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

2023-09-23

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管理会计是我国微观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和适应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趋势,可为管理控制系统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对产业淘汰、兼并重组和破产退出等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时,国有企业的股权变更和酬薪管理、员工持股等也需要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因此,从学科建设角度而言,管理会计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必须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趋势,吸纳供给侧改革的方法和目标,完善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体系,促进供给端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管理会计;经济新常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13

0 引 言

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旨在稳定我国市场发展,确保我国经济政策和制度与时俱进,为我国经济市场和社会发展提供长远支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政府指导下也进入了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在新常态推动下,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坚持创新和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其改革与创新成为企业新常态下实现价值管理创新战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入手,依据企业实际发展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寻找管理会计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

1 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管理的必然选择,传统的“三驾马车”需求侧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求,必须重新制定新的经济管理制度,高效衔接供给与生产端,用科技和创新解放生产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现阶段,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管理会计正在积极寻求革新之道,以适应我国的新经济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由内而外实现全面升級,使会计审核及管理等符合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管理会计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无论在经营还是在营利方面,都要促使企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依据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的总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为响应供给侧改革,要从管理会计的供给端入手,重新制定管理会计制度,优化管理会计内部组成,改变企业以往的供给侧结构,建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和思路,确保企业经济和经营、管理等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因此,管理会计在供给侧改革下,正在积极实现管理会计内部价值增值和管理控制体系升级,加快建立信息支持系统,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和成本会计管理的要求。供给侧改革改变了管理会计的工作形式和工作环境,为了适应新环境,管理会计必须摒除传统模式,在顺应经济市场变化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内部增值、战略发展和信息化。

2 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改革的要求

供给侧改革强化了管理会计的供给端,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职能定位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发生了变化,要求企业通过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由于供给侧改革创新了商业模式,企业各个方面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走向信息化、科技化以及数字化,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转变都转向了供给端,促进了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创新与发展,因此,管理会计内部组织结构与体系应逐渐走向数字化、资源化和信息化。此外,供给侧改革形成了全新的文化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价值建设不断更新,企业文化价值与企业发展建设紧密相连,企业文化也打破了原有格局,促使管理会计转变思路,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供给侧改革改变了管理会计价值增值的本质,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可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和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管理会计必须创新价值增值方式,依据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丰富价值增值的内涵,完善会计管理信息;培养企业现代营销管理理念的意识,结合供给侧改革提升会计管理决策效率、提升管理会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有效性,先实现管理会计优化,再将管理会计融入企业发展,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推动管理会计创新,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潮流,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企业必须从产品供给端出发,促进管理会计供给端创新,完善管理会计供给端的管理理念,转变传统链式价值管理体系,引入“互联网+”思维构建新的价值模式,推动管理供给端创新与发展。

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管理会计创新策略

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管理会计进行创新应从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入手,针对价值增值、管理控制系统落后、观念陈旧、工具老旧等问题,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重新规划管理会计发展策略,确保管理会计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自我创新和企业创新。第一,管理会计要进行信息决策创新,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企业决策提供全面的财务、审计、监督信息支持。第二,加强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的联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创建优质的内部管理环境,确保管理会计能充分、合理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创新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通过管理会计预测和监管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促使企业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走高效率与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确保管理会计与企业发展统一步调,实现自我创新和企业发展创新。

3.1 优化价值增值促使管理会计融入战略环节

将管理会计活动融入战略环节,针对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内外部环境,实现管理活动在企业战略制定、预测和决策等环节构建循环式的封闭链。在该过程中,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和方法,选择适应不同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例如在战略管理中使用战略地图和价值链管理,在预算管理中使用全面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在成本管理中使用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促进企业价值增值创新。企业价值增值转向注重价值增量,会使管理会计的职能定位发生变化,针对该问题,一方面,管理会计要提高权变性功能,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支持供给侧改革,在“一带一路”等国际贸易格局的部署下,不断探寻新的产业以及商业发展模式,调整产业链供给侧端,选择科学的价值增值方法,在低端产业链上实现增值;另一方面,将各种新时代的技术和理念引入管理会计体系,调整和优化管理会计结构,减少价值增量中的低端化产业链,在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为企业内部决策、管理提供保障。

3.2 改造和升级管理控制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管理会计改革必须改造和升级管理控制体系,以企业发展为需求,从质量和效率两方面入手,加强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效果,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首先,管理会计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依据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制定相关会计管理制度,拓展企业管理渠道,创新会计管理方式。其次,以精益化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控制体系,将合伙关系和产业链生态作为核心,针对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优化管理制度。最后,依据新政策和新制度,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发展的高度。此外,管理会计创新,要从成本导向和收益导向两方面进行,打破以往成本控制论的思维定式,加大企业创新和高科技研发的投入,按照经济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联合企业其他部门,优化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供给侧改革政策和新管理会计工具,确保落实各项管理与制度创新;加强人员考核机制建设,从管理层面上切实促进管理会计创新,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考核体系;利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兴工具,核算管理會计和企业收入,从内外部等多个维度调整企业的结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 提高管理会计职能的前瞻性,创新会计信息支持系统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责发生了转变,供给侧改革优化了会计管理供给端,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服务。创新管理会计要运用新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实现数据的挖掘与信息加工,优化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建立数字化、资源化和优质化的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在“互联网+”战略思维和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相配合,将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相结合,实现企业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融合;监测和评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发挥管理会计的前瞻性作用。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企业会计信息决策应借助“互联网+”思维和现代化技术,搭建“互联网+财会计信息”平台,为企业信息决策提供动态信息支持,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作为源头信息收集工具,将ERP、XBRL等信息系统作为数据载体,将企业以往及现在的发展资源数据化,便于内部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分析,利用挖掘技术为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价值增值注入新的动力。

4 结 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只有从信息决策、内部控制和价值增值3个维度进行创新,实现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转变自身职能定位,优化内部体系,引入新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石振河.制度创新视域下会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

[2]梁涛.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的研究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

[3]陈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管理会计的创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4]王瑾.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会计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2018(5).

[5]李思锦,戚丽影,李婷婷.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理论创新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7(4).

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如何完善与创新我国的农地制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制度变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与机理,探讨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农地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制度变迁;经济发展;措施

文献标识码:A

一、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1.通过制度变迁能明晰地界定产权,使人们在法律上拥有对资源或财产所有权上的排他性,使用权上的专有性,收益权上的独享性,转让权上的自主性。因此,能激发人们的主人翁精神与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

2.通过制度变迁能创立一种足以提高信息透明度的规则,以增加人们对他人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的反应能力与预见性,从而能及时果断地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

3.通过制度变迁构建一种高效、公平、规范的政府法律、政策、交易规则、道德准则、社会习俗、文化氛围等,以形成足以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市场机制。

4.通过制度变迁,进行组织结构创新,调整改造宏观、中观或微观的经济组织,以降低组织内部的结构耗损,减少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摩擦效应,优化组织内部要素组合效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5.通过制度变迁将良好的政治行为、政治市场(含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监督、行政管理等)内生化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落后的政治制度、政治规则进行“创造性破坏”,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增长的政治行为、政治市场(如寻租、腐败、各种以权谋私的寻利行为等)来促经济发展。

6.制度变迁所要遵循的一条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制度变迁构建一种包括物质与精神在内的激励机制,来激励人们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激励人们奋发有为,开拓创新,“边干边学”、“边用边学”,不断增加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存量积累,不断创造辉煌业绩。

7.通过体制变迁,“创造性地破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决策的(计划)集权经济体制,创立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分权(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扩大微观主体经济决策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各微观经济主体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下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出效益、优胜劣汰,同时,这种分权决策体制宏观层面还保持适度的集权决策权力,用以调控市场行为,引导企业公平竞争与合法经营。

二、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演变

探讨农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运动规律具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农地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2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借以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土地改革的具体政策主要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及其它财产,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保护中农的土地和财产;保护小土地出租者等等。土地改革使我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条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2.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逐步公有化阶段(1952~1978年)。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结构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法是“合作化”,主要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制度的演变。这一阶段的初期,完成了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是成功的。但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尤其是人民公社时期,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强调“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拉大了我国农村经济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3.农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起始阶段(1979~1993年)。这一阶段的农地制度演变可归结为从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土地的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联产责任制→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制度演变过程。这一制度的确立,一方面标示着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彻底解体;另一方面体现了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的优点。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使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得以真正分离,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创新与完善阶段(1993至今)。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及我国加入WTO,土地的单家独户的经营适应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要求,防止农地的流失和细碎化,建立依法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成为这一阶段农地制度演变的主要特点和任务。

三、农地制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1.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这样就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的家庭经营,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于下大功夫培植主导专业化产业即支柱产业或大龙头企业,通过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湖北宜都市近几年来,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纽带,经过近几年地努力,先后培植与发展有较强实力的柑桔加工、红茶加工、黄姜加工、山羊养殖(圈)、水库网箱养殖鲟鱼等五大支柱产业;上述“种、养、加、销”一条龙的五大主导专业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全市绝大部分农户的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近三年来,全市GDP与市财政年均增幅均在20%以上,农民纯收入年均增加77.6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湖北石首市所培植发展的以速生意扬为原材料的木材加工企业,枝江市经过自1998年以来6年多的努力举全市之力发展壮大的枝江大曲酒业,宜昌市夷陵区所精心培植发展的柑桔加工、牛奶产业等均已发展成为对本市(区)工业化、产业化有全面带动力的主导专业产业。

2.以民营机制为主导,大力推进土地产权制度与经营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松滋市为改变农村目前以家庭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培育与发展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现代契约关系为纽带的现代家庭农场经济体制,或农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运输大户、农资经营大户等。目前,松滋农村正处于从个体家庭经营向农村

经营大户或现代家庭农场的转变之中。经过近几年土地经营体制变革,目前该市已有1万余户农民成为家庭农场主或种养加运输大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农村耕地产权亦即土地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等的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效益较高的生产单位流动与集中,实现合理配置,并促进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农村经营大户或家庭农场由于规模还不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故其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仍不高,还须进一步向土地股份经营公司发展,用现代股份制企业经营的方式来经营农业,为实现农村土地生产经营企业化提供制度支撑。

3.明确农地的产权关系。一般而论,产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指出资者拥有的、建立在财产所有权基础上的,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根据产权的定义,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和基础,由此还可派生出许多其它的权能。所有权强调的是保障财产所有者的权益,但仅此一点,是不能够解决财产使用的效率问题的。要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具备有效的财产营运方式,构建各种财产权利,以处理财产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获得更大的效益。农业产权主要是围绕农地所发生的权利关系,这是由于农地在农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农地的产权可分化为:(1)农地所有权,即排除他人对农地的控制权;(2)农地的占有权,即对农地的实际支配权;(3)农场的使用权,即取得农地占有权者对农地的使用和经营权;(4)农地的收益权,即在转让和经营农地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相应收益;(5)农地的处置权,即农地的所有者可以把农地使用权转让、出卖、赠与和继承等权利。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农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其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同时明确指出:农地使用权可以由本集体经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因此,实践中,要坚持农地的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受侵害,贯彻农地“30年不变”的政策。要从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发展生产力出发,根据市场对农地使用权的供需状况,正确处理农地的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之间的关系,积极稳妥地引导和规范农地使用权(经营权)流转市场化。

4.培育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立合理的农地流转机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建立农地的流转机制呢?关键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确保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逐步培育健全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管理机制、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地讲,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充分调动土地经济关系中各方面的积极性,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明确划分处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农地流出与流入双方的经济利益,有条件的地方,筹建必要的风险基金,逐步形成土地流出者,流入者和管理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风险机制。

责任编辑 王友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一、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 公务员、行政机关的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问题

首先, 行政机关应遵从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 如果没有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起遵守法律的意识, 那么在实际行动上也不能按照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动。其次, 公务员整体业务素质水平较低, 甚至有的公务员法律意识非常薄弱。在实际生活中, 出现的一系列知法犯法和执法犯法的情况, 直接说明了公务员的法律意识不强, 有待于加强。在行政执法方面上, 也缺少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所以, 规范和制约公务员、行政机关行使职权, 是实现依法行政的第一步,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依法行政的第二步, 做好这两步工作, 才能保证依法行政能稳定、有效进行。

(二) 行政立法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 如果无法保证立法的操作性和科学性, 那么依法行政也就毫无实际意义。最近几年来, 我国行政立法发展速度较快, 不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还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 行政立法的比率都已经得到快速提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 希望行政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可以按照这些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要求自身的言行, 虽然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是在行政立法方面,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行政机关、公务员守法意识和执法意识薄弱。因此, 行政立法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创新依法行政的实施策略

(一) 以人民利益为核心

我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的权益。所以, 行政权力也是为了保障人民权益而实施的, 怎样才能正确使用这种权力, 怎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力, 这是行政权力的核心问题, 同时也是根本问题。制定行政权力和实行行政权力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可以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合法利益, 推进社会发展, 否则, 广大人民有权利有义务收回这种权力。依法行政的产生和实施, 从两方面上来讲, 第一, 依法行政的界线是不能侵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 依法行政的职责是保证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促使他们可以获得自由发展和平等发展。从依法行政的指导理念层次上来讲, 人民主权是核心, 也是关键, 无论是在执法环节中, 还是在司法环节中, 我们都应紧密联系人民主权这个核心, 真正做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二) 行政执法公开明示制度的规范化

依法履行行政职责是依法行政的重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有行使职权的权利也代表着有履行职权的责任。同时, 行政执法责任也是建立在行政责任基础上, 这也是一种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措施。由于我国所制定的很多制度法规还处于刚刚试行阶段, 行政执法责任制也是我国刚刚出台的制度, 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各地区也是处于不断研究和探索阶段, 理论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 所以, 还需要从各方面完善和研究行政执法责任制这项制度。在具体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体系时, 所包括的三项制度具有一定的决定性意义, 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公开制度、追究执法错案制度, 这三项制度也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部分, 因此, 应从这三项制度上开始实施和执行。改进行政执法公开明示制度, 促使制度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三) 完善和修正法律制度体系

一是, 完善法律制度。首先, 修正和完善现有各项法律制度体系, 保证各项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其次, 清理各项法律规范。二是, 清理执法主体。对于执法主体的清理, 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首先需要在执法主体的清理下, 促使执法体制的完善。三是, 普及法律知识。制定一个普及法律知识的长期目标, 重视整体的规划和实施, 将各项法律规范落实到实用, 保证行政机关和公务员都能按照具体法律规范约束自身的言行, 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严格执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 也是建立勤政爱民、廉洁高效人民政府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 想要保证依法行政的有效实施, 必须要解决好我国当前依法行政中所存在的问题, 真正满足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需求。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下, 依法行政在具体实施中, 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积极探索和研究依法行政的实际意义, 完善依法行政中的不足, 这对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于目前依法行政的现状, 研究其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的发展。

关键词:依法行政,发展现状,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晓芝.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J].中国软科学, 2006 (12) .

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进绩效。

在考核指标上,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综合发展转变。考核指标作为政绩考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绩考核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为了遏止以过度耗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现象的发生,政绩考核指标应及时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综合发展转变。一是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方面,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设计指标和参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以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等为重点设计指标和参数。二是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标准。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考察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既注重从定量考核中作出定性分析,又注重从定性考核中进行量化分析。三是完善综合性的政绩成本考核分析。不仅看取得的政绩,而且看取得政绩的人财物投入,特别是将资源环境、民生民意纳入政绩成本分析中,通过政绩成本看政绩质量。

在考核方式上,从以内部考核为主向多方参与考核转变。政绩考核方式直接关系能否客观公正地进行政绩考核。为此,一方面应努力排除在政绩考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方

面干扰,特别是避免内部考核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应根据政绩考核涉及面广、业务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实际情况,在做好组织部门内部考核工作的同时,向多方参与考核转变。一是专家考核。组织有关专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考核。二是社会考核。把考核权交给人民群众,将经过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检验的政绩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使领导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切实做到执政为民。三是中介考核。把那些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且不涉及机密的考核,委托给具有较高信誉度的社会中介机构来完成。

在考核保障上,从以政府保障为主向以制度保障为主转变。为确保政绩考核的客观公正,有效防止政绩考核数据失真、事件失实等,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一是加快政绩考核的法制化进程。从法律上确立政绩考核的地位和权威,使政绩考核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建立专门的政绩考核执法检查机构。政绩考核的执法检查机构专司检查职责,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于夸大成绩、虚报数字的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给予纪律、行政处理。三是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的相关具体制度,如政绩考核告知制度、领导干部个人公开述职制度、政绩公示制度、政绩公议及民主测评制度、政绩考核结果反馈制度、政绩考核申诉制度等。

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2010年10月召开的全省中心镇发展改革暨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会议上,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都对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这些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把培育发展小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节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充分认识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小城镇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改革培育,全省涌现出一批人口数量多、城镇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初步具备小城市形态的特大镇。目前这些特大镇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促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我省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培育小城市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点。通过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把试点镇培育发展成为小城市,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人口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试点镇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乡镇党委、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行政改革的前沿、重点和关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分别于1992年、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开展了四轮乡镇机构改革。经过历次改革,乡镇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规范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强化公共服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2006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统一部署,我省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和理顺县乡权责关系、规范乡镇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2010年初,中央编办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对经济发达镇要加快推进体制创新,继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推进小城市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探索职能定位科学、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实践。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体制难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迫切需要。我省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多,乡镇特别是中心镇在块状经济、民营企业、流动人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集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任务非常繁重,实际承担的职能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但由于县乡关系不顺、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造成乡镇职能定位不明晰、责任与权力不对等、运行机制不顺畅,同时,乡镇政府缺少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和主体资格,在当前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权在部门,事在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与乡镇政府实际承担的管理服务任务极不协调,迫切需要创新乡镇行政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乡镇履职能力,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解决困扰这些特大镇管理发展的体制障碍的有效办法,对于解决其他类似问题具有先导示范作用。可以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提高基层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认真把握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破解试点镇发展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着力增强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管理服务能力,加快人口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探索中,要注意把握目标导向,着眼于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战略目标,着力提高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管理服务能力。促进试点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并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要注意把握需求导向,着眼于试点镇日益繁重的管理服务任务对创新体制机制的迫切需求,通过改革,为试点镇更好地转变职能、履行职责、增强生机活力、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注意把握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试点镇当前行政管理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完善基层公共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小城市发展特点的体制机制。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试点镇产业特色、城镇规模、人文底蕴等各不相同,在改革中,要鼓励试点地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要坚持权责一致、事财匹配。县乡关系不顺,“有责无权,办事没钱”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必须赋予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事权和财权,着力解决权责不符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乡镇是基层一线,也是执法第一线,而乡镇缺少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和主体资格,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通过

授权、委托等形式,赋予试点镇相应的执法权限,让“看得见”的“管得着”,增强试点镇执法监管能力。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结构中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充分体现小政府、大部制、大平台、大服务。

按照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要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做好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增强管理服务功能。根据小城市培育发展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统筹协调的能力,着力增强试点镇管理服务功能。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试点镇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改革的重点,切实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等职责,更加有效地贯彻实施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二是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992年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五轮“扩权强县”改革,在此基础上,各地进一步推动权力下放,进行了“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管理服务任务繁重,矛盾问题也相对集中,迫切需要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此,要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按需下放”的原则和培育发展小城市的实际需要,通过委托、交办等方式。原则上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城镇管理、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56号)精神,从2003年开始,我省’在衢州市、义乌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试点。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义乌市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佛堂镇探索实行城乡统筹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试点镇综合行政执法可采取由省政府批准其所在县(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并通过向镇延伸的方式实现。四是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公共行政核心在于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随着我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任务广泛增加。试点镇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做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使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惠及广大群众。同时要改进直接面向群众“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

优化机构设置。我省通过几轮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设置逐步调整完善。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浙委办[2006]56号),乡镇党政机关按照职能归口设置综合性办公室;事业单位与党政机构设置统筹考虑,综合设置。现一般乡镇普遍设置“五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5个综合性办公室和3个事业中心。人口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略有增加。随着小城市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试点镇根据实际需要。可进一步适当增加必要的机构。一是党政机构。统筹党委、人大、政府和群团组织设置,鼓励工作人员交叉任职。试点镇党政机构宜按照职能归口设置综合性办公室,综合性办公室一般为7—10个,名称要相对规范。除了相对统一的机构设置外,允许试点镇在机构限额内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工作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一些机构。二是执法机构。可借鉴义乌市佛堂镇综合行政执法试点经验,在试点镇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在试点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作为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同时挂镇综合执法办公室牌子,管理上以镇为主。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具体领域、范围等,由试点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研究提出意见和方案,按法定程序报批。设在试点镇的公安、地税、工商等机构在镇域范围内行使相当于县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其他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派驻在镇的机构原则上都要下放。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职能相近的应予以整合,与试点镇相关职能机构综合设置。三是事业机构。试点镇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加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文化服务和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公益服务体系。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各项工作需要综合安排,统筹协调。所以,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机构设置应当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实行综合设置,防止“上下一般粗”,杜绝机构林立和人员力量既分散又扯皮等现象。同时,机构名称也应当规范,统一称“xx办公室”。

合理配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目前,我省第一批141个中心镇平均行政编制65名。事业编制63名,派驻机构编制196名;另聘有一部分协管员和大学生“村官”等。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人员编制配置总体上要适度。考虑到管理服务任务需要,可予以适当增加,所需行政编制可从省分配下达给县(市)的乡镇行政编制总数内调剂解决;试点镇综合执法机构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具体数额根据执法权限和范围等因素,在整合归并原有执法队伍力量的基础上按程序合理确定:试点镇事业编制按行政编制的一定比例掌握,具体数额由县(市)机构编制部门确定。同时,鼓励试点镇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灵活用工形式,可在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总额内聘用编制外用工人员。

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县(市、区)镇两级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及时督促检查权限下放和运转情况,落实管理责任制,搞好主管部门与试点镇之间的工作衔接配合。健全完善与试点镇职能任务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县(市、区)政府部门派驻试点镇的机构,业务上接受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日常工作和管理以试点镇为主,其负责人的任用、调整及工作人员的调动,应书面征得试点镇党委的同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保证扩权事项和行政管理规范运行,做到权力更大,监督更有力。加强试点镇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着力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有序地推进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又要充分考虑改革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推动改革工作走向深入。

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镇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并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小城市培育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大胆探索,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计划,强化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支持试点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使试点镇成为改革探索的实验区、创业创新的示范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和试点镇,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试点镇的改革方案经县(市)党委、政府研究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注意政策和舆论导向。开展试点工作,重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在推进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既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和做法;又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原则进行,注意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避免炒作概念,防止把试点搞成简单地增机构、升规格等。同时,对各地在改革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反映汇报,并尽快加以解决和改进,确保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康、有序推进。

行政发展制度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日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面临着教育改革的冲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做好高校服务工作,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对高校行政部门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原因,随之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旨在为现阶段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097

0     引 言

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基本保障。行政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进度、教学质量、师生满意度等。现阶段,社会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团队需要具备专业素质,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积极响应改革号召。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拥有危机意识,及时发现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放思想,推动行政管理创新之路。

1     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观念落后

在国内很多高校,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依然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大部分的决策权利由领导唯一决定,其他人员只能被动执行,很少有话语权,缺少民主决策,往往不得民心。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决策执行,导致决策失败,滋生“官本位”思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以人为本,为广大师生服务。行政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适当灵活变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存在“墨守成规”思想是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一大阻力,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总是循规蹈矩,不肯接受新鲜事物,最终导致与社会脱轨。优秀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都无法引入高校行政管理中,严重影响行政管理效能。同时,由于缺乏对行政管理的认识,一部分高校领导不重视管理人员的工作,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能,认为行政管理工作只是一份简单的工作。重视教学科研,忽略行政管理,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区别对待教学科研老师。

1.2   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取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他国家刚刚发布的新闻,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能传遍全世界。由于每天出现很多信息量,人们开始习惯浅阅读的方式,格外关注吸引眼球的新闻和信息。但如果高校自身缺乏信息判断力,忽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在网络肆意传播,就会造成严重的网络舆情危机。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经常在朋友圈、微信、QQ群转发各种稀奇古怪的新闻,殊不知这些消息很有可能是虚假消息,存在病毒危险。由于缺乏对舆情管理的相关经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有效控制舆情蔓延。因为信息传播很快,不良言论很快就能传播开来,如果行政管理人员没能及时发现制止舆论蔓延,就会对学生和教师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积极提升信息化水平、专业素质,加强化解网络舆情的能力。同时,高校也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分析、舆情管理系统等。通过一系列措施,避免网络舆论带来的危害,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能。

1.3   缺乏专业化管理

行政管理部门效能的高低,往往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模式有关。目前,为了顺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高校应该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亦是如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才时缺乏明确的标准、考察方式等,导致选拔人才良莠不齐。除了选拔不专业外,很多地方都缺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新入职的人员,未经专业岗前培训就直接让其上岗,后期对管理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在改革过程中,高校以校企模式,在学校推广学徒制,该制度适用于学生和教师,通过老师傅带新徒弟,管理人员能迅速提升专业素质,适应新环境。管理模式多样化对行政管理效能造成很大影响。现在很多高校都出现管理权责不明、权利重叠等现象,一个部门人员往往被多个部门领导使用,出现纵向多重领导,一个部门人员可能和其他部门一起工作,出现横向合作。

2     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措施

2.1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今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必须重视科技的作用,将先进的技术、前卫的理念引进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智能校园”“透明校园”“无纸校园”概念的提出,正体现了科技重要性。“智能校园”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优化,实现教育和教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实现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常见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都是智能化的表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部门的效率必然会越来越高,智能化水平会越来越高。“无纸校园”即实现办公流程的无纸化,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引入OA办公系统,减少了纸质办公流程,大部分办公流程都实现了网络化,极大方便了教师办公,从而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财务系统上线,方便了教师财务查询,标志工资条消失;审签流程系统上线,方便了领导的批阅授权。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行政部门的主体,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评价一个行政管理部门效能高低,往往取决于该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想提高一个部门的管理水平,关键还是要看人。只有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办事能力才能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变强,部门效率才会提高,高校应重视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然而,有些高校行政人员本身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思想过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出现,不愿意提升自身能力,不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新方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往往导致部门效率不高,管理人员故步自封,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坚持“终身学习”。除了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外,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学习也必不可少。各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化、个性化地制定培训班,通过培训班学习,让管理人员接触到新的管理观念、新的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行政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对于新进来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参加岗前培训,完善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就像每个新教师必须学习岗前四门课一样,这是基础,必须掌握。此外,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行政管理交流活动,比如专题报告、个性化指导、外出学习等,不仅能拓宽视野,接触到不同管理观念、方法等,还能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

2.3   完善监督与绩效考核

高校行政管理监督的改革创新,需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利用信息技術优化和改善监督方法,提供更加便利的监督手段。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日常管理的集中化、动态化、精细化等,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潜在的隐患问题。大数据分析是当下最流行的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整合管理人员的办事能力、执行效率等数据,最终形成个人档案。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分析个人档案,直观了解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业务水平等。领导层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岗位分配,选拔合适人才,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资源浪费、人才流失。建立网络反馈机制,就像许多政府部门一样,开通了网上投诉邮箱、电话等,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开通网络投诉渠道,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在日常烦琐的行政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难免会犯错,偶尔会出现疏忽问题和潜在隐患,这时广大师生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网络反馈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广大师生通过微信、邮箱、电话等手段反馈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等,不仅有助于行政管理部门改正自身不足,还增进了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的情谊,拉近了双方距离,让行政管理部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以人为本、为师生服务的部门。除了完善监督机制,学校还要完善绩效考核工作,行政管理部门不同于教学部门,主要是为学校教学、学术研究、后勤服务等提供保障。因此,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内容要区别于教学部门,创新绩效考核制度、流程等,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要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同时,引入大数据分析,对考核人进行全面考核。

3     结 语

目前,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行政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完善监督和绩效考核。同时,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而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晓晓.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经贸实践,2017(21).

[2]王玉琳.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4).

[3]罗薇.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路径[J].明日风尚,2018(8).

[4]邱思纯,王静美,黄长义.新时代中国社区养老管理制度创新之路[J].管理世界,2018(7).

上一篇:机械类课程教学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空间元素建筑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