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

2023-09-21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B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C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

D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 D )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5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4、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 我国国情

5、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保质期的完整定义是:( A ) A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B食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C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

D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未注明保质期的为一年。

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C )。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D、刑法责任

7、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A)。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D、监管许可

8、( C )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A、卫生部 B、质检总局 C、国务院D、食药局

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根据( C )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0、食品安全标准是( B )的标准。 A、自愿性B、强制性C、科学性D、民主性

1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 C )。 A、抽检 B、检查 C、免检 D、监督

12、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 B )。

A、免费抽检 B、购买抽取的样品 C、随意抽取 D、仅收取检验费

13、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 )。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 C、保护食品经营 D、严惩违法行为

14、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当遵守( D )。 A、食品安全法 B、食品卫生法 C、产品质量法 D、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15、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或原料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 A )。

A、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 C、培训证明D、经营许可证明

16、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 C )。 A.矿泉水标准要求 B.纯净水标准要求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D.蒸馏水标准要求

17、关于农产品污染问题,以下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C ) A.农产品污染的惟一因素是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B.有虫眼的蔬菜说明没施农药,因此属于放心菜 C.长期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 D.包装好的蔬菜就是放心菜

18、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19、《食品安全法》规定,( A )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 D )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

B.2009年6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21、下面哪项权利不是《食品安全法》赋予组织和个人的? (C) A、举报权B、知情权C、名誉权D、建议权

22、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C)。 A.矿泉水标准要求 B.纯净水标准要求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D.蒸馏水标准要求

23、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 我国国情

24、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C )。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D、刑法责任

25、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 )。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 C、保护食品经营 D、严惩违法行为

26、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27、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 C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A、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B、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

C、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D、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要求

28、违反《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 C )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三年 B.五年 C.十年 D.终身

29、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或原料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 A )。

A、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 C、培训证明D、经营许可证明

30、对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 B )处理,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A、内部食堂使用 B、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

C、销售给职工 D、重新包装上市

31、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保质期的完整定义是:( A ) A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B食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C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

D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未注明保质期的为一年。

32、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C )。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D、刑法责任

33、下列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是( A )。 A纯牛奶 B.酱油 C.方便面 D.火腿

34、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 C )。 A.矿泉水标准要求 B.纯净水标准要求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D.蒸馏水标准要求

35、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当遵守( D )。 A、食品安全法 B、食品卫生法 C、产品质量法 D、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6、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A )。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D、监管许可

37、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 我国国情

38、下列( D)不可以作为食品监管抽样检验判定时的依据。 A、企业标准 B、产品明示的质量承诺 C、没有明示在食品标签上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D、没有明示在食品标签上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39、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D )规定。 A.国家卫生计生委 B.质检总局 C.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 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0、以下关于食品产品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食品产品标准中不得规定卫生指示菌指标 B. 我国的食品产品标准中应当与国外规定完全一致

C. 一个产品没有食品产品标准执行,就意味着不用符合任何标准的规定

D. 执行食品产品标准时,应同时符合基础标准

41、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 C )。 A.矿泉水标准要求 B.纯净水标准要求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D.蒸馏水标准要求

42、关于农产品污染问题,以下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C ) A.农产品污染的惟一因素是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B.有虫眼的蔬菜说明没施农药,因此属于放心菜 C.长期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 D.包装好的蔬菜就是放心菜

43、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44、如果一个企业申请新的食品添加剂,应当向以下哪个部门提出申请?( B )

A. 省级工商行政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5、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或原料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 A )。

A、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 C、培训证明D、经营许可证明

4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C )。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D、刑法责任

47、下列( D )情况下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A.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B.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D.掩盖已经发生腐败变质的肉类和海产品。

48、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 我国国情

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 B )的标准。 A 推荐执行 B 强制执行 C 自愿执行 D 参考执行 50、以下关于食品产品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食品产品标准中不得规定卫生指示菌指标 B. 我国的食品产品标准中应当与国外规定完全一致

C. 一个产品没有食品产品标准执行,就意味着不用符合任何标准的规定

D. 执行食品产品标准时,应同时符合基础标准

51、本市目前正在食品安全方面创建的目标是( A ) A.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B.国家质量安全城市

C.国家安全城市 D.国家美食城

52、发霉的茶叶不能喝的主要原因是( A )。 A.发霉的茶叶可能含有大量毒素,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 B.发霉的茶叶泡出的水浑浊 C.发霉的茶叶喝后容易引起牙齿疼痛 D.霉变的茶叶失去了香味

53、合格的奶粉不会出现下列那种情况( B )。 A天然的淡黄色B有结晶C清淡的乳香气D松散柔软

54、生豆角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防止吃豆角时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采用( D )烹饪。 A.低温短时间 B.低温长时间

C.高温短时间 D.高温长时间

55、2018年1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 A )

A.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B.社会共治 美好发展 C.品质消费 杜绝浪费 D.安全消费,和谐消费

56、国家食药监局印发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开通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是多少( D ) A.12315 B.12306 C.12333 D.12331

57、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58、2018年1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 A )

A.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B.社会共治 美好发展 C.品质消费 杜绝浪费 D.安全消费,和谐消费

59、郊游时,看见野生蘑菇,您应该怎么做?( D ) A.采下来带回家食用B.凭经验判断无毒的就可带回家食用 C.咨询围人后感觉安全再食用 D.野生的蘑菇不安全,不采摘也不食用

60、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B )。

A.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B.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C.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 D.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61、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保质期的完整定义是:( A ) A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B食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C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

D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未注明保质期的为一年。 6

2、“三无”食品是指( D )。

A.无厂名厂址、无行业规定、无保质期的食品 B.无配料表、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C.无生产批号、无生产日期和无保质期的食品 D.无厂名厂址、无品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63、国家食药监局印发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开通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是多少(D ) A.12315 B.12306 C.12333 D.12331 6

4、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 ) A.催吐 B.吃止泻药物 C.进行人工呼吸D.向食药局报告 6

5、以感官鉴别鲜奶色泽时,优质鲜奶的颜色应该是( A )。 A.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B.白色中稍带青色 C.呈浅粉红色 D.显著的黄绿色

66、关于户外采食野菜正确的说法是( D )。 A.所有野菜都可以放心食用

B.野菜虽清香鲜嫩,富含营养均能食用

C.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可以食用 D.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用后,轻者会感到闷、胀、呕吐,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吃前要小心辨别。

67、亚硝酸盐属剧毒类化学物质,又叫工业用盐,如酸菜中就含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吃酸菜时最好吃一些( C ),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危害。 A.绿色食品 B.新鲜蔬菜

C.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D.各种杂粮

68、( B )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事件 B.食品安全事故 C.食物恶性事件 D. 食物原料污染

69、( B )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 消费者 B.任何组织或个人 C. 食品生产经营者 D.食品企业

70、本市目前正在食品安全方面创建的目标是( A ) A.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B.国家质量安全城市

C.国家安全城市 D.国家美食城 7

1、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72、在购买食品或原料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 A )。

A、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 C、培训证明D、经营许可证明

73、消毒后餐具表面有残留水不应使用( B )的方法进行处理。 A.红外线烘干

B.抹布擦干

C.自然沥干

D.热力烘干

74、食品安全法关于预包装食品的完整定义是:( C ) A 预先定量包装的食品

B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的食品 C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D 准备包装或制作食品的总称

75、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 ) A.催吐 B.吃止泻药物 C.进行人工呼吸 D.向领导报告 7

6、本市目前正在食品安全方面创建的目标是( A ) A.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B.国家质量安全城市

C.国家安全城市 D.国家美食城 7

7、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C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7

8、2018年1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 A )

A.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B.社会共治 美好发展 C.品质消费 杜绝浪费 D.安全消费,和谐消费 7

9、郊游时,看见野生蘑菇,您应该怎么做?( D ) A.采下来带回家食用B.凭经验判断无毒的就可带回家食用 C.咨询围人后感觉安全再食用 D.野生的蘑菇不安全,不采摘也不食用 80、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B )。

A.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B.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C.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 D.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81、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保质期的完整定义是:( A ) A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B食品在常温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C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

D食品在出厂后保持品质的期限,未注明保质期的为一年。 8

2、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 ) A.催吐 B.吃止泻药物 C.进行人工呼吸 D.向领导报告

83、亚硝酸盐属剧毒类化学物质,又叫工业用盐,如酸菜中就含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吃酸菜时最好吃一些( C ),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危害。 A.绿色食品 B.新鲜蔬菜

C.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D.各种杂粮

84、( B )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事件 B.食品安全事故 C.食物恶性事件 D. 食物原料污染

85、( B )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 消费者 B.任何组织或个人 C. 食品生产经营者 D.食品企业

86、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的是( C ) A.油炸类食品 B.汽水可乐类食品

C.熟食卤味类食品 D.烧烤类食品

87、食品污染的来源有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 D )。 A.细菌性污染 B.病毒性污染

C.病原性污染 D.化学性污染 8

8、“三无”食品是指( D )。

A.无厂名厂址、无行业规定、无保质期的食品 B.无配料表、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C.无生产批号、无生产日期和无保质期的食品 D.无厂名厂址、无品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8

9、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

A.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B.天然的食品都是绿色食品 C.野生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D.绿色食品是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90、2018年1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8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 A)

A.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B.社会共治 美好发展 C.品质消费 杜绝浪费 D.安全消费,和谐消费 9

1、食堂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 C )。 A.矿泉水标准要求 B.纯净水标准要求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D.蒸馏水标准要求 9

2、关于农产品污染问题,以下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C ) A.农产品污染的惟一因素是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B.有虫眼的蔬菜说明没施农药,因此属于放心菜 C.长期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 D.包装好的蔬菜就是放心菜

93、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D )。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9

4、食品污染的来源有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 D )。 A.细菌性污染 B.病毒性污染

C.病原性污染 D.化学性污染

95、国家食药监局印发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开通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是多少(D ) A.12315 B.12306 C.12333 D.12331

96、 消毒后餐具表面有残留水不应使用( B )的方法进行处理。 A.红外线烘干

B.抹布擦干

C.自然沥干

D.热力烘干

97、最易污染黄曲霉并产生黄曲霉毒素B1的食品是( D )。 A.家禽及蛋类 B.蔬菜及水果 C.水产品 D. 花生、玉米

98、食品安全法关于预包装食品的完整定义是:( C ) A 预先定量包装的食品

B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的食品 C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D 准备包装或制作食品的总称

99、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 ) A.催吐 B.吃止泻药物 C.进行人工呼吸 D.向领导报告 100、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B )。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2、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研究

3、现行食品检测的质量管理与展望

4、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5、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6、影响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实施有效性的风险与建议

7、食品检测中有机磷农药的常用检测方法探析

8、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分析

9、探究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0、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

11、试论如何有效控制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

12、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3、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探讨

14、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5、食品检测中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16、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

17、关于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探究

18、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探究

19、论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0、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展望

21、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22、食品检测中有机磷农药的常用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23、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4、基于在食品检测分析中应用高分辨质谱法的探索

25、提升食品检测技术严防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26、食品检测流程中重点环节分析与管理实践

27、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发展及具体方法分析

28、分析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29、食品检测中的快速检测技术探讨

30、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探究

31、浅析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32、食品检测中生物检测技术的方法与应用

33、浅谈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4、浅谈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35、注重食品检测 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36、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分析

37、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8、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

39、食品检测第一步检测样品前处理

40、食品检测中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实验室管理

41、基于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

42、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43、食品检测过程环节分析

44、刍议食品检测提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研究

45、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性分析

46、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有效性

47、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48、食品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49、浅析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添加剂成分的检测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一种新兴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由于灵敏度高、准确、简便、快速等特征,在当前的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本文分析了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以期引起重视。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离子色谱法;检测

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保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要认识到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重要性。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为保证食品的色、香、味和防腐,会向其中加入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一旦人体摄入量过多就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比色法等传统检测方法,由于处理过程复杂烦琐,灵敏度低、易受干扰,无法同时检测,基于此,离子色谱法的诞生打破了传统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藩篱,在当前的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1 离子色谱法概念

作为一种新型液相色谱技术,离子色谱法因具有操作方便、简便、灵敏度高、快速等特征,当前被广泛运用到食品检测分析中。该技术打破了传统食品检测需要纯化的过程,能够及时、快速、精准地完成多组分测定,可以检测食品当中高基体浓度下的低含量成分,避免传统食品仪器分析和检测手法不足的弊端,一方面能有效检测物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分析有机碱和有机酸。随着化学检测技术的日益完善,新色谱技术应运而生,如梯度洗脱、新固定相合成等,这些离子色谱能够及时、精准地分析出中性化合物、极性有机物等离子化合物[1]。当前最常用的是离子色谱检测双柱法,该技术以传统单一的化学抑制型电导法为基础,随着离子色谱检测双柱法的日益完善和发展,逐渐演变为光化学、电化学以及多种分析法仪器联用方法,促进了离子色谱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升。

2 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2.1 无机离子检测

检测食品当中的添加剂含量是否超标,只需检测被检测食品当中包含的离子含量和成分,根据测定结果分析被检测食品加工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是否满足相关营养要求,作为检测阴离子最快、最精准的技术,离子色谱法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以氟元素为例,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氟元素有助于促进人体牙齿组织结构的形成,促进骨钙沉淀,进而吸收人体所需的磷与钙。若氟摄入含量过多,则会出现氟斑牙,严重还会造成关节病变或骨骼畸形问题。茶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饮品材料,其中富含氟,在检测茶叶质量时,可借助Ionpac As9-HC分离柱进行碳酸钠洗脱,进而更好地降低溶液pH值,最大化的利用离子色谱技术进行无机离子检测。

针对铅元素实施阳离子检测中,由于铅元素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往往又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或者食品容器中,比如部分酒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或者容器中含有过量的铅元素,酒制品受到一定的铅污染,导致食品检测难度不断上升。利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具有便利性,如通过CG50A+CS50A色谱柱、紫外线检测仪Ulimate 3000Varible Wableng Detector与50 mmol/L KOH+

80 mmol/LH2CO3流动相结合的检测方式,控制色谱柱在温度35 ℃,从而获得最佳的铅元素检测效果[2]。

2.2 亚硫酸盐检测

当前亚硫酸盐主要作为食品抗氧化剂被运用到食物添加剂当中,一旦误食或直接接触,则会导致部分人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还会威胁其健康,因此要依托离子色谱法对食物的亚硫酸盐进行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合理控制[3]。离子交换之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和电化学检测器离子色谱法当前被广泛运用到亚硫酸盐检测中,上述方法可有效检测出食品中所含有的亚硫酸盐总量,且检测结果精准度高,另外,离子交换之电导检测方法运用到亚硫酸盐检测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电极中毒现象的发生,且检测效果好。

2.3 三聚磷酸盐检测

三聚磷酸盐属于食品中一种常见的添加剂,主要应用于罐头、果汁及熟食等大众型食品之中,可以避免食品脱色问题,提升食品的鲜香程度以及维持水分[4]。其本质属于食品添加剂,过量地添加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需要通过食品安全检测,以确保该添加剂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利用离子色谱法实施检测时,可以获取该添加剂的分布图谱,从而对其添加量进行判断。基于传统的检测方式,往往存在检测预处理程度复杂、检测效果失真及检测时间跨度长等问题,不仅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更使得检测成本居高不下,且部分食品中还含有部分焦磷酸盐、正磷酸盐等。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离子色谱法的应用解决了这一困境,通过检测所生成离子色谱柱,再经过1.5 mL/min流速的氢氧化钠梯度淋洗,能对样品中的三聚磷酸盐实施精准检测,并且可以随机检测出焦磷酸盐、正磷酸盐等物质的含量,大幅提升了检测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4 丙酸钙检测

丙酸钙在食品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是实现抗菌、防腐,延长食品的存储时间。丙酸钙呈现为一种白色结晶、结晶粉末或者颗粒状,无臭或轻微丙酸气味,遇酸会游离出丙酸,由此发挥出其抗菌防腐的功效。该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可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转化,并向人体补充钙质,因此该物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广泛應用于果冻、果酱、面包、饮料等食品[5]。但为了更好地监管添加剂成分,丙酸钙的检测必不可少,尤其是过度添加会抑制有益菌群,从而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6]。离子色谱法实施丙酸钙检测可快速有效地获得丙酸钙含量数据,比如在豆制品的检测中,可利用样品酸化处理并提取乙醚,再使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针对样品实施检测。另外,也可选取C18固相萃取柱检测,解决检测的广泛适用性问题,简化检测的流程和节省时间。

3 结语

综上所述,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备了广泛的适用性,包括便捷、灵敏、选择性好及多组分测定等诸多优势,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和空白,进一步增强了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因此,要加强离子色谱法的应用与开发,以离子色谱法作为高压液相色谱法的补充,使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琳,黄冰锋.探索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9(21):285.

[2]王诗圆,杨帆,莫文电,等.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食品,2020(5):124-126.

[3]蔡燕燕,于军波,谭卫红,等.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2013(6):1-6.

[4]张静,谢亚丽,吴琦.应用离子色谱法 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2020(10):114.

[5]许晶冰,蔡灵利,毛庆.离子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5种食品添加剂[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53(12):1419-1422.

[6]吴佳佳.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粮食流通技术,2016(4):84-85.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对食品质量实施快速检测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只能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之一。全所上下要高度重视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快速检测工作,充分认识加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工作对于履行食品市场监管职责、防范食品安全系统性和区域风险性、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的重要意义。要把食品监测与市场巡查、案件查处、制度建设、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食品检测人员要加强对快速检测设备的日常保管、维护,充分发挥检测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1、重点时段:

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十一”、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长假期间。

2、重点场所:

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店等。

3、重点品种:

乳粉、乳制品、月饼、白酒、矿泉水、食用油、葡萄酒、蜂蜜、膨化食品、果汁饮料、果冻、果脯蜜饯、酱油等。

农药残留检测:蔬菜、瓜果、茶叶等。

4、重点项目:

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亚硝酸盐和重金属检测

肉制品:亚硝酸盐监测,瘦肉精检测和水分检测,食用过氧化值检测

食醋:总酸检测

酱油:氨基酸态氮检测

饮料:色素、糖精检测

水产品、水发产品:双氧水和甲醛检测

大米、谷物:黄曲霉素检测

米面类、豆制品(副食品):二氧化硫、吊白块检测

甲醛检测:水产品及制品、水发产品等。

吊白块检测:腐竹、米、面及豆制品等。

二氧化硫检测:米、面制品、腐竹、莲子、干菜类等。

蛋白质含量及三聚氰胺定性检测:奶粉、液态奶。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1 内在性能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内在性能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阻隔性能等。

1.1 物理机械性能

拉伸试验是最基本、用途最广泛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是指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拉伸速度下, 对塑料试样施加拉伸载荷使试样产生变形直至材料破坏的过程。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拉伸应力、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等一系列的性能指标, 并绘出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用于判别材料的宏观机械性能。 (1) 拉伸强度:这是塑料薄膜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它表示在单位面积的截面上所能承受的拉伸负荷。在塑料薄膜中, 聚酯薄膜 (BOPET) 的拉伸强度最高, 一般可达200MPa以上, 是聚乙烯 (PE) 薄膜的9倍多。 (2) 断裂伸长率:表示一定长度薄膜的单位截面承受最大拉力发生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断裂伸长率表示薄膜的韧性。BOPET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在100%左右。若断裂伸长率偏低, 则表明薄膜的脆性增加。 (3) 弹性模量: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在弹性范围内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之比叫做弹性模量, 也称杨氏模量。BOPET薄膜的弹性模量在4000MPa以上。塑料属于粘弹性材料, 其拉伸的过程是一个应力松弛过程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低速拉伸时, 分子链来得及重新排列, 其拉伸强度减小, 伸长率增大;高速拉伸时, 高分子链段的运动跟不上外力作用的速度, 呈现出脆性行为, 强度增大, 伸长率减小。由于拉伸的速率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 对于不同的材料, 应根据其对速度的敏感度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拉伸速率。此外, 拉伸测试的结果与试样制备、状态调节、测试环境的温湿度等都有密切关系。

1.2 光学性能

作为塑料包装材料, 对塑料薄膜的光学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雾度、透光率、光泽度等。 (1) 雾度:透过透明薄膜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投射光通量之比, 用百分比表示。雾度表征透明材料的清晰透明程度。 (2) 透光率:是指测定透过薄膜的光通量与入射到薄膜表面上光通量的百分比。BOPET薄膜的透光率在80%~90%以上。雾度和透光率的测定按GB/T2410的规定进行。测试仪器可采用球面雾度仪测量, 量程0~100%。 (3) 光泽度:表示薄膜表面平整、光滑的程度, 可通过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来测定。光泽度使用光泽度仪测定, 对高光泽度材料的测量采用20°折射角, 对中高光泽度材料常用45°折射角, 其量程为0~160%;中等光泽度材料使用60°折射。BOPET薄膜的光泽度 (45°) 在130%以上。

1.3 热性能

热性能主要指热收缩率:它表征塑料薄膜的热稳定性能。薄膜的热稳定性与其聚合度、结构、薄膜的结晶度和拉伸工艺 (例如热定型温度、拉伸条件下的热松弛、冷却定型) 等因素有关。聚酯薄膜热稳定性测定:取尺寸为120mm×120mm的正方形试样5片, 在试样纵横向中间画有互相垂直的100mm×100mm标线, 将他们平放在150℃±1℃的恒温烘箱内, 保持30min后取出, 冷至环境温度后, 分别测量纵横向标线长度, 计算出试样的热收缩率, 取算术平均值。聚酯薄膜的热收缩率, 一般纵向为1.5%~3.0%, 横向控制在0或0以下。对烫金膜、转移膜等用途的, 要求热收缩比较严格, 特别是要求横向收缩率为零或是负值。

1.4 表面性能

(1) 摩擦系数:表征薄膜表面粗糙度, 摩擦系数的大小影响到薄膜的收卷性能和薄膜的使用性能。摩擦系数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粒径大小和添加量。摩擦系数分: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低于静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按GB/T10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的规定进行。 (2) 表面润湿张力:表示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的大小。在印刷过程中, 如果材料表面张力偏低, 就不可能有较好的润湿性能, 转移到材料表面的油墨量也就偏少, 无法取得较好的印刷效果;在复合的过程中, 表面张力不足, 引起上胶量的减少, 容易导致产品的剥离强度下降, 甚至产生脱层的现象。因此, 塑料包装材料表面张力的大小一定要满足生产的要求。

1.5 阻隔性能

包装用塑料薄膜的阻隔性能主要是指塑料薄膜阻隔气体 (主要是氧气) 、水蒸气透过薄膜的能力。通过测试塑料薄膜、片材的透气透湿性能, 可以用于指导塑料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合理选用原材料和产品结构, 提高包装产品的质量, 并为确定包装产品的保质期或叫货架期提供有效依据。 (1) 氧气透过量。目前, 国内通常应用的透气性试验方法是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试验仪器由低压腔和高压腔组成, 测试时将薄膜试样贴在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 两腔密闭后用真空泵抽真空, 然后向高压腔内充1个大气压的试验气体 (氧气) , 通过测量低压腔的压力增量来计算氧气的透过量。透气性测试结果主要受温度、气体种类、薄膜结构和性质、以及气体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试验温度高, 聚合物结构松散, 非极性、结晶度低的聚合物, 则气体的透过量较大, 反之较小。 (2) 水蒸气透过量。水蒸气透过量是指在规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下, 一定水蒸气压差和一定厚度的条件下, 1m2试验在24h内透过的水蒸气量。透湿度是材料防潮性的标志, 透湿度越小, 防潮性能越好。目前水蒸气透过量试验主要是按GB/T 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条件A进行, 即 (38±0.6) ℃, 相对湿度 (90±2) %。塑料薄膜的透湿性与其组成、分子结构、分子聚集状态、结晶度及测试温湿度条件有关。有高阻隔、中阻隔、低阻隔之分。为了提高薄膜的阻隔性, 往往采用多层复合、真空镀铝、纳米改性等方法。

2 结语

现在包装用塑料材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中所占包装材料的总消耗量多在20%~25%之间, 而且逐年呈增长的趋势, 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推出高性价比以及环保化的新品种、新材料, 塑料薄膜已经是当今最重要的包装材料之一。与塑料包装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就是要对包装材料各种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 切忌只看重材料部分性能的提高, 而忽视某些性能下降可能带来的危害, 更要杜绝检测不达标就用于包装的现象, 因为食品的包装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 而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又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然而没有哪种材料的使用是绝对安全的, 塑料薄膜也是一样, 因此对于食品用软包装材料的检测是完全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1.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近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开始组织实施食品标准的制订及修订,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将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2.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十五”期间,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研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从客观要求来看,“十五”期间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应用。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就是评价食品中有关危害成分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这些成份或物质的安全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在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以对不安全食品的立法、清除市场上的不安全食品和负责部门认可项目的实施作为基础的。这些传统的做法由于缺乏预防性手段,故对食品安全现存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不能做出及时而迅速的控制。我国必须建立一套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同时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从而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以新技术的安全评价为例,基因工程和辐照等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领域的引进,也对食品安全提出了特殊的挑战。某些新技术虽然会提高农业生产量,同时也可能使食品更安全,但若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必须对其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而且这种评估必须公开、透明,并采用国际上认可的方法。

三、初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1.法律建设是信用体系的外在保障。通过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内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明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2.道德约束是信用体系的内在要求。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道德约束和法律建设是一对互补关系。道德和法律相比较,在食品安全的覆盖领域方面要比后者广泛得多,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政府应在食品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同样纳入到食品安全征信范围中去。

3.健全的机制是信用体系的内容。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信用信息使用机制、信用信息发布机制以及企业的申诉机制等均是信用体系应当囊括的内容,而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主要规范信息征集渠道和范围,可以包括主管部门的公告和奖惩记录、有关媒体报道以及被评价对象自己的报告等。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主要有信息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信息保存期限等。信用信息使用机制和发布机制主要规范信息使用和发布的范围、主体以及程序等内容。建立企业申诉机制是为了确保信用的准确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职能部门自行公布与其相关的信息,但现实中不仅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公布也出现不一致。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食品安全监管发展水平不均衡,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全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整体监控,有助于协调、解决全国性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利于食品安全研究数据的汇总,对食品的多头管理也使信息网络建设成为必要。信息共享不仅可以使各部门随时了解当前食品领域的安全形势,也从整体上节约了监管成本。网络的便捷与及时能够实现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动态监测,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做出决策,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小。通过网络运行体系,对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归纳、汇总,经过科学的研究分析,由有关部门统一对外发布,引导公众在对食品的选择中趋利避害,同时避免了由于发布信息矛盾而造成的政府威信下降和公众选择的困难。

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政府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监测、收集、使用、发布等工作的重视程度已提到应有的高度。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为此,应尽快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

上一篇: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范文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