此同时,还必须不断健全大学生自杀防控的外在管理控制体系,包括健全大学生自杀隐患信息日常管理预防机制、明显危险应急干预控制机制以及可持续监督评估奖惩保障机制。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地下寝室、班级,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全面、迅速、认真地排查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和疏导工作,防患未然。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重点人群预防和干预机制,经常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摸底、查排,对心理问题重点人群进行防范和干预工作,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及时预防、早干预。

3.生命价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教育性预防控制重点是加强生命价值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内容包括: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情感与态度教育、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学生正确理解人的价值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终极信仰,从而珍惜和敬仰生命,实现生命的自我价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目前许多高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是这些学生没有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造成的。完善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杀事件教育性预防控制的关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心理咨询辅导和学科教学渗透等三种基本途径。首要的是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学校应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配备比例,以确保有足够教师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服务。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正确面对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问题,正确对待恋爱、婚姻与事业的关系,自主化解各种矛盾,帮助大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

4.及早识别防范与重点跟踪监控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自杀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自杀意念形成之后也可能会迅速演变成难以掌控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及早对自杀倾向加以判别,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大学生自杀的早期识别可从言与行两个方面的异常表现进行评估:在言语征兆方面说想死、生活没有意义、太郁闷了之类的话或无故谈论自杀问题;在行为征兆方面出现明显的、突然的行为改变,突然大量的饮酒和吸烟,出现饮食睡眠障碍等。在大学生自杀日常防控管理中,及早识别对于有效防范大学生自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识别除高校相关专业人员专业检测与非专业人员日常观察两个基本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家校双向互动来进行,辅导员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入学前的问题,并就学生一些异常情况随时向家长通报。在及早识别的基础上,对一些自杀重点对象进行重点跟踪监控,特别是对一些情况比较严重、随时处于失控状态的对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缓解其自杀冲动,消除潜在的自杀或再自杀刺激因素,必要时要及时将其强制送交医院进行治疗;对有明显自杀可能的下落不明者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联络其亲友并进行查找,以便对其加以有效控制,必要时要及时报警;对自杀未遂的学生要劝其接受治疗,并通过认真分析其自杀动机,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彻底从自杀的阴影中走出来。

5.专业检测与非专业人员观察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自杀早期识别防控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专业与非专业两个基本途径取得。早期专业的识别方法:医务室专业人员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新人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起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健康档案,每年定期检测分析排查,重点掌握心理与生理状况不良或有某些危险倾向的对象及其表现,或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部分大学生个体或团体咨询与诊断服务,从中了解学生的自杀意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生命线或热线电话之类的电话服务,随时为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提供帮助。早期非专业的识别方法关键是要建立师生全员参与的学生异常行为监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网络系统,通过辅导员与各班、各寝室的信息员所构建的信息情报系统,将信息情报系统覆盖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全方位捕捉、反馈,并迅速处理相关信息。学校每位师生员工不管何地何时,只要发现某位学生有自杀倾向,马上上报辅导员、系总支书记,并由其根据实际情况和事先确定的处理预案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6.辅导员密切关注与同学敏锐观察相结合原则

高校辅导员因其工作性质和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在大学生自杀危机防范干预机制中应处于中心的位置。辅导员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多,在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深入学生当中了解掌握学生人生与成长方面的各种困惑与动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处理好生活与学业、事业与爱情、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优劣长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就业观念。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的变化,这对于有

效控制学生自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实际运行中还是有一些学校存在辅导员因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多而管不到位的情况,对学生中存在的种种矛盾排查不够、教育引导不力。导致一些本来争议不大的矛盾被激化,甚至酿成自杀等极端后果。在学校制度规范与辅导员有力督促下,同班同学的敏锐观察与及时反馈是有效防范大学生自杀的重要一环。同班同学。特别是同寝室的同学,是最能直接感受大学生日常心理、行为倾向变化的第一信息员。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应当高度重视班级以及寝室的心理健康与安全信息员的选择与配备,在班级内选出部分认真负责、有爱心、和同学关系比较融洽的学生担任信息员,确保及时向辅导员反映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个别同学出现异常现象的有关信息,以便辅导员更迅速、准确地掌握各种问题学生的动态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处置措施,避免自杀现象的发生。

总之,在高校建立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中,最基本的管理环节有三:一是主管校长或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力保校级安全防控综合管理制度健全、政策目标导向明确、部门职责划分清晰、奖惩手段措施有力,持久地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充分地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高校主要部门处室负责人要在各自的管辖职责范围内,按照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主动地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信息集中综合上传与反馈处置指令下达工作及下一层级管理人员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评比工作,以确保防控监管工作经常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之下;三是带班辅导员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安全动态,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直接通过自身谈话或间接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的形式,深入、广泛地了解、分析所带班级学生的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只有以上3个层次都能充分发挥效能,防控才是真正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高志雪,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防控机制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9-102

[2]吴彩虹,全承相,李志春,大学生自杀形成机制及其防控[J].法制与社会,2009,(9):242-243

[3]冯世斌,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预防与处理[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65-68

[4]吴平,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心理预防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101-102

[5]刘莹,论三重生命教育之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51-54

[6]张福珍,王兰兰,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谈高校生命意识教育[J].江苏高教,2009,(2):108-110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不仅是知识累积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健康心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任何科目的教育都需要包含心理健康引导。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意义,本文详细分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开放性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越发明显,同时呈现过度且单一的现象,例如家长过多地施压给学生,过度追求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不关注学生本身的成长以及人格、习惯的培养。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再加上小学语文本身的特殊性,在其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二、 小学语文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效性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材中总共有12册12本书,其中主要是以略读课文为主。通过对教材分析之后发现教材结构安排是通过精心设计而得,编者也非常注重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以从浅至深的方式学习,教材中包含了科学、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的内容,例如描写人物的文章中,有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有勤奋刻苦的,有朴实善良的。这一些人物形象都是完善学生心理的教学案例,教材本身可以说就是一本心理健康引导书。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仍然需要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应用能力,毕竟小学语文课程不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1.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其内容主要包含五种爱,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爱科学以及爱自己。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这一些情感内容,并借助课文当中的“爱”引导学生形成对爱的正确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陶冶学生爱国爱人的情感。

例如,在《鱼游到了纸上》的课文当中,其主要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作为教学精神,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着重点放在聋哑青年专注且勤奋的学习品质中,同时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青年在观察与绘画过程中的形象,促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极强观察力的同时,同时体会聋哑青年细致、丰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无限的热爱。这一些内容都是可以提高学生理解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感受身残志坚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情感。

再例如,《小马过河》课文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默读或者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读,透过老师适当的点评提示体会动物们的对话对小马心态的影响。这样,学生可以自己感知,学会独立思考,树立“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做力所能及的事,独立解决问题的心理思想。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既定大纲的要求,在学生认字识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营造愉悦的氛围,同时学到知识。只要老师用心,總会找到巧妙的方法,寓教于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客观的评价、心灵美、正能量,勇于展示自我,恰当地表现自我。

2. 优化教育环境,突出心理健康

有效的课堂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推动学生人格逐渐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教师正是优质课堂氛围的创建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采取平等、公开的方式组织教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语言、语气应当柔和,必须以尊重的姿态和学生沟通,以相信的眼神与学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可以放开约束,主动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微笑,以柔和的语调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实践教学发现,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信心,同时还能够优化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接受程度,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3. 掌握教育时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当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之下开展教学时,一方面需要确保教学方式与语文学习要求相关联,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心理健康灌输教育。对此,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课堂教学节奏、内容的掌握,因为教学时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随处可见的,而是应当以随机、偶然或某时突发的方式展现。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某一节课、某一个问题学生的兴趣、呼声比较高,同时思维与讨论较为火热,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与探索兴趣,此时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好时机,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不要求生硬地寻找这种机会,而是要用心去发现。例如《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教学时候,适当地多讲故事,把渗透契机设在某些语句段落,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爱国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记住伟大的先驱英雄。对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能离开教学而空谈的,要把握机会找好时机进行突破。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实际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方式非常多,在选择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引导,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月,黄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31(5):112-112.

[2]林静,傅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998——2015年):热点、演进及其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23(8):67-71.

[3]侯洁,张茂聪.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十年总结——基于CNKI学术期刊2007-2017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主题文献的可视化解读[J].中国特殊教育,2017,33(5):141-142.

[4]刘艳,郭玮,彭杰.心理资本视角下中小医药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印染助剂,2017,23(z1):51-51.

作者简介:

王永存,陈慧,湖北省枣阳市,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新集小学。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就业机制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 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学生生活和学习态度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然而, 大学生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已较为突出, 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也不利于高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因此, 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探讨,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学生厌学心理现象

大学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 是在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也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厌学已经成了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流行病;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妨碍着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习被动

现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学习不是发自内心动机, 而是迫于考试, 迫于及格, 迫于拿毕业证。上课逃课, 即使去了也是迫于老师压力, 在课堂上精力并不集中。作业能逃就逃, 得过且过。

2.2 学习激情消退

有的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游戏, 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有的学生上学期间做生意和打工, 还有的热衷于交际和自己的职位。总而言之, 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 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3 不求上进, 自暴自弃

大学生中存在一种不良学习心理状态, 理想迷茫, 目标模糊, 甚至没有目标, “60分万岁, 61分浪费”正是这类学生的心理常态。

2.4 情感匮乏, 寻找精神寄托

大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 容易波动。有的自傲和自卑交织在一起, 一遇到利, 十分兴奋, 一遇到挫折, 萎靡不振, 自暴自弃。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找个异性朋友开始所谓的恋爱, 来寻求精神寄托。

3 大学生厌学心理原因

3.1 认知错误

3.1.1 主观意念太强

当今很多大学生主观意念太强, 总是感情用事, 太任性, 对有些是非分辨不清, 还不能够客观分析问题, 不能面对现实、面对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认识不足,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 自己的思维处在半模糊状态, 理想与现实冲突, 不能把握自己, 继而引发厌学问题。

3.1.2 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的学生把理论课的学习仅仅看成以后应用实践的一个过渡和利用, 把重心放在应用实践上, 更有的甚至抛弃理论课的学习, 没有把自己和学习建立一种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其实学习过程中就有很多兴趣、技巧与方法这些可以与实践紧密相连的东西, 学习理论可以为以后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3.1.3 对基础课重视程度不够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 基础课均安排在大一、大二。由于对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 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在大学里只需学好以后的专业课就可以了, 因此放松了对基础课的学习, 事实证明, 进入高年级, 基础知识不牢将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及今后的学习成绩。

3.1.4 学习太在乎结果, 不在乎过程

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就是为了结果, 只要及格就行, 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 也不管过程怎样, 过程真假、正当不正当无所谓, 在这种心态下对学习过程不重视, 日益形成厌学问题。而学习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也容易使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从而出现厌学现象。

3.1.5 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不正确

学习目标是学习行为的导向, 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而, 目前大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还不够。有调查表明:厌学学生中有36.3%的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15.7%的学生为了将来当上领导;37.5%的学生为了锻炼各种能力;10.5%的学生为了学术上有所建树。在大学阶段, 大学生的目标就应该是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应用、发挥知识的目标应该在踏入社会之后。调查还表明:60.5%的学生没有自己明确而具体的人生目标;46.6%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好;33.9%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由此可见,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正确, 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正确的生涯设计。有的心态浮躁, 目光短浅, 混日子, 混文凭。这样大学生很容易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金钱主义的影响。

3.1.6 心理不健康

现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由于受传统思想、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产生了一些心理误区及思想垃圾角, 导致情感贫乏、思维混乱、走极端、愤世嫉俗、悲观叹气、叛逆一切, 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与设计, 对世界及社会的认识也是主观臆断, 不够客观。有时是非不明、颠倒黑白尚且不知, 还自以为是, 有一种世人皆醉, 唯我独醒的自负与孤傲。

3.2 学校因素

3.2.1 学校管理不善

有很多高校学习风气淡漠, 考试纪律松散、泄题、抄袭、送礼、找关系现象日益严重, 势必造成差学生更不重视学习, 投机取巧, 好学生心理不平衡, 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3.2.2 教师素质低下

教师是教与学的一方, 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气氛, 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学识渊博、资历深厚、为人师表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 不学无术、敷衍塞责的教师令人难以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敷衍态度也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敷衍行为。令人震惊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对教师的敷衍行为感觉麻木。此外, 还有一些教师把消极的言论甚至个人的偏激意见拿到课堂上发表, 这些言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新奇、惊讶之后产生情绪波动。因此教师的素质、授课的态度与学生学习的氛围、兴趣的培养息息相关。教师素质如不全面提升, 将会引起教与学的矛盾, 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3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3.3.1“金钱”的误区

有些同学在眼花缭乱的商品经济大潮中, 通过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 便认为金钱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 产生了学与不学无关紧要, 只要赚钱便有一切的“拜金主义”思想。因此, “身在曹营心以汉”, 一心想着赚钱, 根本不把学习班放在心上, 目前, 大学校园的经商热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3.3.2“关系”的误区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只要有“条子”、“票子”、“门子”, 即使自己学习不好, 也照样能安排一个好工作, 而没“关系”、没“后门”, 学习再好, 也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的校园, 产生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习, 没“关系”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4 高校大学生厌学心理对策

4.1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素质与修养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让他们意识到人是为了发展、真理、追求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活着。让其认清哪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加强大学生的“目标”教育和“过程”教育, 使其明白重要的是过程, 不要太在乎结果, 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多让其接受一些深刻教育意义的人、事、影视, 如先进刊物《深圳青年》, 深刻教育动画《火影忍者》等。再如请一些知名学者作报告, 让大学生知道他们成功的过程, 形成“过程”观念。还可以让其多了解一些高科技前沿的东西, 激励大学生的追求。让他们真正的进入到内容、过程中, 而不是浮于表面形式。

4.2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构筑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处在青春期, 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冲突、心理危机。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多给学生一些充满爱心的肯定、鼓励和教育, 这种爱能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或者建立质量比较高的心理咨询机构, 排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解除大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方面。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可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如借助影视、书刊、文娱等活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艺术团、运动队、学生社团等活动, 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使他们的内心充满爱和追求, 减少一些憎恨、叛逆和愤世嫉俗。

4.3 大学生之间要互爱互助、坦诚相待

大学生之间相互效尤最厉害。同学之间多团结、互助、合作和关爱, 相互坦诚交流各自的思想, 发现各自的长处和缺点, 促进各自的思想发展, 减少心理问题。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大学生, 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身边的大学生和事, 所以大学生内部动力的发展很重要。大学生的问题大多来自内部, 所以从内部解决问题, 促进其学习也最有效。

4.4 加强学校制度管理

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考纪, 建立完善公正的制度, 改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 如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 降低饭菜价格, 降低住宿费, 减少大学生负担, 做到真正的一切为了大学生, 一切了为教育。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大学生厌学现象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厌学心理现象, 进行了剖析, 认为学习被动、学习激情消退、不求上进, 自暴自弃、情感匮乏、寻找精神寄托是大学生主要的厌学现象。其原因与认知错误、学校因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关。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厌学心理现象提出了对策, 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厌学心理,心理健康,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 李静, 何琦.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 2005, 33 (1) :126~131.

[2] 江滨.大学生厌学现象探析及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4 (3) :142~144.

[3] 程晓株.学生厌学的教学因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 , 1992, (2) :342~36.

[4] 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 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 2000, (1) :36~38.

[6]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4~90.

上一篇:法学教学与案例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