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

2023-09-16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第1篇

从1991年开始,作为人事工作的一部分,新疆也与国家同步,部署了改革开放以后的职称评聘工作,职称工作进入到了“正常化阶段”。1993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科学技术工作者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取得相应的职称。

建筑工程专业属于工程技术系列。目前,建筑工程专业的包括勘察设计、城市规划、路桥、城市建设等诸多子专业。新疆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考核评审标准的专业分类为技术管理、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生产技术这五个大类,每一类专业又从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业绩成果、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方面主要考核评审人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及其背景材料及现代技术管理手段的理论水平,能够解决技术管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有较高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能力,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技术管理发展趋势,具有为推动部门科技进步和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供决策、咨询、论证、科学依据的能力。实践经验方面主要考核评审人在科学研究、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技术监督、技术咨询、计划管理等技术管理中工作能力,并取得了怎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业绩成果方面,主要考核评审人主持完成的工作成果、技术管理经验总结或本专业论文报告等技术资料处理情况。获取和处理信息方面考核评审人参加学术、经验交流活动及在技术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现行的评价考核标准,基本上公正地评价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有效地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其学术技术水平和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的职称制度在不少方面已不能适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建筑工程实践经验方面是工程技术人员理论学识和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然而论资排辈,降低标准,扩大评定范围,片面强调学历、论文、对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定量的考核办法,职称称号一旦授予,终身享有等问题也制约了职称作为一种人才评价制度的发展。

目前,在职称管理的制度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和制度建设是职称工作的核心部分。职称工作只有以重能力和业绩的人才评价为导向,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发现人才,任用人才。

我认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分类、社会评价、单位聘用、政府宏观管理的原则,构建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社会化评价机制,建筑工程专业职称的评价考核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量化较为合适:

一、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分类科学的评价标准学识水平条件。正确处理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理论与实际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撰写发表学术论文、专著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系,切实找准人才的评价使用与职称工作政策的对接点。

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核量化的标准,一是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国家有关的法律、技术法规及政策、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章、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生产研究中的重要技术问题;能对重大项目的生产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前瞻性可行性修改意见和建议;二是以工作能力条件作为进一步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的指标,对技术人员承担的技术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三是重视业绩成果条件,考核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科技奖项或科研课题奖项主要参与和获奖情况;重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或管理创新能力等;四是通过论文、著作条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理论水平进行考核。

二、实行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法。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作为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延伸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职称评审与构建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体系密不可分。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对外开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制度。按照原国家人事部的部署,重点在工程、信息、法律、经济和质量安全等市场经济急需的领域逐步建立执业资格,基本形成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执业准入体系,在充分调研、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从业资格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在运行的国家及新疆建设执业注册师管理制度,基本能够考核出大部分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和知识水平。同时,对无法进行考核量化的专业技术工作,重点转为进行同行评议。制定相应的标准,对非技术性资料的技术含量进行把握,准确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要改进完善聘任制度。致力于打破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终身制,让职称更加称职,执业资格更显价值。要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为重点,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真正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工资收入能高能低,剥离依附在职称上的各种“福利待遇”,体现职称的真实价值;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以全员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导向的改革,推动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四、要严格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接受社会监督。在职称评聘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开的评审会制度,对参加评审人员实行公示,层层把关,分级负责,自下而上推荐,优中选优,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机制和环境。同时,加强社会各界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检查,及时查除评审人员的不诚信行为,对不诚信的行为取消评审资格并在行业内曝光,情节严重的通过媒体社会向公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人才市场的完善,人才流动日趋频繁,高层次人才成为人才竞争的焦点,职称作为学历之外的又一重要评价体系,为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提供了标准依据,进而也促进了人才的流动、配置和合理使用。建立和完善职称评价体系是开发人才资源、建立我国宏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职称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发掘人才和促进人才的成长,也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社会弊病。因此,这对现今职称制度的创新和今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管理、国家认可的职称和执业资格,用人部门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让受聘后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薪酬待遇,并且要致力于打破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终身制,让职称更加称职,执业资格更显价值。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循环,形成学习科学、提高技术、创新发明的风气,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要积极推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重点抓好涉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执业资格准入。当前主要是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加快工程领域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同时还要抓紧制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条例》,逐步开展执业资格的国际互认。

实践证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新人职字[1993]339号文件: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93年12月.

[2] 《中国职称改革政策法规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ISBN7-80076-486-9/D·110,1993年

[3] 《职称工作实用手册》.中国人事出版社,ISBN7-80076-440-0/在D·091,1993年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业资源;发展解析

引言

森林资源在我国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此兴起的林业工程建设是在将森林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对进行合理有效开发的一种工程类型,林业资源则是在林业工程的开发中所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是支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林业工程与林业资源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发展的关系,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林业工程的发展与林业资源的利用是两个具有协同性的元素。两者虽然在实际发展中的模式和要点有所不同,但在发展中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两者发展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实现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本文从两者共同发展的良好状态入手,提出有效的优化发展措施,以期为林业工程的发展和林业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一、关于林业工程发展的方法分析

随着森林资源的总储备量处在下降的趋势下,林业工程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比较典型的表现为,在有限的资源利用条件状态下,工程技术的开发人员对于一些先进的开发技术和理念没有充分掌握。并且发展建设的理念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工程的发展,下文提出几方面林业工程发展的路径。

1、通过品种优选实现管理成效的提升

林业工程的建设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则从基础的角度入手,提高树种本身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林业工程建设与优化措施。但与品种优化相伴存在的问题在于,当树木的品种得到丰富和优化,则意味着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要进行切实的优化和提升,种植的技术方面,也要进行更新和改良。这就要求从事林业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人员要针对相应的先进技术和树种培育方式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在掌握相应技术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对于林业工程的优化管理,切实发挥优良树种品种在促进林业工程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优造林区域条件达到优化工程质量的目的

林业工程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类型。在其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而其中地理位置和区域条件因素是能够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的因素。针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化,需要将优化发展的重点放在造林区域的地理条件上。通过优化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达到更好的林业工程建设和发展质量。关于具体的优化方法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的方式为林业的种植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善灌溉和管理方法,为维持林业工程持续的良好状态提供帮助。

3、从技术水平的维度上进行提升优化

所谓的技术水平,是指在植树造林方面所应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的类型。从具体的技术造林方法的角度上来说,目前可用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了直接播种方法、繁殖造林方法以及移植造林方法。其中,直接播种的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具有效率高,播种操作控制度高的优势。而繁殖造林的方法,则主要优势在于技术实施流程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在具体的适用范围上,一般用于容易生根发芽的树木种植。且总体的造林成活率也较高,对于移植造林的方式,则主要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初期成活率高,但同时也存在容易受到启发方面因素影响的问题,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选择。

二、林业资源发展中的保护路径研究

1、完善保护体系,实现有效控制

林业资源的保护是在其投入应用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的一个问题。但从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建设和利用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这部分资源的利用仍然存在保护和利用不同步或者保护措施滞后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保护体系的完善的角度入手,通过制度制定、管理实施的方式,使得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开展有具体的路径和规范可依,从而达到相应的保护工作效果。另外,除了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政策之外,还应当从政策的具体落实的角度出发,针对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切实发挥保护体系应有的作用。

2、利用技术创新,优化资源利用效果

从林业资源保护的角度上来说,也存在相应的先进技术可以辅助应用在保护工的开展中。具体来说,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一方面可以从优化其开发利用的效果的角度进行实现,即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有限的林业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另外。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对于多种不同的林业资源实现针对性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保护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最后,技术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寻找林业工程建设和相关资源保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只有通过对实践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到创新和优化的切入点,在实现创新和优化的基础上解决林业工程建设和资源保护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3、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林业资源保护中,除了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保护工作外,具体从事工作的人员也应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技术水平上的提升,一方面应当对于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应当从个人的技术水平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提升。培养出既具有理论知识能力也具有实践能力水平的人才团队。而关于人才培养的实施,除了在培养效果上进行优化,还应当重视对于人员的考核和技术检验。即通过检验监督的方式保持人才本身的质量水平,使其能够适应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林业保护技术和林业工程建设要求。

三、促进林业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1、以政策引导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林业产业化虽以森林为依托,但是真正作为产品的是人工林。要想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政府需在技术、经济两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首先要制定林业及其他绿色产业产業化的发展政策,对林业产业化的结构调整进行宏观引导监督,确保其顺利进行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还需帮忙制定一系列林业资金吸纳模式,拓宽林业的融资渠道;以政策引导林业资源的集约化与产业聚集化的快速发展,并将林业产品的加工引导集中至生态开发园并加快该区域内产业布局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林业产业有其特点:前期投入大、投资的时间长、资金周转率低。林业产业资金的回收除了受社会条件影响外,还受自然条件影响。要想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需解决林业风险大及回收困难的问题。对此,政府需引导建立体系、机构完善的林业市场。

2、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调节作用

一是建立活立木市场。该市场要制定规范的交易规则并在规则要明确规定进行交易转让双方所必备的资格、转让内容与转让的限定范围、转让合同。第二要建立起价格引导机制。该机制要引导产品交易价格真实合理以促进公平交易。第三方面要制定活立木交易的鼓励政策。通过这些政策促使交易成本降低,保障非公有林经营者与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用材林的林木生长一般比较稳定且周期较长,但是长成后可较长时间不采伐并且要转为商品比较容易操作。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林木的产权交易其实很适合于期货市场。林木需按照生产周期进行采伐,非常适合于期货中需在不同时段交货的合同,而且林木进行期货交易还可以避免采伐后依然占地大、无法及时进行现金转换的问题。因此,可以看出今后林业体系发展的重点应是林木期货市场,政府需提早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结束语

总的来讲,林业工程和林业资源的发展和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规范和技术水平上进行全面的提升和优化,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为更好地利用林业资源,取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效果打好基础,并且从实际工作的开展出发,不断优化和改进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阳,苏大鹏. 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9(48)

[2]王亚,闫艺茹,宋雨蓬. 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解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0(5)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生态林业;建设;应用

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但是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强大保障,而且是降低生态林业建设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如果想要顺利地完成生态林业建设目标,就一定要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1 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生态林业建设离不开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能够有效地传递相关的林业信息,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生产资源,进而有效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整体效益。其次,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能够有效地促进相关林业技术的转化。就林业科技的发展而言,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对现有的林木资源实施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新生林木的种植和生长。新生林木种植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种植新生林木的过程中,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大幅提升了林业种植技术的适应性,从而使更多的林业技术被应用到生态林业建设中。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能够有效地促进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再次,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相关的工作实践表明,一方面,通过各种新型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林木的成活率;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新型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扩大生态林业建设的规模,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借助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能够为林农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除了能够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之外,还能够促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今时代林地分包到户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林业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林业生态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林业用户的经营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林农的经济收入水平必然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

2 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目前,就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以及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等,这些问题会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现提出如下对策。

2.1 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的建设

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发挥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最佳成效,就一定要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在此过程中,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技术资金支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的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其次,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制度,加强对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管理。另外,为了有效地提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建立起阶段性的林业科技推广目标和林业科技推广措施。再次,充分地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手段,从而有效地拓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渠道。如在工作实践中,可利用互联网普及各种林业技术知识。最后,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地提升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相应的人才招聘体系,尽可能地聘用那些具备推广工作经验的人员;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定期组织推广人员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

2.2 全面增强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突出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就一定要加大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对宣传模式和方法实施创新。借助于当下的媒体环境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相关的林业建设人员与社会大众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在生態林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通过相关的现场问答或实践操作展示,有效地提升林业建设者与社会大众对林业科技推广的思想认识。另外,为了促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建立起相关的林业科技推广基地。其次,重视林业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保障林业科技投入的综合性,大力推动林业技术储备工作的协调发展。

2.3 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

生态林业建设属于系统工程,除了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之外,还需要对林业发展情况实施持续有效的监测。因此,在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木品种不相容、病虫害肆虐以及幼苗成活率低等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些会对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2]。因此,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全面地加强对生态林业的管理,对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其次,构建完善的检疫御灾体系与防治减灾体系。在工作实践中,要重点防治那些会对林业资源造成重大危害的生物,大力推广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林业科技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工作实践中,要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林业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 1 ] 陈后良.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J].南方农业,2018(10):66-67.

[ 2 ] 刘伟平.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9(7):5.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生态价值评估是指专门机构或专业评估人员按照特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进行货币化的价值评价和判断的行为。由于生态价值评估对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的信息、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生态利益补偿、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其上升到制度化的层面,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构建生态价值评估制度需要从评估主体的确认及法律地位、评估客体的分类和价值类型的选取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发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生态价值评估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专项资产评估,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对资产评估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价值;资产评估;生态价值评估制度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曾经一度盲目追求最大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其本身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生态价值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受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人类忽视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大,其决策和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已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害,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覆盖面积减少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是公共产品,一般不具有产权的排他性,所以人类长期认为其是可以自由获取且充足的产品。人类无偿使用自然资源,免费享用生态系统服务,却较少关心这些公共产品从何而来以及如何维系,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的现状迫使人类不得不转而重视生态系统对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Costanza在《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一文中指出生态服务是人类从自然和生态系统获取的各种利益,包括直接的生态产品和支持功能、调节功能等其他生态利益①在生态服务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的形势下,为了保护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保障可持续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人类开始运用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协调各生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生态利益补偿制度应运而生。生态利益补偿制度是通过调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保护生态系统服务,激励积极的生态保护行为,是抑制消极的生态破坏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现受困于生态价值难以合理评估。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加上人类各个发展阶段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有所不同,生态价值难以量化和简单计算,所以不建立起合理的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生态利益补偿就难以有效实现。生态价值评估制度不仅为生态利益补偿提供了补偿依据,而且为补偿多少、如何补偿等问题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理论支持。

资源的稀缺性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人类劳动决定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资本,有偿使用和为生态环境服务付费是实现其相应的资本权益的有效途径。“我们不得不经常在维护自然资本和增加人造资本之间进行取舍, 在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组合之间进行选择, 在不同的维护和激励政策措施之间进行比较,一旦被迫进行这些选择, 我们也就进入了评价过程”[1]。事实上,人类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比较和选择过程中已经对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价,只是这种评价缺乏明确的货币化的价值表现形式,所以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有助于人类合理认识、有效利用并充分保护好生态系统,为人类的永续经营提供保障。

一、生态价值评估的理论内涵

(一)生态价值评估的含义

生态价值评估是指专门机构或专业评估人员按照特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进行货币化的价值评价和判断的行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既需要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生存所必须的食物、水、工业原料等生态产品,也需要间接获得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系统服务,还需要获得认知发展、消遣娱乐、美学享受等其他生态利益。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中把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不同利益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 MEA) 项目是 200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正式启动的。该项目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针对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计划。

。人类活动范围和频率不断增大,对无偿享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与此同时,人类需索无度、肆意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模式也造成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降低。这一矛盾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福利。人类必须转变生态系统服务任意获取且永远充足的观念,应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机制入手,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人类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边际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于约束消极的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引导积极的维护生态系统的行为,以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种不同功能相对应,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主要指人类可以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取并使用的生态产品所产生的价值,这类价值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其量化和评价相对简单,并已基本形成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准则。(2)间接使用价值。指无法或难以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所带来的间接效益,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对间接使用价值进行量化评估需要借助于替代成本、支付意愿等经济学方法。(3)存在价值。指生态系统的存在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这种内在价值脱离了对人类的效用,与人类是否利用无关。对这类价值的承认和测度能为决策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本身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生态价值评估就是对以上价值进行货币化的评价,以便掌握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变化和最新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以确定生态资源存量的合理值,完善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态价值评估要素

生态价值评估是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的前提,为生态系统服务评值既能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又能为生态利益补偿提供有效的货币化补偿依据和标准。在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与生态系统不断耗损退化的矛盾越发凸显的背景下,生态价值评估作为一项新兴的资产评估业务,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的角度都有着越来越广泛的需求。

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必须研究和分析生态价值评估的各个要素:(1)生态价值评估的主体是依法取得注册评估师资格且专门从事生态价值评估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资产评估法(草案)》中指出“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定注册评估师专业类别”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草案)》第二章第七条。

,因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性导致生态价值评估的专业化程度高,所以从事生态价值评估的评估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态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在科学的评估框架体系下进行评估工作。(2)生态价值评估的客体是拟被评估的对象,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和外部性不同,所以生态价值评估与传统的资产评估也有所不同,除了评估可市场化或准市场化的经济效益外,还需要评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态价值的评估需要考虑其存量、流量,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3)生态价值评估的依据是指评估人员作出价值判断的根据,通常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生态学的相关技术支持、经济学有关原理等。这些信息一起构成完整的评估框架体系,是对评估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基本前提。(4)生态价值评估的目的不是为每一项生态系统服务贴上价格标签,而是为了帮助人类掌握区域生态系统资源存量的历史变迁和流量的现状变化,从而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纳入经济体系中,迫使人类改变现有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代内、代际公平。

(三)生态价值评估与传统资产评估的不同

生态价值评估作为资产评估的特殊组成部分,因其评估对象的特殊性、价值类型的多重性和评估技术的专业性而有别于传统的资产评估。生态价值评估与传统资产评估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价值评估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个生态产品或某一项生态服务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研究整体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传统资产评估涉及的是委托方和利益相关人的利益,生态价值评估所评估的公共商品和社会资本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相关。“生态系统评估的中心任务是评价生态系统现在的状况、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并提出为改善生态系统管理状况而应采取的对策”[2]。(2)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也应在生态价值评估的考量范围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人类在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本身的存在价值和运行规律,并且除了对人类的效用以外,生态系统对其他物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人类对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偏好也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所不同。如果只看重眼前经济利益而罔顾生态系统的内在和谐,会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后代人发展的权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3)生态价值评估需要采取多尺度的评估途径。“通常意义上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是指在观察或研究某一物体或过程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 [3]。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任何一种特定尺度上的评估结果都会受到其他尺度来自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不同时空尺度的生态过程又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应对生态价值开展多尺度的评估。生态过程与评估活动尺度上的相匹配能够使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操作性极大提高,对确定生态系统各项指标信息的合理值提供科学依据。(4)生态系统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评估既要考虑生态资产存量的计量,也要考虑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流量(即生态系统服务的过程变量)的测度。要对生态系统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在科学的评估体系下进行综合评估。

二、构建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一)生态价值评估的作用

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自然的承载力和自我修复、更新能力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生态资产效益外部性和其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人类长期忽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对生态价值进行评估是将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与促进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生态价值评估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量化和货币化的评价,能够帮助人类更清晰地认识生态环境的动态发展状况,对人类的永续经营作用巨大。

第一,生态价值评估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化了的信息,有利于帮助决策者提高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和方案的科学化。生态系统服务是一种间接的经济价值,与一般的资产在所有权和流转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的价值循环和价值补偿难以通过市场直接交换。所以必须对生态价值进行评估,以经济学手段把隐含的生态成本显现出来,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边际价值。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于2000年4月在联合国成员国大会上说:“如果没有充分的科学信息,就无法拟定有效的环境政策。”维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就需要决策者根据科学合理、可信度高的环境信息和被货币化了的生态价值制定环境政策,引导人类活动尽量降低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和影响。

第二,生态价值评估有助于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保护和加强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实现人类的永续经营。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可现实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已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只有通过对生态价值合理评估,使决策者意识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同等重要,才能

在制定发展计划时综合考虑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建立可持续发展和符合人类福祉的指标体系。为保护生态系统,应该对生态价值综合、全面地评估,在多个时空尺度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确定生态资源和服务的存量合理值,推行绿色GDP,实现人类发展的代内、代价公平。

第三,生态价值评估是实现生态利益补偿的首要条件,通过评估使补偿的内容具体化和定量化,为生态利益补偿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生态效益补偿是一种用经济的手段达到激励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维护和保育,解决由于市场机制失灵造成的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并保持社会发展的公平性,达到保护生态与环境效益的目标”[4]的效益。实践中生态利益补偿的实施在补偿依据、补偿多少、如何补偿、补偿给谁等方面都缺乏公认的标准。因此,应建立生态价值评估机制,以完善的、科学的核算方法体系确定补偿标准,为生态利益补偿提供数量化的技术保障。生态利益补偿量化、标准化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于生态价值评估,评估结果是补偿的科学依据。

第四,生态价值评估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将生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生态系统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形的生态产品,又为人类提供无形的调节、支持等诸多生态服务。人类在获取这些效益和福利时往往认为是无价的、可以自由获取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思想主导下,生态系统被过度消耗,生态平衡被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生态价值进行合理评估,确定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和生态利益补偿,才能科学地反映现行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二)构建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意义

如前所述,生态价值评估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信息、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生态利益补偿、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构建对维护生态系统、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生态价值评估是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生态系统功能的渐次衰退而逐渐产生和发展出来的新型资产评估类型,生态价值可以被描述、测度和估价也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而日渐成熟起来。把生态价值评估上升到制度化的层面能够充分发挥和保障其在维护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首先,生态价值评估的制度化是建立正确的生态系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生态价值评估可以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机制入手,全面、综合地对生态系统进行价值化评价,把这种评估行为和过程制度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其次,生态价值这种特殊资产的评估由于其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评估的需求也逐渐增多,用制度规范生态价值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内容等,对行业管理和建立行业规范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的状况和能力在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作用下,会有更为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使评估结果更具可信度。再次,由于生态价值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甚至影响到全人类的福祉,由谁评估和评估主体的法律地位等问题都需要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评估主体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有助于生态价值评估行业的完善,是管理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制度支撑。最后,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生态效益补偿的科学化和有效性,通过综合分析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价值度量方式,再以法律规范和制度化的形式对整个评估过程予以确认,促使生态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构想

(一)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构建是对资产评估法的补充和完善

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作为生态资产,与传统的资产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如经营的永续性、功能的多样性、评估的专业性等。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生态价值的评估与传统的资产评估有所不同,对生态价值进行评估时要综合评估相应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在不同评估目的主导下,所选择的评估价值类型不一样,得到的生态价值评估结论也就不同。生态价值的评估涉及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除了对生态系统的存量价值进行评估外,还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流量价值,传统的资产评估一般只对资产的存量价值进行评估,流量只是作为计算存量价值的工具之一。生态价值评估的计量、计价方法也具有复杂性,需要借助于专业化的生态学知识和经济学原理。种种原因表明,生态价值评估应区别于传统的资产评估,应在资产评估法中对生态价值这一特殊的资产类型作特别的规定和解释。

传统的资产评估是对资产价值的货币化判断,是随着市场化产权交易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针对不同评估领域的评估制度。生态价值评估是整个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态资产的量化并货币化的评价和判断。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向的时代背景下,生态价值评估无论从宏观尺度反映国家、局地的生态系统状态和发展趋势,还是从微观的具体经济行为看,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和市场需求。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草案)》(以下简称《资产评估法(草案)》)

这部专门的资产评估法(草案)规定:“资产评估业务包括不动产评估、动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和其他经济权益的评估。”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草案)》第一章第二条第二款。

从这个评估业务的分类可以看出,并未对生态价值评估作出专门的规定和说明。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不仅是为了满足广泛的社会和市场需求(如生态利益补偿的补偿量、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景观价值的评估等对生态价值评估制度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对整个资产评估法的补充和完善。

(二)构建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具体策略

由于生态价值的多样性和评估的复杂性,生态价值评估制度的建立需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在生态系统整体评估框架下对评估的行为和过程进行制度化的规范和要求。笔者拟从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方法等方面对构建生态价值评估制度和完善资产评估法进行探究。

生态价值评估的主体是从事生态价值评估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

生态价值评估涉及公共利益,应属法定评估,所以生态价值评估主体的确认和其法律地位都应在涉及生态价值评估的法律中作出专门规定。《资产评估法(草案)》对于法定评估特别规定“应当依法采用公开方式选择评估机构”⑤。生态价值评估工作要求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都非常严格,必须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才能完成。生态价值评估的结果将影响决策者作出判断并牵涉众多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公益。所以,对评估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可信度、道德可靠性及客观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对相关从业人员和机构的执业要求也非常严格。《资产评估法(草案)》中对注册评估师、评估机构和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都作出了相关规定,这些普适的通则对生态价值评估同样有效。除了普适要求外,还应针对生态价值评估的特殊性设立专项资产评估机构,通过建立专家顾问团队、培训专业评估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和吸收国内外生态价值评估的发展动态和实践成果等途径使评估人员和机构掌握系统的生态价值数量化的技术和结合生态经济学的货币化评估手段。生态价值评估主体的责任性和风险性都相对较大,应对其给予相应的行业和法律地位,保障评估行为和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生态价值评估的客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效用,按生态系统的要素分类,生态价值评估可分为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评估、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流域生态价值评估、海洋生态价值评估等。

生态价值评估要对各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和判断,某些领域已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备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如森林生态价值评估,1996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发布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虽然该技术规范对林地、林木和森林景观三种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作出了专门规定,但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大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价值评估并未作出规定和说明。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价值评估,需要特别的法律规范或政策制度专门予以规范。制定专门的规范可以对某特殊类型的生态系统作出更全面、科学的价值判断,对不同的价值类型在分别细化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的价值评估框架体系,对实物存量的计量方法和价值流量的计价手段更具针对性和细化,实现评估结果所提供的价格信号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最终达到生态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顾平衡。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是指分析和判断拟被评估的生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部分地适用于生态系统某些方面的价值评估。由于与传统的资产评估多是对资产存量的评估不同,生态价值评估更为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流量价值。生态价值评估包含但不限于传统资产评估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1)市场价值评估法。主要用于可以直接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生态产品和某些调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该方法依赖于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和对可市场化的服务的需求,市场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的货币化价值判断。(2)替代市场技术的方法。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无法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其价值循环也不依赖于可交易的市场,所以不存在市场价格,可以利用可替代的市场技术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描述和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其中包含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享乐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3)条件价值法。某些生态系统服务既不存在实际的交易市场也难以寻找到可替代的市场,于是通过描述假设市场的不同情景和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公众的支付意愿。该方法曾在1 600多项关于环境政策方面的研究中应用 Gregory R.Identifying environmental values.In:Dale V H,English M R,eds.Tools to Ai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New York:SpfingerVerlag New York Inc,1999.

,因其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而应用最为广泛。(4)集体评价法。是指通过公平公开的程序聚集不同的社会团体一起讨论生态系统服务这种公共产品的经济价值,该方法受社会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这种方法反映了社会平等性,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对生态价值进行更为公平和民主的评估。以上方法可以分不同情况运用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但由于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服务的多样性,评估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只能尽可能地追求相对科学化、合理化的评估行为和结果。

综上所述,生态价值评估是人类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基于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性和对评估的现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资产评估。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以及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依赖性,生态价值评估有着高于传统资产评估的难度和要求。为了保障生态价值评估的专业化、技术化和科学化,有必要把生态价值评估上升到制度层面,用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将其规范,以实现评估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公正,达到合理认识、有效利用、充分保护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的目的。生态价值评估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项资产评估制度,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对资产评估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参考文献:

[1]赵景柱, 徐亚骏, 肖寒, 等. 基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13 个国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1):121-127.

[2]赵士洞, 张永民. 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内涵及挑战——介绍《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J].地球科学进展,2004,8(19):650-657.

[3]张娜.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内涵与分析方法[J]. 生态学报,2006,7(26):2340-2355.

[4]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 2006,9(5):676-688.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加。绿化造林工程受到全民关注,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能够改善生存环境,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高度关注造林绿化工程。林业工程技术是造林绿化工程的关键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能够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结合当前的造林绿化工程,需要加大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升效果,促进绿化造林的效果提升,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求。基于此,针对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技术;造林绿化;应用探讨

造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受到气候、环境、土壤以及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实现林业工程技术与造林绿化工程的融合,促进造林绿化效果提升,减少外界因素对造林绿化产生的不良影响,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推进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进步均具有重要作用。

1   应用原则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造林绿化工程受到高度关注,结合出台的相关政策,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幅上升。为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对造林绿化的研究与分析,落实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有效应用,实现造林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

在造林绿化中,为了提升绿化效果,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第一,科学合理原则。针对当前造林绿化的实际情况,落实科学技术应用的准确性,满足绿化工程的发展要求,确保种植与采伐的科学合理。第二,因地制宜原则。这是推进造林绿化技术应用的关键原则,在林业工程实施中,需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落實对各项信息和数据的收集,配合制定的政策,满足林业工程技术的针对性,为树种的科学选择和培育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和谐共生原则。在造林绿化中,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原有树种以及造林树种是否能够和谐发展进行分析,挑选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进行培育,确保造林绿化效果的提升。第四,合理保护原则。结合当前绿化区域内的树种种植,要求做好相应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在树木原有的成活基础之上提升造林效果。例如,可以针对当前的造林绿化中出现的残次林进行改造与优化,优化林区内部的水土保持能力,让更多的植物灌木等能够正常生长,达到对林区内部结构的改造,并促进环境生态的和谐共生[2]。

2   林业工程技术现状

随着林业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从以往传统型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转变为科学保护,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推进林业的进步与优化。我国政府部门结合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制定出了调整战略,满足林业工程技术的变革需要。在造林绿化工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用到非常多的机械化设备,实现了林业的机械化生产,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林业方面应用的机械化生产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院校取消了林业专业,办学规模不断缩小,让专业型人才数量逐渐下降。另外,很多造林绿化的工作人员薪资水平并不高,工作量却非常大,无法满足人才的建设与管理。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林业工程技术发展缓慢,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很多社会群众对造林绿化并没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管理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需要结合这些问题制定恰当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完善政策,促进林业工程技术合理应用,满足造林绿化工程科学开展[3]。

3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移栽

在造林绿化工程实施前,需要根据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状况合理选择幼苗,并且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到造林地,满足造林绿化的任务。因此,在造林绿化前,需要科学选择幼苗,以健壮型幼苗为主,在移栽过程中可以采用直接播种法、扦插法或者根部繁殖法等多种形式,直至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再将其移栽到造林绿化区域。为了提升幼苗的成活率,达到良好的造林绿化效果,需要确保幼苗有更高的成活率,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所以在进行种苗培育时,需要对移栽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科学选择移栽时间,确保幼苗能够健康稳定生长。比如,在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苗木移栽,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3—4月中旬进行移栽其成活率更高,天气回暖,苗木能够更好地适应种植环境,而且春季种植时的施肥量和灌溉量更好控制,减少了因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死亡,进而更好满足造林绿化的目标[4]。

3.2   选择最佳的移栽方法

对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层深度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土壤结构和微生物含量,在苗木移栽过程中,选取最适宜的栽种方法,满足造林绿化的目标。比如,在阔叶林树种的移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修剪树木,保障植物根系的完整性,并且剪除植株上部的叶子,减少叶子的蒸腾作用,保留养分与水分,确保其能够到达植物生长的关键部位,提升树种的成活率。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如果根苗木运输时间较长,在种植前需合理浸泡植物根系,确保植物根部有充足的水分,然后再进行植物定植,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水分损耗过多而影响苗木的成活。为了提升苗木存活率,在运输之前需要对苗木的根系进行分析,做好科学的保护措施,如果条件允许,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带土球运输和移栽,防止在运输中出现植物根系的水分过度损耗。

3.3   土、肥、水管理

种苗移植后,需要针对造林区域进行科学管理,为确保苗木管理的科学性,提升成活率,需落实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对苗木种植区域内的松土和除草,及时清理苗木周边的杂草,防止杂草汲取过多的养分。由于种植区域的空间比较开阔,极易造成杂草丛生,如果杂草过多将会增加水肥管理的难度,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套种沙地柏、涝峪苔草、牡丹等或农作物油葵、花生、钙菜等,既提升经济收益,又大幅度降低田间管理的难度。在苗木移栽后,需要结合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保持每年松土3次,在种植两年之后依次进行树木周围土壤的松动工作。灌溉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判断浇灌量,设置合理的浇灌方式,可以采用漫灌、沟灌、畦灌等多种方式控制好灌溉水量,达到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比如,采用畦灌时可以将土梗修成畦,使引入畦内水分渗入土壤,达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同时避免土壤沼化。

3.4   强化抚育管理

在造林绿化中,落实科学的林业工程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优秀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引入人才,让林业工程技术应用更加科学。根据苗木生长的具体情况判断良好的苗木生长环境,确保肥力、含水量均能够达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在苗木的正常生长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一般分成幼龄阶段、中龄阶段、近成熟阶段与成熟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需要开展相应的管理方式,做到管理优化与调整。为了满足林业生产需求,可以采用适度间伐的方式满足树木更好生长,促进森林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让森林内部养护结构得到优化,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再达到间伐指标时,需要根据林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间伐计划,落实严谨的管理机制,确保林业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满足造林绿化的目标。

3.5   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直接关系到造林绿化的水平,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定期将优秀工作人员输送到林业工程中。同时在人才队伍内部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实现考核与薪资挂钩,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落实完善的林业工程技术应用。

3.6   提升技术的应用

首先,在病虫害治理方面,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防治技术,落实科学的技术选择与应用,结合病虫害的出现原因,选取恰当的治理技术,一般来说,目前病虫害治理包含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了达到良好的病虫害治理效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所有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生长的阻碍。

其次,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满足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促进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满足管理理念要求,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造林绿化管理水平提升[5]。

4   结束语

落实造林绿化目标,引入恰当的林业工程技术,实现造林绿化效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对先进工作技术的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管理中,满足管理效果,确保所有树木能够稳定生长,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艳飞.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7):96-97.

[2]张太平.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花卉,2020(6):201-202.

[3]刘欣.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9):139-140.

[4]杨刚锋.探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6):56,58.

[5]申文亮.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山西农经,2020(5):68-69.

(编辑:张玲花)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岗位能力;职业定位;匹配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層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1]。我国教育部2009年启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截止到2010年已设置40个领域。2012年开始推行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政策[2]。据统计,2010~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为11万 、14.8万、18.7万、21.7万、23.7万、25.2万,占比从23.31%上升到43.93%,从这6年间招生趋势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招生人数在小范围增长。这个发展变化反映了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在逐年提高,同时也对其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3]。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学位培养无论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体系、导师指导等环节仍效仿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工程师)的要求[4-5]。目前已有学者根据相应学科的岗位能力和职业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吴志强[6]提到应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明确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邬庆儿[7]强调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高技能人才必备的技能和知识为依据,确定实训和理论教学内容,并提出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的原则。谢育兵[8]根据相应学科的岗位能力和职业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探索如何构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方面做了相应研究。但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以往研究并未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岗位能力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对课程体系的改革缺乏数据支撑;培养人才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能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匹配度关系,以往研究中也并未明确指出。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利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将岗位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课程体系作为解释变量(此处需说明:必修课作为一类必不可少的课程群,其内容多为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是高级工程师所必备的能力,本文假定必修课对岗位能力的匹配度差异为零,即文章中的课程体系指专业选修课),根据其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度划分等级,进行排序,探讨岗位能力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分析课程体系对岗位能力和职业定位的贡献度差异,并依据所需的特定岗位将课程体系细致化,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真正回归社会,为社会所需。

一、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与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的界定

安全工程师的职责范围主要体现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不受破坏,包括预测、识别与评价危害状况,开展危害控制设计,研究危害控制方法、程序和方案,为其他人员就危害控制和危害控制方案提供建议,测量、审核和评价危害控制和危害控制方案[3]。基于对安全工程师的职责范围分析,其岗位能力可概括为安全检查与评价能力、安全工程设计能力、安全研究与开发能力、安全管理与组织能力、事故应急救援与指挥能力、事故分析与调查能力。

(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高校实际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制订了安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部分构成,知识涵盖了政治、数理以及安全学科有关专业知识,根据国家标准中对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按照类别和知识领域分为五类,分别为安全评价类、安全工程设计类、安全研究类、安全管理类、实践教学类,其中安全评价类包括安全评价与预测、矿山评价原理与方法、安全信息管理;安全工程设计类包括矿井网络最优化技术、高等流体力学、矿井灾害与防治理论、安全科学方法、高等热工学;安全研究类包括矿山岩体力学、矿井灾害与防治理论、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开采沉陷、高等流体力学;安全管理类包括安全科学方法、现代安全管理、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实践教学类包括开放实验、创新实验、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本文所列举的课程体系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分类,尤其在专业教育部分,选修课程群的设置符合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标准,具有代表性。

二、实证研究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着力于研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关系以及岗位能力与职业定位之间的匹配度关系,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首先构建二级指标体系。为了找到岗位能力分别与职业定位、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设置了两份问卷,在最终形成的问卷中,将职业定位和课程体系作为被解释变量,岗位能力作为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下设六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第一份问卷的每题均为职业定位对岗位能力的需求程度,第二份问卷中的每题均为岗位能力对课程体系的贡献度差异,本研究的问卷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小,2表示小,3表示中立,4表示大,5表示非常大),即每小题下设五个选项。

(二)数据来源

第一份问卷由安全高级工程师填写,所选择的高级工程师样本特点为在不同行业(矿山安全、化工安全、建筑安全等)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安全工程设计施工,安全生产运行控制,安全检验检测,监督监察,评估认证,事故调查分析与预测预防,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等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完备的安全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其结合自身学习及工作经历,对职业定位所需的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共发放调查问卷157张,回收157张问卷,有效问卷145张,有效回收率92.4%。第二份问卷由毕业三年内四所综合性高校的安全专业研究生填写,主要包括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这四所高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国家一级学科,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质量较高,具有代表性,让他们对课程体系对岗位能力的贡献度差异进行打分,共发放问卷162份,回收162份,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91.3%。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采集中,我们发现有些研究生在毕业后会选择继续深造,但是数量并不多,因此我们在数据采集分析中将升学忽略不计。

(三)模型修正拟合评价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阐述研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关系以及岗位能力与职业定位之间的匹配度关系,由此建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模型。采用Cronbach's Alpha法进行问卷信度检验,问卷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621,如表2所示,具有较高的信度,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且本文选用经过验证的成熟量表,问询了相关专家,数据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四)数据分析

首先对第一份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将各调查问卷内容转换成数据表格,导入spss22.0软件中,我们对这145份調查问卷进行基本的统计方法处理,得到全部调查问卷数据的算数平均值μ。所得算数平均值最高为5,为了使数据差异更明显直白,将数据转换成百分制,最终得到反映职业定位与岗位能力间关系的数据表格3。

为了得到岗位定位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将岗位能力作为中间变量消去,具体处理过程为:根据表1的数据确定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程度最显著的解释变量X,再根据表2的对应数据进行排名,取其中前五名列入表中,最终得到如表5的匹配度关系。

(五)结果分析

1.不同门类的专业选修课对于岗位能力的提升存在差异性。

通过问卷分析的数据结果显示,不同门类的专业选修课对于岗位能力的提升存在差异性,以安全评价与预测、矿山评价原理与方法为代表的安全评价课程群对评价能力的匹配度为 85.4,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将问题系统化,通过各种指标的建立,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安全评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评价能力。以矿井灾害与防治理论、高等热力学、矿山岩体力学、开采沉陷学等为代表的安全工程和安全研究课程群对研发能力的匹配度为 85.5,这类课程专业性质较强,一方面可以加深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对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能力有显著效果。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选修课对于提升岗位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2.实践教学类课程对于多项岗位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人才培养的重心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实践教学类课程作为安全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在近年逐渐成为安全专业的重要教学载体和组成部分。这类学科恰好满足了安全专业学生把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力。这类课程所包含的开放实验、创新实验、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课程,对于安全检查与评价能力、安全工程设计能力、安全研究与开发能力等的提升作用明显。而这些能力需求也恰恰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就业较为集中的职业定位(包括安全管理、安全咨询、安全评价等)的高级工程师的能力需求相对应。因此,实践教学类课程虽然在安全专业中属于“专业性”不强的课程,但与就业能力需求指标匹配度高,对安全专业研究生未来工作和适应职场作用直接显著。

3.根据岗位能力对课程体系的匹配度研究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

职业定位是安全工程师选择的不同就业形式,通过上述数据分析,由表3不难发现不同的职业定位需要的能力不同,将职业定位考虑进培养模式中,有利于专业研究生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选择课程群以及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为了消除研究生在选择课程时的迷茫现象,进一步构建职业定位与课程体系的匹配关系,研究生只需根据研究方向以及将来想从事的职业定位选择适合的课程群,同时在学位论文中也依据自己所选课程方向进行有方向性的选题研究,从而达到培养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根据岗位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排序有利于研究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而不是盲目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需求趋势,以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关系。研究发现,高级工程师的不同职业定位对岗位能力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时课程体系对岗位能力的贡献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每一类选修课都与其对应的岗位能力相匹配,且匹配程度较明显,而不同类别的选修课对岗位能力的贡献度匹配程度较差,这种匹配度的差异性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本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了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关系,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在调控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的占比、增加实践类课程等方向上努力,从而使得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及专业岗位需求的衔接更为紧密,有效增强专业研究生相应的岗位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为社会提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云鹏,王福生,郭力娜,王月红. 基于工程师职责的专业硕士生培养探索——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5(7):101-105.

[2] 蒋复量,李向阳,叶勇军.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5):66-68.

[3] 曾繁华,黄小芳,徐刚.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以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为例[J].亚太教育,2016(28):120+83.

[4] 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78-80.

[5] 张圆圆.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2012(4):21-25

[6] 吴志强. 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24-125.

[7] 邬庆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5-7.

[8] 谢育兵.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69-70 .

[责任编辑:钟 岚]

上一篇:自动化学科概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