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

2023-12-26

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第1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

1. 改革现行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

2. 改进资金管理方式

3. 规范资金运行程序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原因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原则

1. 法制原则

2. 便利原则

3. 效益原则

4. 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保障措施

1. 首要前提

2. 先决条件

3. 核心内容

4. 重要保障

5. 相互配合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共同构成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国库单一帐户由五类帐户体系构成:一是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帐户;二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帐;三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四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权授权支付和清算;五是经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殊性资金专户。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模式,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其具体形式也有差异。在我国,这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概念尚无一个规范的表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首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组成部分。

其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相对于现行的财政国库资金分散支付而言的。现行的财政资金拨付,是由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上报用款计划,再由财政按下达的预算,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一级单位,一级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下拨到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形成财政资金实际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就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单位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

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

再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控制目标和依据是财政预算指标,没有功能强大、快速的财政预算管理和信息反馈系统是无法实现的。另外,还要求有一个准确、及时的银行结算系统作保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现在已完全能够满足这一改革的需要。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将所有财政资金存入国库集中支付专户,单位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

改革现行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首先要改革财政部门现行的机构设置和现行的财政核算体系,建立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部门有机结合的支付体系,确立预算审核、资金支付、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预算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

改进资金管理方式

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外经验,应当建立单一账户和分类账户相结合的账户体系,实现集中资金、集中核算、集中支付。我国目前应在坚持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预算单位原来的一切账户,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将所有政府财政资金都存放于该账户,并在预算单位需要实际支付时,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供应商。在此之前,资金应该始终存放于国库单一账户中。与此对应的是建立国库分类账册管理体系,即在国库单一账户下为每个预算单位都设立支出总账和分类账,记录它们各自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政府的财政预算部门每年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并审批预算单位提出的用款申请,委托支付中心办理具体的支付手续。按照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政府财政资金支付都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统一进行,财政预算部门还要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并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通过零余额账户,对政府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财政直接支付制度是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根据用款单位申请,由财政部门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是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由预算单位自行开出支付令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商业银行代理支付的财政资金,每日与财政部门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

规范资金运行程序

资金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求资金支付程序也随之进行改革。按照政府财政资金的用途和性质,可将支出分为大宗购买支出、工资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三大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支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原因

国库集中支付事关政府预算执行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政府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改革预算执行的必要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解决政府财政资金分散支付所存在弊端的国际通用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国库分散支付制度将预算确定的各部门支出总额按期(中央部门按季、地方部门按月)拨付到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开立的账户内由其使用。这种分散支

付制度有很多弊端。

(1)各部门多头开列账户。各商业银行为了承揽储蓄往往置有关规定于不顾,推动多头重复开列账户,致使政府财政资金分散,脱离了预算统一管理,从而使预算执行中的监督得不到落实,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并滋生腐败。

(2)预算信息管理落后。由于大量资金分散于各商业银行,政府的预算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了解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转情况,不利于政府对就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3)大量资金沉淀。因为各单位资金使用时间规模不一,有一个逐渐使用的过程,而政府预算部门又是按期拨付的,势必造成一方面政府财政为如期拨付资金而不得不发行公债或向银行借款,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政府财政资金沉淀于各商业银行的局面。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国于2001年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试点。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由国库对所有政府性收入,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均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收支。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原则

法制原则

把政府的资金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既是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又反映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化建设和管理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尚处于试验阶段,为了规范其运行和防止出现偏差,近期内在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出台之前,仍应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为基本的法规依据,并且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涉及支付管理过程、会计核算和银行清算等方面,因此也必须按照财政部国库司制定的《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银行清算办法》等法规执行,以确保政府资金支付能够在规范的体系下运作。

便利原则

在法制和规范的前提下,国库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门、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政府资金层层拨付,流转环节多,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

效益原则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政府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款的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原则,加强政府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现象,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必须做充分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取得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具体实施时,要先易后难,对各种资金合理分类,分步实行集中支付。要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保障措施

首要前提

1.国库集中支付以明确政府职能为首要前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是公共财政,整个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以划分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能为基础的,只有明确了政府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角色,才能确定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各种收费、国债等方式筹集多少收入,分别用于那些项目,各花费多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各级政府支出部门根据年初预算合理确定所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或者它们所需调拨的资金数额,而制定预算计划本质上就是决定政府的支出安排。这种支出安排的范围应主要限定在政权机关和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非盈利性的领域和事务,包括政权建设、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环境保护等。因此,明确政府职能和各

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先决条件

2.国库集中支付以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为

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预算是相互配套,不可分割的。预算编制只有采取部门预算的方法,国库集中支付才能付诸实施,因为集中支付制下的分类账户本身就是按政府各支出部门设置的,各支出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编制好的部门预算来确定用款项目和用款时间,并通过单一账户进行资金划拨,这有利于预算的执行操作,防范和制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便于预算审查和监督。另一方面,国库分类账户和政府财务信息系统很好地反映了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下一按照零基预算的方法重新编制新的部门预算。

核心内容

3.国库集中支付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核心内容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外资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账户;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的特设账户。国库单一账户集中了所有的财政资金,并且只有财政国库部门才可以签发支付命令。

重要保障

4.国库集中支付以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体系为重要保障

完善责任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是有效发挥国库职能的重要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执行机制,包括政府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专业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资金和财务的监督,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等。这是国库集中支付体系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相互配合

5.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制度相互配合

国库集中支付的显著特点是资金的流转链条短、速度快、支付程序简洁,各资金使用部门没有资金的直接支配权,因此填补了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的漏洞。但是,仅有集中支付制度还不足以保证政府支出的绝对合理性、合法性和安全性,因为它无法彻底排除由于利益驱动而使支出部门与供货商勾结起来共同侵吞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因而也就无法实现由“共谋博弈”向“囚徒博弈”的转变,不能根本杜绝腐败现象。政府采购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极大地增强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在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使腐败行为失去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因为此时支出部门只需将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规格和数量告知政府采购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具体的招标事宜,因而切断了支出部门与供货商之间的联系渠道。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一)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过去单位用款计划批准后,国库要一次将资金拨入单位银行账户,一方面形成财政资金结余多户头分散存放,另一方面却造成国库资金不足,调度困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实现了单位用款计划与资金拨付相分离,使单位形成的结余体现为用款计划指标结余,而实际资金结余却在国库或国库集中支付专户。从陕西省2001年4月份的实际数据看,省级国库向会计中心集中支付专户拨款数占实际用款计划的57%,财政可缓拨经费达43%,较以前

国库结余资金增加7677万元,加上会计中心集中支付专户资金余额,实际增加国库结余资金9533万元,占用款计划数的53%。

(二)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首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未使用资金全部结余在国库,可减少短期借款或发行国债数量。其次,由过去向多个户头拨款变为向一个户头拨款,大大减少了在途资金量,从而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从陕西省2001年4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结果来看,国库实际拨款次数仅7次,而在实施前,国库每月要对170多个账户开出拨款凭证300多张。

(三)强化了财政预算的执行,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步伐

过去是将资金直接拨入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而单位是否按既定的预算执行,执行进度如何,只能在事后检查监督,容易形成预算和执行两张皮。现在每笔支出都处应在相预算指标控制之下,财政可随时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进度,为制定更加合理的部门预算提供准确资料。

(四)真实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使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按现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资金的支出数以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由于财政资金是层层下拨,而单位往往是先把资金要到自己账户上后才开展业务,造成大量资金分散于各部门、各单位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各项支出的实际形成有一定的滞后期,财政总预算列报的支出并不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而且两者差距很大。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给财政预算编制等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甚至造成资金的浪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总预算支出和单位支出实际上是同时形成的,财政总预算支出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五)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账户,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结余都以指标体现,所以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特别是截留财政资金已不可能。由于预算单位每笔支出均要通过财政的审核,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实施,预算更加细化,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六)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各预算单位来说,省去了国库向单位拨款程序,国库处批准单位用款计划后,直接通过电子网络传送到会计中心,会计中心收到用款计划,单位即可使用资金,可提前资金到位时间3—5天。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财政支出范围需进一步规范。为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首先应规范财政支出的范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主要限定在国家机关和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的非盈利领域,主要作用是维护政权稳定,实施扶贫济困,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而现行财政一方面超越了政府的职能范围,对本应由市场调节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涉足太多,以至于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本应由政府负担支出的社会公共需要,却因财力匣乏而无能为力。因此,政府财政应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转移到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方面来。

2、预算的约束力有待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预算执行方面的改革方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有效地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及结果。但如何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的编制才是根本。我省在预算编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实行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早编细编预算,加强了预算管理,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行预算的约束力仍然不够,应迸一步使预算管理体制法制化,使各级财政部门做到依法理财,各级政府部门做到依法行政。

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第2篇

1 国内外核能供热发展历程

核能供热并非是一个新的概念, 早在半个世纪前, 北欧就有民用核能供暖的核反应堆。上世纪70年代, 随着核能和平应用于电力生产, 为城市集中供暖的需要, 保加利亚、瑞士、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曾进行过核供热堆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保加利亚科兹洛杜伊核电站自1990年以来就向科兹洛杜伊城供热;匈牙利帕克什核电站有4座VVER-440机组向帕克什城供热;斯洛伐克博胡尼斯核电站既发电, 也向特尔纳瓦城供热和工业蒸汽。前苏联、加拿大、法国等国对专用低温供热核供热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发, 并先后建造了一系列验证和示范堆。

在我国, 核能供热反应堆研发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1983年, 清华大学在池式研究堆上实现我国第首次核能低温供热实验;1984年, 当时的国家科委批准在清华大学核能所建一座5MW的核供热试验堆;1986年起, 低温核供热正式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9年, 50MW低温核供热堆正式临界启动, 之后一次成功完成72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实验。2017年, 中核集团成功进行了49-2堆168小时安全供热演示验证并发布了“燕龙”型号泳池式低温供热堆。

2 核能供热模式

核能供热分为三种模式, 分别是发电为主、供热为辅的供热模式;供热为主、发电为辅的供热模式;单一供热模式。

2.1 发电为主、供热为辅模式

从大型核电站的汽轮机抽取部分热量, 作为城市供暖热源。这种模式反应堆以发电为主要目的, 供热是有条件利用的辅助功能。机组装机容量较大, 发电效率高, 增加供热功能更有利于提高核电站热效率, 可以低成本的为热网供热。但由于大型核电站必须离大城市足够远, 长输管网投资很大, 输热距离很长, 热损失也很大。

2.2 供热为主、发电为辅模式

这种形式核热源反应堆和机组的装机容量规模不大, 不超过一般热网的容量, 在供暖期主要以供热方式运行。在非供暖期则以发电方式运行。这种形式核热源可以采用较小功率和低参数设计, 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降低造价, 可以在大城市附近建造, 缩短输热距离, 减少热损失。此外, 由于采用热电联产形式, 设备利用率较高, 发电的收益可以抵消部分产热成本, 但发电机组和核燃料消耗也将进一步抬高建设和运行成本。

2.3 单一供热模式

以单一供热为主的核能供热厂, 在供暖期内以供热方式运行, 在非供暖期停运。这种方式的反应堆不需要发电, 可以采用较小功率和更低参数的设计, 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并大大降低建设投资, 从而可以贴近大城市居民区建造, 缩短输热距离, 减少热损失。

3 核能供热优势探讨

3.1 核能供热的技术优势

核能供热堆具有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厂址适应性强、技术上可取消厂外应急等特点, 可以靠近用户, 建在城市周边、内陆偏远地区等厂址区域, 从而使电、热、水、冷多种能源供应成为可能。通过批量化、模块化建造后, 核能供热堆建造、部署时间将大大缩短, 仅需要2-3年即可建成。

3.2 核能供热的环保优势

相比于化石能源供热, 核能供热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据测算, 一座200MW核能供热堆每年可替代16万吨燃煤或者8000万m3燃气, 对比煤炭可减少排放烟尘1600吨、灰渣5万吨、二氧化碳26万吨、二氧化硫3000吨、氮氧化物1000吨。对比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氮氧化物500吨。放射性物质排放仅为燃煤排放的2%左右。如用核能供热承担城市基本热负荷, 北方城市冬季雾霾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3.3 核能供热的经济优势

核能供热成本与热电联产供热相近, 远小于燃气、电采暖等其他形式清洁能源供热。反应堆的运行特点使其可以通过设计优化, 进一步提高经济性。例如, 核能供热堆可采用常压低温混凝土深水池和防护盖板设计, 简化工艺系统和安全设施, 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设备投资。国内已有丰富的低温供热堆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 通过使用成熟设备和操作简单的“傻瓜堆”运行模式, 降低了前期科研经费和运行人员培训成本。

4 结论

核能供热具有低碳清洁、固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运行稳定等多重优势, 是当前不可多得的、较为成熟的供暖技术,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进我国清洁供热工作, 加快提高清洁供热比重”的只是, 有效应对减排压力和治理雾霾, 改善依据环境,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将核能供热作为清洁供暖的优选方案,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积极引导和扶持相关产业发展。

摘要:利用核能供热开展城市清洁供暖是近年来兴起的热门课题, 也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 治理空气污染的现实选择, 核能供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核能供热发展历程、核能供热模式以及核能供热优势, 探讨国内推广城市核能供热可行性。

关键词:核能供热,雾霾,清洁供暖

参考文献

[1] 朱学蕊.低温核供热堆再谋产业化[J].《中国能源报》, 2015

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第3篇

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基础保障, 关系到国计民生,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修课。

1.1 国内供热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北方开始了有规划的供热, 经历了几个阶段:

1.1.1 散煤燃烧

80年代般都是各个单位的自建小煤炉, 有的还是蒸汽供热 (汽暖) ;

1.1.2 区域锅炉房及热电联产

90年代改革开放后,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有了环保意识, 开始推行区域锅炉房和热电联产的供热方式, 但还是以燃煤为主。

本世纪开始, 国家对燃煤电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改, 随着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的投入, 以及脱硫脱氮技术的普及, 和近年来国家推行的环保风暴, 都大大提高了燃煤电厂的清洁水平。特别是国家级五大电力公司的发电厂排放水平, 理论上接近了燃气电厂。

参见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 (2014—2020年) 》 (下称《行动计划》) 。

《行动计划》提出, 全国未来新建燃煤发电机组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 g/k Wh;东部地区未来新建燃煤发电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要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中部地区新建燃煤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大力鼓励西部地区新建燃煤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因此, 国家对燃煤电厂排放的大规模改造, 使其的排放标准达到燃气机组, 在我国短期内煤电为主的能源形势下, 有着重要的意义:引入发展用电为主的供热方式, 是符合未来新能源政策的。

1.1.3 准清洁能源的引入

本世纪初, 燃气供热进入大中城市, 特别是一些地方还试行了分户燃气供热的方式和分布式能源系统, 可以说天然气供热算准清洁能源。

本文不去详述天然气是否属于清洁能源的讨论, 只是把天然气作为低排放能源考虑。作为未来以进口为主的能源形式, 可以作为国家核心区域的能源供热方式 (如北京) , 但不建议大规模推广使用。而且天然气的氮排放是否为雾霾的贡献者还没有定论。

1.1.4 新能源的引入

进入2010年后, 因为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以及雾霾的大面积出现, 使更新意义的新能源方式开始进入供热行业。目前有太阳能, 地热, 以及基于电能的风电消纳, 地源及空气源热泵, 和电蓄热 (储热) 供热;

1.2. 国内供热引入新能源的情况

结合目前的新能源供热方式, 我做了归纳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 除了地热外, 几乎所有新能源都会转化成电能后加以利用。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供热引入电能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的。特别是当电能中新能源发电比例提高一定比例后, 电能供热也可以看做二次的清洁能源了。

当能源中电能占比大了以后, 由于电能的不可储存性, 造成了未来储热和蓄电成为各个能耗行业的主要技术问题。

这些方式的多样化, 作者在本文中不做对比分析, 只是把电蓄热 (储热) 拿出来, 给大家做定性的分析。因为在新能源大发展的前提下, 任何一种新能源方式, 都有她存在的市场价值。目前的

按照化学组分相变材料可分为无机、有机两大类, 还有一类就是两者之间的组合, 它们都有相当高的储热密度, 在储热/放热过程中可以稳定地维持温度在一定时间内。

2. 哪些相变材料适合在供热领域中应用

2.1 无机的相变材料

无机的相变储热材料, 主要包含了无机水合盐类和金属类相变材料。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主要是指那些含有硝酸盐、磷酸盐、碱金属的卤化物等, 它们属于低温储热材料, 有相当高的潜热, 比较合适的相变温度;金属类的相变材料具有储热密度大、热稳定效果好、导热系数高、相变过冷度小和相偏析少等一系列优点, 在中高温储热技术中占重要地位。

2.1.1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

以六水氯化钙相变材料为例, 相关人员经过对其进行了熔融/冷冻循环实验时发现, 热循环的次数与六水氯化钙的熔融温度是没有规律的, 在进行上千次冻融循环后, 该相变材料的熔融温度会出现1~1.5℃的波动, 显示了该材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其他相关人员对KNO3、Li NO3和Ca (NO3) 2按不同配比配制而成的相变材料的熔融温度、热容和化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该材料的相变温度在76~80℃之间, 而在64.8% (质量分数, 下同) 时, KNO3、10.4%Li NO3和24.8%Ca (NO3) 2的配比下材料的融化热, 热容分别为156.1 k J/kg、1.2 k J/ (kg·k) ;样品的化学稳定性研究表明, 在450℃以下其化学稳定性较好。

我们会在后面的混合熔融盐详细介绍无机水合盐的发展与实际应用。从它们的相变温度我们可以看到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是中低温相变储能比较好的一类材料。

2.1.2 金属类相变材料

金属类相变材料具有储热密度高, 热稳定性好, 导热率高的优点, 近些年也逐渐被相关行业看好, 并次很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 一些含有铝, 铜, 镁, 锶和锌的金属, 组成二元或是多元的组份, 能形成良好的储热相变材料。大多数金属储能相变温度都能达到780-850℃之间, 属于中高温储热相变材料。

但由于金属类相变材料在高温时, 有液相发生, 有一定的流动性, 所以就必须考虑使用容器进行封装。而金属类相变材料在高温时有严重的腐蚀性, 对我们选用封装容器的材料产生了困难。这也是目前金属类储热相变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受限的主要原因。

2.2 有机相变材料

有机相变材料主要包含了高级脂肪烃类、脂肪酸和醇类等, 由于其优异的相变性能、热力学特性、腐蚀性小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 已经引起能源行业的高度重视。近些年关于有机相变材料的研究有很多, 也包括了这些类的有机相变材料,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正二十烷、正癸烷和正十六烷等, 但近两年的醇类如赤藓糖醇、半乳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 也得到业界的大力关注。

在有机相变材料中, 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大, 与无机相变储能材料相比,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热密度大, 如石蜡、脂肪酸、多元醇等。它们都具有储热密度大、无腐蚀性、热稳定性好的优点, 有些价格偏高, 如醇类。其中的木碱糖醇以其优异的热工性能而受到关注。赤藓糖醇的相变焓为340kg/kg, 是一般熔盐的2~3倍, , 其固态时的导热系数为0.326 W/ (m, K) , 液态时的导热系数为0.733W/ (m, K) , 比一般的熔盐都要高, 比水也高。它的相变温度约在118℃上下, 非常合适供热这种低温相变储能的工况。

3. 当前的新能源供热的方式-低温相变储热供热

我们讨论当前的新能源供热方式时, 其实已经发现了, 大多数的方式都离不开电能 (除了地热能) , 所以我可以比较自信的说, 未来供热形式会以电为主并不夸张。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 当前涉及相变储热的技术, 都是中高温为主, 温度基本上在600℃以上, 以工业领域的应用为主。所以并不适合我们的民用供热市场。就需要专门的低温相变储热材料, 目前主要就两种:

3.1 混合熔融盐

某公司的核心技术为其自行研发的高密度、高稳定性、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而基于氯化盐、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常见盐类的混合熔融盐, 由于其相变温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配比进行调节, 而且也具有较低的腐蚀性, 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该公司的基于混合熔融盐的“热库’已经大量应用到了北方的供热之中, 各方的反应还不错, 只是没有看到他们的经济运行报告。

但熔融盐在熔融过程中体积变化率大, 其在熔融过程中, 有可能出现过冷或过热现象, 较大的过冷或者过热度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目前, 在研究中的熔融盐可以分为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碳酸盐。氟化物是非含水盐, 主要问题有明显腐蚀, 但也值得深入研究。

熔融盐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热力学物性, 成为当前相变储热材料的主选之一。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 目前已经具备制备多种配比的混合熔盐的能力, 但还不能满足目前的实际应用, 尤其在中低温储能领域还很匮乏。目前, 绝大多数熔融盐的热力学物性参数只有相变点和相变焓, 而其它非常重要的热力学物性参数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则很缺乏。目前, 除了硝酸盐能与普通金属材料 (如不锈钢) 有较好的相容性之外, 其它熔融盐, 如氯化盐对金属的腐蚀性非常强, 只有某些昂贵的特种合金才能胜任, 这就大大限制了熔融盐的推广应用, 而熔融盐与金属的相容性测试可能需要非常很久的实验时间。

采用熔融盐作为相变储能材料的容器, 因为要考虑耐腐性, 需要采用不锈钢等贵重金属, 造成了成本的大幅上升。

最重要的是, 目前的以“热库“为主的相变储热容器, 都采用容器放置相变材料, 再把换热盘管植入材料中的方法。这种方法势能将整体”热库“移除, 造成成本损失及运行中断。

3.2 固体蓄热砖

3.2.1 镁铁蓄热砖

把蓄热材料和结构材料相结合, 通过一定的配比混合, 最后高温烧制成砖即为蓄热砖。并用电热加热装置加热蓄热砖到500-800℃, 以到达蓄热的目的, 放热时, 通过鼓风, 将热量传递出来。这种结构的蓄热炉, 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使用。

之前的蓄热砖其实就是耐火砖, 主要的蓄热能力是通过其高温储存的显热, 而没有相变能力, 所以它的蓄热密度比较受限, 下表就是含85%镁的镁铁砖的技术指标:

由于镁铁砖主要是通过高温储存热量, 所以需要将镁铁蓄热砖加热到800℃以上, 这样就在应用中, 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镁铁蓄热砖的密度非常大, 使蓄热炉重量非常大, 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环境, 只能放在在地下室或是结实的地基上, 楼层以上的地方就很难安装使用。而且由于蓄热砖在炉内码放时, 不能使用粘合剂, 所以封装镁铁蓄热砖的蓄热炉, 一般不能在工厂内就把蓄热砖码放在炉内, 往往需要在用户现场安装, 造成产品的售后服务量大增, 从而造成了产品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3.2.2 相变蓄热砖

随着相变蓄热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越来越多的相变材料被应用到蓄热砖中。镁的成分下降了一半以上, 增加了一些其他的盐类, 并能在500-800℃之间, 产生相变, 即形成微小的液态珠, 又不影响砖的整体结构和强度, 如下表:

虽然我们发现相变蓄热砖的储热密度似乎比镁铁蓄热砖低了不少, 约20%, 但由于储热密度是以重量为单位的, 所以我们发现, 由于镁铁蓄热砖的密度几乎是相变蓄热砖的1.7倍, 所以相同重量的蓄热砖, 相变蓄热砖要比镁铁蓄热砖高近70%。

参与相变得的蓄热砖的意义重大, 因为采用相变蓄热砖后, 在热量释放过程中, 会在释放中段形成温度平台, 这就非常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 如下图所示:

加热从晚上9点15分加热到第二天早上6点15分, 蓄热砖的温度在6点15分达到最高, 接近550℃, 然后温度逐渐按梯度减低, 到晚上9点达到最低温度142.4℃。特别是蓄热砖顶部 (上盖) 的温度, 在15点45分有一个温度的上升跃变, 说明了相变的作用。而这个时间点之后, 恰恰是用户对热量地要求在增加。所以相变蓄热砖可以将放热延后约5小时, 这样就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 增加了供热的舒适度。

近几年, 国内一些厂家已经在使用固体蓄热砖进行供热的尝试, 效果有比较大的出入。

2014年,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改建了33万平米的供热面积, 采用固体蓄热电锅炉, 而且是高压电电加热。运行两年, 除了运行成本高 (电价政策没有落实) 外, 蓄热炉的结构和材质上也有一些问题, 期间发生了气水换热器腐蚀泄漏和蓄热砖崩塌的情况。总结后我们发现, 在高温相变材料的腐蚀问题上, 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同时, 也说明在供热领域进入中低温相变材料的重要性。

从实际使用过程中, 我们发现固体相变蓄热电锅炉的结构上, 有一些先天的问题。因为相变蓄热砖的重量大, 及码垛体积大, 造成了该类产品很难在工厂预制完成, 必须将相变蓄热砖运到客户现场进行组装, 再加上电加热元件现场组装测试, 甚至整体保温工作, 其全部的现场工作难度堪比以前的需要现场筑炉的大中型锅炉, 可是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客单价, 又不能支持以这种生产体系的大量生产和供货。最后, 制砖工艺中的高污染和高能耗, 也是使其未来成本进一步上升的潜在风险。

随着“煤改电”从民用老百姓居家开始向中大型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推广, 市场对中大型的相变蓄热电锅炉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由于固体相变蓄热电锅炉的固有缺陷, 需要我们寻找更符合中低温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供热行业。

3.3 有机复合醇

在前文“2.2有机相变材料”中介绍的赤藓糖醇就是有机复合醇的代表, 其他的还有半乳糖醇, 木糖醇, 山梨糖醇等。

如下图表可见, 不同组份的醇, 能在混合后得到不同的相变温度:

我们经过测试和筛选, 研究表明, 多元醇二元混合体系的相变温度可根据组成进行调节, 相变潜热大, 无过冷现象, 稳定性好。多元醇二元体系木糖醇/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半乳糖醇的转变温度和转变热均低于单一某种多元醇材料的转变温度和转变热。研究结果可为相变材料在新能源及节能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我们采用木糖醇和半乳糖醇各50%的比例, 混合成相变温度在89℃左右的相变储热材料, 作为未来相变储能的能量模块。

考虑到所有相变储能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环节:充放热, 我们设计了能量柱结构, 通过多层套管结构, 将电加热, 储能材料, 都封装到一个结构中, 就是能量柱, 做到加热, 储热, 放热三合一, 大大简化了相变蓄热的系统复杂性。然后将这些能量柱放置在一个开式保温水箱中, 做成储能块, 类似于“热库”。但比“热库”的能量密度大, 而且还包含了电加热部分, 而“热库”是需要另配电热锅炉的, 其系统的复杂性, 就比我们设计的储能块大多了。

根据我们的设计, 一个储能块能加装71根能量柱, 每个能量柱能加装30公斤的相变材料, 每公斤的相变潜热为340k J/kg, 加上从120℃降温到60℃的显热138k J/kg, 合计共143.4MJ, 71个能量柱一共有10181.4MJ, 加上水箱中水容积也能储存热量, 从89℃降到60℃, 一共2520MJ。这样, 一个储能块的热量为1270MJ, 平均能量密度为296MJ/m3, 虽然比“热库”的393MJ/m3小一些, 但由于储能块自带了加热部分, 所以在系统上减少了电锅炉, 实际的占地要大大少于“热库”系统。

一个储能块可以供热550m2, 每个能量柱的电热棒功率为1.55k W, 每天加热8小时, 一个采暖季按照120天计算, 全年耗电105648度电, 如果以当前没有优惠政策的谷电0.32元/度算, 年花费33807元, 合每平米61.5元, 如果能按照北京市当前的农村“煤改电”政策的0.12元/度, 则每平米23元。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了解, 多元醇的相变材料和及其配套的储能模块和系统, 虽然在没有国家政策补贴情况下, 运行成本不如空气源热泵, 但由于其稳定的储放热机理, 以及不可替代的削峰填谷的作用, 夜间用电规模是空气源热泵系统全天用电的3倍, 而且随着各类醇的大量进入类似相变储热供热应用领域后, 巨大的使用量会进一步使其成本降低, 一定成为未来新能源供热的一种方式。

通过全文分析, 如果我们把储热相变聚焦到供热这个专门的市场, 我们会发现, 随着国家在环保减排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 我们在供热行业上面临了整体的技术升级改造这个难题。目前的“煤改电”和“煤改气”只是国家推出的方向性建议。如果我们能找到有效的技术升级手段, 就会获得很大的市场效应和机会。特别是我们将对改革开放以后近40年的既有供热面积进行升级改造, 相变储热一定会在未来的供热市场上有着一席之地。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供热在能源技术上的发展与变迁, 就当前因为全球性的减排环保及国内的雾霾而发展起来的相变储热技术, 特别是对相变材料做了梗概的介绍与说明, 并对相变储热技术在供热中如何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最后作者提出了有机多元醇是未来比较合适供热的相变储能材料, 同时介绍了作者研发和申报的一系列专利下的相关相变储能技术和设备。

关键词:相变储热材料,固一液相变,多元醇,相变蓄热砖,能量柱结构,三合一储能块

参考文献

[1] 李晗, 白胜喜, 黄怡珉.电热固体蓄热装置的蓄热原理及传热分析[J].电站系统工程, 2003, (03) :29-30.

[2] 于涛, 乔春珍, 赵玉清.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低温采暖在北京农村地区应用的综合性分析[J].节能, 2014, 33 (12) :51-54+3.

[3] 凌双梅, 高学农, 尹辉斌.低温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 2007, (03) :48-51+55.

[4] 陈中华, 马丽丽, 余飞.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复合化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 2010, 38 (09) :42-44+64.

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第4篇

近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范文版

权所有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1.84万人。2005年,私营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1.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来源于改制、招商和自然形成三个方面。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2005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1111万元;××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2005年上缴税金930万元;××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1996年的38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31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制衣有限公司、××××管材有限公司、××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档次,增加了企业活力。××、××*等企业引用了“目标成本考核制”、“成本包干制”、“千分考核制”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主动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令人振奋,迄今为止,该市先后有42家私营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市私营企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有些企业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而且有的已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流动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在企业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中,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是首要的困难、关键性的问题。1996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1:1.1。从表面看分配比例近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口交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11.1,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

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的发展环境。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私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培植税源、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兴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我们应以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认识、更新

的观念、更大的热情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入世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所以入世后的形势是利大于弊。在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上要趋利避害。第一,金属冶炼制造业,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高科技产品比重。开发产品以高精度轴承和精锻粉末冶金连杆为主。第二,酒水加工业,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白酒有以营养型白酒开发为主,啤酒要壮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饮料要利用当地水果资源做深加工文章。第三,塑料制造业,要大历程开发生产国家推广的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第四,针织服装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争占国际、国内市场。要努力打造兴城泳装品牌;要抓好针织、印染加工区建设,形成纺织、印染、加工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鼓励、扶持一批重点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政府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三)加强技术创新。把技术开发作为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切入点。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加速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联合。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加大管理创新力度。要加大以科学管理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重点的企业管理经验的推广力度,加强企业的成本、资本、质量、生产和营销管理,推进以建立基本秩序、基本管理制度和基本信誉为重点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从企业的内部到外部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体制特点的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构。在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企业中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开发自己的管理软件。争取到三年内所有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

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第5篇

市政府研究室

市妇联

为进一步提升家庭服务业发展水平,2012年8月9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2‟26号)。为全面了解26号文件颁布近三年以来长沙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市政府研究室、市妇联组成联合课题组,深入有关区县、部门和家庭服务行业协会、部分企业,就26号文件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特形成此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随着国家对家庭服务行业的重视,省市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尤其是(长政办发„2012‟26号)文件颁布以后,长沙市家庭服务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5年,累计新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形成10—20个家庭服务业知名品牌企业,培育和发展家庭服务连锁网点400家,年培训家庭服务人员3万人,基本形成以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各类家庭服务业企业为骨干,服务门类和品种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多层次家庭服务体系” 的主要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家庭服务行业已经成为第三产

- 1

(二)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目前,长沙市家庭服务公司经营模式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基本都是以中介式管理模式为主,基本没有实行员工制的企业,仅有少数企业兼有部分员工制、准员工制。“正规军”只有两类,一类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一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具有公益性的非企业。目前两类家政服务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到50%。此外,受当前税制和社保政策影响,家政企业业绩无法做大,很难培育出产业化发展的家政上市企业。以一个月嫂服务收费为3000元为例,通常管理费收入为10%-20%之间,如按10%计算,其中有2700元是代收代付的家政服务员工资,企业实际收入金额应为3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按照企业收取客户的服务费全额征税6%,营业税金达180元,占企业实际收入佣金额的60%,家政公司无法承受。现在通用的办法是直接少报收入,或者采用要客户直接只支付给家政公司管理费,由家政公司代收代付的家政服务员工工资由客户直接支付给家服员工。如家政公司给家政服务员购买五险,需向人社局支付713元/月的社保费用,全部管理费帮家政服务员工缴社保费都不够。家政企业因为不能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就只能与家政服务员工签订中介劳务合同,家政服务的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产业规模化很难推行,整个行业很难实现产业化大发展。

二是缺乏企业准入标准。家庭服务市场门槛低,行业呈现“小、杂、散、乱、弱”的特征比较明显。据调查,目前长沙市大大小小家庭服务企业主要依托于街道、居委、社区,多数没有进行工

- 3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务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在子女教育、个人健康、居室环境、休闲方式、社交往来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对包括家务、照顾老人等方面的家庭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家政服务业是就业容量非常大的行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发展家政服务业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行业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培育更多的家庭服务人才,提供更多品种更高质量的家庭服务,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26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有待加强

由于种种原因,26号文件一些举措缺乏有效推动,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难以突破,全市家政服务业仍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

(一)政府引导难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形同虚设,3年内没有召开过一次发展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没有成立专门工作部门或工作协调机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基本没有履行职责,没有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区县(市)普遍没有把发展家庭服务业列入议事日程,尽管妇联积极作为, 2003年成立长沙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妇联作为团体组织缺乏行政权利,导致工作推动困难,家政服务企业缺

- 5

关调查分析情况看,有47.5%的人没有参加任何基本社会保障,参加工伤保险占28.8%,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仅占15%,失业保险只占6.2%,生育保险基本没有。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策制约;二是企业规避责任,认为一旦为员工办理了相关社保,劳动、工商、税务、民政、残联等机构就会要求企业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增加企业负担和经营成本;三是从业人员不了解相关政策或无所谓,特别是外来从业人员要求并不很强烈。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五险,导致家庭服务行业的现状是因为不能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五险,家政企业就只能与居民用户签订三方中介合同,无法对家政服务员工进行员工制职业化发展管理,居民用户的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

(四)就业培训难普及。26号文件提出“家庭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但目前长沙市约90%的家政服务员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

1、企业自身培训对企业而言成本较高,培训后人员依然流动大,真正留下来为培训企业服务的人比例较少,而且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培训的相关条件和资质;

2、国家政策性培训主要以委托各地指定培训机构(企业)为家政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为主,但由于从事家政服务人员本身素质偏低,培训时间又较短,而且每个家政人员又只能接受一次免费培训,不能全面地对家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3、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主要针对本市户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后上岗,但对户籍之外人员的免费培训办法至今是空缺的;

4、地方工会与妇联等社团组织的开展的免费培训由于规定接受培训人员的条件所限,所以能参加普及培训的数

- 7

务机构资质规范,建立家政服务机构或其他从事家政服务经营的行政准入制度。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诚信经营和家庭守信教育,形成供需各方相互信赖、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引导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将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家政服务企业资质评级及日常监管、表彰奖励中,重点考核诚信经营情况,将家政服务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与其他部门诚信记录联网。同时,要大力拓展家政服务消费市场。一是要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积极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家庭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努力营造有利于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推动单位后勤社会化,加快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三是要推动社区服务市场化、网络化、社会化,逐步实现社区保安、保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服务的社会化。

(三)强化政策执行。市级有关部门必须消除部门“壁垒”,结合各自职能,尽快出台26号文件专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全面抓好26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要认真梳理现有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扶持家庭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表彰等多种形式,在项目扶持、房租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宣传推介以及品牌家庭服务企业创建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社保方面,据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以落实。家政人员随同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

- 9

市人社局或长沙市妇联家政培训中心每月举办一期家政服务员免费培训。具备培训资质的家庭服务企业自主按照市人社局培训标准组织家政服务员培训,可享受长沙市人社局培训补贴。建立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加强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病患陪护和高端家庭服务人才的定向培训。根据长沙本地市场需求、用户需要和从业者的特点,提高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等级的家庭服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比赛,然后按等级发证及制定行业内等级工资标准,让她们在就业择业时持证上岗,建议政府协调劳动部门加大培训的扶持力度、扩大培训面,做到培训补贴资金及时到位。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获得证书的给予鉴定补贴。通过高效、优质、有序的培训,逐步将家庭服务业导入职业化的道路,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服务意识的品牌。

(五)强化法律保障。家政服务业和其他灵活就业一样,因为没有法律上的保护,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很难找到法律上的依据。市民一旦加入灵活就业行列,原则上就纳入了就业统计范畴,制定灵活就业的法规为家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以鼓励市民从事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应尽早制定保护灵活就业的相关法律文件,为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一是规范从业人员用工管理。招聘派遣的从业人员,家政服务机构均应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家庭签订家政服务协议。以中介名义介绍家政服务员但定期收取管理费用的机构,执行员工制家政服务机构劳动管理规定。引导家庭与中介组织或自行雇用的

- 11

附 件

家庭服务行业龙头企业(15家)

发展集中供热调研范文第6篇

近年来,通过信息化体系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举措,大量农村优秀青年和农业企业投身网络,推动了电子商务在杭州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年网络交易额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网上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村,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动了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电子商务正成为杭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业态。

一、 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良好

杭州具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较好基础。一是基础设施完善。杭州已经实现村村通互联网,具备了商务‚信息流‛条件,而一些较大的中心村镇,都出现了物流企业入驻的现象,特别是浙江省村邮站建设工程,又为电子商务建设‚商品流‛打通了渠道;二是意识氛围浓厚。通过多年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10个区、县(市)的农网运转良好,市县农业网站群的年访问量超过300万人次,20余万农民通过农民信箱发布与接收供求信息,2000多个村均建有行政村网站,广大农民群众的网络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电子商务意识氛围,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电子商务的理念不再陌生,而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在杭州的实施,使电子商务的理念更加深入农村;三是人才条件较好。杭州的基层农村有着数量可观的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及一些具备创业能力的年轻人,他们具备创业冲动与基本技能,而多年的农业信息化、农民信箱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的扎实推进,也为杭州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储备了不少人才;四是产业条件成熟。杭州拥有一批总量大、特色浓、开放度高的特色块状经济并广泛分布于各区、县(市),如萧山的花木、富阳的造纸、桐庐的制笔、临安的山核桃、淳安的食品饮料,以及众多杭州特色农产品、来料加工品等,都可以成为网上交易的商品;五是新型业态突起。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新型业态的培育力度,农家乐、农业观光园、乡村游等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现代民宿的异军突起,适逢都市人群对休闲游、乡村游的需求增加,更为新型业态的电商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二)发展举措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推动发展。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系列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以来,人大代表和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调研;二是加强引导,带动发展。2014年以来,除了市里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外,2区5县市也分别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强引导,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的示范典型,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的乡镇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如淳安县威坪镇2014年4 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网上商城、中小网店、电子商务企业等给予资金扶持。而2区5县市建设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带动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加强培训,提升发展。一直以来,各地十分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的培训,特别是近年以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加强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2014年萧山、余杭、临安、淳安、富阳、桐庐等地都举办了电子商务培训班,对大学生村官、优秀返乡青年、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进行了电子商务理念创新、技能提升的培训。四是加强服务,促进发展。2014年市县两级农办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1)开展‚绿色农产品网商‛的电视推广活动。从全市优选30家农村电商企业,委托杭州电视台进行拍摄,并制作成5分钟的视频宣传片进行展播。(2)市农办于2014年9月22日-28日和淘宝网进行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临安山核桃淘时节活动‛。本次活动点击量达到680万次,网上成交件数达到84943件、总销售额达到997.5万元,销售区域辐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地区。(3)优选8家农产品网商开展手机淘宝平台推广活动,利用400多个公交站牌3个月的视频传播,吸引了8000多人关注,实现企业电商网站浏览量1.6万次。(4)临安、淳安、建德、萧山等地利用县级平台组织当地网商开展网络推广活动,有效促进农业电商的销售与品牌提升。

(三)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发展群体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之中,他们结合本地特色产业,通过开网店等形成进行创业,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仅网商就有70多。而农业企业则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转变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据调查,全市已经有超过50%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二是发展规模增大。据测算,2014年度杭州农村电子商务销售超过50亿元,全市排名前10的农业电商企业年度电商销售额合计达11.9亿元(如下表): 排名 区县 企业名称 主营产品 2014年销售

额(万元) 1 萧山 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52300 2 滨江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 24000 3 临安 杭州勤耕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14272 4 滨江 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6500 5 江干 祐康食品有限公司 预包装食品农副产品 5130 6 临安 临安悠品食品有限公司 坚果炒货 4450 7 滨江 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豆制品 3500 8 名胜区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 西湖龙井 3300 9 余杭 杭州双枪竹木有限公司 竹制品 3000 10 临安 临安林之源食品厂 坚果炒货 2700 合计 119152 三是发展速度加快。因为网络市场无边界的特点和网购群体剧增的现状,使电子商务成为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不少农村网商的网络交易额年增长超过50%。比如, 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比上年增长280%,全市14个电子商务村的网络销售额增长同比增长69.2%。而从县域电商情况看,临安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最快,2014年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16亿,同比增长60%。四是集聚发展效应明显。从2012年开始,已培育14个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村,2014年电商销售合计7.4亿元(如下表): 名称

认定年度 2014年度电商销售额

(万元) 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 2012 20000 临安市清凉峰镇新都村 2012 10000 萧山区新街镇双圩村 2012 8000 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 2013 2500 萧山区新街镇江南村 2013 1250 临安市昌化镇双塔村 2013 3000 临安市岛石镇岛石村 2013 4500 临安清凉峰镇马啸村 2013 2600 临安龙岗镇无他村 2013 1500 临安龙岗镇新溪新村 2013 5100 萧山区靖江街道雷东村 2014 1100 临安市清凉峰镇颊口村 2014 9818 临安市清凉峰镇玉屏村 2014 3000 临安市龙岗镇汤家湾村 2014 2000 合计 74368

二、 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一)电商集聚化程度不断升级

从电子商务村到县乡电子商务产业园,再到县级电商平台,电商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

1、电子商务村集聚功能较强。从全市14个电子商务村看,集聚了近300家农村网商,网商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使技术服务、物流服务更为便利,形成共生共荣的发展态势。为了使村级集聚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临安市白牛村于2014年10月成立了杭州市首家村级电商协会。

2、电商产业园使电商生态系统更为完善。目前,全市已有多地开展电商产业园建设,园区不仅发挥了电子商务企业的集聚、引领和示范作用,还提供培训交流、代运营、营销策划、摄影、快递等各类公共服务,使农村电商生态系统更为完善。(1)临安市共有两个电子商务园区,分别位于城区的临安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临安西部龙岗镇的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临安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于2012年9月投入运行,现园区规模3万平方米,集聚了16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和服务商,还入驻了‚阿里巴巴临安产业带‛、‚淘宝.特色中国临安馆‛和临安市网商协会,吸引专业人才300余人。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将建成集收购、加工、仓储和物流于一体的O2O平台,现开发利用土地800亩,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入驻企业63家,年实现网络销售4亿元。(2)桐庐县桐庐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县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意向用地35亩左右,总投资约2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超亿元,可容纳涉农电商企业近百家,吸纳就业人员3000余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万人。(3)萧山区将建立1300多平米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吸引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运营公司入驻,由第三方公司提供产品拍摄、美工设计、产品上架、店铺装修、营销策划等专业化服务。孵化中心统一规划设臵电商工作室、商务洽谈室、摄影棚、培训室、仓储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供企业租用,实行农产品电子商务一条龙专业化服务。(4)余杭区北部新城利用杭州农副

产品物流中心资源优势,成立了正易国际电商园和小洋坝农产品冷链物流园。(5)淳安县拟于千岛湖镇珍珠半岛区块建设电商产业园,面积5000平方米。(6)江干区正在建设的九堡电子商务一条街、花卉电商产业园前景看好。

3、县级平台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全市6个区县市共建成了7个县级平台,其中在阿里巴巴上建设4个第三方平台,自建3个县级平台,提供服务面积达到11371平方米,共为575家农业电商企业提供服务,2014年平台电商销售额约为1.6亿元,县级平台在集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电商化程度不断提升

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了产业与电商融合比较紧密的集群态势,整体上呈现梯度发展趋势。从茶叶、花卉苗木、水产、 畜禽、蔬菜、竹业、水果、干果、蚕桑及制品、中药材、蜂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看,均已不同程度地与电商进行了融合,其中茶叶、花卉苗木、竹业、干果、蚕桑及制品、蜂业等产业的电商融合度比较高,属于第一波融合发展的产业。如临安已经出现不少只做线上电商的山核桃经营户。而水产、畜禽、蔬菜等生鲜农产品因储存、物流、保鲜、包装和标准化等问题,发展相对滞后,但目前已经出现众多模式创新,势必成为产业电商化的第二波发展。比如,杭州农副产品网络公司依托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2014年实现交易2500万元;杭州安厨电子商务公司采用‚电商平台+配送中心+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模式,全面推进订单农业,2013年成立至今已实现生鲜电商销售1000万元以上。另外绿城农业、佑康等公司均在探索生鲜电商配送体系的建设。

(三)发展模式多样化不断创新

一是从单一的淘宝网拓展到京东、一号店、行业网站、微平台等,呈现全网化销售的趋势。如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度5.23亿电商销售额分别来自于天猫、京东、一号店、亚马逊和当当网,建德市一家酒业公司通过近100个行业网站进行联合销售,佑康电子商务公司60%多的客户来自手机用户,桐庐忘忧生态农庄则通过微信平台年销售土猪近100万元。二是外向型电子商务出现新态势。如杭州康力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实现境外销售蜂产品等,2014年实现产值135万美元,杭州富阳科艺家私有限公司通过境外电商销售家俱千万元以上。三是电商环节的创新出现生机。物流是电商的关键环节,杭州安厨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公司合作创新的‚直递+快递‛的模式、临安康太炒货食品厂的物流代理模式均提高了电商的竞争力。而生鲜宅配中智能储物柜低温保鲜模式的创新,使生鲜配送体系建设出现了新的生机。产品包装的创新是花卉产业电商化的关键一环,江干区国美园艺在花卉包装上的创新,使鲜花电商走向了全国。而众多生产型农业企业在电商分销模式上的创新,促进了电商规模的迅速扩大。

三、 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

虽然杭州农村电商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农产品产业集聚程度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融资渠道不畅、专业公共服务缺失、电商生态系统不完备、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这些情况普遍存在,制约了杭州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需要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 农产品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电商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适合电商模式的产品,如果供应量达不到一定的规模,物流成本、营销成本相对就比较高,自然就难以发展,而反之,则能较好地与电商进行融合,从而快速得到发展,临安的坚果产业及其他电子商务村的电商发展已经成为实证的样本。为此,政府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全域农业产业的集聚从电子商务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调整,逐步形成不同县域不同特色的农业产业,尽量减少产业小而散的缺陷,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的现象。

(二) 高素质人才缺乏

由于农村电商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乡村,人才既难招又难留,一般的客服等岗位尚可通过招聘和培训解决,而关键的营运人才却十分难得。为此,一方面,政府要提供专门的高素质电商人才培训,另一方面则依靠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以及电商产业园的建设,推进分工的精细化与专业化,缓解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 融资渠道不畅

绝大多数电商规模偏小,缺乏信用与资产抵押等条件,贷款融资困难。而且由于农村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基本没有,也没有以农村电商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农村电商融资十分困难。为此,政府通过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引导金融企业对农村电商进行贷款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四) 专业公共服务缺失

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引导第三方提供的准公共服务,对电商企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企业资金的投入、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但因电商发展的时间尚短,地方政府对专业性公共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公共服务的提供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各地在特色产品、资本要素、人才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尚未形成较强的推动力。当前虽然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建立专业服务的电商平台和产业园,但如何运作尚缺乏经验,需要加强研究与探索,更好地推动电商服务企业的发展。

(五) 电商生态系统不完备

从全市十大农业电商企业的区域分布看,除了临安市因先发优势和产业优势占了3席,其余7家分布在萧山、余杭、江干、滨江、名胜等城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的技术服务、人才流动、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等更为便利,电商的生态系统较为完备。而从14家电子商务村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类似的问题,电子商务村的集聚发展吸引了技术服务商、物流企业的对接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电子商务村的繁荣与发展。为此,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和举措,引入技术服务商,加强人才培训,建设物流体系,提供融资便利,建设产业园等,创建不同层面的电商生态系统。

(六) 创新激励机制不足

当前农村电商基本上是通过模仿开设淘宝店发展起来的,在起步阶段,该模式进入门槛低、易于复制,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入电子商务的创业浪潮,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随着网络市场的竞争加剧,网络营销成本不断攀升,从2012年底开始就已经出现‚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不断下降‛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激励机制,导致经营模式简单,基本上依靠投钱上位的方式。另外,生鲜农产品电商化的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企业自主进行创新的风险比较大。为此,政府通过政策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就成为一个地区抢占网络市场先机的重要举措。

四、 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2014年底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各级政府也将对农村电子商务愈发重视,而且近几年来杭州农村电商主体的经验积累和原始积累不断丰富,随着‚政府引导推助、市场主导发展、企业自主经营‛的合力推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农村经济发展关键要素将得到有机融合,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村经济发展单元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有机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 整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将实现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100%;区县(市)、乡镇(街道)、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级全覆盖‛。建设1500个现代电商民宿点,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以2014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0亿元的基础,以后每年递增15%以上,使杭州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示范区。农村电商工作的全面推进,将使更多的政府机构、农业企业、农村青年、农业产业进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领域,促进发展规模增大,发展速度加快。

(二) 公共服务不断增强,涉农电商服务业蓬勃发展 市县电子商务平台、县乡电商产业园、村电商服务点的建设,将使公共推广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电商融资服务、农村物流服务不断增强,引导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专业分工进一步细

化,吸引更多电商服务业进入农村,提供培训交流、代运营、 营销策划、摄影、快递代理等准公共服务,从而带动技术服务业、物流运输业、包装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的产业拓展与延伸,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市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臵,推进电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三) 电商经济主流化趋势加强,多平台、多渠道竞争激烈 虽然前几年政府在不断引导农村电商的发展,但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自农村主体的自发参与,而且电商占农村经济的总量也不大,尚属于草根经济的范畴。随着整体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力量,将快速完成从草根经济向主流经济的演进。而同时发生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同步加剧,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电商主体向全网化发展,到各类不同的第三方平台、行业网站进行竞争,而移动互联网也将成为农村电商的重要竞争新渠道。

(四)

销售个性化趋势增强,农产品定单预售模式渐热 中小微农村电商的大量涌现,不同地区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差异和产品本身的不同特色,以及农产品小规模生产的特点,个性化特征明显的产品(如不同的品种、土壤、空气、阳光、水及耕作方式)将更具竞争性。而农产品季节性生产的特点,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原产地农产品的直销需求增加,将使农产品订单预售模式逐渐升温。

(五) 产业电商化趋势增强,生产型网商渐成主流 在电商发展的初始阶段,贸易型网商利用市场优势获取先机,通过传统的价格战和广告战迅速占领网络市场,杭州市2家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电商均为贸易型网商,本身并不生产产品。杭州市将通过3年时间实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电商应用全覆盖,随着众多农业企业加入电商经济的竞争,产业电商化趋势不断增强,生产型企业对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控制优势将逐渐得以体现,生产型网商将渐成主流,并将同步出现众多的农村个体网商,成为生产型网商的分销商。

(六) 农产品电商递进发展,生鲜配送发展加速

农产品电商最初以坚果炒货、茶叶为主,在全市前10位农产品电商中占了7家,解决了农产品‚进客厅‛的问题。而随着农产品电商的繁荣,一些便于包装、运输的制成品(如熟食类)及调料品完成了‚进餐桌‛的问题。而消费者需求又进一步引发了不少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开始尝试生鲜蔬菜的电商直配方式,探索农产品‚进厨房‛的模式。虽然前期按周、按月通过电商销售‚组合套餐‛的生鲜直配模式步履艰难,但目前已经出现对生鲜配送中物流环节和小区智能低温保鲜柜的创新,通过锁定小众目标群体,避开与农贸市场的竞争,其商业盈利模式已逐渐成型,使生鲜配送发展加速的趋势明显增强。

(七) 新型业态电商化趋势增强,农村电商全面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农村空气、鲜食、青山绿水的需求增加,农家乐、乡村游、现代民宿、养老养生、运动休闲等新型业态将快速发展,而电商化带来的信息沟通和资金结算便利,将促进新型业态电商化趋势增强,让农产品基地、园区等成为城市居民的‘私家菜园’,让美丽乡村、秀美山水成为城市居民的‘私家花园’,让居民餐桌成为优质农产品的直供市场,从而使农村电子商务从原来的农产品电商向农村电商全面化演进。

五、 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将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方面,如果全市实现60亿的电商收入,则意味着农村电商对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贡献达到2千元。从当前14个电子商务村的发展情况看,为农村经济收入贡献达到7.4亿元,为这些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贡献超过3万元,同时带动农民就业和返乡大学生创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政府根据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路径的谋划,引导推助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都需要经历产业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电商发展阶段与发展路径

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发展路径 形成期

网络基础不完善,对电商的认 识不足,电商规模小,电商企 业较少,经营模式简单,电商 服务企业少,电商体系不完整 网络基础建设,电商 宣传、行业规划、人 才培训、示范带动 成长期

电商数量快速增加,电商规模不断扩大,与农业产业融合增

强,出现明星企业,出现集聚发展的趋势,模式不断创新,电商服务业、物流业等向农村延伸,出现人才不足、物流瓶颈、政策缺乏、场地等问题。

政策扶持、公共推广、人才培训、集聚发展、电商生态系统建设 成熟期 电子商务行业进入行业细分、 深化阶段,产业链基本完善, 对行业人才、专业化服务提出 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的政策 完善。

电商产业园区建设、 高端人才培训、扶持 专业化综合公共服务 平台,推进农村新型 业态电商化,突破瓶 颈约束 衰退期

市场饱和导致过渡竞争、行业 技术演进导致传统电商行业逐 渐下滑,产业的发展速度下降, 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引导行业提升科技含 量、进行行业转型升 级

目前杭州农村电子商务基本上还处于成长期阶段,部分地区正向成熟期演进。在成长期,由于受到电子商务利益效应的驱动,电商主体的数量快速增加,各种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出现少数规模较大而发展迅速的明星企业,同时这个阶段也是电商发展面临问题最多的阶段,整个农村电商产业出现人才不足、物流瓶颈、政策不完善、场地不足等等问题。为此,政府除了鼓励‚市场主导发展、企业自主经营‛以外,更重要的是自身需要对全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进行谋划,充分发挥好引导推助的作用。根据当前杭州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遵循以下发展路径,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升级。

(一) 布局规划,引导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杭州市原有的农业产业布局,根据电商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全域农业产业的布局进行适当的规划调整,引导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如江干区的花卉、萧山的苗木、临安的坚果竹笋、淳安的高山蔬菜等。通过规划调整,一方面使农业产业更加集中,有利于产品、物流、人才、营运服务等电商要素的集聚,使农村网商和电商服务商可以快速地集聚到产业所在地,减少货物的采购、运输、存储等成本,提升农产品电商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各区县之间的农业产业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有利于全域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

(二) 政策导控,明确农村电商产业方向

《杭州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14”164号)明确了今后三年杭州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通过市对区、县(市)实行竞争性分配资金的方法进行导控。各区县市应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和电商发展阶段,出台相应的导控政策。不过,目前杭州市1500万元的扶持资金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对于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需要市、县、乡三级政府增加政策扶持资金。由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增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市级层面来说,应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上优先考虑,切实加大政策的推动力。

(三)完善服务,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当市场主体单独进行的市场行为成本非常高的时候,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比如电商生态系统的建设、公共宣传推广等,应由政府组织推进,要在‚市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商进乡镇进农村、电商融资担保、电子商务村建设、农村青年创业点建设、农业电商企业建设、电商产业园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新型业态电商化建设、生鲜电商建设、农村物流快递业建设和农村电商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培育完善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上一篇:放羊的星星观后感范文下一篇:丰源学校情况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