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

2023-09-23

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今日许多学者不满足于科学的统一,而试图使人类文化大统一。这种尝试是有其内在理由和依据的。因为自然或世界、人的文化活动体系或人性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人类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科和文化门类,在创造时刻或达到成熟阶段,其统一性就明显地呈露出来。学者构想和设计的大统一途径有诠释学,弱化自然科学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发挥哲学的连通和综合功能,审美等。

关键词:文化;大统一;统一的依据和途径

科学统一大都是就自然科学的统一而言的,当然也不时超出这个范围。这是诸多学者一直讨论的问题,也是逻辑经验论者的奋斗目标。现今,许多学者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伟的理想,企图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全部人类知识或文化都统一起来,清除所有学科的藩篱,弥合所有文化的分裂,从而走向真正的人类文化大统一。

威尔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行为由物理因果性事件组成,那么为什么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不能与自然科学相互契合呢?从这种契合中它们怎么不会受益呢?他从历史的视角做了考察:人类历史的进程与物质的历史进程之间,无论在星体中还是在生命的多样性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区分。天文学、地质学和进化生物学是原先历史上不同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中其他学科结合的例子。在知识的综合中,哲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使思想的力量和连续性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仍然富有活力。伊利英和卡林金立足于以人为中心立场,认为在“接近”人的意义上,所有科学都是人文的,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仅就它们或迟或早在人的实践中被使用而言,它们的结果具有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自然的、社会的、技术的和人文的科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science of man)。西博格则径直指出,在科学和技术界与艺术和文学界之间造成的障碍是人为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只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词语和行动造成的障碍,我们能够通过新的视野和态度来消除它们。这些障碍部分地是我们需要方便地分类和编目我们的观念和活动的结果。虽然科学今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孔不入和蒸蒸日上的影响,但是在过得有价值的未来世界需要的交叉学科文明中,则不能够存在任何截然分明的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划分。他认为:

科学毕竟是人的努力,它不会独立于人而存在。我们必须不要忘记,在整个历史中,科学迄今与其说使人“减少人性”,还不如说使人“有人性”。

珀尔曼也赞同“人的科学”这一概念,他从不同文化传统的起源、相互关联以及与人的关系诸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论述。科学传统、文学传统和社会传统这三个文化传统是人纺织的衣服的部件,这些部件反过来又装饰他和塑造他。这些文化装饰是相互作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创造了他的传统,传统反过来又影响他。文学的、科学的和社会的这三种文化传统在人与他们的环境构成和相互作用中具有共同的起源。例如,科学坚决要求观念的共同证据,并诉诸人们共同具有的感觉,而艺术本身则基于人的器官、印象和洞察方面的个体差异。但是,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的产物,科学的共同证据和艺术的个体差异都基于刻画人的特点的神经系统、心智和感官。人从自然进化而来,科学、文学和政体从人进化而来。如果人是自然的有意识的部分且与自然的其余部分在日常生活、科学、艺术、音乐或社会理论中相互作用,那么人的这些文化产物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它们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在人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和反映。人的科学确实在该词的最充分的意义上被需要,也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人们相互接近地工作。通过共同的努力,人的科学是可能的。没有专门化,我们是肤浅的;投有展望,我们是暂时的。但是,专门化和展望、分析和综合,对于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必需的。像自然的其余部分一样,在我们之内没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人为隔离。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科学结合在一起,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米泽斯(R.von Mises)考虑了科学和其他表面上是非科学的学问和文化分支之间的关系,这些分支是形而上学、诗歌和视觉艺术。他通过仔细地分析,表明这一切比所设想的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虽然他并不否认形而上学和科学之间有差异,但是却认为它们的目的和问题往往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他说,形而上学的特点能够被概括为“处于其开端的科学”,它是原始科学的一种类型,诗歌在其某些形式中是形而上学的一种类型。当它是神话学的时候,它是形而上学,它与形而上学具有的科学有关。就诗歌的另外的形式而言,这些形式也与能够清楚陈述的科学有关。因此,叙事的诗,包括小说,都具有接近物理学中的思想实验地位的“逻辑的地位”:所做出的假定与经验不矛盾,在思想中构造的事件的链环也与经验、与已承认的假定一致。虽然诗的其他形式在语言和另外的常规与叙事诗不同,但是任何一类诗歌的创造者都不变地报告了可观察的现象之间的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经验。因而,诗的题材与科学的题材并非无关,尽管它使用的语言是十分不同的。即便是抒情诗,乍看起来与科学完全隔绝,但是它的交流基于知识和源于经验的情感。

这些学者的看法尽管并未成为现实,但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有其理由或依据的。坚持某种本体论的还原论的观点的马斯洛发现,道德与精神问题也属于自然王国,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与自然王国相对立的王国。珀尔曼的考察和分析更为具体和详尽。他提出,科学大统一的基础可以在下述三个命题中窥见。一是人的存在可以在亚原子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水平上适应世界中变化的能量机制。二是在各种水平上的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在一个水平上的活动变化影响其他水平的活动。三是人的微观宇宙的内部活动、相互作用和变化,能够借助在各种组织水平,包括社会文化水平之内和之间的基本定律来理解,常常能够预言。这三个命题可以通过如下概括而增强。第一,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与我们周围的其他客体一样,具有相同的电基础,服从相同的亚原子的、电的定律。第二,身体在其运动、温度调节和感觉器官中,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的动力的和物理的关系而被装备起来,它服从普适的力学、热力学、光学和声学定律。第三,身体通过它自己的构成成分、细胞活动以消化、呼吸和腺系统,为它自己的需要完成化学转化。第四,具有其特殊功能的细胞、组织、神经系统和大脑,为人的有机体的健康形成复杂的活动整体。第五,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生物的、神经病学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机制,制约着人的存在和社会及其环境的追求目标的相互作用机制,这一切反过来又受到那些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正如萨顿所说:

把自然研究和同人的研究对立起来是最愚蠢

的事了,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中我们都必须同基本的:元论——人与自然——打交道。对人来说,还有什么事物能比人更有意义?然而,同其他人以及他们的共同背景自然界隔离开来的单个人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总是存在而且无所不在;把人从自然界孤立出来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观来观察和解释一切的。个人的癖好能够而且必须被排除,但是人类的天性不可能被消除。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才能理解自然。然而,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我们一直是在研究自然,因为没有自然我们无法理解人。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我们无法摆脱人,即使我们想这样做也不可能。科学的和谐是由于自然的和谐,特殊地说是由于人类思想的和谐。要得到真实的图像,不仅自然必须是真实的,而且作为镜子的人也必须是真实的。

不仅自然或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且人的文化活动体系或人性也是一个不可割裂有机整体,人为地肢解它们只能导致无或无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讲得很有道理: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定义。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体系,规定和制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周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它们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也许正是出于类似的考虑,丹麦哲学家海因强调:

所有问题,一旦我们肢解了它们,砍掉我们想砍掉的部分使其适合我们任意定下的特定框框,那么它们就会失去意义。要使一个问题有意义,你必须把人类全部知识同一切活动都考虑进去。

例如,在近代的开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一次进入了争辩的场所。对关于人的一般理论的探究,从此是以经验的观察和普遍的逻辑原理为根据了。这种新的科学精神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拆掉一切至今把人类世界与自然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的人为的栅栏。为了研究人类事务的秩序,我们就必须从研究宇宙的秩序开始。而且这种宇宙的秩序现在是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新的宇宙学——哥白尼著作中提出的日心说体系——是新人类学的惟一可靠的科学基础。反过来,对自然的研究何尝没有受到对人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文化的启示呢?韦克斯勒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科学观念(模型、假设)是在根植于科学家的历史时代中的文化框架内发展起来的。在科学概念中存在着文化风格和传统。”林德伯格也断言:科学思想与其他知识体系——哲学、宗教、政治、文学等——关系密切;“科学理论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历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

许多学者洞察到,人类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科和文化门类,尽管在表面上有诸多差异,但是在处于创造时刻或达到成熟阶段,其统一性就明显地呈露出来。塔利斯注意到,在最高的水平上,艺术和科学会聚。自然的数学化是一种灵感和工具,毕竟西方数学开始是作为用音乐术语诠释物质的方式和聆听天球音乐的方式。而且,过去的艺术是伟大的刺激物,可能在实践上有益于人类的成就的刺激物。在人的意识尝试越过对他的生命的禁忌和把日常的白昼转化为显圣的神灵时,艺术和科学二者是人类意识的伟大冒险。在最高水平上,手段王国在那里被归入,两种文化合二而一。B·巴伯则大胆地预言:自然秩序观念在19世纪的广泛流行,迎来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多产时期。类似的人类秩序若在20世纪出现,必将逐渐地显示出,社会科学在预见与控制人类事务方面是比“常识”更强的手段,从而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有益的影响。这样一来,“社会科学由于其成就为自己赢得支持,并反过来由于这些成就而加强了对人类秩序观念的信仰。我们也可能逐渐地认识到,人类世界并不比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更武断,更变幻莫测或更莫名其妙。只有社会科学和它的姐妹自然科学都走向成年,科学才能真正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

科学和艺术或者广而言之科学和人文在创造的时刻——不管是创造者的原始创造还是鉴赏者的继续再创造——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创造者灵感突发,想象张扬,自然和人合二为一。布罗诺乌斯基言之有理:

科学发现、艺术作品都是对潜藏的相似性的探索,宁可说是潜藏的相似性的爆炸。发现者或艺术家在它们之中呈现出自然的两个方面,并把它们融合为一。这是创造行为,独创性的思想就诞生在其中,它在独创性的科学和独创性的艺术中是同一行为。但是,它并非因之就是写诗的人和做发现的人的垄断。相反地,我相信,这种创造行为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惟有它才能把意义给予鉴赏行为。诗或发现存在于两个想像时刻:像创造时刻那么多的鉴赏时刻。当明喻带着我们回溯并同时说服我们时,当我们发现图画中的并置是奇特的和引起好奇心时,当理论同时是新颖的和令人信服时,我们不仅仅对某个他人的工作点头称许,我们重新演出创造性的行动,我们自己再次做发现。归根结底,在我们也俘获它,在我们也为我们自己做出它们之前,不存在统一的相似性。

卡西尔眼力好像更为深邃一些,他从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造成和谐”的箴言中受到启发,针对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提出对立面的斗争导致统一的思想——这也许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展现。

为了达到人类文化大统一的宏大目标,学者构想和设计了各种统一途径。诠释学不失为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因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在诠释学上具有统一性。实际上,这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借鉴人文学科常用的诠释方法(这在自然科学中是比较薄弱的或受到忽视的),促进自然科学向人文学科靠拢,从而达到二者的沟通和融合。罗蒂指出,自然对象和事实与人类社会行为和实践一样是有意义的,自然科学的经验材料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负荷,自然科学的理论与人类的旨趣、目标和价值密切相关。因此,二者在诠释学的基础上可以统一起来。谢廷娜(K.cetina)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事实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和事实具有相似的地位:是建构的而不是描述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都具有社会条件、背景特征和符号的解释的性质等基础,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应该具有相应的诠释学。赫西

(M.Hesse)通过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换,阐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诠释学意义上的统一性。这些发生在自然科学上的转换是:从质料和理论可分,事实客观独立,转向质料和理论不可分,事实根据诠释组织;从理论是在假设一演绎基础上产生意义的说明,转向假设一演绎图式是事实被看到的方式,不是与自然做外部比较的模式;从经验法则的关系是外在的,转向是内在的,因为所谓事实是由理论所阐释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语言精确,意义单一,转向语言难免也是隐喻的和不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曲解了科学阐释自然的方式;从意义与事实分开,理论的意义依赖于与外在事实的一致,转向意义由理论决定,意义依靠理论上的融贯一致。这五个转向使人文学科的一些要素和规范渗透到自然科学,从而明显地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或减少了某些隔阂。这些学者以及其他科学哲学家对自然科学的最新分析表明,自然科学具有与人文学科相近的特征和诠释学上的统一性。其一,自然科学的对象是主体构成的,而不是发现的,它们的存在取决于科学实践、科学语言和科学共同体。因此,必须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绝对性理解,以及科学的进步是向实在的真实描述逐步逼近的实在论观念。其二,各种自然科学都是在语义领域或传统中构成的,它们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也具有社会建构的特征,解释的意义域不可能被背景化。其三,自然科学像所有认识活动一样,是受特殊的人类旨趣引导的,这些旨趣尽管是社会地和历史地建构的,但却是普遍的。其四,自然科学也具有“筹划的”特征。诠释学的价值就是克服和消除所有知识形式之间的假的区别。当然,这并不否认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异,如方法、标准或规则、理论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否认在诠释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切并不构成二者在诠释学意义上有本质区别。

我基本赞同上述几位作者的说法和总结,不过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诠释学基础上的统一,只有在对自然科学的某些貌似“冷峻”、“严厉”的面孔淡化的情况下才是合情合理的。倘若走极端,抛弃自然科学严格的检验手段和评价标准,取消它的数量化和精密性的特色,把诠释学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不分青红皂白地强加于自然科学,这不仅有害于自然科学,对其他学科或文化门类也没有什么好处。行之有效的途径也许是,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创造条件让它们经常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促使它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最终达到统一的目标。

与我们的主张合拍,也与诠释学的统一途径类似的是,可以通过弱化自然科学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这在自然科学中早已进行了,如几率概念和不确定性原理的引入——以及提升社会科学的概括和预言能力,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靠近并沟通起来。陶伯正是这样考虑问题的:社会科学的实证论议事日程不再被普遍接受了,取而代之的是,被修正的社会科学如何基于它们自己的普遍规律发现的概念作为中心的理论关注持续下来。一个战略是把这样的探究由科学说明的连续统担当,在那里来自在自然科学中所采纳的比较松弛的定律观可以满足。这种论证路线往往导致赞同下述建议:需要一种新的类型的科学,于是这作为许多纲领的宽松的理论基础起作用,而这些纲领甚至不去试图给它们的努力披上科学合法性的外衣。正像有些学者提议的,社会科学家必须寻找新的描述标准,这些标准服从于把现象还原为简化的定律。社会科学的问题是,把似乎是社会现象的自然呈现的东西变为可以更好地被分析的新的词汇表。削弱因果律标准为预言社会行为提供了空间。人及其文化根本地和可归并地是自然界的延伸:人没有特殊的质,不值得特殊的地位。

发挥哲学的连通和综合功能,也是一种值得效法的人类文化大统一途径。卡西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不同的目的。如果我们使自己满足于注视这些活动的结果——神话的创作、宗教的仪式与教义、艺术的作品、科学的理论——那么把它们归结为一个公分母似乎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哲学的综合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寻求的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如果“人性”这个词意谓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就意谓着,尽管在它的各种形式中存在着一切的差别和对立,然而这些形式都是在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进而指出:

对于人类文化事实的这样一种组织I作,已经在各种特殊科学——语言学、神话与宗教的比较研究、艺术史——中开始了。所有这些科学都在努力追求某些原则,追求确定的范畴,以图借助这种原则和范畴把宗教现象、艺术现象、语言现象纳入到一个系统的秩序中去。要是没有这种由诸科学本身早已从事的综合工作,哲学就会没有出发点。然而另一方面,哲学不能就此止步。它必须努力获得一种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神话想象、宗教仪式、艺术作品的无限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现象之中,哲学思维揭示出所有这些创造物据以联结在一起的一种普遍功能的统一性。神话、宗教、艺术、语言,甚至科学,现在都被看成是同一主旋律的众多变奏,而哲学的任务正是要使这种主旋律成为听得见的和听得懂的。

事实上,在人类理智勃发的幼年和童年时期,哲学曾经是囊括人类所有知识的母体或统帅人类全部文化的旗帜;在当今人类理智的青年和壮年时期,哲学完全应当,而且能够发挥类似的连通和综合作用,只不过是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采取新的方式罢了。这就是,在承认各种学科或文化门类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追求它们的活动和创造过程的统一性,追求它们的目标和普遍功能的统一性。

审美也可以作为人类文化大统一的途径。歌德认为,诗人的眼睛在寻求自然的真实设计时可以服务于科学:“无论在哪里,也许任何人都会同意,能够把科学和诗统一起来。他们忘记了科学源于诗,他们没有看到,当事物变化时,二者能够再次作为朋友在较高的水准上相遇。”在这种意义上,审美可以重新整合经验决定性的官能。简言之,审美维度可以是桥梁,把作为科学的客观的东西与作为人性的主观的东西统一起来。科学家正像诗人一样,凭借相同的作为他的经验的主要组分的审美源泉。布罗诺乌斯基在提到柯尔律治论美时说:

柯尔律治在试图定义美时,总是返回到一个深刻的思想,即科学和诗都共同追求我们经验的多样性的统一。他说:诗是“多样性中的统一”。科学无非是追求发现自然界的杂乱的多样性中的统一,或者更严格地讲,我们经验的多样性中的统一。诗、绘画、艺术是同样的追求,用柯尔律治的话来讲,追求多样性中的统一。每一个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寻求人的经验的多样性下的相似性。

人类文化大统一的伟大蓝图有可能最终大致达成吗?威尔逊对成功充满信心。他看到,随着20世纪的结束,自然科学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寻找新的基本法则转向进行新的综合,以便理解复杂系统;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将这种综合叫做“整体论”。其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研究宇宙的起源、气候的历史、细胞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形成以及思维的物质基础等。在这些研究中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就,策略就是构建一种可以覆盖多个组织层次的、连贯的因果解释。所以细胞生物学家关注分子的集合,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神经细胞聚合在一起的作用模式。一旦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也便于理解。并没有什么原因能够说明,使用同样的策略就不能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别体现在问题的数量上,而不在解决问题的原则上。研究人类状况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前沿。反之,自然科学所揭示出的物质世界又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最重要的前沿。可以将契合论点概括如下:两个前沿是相同的。他乐观地表示,如果这个世界真是以有助于知识契合的途径运行的,那么文化事业最终将变成科学,这里指的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创造性的艺术。在21世纪,这些领域将变成两大知识分支。到时候科学将继续分化出不同的学科,这一过程已经深入开展,有的部分已经结合,而且继续结合到生物学中,还有一些已经与人文学科融合起来。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仍将存在,但是与原先的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在人文学科中,从哲学、历史,到道德依据、比较宗教和对艺术的解释,都将会与科学的关系更近,而且会和科学部分地融合起来。

(责任编辑 曾毅生)

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尚未成熟,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做到学以致用。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老式的科学教学模式与理念,把科学课堂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平台,师生之间共同构建轻松、高效的科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探究能力;方法

教师不能够只把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项教学活动,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素养,例如,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小学学科中所隐含的知识信息。教师要善于去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方式,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等,引导学生自主的动手、动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认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以后长久的学习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在課堂上学生缺少思考

因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就会组织大量的动手操作科学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科学实践活动存在形势重于实质的问题,导致学生只是盲目的动手操作,从来也没有真正去思考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缺乏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对于小学科学学科中所要表明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地去理解,科学这门学科的真正教学意义没有体现出来。

2.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由于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与理念,而自己掌握着科学课堂的主导权,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只是教师讲学生机械式的记忆课堂知识,学生成为了科学课堂教学的观众,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科学小组活动中学生都在旁观,很少有人真正地参与进去,无法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展开相应的探究。

二.新课程理念下,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本中存在的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科学是一门教育意义较强的学科,其中隐含着较多的德育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例如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的精神,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将来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例如,在学习“纸”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参与本堂课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随后让学生去思考纸的特点与用途有哪些?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与概括,随后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优秀的课外科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纸张的发展过程和造纸术这项发明,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从而能够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自己也能够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创设优秀的问题教学情景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优秀的问题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和理解,这样才能够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拥有正确的思考模式和学习方法。小学科学问题教学情境的设定要和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问题教学情境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选取学生熟悉、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磁铁有磁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塑料尺、木头、铜、剪刀、小刀大头针等物品,把这些物品都混合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认为哪些是磁铁能够吸引的?这是为什么?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教学知识,然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了铁类物质能够被磁铁吸住,然后教师在补充关于磁铁和铁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到的课堂内容,并且无形之中具备了探究未知问题意识。

2.3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

因为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知识量比较多,而教师一味地采用板书教学模式非常浪费课堂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所以教师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并且很多科学实验现象较为抽象、复杂,无法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往往只能够口头表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从而失去了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抽象的科学知识采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更为直观地表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提高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勇于去探索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来播放昆虫的一生、种子和植物的萌芽与生长,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很难捕捉,学生往往对这类现象非常感兴趣,那么教师利用视频模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之处,从而有想更加深入了解的想法。

总结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彤光.浅析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现状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105.

[2]刘同祥.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J].华夏教师,2017(02):53.

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又是学生科学进行学习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主的学习是学生了解自然、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探究式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评价

一、探究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模式和目标

(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

小学科学通俗的讲是指导小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程标准(或教材)中涉及的,与他们成长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训练和形成科学探究能力,逐步确立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自己的教学,讲真课,做真人。科学知识要让学生记,科学方法教师要扎扎实实的教,科学能力要反复的训练;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的日常生活学习与教学活动中进行持之以恒的渗透。先学会讲课,在尝试指导学生探究。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探究活动,教师要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在探究中教学生探究。而且小学教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创新不能只是落实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

(二)小学科学学科“探究教学法”基本模式

探究式教学是满足学生求知欲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探究式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究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因此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反思;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是他们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是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三)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课堂环节和目标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环节是:1.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2.对结果做出猜想和假设;3.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的实验计划;4.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5.搜集、查阅、整理资料和实验结果;6.分析和解读数据、思考及得到相应的结论;7.表达、交流和评议。

探究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学生能通过自己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且发现和提出疑问;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对问题的设想答案;学生能根据设想的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并且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学生会查阅、整理从课本及其他途径获得的一定的资料;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进行验证的;学生也能学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与学生和老师进行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理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据此来考虑后面的教学安排。教师要考虑、设计一些情景,使学生暴露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重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交流中明辨是非;教师可以告知科学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广义:实验、观 察等)重建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去伪存真。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设情景,暴露思想

如: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同学们外星人从来没有看到过水,你们能告诉他们什么是水吗?

观察一杯水:看、嗅、尝、听、摸。分组进行,组间交流;教师不断在规范孩子的表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无色的(白色),水是无味的(清凉的)——重建新的概念。

比较水、可乐等饮料与水的不同。抽象出“液体”的概念。

现在你可以再告诉外星人,对水你们有了哪些新的发现,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二)有效提问

在观察蜗牛一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教师这样去问学生:1.这是什么动物?知道的同学请举手。2.蜗牛属于什么动物?3.适宜蜗牛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4.蜗牛的特征有哪些?

问题可分为:事实性和思考性两种。事实性问题:如“是什么?”“有哪些?”之类的问题。学生只要照书本,不假思索就可答出,应尽量少提事实性问题。如“鸟类的特征是什么?”不如问“鸟类为什么适于空中飞翔?”;问“两栖纲和鱼纲有哪些不同点?”不如问“如何证明两栖纲是由鱼纲进化而来的? 题目尽可能是开放性的,要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学生的认识基础来设问。问题提出得越明确,认识任务表达得越清晰。减少那些无效提问:是什么?对不对?对于学生思维活动没有任何帮助。

三、总结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有个性、有创新,关注已有经验,简单明了,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中心问题。猜想与假设——关注学生有的经验,重视指导学生如何想问题。制定计划——因课而异,方法灵活,体现个性与创新。搜集证据——观察、试验、看书、查阅资料、上网等都是搜集证据的途径,科学教学中,观察和实验应作为首选的搜集证据的方法。重视合作。表达交流形成结论——重视学生交流的实效,重视用多种方法交流自己的成果,重视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重视合作,重视学生的结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要重实事。拓展与延伸——知识的应用与巩固,问题的迁移与深化等。研究什么问题,对此问题怎么想,用可行的方法研究研究是否这样,到底怎样,把研究的结果与大家分享。要正确处理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教学时多样化学习方式及相互促进,科学探究要进行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科学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科学探究的重点不要放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应着眼“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的拓展,让学生主体科学对待学习,科学对待自然。

参考文献:

[1]张伟峰.小学科学课堂合作探究教学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9).

[2]江美华,潘瑾.小学科学开展中长周期观察活动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9).

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且在新课程实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案例从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实验探究能力;素质教育

实验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过程,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探究性实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各种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参与的各种活动。[1]基本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生物实验探究课的重要目标,就学生而言,探究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和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生物课的整体教学。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讲解的多,学生动手的少,甚至是教师在课上讲实验,学生在课下背实验,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开展探究性实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首先我们要明确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和区别。

从上表来看验证性实验是实验者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未知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很明显探究性实验的要求较高,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规定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要求: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并提出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2]

现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探究能力。

一、教材分析

该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探究活动”内容,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该探究活动是依据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的原理,以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等知识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学生可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可行的实验方案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设计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简易性。本节内容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由于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本节课需要在课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出实验方案。

在课堂上教师可作出如下安排:①学生分别汇报各组的方案,自我暴露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②公选出部分具有典型优点和错误的实验方案,通过自我评判、合作交流,作出评价;③教师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作出简要的点评,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④各组根据预实验报告,简谈收获和经验教训;⑤通过上述的评价和报告过程,根据自己所选的生长素类似物和植物材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学生认识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能力储备: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1-3的探究实验,基本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已经具备了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但对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的应用理解上还不到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评述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尝试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是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利用数学方法记录和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

(2)通过合作与交流,逐步养成质疑、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通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认同预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和完善。

五、教学策略

杜威提倡“从做中学”,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是达成本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建构”,因此通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的评价,以及各小组通过合作交流来完善实验方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重要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建立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人来参加,共12人(选择理由:这样对后面的分组实验就可由该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合作实验的技能培训。

2.完成预实验:教师带领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在上本课前的三周,根据提供的生长素类似物的藥品“速效生根粉(40%NAA)”、吲哚丁酸生根粉、强力生根剂的用法用量说明,选择用何种枝条,用何种方法处理枝条,设置几种浓度,并计算好需要配制每种浓度需要的生根粉的用量及溶液的总体积,避免药品的浪费。

3.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本节课前两天,老师布置本探究实验的课题,全班各小组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自主设计好一份实验方案交给老师。老师看后,选出几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全班交流评价。

七、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

校园景色照片(月季花园)

讲述:

欣赏校园景色照片后,请大家说说你的第一感觉?

提问:如果请你用一株月季变成图中的月季花园,快速而又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评价并继续提问,最后得出结论:扦插

扦插成功关键是要生根。根据上节所学知识,有什么办法可以促进插条生根呢?

简述:市场上有很多种生长素类似物(示实物),它们因使用方法、植物种类、季节等导致其适用的浓度范围不同。

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就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来寻找最适浓度,从而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观察

思考与回答:

漂亮!

思考并回答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

准备进入探究活动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步实验

探究 提问:

根据这一题目,可知是探究性实验,请大家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呢?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并回答 调用学生的知识储备。

一、

提出问题 提出要求:

请学生根据所选的生长素类似物和植物枝条来回答。 积极思考并回答

调用必修1的知识储备,根据概念来判断该实验的三种变量。

二、

作出假设 提问:

如何对此实验作出假设? 积极思考并回答

三、

设计实验 讲述要点并与学生互动:一份好的实验设计必须要明确以下三点:

1.实验原理:

2.实验原则:

请大家说出有哪些原则?

3.三种变量:

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分别指的是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提供事先选出有代表性的3份实验方案供学生交流,并对自己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指出其不足和改进办法。

依序安排3个小组汇报:

第1小组、第2小组、第3小组 回忆、思考并回答

思考、小议并回答

应用实验设计原则,对自己的实验设计评价,并反思不足处

第1小组、第2小组、第3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发言 回忆必修1的相关概念并应用到此实验,解决有关变量的问题

调用知识储备,说出即可。

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出学生对探究实验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生生评价、老师适当点评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

小结、评价并抽问:

通过交流,大体上可归纳出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PPT展示实验步骤:

请学生回答:

指出每步注意事项…… 思考回答

争相抢答 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完整实验设计思路。

四、

生物兴趣小组汇报预实验的结果 提问补充:

具体的实验操作,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安排汇报:

请生物兴趣小组的代表来汇报预实验过程。 小组代表交流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设计实验时未考虑过的需注意的问题),实验感受,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 通过兴趣小组的展示,让其他同学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领悟到做科学研究需要恒心和毅力。

五、

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点评和小结:

八、反思

由于本课是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暴露出问题后,再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种合作交流式的学习,学生能及时发现实验设计中常常容易发生的错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发生,同时也对实验设计的相关原则在理解和应用上,理解的更透彻。

本课实施中重点在学生参与评价这一过程,怎样组织好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对3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评价,我做了这样的处理:第1小組由学生自由发言。第2小组采取小组讨论综合意见后再进行评价。由于有了前两个小组的评价作铺垫,对第3小组的评价就先由本组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同学补充发言。这样不致使教学程序单一重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课堂上生物兴趣小组代表汇报时,由于学生不一定想得周全,而且只是口述,其他同学印象未必深刻。教师有必要进行及时总结,注意提醒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这才有利于下节课的分组实验操作。如,浓度设置必须课前设计好表格;根据浓度和体积,计算出药品的用量;浓度较低时,如何具体操作使稀释到相应浓度等,都必须课前弄清楚,以免到实验室茫然失措。另外标签使用方面在分组实验时除了要注明编号、浓度外,还必须注明班级、小组,以免混淆。同时,还要提醒学生选材的时候注意选取容易生根的植物实验更易成功,这也可通过网上查询了解。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说明栀子花和富贵竹是较好的材料。从实验成本来看栀子花要便宜很多。但即使温度适宜,生根时间至少需要2周,最好3周后实验结果更明显。因此要持续定时观察实验结果,特别是生根后可改为每天观察,不能轻易下实验失败的结论。

此外,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活动完成之后,从中能体验到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不可比拟的。由此,实际上也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情感教育。

关于要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提出温度、光照、营养液、插条老嫩程度、插条种类、浸泡时间、浸泡深度对生根的影响。其中的插条老嫩程度、插条种类可由一个组同时完成。光照、营养液、浸泡时间、浸泡深度这几组实验只能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进行。而温度一项,由于本校还没有添置恒温箱,因此暂时无法实施。

这个实验看上去很难,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大,通过组内合作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如制作插条和配制溶液就可同步进行。此实验成本不高,我提供的四种生长素类似物最贵的才4元一包,而一个组的实验可能用不了一包,实验材料由学生选择自行带来,也就降低了实验成本,因此在每个学校都可顺利进行。该实验最难的地方,在于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做实验记录,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鼓励和进行辅导,增加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实施探究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但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了解学生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困难所在,精心设计讨论交流的焦点,引导思考方向,培养解决问题方法;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要有序地组织好探究活动,包括明确探究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协调好小组和整个班级的秩序、帮助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启发学生灵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做全程的引导和监督,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启发等,这些都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实验探究课师生的综合素质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中学生物整体教学和学生认识新事物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编著.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全面地论述了义务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且把科学探究置于课程的总目标中。本人认为,化学实验因其独特的魅力,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九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化学实验的引导、改进、设计、运用是培养和提升九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科学探究  九年级学生  化学实验  实验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作者改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事例,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作一些探讨,目的是改进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一、通过化学实验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

自主性是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特征。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科学探究,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可以显著增强他们进行实验的自主性。在化学学习中,魅力最大的就是化学实验。但是多数学生只是对实验过程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感兴趣,而对科学探究过程则不一定感兴趣,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我带领学生将这个实验分三个阶段:点燃前—点燃时—点燃后。其中在探究蜡烛燃烧产物时,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

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CO2和H2O。

做完这个实验,我又拿出酒精灯并点燃,让学生根据蜡烛燃烧的探究步骤,归纳出酒精燃烧的产物。学生们还针对以上探究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为什么蜡烛燃烧过程中可以看到黑烟,而酒精燃烧时则看不到黑烟呢?)接着他们又提出了假设,并寻找资料进行验证。由此可见,学生们在实验中表现了较强的自主性,并能较熟练地操作新的实验探究。

二、设计改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知识就存在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当学生认同这一观点时,就会极大地激发并持久保持着化学探究的兴趣,使得科学探究空间无限的延伸。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化学教材中,学完酸碱指示剂后,我布置了一个探究任务,探究生活中的哪些物质可以做指示剂,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紫卷心菜作为探究目标。下面是学生设计的实验及实验内容。

【提出问题】紫卷心菜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吗?

【猜想与假设】紫卷心菜汁能做酸碱指示剂

【查阅资料】紫卷心菜汁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显示的颜色。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得出结论】紫卷心菜汁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但不适合做酸碱指示剂。

【反思与评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提出了用浓度10%、20%、30%的Na2CO3溶液进行实验,且将两种变为红色和变为绿色的溶液倒在一起,有的变为紫色,有的变为蓝色,学生的思路不断得到拓展,学生的创新热情越来越高。

【表达与交流】生活中其他有色物质,如:胡萝卜汁、紫薯汁、苋菜汁等能否用作指示剂呢?

将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既体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多样性,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多向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它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可以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思考问题时,善于利用多向思维,可以突破“点—线—面”的限制,从而使思路更加畅通;促进学生善于随机应变,打破常规和定式。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用实验验证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学生设计了许多的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石蕊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方案二 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方案三 取NaOH溶液于烧杯中,测其温度为T1,再加入稀盐酸,测其温度为T2

方案四 向稀盐酸中先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铁钉

方案五 向稀盐酸中先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Na2CO3固体

方案六 向NaOH溶液中先加少量Na2CO3固体,再滴加稀盐酸

方案七 向NaOH溶液中先入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入酚酞溶液

学生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数量超过了我的课前设计数量。特别是方案六,我带领学生们做实验,发现此实验方案很难出现预期的现象,若改成定量实验则能达到目的,但又会因此加大难度。我引导同学们对上述几个实验方案进行讨论,结合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七种实验方案的综合比较、判断,确定了最佳实验验证方案(从操作的简易程度,现象是否明显等诸多方面考虑,方案二为最佳)。

四、实施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反思

(一)注意科学探究实验的条件

探究性实验要考虑四个条件:(1)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有一定的知识、方法储备;(2)科学探究实验内容不应超过化学课程标准,可以“起点高,落点低”;(3)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准备、进行实验。(4)科学探究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反思,并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转化为小论文等形式的文字稿。

(二)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次数

随着动手实验次数的增加,学生们能很快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式。这样,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就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高效地达到实验目的。

(三)鼓励学生寻找实验代用品

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可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和次数,发动学生多利用身边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课本上的科学探究实验和一些家庭小实验。

总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通过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的渗透和学生亲手实验的全面锻炼,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进前.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J].教学研究,2004(10):1314.

[2]赵坚志.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教学研究,2012(6):4344.

科学发展观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素养是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一方面指个人的学识、文化、道德品行;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能力、运动能力、思考能力等。因此,由此而引申出的科学学科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科学领域掌握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养成了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科学综合实践能力。就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切实培养和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科;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发现自然、探究自然,在掌握充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科学手段、技术等进行再创新,为人类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因此,这一学科领域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明确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而想要实现这一愿望就离不开教育的投入。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就是希望可以通过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深化文化内涵的途径来达到理想中的目标。并且在小学科学新课改革中也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加之,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科学教育思想应当渗透到生活教育中。当然,能够支持学生科学素養培养的理论依据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在告诉小学科学教师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其意义十分重要。

二、强化对小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

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科学知识作为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儿童很难集中全部的精神在课堂上学习,并且就算是勉强集中精神,也没有很好的维持方法,最终注意力也会涣散。因此,在对儿童实施科学知识启蒙教育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儿童学习中的客观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比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相关内容时,首先,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对儿童进行启发:“同学们,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可以听到声音呢?”有的学生说:“人在说话的时候。”有的说:“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时候。”还有的说:“汽车刹车的时候。”……然后,再次追问:“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些生活中声音的产生是因为什么呢?或者说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借此,让学生到教材中寻找答案,他们就会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儿童的科学实验探索精神,也是对儿童科学素养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实验精神主要包括细致观察、实事求是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时,结合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演示让孩子们细心观察,感悟科学奥秘。比如,太阳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家庭生活中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最好的例证。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搜集相关制作材料,如矿泉水瓶、黑墨水、橡胶管等,然后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制作一个小太阳能热水器,并且布置给儿童家庭作业,那就是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如此,儿童想要制作成功,就一定要细心观察教师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操作环节,而回到家与父母一同制作,更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四、提升儿童科学实践能力

实践是手脑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结果,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学科的总体特点,为培养人的动手操作、发明创造能力提供了充分、良好的便利条件,而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便利,调动儿童多种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依据一定的科学实验要求对所探究的个体,如实际物体、标本、问题等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获得最为直接、清晰的学习印象,为他今后在科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进行创造、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儿童科学学科的整体素养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是科学品质、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综合能力的结合体。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我们应当关注儿童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所有的小学科学教师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科学创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让我们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快捷、便利之路上。未来我们还有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实现,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互相勉励,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玉娇.刍议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5).

[2]罗小平.促进小学生语文科学精神素养发展的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4).

[3]黎雪娇.小学科学课堂评价探讨[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编辑 冯志强

上一篇:经济型饭店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