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10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历史需要人创造,也需要人来记述;有的人在创造历史,而有的人在记述历史;有的人则既创造历史,又记述历史。教育历史也是如此。吕明凯和他的《素质教育的跋涉与思考》(上中下三卷本)一书,就是一个教育历史的实践者和记述者对陕西基础教育、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十整年历史的记录,这是一段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纪实。

十年间,陕西全省已于2007年实现“两基”目标,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内容的各类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在主管厅长吕明凯的领导与组织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推动实施了中小学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推进创新实践、道德实践的“三讲两实践活动”;坚持多种形式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县区普遍建起校外活动场所,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影视教育扎实推进,已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坚持把推进新课程实施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先后推出新课改实施情况评估督察、新课程实施百县行活动、高中课改检查调研活动、课改成果逐级展示活动以及薄弱学科建设和课改重大课题研究等举措。坚持把学生的体育锻炼、艺术素质培养和营养改善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校园文艺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起来;还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项目,实施了蛋奶工程和营养餐工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优质,学前教育抓普及,特殊教育抓倾斜”的发展思路,使基础教育各学段都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地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省基础教育专网建设任务,完成了所有区县普及实验教学的创建任务,使所有中小学生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全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小学科学和中学理化生实验课;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在农村实施了“学校改进计划”、小学科学“做中学”和“薪火计划”等项目,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逐步均衡发展作出了贡献。为推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优质化,加快了标准化高中建设步伐,启动了示范高中创建工作,推出了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春笋计划”,实施了“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的三年行计划。2004年提出了加快普及全省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工作部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普及程度和办园水平的提高。为切实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和倾斜力度,先后召开特殊教育座谈会、特教学校德育工作座谈会、全省随班就读工作莲湖现场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一是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二是认真抓专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下功夫抓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媒体课程资源建设;四是认真抓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

这部书记述了十年间他与他的同事们在陕西基础教育、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是一段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教育纪实。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活动的当代人看了书中的许多内容感到无比亲切,一些思想观点也十分深邃,有些看法也很有见地;尤其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人写这一段教育历史时,这些教育纪事一定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所以,这部书的出版不仅有现实意义,更有历史价值。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达成有限统一。

关键词:德育;价值;主体

当前,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认识比较混乱,无限抬高学生主体地位、无限度挖掘所谓学校德育价值并要求实现、倒置学校德育价值结构等观点和现象时有出现。这些混乱反映了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可进一步探讨之处。

事物是否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人是价值的主体,事物是价值的客体。学校德育价值是指学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属性,前者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后者主要包括个性发展价值和谋生价值。

一、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

根据学校德育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分为个体(学生)和社会两个。那么,个体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哪个更高呢?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主体地位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地位的高低:主导或从属。当前教育改革中,部分教育者认为个体主体应该占据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于是无限放大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忽视甚至反对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但是,从教育事实来看,个体主体地位明显处于弱势,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不符合事实的。

(一)在学校教育目的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

最早的学校教育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为目的的。前苏联教育家考察发现,最早的学校教育所教授的内容既不是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也不是促进学生人性发展的内容,而是统治者所需要的知识或者技术,因为学校要培养的是当时政府的统治者和政府需要的统治人才。[1]

在漫长的历史中,学校教育也不是以个体需要为目的的。的确,我国古代学校教育提出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口号,表面看来,“明明德”作为个体需要,是“修身”和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当这句话被放到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儒家所认定的最终教育目的并不是修身,而是“平天下”。他们要求学生“修己安人”,“修己”是方法、途径,“安人”是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儒家传授的是一门教统治者如何通过提高个人修养而“仁治”天下的政治学,其根本目的是社会需要的“平天下”。而西方柏拉图的学园,更是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今天,尽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宗教已经退出了学校教育领域,但是,学校教育依然难以反映个体发展的目的。现代教育社会学家认为:“学校正式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系统的一些意图,为系统的活动提供指导方针并将其成员的活动集中化,预示既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使系统的活动合法化。”[2]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可能以个体需要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除非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真的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目的中,主要凸显的是社会需要而不是个体需要。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或是学科中心,谁都无法否认学校教育目的的这个本质特点。因为他们所提出来的教育目的的合法性,都必须从社会寻求,必须以社会需要为支撑。

学校教育活动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表现为教师地位比学生地位高,且教师占据着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师代表社会培育下一代,是社会在教育中实现其需要的执行者。只有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凸显社会主体需要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需要才可能得到满足。因此,对学校德育中教师中心地位的肯定,就是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就必须肯定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二)教师代表社会主体掌握着学校德育控制权

德育目的尽管可能统整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但是,学校的主办者是社会①,学校教育是按照社会或国家意志建构起来的为了实现社会或国家目的的活动,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教育的最终控制权在于社会主体,而不在于个体主体。学校德育也不例外。对此,杜威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杜威声称要为民主社会培养人才,是个“儿童中心主义”者,但是,他还是承认学校是掌控在社会手里的:“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也认为: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由进行教育时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4]这是对学校教育控制权和工具性的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控制在社会手中,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之一。

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就体现为社会主体对德育过程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只有教师才有资格代为执掌。因此,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就是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就必须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

(三)个体(学生)主体没有能力掌控学校德育

个体主体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主体,他们甚至无法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发展。因此,他们完全不具备左右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能力。相反,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教师处于相对成熟和稳定状态,完全具备调控学校德育的能力。于是,个体主体地位必然相对弱势,调控教育的重任毫无疑问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这为教师占据学校德育中心地位、社会主体地位高于个体主体地位提供了另一个合理性基础。

因此,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具有理论的合法性和实践的必要性。而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忽视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自然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人类未成熟状态顶礼膜拜的必然结果。

二、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是探讨学校德育价值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谓价值是与主体的需要直接关联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才具有价值。我们应该从主体需要出发来确定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但是,所谓主体需要有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而且,当一件事物出现之后,就必然地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可能实现主体的所有需要。所以,我们还应该限于学校这种组织来讨论德育价值。

当前学界有这么一种倾向:试图挖掘德育各方面的功能,并要求德育通过发挥这些功能去实现某些价值。这样的思考对全面客观认识德育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正确认识德育价值却是不利的。首先,事物的价值和功能不能等同。功能具有客观性,而价值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价值往往是与目的相联系的。其次,这样做会导致出现本末倒置、扭曲事物本质等一系列不可接受的后果,最终导致了我们今天所不愿意看到的“‘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头装”[5]的状况。

学校德育不是自然现象,它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建构起来的。它的结构、功能都是人根据目的而定下来的。而根据目的所确定的结构作为客观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其他功能,但是,只要不阻碍德育目的的实现,不带来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这些功能都可以不纳入德育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要实现其他目的,有其他的更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例如,我们根据书写的需要制造了毛笔。毛笔除了书写功能,实现书写价值之外,还会有其他功能和价值,例如燃烧照明。但是,燃烧照明已经不是我们制造毛笔所考虑的范围了。我们要求发挥毛笔的燃烧功能,实现照明的价值,完全没有必要。要满足照明的需要,柴火、油灯、电灯都可以,而且直接有效,没有必要制造毛笔来满足照明的需要。不能实现书写价值的毛笔,我们通常都会废弃处理。当我们燃烧废弃处理的毛笔照明时,它就已经不能被称为毛笔了。

所以,当我们无限地挖掘学校德育的功能,要求学校德育去实现那些远离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就会出现本末倒置,诸如制造毛笔来照明的可笑现象。更不能以为在有德育目的之前就有一个客观的德育存在,就像自然界的存在一样,企图通过认识德育的功能来建构德育的目的。

而且,学校德育作为客观存在,其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不是任何目的都可以有效实现。因此,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各种需要不断地出现,我们就建立各种机构,有计划地、不断地满足各种需要。我们不能靠侥幸去满足各种需要,也不能需要出现了却无法满足它”。[6]

我们要认识学校德育价值就应该直接研究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且以学校德育目的为出发点,在学校德育目的之内去寻找学校德育价值。能有效实现学校德育目的的德育形态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可以被视为无价值的,或弃之或改正。因此,可以说,学校德育目的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边界模糊化使得学校德育社会价值被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被忽视甚至反对,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非人化。这是人们漠视学校德育客观存在、学生生命价值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社会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顶礼膜拜的结果。

三、学校德育价值的结构分析

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社会和个体作为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两者地位并不是同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因此,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比,社会价值应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并不是说个体价值就可以在德育中被完全忽略。这需要我们对德育价值的结构进行分析。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主导地位不可选择、不可变更,从学校德育被建构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成了事实。对于实践者来说,能进行学校德育价值选择、协调和发挥的空间是只存在于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之下的。

(一)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

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里,社会价值之所以能成为主导价值,是由于社会主体在德育价值中占据了比个体主体更高的地位。

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主导着德育活动。尽管我们的德育目标要求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但是,品格不是抽象的东西,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品格放到具体的历史时空就会发现,教育所要培养的“意志品格”只是社会或国家认可的品质,社会或国家不认可的品质是不可能作为教育内容的。所谓“良好”的标准,可能或者是符合社会理想、或者适合个体发展、或者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的。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者在德育活动开展之前,就德育目的征询过受教育者的意见,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按照受教育者认可的“良好的意志品格”来开展德育。尽管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的人,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正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因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从宏观层面来说,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主导着德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德育改革是在党和国家引导下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原有德育进行的全面批判,就是以党和国家呼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契机而正式展开的。学术界的反思与党和国家开始切实关注国民素质,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开展德育的要求[7]是相呼应的。这说明了德育的个体价值是在社会价值范围内实现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而且,“不管表面上如何,无论何处,教育首先都会满足社会的需求”。[8]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正如涂尔干所认为的那样,社会要想维持和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都需要有某种基本的相似性,也需要一些专门化,因为分工对维持社会而言是必须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在为社会创造新一代时,教育也为社会建设条件以使自己得以维持下去。[9]

全球化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学校德育“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更丰富的内涵。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化和全球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如果一个社会无法维持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的基本相似,那么社会将不复存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学校德育的国家化和民族化,已经成为国际上学校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被日益强化,被看作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表现在德育的战略地位上,把德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的高度;在德育目标上,突出国家目的;在教育内容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管理上,愈来愈重视控制德育的领导权。”与此同时,各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都力图使学校德育植根于民族文化,努力构建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学校德育体系。韩国作为“儒教的样板国家”,甚至把对学生进行儒家伦理教育称为“有国籍的教育”。[10]

(二)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内容

尽管,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德育的主导价值,但是,没有个体价值,学校德育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育人功能),才能谈得上教育的社会功能”[11],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内容。

1.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学校德育是一个师生双方配合的活动,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构成完整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一旦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德育效果就无从谈起,德育价值也不可能实现。实践证明,那些一味强调社会价值、不顾学生需要的学校德育是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的,学生甚至会拒绝和消极抵抗这样的学校德育,因为没有人愿意接受对自己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于是,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就成了空谈,社会价值也无从谈起。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和配合,教师必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当学生发展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和配合德育活动,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也才会得以实现。

所以,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2.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主要内容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潜能的极大发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故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有赖于人的活动去改变,去使之发展,而人的发展又须借助既成的社会力量。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共进、并进,且迭相前进的关系”。[12]反之,个体如果得不到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社会发展要求个体发展。学校德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意味着学校德育有效促进了个体发展,最终必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有限度的统一

因为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主要内容,所以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学校德育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统一是有限度的和模糊的。

首先,这是以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统一。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中,个体价值不可能成为德育的主导价值,它只可能是非主导价值。这是统一的限度之一。但是,“主导”与“非主导”之间的具体界限却是模糊的。尤其是社会主体需要采用个体主体需要的表述形式的时候,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例如“培养个体道德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之类的表述。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学校德育个体价值的表述,实际上却是德育社会价值的表述,因为表述者是社会主体而非个体主体,它们只是反映了社会主体尊重和关注学校德育个体价值而已。

其次,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中,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这是两者统一的另一个限度。这个点似乎是清楚的,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正如数学上的“点”一样。形而上地说,这个平衡点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对这个“平衡点”的认识有利于德育实践。但是,实践中我们却永远无法找到这样的点。这导致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处于模糊状态。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能在这种有限性和模糊性之上达成统一,是两者冲突的结果;而统一的有限性和模糊性,又是导致统一不稳定的根源,必然引发两者间新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苏]沙巴也娃.论教育起源和学校产生的问题[G]//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4-145,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18.

[2][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朱志勇,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5.

[3]谢维和.教育社会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290.

[4]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5.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6][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赵晓燕,编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15.

[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G].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87.

[8][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7.

[9][英]布列克里局,杭特(Blackledge,Hunt).教育社会学理论[M].李锦旭,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21.

[10]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26.

[11]孙喜亭.关于教育功能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1-9.

[12]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哲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49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学校构建幸福德育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多关注青少年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创新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推动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基础

学生成长导师制采取“四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每学期至少对所有学生单独谈话两次以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和学习状况及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通过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该模式是以学生班级为单位,配备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负责一个小组,起到“导心”“导学”的作用,并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印制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同时学校不定时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一是通过向学生或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对导师工作手册进行检查,把导师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考评,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制工作落实和推行,成为构建幸福德育的基础。

体验课程是保证

首先,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心理素质去设计每一项活动方案,以有利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其次,学校根据我国国情,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素质能力状况,通过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再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科技艺术等各项活动,如生生、师生篮球赛、学生棋王争霸赛、书画赛等活动。最后,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俱乐部,创办校刊,成立社团,办班级“图书吧”“活动台”。组建科技苑、书画苑、鹿鸣社、体健社、蓝天乐团等社团,增强学校活力,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和乐校园文化是精神粮食

围绕和乐精心设计学校标志 学校各种标志是校园精神的外在显性的反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因此,无论是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的确定,校刊的编辑,还是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校园雕塑,教室、宿舍、食堂的文化布置,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充分体现和乐校园文化内涵。

和乐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育注重多样性、有效性和长期性 学校通过升校旗、戴校徽、唱校歌,围绕和乐开展科技、体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而且要求长期开展,每项活动要有延续性,切忌“表象化”“临时化”,使其深深烙于每个师生员工的思想上,体现其行动上。

和乐校园文化必须重视群众性和整体性 和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言行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的,注重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个体素质,引导每个人重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不断提高个体与外界沟通、传播和乐精神的能力。

和乐校园文化注重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合力 将社会、家庭及其他相关因素综合地考虑进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此“三位一体”形成的合力,可形成相互影响的和乐校园文化,学校可将和乐校园文化传播至社会和家庭。惟其如此,才能使和乐校园文化在发展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坚持不懈的开展塑造和乐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 一是新生入学教育,通过校训、教育理念等学校标志性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乐校园文化的精髓,萌生爱校之情。二是树立学校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宣传优秀德育标兵、校园之星等模范事迹。三是营造和乐校园文化氛围,无论是学习区、生活区、活动区的环境文化布置,还是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社团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都要倡导和乐校园文化这一主流文化。四是举行毕业典礼,在学生即将告别母校之际勉励学生珍惜学校荣誉,并传承和乐校园文化,发扬和乐校园文化。

学生自我管理是有力措施

学生自我管理是幸福德育的有力措施,也是学生在学校实现幸福感的终极目标。学生成立了学生各种自我管理组织机构,如学生会、校园文明督导队、护校队等。学生组织机构的建立便于学校管理,学校可以从机构中了解更多的学生信息及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其二有利于发挥学生参预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发言权,可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会变得更加民主、和谐,学生的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其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自我管理要有明确目的: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机构成员应受到全校师生的监督,在服务中应起表率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必须注意几点:一要选用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二要对机构成员学生加强指导。三要组织机构成员学习和培训。四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去管。五明确组织机构及成员的职责、目标和任务。

幸福德育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当中,培育健全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培育精神幸福的人。

(作者单位: 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中学)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快捷性特点,给中小学德育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网络迅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学校要利用学校的网络优势,构建网络时代下学校德育新模式。引导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克服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总体中,10-19岁的网民已经达到1.4亿多人,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而且现在,正以每天3万名的速度在增加。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正在迅速加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为中小学生打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2011年9月,我们以连云港市区中学生为样本,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显示,连云港市区中小学生上网普及率达到91.7%。未成年人触网年龄日趋降低.每次上网时间中,半个小时的占23.3%,一个小时的占24.9%,两个小时的占51.8%。上网地点以家庭为主,其次在学校上网占12.1%,在网吧上网的占9.3%。从以上数据和调查内容可以看出,网络正在颠覆以往青少年人需要在家长、老师和社区的监护下成长过程,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 网络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青少年的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

首先网络是使学生的观察视角更为宽广。网络可以让人“随时、随地、无限量、多角度”地遨游大千世界,既可鸟瞰全球、亦可细品热点,使青少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成为现实。学校和社会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快的德育素材。

其次是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充足得学习资源。网络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更具海量性、储备性,更方便检索,更能体现受众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多样性学习需求,有力促进了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

再次是网络为师生对话提供了平等的交流平台。网络有鲜明的即时交互性,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获得者、传播者,还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这种平等的话语权有利于青少年养成祟尚民主和竞争的人格、提高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二、 网络对青少年德育的消极影响和危害

网络在使青少年开阔认知视野、丰富求知载体、提升创新思维、拓展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像一个无形的有着巨大吸引力的“黑洞”,吞噬着青少年的健康的“好奇”和“兴趣”,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

1.网络的游戏性使一部分学生沉迷游戏。由于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意志力还比较薄弱。面对网游---这一“电子海洛因”的巨大诱惑,他们一旦沉浸其中就无力自拔。据学校调查显示,沉溺网络游戏的中学生中有70%以上的学生承认网游的刺激和冒险让自己上瘾;20%的学生认为网游中既真实又虚幻的创造性体验让自己欲罢不能;15%的学生认为网游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自己不想上学;80%的人认为网络游戏使学习成绩和与同学交往都受影响。由此可见,沉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是贻害无穷的。长时间的沉溺网游有害身体健康,引起神经系统失调、注意力发散以及紧张性头痛,还会明显地导致学习成绩滑坡,旷课逃学,荒废学业。

2.网络的仿真性使学生缺乏辨别盲目效仿。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健全,他们的辨别能力有限,在网络世界中容易把所见所听当成正确的道理,以致迷失方向。而青少年自身的求异冒险的天性又驱使着他们不断探索、确证并盲目效仿,以至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心理学生认为,青少年长期玩暴力游戏,容易产生暴力倾向,会形成暴力心理和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据调查,长期玩暴力游戏的中小学生,都有过用暴力去解决的记录。近几年出现的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例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3.网络的虚拟性诱导学生交友不良。网络的存在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为人际间的交流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便利。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电脑屏幕背后的真正面目和真正目的成为“雾里看花”,而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往往按照自己的愿望“自由想象”来满足精神需求,不知不觉陷入困局。一方面未成年人比较单纯,沉迷于网上理想的“友情”或者“爱情”不能自拔,一旦受挫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引发不良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三、 网络时代下的中小学德育策略

网络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创新,必须探索在新的形势下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覆盖、立体化的德育体系的新方法。网络时代青少年德育方法实现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主动、积极的引导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网络时代,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优势去引导学生去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在网络时代,与传统德育相比,学校德育应该实现平台和内容的创新。

首先,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中小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政府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能进入成人网吧,网吧的网站和游戏一般都带有明显的不健康内容,游戏一般也都是有暴力倾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据调查中小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去过网吧,有30%以上的学生经常去网吧,学生迷恋网络上网主要原因一是看不健康的带有明显色情内容的网站,还有就是迷恋网络游戏。要构建健康的网络条件下的德育新模式,首先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可以开展远离网吧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倡议签名等活动教育学生远离成年人的网吧。要有硬性的规定,在学校期间,学生一律不许去网吧。

其次,要利用学校的网络优势留住学生不去网吧。控制学生不去网吧,但不能限制学生的网络生活。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应该有新的阵地意识,主动地将德育的载体和途径扩展到校园网络上,利用学校免费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比如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开设学生“网上论坛”或“学生网吧”,引导让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开展自由讨论。以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为中心,组织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设自己的微博和QQ空间,并通过比赛的形式定期评比学生的微博和QQ空间。利用学校的网络优势留住学生,引导学生在学校文明上网。学校网络应主动建造免费开放、课余时间可以自由上网的校园网吧,吸引学生回到校园,留在校园,将学生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隔离开,并自信可以将网络开辟为德育主阵地。

第三,学校要提供更多的健康网站让学生玩得开心。由于许多网站为了吸引更多的点击,不顾国家法律提供许多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和游戏,学校要用自己的网站留住学生,就要提供内容丰富,又具有一定兴趣性的健康网站。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学校应丰富网上各类德育活动内容,吸引学生接受德育素养的渗透:如利用学生爱动手、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开展班级或个人网页设计制作比赛。丰富的德育形式和健康的德育内容将学生的心逐步引导到高境界的道德健康行为中。

学校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选择思想素质高、信息技术强、精通心理咨询等知识的师资力量对网络资源进行过滤开发,科学确定正面网络德育主题,无痕引导学生网络德育活动,爱心疏导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确保绿色网络资源无污染,健康网络德育活动无阻力、畅通网络心理交流无杂音,从而真正提高网络时代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家长以身作则的示范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文明上网。据调查,有许多学迷恋网络是受家庭的影响,有的家长本身就网络成瘾,乱交网友。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3.社会营造良好的大德育环境。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应充分开发博物馆、健身俱乐部场所的教育功能,提供给青少年一个健康、良性的娱乐、健身和交往的场所,使他们在团队活动与交往中,沟通、传播和知识分享,提高对美与丑的识别能力,增强抵御和防范不良风气和行为的能力。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灵魂,要构建网络条件下的学校、家庭与社会(社区)教育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充分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充分开发适合的多种德育形式,不断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整体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德育新体系,让青少年的道德生命能得以“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 张红薇.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及教育对策.教育探索,2005(10).

[2] 高广生.为未成年人构建绿色网络环境.教育研究,2005(9).

[3] 沈德立.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 张玮.网络让未成年人产生双重人格.未成年人法学研究,2005(8).

(责任编辑 刘永庆)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

2014年12月22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大纲》分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实施6部分,规定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新修订的《大纲》在基本保持原《大纲》的框架体例、保留原《大纲》中行之有效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各地在实施《大纲》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完善。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越来越感到:民办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将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形成合力,不断开创学生管理模式的新局面,走出一条具有应用型民办高校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 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 思考

目前,高校把德育教育作为治国安邦、振兴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就深刻认识到智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提出:学校有责任认真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强调德育与学校整体课程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必须是学校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应把德育贯彻到整个育人体系中。

90年代以来,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急速转型中,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改革中,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学生德育急剧下降的危机,大学生旷课、迟到已成家常便饭;考试作弊、伪造实验资料屡见不鲜。甚至在某名牌大学,学生为了防止论文抄袭交上去“撞车”,竟然在图书馆借阅的图书上标上“此段已用”等留言。大学生诚信危机、德育质量下滑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掀起了全国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思考与探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及政治的多极化趋势,高等学校德育教育正经历着严峻的冲击与挑战,同时对高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促使高校德育教育更加关注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强调内容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以及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高校德育教育呈现出日益重视、内容扩大、形式综合化、方法多样性、致力于科学化等发展趋势。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民办教育的研究日益深入,新时期、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更应与时俱进,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的地位,开辟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德育教育为首,不断改革和发展学生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以德育为首“三位一体”模式下应用型民办高校思想品德教育

民办高校注重学生本位,本着一切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突出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全员性。通过养成教育课程、社会实践、校内外活动等方式,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思想、道德精神和文化导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教育外,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表率作用,引导、启发大学生重视德育教育,自觉的自我教育。

在帮助大学生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以身作则,确保自己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德,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学生,擅于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擅于利用教师和学生中平凡而感人的典型事例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擅于在学生中用有影响力、德才兼备的教师去感染学生。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发展目标适时调整、完善自己,有利于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二、以德育为首“三位一体”模式下应用型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不能仅从外表和语言入手,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摆脱困境,防止心理失衡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使他们身心同步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首先要更新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

心理环境。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心理环境,心理辅导的成败取决于师生之间的认知距离的缩短和情感隔阂的消除。在辅导心理中,老师的工作主要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即师生间双向的、平等的沟通。其次,对学生要尊重、真诚、理解。

只有理解学生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体谅他们的心情,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当学生确实感到老师在情感上是理解、体谅他们的,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和安慰,愿把心底的秘密全部说出来。说出自己的秘密之后,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们会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的大朋友,可以帮助他们战胜一切困难。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达到德育的良好效果。

三、以德育为首“三位一体”模式下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

德育教育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更需要制度的约束。各高校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依据规章制度、行政措施或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来约束、协调、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此,在德育教育中,首先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规律和德、智、体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才会养成行为习惯。离开了规范性,德育教育就会失去权威和效力。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正确认识各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坚持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教育,防止阵发性的、时高时低、时紧时松,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之,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各有侧重却相辅相成,离开学生管理的约束思想道德教育就缺少了前进的抓手,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做辅助,学生管理就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条条沟壑。将三者有机结合,平衡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和.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要突出时代特征——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年 第6期:110-112.

[2]刘培进,孙鹤汀,张东;仁人爱物 博雅创新——论大学的育人理念[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4期.

作者简介:兰传宝(1980.5),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助教,现任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生处处长助理。

上一篇:连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