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论文范文

2024-04-08

林业造林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柱,受长期规划的经济制度的影响,林业的总体发展相对落后,伐木工作有很多问题。随着我们市场经济的改善,造林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林业发展源于传统的个人多样化和广泛光谱的方法,以及显著提高品种和质量。首先,考虑了植树的意义,分析了植树的现状和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关于林业的建议已经提出,希望对有关人员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营林造林;林业发展;意义;现状;建议

前言

随着我们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加强林业促进造林资源的整合,有助于成功的林业管理以及造林经济和环境的有效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人民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林业符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

造林的重要性特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环境问题。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由于土壤荒漠化和频繁侵蚀,许多地区的环境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个别地区的环境恶化。造林恢复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植被水平,防止土壤荒漠化,同时减少土壤侵蚀。造林资源还具有储存水、净化空气的效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风和沙子的侵蚀,这对保护环境有积极的影响。第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林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有效催化剂,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造林资源,并在轻工业、纸、家具等行业广泛使用。此外,林业还有农业和副产品,如蔬菜和药品。许多地区正在实施诸如林业景点和造林下树木种植等项目。最后,改善环境。造林可以吸收大量的尘埃,废气,在光合作用下释放氧气,为人类的环境提供新鲜空气。与此同时,造林在降低噪音方面起了作用,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

二、不同视角下营造林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1.造林及补植

林业性质多种多样,旨在造林种植和造林恢复,以确保造林在造林种植方面的有效执行,并考虑到公众对林业的承诺、扩大林业覆盖率和优化林业结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林业结构,林业必须从重点工作开始,重点优化造林资源和环境稳定,以提高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率。在复杂的地形方面,必须合理地耕作造林,在保护原始植被和多样化造林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地保证造林经济的稳定。

2.病虫害的防护与治理

在种植过程中,害虫和疾病是不可避免的,造林必须及时清除杂草,受虫害和害虫侵害的地区及时充填,以确保造林的总体质量。同时,应考虑防止害虫和疾病的能力,避免造林中的疾病和害虫的第二次侵袭,将害虫和疾病的自然敌人引入林业,提高造林多样性,提高防治害虫和疾病防治的效率。

3.林木保护及林木管理

造林种植方法的应用包括种植植物、树木的生长和应用。在分析一些地区造林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地分析它们的保护方法、管理造林资源的方法等等。促进可持续和有序的林业发展,特别需要注意人工种植和保护造林项目。在较低水平上,林业提高了造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效率,及时制止了违规行为,并确保了林业的持续经营。

三、营林造林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1.缺少统筹化方案

在许多地区,造林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缺乏综合方法来处理复杂的操作、操作过程、操作成本以及在区域引入林业技术,这直接影响到造林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没有完整的林业计划,这种随机的方法忽视了林业管理、害虫控制和疾病管理以及一般管理和应用,对林业的总体执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林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按照现代现实来进行,但综合工人质量的限制限制了林业的总体影响。技术人员没有合理执行有关造林法律、林业管理准则等。缺乏适当的监管框架和实践专家培训,影响了造林种植的实际结果。

3.忽略营造林设计的可操作性

使用林业方法需要分析植树面积、植树比例以及原始植被保护系数,然而,设计造林蓝图中的技术标识和注释还不够完整,这直接影响了造林的效率和操作能力。

四、营林造林工作的建议

1.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可持续的林业发展必须集中于优化林业结构,因为林业容易受到害虫和疾病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个生态结构是根据当地林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优化林业结构,特别注意树木的最佳位置和结构。与此同时,想要提高林业质量,就必须加强林业的整合和深度加工、提高林业的附加值。

2.完善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

在造林种植过程中,应确立优先保护原则,加强对法律和法规的保护,加强对造林资源的管理。坚决打击造林资源的砍伐和滥用,避免过度消耗造林资源;有效控制造林的数量和使用,提高造林资源管理的重点和效率。对于林业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效率,实施记录砍伐和木材运输系统,大力促进造林保护,及时报告不合理使用情况;加强各级执法人员的工作,以确保造林执法活动的科学和公正性质。

3.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

造林栽培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因素,如火灾、害虫等,从而加强造林管理和监测系统。使用先进的GS技术、红外技术等实时监测造林。与此同时,造林管理和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实地定期和非定期视察,以保证林业害虫防治活动不断开展,为林业奠定基础。

4.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造林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更大程度的环境补偿,特别是财政和政治支持,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也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企业和当地伐木工人参与伐木工作,提高资金水平,为林业投入更多资金,在市场经济框架内扩大环境补偿模式,扩大公众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概念。

结语

总的来说,造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其结果直接影响林业整体发展。林业部门应优化林业结构,改进管理系统,改善监测系统,并特别注意环境条件下对生态系统的补偿,提高林业质量,实现林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威.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 2014(12) ; 11.

[2]黄玉华,杨世刚,刘艳.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完善营林造林工作——关于我国营林造林工作的思考[J].现代园艺, 2013(14).

[3]陈志荣.新时期营造林技術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7(23) ;244,246

[4]王玉龙.论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7) ; 195-196

林业造林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林业发展过程中,林木的培育技术和造林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与林业的生产效益有直接关系,本文将提出提升林木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的有效途径,促使我国林长远发展。

关键词:关系;重要性;存在的问题;措施

引言

造林过程中,为了提升林业的整体效益,在更新林木过程中,造林面积应大于砍伐面积,提升林木培育技术,保证林业整体生产效益。林木的培育技术和在造林更新,是林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解决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造林水平,促使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一、林木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阶段,只有在林木的生长速度符合重新造林的标准,才能进行造林工作。就造林技术而言,如果要促进林木的正常生长,通过有效的虫害控制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林木的生存能力,严格规范土壤施肥量,规范品种。植树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林木更新效率。为了在林业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还必须在一个周期内采用具体的林业要素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林木培育技术,大幅度提升林木存活能力,降低植树造林成本,确保森林生态效益,促进林区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

随着绿化工作的深入和推进,我国的造林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造林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当前对造林发展需求。以沙漠绿化工程为例,只有引进先进种林技术,林木才能在恶劣的沙漠条件下生存,从而实现沙漠绿化。

二、林木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生态效益的提升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进造林培育技术和造林更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森林绿化面积,又能在水土保护、环境美化、防风治沙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维护我国自然生态平衡,为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效益平衡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造林工程,结合实际措施改善和优化地区环境状况,既能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当地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

(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发展造林技术的范围内,还应鼓励实施重新造林项目,加快总体工作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运用适当的分区方法合理砍伐森林,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为改进和优化我国森林资源配置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林木培育和再造林,以及扩大森林绿化面积。众所周知,绿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经济的效益。比如在沙漠地区,公路两旁合理的植树造林,适时更新树种,不但可提供景观绿化,更可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三)重视林木培育可以提升树种存活率

林木培养技术和造林更新是两个主要的植树造林领域,主要针对缺水和生态条件恶劣的区域。树种在条件恶劣环境中生长的很差,存活率较低,物种的存活率取决于人工造林的效率,也决定了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整体水平,先进的林木培养技术和造林更新技术可以促进品种生长,提高树木存活率。

(四)重視林木培育满足造林多样性

植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近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工程发展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这就需要大量的树木和品种。我国以前对造林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提供足够的合格资源进行再造林,导致苗木供不应求,这也制约了我国人工造林的发展速度,要纠正这种情况,就必须注意重新造林工作,用于种植所需种子应提前培育,以及大规模种植和繁殖种植所需的幼苗。

三、造林更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的资金较少

我国对于造林更新技术中投入的资金不足,因为我国林业部门有一定的规定,规范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投资标准。同时在实施造林技术的过程中,由国家森林部门派发的资金经常被滥用,这导致资金严重短缺,对有效实施造林更新技术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用于造林更新技术的资金没有妥善规划和分配,许多资金无法用造林更新技术,这对造林技术的全面实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人工造林基础性工作不完善

在采用造林更新技术之前,通常倾向于采用人工再造林技术来优化森林资源,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及时获得森林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这也导致许多地方林业部门没有充分注意采用人工造林的重要性。由于缺乏适当的造林基础设施,某些类型的造林只供地方政府检查,对人工造林的生存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四、提升林木培育技术的有效措施

(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在造林过程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树木种子。以江西南昌市为例,低洼丘陵占34.4%,水域面积2204平方公里,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暖,阳光充足,年无霜期251-272d,适合种植植物花卉,这是打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区域。因此,根据江西南昌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的林木产品包括樟树、银杏、梧桐等。

(二)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

在造林阶段,工作人员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栽培方法,保证植树造林的整体质量。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再造林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得益于基因工程,大多数树种对害虫和昆虫的侵害抵抗力有所提升,从而推动林木培育技术和造林更新技术长远发展。改进我国杨树品种,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并结合分子标记、化学诱导等,提升杨树的生产效率和存货效率,而且有利于其对病虫害的良好抵抗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观赏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三)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

虽然可以通过改良树种来提高林木抵抗病虫侵害的能力,但必须指出,如果只改良树种,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抵御病虫侵害。因此,在提高育林效率的同时,防治病虫害也应加以重视。众所周知,在植树造林导阶段,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下,这会对林木的生长效率和存活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病虫害问题得不到根除,可能导致林木大面积死亡,对整体经济效益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而针对其在现阶段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适当调整,以森林中常见的害虫物种为基础,加强对林木的控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治病虫害。

物理、生物、化学防治害虫控制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三种防治害虫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化学方法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最有效,但不可避免的对土壤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积极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控制害虫,必要时还应使用化学方法,必须选用低毒农用化学品。

(四)加大培育管理力度

林木培育主要涉及土壤管理、品种选择和水分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在选择树种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森林的实际种植环境,严格相关体标准合理选择种子,在水资源和肥沃土地的管理方面,这不仅可以改善种植地的土壤条件,还可以提高植树的及时性。在植树造林管理过程中,培育管理工作应合理,立足实际,并对林木的生长有充分的了解,保证林木的生存率。

五、提升造林更新的有效措施

(一)采取合理的更新造林方式

造林更新主要有三個方面,即自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辅助更新,人工更新具有森林更新快、产量高的特点,但是形成了单一的森林资源品种。人工造林主要是通过利用人工手段进行快速林木更新。在这方面,还应鼓励人工更新,将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结合,为了提高重新造林的速度和林木的种类,充分利用用于维持水资源的水资源,并增加林产品品种和数量,对提高人工造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二)采取分区造林措施

分区造林可以在造林阶段合理调节造林,特别是在实施阶段,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重新造林面积划分为三个区域进行再造林,同时考虑到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每年在每个分区域植树造林,例如在一个地区重新造林,完成后在第一区森林采伐和恢复后进行伐木和再造林,在第二个区域的伐木和再造林工作完成后,在第三个区域的伐木和再造林,提高造林速度,提高造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林业的有效运作。

(三)清理林区

清理林区作为重新造林阶段最容易被忽视的活动之一,必然会产生病虫害,对林木的健康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清除病死的树木,这会导致害虫和疾病的出现,从而逐渐影响其他森林地区的健康发展。在重新造林阶段,必须及时清除病死树木,并进行额外补种工作。(四)加强林区内部巡逻检查

在林区更新阶段进行巡逻检查,及时发现林区是否存有病虫害,并且不断监测树木的生长,协助员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更新阶段采伐和林地补充的科学合理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专业巡逻队,定期对林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危害情况,然后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森林地区出现的问题。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木的培育技术和造林更新对于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推动性作用。我国可开发林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近几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制约了林业的发展。然而,大力发展林木的培育技术和造林更新,可以有效的利用林业资源,保证树木的生长质量,可满足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厉娜,王勇军,黄丽.探究林木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27-128.

[2]刘桂红.浅析樟子松育苗技术以及造林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

[3]佚名.对樟子松育苗技术及其造林方法的简要探讨[J].民营科技,2009,(2):91.

[4]付丽丽.造林更新技术与林业发展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4):272.

林业造林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造林绿化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改革项目式造林,借鉴“粮食直补”政策,全面实施“造林直补”,这是林业部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重要举措,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场“自我革命”。

关键词:项目式造林;造林直补;改革

1现行项目式造林的运作模式

现行的林业项目运作模式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年前或年后组织申报→市→省→国家→国家组织评审→最早4、5月份下达项目→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项目阶段性总结→项目结束。

从其运行机制上看,造林项目基本上沿用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造林生产计划、资金计划实行层层下达、层层分解落实,再层层上报任务完成和资金使用情况。从造林项目立项、实施到资金管理,都由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给造林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制定造林规划科学性不强,部分规划甚至是为了争项目、要投资、求政绩仓促而做,实践中难以执行,基层部门的主要工作放在争取项目上。二是造林组织靠行政命令,造林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造林质量不高问题较为突出。等到计划下达后,运动式灭荒山突击造林,忽视了“适地适树”,“良种壮苗”,“三分造林七分管”等内容,一方面成活率、成林率居低不上。有数据表明,1999年第三次二类调查时,湖北省有38万hm2荒山荒地,除更新改造、低产林改造等造林面积外,以每年造林38万hm2、现有荒山荒地20万hm2计算,造林成活率、成林率合计起来形成的保存率不足20%,造林成活率、成林率低是多年的顽疾,按退耕还林标准折算净现值,10年浪费人民币38.2亿元。另一方面,低产林、残次林比比皆是。重造轻管,造而不管,拔大毛,不讲技术等等,原因可能多种多樣,但主客体颠倒混淆是最根本的原因,现行的造林主体是计划和政府,林农、企业都在围绕政府做“文章”。有数据表明,湖北黄冈市某县森林面积11万hm2,亩平蓄积22 m3,其中近熟林、成熟林每年的平均生长量不足025 m3,低产林至少占到70%。总体上看,造林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运行管理和监督管理的问题,反映了林业行业对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意识淡漠、管理不善、自行其事的问题。三是造林投资主体和造林项目实施主体没有分离,林业主管部门往往既是出资人,又是造林者,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当家长、包打天下的局面,难以实行有效监督和制约。

2改革项目式造林的必要性

2.1项目式造林诱发林业“四风”问题,违背公平正义政府干预过多,导致资源错配,甚至出现寻租腐败。首先是“项目”或“计划”管理者,不成文的潜规则:条件差不多的地方要想拿到“项目”或“计划”,就看各人的“表现”。其次是“项目”或“计划”执行者,造林的苗木按规定要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实际上是人为指定。第三就是中间人,中间人有两种,一种是隐形人,属穿针引线者,另一种是现形人,“技术承包”、“专项服务”等。层层盘剥、雁过拔毛,到最后真正造林者没有什么“项目”或“计划”,有“项目”或“计划”者往往不是真正造林,如此“项目”或“计划”已到了非废止不可的时候。

2.2项目式造林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趋势不相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理顺政府、社会、市场三重关系,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目前,项目式造林的做法是生产部门既抓绿化造林工作,运行管理上“越位”;在监督管理上,林业部门又是检查验收的主体,这样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出于同一部门,缺乏必要的市场机制,检查难免有走过场之嫌,出现“缺位”,造成效率和质量低下,有利可图的就攥在手里,无利可图的该做的也不做。林业部门职能转变的关键之一在于把权力“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解决好。在市场、社会能做好的事情上,不“越位”,在服务功能、市场准入、监管违法行为等方面,不“缺位”。

2.3项目式造林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项目式造林导致的不良后果:一是政府虽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植树造林,但是人工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和生长量低的现象屡见不鲜,即“年年种树不见树”,同时政府每年都要面临很大的护林防火压力,而农民群众却不关心、不热心;二是宜林地闲置和浪费,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家中守着金饭碗,远走他乡找活干”,农民宁愿外出务工挣现钱,也不愿留在家乡种树谋长远利益;三是植树造林周期长、取得经济收益见效慢,客观上短期内形不成直接经济效益,更无法实现当年收益,农民“辛辛苦苦几十年、中间不见一分钱”,就业创收没盼头,当年种树没甜头,后续管护没劲头。

湖北林业科技第46卷第5期秦武峰,等:关于改革项目式造林的思考3改革项目式造林,全面实施造林直补

实施造林直补,为造林绿化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突破口,林业部门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应对管理方式的转变。

3.1主要任务和目标

凡在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规划范围内,自愿申请并按规定程序和相关标准要求使用良种壮苗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人工营造和迹地人工更新的乔木林(含木本粮油经济林),且造林面积不小于1亩的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林地承包经营者等造林主体,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均可享受财政资金补贴,即实行直补政策,谁造林补给谁。

3.2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取消现行“项目”或“计划”制,只要林农、企业按照有关规划进行造林、护林,达到有关标准,就应该按照核查落实的面积给予相应的补贴。其次,林业基础建设及森林病虫害、森林防火等公益性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将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进行分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权责明确。第三,林业管理部门不能包打天下,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组织实施单位、业主,监理单位不能混为一体,中介机构要独立于林业行政部门之外。招投标承接项目工程透明、公平,检查验收结果公开,公正。即使是生态公益林项目也要区别对待,承认、明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公益林在功能、效益诸多方面的差别,按不同的补偿标准兑现补偿政策,同样生态公益林的有关评估交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完成,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大包大揽。

3.3造林直补的条件

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个十分明确、具体的主客体关系,造林投资主体和造林项目实施主体要分离。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可以适当分离,只有如此,所有者、使用者的权利和利益才有了真正的保障,造林直补才能顺利进行。组织造林项目时,项目承包者可以征用、租用或以其他形式获得林地或林木的使用权,而不一定是原来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市场便有了竞争。目前特定地区组织实施生态公益林项目,很容易出现林地或林木的所有者自然而然成为工程项目承包者的状况,而不管承包者是否有这个能力,项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国家项目投资利益无法实现最大化,成本高,效益低。

3.4程序和步骤

实施造林直补是提高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培植新的造林主体,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的重要举措。湖北省自2010年开始实施造林补贴试点以来,2012年试点范围已扩大到85个县级单位。造林补贴试点项目的实施为增加地区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壮大林业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造林补贴模式也应当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具体而言,就是要把现行的“定、造、补”模式调整为“造、核、补”模式,即: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先由各类造林主体自主实施造林;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造林主体的申请,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其造林情况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落实造林补贴。在具体的操作上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程序和步骤:

一是林业主管部门广泛宣传发动。要面向各类造林主体,利用多种媒体,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有关造林补贴的各项政策规定。通过宣传,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类造林主体更加清楚地掌握造林补贴政策的内容、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要使各类造林主体都能知晓或能够通过畅通的途径咨询有关造林补贴的各项政策和要求。

二是各類造林主体自愿自主造林。在宣传好有关造林政策的前提下,应当把造林权全部交给造林主体。在承包的荒山荒地、沙荒地人和迹地上,各类造林主体都可自主决定并实施。因为造林主体造林的目的是多样的,某些造林主体并不愿意为了得到造林补贴而牺牲其他方面的造林利益。当然,如果造林主体需要,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有责任为各其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三是委托中介机构核查造林情况。造林主体在完成造林之后,如果希望享受国家财政造林补贴,可以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部门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造林情况及时组织评估核查。必要时可对照国家财政造林补贴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对造林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作为补贴资金分配的依据。核查的结果应当在适当的范围进行公示,接受有关方面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四是依据核查结果落实造林补贴。核查工作完成之后,根据有关政策对通过核查并公示无异议的造林主体落实造林补贴。补贴资金也可采用之前的办法,分两次拨付到位。如果出现当年造林面积大于国家下达的造林补贴面积的情况,可以根据核查评分的结果,对得分较高的造林主体先行落实补贴,并对得分较低的造林主体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整改,作为下一年度造林补贴的候选对象。

总之,林业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努力实现四个“代替”,即主体代替客体,规划代替计划,行业自律代替政府监管,核查落实代替检查验收,角色变过来了,职责和功能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的作用即可实现。最终,国家将收获生态效益,造林主体得到经济实惠,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萍,王晶.关于完善造林直补政策的探讨[J].山西林业,2012(5):1011.

[2] 康安成,程月玲.河南省造林机制改革试点思考[J].河南林业科技,2006(3):2642.

[3] 财政部农业司林业处.开展造林补贴试点 加快造林绿化步伐[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7):34.(责任编辑:唐 岚)

林业造林论文范文第4篇

一、稳步推进林业工程建设

今春以来,我局继续把巩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成果,开展补植补造作为全区造林绿化的重点。一是抓好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加大管护力度,及时进行补植补种和抚育管理,切实巩固造林成果。特别是今年要接受国家核查验收的退耕还林工程逐小班、逐地块的进行核查补植。目前已完成各类工程造林补植面积1.2万亩,栽植桤木、花椒、塔柏等苗木110万株。二是为了做到超前安排,超前规划,超前实施,力争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有大的突破,在没有得到上级造林计划文件的情况下,新完成人工造林0.3万亩。三是通过了省级林业部门对我区天保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2012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2006退耕还林生态林、2010和2013天保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2008年和2013天保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的抽查和复查验收。

二、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第33周年。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投身造林绿化活动,区绿委办向全区发出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并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区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3月10日上午,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套班子及区级绿委成员单位共100余人在翠屏山街道嘎云村8组公路两旁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共栽植米径5厘米以上的桂花树400余株,为全区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做出了表率。各乡镇在“3.12”植树节期间也纷纷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截止目前,全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已达48万人次,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近160万余株,为绿化家园,建设和谐生态达川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狠抓种苗质量监管

今年,我区根据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情况,规范种苗运作,实行定点育苗、定向培育。安排马家苗圃负责定向育苗工作,共育苗120亩,主要有柏木、杉木、速生杨、桤木、梨树、柑橘、李树等,可提供各类合格苗木350万余株。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各树种栽植特点,按时完成了种苗信息和调度工作。

四、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一是完成了“中国乌梅之乡”申报材料编制上报工作,并通过了省级评估。二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的带领下,赴成都向省林业厅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大力支持,现代林业重点县的建设任务调整为乌梅,调整规划已获市上批复并已上报省林业厅。三是四月中旬分管林业工作的杨副区长带队到广元利州、巴中平昌学习参观了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对下一步提升我区乌梅产业园区品质和效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四是完成了2013年新发展乌梅验收的准备工作,下发了文件,明确了验收方法和要求,由乡镇先自查,区级再按50%抽查。五是对2014年拟发展乌梅、花椒的乡镇意愿和造林地块进行了摸底调查。

五、积极开展各种绿化模范创建活动

我局一直非常重视每年的“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四川省绿化示范村”等方面的创建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今年2月达川区水务局被四川省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恒大品城被命名为“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居住小区)”。

六、认真开展各类造林绿化宣传工作

为提高全区人民对造林绿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掀起一个春季植树造林的新高潮,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并结合悬挂过街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和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造林绿化中来。形成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

七、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搞好今年乌梅产业发展规划和花椒产业发展规划,完成2013乌梅发展的检查验收。

(二)根据上级工程造林计划安排,切实做好本我区各项工程造林的规划、实施和验收工作。

(三)继续开展好秋季全民义务植树的组织发动和统计工作。

(四)加强育苗田间管理,保证秋冬造林和补植用苗,确保今年任务全面完成。

为有效改善我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水平,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环保问题,“恢复和保护西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负责任、尽义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XX市排污企业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2013年12月16日开始,我市开展了排污企业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专项整治工作,现整治工作摸底排查阶段已结束。

摸底排查阶段各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行动迅速,落实到位,积极参与,于2013年12月30日前已将联络员及分管领导名单报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2014年1月6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XX市排污企业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要求各成员单位落实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三个职能小组牵头单位及相关乡镇、园区扎实推进整治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摸底排查,三大工业园区及18个相关乡镇对全市排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对《排污企业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专项整治检查登记表》的分类汇总工作后得出,此次摸底排查总计检查排污企业189家次,其中具有发改手续的62家次,具有经信手续的35家次,具有环保手续的91家次,具有国土手续的61家次,具有工商手续的125家次,具有水务手续的18家次,不具有任何行政许可手续的共51家次。不具备任何行政许可手续或手续不全的排污企业主要集中在小庙乡、高枧乡、安宁镇、马道镇、太和镇等城郊及安宁河流域乡镇,多为塑料加工、洗涤、建材、小食品作坊、苗圃等行业。截止2014年1月15日,所有部门、乡镇已按要求将排查信息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将汇总情况发送给全面核查阶段的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环保局三个牵头单位,三个牵头单位已分别制定完成全面核查阶段工作方案。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一)加大污染控制力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将如期实现。 污染减排目标是一项刚性指标,是市政府与管委会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也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环保局作为污染减排牵头部门,经过充分酝酿,筹备了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大会,区管委与各乡镇办、规划建设局、农委、公安分局等十四个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细化责任。为确保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区环保局开展了减排项目定期督查、检查、协调,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进行紧密对接工作。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严把新上项目环境容量审批关,对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项目一律不予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总量排放,为今后更大发展预留空间。同时认真做好环保部对我区减排项目的核查核算工作。2014年叶集试验区污染减排工作预计完成较好,四项主要污染物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化学需氧量指标完成151.2%,氨氮指标完成222.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按序时进度完成100%。此外,省市考核污染减排却是上一目标完成情况。今年10月底,市政府对2013污染减排工作进行表彰,叶集试验区排名第一,试验区管委获得全市污染减排一等奖。

(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进一步规范。

1.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积极为开发区、木竹产业园、绳铺产业园企业、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落实环评和验收工作提供服务。积极与园区管委会和园区企业进行工作对接,落实了园区建设项目的环评,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为迎接新《环保法》实施,极力帮助园区企业完善环评、验收手续,并多次与园区管委会进行对接,召开多次专题会协调相关事宜。目前,园区企业和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整改问题。

2.在落实环评工作的同时,狠抓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对环评中规定的污染治理力争项目建成一个,落实一处。督促开发区、木竹产业园、绳铺产业园企业落实环保“三同时”设施;对百代名城、金天地、中央花园等10余个房地产项目进行检查,督促开发企业按“雨污分流”进行建设,同时加强餐饮行业规范设置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维护生态环境。

1.积极推进环保规划项目建设。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2014年底污水处理厂要完成一组氧化沟和二沉池建设,达到2万吨/日处理规模。目前,区规划建设局正在组织实施,现已完成氧化沟和二沉池基础垫层,氧化沟池壁钢筋绑扎基本完成,11月20日浇筑混凝土,力争2014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2.着力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按照XX市2014年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安排,结合区工作总体部署。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制定网格管理责任制,实行“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办)、村、村民组三级管理体系;为完成目标要求,环保局实行“白+黑”、“5+2”,不间断对各乡镇办进行巡查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将宣传贯穿于整个工作期间,发布禁烧通告,利用宣传车进村宣传,印制宣传材料3万余份,做到了宣传铺天盖地、家喻户晓,形成了强大声势。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零火点”的工作目标。

3.加强园区锅炉烟尘专项治理。为了营造洁净优美的良好环境,加强园区企业锅炉烟尘专项治理,定期对园区企业进行现场监察,督促园区企业完善锅炉除尘设施。沿岗工业区和木竹产业园所有锅炉全部安装除尘器,部分企业更换了锅炉和除尘器。锅炉冒黑烟现象有了很大好转,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厂区周边居民基本无上访。

4.整治违法制胶企业。通过对木竹产业园部分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对发现的六家模板企业违法制胶工序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停止生产,并保持高密度检查,确保企业执行到位。 5.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工作。为切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改善我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局联合区规划建设局对全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全面的督查检查,并召开建筑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工作调度会,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企业落实大气污染扬尘治理措施。目前,列入市考核的项目都进行了整改,效果明显。

6.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按照市级安排的任务,完成3家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同时加大新建、改建、扩建的油库、加油站及新投运的油罐车同步实施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7.大力开展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整治。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加强餐饮服务经营项目管理,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配合下,对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单位食堂,要求其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建立运行维护制度,签订泔水回收协议,在源头上防止了污染,避免了油烟污染投诉。此项工作我区走在全市的前头,得到了上级环保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严格执法,着力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在工委管委的大力支持下,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入手,建立了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充实了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按照环保专项行动要求,牵头起草了《2014年全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专项行动。今年出动执法人员240余人次,检查企业70余家,下达环境监察通知20余份;打击“两高一资”行业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造纸行业和化工行业专项检查和建设项目环评与“三同时”专项执法行动;规范排污费征收程序,超额完成2014排污费征收任务;深入开展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妥善处理群众信访案件,信访案件回复办理率及结案率均达到100%;集中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专项工作。

(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立区理念,加大“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的创建力度,组织开展以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为主的绿色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进城乡生态系统实现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生态村建设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建成9个市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提速,亿万牧业、保顺农业规模化畜禽污染治理工程积极推进,曾凡亮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竣工。

(六)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强。

为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创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以“携手护环境”为宣传理念,开展公益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环保知识竞赛,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开展新《环保法》宣传,区工委中心组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学习,组织经济开发区和木竹产业园、绳铺产业园等规模以上企业专题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与自身纵向比,我局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区工委、管委要求和社会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小锅炉冒黑烟没有得到根治。去年以来,虽然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对小锅炉进行了专项治理,大多数锅炉冒黑烟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少数企业仍然时常出现冒黑烟现象,就其原因,既有燃料方面原因,也要技术上的问题,小锅炉多为结构性问题,比较难以治理。 2.制胶行业污染问题突出。近年来叶集木材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大小企业几百家,其中规模以上模板企业近百家,与之工序相配套的制胶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绝大多数模板企业布局不合理(居住区与工业区混杂,相互包围)、卫生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制胶规模较小,环保设施不配套,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突出,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且群众反复投诉,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不足,进水浓度达不到减排要求。开发区、木竹产业园污水管网还未与城区污水管网接通,XX区道路污水管网还不健全,部分开发小区污水无法实现接管,污水进不了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现直排现象,既影响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又污染了水环境,容易引起群众上访,甚至跨省环境污染纠纷;

4.环保体制不健全,环保局内部机构设置尚不健全。目前环保职能科室仅有环境保护科,没有单独设立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环境执法和监测能力不足,大部分执法人员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取得环境执法资格人员较少,执法力量薄弱,由于没有监测机构和设备环境违法排污取证难,工作趋于被动; 三.2015年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把好新建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区域排污总量。鼓励引进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项目,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排放项目,为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发展腾出总量空间。继续实施工程减排,加强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配套污水管网建设。

(二)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不断提升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能力。创新环评理念和管理手段,强化建设项目环评服务。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效率;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执行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锅炉烟尘和制胶行业污染问题。对锅炉烟尘污染问题,将以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目标为指引,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要求,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为契机,大力开展小锅炉改造,确保烟尘达标排放;建议园区加速推进集中供热,淘汰小锅炉,从根本上治理锅炉冒黑烟问题。对于制胶行业污染问题,以规划为龙头,设立专门化工集中区,制胶企业入驻,从源头上解决制胶行业污染。建议在城市下风向、开发区范围内划定一个化工集中区,对制胶行为进行规范,建设2-3家规范的制胶企业。

(四)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工作。

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作为环境执法重点;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违反“三同时”制度、不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不正常运转环保设施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五)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生态村和环境问题村及畜禽污染防治为重点,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六)深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加大执法、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林业造林论文范文第5篇

1 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实际意义分析

1.1 营林造林的生态意义分析

我国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受人为和自然众多因素的影响, 其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逐渐下降, 一些自然灾害随之而来。营林造林指的是在规定区域内增加绿化面积, 从而起到保护环境, 调节土壤肥力的能力, 缓解自然灾害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 降低水土流失, 土壤沙漠化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 营林造林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百利无害。

1.2 营林造林的社会意义分析

森林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 不仅能够提供无限的物质资源, 并且还能够放出维持生命的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提供了人类的基本生活必须的条件。而营林造林的工作内容就是增加森林资源, 扩大森林面积, 有效提高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 减轻各种污染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侵害, 消除人与自然的隔阂和矛盾。

1.3 营林造林的经济意义分析

林业是我国众多行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 例如造纸, 化工等行业发展都离不开林业的支持。由此可见, 营林造林不仅对于减轻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 对于经济增长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体现在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的熏陶, 酒店行业, 旅游行业, 餐饮行业等都逐渐在具有森林资源的周围安营扎寨, 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冲突。

2 加强我国林业工程中营造林工程的有效举措

2.1 重视专业营林队伍建设

人作为营林造林工程的主要执行者, 具有一只高效的, 专业的工作团队对于林业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因为营林造林是林业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由此对于参与这一部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因此, 加强对工作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 才能有效提升营林造林工作的效率, 保障营林造林工作的质量。相关部门需要着手于对工作人员的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促使营林造林队伍的素质得到提升。

2.2 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针对森林资源的监测管理体系,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工程的有效管理。以当前的森林监测体系作为基础, 进行相关工作布置, 建立起从工程初始直到建设完成以及后续发展全面性的管理体系, 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评价体系。将各个地区的林业工程开展的情况进行实时的, 完整的反映到林业部门, 给予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一手资料。

2.3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为了维护森林资源所发挥的作用, 完善相关资源征收税的法律,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单位, 并将取之于资源税收的资金用于开发资源上, 其中包括政府的财政资金, 企业或个人的税金, 从而促使林业工程能够良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使得全社会树立起保护自然的意识。

2.4 加强林区科学规划

我国国土面积大, 地域广阔, 地区之间差异大, 每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特征的现实情况给森林资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 在正式开展林业工程之前, 需要对当地进行深入调研, 明确其对于森林资源的明确需求, 在此之上, 制定严谨的工程开展计划并实施, 从而促使营林造林能够切实的达到其最初建设的目的。结束语

综上所述, 营林造林工作作为林业工程的基础, 其工作意义与林业工程意义相同, 即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因此, 各地林业部门应全面加强人才培训和林业监管工作力度, 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科学技术薄弱问题, 从而实现营林造林工作意义的升华。

摘要:和谐的生态社会需要林业工程给予有效支持, 现如今利用好区域优势, 重视林业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同时更要从实际入手, 积极深入实践工作之中, 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营林造林措施, 通过实践, 进一步完善林业工程建设, 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好地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林造林,重要意义,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守良.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 (17) :302.

上一篇:科技政策下一篇:营林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