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词类活用范文

2024-04-17

古汉语的词类活用范文第1篇

高华元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词类活用历来是老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就难在理解费力、识记吃力。笔者在多年的文言教学中总结出巧借成语学习和积累词类活用,可以说化繁为简、事半功倍。下面列举一二以飨读者: 古代汉语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动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示例】

打草惊蛇:惊,使……受惊。

劳师动众:劳,使……劳苦;动,使……惊动。

1

惊心动魄:惊,使……惊;动,使……动。 降妖除魔:降,使……投降。

赏心悦目:赏,使……舒畅;悦,使……愉悦。 伤风败俗:伤、败:使……败坏。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示例】

汗马功劳:汗,使……出汗。

祸国殃民:祸,使……遭到祸害;殃,使……遭殃。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示例】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巩固)。 良药苦口:苦,使……感到苦。 治国安民:安,使……安定。 虚怀若谷:虚,使……谦虚。 涸泽而渔:涸:使……干涸。

此外,安居乐业、穷兵黩武等也属于此类用法。

二、意动用法

2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示例】

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草菅人命:草菅,把……当成野草。 鱼肉百姓:鱼肉,把……当成鱼肉。

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 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 【示例】

厚古薄今:厚,把……看得很重;薄,把……看得很轻。 甘之如饴:甘,认为……甜。 兵贵神速:贵,以……为贵。 乐此不疲:乐,把……当成快乐。

三、动词用作名词 【示例】

3

见多识广:见,见到的;识,知道的。

送旧迎新:旧,旧的(东西、事物);新,新的(东西、事物)。 救死扶伤:死,快要死的人;伤,受伤的人。

四、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做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作谓语动词。 【示例】

衣冠禽兽:衣冠本是名词,在成语中则活用为了动词,即穿着衣戴着帽。衣冠禽兽常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莫名其妙:名本是名词,在成语中则活用为了动词,意思为“说出”。 此外,“不毛之地”中的“毛”意为“长庄稼”;“不人不鬼”中的“人”“鬼”意为“像人”“像鬼”……

五、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很少。但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㈠表示方位或处所 ㈡表示工具或依据 ㈢表示比喻 ㈣表示对人的态度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

4

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示例】

口诛笔伐:用言论、文字进行揭发或批判。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山盟海誓: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似的消散,常用来比喻事物完全消失。 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常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一般指传闻的或没有根据的话。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常形容多而密集。

土崩瓦解:像土崩塌、像瓦分解一样,常比喻彻底垮台或崩溃。 类似的成语很多,如日积月累、龙盘虎踞、玉洁冰清、字斟句酌、内忧外患、雷厉风行、神出鬼没、斗折蛇行……

六、形容词做名词 【示例】

扶危救困:危,危难的人;困,困难的人。 取长补短:长,长处;短,短处。 推陈出新:陈,旧的;新,新的。

苦尽甘来:苦,苦难的日子;甘,美好的日子。

此外,喜新厌旧、拈轻怕重、弃暗投明、无恶不作等也属于此类用

5

法。

最后应该指出,所谓的词类活用,是说某类词本属于某以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我们应该把它与兼语的情况区分开来。

上一篇:国家能源形势分析范文下一篇: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