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2023-09-20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最初应用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的表述中。初期的内部控制概念指单位内部为了提升现金和资产的安全性,以及检查簿记事务的准确性而使用的措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变革,内部控制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理念指导。现今的内部控制概念主要指由单位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参与实施,主要保证单位的既定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实现单位资产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真实、准确,以及经营活动具有更高的效率性和经济性,在单位内部实施的自我调整和约束的控制方法。

具体到林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包含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及监督等五个要素内容。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的是单位的内部治理系统、组织架构和权责、单位文化等多方面内容。风险的评估主要为设置目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控制措施主要为对职责分工、预算及财产保护等方面的控制手段;监督检查便是对单位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的检查。内部控制的实施具有更强的潜在性与经常性等特征。其是对单位内部所有工作情况的全面控制,潜藏于单位的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同时单位内控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动态性的整体。实施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能够促使林业单位切实提升经营工作的效率,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从而提升林业单位的行业竞争力,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二、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林业单位的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因此在林业单位内部加强内部控制,可作为国家优化理财手段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受到侵害,避免资产的不当使用或者损失,严禁浪费和贪腐的现象发生,能够从根本上规范林业单位的财务收支,降低其财务管理方面的随意性。我国出台的《会计法》等相关法规从法律角度为林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制定了明确的准则,可作为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行为依据,对单位依法理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是实现对林业单位财务管理透明化的途径。林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实现透明化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通过明确权责、建立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能够尽量降低出现错账假账的几率,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一)有利于提升经营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单位发展的根本和命脉便是财务及资金。林业单位只有保证连续的资金链条,才能促使单位发展长远进行。当前国际范围内金融形势堪忧,我国也相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多数单位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无法避免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情况,最终走向破产。虽然在整体的金融环境下单位陨落是必然现象,但从另一个层面分析,有些单位仍维持正常的经营运转,未受到过大的波及,其主要原因便是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细致到位,能够有效抵御风险,增强单位对市场风险的消解能力,可见财务的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对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作用。

(二)有利于落实财务制度,经营决策

单位能够稳健发展,主要的支持因素便为资金和公关,此外还需建立更为科学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具有单位特色的文化氛围,采取强化财务内控机制的手段提升相关制度的落实效果,为管理者实施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从而促使单位能够长远稳健发展。其一,财务的内控工作能够对整个财务部门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能够从意识层面进一步提升责任感,使财务人员能够相互监督,共同协作完成工作目标。第二,落实财务内控工作,可促使部门间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发挥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能,及时发现单位内贪腐等不法现象,并采取积极的手段加以治理,保证单位各项经营决策有效落实,实现单位指定的计划目标。

(三)有利于保护资产和投资的安全

单位若想实现长远发展,需从两方面着手提升竞争能力。一是融资,二是投资,二者均需要较大的资金量支持。通过在林业单位内开展财务内控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单位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风险,能够及时发现与政策向左的行为,并进行遏制,有效保证单位的融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此外内部控制还能降低资金的损失,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能够为单位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当内部控制工作实施到一定阶段,林业单位还可将财务的内部控制手段移植到税务控制工作中,通过合理避税来为单位降低税务负担,从而促进单位增产增效。

三、林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策略

(一)提高人才的储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林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主要需从根本上提升单位内部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主要依赖于单位内部建立更具有保障性的人才机制,因此优化单位的人员架构和管理机制,对于发挥内控作用能够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林业单位需要不断引入专业性的人才,强化工作内容与人才能力的适应性,从而实现人才的有效分类与使用。同时,通过对林业单位人员素养的挖掘和开发,可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创建更为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前提条件。管理者应充分听取各部门及研究人员的意见和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条件和特点来设置科学的内控体系及流程,充分调动全员的参与意识,使单位内部员工能够以更强的责任感参与到内控工作中,从而发挥内控工作的真正价值。此外在林业单位内部还需相应设置评价体系,明确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责任,加强对人员的评价与管理工作,避免权责划分不够明确而产生纠纷的现象,并将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作为个人和部门年度的重点考核内容,使所有人员的晋升及薪资等待遇与评价结果挂钩,从而促使单位内部的所有相关人员均能够从内心出发履行内控制度,在单位内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序开展财务工作,科学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提高林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重视程度

提高内控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便是提升对日常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林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落实需要所有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完成,全员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实施内控制度。对此林业单位应对全员范围制定相应的制度要求,引导所有人提升对内部控制及人才配置等方面的重视,在单位内部组织开展培训与交流活动,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内控工作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建议使用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在全员参与下,顺利完成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为提升单位对内控制度工作的重视,公共机构应建立相应的预算制度,减少和规范单位的财政支出,此外为了提升预算的权威性,便需从根本上提升预算能力,按照既定的会计审计管理规定进行监管,严格规范林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途径,在各环节对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的把控,无论资金以各种方式使用,均需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完成审批。如果项目未获得批准,便无法进行报销。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者,需在经济和行政等方面进行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流程,提升林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三)充分发挥林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控制作用

林业单位还需在预算的编制、差异分析及绩效等方面加强管理力度,运用预算控制来规范开支情况,避免发生资金浪费的情况。第一,从预算层面分析,林业单位应结合财政部门设置的人事和行政费用预算来有规划地落实自身的财务预算,同时还需按照实际条件调整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从而促使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第二,需向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深挖浪费和多付款项的原因,从而为下半年的预算编制提供前提依据。此外,林业单位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将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年度部门和个人的重要考核标准,部门及人员的晋升或者相关待遇应与其对预算的执行效果直接挂钩,这样便可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意识,避免在林业单位内部出现贪腐现象。同时还需建立内部监督和审批流程,在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安排方面应注意不兼容性,将关键岗位分离设置,并针对每个岗位进行定期检查,尤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更不能由一个人全权把控,从而避免发生腐败现象。所有的支付工作都需要使用印章,加强对资金划转的管理,提升收银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林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管理效能,促进单位经营一直良性发展。

(四)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第一,应尽量完善林业单位的会计科目,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累计折旧的科目,同时增加科目的明细,结合相关会计准则计提折旧,提升林业单位固定资产披露的公开化与透明度,真实呈现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并定期对账务进行核对,从而为内控监督提供前提。此外还需使用国有的资产平台完成固定资产的处置工作,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参与,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国有资产不受侵害。

第二,应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统一管理流程,明确各岗位的分工,从而形成各岗位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局面。此外完善会计核算体系,针对核算涉及的相关要素进行优化,提高对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尽量完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从而提升林业单位内控工作的渗透力度。

结束语:

总之,林业单位在建设过程,需要加强财务工作效率,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过程,要结合林业单位发展实际,科学的进行实践分析,从而才利于提高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质量,通过以上有效总结,结合具体工作情况,积极阐述了林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途径,希望结合进一步实践探索,能够提高林业单位财务工作质量,从而为林业单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随着林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推进了林业单位不断发展,在进行林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研究过程中,要结合林业单位发展实际,科学的制定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方案,从而才利于全面提高林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林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研究能力。

关键词: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参考文献

[1] 皮静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J].财会学习,2020(16):243+245.

[2] 杨扬.基于财务内部控制视角探析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模式[J].纳税,2020,14(16):96-97.

[3] 李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探析[J].财经界,2020(06):160-161.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科属:苏铁科

别名:苏铁

原产地:我国华南、西南等地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也耐阴,但不耐寒。生长缓慢。

管理养护技术:

1、土:宜用肥沃、微酸性的沙质土壤。

培养土三种配方:

①粗沙1份、种植田土2份、0.5%硫酸亚铁配制;

②细小的沙石1份、腐叶土2份、0.5%硫酸亚铁配制;

③沙质土2份、腐叶土1份、0.5%硫酸亚铁配制。

铁树为喜铁植物,配制培养土时可渗入少量的铁屑,或早春将铁屑放在盆土上或埋于盆中,铁质逐渐渗入而被吸收,也可使用0.5%硫酸亚铁,补充铁质,使叶片坚挺碧绿。

2、水铁树养护时应保持土壤水分在60%左右,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春夏季叶片生长旺盛时期,特别是夏季高温干燥气候要多浇水,早晚1次,并喷洒叶面,保持叶片清新翠绿。入秋后可2天至5天浇水1次。

3、肥:生长期每月可施1次至2次施复合肥或尿素。尿素最好是用0.2%的水溶液喷施叶片作叶面肥,施叶面肥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家庭每天煮饭前的淘米水,不要沾有油渍,翌日作液肥浇灌,具有一定的肥效。

4、光照和摆放:阳台朝向不同,光照强弱不一样,对铁树的生长就有一定的影响。阳台朝向南面,最适宜置放盆栽,朝北、朝东的阳台,也可以置放盆栽。苏铁摆放居室厅堂里不宜过久,缺少光照,叶子细长,叶片退绿。阴冷的冬天可以在厅堂里摆放时间久一点,当阳光普照时或转暖时,再摆放于阳台上或室外。

5、修剪:铁树生长比较缓慢,每年仅长1轮叶丛,每当新叶展开成熟后,才把下部的老叶剪除,保持2轮至3轮叶片,不用经常修剪。即使是移植上盆或换盆也不用太多的修剪。当叶片受到病虫害时,自然环境恶劣而黄化、干枯,应及时剪去。

6、病虫害及防治:

(1)斑点病,为真菌性病害。叶片受侵染后初是淡褐色的小斑,然后蔓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1毫米至5毫米,病斑中央为暗褐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点,由于病斑间联结,便形成一段斑,造成叶片枯死,破碎。高温多雨的天气,此病害易蔓延发生。在防治预防方面,培养土应适带微酸性的沙质上,夏天多淋清水,病老叶应及时清除。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至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约隔10天喷1次,效果较好。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一、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研究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优化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早进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应该从银行出现开始,研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对金融进行专门研究,只是把金融作为促进交易的工具,直到二战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影响到部门国家经济增长的现象明显显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这个阶段典型代表是格利、E.S.肖和帕特里克。格利、E.S.肖分别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专著中提出金融发展是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的作用的是实现资金的顺利流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从而提高生产资金,提供社会经济增长。帕特里克(1966) 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个金融问题,金融发展可以是被动的和相对滞后的,也可以是主动和相对先行的。奠定金融理论发展理论基础的是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采用8个指标来度量金融规模和结构,对35个国家9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可以以麦金农和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中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即“麦金农—肖模型”。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金融二元结构存在,金融管制严重,导致信贷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储蓄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资金,抑制了经济增长。肖认为健全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互相促进作用,使金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提出后,引起了理论界的研究热潮,促进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七八十年代,从投资数量、质量等方面对金融抑制和深化论进行深入研究,认为由于受到利率和收益影响,导致资金无法顺畅流向投资领域,无法有效配置,所以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九十年代后进入了第二阶段,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着重研究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功能和作用,规范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解释,得出了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内生化的机制作用,提出了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内生增长论,深化了金融发展理论。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国民产量或潜在实际GNP的扩展。(萨缪尔森,1992)经济增长既可以是国民收入的总产量,也可以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有资本、技术、土地、分工。代表性的有古典经济学鼻祖斯密,他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途径是劳动数量和劳动效率。

之后不断有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上哈罗德和多马提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成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和储蓄率成正向关系,和资本与产出比成反比关系,资本是经济增长主要决定因素。但该模型基于储蓄率和资本与产出比不变的假设,存在缺陷,麦金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储蓄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之后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索洛模型为代表,他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决定了经济增长率,同时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金融的作用仍然没有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索洛模型缺陷,经济学家开始从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等因素研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以卢卡斯和多马为代表,卢卡斯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封闭性,同时认为技术进步至少部分是是内生的,多马提出了以规模报酬在外部性和生产中是递增的,而在新知识创新中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为假设前提的内生技术创新模型。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的经济学家进行了研究,但是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只是促进交易的工具,对生产和经济增长没有作用,计量统计中的相关性仅仅是金融对经济的反映和体现而已。经济学家托宾和熊彼特从货币功能角度认为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和流通功能影响社会储蓄增加资本,满足了企业信贷需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等人认为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发展。原因是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相对应和匹配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发展。麦金龙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与之对应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凯恩斯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等行为导致了金融风险的产生,有可能影响实体经济领域导致经济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国内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结论与国外研究也大体相同。当然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全球和国家级别的层面,基于省内级别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所以其作用机理分析主要是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分析内在作用机制。即研究金融功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增长又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

金融机构可以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帮助金融交易双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金融市场帮助资金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和单位,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正是由于金融系统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特点,金融市场的机构和制度可以以其专业化和严格的审查帮助储户分散和降低风险,增加储蓄,同时帮助投资者提供长期流动性使企业获得资金,高效促进社会资金流向投资领域促进经济增长。为了降低交易和信息费用,金融市场会在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上下工夫,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交易工具创新,使金融交易更加高效,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参与,金融制度加强了对公司的监督和监管,避免了委托代理风险和道德风险,改善公司治理,促进资本更快积累和长期增长,最终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根据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的投资效率、储蓄率以及制度安排,金融系统通过上述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增加储蓄、创新交易手段和改善公司治理等功能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了社会分工,金融便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经济不发达阶段,社会分工水平不高,阻碍了金融的发展。经济增长促使社会分工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财富增加,商品价格下降,增加居民储蓄,同时,专业化水平提高增加了商品交易数量、交易种类和交易方式,要求相应的金融服务。经济增长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要求相对应的金融发展。(作者单位:1.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琳,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杨飞,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耿少刚,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1 学生特点研究

由于社会选择, 上中职的学生成绩排名靠后, 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知识掌握不牢;再加上由于上学的道路与同学不同, 有一定自卑心理。年纪小世界观, 人生观尚未形成。

2 班主任应与学生的沟通方法

班主任: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规则的教师, 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 在某种程度上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有重复的地方。

每个班主任若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作为学生的朋友, 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 互相支持, 互相探讨, 在学生困惑的时候给学生以支持。必须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很多年轻的教师就希望学生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可以倾诉的心理咨询师, 那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 班主任可以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关注学生的内心,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 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可信与可倾诉性。

第二, 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 方式应采取较柔和的, 学生可接受的方式, 让学生即使在被管理的是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爱护, 这样的管理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第三, 学生与班主任整体在一起, 学生一般不怎么会隐藏情绪, 可以通过学生肢体语言来了解学生的内心动态, 了解学生。

第四, 随着网络的发展, 学生更多会采用微薄、QQ签名等俩表达他们的情绪班主任可以关注学生的微薄、QQ签名, 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 通过引导得出学生深层次问题, 给予指导。

3 班级构架

班主任要管理整个班级, 人数为45甚至更多, 单凭一个人进行管理, 事情多而杂, 心有余而力不足, 且学生的锻炼和发展, 因此需要一定数量、组织的班委进行管理。

3.1 班委组织

班长至关重要, 需要执行力强、管理能力强的人来担任。班委不能太多, 防止出现多头管理, 让学生不知所从, 也分散了班委个人责任感, 处理问题容易出现推诿现象。

班委设置以班长为主, 下设生活委员, 纪律委员、学术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在纪律委员和生活委员轮班制, 班长总理班级事务, 作为学生和班主任的沟通体, 在班长因故不在的时候, 由纪律委员和生活委员中的一名班委顶上, 确定内部循环机制, 防止因为一个人的缺席, 班级事务周转不灵。

3.2 班委的选举方式

班委选举的方法有两种:选举和晋升。

(1) 选举是指在全班同学里面进行公开竞选, 不设置竞选条件。

优点:可以给学生机会来锻炼, 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 如何处理班级事务, 学生一定的管理知识。缺点:学生是新手, 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班主任也没有关于学生的能力可供参考的依据, 容易所选的人, 没有管理能力。

(2) 晋升:是指在已做过班委的学生当中, 工作较好较高的同学晋升的方法。

优点是, 被晋升学生做过班委, 处理事情有经验, 相对熟悉学生情况。

缺点:这种方式的处理在班委的选举的时候处理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提高了门槛, 不利于有才之人的出现。容易形成论资排辈的情况, 不利于班级同学班委的流动。

因此班主任在选择班委的时候可以将两者结合一起酌情使用。

4 管理公平

古人有云:不患寡患不均。班级管理的时候切忌不公。90后的学生由于信息接触较多, 对于公平有更深理解, 所以在班级事务的处理过程中, 如果事事都是老师或者班主任自己一个人做决定的话, 则难免不能服众, 所以, 教师或者班主任在处理的时候, 应该拿得出一个数据来, 例如成绩, 以及平时的表现, 根据基点加分等, 来确定学生应该受到的表扬或者奖励。另外也可以采用班级选举的模式, 有学生共同选举。教师做适当的把关, 制定相应的规则。

但是公平不是绝对的, 由于学生的不同, 教师对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比较害羞的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对于比较不遵守规则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知道了老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对待方式, 会认为教师偏爱某一人, 对学生的心里势必造成一定的影响, 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如果是不同的教育方式的话, 应在无人之处谈话, 在有人之处应该一样对待。

5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 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时期。这个时候教师采用什么方式来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呢?

有的学生会在班主任批评一次之后就不会再犯了, 有的学生则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 这个时候如果班主任继续采取批评的方式之后, 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而且被批评多了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这个时候班主任要想办法, 帮助学生查找问题的根源, 从根源上下手, 来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 这样拉进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挽救一个可能会走向困惑和迷茫的学生。

摘要:本文以90以后的学生为研究目标, 以实践经验为研究方法, 发现在班级管理时候面临的问题和得出的经验, 给新入门的教师以指导。

关键词:中职学生,班主任,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晓清, 梁学军.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习月刊, 2009 (24) .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1.1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分析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一部分工作内容, 但同时也是预算管理中的核心部分,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由经营预算与资本预算两部分综合组成的预估现金流的基础, 主要是用价值衡量的方法对企业年度的工作计划、预测、控制及分析、决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全面实时监控企业财务和资金的使用状况, 应该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其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首先是系统性特征,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编制、执行、评价、调节、考核等五个环节的工作内容, 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和互动才能构成完整性的财务管理工作, 因此, 财务预算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 企业将自身的整体预算目标通过分配的方式分派到各个部门, 各个部门再形成自己独立的预算目标, 因此每一个部门对于预算目标的完成质量都将影响到要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次是全面性特征, 预算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其具备全面性的特征, 而全面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全体员工从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到全程的财务预算工作中。

2 创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方法的策略

大多数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无法有效权衡各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般只重视预算编制的工作内容, 二严重忽略执行、评价、监督和调节等工作内容, 导致预算工作随预算编制的完成而结束, 为了有效权衡企业在财务预算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财务预算、财务执行、财务监督、财务调节以及考核5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策略上的创新探讨。

2.1 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创新

首先, 采用固定预算法的方式对于企业的经营收支和成本预算进行编制, 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经营状况较为稳定, 收支差距相对平衡, 成本支出基本可以实现大概估计的都能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编制, 而对于经营业务相对复杂, 收支差异较大, 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也可以采用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 总的来说, 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收支平衡状态来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2.2 财务预算执行的方法创新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机构, 督促预算执行工作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 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的时间段对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执行结果和执行情况与之前的预算编制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将出现偏差的地方按照性质划分人为偏差和市场影响偏差两部分, 属于人为偏差的要将其列入绩效考核内容中, 对于市场影响下产生的偏差内容要进行重新分析, 并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同时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2.3 财务预算监督的方法创新

组建财务预算管理小组, 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财务执行监督的工作, 对财务预算管理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制定相对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 并在企业领导的带领下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报表, 并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预算执行结束后, 将记录与预算编制报表进行核对, 对于保证全程对财务预算情况的有效监督和落实。同时, 通过组内成员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的分配, 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 以此提高组内成员之间协调和配合的工作效率, 保障财务预算执行工作的有效落实。

2.4 财务预算调节的方法创新

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 企业财务预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 预算调整就是完善算偏差的主要方式, 预算调节主要通过经营分析和资金分析的方法进行, 经营分析主要是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分析, 主要找出偏差出现的原因, 通过对预算执行动态的掌控来发现和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资金分析针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收支、结余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 统一调整资金的使用方向, 以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摘要:财务预算管理是当前企业对外经营管理, 对内监督控制的有效方式,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下, 企业管理日渐趋向现代化的方式, 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因此, 企业要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本文首先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财务预算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佩华.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方法的创新[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7, (04) :64-65.

[2] 黄朝阳.关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创新方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6, (02) :114.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第6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有关城市的经济研究也越来越多, 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但是由于大数据具有的特征也会给城市经济学带来许多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做的便是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解释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让城市经济学在大数据时代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1 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意味着现今的研究范式成为了阻碍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 现今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理论框架, 尤其是最近几年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由此带来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但是由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还尚未成熟, 导致了他们在具体的研究操作中, 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2, 城市经济学原来的发展体系是以传统假设为基础的, 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意味着原有的发展体系已经不适合当今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如果研究者忽视城市的发展变化, 不懂变通, 仍然采用原有的发展体系对城市化经济进行研究, 就会导致研究过程陷入瓶颈, 研究结果出现偏差。3, 我国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相对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太过单一, 西方的经济学理论相比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学研究内容更深、更广、更为具体也更为全面, 而我国虽然城市的发展历程较之西方更为复杂多变, 但研究者在对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 往往忽略了这些必要条件, 导致研究过程不够深入彻底, 研究结果不够科学合理。

2 大数据带来的多种问题

2.1 数据不对称

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 导致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对信息的获取量不一致的情况, 掌握大量信息的人, 在城市竞争中比信息匮乏的人更为有利。在这种背景下, 市场交易双方往往处于不平等地位, 对买家来说, 是很不公平的行为。而大数据时代, 带动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形成了聚合效应, 影响了信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地位, 使得原来掌握大量信息的人不再居于绝对的有利地位, 拥有绝对的优势, 原先没能掌握信息的人在大数据时代也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新的信息, 形成新的优势。而旧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新问题的产生, 在大数据时代, 原有的信息不对称将转变为数据不对称, 数据不对称又包括对数据获取能力、处理能力以及传递等方面不对称, 对数据不对称的研究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2.2 从相关关系到因果关系的变化

相关关系分析作为商业模式因果关系的验证手段之一, 对于商业模式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的城市经济学主要是分析应用一些小数据, 但是由于小数据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的相关关系也具有局限性。而在大数据时代, 不再分析小数据, 而是分析“局部全样本”数据, 这种分析方式一方面能够避免获取数据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另一方面能够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 从而进一步验证商业模式的因果关系。

2.3 建模方法脆弱性的改变

在以往的城市经济学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研究的对象复杂, 研究的数据仅仅为少数变量, 无法获得完整的变量, 因而建模也仅仅是个别数学建模, 最终导致基于建模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没有较大意义。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 通过数据集群和云计算以及分布处理技术等方式能够分析大的数学模式, 获得更多变量, 解决更多的问题, 同时, 受到大数据的影响, 原有的建模技术已经不适合当下大量数据的处理需求, 这就意味着需要一种全新的建模技术来解决大量数据的处理需求。

3 发展对策研究

3.1 应用云平台和技术应用联盟

在大数据背景下, 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大数据使之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 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的主要职能部门, 在对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 应该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为此, 政府部分要大力对资源进行整合,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建立大数据云平台, 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数据的应用标准和方法, 最大程度的发挥大数据建设城市的作用, 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大数据还可以监控政策的实施, 并且及时的反馈, 利用大数据对政策进行监控, 能够使得政府及时的调整不合理的政策, 进一步提升政策的效率和作用, 然而事物都有双刃剑, 大数据在助力政策的同时, 也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使得网络谣言更不易被政府控制, 因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大数据建立起舆论监督制度, 正确引导人们的言行, 树立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建立了监督制度之后就万事大吉, 政府部门还要随时收集大数据带来的反馈结果, 根据结果制定对策, 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3.2 创新经济分析模型

大数据技术具有的信息分辨能力能够帮助研究者在大量的信息中寻找出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信息, 研究者根据这些信息建立相关的分析模型, 能够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城市经济, 最终成功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 大数据的发展带动了分析模型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了数据计算方式。

3.3 促进人才交流合作

大数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但是要使得大数据更进一步为经济学研究服务, 还需要有高科技人才和团队在掌握最新的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分析工作, 在对大量信息挖掘整理后利用计算机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进行跨维度、可视化以及交叉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除此之外, 大数据对企业组织和社会群体以及政府机关和城市的空间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因而在大数据时代, 对城市经济学进行分析研究的意义就变得更为重大, 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多, 也就需要更多的团队和人才进行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不仅使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水平, 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建设发展, 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城市经济学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文章从分析问题的提出着手, 在系统阐述了大数据给城市经济学带来的各种挑战的基础上, 根据挑战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纲.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思考[J].商情, 2017 (38) .

[2] 黄起强.大数据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J].现代商业, 2017 (23) :167-168.

上一篇:腹腔妊娠范文下一篇:名胜古迹的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