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

2023-12-2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第1篇

一、从问题入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探究者。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发挥个体能动作用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习什么, 怎么学, 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 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最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有机地展开教学。

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研究发现, 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 即这个问题必须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解释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这样一节课, 教师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许多年前, 在西南部的山里有很多鹿, 它们的数量一直变化不大。山里还有狼。从城镇里来的某些人目睹狼群咬到了鹿群里的两只小鹿, 人们非常震惊, 结果发动了一场灭狼运动。使人们惊奇的是, 在灭狼以后的几年里, 鹿的数量反而明显地减少了。既然狼是鹿的天敌,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很显然, 教师设计的这一问题情境及从中提出的探究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活动中, 他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专心探究, 在同伴的共同努力下, 从实际出发, 就现有的实验材料和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做各种实验、推测, 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要知道,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玩”得开心, 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 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复述, 可以澄清他们的思维过程, 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是如何思维和学习的。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共同参与探究, 获得一些各自心照不宣的理解:学生在其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所感、所思的具体行动, 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普遍的方法。

二、使问题升华, 养成学生的探究习惯

探究活动过程不应该是“有计划的”和“有意图的”, 而是“互动的”。整个活动体现着的是不受约束的、平等的对话, 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及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培养学生高度的问题敏感性。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很快就能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不同寻常的事物或从不同的角度看平常的事物。然而,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造成了许多学生习惯了接受课本上的及教师讲的知识, 而忘记了问为什么, 也根本不会意识到还可以用什么新的方法、技术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 便对问题失去了敏感性。

如, 在讲关于水能和风能这一节课, 当讲到节约用水时, 老师说:“我们从关紧水龙头做起。”马上有同学提出:“关紧水龙头, 真能节约很多水吗?”就此问题, 老师当场布置学生课后马上去研究:“假设学校的20个水龙头全关不紧, 流一个月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学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水龙头关不紧后, 每秒钟流2滴水, 每滴水约0.05毫升, 每一水龙头一个月会造成水流失259.2千克, 20个水龙头也就造成水白白流走了5184千克。研究得出的这个庞大的数字, 是令学生意想不到的。这次探究活动后, 学生会以新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平常事物。

在教学中, 我们设计探究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实际,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 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创新意识, 让其能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新奇的事物或从新的角度看待平常事物。

三、问者无错, 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 是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的流露, 促进问题意识的健康发展, 不仅要求教师提倡教学民主,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积极质疑问难, 还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轻易地作出简单的回答, 甚至否定打击, 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提出问题的权利。“问者无错”, 在“问”中才能学到知识, 发展个性,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第2篇

1《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概览

《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以下简称《规划》) 成稿于2002年6月, 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不论是编制委员会还是评审会专家组成员的构成, 都反映出《规划》具备严谨度、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由同济大学陈保胜教授担任, 成员囊括了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消防总队领导以及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市规划局、建委的高级规划师, 不仅有地方的建筑、规划专家, 还借助了拥有丰富消防工作经验的消防人的参与。

《规划》期限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即2010年;南京市主城区为此次规范的重点, 对其余地区仅作指导性的消防规划:规划指导思想为改善城市消防条件, 合理配置消防设施, 提高火灾防控水平, 增强灭火抢险能力。

《规划》分为五部分, 即文本、说明书、关于消防管理和实施规划的建议、基础资料、图纸。前三部分的结构大体一致, 子目录包括总则、规划建设用地消防分类、消防安全布局规划、消防站布局规划、消防通道规划、消防给水规划、消防通信规划、消防供电规划、水上消防规划、其他消防规划、消防科技进步规划、近期建设措施等。《说明书》部分还单独列出了规划编制背景、 (南京市) 消防机构历史沿革、 (南京市) 20年特大 (典型) 火灾情况等内容;其中, 大篇幅的规划文本集中于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设置及装备、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供电、消防医疗和水上消防等章节, 值得一提的是, 不论分量多寡, 几乎每个条目都附有详细的分类说明和量化指标。

2《规划》反映出的区域消防工作特点

2.1 城市消防简况

1949年5月16日, 南京市公安局消防大队成立, 自此, 地处长江下游、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端的“六朝古都”南京市的消防工作开始正式起步。截止到2000年, 南京主城建成区达180平方公里, 人口约250万;全市现有包括南京博物馆、熊猫电子集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金陵石化等在内的一级重点防火单位148个, 且相对集中分布于主城区中心;主城内现有高层建筑6 9 7幢 (2002.6.) , 分布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全市共有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97个;全市现有易燃易爆大型储罐390个, 其中体积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24个;现有加油站265座, 分布在主城主次干道与对外交通干道两侧;主城区消防站执勤人员484人, 其中干部46人, 士官224人, 士兵214人, 车辆总数为82辆。

2.2 城市消防工作特点

(1) 重要文物多, 古建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消防安全保障任务艰巨。

文物古建筑和中山陵、夫子庙、雨花台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多为木质结构, 耐火等级低, 火灾危险性大, 一旦起火, 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烧连营之势。目前, 除了取缔、搬迁一些利用文物建筑开设的商业设施之外, 消防工作的监控重点集中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以及依据实际需要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方面, 最具特色和实效的是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专项测评, 并结合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古建筑消防安全防范机制。

(2) 商贸发达, 商业中心的消防工作层级清晰, 指向性明显。

根据商业特点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商业中心和商贸市场实施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层级思路:一级商业中心确定为新街口, 以新街口广场为核心, 包括四环路以内及其沿线和中山东路——汉中路、中山路——中山南路延伸段;二级商业中心包括主城内的夫子庙地区、湖南路地区、上新河地区、中央门——火车站地区及规划新市区浦口、仙西、东山;三级商业中心包括主城内的迈皋桥、孝陵卫、沙洲、卡子门四个片区中心及规划新城大厂、雄洲、板桥、新尧、龙潭、永阳、淳溪、桥林。结合一级、二级、三级商业中心的核心经济结构, 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消防安全工作。

(3) 对易燃易爆设施实施近远期治理相结合。

总的来说, 对易燃易爆设施进行管理和处置的要点是“独立安全地区、防火安全距离”。南京市目前的状况比较特殊, 随着天然气“西气东输”, 主城内的现有燃气设施在逐步改造, 规划取消樱驼村第一储罐场, 在气源转换过度时期保留第二储罐场, 南湖、小天堂储气柜为天然气高压储配站。对于燃气管道和设施、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和储存单位、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专用车站和码头, 采取近远期治理相结合的办法, 即近期以控制规模、技术改造或转产转向为主, 远期创造条件搬迁, 消除不安全因素。消防工作的开展也正是围绕这样的思路在严密进行。

(4) 对地下工程实施规范管理, 保证其安全性。

南京市的地下工程主要包括地下铁道、地下交通隧道、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在地下交通隧道入口处设有检查站, 以确定有无危险品车辆驶入隧道;隧道内设有室内消火栓以及气体、泡沫等灭火设施以及机械排烟、应急照明、火灾报警和监视系统。地铁站台及通道内设有火灾报警系统、运行监控系统、防排烟、应急照明和消火栓系统;地铁指挥中心与“119”指挥中心设有专线。地下工程内所有的监控、报警信息与消防部门共享, 最大限度地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系数。

(5) 水上消防职责重大, 水上消防建设尚存极大空间。

长江南京段每天过往船舶4000余艘, 停靠船舶2000余艘。全市有近百家单位从事水运经济, 再加上部、省在南京的化工企业的自备船舶, 以及其他省市来南京从事油料和化学危险品运输的船只, 全市危险品运输船舶平均达千艘。另外还有与之配套的码头286座 (其中危险品码头34座) 、船舶修造厂52个、水上成品油加油站44个。南京地区码头日吞吐量近13万吨 (其中危险品4万吨) 。消防工作面临线长、点多、面广的严峻现实。

继1993年12月成立了南京水上公安分局消防科 (负责长江水域南京段98公里和内河34公里的消防监督工作) 后, 还有南京港公安消防科和长航公安消防科也在负责系统内的消防工作。但是, 水上消防安全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市域98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 建设水上消防站的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部分运输危险品的船舶甚至未配备消防安全设施;等等。至2010年, 拟完成三处水上公安消防站建设, 分别位于夹江、江北化工园和栖霞, 其陆域用地面积按标准普通型消防站设置, 每个水上消防站配备1艘消防船和1艘消防快艇 (目前时速约为25公里/小时) 。预期通过水上消防站的建设, 能有效扩大水上灭火救援的范围。

3 区域发展与城市消防规划对“第一任职”教育提出的挑战

3.1 消防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争议的几对“关系”

(1) 教学对象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部队的鲜明标识之一是“一致性”。但对于教学工作而言, 如果所有的工作思路、教学实务都刻板地苛求“一致”, 则会桎梏我们的思维、异化我们的目标。教学中, 我们常常遭遇两个极端, 即过分差异化与过分整合化。过分差异化倾向会使施教者过于专注教学对象中的“个体”, 行事畏首畏尾, 忽略了“整体”的需求和态势, 往往造成花费大力气却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尴尬局面;反之, 过分整合化倾向会使施教者赋予教学对象相对统一的特征, 对教学对象的差异未作认真、详实的区分, 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及其他内隐性特征, 同样会使施教者缺乏亲和力与认同感, 丧失为人师者的威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 不同的地缘条件会造就迥异的人格特征和群体“性格”, 通俗地讲, 就是某个地域的人群会具有该地域特定的外显行为方式和内在气质风格。诚然, 教学过程中虽不必将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教学对象的刻画和揣测中, 但对于教学对象群体的背景知识作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是有必要的, 而区域和城市发展现状、规划走向、消防工作重心等皆属于自然与人文范畴的背景知识。再对教学对象作出大致的分类, 将“个体”融入到适度缩小的“整体”中, 结合特定区域消防工作形势与教学对象自身需求施教, 必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2) 教学实施中“现在”与“未来”的关系。

这一点要涉及施教者对自身“现在”与“未来”的定位、对“现在”与“未来”的教学内容的充实。

经济发达地区如南京的消防工作部署得更科学细致, 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的标准使消防从业人员惯常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审视和指导目前的工作;消防职业教育施教者自身具有两重身份, 即既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官, 更是奋斗于消防事业的警官, 常年有序的教学生活会逐渐淡化施教者的“警官”角色而强化“教官”角色, 施教者关注的问题和领域绝大多数集中于教育范畴, 往往很少主动探究全国消防或区域消防发展的问题, “职业教育”恰与“职业”相脱节, 由此引发施教者与教学对象之间产生双向不满也就不以为奇了。施教者应适当转变视角, 完善角色定位, 用“未来”的事业发展走向指导“现在”的工作蓝图, 见证和感受消防事业的变迁。

视野的打开必将带来思考的深入和操作水平的提高。仅就书本谈教学, 数十年如一日, 试问怎能激发教学对象的兴趣, 提高教学对象的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施教者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将怎样界定、选取、组织教学素材。诸多兵种中, 消防的社会性最强, 从事消防职业的人员也应该具备更加完善的社会和人文技能。因此, 消防职业人员尤其是职业教育施教者需要多了解国家态势、区域发展以及各个城市的规划现状, 从中梳理总结出消防行业发展的契机和线索, 重新解构、建构教学过程, 为“现在”的教学内容注入更多“未来”的事业发展元素, 这样才能从更深层次去谈教学对象的“第一任职”, 继而用更务实的标准去衡量是否真正满足了教学对象的“第一任职”需要。

(3) 培养目标中“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今天的基层中队指挥员必将成为未来的基层大队、支队乃至总队的业务骨干。何为“第一任职”?“第一任职”的界限在哪里?“第一任职”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索的现实问题。纵观事业发展的脉络, 如果仅将“第一任职”界定为眼前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就显得有些偏狭了。在教学对象的职业生涯中, “第一任职”无处不在, “第一任职需要”代表的是一种品质, 一种能力, 一种能够迅速融入环境、能屈能伸的自如感。因此, 应多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理念, 用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眼光来谋划教学, 明确培养目标, 抛开一切旁枝末节的琐碎环节, 深刻认识“基础”能力的夯实是未来整个消防事业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而实际上, 在校的消防职业教育也只能完成第一步。

(4) 关注视野中“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诸多领域的成功经验表明, 如果仅仅关注自身发展而无视外部世界的变化, 必将导致事业的停滞、退步乃至坍塌。消防行业的壮大为消防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仍保有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将会逐步消减事业成功的机率。以消防科技进步成果为例, 1993年10月, 我国研制出了第一个消防机器人, 它代表了当时的消防科技研究前沿, 而对于施教者来说, 真正见过、用过、钻研过这方面问题的几乎为零, 这与消防科技革新、消防事业发展是相悖离的。《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加强对消防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也要加强高技术开发。重点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火灾和处置毒气事件、化学品爆炸等特种灾害事故预防和扑救技术方面的研究;飞机及机器人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城市抗御火灾综合技术体系等基础项目的研究。全面关注“外部”世界的发展导向和区域开发重点, 以此指导我们构建“内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队伍, 组建自身的教学精英团队, 才能切实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层次, 打造出切实满足实践需要的消防“品牌”院校。

3.2 应对挑战, 对消防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 以区域发展现状为依据, 加大特殊课目的教学比重。

不论是《规划》文本内容, 还是南京市消防工作实际, 都反映出教学对象对传统业务课目熟悉, 工作容易上手, 而许多特色或新增课目则较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处置人员, 其中集中反映在水上消防建设、地下工程救援以及古建筑安全保护等三方面。从职业教育角度考虑, 可以从教学内容 (含课时数量) 和教学形式两方面加以强化。

第一, 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特殊课目的教学内容。实际上, 水上消防站的建设和运转、地下工程的监控和救援是华东省份以及其他沿海、沿江发达地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管理、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也是许多文物密集地区的热点难题。传统消防教育体系中, 对这几方面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分量不多,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防实务的需要。因此, 可从施教者、篇幅、课时数量等多方面加大这几部分内容的授课, 其中, 选调或培养具备从业经验和业务专长的施教者至关重要。

第二, 建设或联络模拟教学场地, 实施实践教学。消防行业的性质决定了消防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操作能力。结合上述内容, 如果能够建设相关的模拟操作场地, 例如, 选取或修建适当面积的水域, 结合陆域建设水上消防站, 实施水上灭火救援的业务模拟训练, 将是消防教育模式的创举。另外, 立足实际情况, 可以联络地下工程或古建筑有关单位, 一方面, 可参与地方消防部队灭火演练, 另一方面, 在允许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模拟教学。

(2) 加强与基层部队的交流, 转变“教学指导基层”的思维模式。

真正具有时代意义的知识来源于部队实践和业务钻研。目前, 消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许多施教者均来源于地方院校或本校, 即使对部队生活和业务工作有过接触, 时间也很短暂, 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因此, 施教者勇于“走出去”, 基层干部乐于“请进来”, 加强院校与部队的双向交流具有重大意义。院校施教者自身也要转变观念, 放低位置, 施教者的工作成效其实取决于教育对象是否能够承担基层工作、独立完成任务, 因此, 基层部队的业务实践应指导施教者对自身工作流程作出修正与完善。

总之, 不论是区域发展还是城市规划、消防工作导向, 都是消防职业教育人员应当涉足的领域之一, 知识越全面, 钻研越精深, 越能在工作中体现教育的意义和对消防事业的推动作用。消防教育事业应始终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紧维系在一起, 用开放的眼光认清教育对象“第一任职”的实际需要, 是消除教育环节中诸多不和谐音符的关键所在。

摘要:消防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 不能回避区域差别和各个城市消防发展状况。本文从解读《南京市城市消防总体规划》 (2001~2010) 入手, 站在透视区域发展和城市消防规划的角度, 分析了现有消防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争议的几对“关系”, 提出了加强特殊课目如水上消防建设、地下工程救援及古建筑安全保护等的教学比重、加强双向交流等思考。

关键词:教育,第一任职,区域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第3篇

历史上,由于我们党正确地理解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某些时候,由于对毛泽东思想离开了科学态度,就使我们的事业发生了曲折,甚至吃了很大的苦头。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发生了把毛泽东思想当作某种神学的东西、把领袖当作神看待的不正常现象,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发生这种现象,在思想理论上是怎样失足的,有哪些观点没有把握好;制度和体制上,有哪些关节点没有把握住,留下了漏洞?这些,都有待于深入地进行科学总结。邓小平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5页。)在某种意义上说,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是更为宝贵的财富。但是,经验要成为财富,必须要经过一个环节,这就是科学总结,要敢于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不能科学地总结,还可能变成包袱而导致错误;错误的、失败的经验如果不能科学地总结,深刻地吸取教训,则很容易重犯。这两个方面的实例都不难找。我们要非常严肃地对待党的历史。本文仅就几个方面的问题,回顾一些历史情况,并略陈己见。

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是一个过程。毛泽东思想于2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显示其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为主要标志,形成了科学体系。

党内的教条主义者不承认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贬之为“狭隘经验论”。这种被贬为“狭隘经验论”的理论却得到全党广大党员干部的拥护,靠的是它的真理性,靠的是这种理论在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1935年的遵义会议,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排除了教条主义成分,认可了当时有决定性意义的毛泽东的战略,这是全党对毛泽东及其理论的第一次明确肯定。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几年中,全党对毛泽东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经过40年代初开始的延安整风,全党兴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热潮,使全党(特别是领导层和理论工作者)对毛泽东的理论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概括地说,就是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要以毛泽东创立的理论和策略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全党的新的觉醒。那么,毛泽东创立的这种理论是什么样的理论呢,应当怎样称呼这个理论呢?这就自然地提出了给这个理论命名的要求。

看来,当时党内有不少同志不约而同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各自作出了努力。

张如心第一个为毛泽东的理论命名。

据有人考证,最早作出这种努力的是杰出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抗日时期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军政学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党校工作,“文革”前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教员)。1941年3月,他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2年2月

18、19日,张如心在《解放日报》发表《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一文,又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这一提法。

一些领导同志也在论述毛泽东的理论的文章中,使用了具有命名意义的提法。

1942年7月1日,朱德在《解放日报》发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的文章,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的提法。

同一天,中共中央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发表由主编邓拓撰写的社论,题目就是《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这篇社论不但给毛泽东的理论命名为“毛泽东主义”,而且对这个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

1943年7月4日,刘少奇写成《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于7月6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他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两个提法,都带有命名的意义。

以上一些同志以及其他不少同志的文章,对毛泽东的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论述。

王稼祥是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第一人。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7月8日发表于《解放日报》。这篇文章创造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文章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文章对此作了如下论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是在与国外国内敌人的斗争中,同时又与共产党内部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生长、发展与成熟起来的”。“以毛泽

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现实,积蓄了中共二十二年的实际经验,经过了党内党外的曲折斗争而形成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以上这些深刻的论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涵。这充分说明,王稼祥提出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构成了一个科学概念。

王稼祥是在全党酝酿的基础上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但他作为首创者的贡献是应当肯定的。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已经记载了这一史实:“王稼祥于1943年7月8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见该书第202页)但是,长时期中,人们总以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是刘少奇在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直到1981年,《红旗》杂志的文章还说:“一九四五年五月,刘少奇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注:《红旗》1981年第2期。)80年代初,这一史实终于被一位学者订正了。

江苏无锡市职工大学的教师陈文源(后为江南大学教授),依据他多年的研究,针对《红旗》的文章,写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何时首次提出》一文。文章指出,《红旗》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他列举事实说明:“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是在党的„七大‟以前。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第一个对毛泽东思想作出详尽论述的,是王稼祥同志一九四三年七月的纪念文章,而不是刘少奇在„七大‟的报告。”陈文源的文章明确肯定,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是由王稼祥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上海《解放日报》编的《新论(未定文稿)》第9期(1981年2月18日)作为“动态与资料”刊登了这篇文章。《解放日报》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领导同志的注意,决定在供内部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上发表(此刊物由该室“研究组”编,笔者当时在“理论动态组”)。《理论研究资料》在1981年3月9日出刊的第47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本期只刊这一篇文章)。

这期《理论研究资料》发出后,立即引起重视。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当时一位同志告诉我,陈云同志办公室打电话来要这一期刊物。

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指示下(中央领导怎样研究此事的,我无从知晓),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即着手查阅从1938年至1945年七大这一段时间的中央档案、中央文件及《解放日报》等十几种报刊,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刊登在《文献和研究》1982年第1期(4月15日)的调研成果,即《关于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一文明确肯定(本文参考了这篇文章),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该文还阐明: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由王稼祥同志初次提出后,逐步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在党内一些文件和许多负责同志的讲话里,使用和论述毛泽东思想等概念的情况,逐渐多起来了。直到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才正式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并写进了党章。

1985年,出版了《回忆王稼祥》一书。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耀邦同志为此写了序言,充分肯定了王稼祥提出和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功绩。他在序言中说:“一九四三年夏季,他抱病撰写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纪念我们党诞生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在这篇文章中,他初步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他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从被贬为“狭隘经验论”到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真理性,及这种真理性在实践检验中一再得到证实。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党内一些领袖人物和理论工作者的宣传倡导,也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所谓确立,还要有党规党法的保证,这就是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刘少奇是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

刘少奇在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的第二部分(即“关于党的指导思想问题”)全面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条件、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内涵、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等等。他明确指出:“党章总纲上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毛泽东思想,就是这次被修改了的党章及其总纲的基础。”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样,党的七大就完成了一件在党的建设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刘少奇全面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指导作用。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他着重指出了以下几点: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艰苦的理论创造;第四,毛泽东具有独特的主观条件。总的说,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是符合唯物史观的。但是,今天回顾总结七大以来半个多世纪阐述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经验教训,也感到,当年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存在不足。一是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历史条件阐述不够充分;二是没有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强调了毛泽东的“天才创造”;三是没有指出毛泽东思想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这些在当年难以感到的问题,对以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七大党章第一次有了指导思想的条文。

我们党在1922年召开的二大制定了第一个党章。三大、四大、六大都修改了党章,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修改了党章。在七大以前,共有五个党章。但是,这五个党章都没有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条文,也没有在有关条文中提及。这说明,虽然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但在党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党处于自己的幼年时期,从全党情况看,对理论旗帜问题的认识不很明确也不很深刻。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概念,体现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造性举措,创造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七大以后,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理论旗帜都很重视,每次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党章都有指导思想的明确规定,这成了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次理论飞跃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加,而是一个艰苦的理论创造过程;也不是一般的理论创造,而是理论的飞跃。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所谓理论飞跃,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种升华,不是解决了个别理论问题,而是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种升华,不是回答了革命某一小阶段上的问题,而是回答了整个革命大阶段上的问题。所谓理论飞跃,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是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新民主主义论和社会主义论两大部分。我们所说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是指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论有若干重要内容,但没有形成体系,应当归之于第二次理论飞跃的范畴。

第一次理论飞跃本身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思想原则”是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的提法,实际上是一个公式。毛泽东多次说过,在党的幼年时期,全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很肤浅,对中国历史、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很不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完整的、统一的理解,不懂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主要的倾向是简单地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某些词句,而不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搞教条主义。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反对教条主义的基础上,概括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公式(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完整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以后,具体的表述有几种,略有不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贡献。现在,这个公式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当初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概括出来的,来之不易。

怎样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呢?概括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怎样贯彻实事求是呢?毛泽东多次讲过这方面的体会,主要是以下两条,一是调查研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

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从时代和任务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错误赶快改。

第一次理论飞跃的实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第11页。)毛泽东讲得更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四卷,

第1515页。)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理论飞跃的强大推动力。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经验,是理论飞跃的源泉。

以上是理论飞跃的客观条件。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用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注:《列宁选集》第3版,第三卷,第134页。)毛泽东独具的主观条件,使他成为第一次理论飞跃的主要承担者。理论飞跃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这两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条件不具备,就不可能实现理论飞跃。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迫切需要实现新的理论飞跃。从50年代到60年代、70年代,20多年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毛泽东主观上也在作理论飞跃的努力,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但却迟迟实现不了飞跃性的进展,相反,却一再陷入误区。原因就在主观条件不具备。毛泽东的思想越来越离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次理论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体地说,这次理论飞跃从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到40年代中期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则标志着这一次理论飞跃的完成。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到90年代初,邓小平实现了第二次理论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是很清醒的估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前后才十多年,相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相对于“三步走”所需的时间来说,都还是开始阶段。从总体上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我们还是在邓小平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因此,这第二次理论飞跃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还处在这一次理论飞跃的进程之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不可能出现理论发展更新的阶段,因为还没有出现新的理论飞跃的客观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第4篇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变革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观”是指对某个问题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发展观”,是指对发展问题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对发展问题形成的一系列科学、正确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

1 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

2 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一是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它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

3 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二是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战胜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创造了科学发展的辉煌业绩。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战胜了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了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在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了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4 力量,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三是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发展,不仅是模式、途径的问题,更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即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围绕这些新要求,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和举措。这些新要求、新任务,突出强调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原则,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总体要求。因此,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准确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思路,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系统性,加大各项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力度,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5 四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党肩负的使命还不完全适应,党员、干部队伍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党的建设同推动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要求,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制度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第5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关键词: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指导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发展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一、历史继承性

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十分重视发展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和理论。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的发展资源,继承了党的发展思想。

(一)毛泽东:以统筹兼顾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赶超”发展观。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五六十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在毛泽东“赶超”发展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毛泽东在强调“赶超”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发展中的统筹兼顾,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发展思路。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他系统阐述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关系。此外,毛泽东还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一系列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在毛泽东统筹兼顾的“赶超”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新中国。

(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首先,邓小平把“生产力”、“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与此同时,邓小平把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贯要求。他指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注意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在邓小平发展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三)江泽民:以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后期,江泽民站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始终把发展与执政党建设、发展与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紧密结合。一方面,他强调要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把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提出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江泽民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矛盾动力和邓小平改革动力的思想,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倡导全党和全社会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推动国家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把创新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动力源。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这一发展观,继承了我党的发展理论,吸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统筹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科学的发展理论的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二、现实发展性

理论的发展扎根于实践之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明显。科学发展观适应变化的实际,依据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发展理论。

(一)深化了发展本质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具有三层涵义:第一,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第二,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明确了“人”是指最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第三,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如果说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江泽民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发展观都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科学发展观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用新的语言进一步概括和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确认了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

(二)强化了发展要义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强化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系统化了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解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进步的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解决长期的不间断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而提出的解决办法途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在新世纪对发展内涵的深化和对发展要求的系统化。

(四)具体化了发展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世界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中国土地上实现最佳的结合,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纠正和克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而求得发展的片面倾向,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时代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时代,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准确把握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新了党的发展理论。

(一)创新了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这一执政理念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辩证统一”上。第一,在认识上,发展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在实践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同时,它又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在过程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集中力量,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又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二)创新了发展关系

毛泽东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十大关系”;邓小平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泽民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十二大”关系;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的发展关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正确的人才观、唯物的群众观之间的重大关系。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三)创新了发展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手段(统筹兼顾)、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更大决心深化改革开放等)、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中国、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等层次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观为主线的实践创新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树立、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其他方面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子系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3、侯远长.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一脉相承[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范文第6篇

从旅游角度来看站场经济发展的一点建议

充分利用高速铁路的连带作用,发展高铁站场经济,带动城市发展,已为多国多地实践所证明。随着我市高铁的即将通车,我市发展站场经济已迫在眉捷。现就我市站场经济发展定位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从旅游的角度建设、发展城市,也就是把一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打造,以取得城市足够的人气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温岭发展站场经济应该在旅游上做文章,在站场附近建设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区,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核心,以商业为根本的原则,打造一个酒店、度假、休闲、购物、旅游集群,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作为一个旅游产品要有主吸引物,吸引物必须要有特色性、有影响力、易传播。对此建议这个吸引物就是“温岭世博园”。世博园因由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建筑构成,无论单体还是世博园整体都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并且显示出高度的世界性、开放性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完全可以担当主吸引物的角色。我们只要在2010上海世博会后,把上海世博园的部分国外参展建筑移植过来,然后利用这些建筑物来安排文化、娱乐、购物、休闲的场所,这些建筑物依据地形、功能、游线组织等因素来进行合理布局,再在世博园周边布局不同层次的酒店、大型商业市场和高密度的办公、住宅,从而形成一个都市休闲度假区,带动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范文下一篇:孔乙己的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