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2024-05-05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环境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增强了国家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与完善,世界各国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一是社会需求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经历着由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向普通科技研发者的转变。二是就业市场的变化。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正逐渐转变并趋向理性,而综合素质成为用人单位的首要选择标准。与此同时,跨国合作与流动的加剧,使得大批海外人才来华就业,研究生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着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三是教育资源的变化。研究生规模扩大后,师资力量、科研资源以及生活条件等不相适应的问题凸现。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要依赖其科研基础,所以,高校也面临着如何最优化利用有限的科学研究资源,承担起高级科学训练和研发人才培养重任的现实问题。内外环境的迅速变化,客观上需要学校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阔的战略眼光,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机制与模式的变革。

2.研究生群体的特征与变化

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研究生在作为受教育者的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大量的科研创新活动,其生源渠道、年龄结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研究兴趣、个性技能等各自不同,具有学习、科研、生活分散和独立的显著特征。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呈现和变迁,研究生群体也显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曾经对普通高校博士生、硕士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攻读研究生的动机呈多样化倾向,相当多的学生把读研作为改善生活环境或者逃避就业压力的途径,博士研究生中带有非学术目的读研的比例达30.1%,硕士研究生中带有非学术目的读研的比例达38.5%。动机非学术的功利化的倾向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足、创造能力不强,另有一部分人还存在着学术失范现象。

3.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一直是研究生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有专家将研究生教育划分为政府主导型、高校主导型、学科专业主导型、导师主导型、研究生主导型和社会用人单位主导型等模式。有的学者把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均衡式发展与非均衡式发展、渐进式发展与突破式发展等模式。事实上,无论上述何种划分模式都是从某一维度界定的,而在具体分析确定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时,则是基于所有可能发展空间的综合的模式。

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培养模式的选择往往是与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目标的变化也客观地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调整,是具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是历史性和未来性的集成。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就是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特点,有效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密切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模式。目前,高校以单纯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要求,创新思维训练和实践环节不足,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的训练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个体对研究生教育要求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必须在遵循自身教育规律的同时,树立起整体和谐发展、个性特色多样、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创新精神和具有战略眼光的全面质量观,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培养模式和学制年限。

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创新

1.构筑学科平台,增强培养实力

学科平台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科学研究平台。我校学位授权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数量一度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新形势,我校实行了学位点申报立项制度和学科建设负责人制度,提出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汇聚学科团队和构筑学科基地等措施,瞄准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依托所服务的行业优势或区域经济建设强势学科,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促使学科建设的结构和水平动态地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校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2个硕士点,有MBA、工程硕士和会计硕士三类专业学位,形成了特色突出与优势鲜明的学科体系,增强了研究生培养的综合实力。同时,我校还通过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多种组织形式协调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以此促进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使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据2007年度的统计,我校71.28%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24.72%的硕士生结合导师课题完成了硕士论文。

2.实施创新工程,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2004年,我校结合教育部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每年投入660万元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计划”,为研究生搭建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团队训练的平台,在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全方位地建立了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营造了学术创新文化氛围,强化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优秀博士生的成长和广大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我校自“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博士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29项,立项金额173万元,受资助的博士生共发表SCI或EI检索论文75篇。资助出国访学博士生20人,资助专项研究员12人,分别赴英、美、德等国家的著名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和学术交流,并对其在授予学位后的一年内进行跟踪资助,使他们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集专业性、知识性、创新性、文化性于一体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素质教育、面向基层就业、学术道德规范等为主题的“与大师面对面”名师讲坛的成功举办,为研究生与名师面对面交流提供了良机,广大研究生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而且开阔了视野,汲取了营养,激发了创意。学校连续成功举办了全国“交通运输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和交通运输工程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几十所高校的几百名博士生、硕士生及专家学者参与,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了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3.建设培养基地,加强实践教育

产学研研究生培养基地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有效补充。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既可以提升产业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可以增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更可以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问题的科研能力。同时,学校采用课程学习阶段在学校、论文工作阶段在企业的“两阶段、双导师”的培养方式,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的变革。目前,我校已在17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有几百名研究生在学校结束课程学习后进入培养基地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我校承担的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结合国家重大项目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和依托,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推进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国际交流程度与国际影响力逐渐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一方面,综合国力的竞争、全球一体化、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以及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客观上要求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另一方面,国际竞争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通过合作培养、互相交流,加快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三、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的思路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应承担起党的十七大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时代的新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首先要使导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更新观念,用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理念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要使导师牢固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我校将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上岗机制,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和新导师上岗培训制度,把对研究生的资助与其实际表现结合起来,使导师和研究生对质量问题的重视不仅仅建立在道德约束上,而且与他们的声誉和利益直接相关。为缓解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我校将鼓励成立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以本专业的导师为主,兼顾相关专业、甚至跨专业的导师,通过不同导师间的相互协调,既达到学术资源共享,又能够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术情感,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2.完善研究生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间形成一种最有效、最经济、最简捷的联系,同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发展和国防安全之间达成一种合理的互动状态,并能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前进方向与规律,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提前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和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非传统的学术性岗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巨大需求市场。这要求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必须建立培养方案的动态完善机制,使之能够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要;鼓励进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方面的学习及多元文化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教育;建立符合时代特点、有利于创新素质养成的机制和体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否则,将出现研究生浪费使用、不充分就业甚至失业等现象,造成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3.加大研究生创新工程实施力度,促进研究生校际交流与合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讲,就是要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搭建多样化的培养学术训练平台,为研究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目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资源优势,以适应研究生专业发展和事业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引导为手段,切实推进和加强研究生校际合作,鼓励研究生在学术前沿问题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合作途径寻求科研能力提升的契机。同时,结合国外培养研究生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国际人才交流方式,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加快高层次人才知识更新的速度,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加强研究生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保障

完善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学校要建设思想水平高、结构合理、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研究生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够科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管理服务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凝聚研究生培养、思想教育、心理咨询、资助和后勤等部门的力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稳定与和谐发展。■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 敏]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校是社会的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研究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对象之一,正面临着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冲击,这种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变化,使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强化思想认识,深入探寻并深刻认识研究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从根本出发,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以教促管、以管带教,做好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研究生安全教育;社会及校园因素;自身及心理因素;意义

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促进着社会发展,也被社会发展所影响,并在这种紧密的互动中,努力完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践行着服务社会的使命【1】。同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渐有成为学校学生主体的趋势【2】。近年來,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2017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后,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已突破200万大关。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和研究生群体不断壮大的今天,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做好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切实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发展,从全局角度出发,以教促管,以管带教,加强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力度势在必行。

一、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研究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既是高校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基本保障。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增加了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难度。

(一)社会及校园环境因素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重点从“硬需求”转为“软需求”。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出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化、后勤管理社会化、师资生源国际化和硬件设施完备化等特点,加之信息时代互联网、“微时代”的冲击,封闭的“象牙塔”与社会整体大环境慢慢接轨。社会及校园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给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带了空前的压力:

一是校园内部人员结构层次复杂,外籍教师和学生、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外聘的后勤管理人员、参与校园扩建和工程的工人、校内资产性经营人员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无法统一教育管理,形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是学生住宿环境与管理机制灵活,高校研究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学生公寓的条件和是否居住在学校,打破了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带有分散性特点;

三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难以甄别,网络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获取信息与消遣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所承载的信息既是新思维新理念和最新的资讯信息,也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等糟粕,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念,为校园安全工作埋下隐患;

四是由于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普遍对就业后的薪资福利、职位发展和上升空间存在较高要求,就业竞争和压力较大,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就业压力管理工作成为研究生安全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课题。

(二)学生自身及心理内在因素

研究生群体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压力,自身知识层次和自我期望值较高,但社会经验不足,面临着如何走好进入社会第一步的严肃问题。因此,研究生自身和心理因素成为了影响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素和工作难点之一。

一是研究生群体由于年龄因素,处在就业、婚恋的人生关键时期,担负着较重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特别是当现实情况与自身期望值不匹配,在各方因素的重压下,易于出现悲观、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做出不当举动,伤害他人或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是大部分研究生知识层次较高,但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生活学习等活动主要在校园内进行,安全防范意识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易于成为就业诈骗、网络诈骗等不法活动的目标。

三是目前研究生群体以90后为主,他们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受互联网信息时代影响,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精神层次需求较高,追求个性化和自主性,易受到网络信息和新媒体舆论的影响。结合以上特征,端正思想政治导向,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和疏导工作,成为研究生安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安全需求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需求,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题,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和维度势在必行 ,对建设和促进稳定的校园和社会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一)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是促进高校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稳定压倒一切,高校稳定又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3】。通过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使得研究生群体了解并掌握国家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生命财产安全和就业心理安全方面知识。保持清醒认识,端正思想态度,从思想源头杜绝隐患发生,从行动措施锻炼防范技能,保障安全稳定的校园氛围,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保障。

(二)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是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具体表现。

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关系着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加强教育力度,提高研究生群体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熟练掌握避险、自救和抢救技能,提升心理调节能力,严格遵守国家、学校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效预防遏制危险事故发生,将确保研究生群体身心健康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保障。

依法治国需要法律知识和道德法制观念的有力支撑。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将使研究生群体进一步明确其在高校教育安全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扎实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提升道德水平,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为高校治安环境改善和依法治国提供基础保障。

三、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更需要不断强化和深入,为高校建设发展和社会前进提供坚实的保障。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力,齐抓共管,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为研究生群体提供健康、科学、合理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明英.大学与社会互动:大学作用新认识.当代教育科学.2016,(11):15-17

[2]张磊.高校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22,No.3 :93-96

[3]陆宏彬.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探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Vol4,No.2 :60-63

作者简介:

刘禹辰(1984.12- ),女,管理工作,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就业管理、校园安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国现行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明确,使得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目标设定、发展模式的宏观混同以及教学方式、内容微观重叠等诸多积弊。厘清二者的关系既是提升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质量之必须,又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之前提。建议首先明确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合理引入司法实务训练,并以完善我国既有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进一步厘定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法学高等教育;司法考试;司法实务训练;法律硕士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3.18

一、问题的提出

在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中,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以下“法学”是指二级学科的法学(不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研究生教育”仅指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具体包括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以及法律硕士(法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制度成为当下最纠结的问题之一。为了挽救处于颓势的法学专业(在校人数不断攀升创世界之最、就业率创历史新低),上至教育部下至普通民众都在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晚近甚嚣尘上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就是明证。一些学者呼吁,为了清算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不如纯粹仿效美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直接取消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实行法学本科后教育[1]。这种观点自有其生成逻辑。但着眼我国现实,这种逻辑上自洽的主张却未必能消除当前法学高等教育的积弊。笔者以为,现在采用任何单一的思路根本无法解决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历史形成的问题。要化解这一难题,必须首先从宏观上清醒审视并明确我国当前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厘清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及时引入司法实务训练,以弥合两者间长期的断裂。在此基础上,以完善我国既有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进行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微观上的调适。惟有如此,才可能使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制度安全地“软着陆”!

二、我国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矛盾的根底考察

为了识别、明确和研究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纵向历史维度;二是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横向比较维度。在这两个维度中,以后者为甚。笔者以为,立足于上述两个维度来辨识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既照顾了我国的社会现实,又不失世界眼光,是比较可取的。总的来讲,从历史的纵向维度者

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前苏联公有制高等教育模式之具体映射,尤其是建国后的第一次政法院系调整更说明了这一点[2];从横向比较维度来看,则兼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高等教育之属性,可谓一种混合模式[3]。换言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极具“中国特色”,但又不乏对其他两大法系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努力折衷”和相关制度的“尽量杂糅”。对此,有学者指出,在理论上讲,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可以成立双重保留,但是在操作上难以实施。欧洲模式下的法学本科教育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美国模式下的本科后法学教育无需再考虑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主要是着眼于法律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围绕不同的培养内容,两种模式在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上都是不同的,如果二者并存,等于说要同一个法学院采用两种大相径庭的培养模式去培养同样的法律实务人才,实在没有必要[4]。其实,该学者只看到了问题的微观层面,尚未看到由于相关配套制度的阙如,对两大法系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盲目折衷,才是引发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紧张关系并直接导致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含混的根本原因。具体言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既保留了大陆法系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法学本科教育的制度,同时又在本科后教育阶段设置了极具美国模式的法律硕士教育(J.M.)。然而,就两大法系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来讲,表象共性是司法者数量的稀少及其在社会中地位的尊崇,实质不同则在于两者以不同的司法者遴选制度为中心构建起内外比较契合的制度体系。就大陆法系以及英国等保留法学本科教育的国家来讲,法学高等教育模式与其从法科毕业生直接选拔司法者人才以及后期相对完善的司法考试、法律职业培训制度紧密相关。可以说,这些国家更多通过其完善的司法考试制度、后期职业培训以及严格的司法者遴选制度来革除传统法学本科教育之弊病。以美国为代表的、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或者地区则直接通过本科后教育的法律硕士模式来构建法学高等教育,加上培养执业律师的明确且合理的定位以及从执业律师中遴选法官的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为本国或者本地区的法学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和存续活力。

返观我国现实,法学高等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是完全同质的,并不具有自己的个性。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亦无一个明确的定位,尤其是在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之前更加明显。曾经完全凭借经验便可司法的历史,更是使得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一度丧失其存在的必要性。加之我国目前司法者遴选是完全开放的(非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只需通过一次司法考试即可),使得接受规范法学高等教育的学生丧失了比较优势。法学成为晚近以来毫无专业性的“万精油专业”,法学本科学生的就业亦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我国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之后,由于没有相应制度的及时跟进,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更加功利和现实,最终使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出现了紧张状态。具体来讲,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矛盾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宏观层面上,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几乎混同。在两个层次的法学教育中,制度初衷尽管试图清晰界分二者的定位和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两个层次的目标逐渐趋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以司法考试为中心培养从法条到司法解释整理的记忆型人才,基本上无法习得法治之理念、规范的法学思维与技能。受制于同一现实和功利的目的,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趋同。一是围绕司法考试展开,二是围绕公务员考试展开,只不过两者角逐的岗位略有不同而已。总体而言,除去多出两年到三年的在校时间之外,相对于法学本科学生来讲,研究生并无明显的知识增量。如果再将后述部分法学院校中本科与研究生师资完全相同这一消极因素考虑进来的话,法学本科学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一来,法学研究生教育就成了本科教育毫无意义的重复,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第二,在微观层面上,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内容方面几乎同一。经过笔者的多年观察,国内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采用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基本上同一,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了法学本科教育阶段的简单重复。在很多法学师资条件并不达标的法学院校,同一个老师既上本科生的课,也上研究生的课,甚至出现了一个老师上多门专业课的现象。这样一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几乎完全同一,法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可想而知。

三、我国法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关系的合理厘定

前文述及,为了消弥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紧张关系,部分学者提出彻底废除法学本科教育的主张。但是,稍加分析便可看出,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当下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特质及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教育大众化这一时代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功能和就业分流功能。因此,这种看似“快刀斩乱麻”的作法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引致更多的混乱。笔者以为,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选择与确定从根底上讲是由一个国家的司法者遴选制度决定的,不可能仰赖全盘借鉴其他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模式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可谓是“第三条道路”。就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来讲,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只能与研究生教育并行不悖。强调“并行”,就意味着两者必须同时保留并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强调“不悖”,表明二者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应当“和而不同”。具体来讲,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应当明确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法学教育模式是指直至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资格的整个法学教育过程的制度设置。”[5]国内有学者比较倾向于美国的法学本科后教育模式,主张以法律硕士为核心推进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改革[3]193。从2010年5月下发的《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来看,教育部也似乎倾向于将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上比较认同美国的本科后法学教育模式。《通知》指出,此次试点的目的在于“引导不同类型研究生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办学优势,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营造有利于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构建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笔者以为,就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来讲,我国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改变法学研究生学术化倾向的作法实乃治标之举,这种微观且单一的改革未必符合当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以本为主”的现状,更不能据此缓冲法学高等教育积弊的强大惯性。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定位必须关照司法考试制度。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一方面让更具通识的法学本科学生在成为司法者候选人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让社会经验更为丰富的非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在成为司法者候选人之前必须接受规范的法科教育。换言之,只有既具法学专业知识、经验又具人文素养的人方能成为司法人员。笔者建议,基于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历史形成的现实和特有的政法体制,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不宜完全废除法学本科教育去直接构建本科后的法律硕士教育,而应当坚持“以本为主”,围绕司法考试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契合于我国社会预期的“法学本科教育(逐渐减少和停止法学专科及以下层次的招生)——法律硕士教育(非法学专业)、法学硕士(法学专业)——完善的法律职业培训——司法考试(司法者候选人初次遴选)”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

笔者以为,教育部于2008年9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开始试点的“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只是一种微观层面的改革,这一改革很难消解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体制业已积淀的难题,更难以适应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之需。

具体来讲,笔者主张的这一模式之最大特点表现为:在法学本科后教育与法律硕士之间合理引入司法实务培训这一环节,合理地将司法实务部门纳入法学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之中。在这一模式中,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其清晰而且合理的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为通识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全面法学基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法学人才,与本科后的司法实务训练一起构成完整的法律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则被明确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高级研究人才和法律实务人才。其中,法学硕士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深法学理论知识的研究型人才,而法律硕士则是掌握司法实践知识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着眼我国实际,笔者初步提出以下制度设计:(1)修改司法考试的报名条件,即非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不能直接参加司法考试。这些人若要参加司法考试,必须接受法律硕士学位教育。(2)应届法学本科学生在修满学分并取得学位后必须经过2年司法实务训练才能参加司法考试。

这需要改变目前国家司法考试试题理论性太强的现状,以更好地与制度设计中的“司法实务训练”衔接。取得法学学士学位者在毕业后若有两年及以上法律职业经历(如法务工作),接受1年司法实务训练可获得司法考试资格,从事其他工作则仍然需要接受2年司法实务训练。法律硕士研究生在修满学分后必须参加1年的司法实务训练,才能获得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

这里存在着一个制度假定,即法律硕士研究生的非法学本科学历教育被视为是具备了相应的社会经验,知识结构能够满足将来司法的需要。这一假定既为美国法学高等教育所成功实践,也为我国现有法律硕士制度设立初衷所肯定。正因为如此,在笔者初步设计的制度中,法律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之前的司法实务培训时间比本科应届毕业学生更短。根据笔者的构想,司法实务训练应由中央政法委组织、领导与协调,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三家联合出具的司法实务训练合格证书作为报考国家司法考试的依据。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者可直接作为司法(检、法)人员候选人或者实习律师,而勿需再参加现行的公务员考试。(3)在逐渐压缩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原则上不鼓励法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司法考试,而明确定位于博士学位的前期教育。当然,为了避免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取得法学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的人参加司法考试也必须有2年的司法实务训练经历。

如果没有这一制度作为缓冲,就无法避免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人通过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而不参加司法实务训练就可以取得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资格。这样一则会造成“司法实务培训”制度目标的落空,同时对未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且有一定法律经历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人来讲也不公平。

这样的制度设计既突出了两种人才的层次性,又使得整个高等法学教育主体更加多元化。换言之,除了传统的法学高等教育机构之外,将检法司等司法实务部门合理纳入到法学高等教育的培养主体中来,将会使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更具实践活力和生命力。

其次,与上述构想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相关的微观制度是法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培养模式。法学本科的培养模式强调的是法律核心课程普及和人文知识的必要学习,而法学硕士学位是专注于法学基础理论以及部门法理论研究,法律硕士学位则是在法律普及基础上强调法学知识的实践。因此,法学本科开课应当突出广与博,有条件的话,采用学分制方式鼓励学生在必修课之外尽可能选择其他相关课程(如政治学、经济学、哲学以及社会学、数学等)。为硕士研究生所开设的课程,应当紧紧围绕专业属性展开,突出职业性或者理论性。这种教育不再侧重于法学基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普及与加强,而应当注重法律专业知识的深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法学理论知识的提升。

最后,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内容、师资配备以及授课方式方面应当有所不同。从教学内容来讲,法学本科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因此应当是法律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制度的讲授,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本科教育的实务培训则直接在检法司部门完成。研究生的教育则根据不同的要求配备不同的师资。对于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应当配备科研能力较强的、偏重思想性的教师,主要是引导其对法律基本理念的探讨与研究;对于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应当配备司法实践能力强、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的教师,通过讲授自己的办案经验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办案,提升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侧重实践的方式授课。这部分师资应更多由公检法司部门中既有良好法律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就这一点而言,国内一些法学院已开始了较好的尝试。通过聘请公检法司法部门的人员作兼职教授给硕士研究生开课,最大可能地利用司法资源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办案过程,提升了在校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司法实践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培养质量。JS

参考文献:

[1]代小琳.教育部酝酿明后年取消部分现有大学本科专业[EB/OL].[2011-12-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4601654.html.

[2]郭捷,等.立足西部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7.

[3]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1.

[4]夏勇.法律实务人才是怎样炼成的?——法科教育的比较及反思[G]//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走向与法律人才培养改革论文集.西安:西北政法大学,2009:143.

[5]徐显明,郑永流.回归本位 经国济世——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改革论纲[G]//徐显明,郑永流.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6.

From Contradiction to Coordination: Rationally Making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 of LL.B and LL.M

CHEN Shiwei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本文责任编辑:邵 海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系统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可以产生各要素在独立状态下所不能产生的整体功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控制和改善影响教学系统的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系统的功能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种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特征是: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系统整体质的规定性不等于要素质的规定性之和,又与要素性质有关;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一个功能良好的系统应该是个体活跃、整体和谐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由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能在相互制约中做自我规范和自我调整,于是就有了共同的努力方向,因而各自心情舒畅,才能使各要素活跃起来,和谐起来,所以各要素的“自然质”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转化成“系统质”,才能使系统的功能发挥最大效能。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参与到这个过程并起作用的要素很多,高校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系统是这些要素矛盾统一性的具体体现。在这样复杂的多要素构成的教学系统里,教学的整体功能是参与教学过程的全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优化组合效应。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客观要素(对受教育者来说),诸如教师、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学校的管理机制及其运行操作、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集体对个体的影响、教学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等,都看作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外因和必要条件。而这些条件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因(心里内部矛盾)发展规律时,才能起作用。学生的自身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状况、认知能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等人格要素和意识倾向等,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是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因起决定作用这一哲学原理在教育过程中规律性的反应。为了使外因快速高效地发挥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内因发展变化,就必须使所有的教育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从而促使学生最好最快地和谐发展。

二、现行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三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严重;课程封闭的刚性模式依然存在,学科专业之间、院校之间、国内外之间相互借鉴开放不够;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不合适;课程编制还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供选修的课程少,在选修课内容的选择上,只囿于本学科及邻近学科方面的选择,学科跨度小,未能真正实现自由选课的目的;如何科学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现阶段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依然严重;教师更多地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环节;强调学生共性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以“讲授法”为主,上课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注入式的讲授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教学中缺乏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课堂开展不够,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社会参观见学、实习见学的渠道不够畅通。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高校研究生教育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侧重对教师教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就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为了评价一味去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课件的完美性而忽视学生是否从中真正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发、发展了能力,这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理念;学业评价不科学,在评价指标上,对综合能力的测定不够;在试卷内容设计上,多知识水平的考查,少综合素质的检测;考题和评分标准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对检验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则注意不够;有些科目以课程论文作为考试方式,学生负责上交论文,而教师只是负责出分数,这种缺乏反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并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各要素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各要素都能活跃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起来,才能使教育系统的功能得到最佳发挥。

(一)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整体优化

贝塔朗菲把系统科学界定为关于整体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属性。作为系统的事物必定整体地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地延续,整体地跟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整体地演化,整体地消亡,呈现出一系列整体特性。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只有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其成功实施。

1、整体规划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向学生传授全面整体的教育内容。课程是教学的蓝图。研究教学内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价值取向几方面来探讨。课程目标着眼于培养德、智、军、体和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创新型人才;课程结构向多元化、综合化和弹性化方向发展,合理规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课程内容方面要增强课程的时代性,采取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减少课程编制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下大力搞好课程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注重学科内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共同基础、专业能力、创新实践、综合扩展等模块,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和补休课相配合,自然、人文和科学相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课程价值既重视功利性又强调非功利性,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促进个性的不断完善。

2、优化组合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是高校研究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渐增强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用结合、创新发展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循规蹈矩与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任务的全面性,为提高教学效率,努力谋求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主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合作学习,集体攻关;教师教学内容的讲授不再以求体系完整,从头到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目标,而是精讲,突出重点,其余部分让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弘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高度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地激发和增强,尊重学生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各种学术观点,提供各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推荐各种参考文献,以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加工、归纳、评析,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科学构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包括正确的整体观、素质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和教学观等;其次要制定一套标准合理的、内容全面的科学评价标准;再次,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价组织机制,以便及时地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导向,打破传统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方法,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制度。采用课程卷面成绩与各学科相应研究型课程成绩相结合、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课堂发言的质量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相结合、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力争使考评成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测。同时,加大教学评价的反馈力度,不仅要把教学评价的结果向上反映给学校相应机关以便及时调整改进评价方案,而且要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便学生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二)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需要并能够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能力和属性。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保持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才能趋于有序,保持活力。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应致力于建设一支观念新、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运用系统论原理,实现教师工作安排的最优化,合理搭配,开放办学,从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外聘专家教授,从公司、工厂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到院校来传经送宝,注重发挥导师组的优势,使教师互补长短,保持动态稳定,实现最佳组合。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还有赖于高校创造的有利环境条件,特别是人才选拔机制、升学筛选制度和人才任用制度等方面,这些方面应体现出以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坚持开放性,就应看到高校环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从而发现问题,优化条件,形成有利于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外部大气候和内部小气候,积极营造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和谐环境。不难看出,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决非高校孤军奋战所能奏效,单纯的课堂教学或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完成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任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要求开通高校研究生校际之间选课的渠道;拓宽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厂矿参观见学、实习见学的渠道,充分调动各社会部门的积极参与,构建有机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精心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构建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大支柱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真正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统一的、整体的教育网络,发挥整体功能,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施必须主动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增强开放性,创设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实践和自主教育为两翼,统一协调、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三)把握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协调性

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要素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应认真研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出其中合理的“度”,把握好“度”,才能使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各要素有机整合成一个效能最佳的完整结构,这是搞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关键。要把握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协调性,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是考试与发展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考试是不行的,但考得过多,或以考试分数衡量一切,是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宗旨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不是要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使之适时、适度和适体,使考试为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服务,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二是教与学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有赖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有赖于教师的教,教应起主导作用。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教是为了学,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归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自由思想、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赋予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思想的自由空间,允许多元思维并存,为学生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三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是发展性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但它不排除培养学生的共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建立于合理的共性基础上的,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施是课内与课外的统一过程,单纯的课堂教学或过度的课外活动都是片面的。课内侧重于集体形式的教育,课外则可较多地注重个别化教育。二者应协调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并重。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它同其他系统一样具有整体功能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特点。教学的整体功能既不能归因于教师,也不能归因于学生,而要归因于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整体功能。探索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规律,能有效促进最佳教育动力结构效能的产生,推动教育过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实验 体育教育专业 科研方法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3.3 加大“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作用

体育专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存在重视不够,偏重于纯理论,教师执教能力一般等问题,而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由于对数据测量、统计分析、实验设计有严格要求。因此要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有必要在“体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上下工夫。第一,需要重视“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适当增加这门课程的学时数,对于教学内容要严格精选,结合体育实践,与学生毕业论文涉及的问题及体育科研经常碰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教学。例如学生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经常涉及实验法,任教教师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中着重讲授实验法的应用特点,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数据统计分析的常用软件处理方法。理论不必太高,可以把往届毕业生范文及中国期刊网优秀毕业论文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结合实践教会学生如何选题,如何使用实验法,数据如何分析等。学生只有学会这些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毕业选题才可能考虑自然科学类选题。第二,科研方法任教教师自身需经常进修学习,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能深入掌握各类体育科研方法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避免偏科,不能仅仅按照自身研究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教学需要全面、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要与各类毕业论文特点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体育科研选题途径,常用的文献法如何获取资料及分析,问卷的设计及调查方法的使用,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涉及方法等。第三,其它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定期给学生进行学术讲座,讲座中重点介绍自身科研方法的使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课程理论教师尤其要深入掌握自身科研方向的各类方法,给学生介绍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如何撰写,同时实验课教师及实验专职人员也可以定期通过讲座介绍实验室仪器的特点,与“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师一起把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功能,涉及实验研究的领域给学生介绍清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完成毕业论文。

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随着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由于长期的教育实践、社会思潮的冲突、高校培养模式以及研究生自身的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国内研究生人文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贵州省自“十一五”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相较于全国其他省份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使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贡献力量,较强研究能力一定人文精神,应成为贵州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贵州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对策

新形势下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了考量的关键指标,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逐渐得到教育界一致认同。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我国在人才竞争中的软实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决定了研究生教育是在经历本科教育后进入的更偏重于专业知识、更深入的研究学习阶段。在此阶段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人文素质的培养却有所忽视。自“十一五”以来,随着科教兴黔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相较于全国其他省份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使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贡献力量,较强研究能力一定人文精神,应成为贵州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在目前贵州高校大多以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中,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便显得尤为迫切。

一、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从字面上看是“人文”和“素质”两个概念的结合,但这一结合并不是两者概念间的简单累加。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人文素质即: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结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通过道德情操、文化修养、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等不知不觉的外露展示出来。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所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其范畴较为广泛,主要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几个方面。

对研究生而言,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便可检验其综合素质。其中前者注重的是专业技能,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能力;而后者注重的是指导这种专业技能运用的思想,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体现人的品质与素养。在以往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中,贵州高校大多侧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化。在专业素质保障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让研究生成为拥有较强专业素质一定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笔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最为理想的状态。

二、贵州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贵州的研究生教育是提升和优化贵州人口素质结构,发展经济文化的强大人才支撑。为了全面掌握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了解贵州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课题组制作了调查问卷,于2014年1月起实地调查了贵州省目前开设硕士点的六所高校即: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通过访谈和数据分析,发现贵州省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结合贵州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实践,总结归纳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度有待提高

在校期间,学校对研究生的行为及思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大多认为研究生主要是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属于本科阶段的内容,因此并未引起重视。总体上学校人文素质的培养力度和举措略有成效,但要让学生满意还需要引起较大的重视和采取相关措施。其一,学校人文环境方面,包括校园环境、校风、学风等,高校都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更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培养人才的场所。但是研究生缺少了在人文氛围中熏陶以无形提升人文精神的途径;其二,硬件设施配备方面,问卷通过图书馆这个最典型也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反映出高校对文化设施建设需要渗透人文精神的理念还没有到位,大多根据学校的整体性质赋予文化硬件设施以理念精神;其三,在课程设置上,几乎所有专业在研一年级都开设人文课程。但在对人文课程的设置的科学性、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教学效果的评估上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二)研究生人文知识有待积累

人文知识主要指人文领域的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形成的基础和理论来源。只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积累,才能培养人文思维,长期的内化为人文精神。贵州高校的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类、财经类、理工科的学生本来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在研究生阶段也未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培养,致使人文知识积累较少。从“对自己民族的风俗了解情况”题中了解到仅有17.6%的研究生对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较多,绝大多数只是了解一点,但不清楚风俗的来源。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18个民族为贵州世居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汇集的省份。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极为不利的。

由此反映出,当前贵州高校研究生的人文知识的长期積累,是提升人文素质的关键。

(三)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在对待违反道德、诚信、纪律、法律的行为态度较为宽松,有不少学生抱“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心态,甚至还有少数持理解态度,这也反映出研究生道德、法纪意识的强化显得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前途缺乏明确的规划和打算,即使有理想但是缺乏为之奋斗的行动。

(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亟待进一步加强

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培养较强专业能力一定人文素质研究生的重要因素。在贵州高校的研究生群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只求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专业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钻研性,只满足于完成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对本学科及其他门类知识缺乏主动开拓、积极创新的精神。这也是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当然还有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导师队伍、传统观念、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多方面原因。

同时,部分研究生心理素质差,心理适应能力弱,挫折承受度太小,不能合理调控情绪和应付压力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现状给研究生提升心理素質,不断调整个体心理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以积极顺应社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部分研究生缺乏理想信仰及正确的价值观

部分研究生存在价值取向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只图顺利毕业获取研究生学历,精力不在于学习,对研究生期间没有明确的规划。不能科学地看待人生的意义、理想和价值等问题,价值取向功利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凸显,盲目攀比消费现象在部分研究生中存在。同时,普遍存在个人主义凸显,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标准,学习深造的重点是个人利益的满足,价值取向实用化和功利化。

三、加强贵州省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

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快速工程,需要长期系统地积累与内化。要想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为学校培养指明方向提供可参考价值,需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笔者拟从以下方面给予加强贵州省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

思想观念是指导人行动的先导,因此,要加强贵州省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要确定以培养较强专业能力,一定人文素质的研究生为目标。这一方面要求学校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现状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对惯常研究生以专业学术为标准的培养模式观念做调整。同时,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研究生自由全面发展。研究生都拥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应给予研究生在实施自我确立目标的时候,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存在。因此,贵州的高校教育应本着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的理念,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和情感给予,帮助和促进研究生实现去自由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可迁移技能的培养

在研究生期间,我们力求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一定人文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加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技能培养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生都拥有自己设计、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外界的影响再大也难以起到实效。

在有人文知识的积累下,积极实践培养可迁移技能同样也可以学到人文知识,树立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强化人文精神,通过不断的内化、渗透使人文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有效的可以培养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在校期间研究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这种可迁移技能,其一,通过研究生团体多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可迁移技能,培养人文素质。其二,鼓励研究生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爱好,今后的就业发展方向等积极方面为方向,学校的管理部门、导师也应该给研究生多提供机会。其三,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三)拓宽校园文化领域,注重人文环境的感染作用

校园环境既包含物质环境的建设更注重精神环境的优化。教育设施是否齐全、学校人文气息是否浓厚等都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影响和熏陶,对研究生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贵州近几年正在打造的“花溪高校聚集区”,目前,六所高校的扩建、重建基本到位,在此过程中学校更应注重学校风格、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环境、人文景观是够能培养人文情怀的作用,使广大师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更应注重优化校园精神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办经济、人文、科技讲座及论坛,定期开展各类博士沙龙和讨论,帮助和指导研究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通过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讨论,为研究生人文素质建设搭建更高的平台;同时,鼓励研究生参与到本科生的各种活动中参与文化生活,发展自己的特产,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要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资源及校园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四)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以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作为载体和中介的。要使其取得实效,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合力必不可少,在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家庭教育仍然是基石,社会教育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处于信息时代的研究生,健康的网络环境是培养研究生人文素质的保障。

(五)建立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并存的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既要制度管理这种“硬”手段,也需要实施人文关怀这种“软”方式,只有“软硬皆施”才能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这理论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样适用。

第一,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课堂是传授人文知识的重要阵地,课程的结构决定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在贵州省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人文课程,可以开设所有专业必须共同认知的课程,但同时也要区分专业特点结合人才需求分别开设;另一方面,课程的开设可以带有贵州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如贵州省情、酒文化、茶文化、民族文化等,利用学科的交叉教学,在专业学习中渗透人文精神。贵州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的地区,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优良的生态资源、茶酒文化是有悠久历史也是国家文化的重点,应充分利用贵州省特有的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同时,应充分了解研究生自身对人文知识的兴趣点,学校应在课程开设时,征求学生的意愿。

第二,落实“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学习期间,贵州高校目前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是“导师负责制”,也称“导师制”是由导师对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思想道德及生活各方面进行指导和全面负责。这也充分反映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导师的职权范围关系到研究生制度的各项环节,是引导学术的研究者,也是研究生成才的管理者,自始至终起着引路、指导、督促的作用。那么,导师的“负责”不仅是在学习和科研上,还包括思想道德和生活各方面。据了解,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同学反映导师在专业学习、科研及论文时会予以指导,其他在道德情操、思想方法、为人处世、婚恋情感、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上很少关心,甚至有的研究生觉得导师有和没有都一样,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导师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关键人物。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导师负责制权责体制,导师应发挥其应有作用,除对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指导外,也应该负责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引导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其人文素质,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第三,建立贵州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能检验贵州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提升学校及研究生自身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意识在应建立对贵州高校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要地位,促使导师重视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同时制定高校研究生导师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这样便于对人文素质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多因素进行价值评判,依据国家研究生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手段,来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任务还十分艰巨。高校应丰富和发展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挖掘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硕士点项目,编号:13SSD0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唐英,卜洁,张气永,江铮编著.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学论[M].西南交通人学出版社,2004.18

[2]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编.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8

[4]黎琳.“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01(02):13-18

[5]王为民.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动态,2000(11):4-6

[6]余曉莹.贵州省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104-105

[7]周静.浅析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和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215

[8]杨首乐,张志萍,宋志伟.高职人才培养实施综合技能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研究[J].河南农业,2008(08):3-4

[9]王为民.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动态,2000(11):4-6

[10]陈闻.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2001(06):31-34

[11]吉丹如.论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2):51-52

上一篇:服务业人才需求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地产企业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