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范文

2023-09-15

食品安全检测范文第1篇

食品检测对我们生活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还能保证生命安全。对于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而言,为社会提供食品安全详情的数据,反映了社会各项食品安全情况,使食品行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食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的价值意义

食品检测实验室对食品进行检测,防止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例如人造鸡蛋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食品检测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伴随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温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人们更加注重食品营养与健康。而食品检测实验室能满足这部分要求,检测食品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专业化检测流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保障。

2. 食品检测工作要求

2.1 质量保证实验室要求

从研究对象角度讲,食品检测实验室存在不同,要想保证食品检测良好实施,依据不同情况,建立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技术规范,依据检测需求配置检测设备,防止影响检测工作,增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应注意的是,温度与灰尘等因素会影响检测活动的实施。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实验室管理中,全面解决污染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2 质量保证人员要求

要想提升食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作为检测机构应加大管理检测人员,健全人员培训机制,了解技术人员学习精力情况等。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理论知识对检测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加大检测人员培训十分重要。食品安全关乎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在食品检测中,满足上述要求,利于保证食品检测工作具备有效性,给予食品检测有力的支持。

3.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控制面临的问题

3.1 食品检测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理想

从社会问题角度讲,食品安全检测是尤为重要的。在选择员工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则不利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控制,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低,会影响食品检测行业数据报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源于没有给予食品检测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关注,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缺乏经验。纵观食品检测行业,大部分人员是从大学生毕业培训与学生毕业上岗中进行挑选的,这部分学生融入社会中,对食品安全检测缺乏足够的经验。加之食品安全检测公司没有给予老员工理论知识的培训,造成新员工实践经验不足,老员工理论知识较为匮乏。在当前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总方向具有明显的变化,一些陈旧性经验不能顺应当前食品检测方式,使得一些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和食品检测需求不一致。操作人员检验过程中,仅仅依据标准进行操作,不能全面判断异常情况。针对检测过程质控手段,或是加标回收作用没有充分性理解,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导致实验结果复现性不理想。加之操作不当,安全防护知识不足,造成安全事件的发生。

3.2 仪器设备维修对食品检测实验室具有一定影响

对于食品检测,先进设备仪器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确保食品检测提供数据具备精准性,才能为社会传递详细化数据分析。但仪器设备维修保护需要一定的费用,进口大型食品检测仪器设备,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但一些设备实际的利用中,没有发挥经济价值,剩余价值没有得到合理开发,造成仪器设备存在损耗,没有发挥功效。长期下来,利用次数逐渐减少,加上从业人员没有给予这部分设备一定的重视,没有做好设备保养维修,造成仪器设备出现损坏的情况。当有需求时,再次维修,会造成经济损失的出现。

3.3 缺乏成熟的管理评价体系

要使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得到快速发展,完备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是不能确保生命安全的。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管理体制,对食品检查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工作有序性。此外,健全的管理体制,确保食品检测数据具备精准性。不仅仅是食品检测,相关行业都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是行业发展的基本,如果没有这样的基本,则不能做出大成就,纵观当前一些食品检查实验室缺乏这样的管理机制。此外,对于实验室而言,对技术人员进行评价监控,保证状态可控。从考核方式角度讲,具有单一性,以书面方式与口头方式为主,监督人员对重点对象监督过程中,制定的计划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监督效果不理想,操作人员针对内部环境波动缺乏敏感性,不能发现检测异常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具误差较大的检测报告,检测效果极为不理想,不能做好食品安全问题监测。

3.4 实验室环境存在问题

在食品检测中,实验室是主要地点,关注环境对食品检查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纵观日常食品安全检测数据不难发现,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在当前背景下,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予了食品安全一定的关注,作为食品检测中心,确保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环境具备完整性,将检测数据放入社会中。此外,当前媒体给予了食品有效的关注,食品保存是重要问题。食品检测中,是否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详细检测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4.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4.1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对于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而言,在人员选拔上应具备一定的准入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和实验室需求相吻合。刚刚毕业的学生进行全面性实践培养,使得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经验。对于老员工,融入新思想,从理论知识角度进行全面性培训,为食品检测实验室提供多样化人才。在这样的基础上,设置奖惩制度是尤为必要的,全面更新知识体系,为时代发展注入新的元素。此外,利用先进的科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效的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全面的食品检测数据。此外,在检验人员队伍建设中,人才引进是极為必要的。科学考核应聘者专业化素养,在人才队伍建设下,增强食品检验准确率。实验室依据从检测方法与流程角度,制定内部指导书,确保检测工作良好进行。对于食品检测具备一定的特点,例如专业性高,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工作人员依据项目利用合理检测方法,依据项目差异性做好调整。食品检测中,给予微生物指标数据一定的重视,增强检测精准度,全面防范影响检测结果的风险因素,目的是为了提升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4.2 加强管理保养仪器设备

对于食品检测设备,管理保养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个人角度讲,对仪器设备管理,设立专门化人员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设置专门人员对仪器进行管理保养,会消耗一定的维护费,因此雇佣专门人才进行看护,做好设备管理,防止使用过程中,设备存在卡顿、破损的情况,避免食品安全检测数据的偏差。在实际利用中,反复检查是极为必要的,在仪器设备保存上给予一定的关注,确保利用期限的延长。科学部署实验室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实验室空间区域,确保水电条件为良好状态,为设备运行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针对独立运行检测设备,留有一定的空间,合理调整室内温度,确保仪器运行具备精准性。

4.3 设置成熟化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检测,成熟的管理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对于食品是需要进行严格化检测审核的,如果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会影响人身安全。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管理者,设置完善的管理系统是极为必要的,明确员工责任义务,做好领域分工。在严格化管理系统背景下,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检测进程。

4.4 全面改善实验室环境

要想给予社会良好的服务,针对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进行有效投资,关注实验室内环境,使得实验室满足食品检测需求,具有明确化保存食品方法。如果实验室环境不理想,不能提供严谨的数据,对人身安全具有一定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健全资源配置,对环境进行清洁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实验室整体环境对食品安全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改善实验室环境,更好地为食品检测服务。

4.5 加强管理药剂与耗材

食品检测中,药剂与耗材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对检验结果精准性具有一定影响。作为实验室,应加强耗材和药剂的管理。从采购角度讲,制定完善的采购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从供应商选择角度讲,进行对比筛选,给予供应商信誉管理一定的关注。基于批次供应物资做好质量考核,在这样基础上,加大管理药剂与耗材审核验收,真正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针对实验室内部耗材与药剂,进行定期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全面更换处理过期药剂。在新的形势下,实验室制定完善的药剂耗材管理机制,将药剂储存管理落到实处,确保药剂耗材具备有效性。

4.6 确保样品抽取保存具备科学性

食品检测样品选择,确保取样部位具备合理性,样品应具备检测代表性,防止在一定条件背景下进行取样。样品清洁中,保证方法具备合理性,利用的清洁材料不能影响检测样品,确保检测结果具备有效性。在取样过程中,保证原有微生物环境,保证物理与化学性状具备稳定性,防止存在二次感染问题。在实际检测中,可能会涉及改变样品形态,因此固体样品需进行粉碎,确保粉末混合均匀。液体样品搅拌为均匀状态,不能检测项目利用差异化方式,目的是为了增强检测成果具备有效性。

4.7 创新实验室管理与方法

伴随食品原料与检测设备不断更新,食品检测实验室应加大管理检测模式与检测方法。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必要的资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对检验标准方法加以调整,依据行业需求创新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综合管理中,彰显人本理念,制定相关奖惩机制,做好质量责任制,奖励优秀人才。在实验室管理制度中,依据工作人员具体情况,强化管理规范,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4.8 优化监督与改进对策

对于管理体系的运转,动态监督考核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是业务流程,还是实验质控方面,提高考核标准并加以改进。改进并非一次性工作,为了顺应变化获得良好发展,作为食品检测机构将持续改进作为长久性工作目标。增强检测专业人员业务能力,进行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问题。作为监督人员给予部门以协助,做好监督工作。针对新进人员和项目开发,强化监督过程,确保检验数据具备精准性。如果偏差大,深入分析出具数据,如果有误,依据具体程序追回报告。在这样基础上,相关人员排查全过程,如果存在失误环节,全面分析原因,列举相关改进措施确保有效整改,将项目作为监督对象。利用能力验证与留样再测的方式验证检测能力,如果某个环节存在波动,强化监督改进工作。第一,强化人员监督,是实验室质量控制重要工作。对于设备与技术落后是不可控的,因此要想进行检验质量控制,以从业人员角度为主要出发点,利用多种途径增强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在目前背景下,一些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主要以高学历人才为主,但聘用新人过程中没有组织人员培训。因此,完善内部培训制度,更新知识体系,目的是为了提高业务能力。第二,优化仪器设备监督,这也是实验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具有精细性,每次使用后,进行维护保养是十分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延长食品检测设备寿命,减少食品检测实验室成本。利用这样的方式,提升了食品检测实验室精准性,提高了质量管理。第三,进行样品与检测过程监督,严格管理样品流转与保存,将记录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样品完好。利用合理检验方法,操作过程和规定相吻合,确保数据处理具备有效性,原始记录极为详细。第四,加大外部环境监督。在食品检测中,一些项目对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环境条件不理想,则不能确保检测准确性。当前食品检测行业仪器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对酸碱度和通风性。如果任一条件不满足,会造成仪器性能波动。这部分是检验人员容易疏忽的环节。因此,加大环境条件监督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9 有效实施管理体系

纵观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体系的有效实施,是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协调部门人员,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利于影响因素为可控状态。确保工作计划体系良好运转,做好内审与管理评审工作,有效纠正存在的问题,边运行、边修改。作为单位内部建立质量部,包含监督员,给予质量负责人以帮助,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召开自查会议,全面检查实验室工作全过程,将相关记录做好。如果存在問题,指派相关人员进行纠正监督,并在一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检测食品,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就应有效解决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食品具有安全性。因此,加大管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赵义廷(1969.1-),男,山东即墨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实验室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检测范文第2篇

培训时间:

考试时间: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得分:

一、判断题(20分)

( )

1、CPQ3表示起重量为3吨,以汽油为燃料的平衡重式叉车。 ( )

2、CTD0.5A表示第一次改进的起重量为0.5吨的前移式蓄电池叉车。

( )

3、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1000mm左右。 ( )

4、叉车无论载重量是多少最大起升高度是一样的。 ( )

5、应当最大限度地提高叉车的行驶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 )

6、叉车行驶时应当尽量缩小转弯半径以利行车安全。 ( )

7、叉车轮距越大横向稳定性越好。

( )

8、当货物无法用双叉叉起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 )

9、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

( )

10、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纵向稳定性,但对横向稳定性有损。

( )11﹑叉车满载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会使叉车横向侧翻的可能性加大。

( )

12、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多。 ( )

13、叉车重心高度愈低,对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愈有利。 ( )

14、重心越靠后,横向稳定性越好。

( )

15、在搬运庞大物件时,物件档住驾驶员的视线,应倒开叉车。 ( )

16、叉车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跨坡道行驶。 ( )

17、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 )

18、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 )

19、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叉车可以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 )20、根据需要叉车可以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二、填空(40分)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 )、( )。

2、制动效能受( )、( )、( )等影响。

3、厂内叉车具有( )、( )、( )等特点。

4、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 )、( )、( )、( )。

5、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 )千米每小时。

6、安全教育包括( )、( )、( )、( )

7、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 )和( )。

8、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

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 )、( )、( )、( )、( )。

10、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 )、( )、( )、( )等。

三、单选题(20分)

1、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 mm左右。 A、500 B、800 C、1000

2、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 %。 A、10 B、20 C、30

3、叉车链条的节距不得超出原长度的 %,否则应更换链条。 A、4 B、8 C、10

4、叉车左、右货叉尖的高度差不得超过货叉水平段长度的 %。 A、3 B、8 C、10

5、叉车在额定载荷下,l0min门架自沉量不大于 mm,倾角不大于0.5°。

A、10 B、20 C、30

6、叉车满载时起升速度不应低于标准值的 。 A、1/3 B、1/2 C、2/3

7、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 。

A、纵向稳定性 B、横向稳定性

8、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货物及货叉重心后移,货物与货叉以及叉车自重的合力重心后移会使

侧翻的可能性将愈大。

A、纵向 B、横向

9、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 。 A、多 B、少 C、—样

10、重心越靠后,越有利于 稳定性。 A、横向 B、纵向

四、多选题(20分)

1、叉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 ,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和轴距、轮距等。

A、额定最大起重量 B、载荷中心距 C、最大起升高度

D、自重

2、叉车行驶时,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门架后倾 B、货叉底端距地高度保持500mm

tk

C、物件挡住视线时倒开叉车 D、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

跨坡道行驶

3、叉车作业时,下列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 A、严禁电瓶叉车的行驶和油泵电动机同时使用 B、叉载的重量应符合载荷中心曲线标志牌的规定 C、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D、当双叉无法完成作业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4、叉车作业时,下列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 A、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B、叉车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C、不准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D、卸完货后,不必将货叉放到最低点也可回驶装货

5、叉车的稳定性实验包括: 。

A、叉车满载码垛时的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 B、叉车满载行

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C、叉车空载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D、叉车爬坡时

的稳定性 磷铵厂厂(场)内车辆驾驶安全技术考试

培训时间:

考试时间: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得分:

一、判断题(20分)

(√)

1、CPQ3表示起重量为3吨,以汽油为燃料的平衡重式叉车。 (×)

2、CTD0.5A表示第一次改进的起重量为0.5吨的前移式蓄电池叉车。

(×)

3、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1000mm左右。 (×)

4、叉车无论载重量是多少最大起升高度是一样的。 (×)

5、应当最大限度地提高叉车的行驶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

6、叉车行驶时应当尽量缩小转弯半径以利行车安全。 (√)

7、叉车轮距越大横向稳定性越好。

(×)

8、当货物无法用双叉叉起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

9、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

(√)

10、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纵向稳定性,但对横向稳定性有损。

(√)11﹑叉车满载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会使叉车横向侧翻的可能性加大。

(√)

12、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多。 (√)

13、叉车重心高度愈低,对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愈有利。 (×)

14、重心越靠后,横向稳定性越好。

(√)

15、在搬运庞大物件时,物件档住驾驶员的视线,应倒开叉车。 (√)

16、叉车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跨坡道行驶。 (√)

17、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

18、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

19、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叉车可以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20、根据需要叉车可以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二、填空(40分)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受(道路)、(气候条件)、(车型)等影响。

3、厂内叉车具有(转弯半径小)、(轮距窄)、(载货后重心偏高)等特点。

4、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连续机械运输)、(人力搬运)。

5、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5)千米每小时。

6、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7、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损失预防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

8、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厂内车辆违章驾驶)、(厂内车辆高速行驶)、(车辆技术状态不良)、(驾驶技术不熟练)、(厂内道路不好)。

10、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辅助标志)等。

三、单选题(20分)

1、叉车的载荷中心距一般在 A mm左右。 A、500 B、800 C、1000

2、叉车门架轮槽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 A %。 A、10 B、20 C、30

3、叉车链条的节距不得超出原长度的 A %,否则应更换链条。 A、4 B、8 C、10

4、叉车左、右货叉尖的高度差不得超过货叉水平段长度的 A %。 A、3 B、8 C、10

5、叉车在额定载荷下,l0min门架自沉量不大于 B mm,倾角不大于0.5°。

A、10 B、20 C、30

6、叉车满载时起升速度不应低于标准值的 B 。 A、1/3 B、1/2 C、2/3

7、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时进行码垛,门架后倾角愈大,愈有利于 A 。

A、纵向稳定性 B、横向稳定性

8、叉车满载将货物起升到最大高度进行码垛时,由于门架后倾,货物及货叉重心后移,货物与货叉以及叉车自重的合力重心后移会使 B 侧翻的可能性将愈大。

A、纵向 B、横向

9、起升高度较小的叉车,空车出现的翻车事故较重车的 A 。 A、多 B、少 C、—样

10、重心越靠后,越有利于 B 稳定性。 A、横向 B、纵向

四、多选题(20分)

1、叉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 ABC ,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和轴距、轮距等。

A、额定最大起重量 B、载荷中心距 C、最大起升高度

D、自重

2、叉车行驶时,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CD 。

A、门架后倾 B、货叉底端距地高度保持500mm

tk

C、物件挡住视线时倒开叉车 D、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

跨坡道行驶

3、叉车作业时,下列 ABC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 A、严禁电瓶叉车的行驶和油泵电动机同时使用 B、叉载的重量应符合载荷中心曲线标志牌的规定 C、不得用叉车货叉来拨起埋入物,必要时首先计算拨取力 D、当双叉无法完成作业时,可以用单叉作业

4、叉车作业时,下列 ABC 操作方法是正确的。 A、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稳定叉车 B、叉车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C、不准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D、卸完货后,不必将货叉放到最低点也可回驶装货

5、叉车的稳定性实验包括: ABC 。

A、叉车满载码垛时的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 B、叉车满载行

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C、叉车空载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D、叉车爬坡时

食品安全检测范文第3篇

1 电梯的检验检测

1.1 电梯的检测依据和规定

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对通过装配、改造以及主要修理流程的特种设备, 一定要按照检测部门的安全技术规定以及标准进行检测, 如果在检测时不符合运行要求, 不能出场以及使用。

1.2 检验检测的关键内容

在进行检验检测工作时, 要检查电梯的随机资料是否完整, 装配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使用的材料是否齐全;土建交接检验检测、机房、相关的装置以及井道等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1];电梯内的驱动主机、门系统以及轿厢等是不是符合相关的规定;电梯的安全部件、悬挂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等是不是符合安全标准, 而且还要对整机进行检验检测;在检验检测完整机之后, 如果整机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才能投入使用。

1.3 建立相关档案和管理体制

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 使用单位应该建立与电梯相关的安全技术档案, 在档案中主要包括:第一, 电梯设计文件、型式试验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维护保养说明、应急处置技术指导文件;第二,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施工过程记录, 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文件等施工文件;第三, 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校验、检修记录, 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第四,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报告、安全评估报告。

2 正在使用电梯的定期检验检测

2.1 定期进行电梯的监督检查

根据我国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局应该对各个部门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 而且要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结论和检验检测结果等进行监督, 并且监督局还应该定期的抽查, 向社会大众公布检查的结果[2]。对电梯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能够便于人们及时掌握电梯的使用情况, 对电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使人们使用电梯时安全可靠。

2.2 电梯检验检测的重点

首先, 电梯控制系统的检验检测。目前, 在电梯的运行中, 电梯的控制系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 特别是门锁区, 出现事故的频率更是非常多, 因此, 在进行电梯检验检测使, 一定要注重电梯控制系统的检验检测。其次, 电梯安全部件的检验检测。对于电梯来说, 安全部件主要包括缓冲器、安全钳以及限速器。尤其是限速器, 在相关的条例中有了明确的规定, 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测检测。只有这三个安全部件全部通过检验检测, 才能降低电梯出现事故的频率。

3 电梯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

3.1 电梯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对检测人员的要求

在电梯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中, 检测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前, 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帽, 而且如果做登高作业时, 要佩戴安全带;另外, 还要有明确的上岗资格证, 着统一服装;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按照电梯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检测的计划, 并且将检测的步骤告知检测人员, 如果需要多名检测人员同时进行工作, 人员之间要保持相互联系, 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3]。在检测电梯时, 要按照相关的规定, 如果出现危害检测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 应该及时停止工作。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检测人员在检测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展开工作, 在检测比较危险的区域时, 要安排两名或者是两名以上的人员, 而且, 检测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不允许酒后工作。如果检测人员在工作时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应该及时停止工作, 确保检测人员的安全。

3.2 电梯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对安装维修单位的要求

电梯安装维修单位一定要配合电梯的检测工作, 在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之前, 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 并且及时纠正, 这样能够保证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否则容易给检测人员带来危害, 同时也会给安装维修单位带来损失。

3.3 电梯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对使用单位的要求

在进行电梯现场检测时, 使用单位也要积极配合监测工作, 在井道口放置施工的工作牌,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保证施工工具的安全性, 另外, 还要注意消防安全, 在检测现场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结语

综上所述, 在电梯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 检验检测工作和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 电梯安装维修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 按照电梯的相关规定进行工作的实施。在检验电梯之前, 检验人员必须要向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讲解检验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防止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作中出现不正确的行为。另外, 还要向检测人员灌输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工作的思想, 而且还可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从而保证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和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 经常有用户在乘坐电梯时不遵守乘坐规则, 再加上电梯的检修工作不是十分到位, 一些相关的企业没有健全的电梯检测制度, 工作人员在检验时会出现失误的情况, 从而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 一定要做好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和检测现场的管理工作。本文对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和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曹喜平.浅谈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机电信息, 2015, 15:173-174.

[2] 李凯.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J].中外企业家, 2015, 30:176.

食品安全检测范文第4篇

1 电梯检验检测中存在的缺陷

由于电梯使用单位或是检验检测人员的疏忽, 对于电梯检验检测现场的安全不够重视, 导致检验检测现场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给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当中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2 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

电梯的检测检验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梯的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要给予检测工作各方面的配合。那么怎样才能在确保检测人员的安全, 让其顺利的完成检验检测工作, 电梯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又应该怎样来配合检验人员呢?下面就发表我的一些浅薄的想法。

2.1 电梯安全检测技术的分析

通过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分析可以发现, 电梯安全、改造及维修的过程中, 应该构建专业性的监督检测技术, 从而为电梯安全检测提供依据。

2.1.1 检测项目

第一, 在电梯检测技术构建的过程中, 应该对其出厂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分析;第二, 机房的设计应该充分满足电梯设计的整体标准, 通过机打道设计合理性、电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安全系统设计合理性等因素的分析, 构建科学化的技术检测标准;第三, 对整机系统进行定期检测。

2.1.2 监督检验

在电梯监督检验技术运用及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构建创新性的电梯使用档案及电梯管理制度。电梯设计应该有专业性的厂商设计资料, 构建合格性的证书以及项目安装说明等, 合理登记电梯检验的数据。

2.2 对使用电梯的定期检测

2.2.1 电气检测的必要性

通过使用中电梯的定期检测而言, 可以通过检测及时发现电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效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2.2.2 电梯检测的重点

首先,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检测。对于电梯安全事而言, 部分安全事故是由于电气控制的制约。其次, 电气安全部件的检测分析。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这三个部件是电梯安全部件的三个内容。这三个安全系统是电梯当中不可缺少的部件, 其中的限速器检测具有较为明确性的规定, 在系统运用的基础上, 通过对限速器的定期检测, 可以实现电梯性能的安全维护, 从而保证电梯运行的合理性。

3 电梯检验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

3.1 电梯使用单位应全力配合检验工作

这一点也相当重要, 使用企业应该全力配合电梯的检验工作, 在系统检测的过程中, 应该在进口放置安全警告标志, 项目检测人员应该及时做好入井道的防护措施, 在检测现场一定要避免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

3.2 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电梯安全检测单位而言, 在系统检测的过程中, 应该在检测人员开始作业之前, 对自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及分析, 为检测人员的自身安全提供保证。

3.3 检验现场安全对检验员的要求

在电气检测人员进入检测现场之前, 应该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安全培训, 要求进场的检测人员一定要穿戴安全帽、登高作业的过程中一定配带安全带, 并对是否持证上岗等进行统一性的规定。企业中的安全负责人员也应该通过对检测实际现状的分析, 构建科学性定期检测方案, 掌握专业性的检测步骤。而且。在工作项目确立的过程中, 应该保持多名检测人员的及时沟通, 通过对彼此工作状态的了解, 保证工作进度的一致性。如果发现检测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检测人员应该及时停止检测工作, 从而保证电梯检测工作的合理进行。

3.4 严格规范检测人员的行为

有些安全事故是由于检测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 因此检测人员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 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检测。检验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检验人员只负责对电梯进行检验, 严禁对电梯进行修理、调整还有线路短接的相关工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 为了保证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检测现场的安全, 安装单位和检验检测人员必须要按照规定作业, 企业要积极配合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 检验检测人员也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摘要:电梯系统的安全性是保证人们生命及财产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 但是, 在现阶段电梯安全及使用的过程中, 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在现阶段电梯检测技术优化及检测技术设计的过程中, 电梯维护部门应该构建专业性的监督管理机制, 有效防止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对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以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贾学斌.浅析电梯的检测工作于现场安全管理.价值工程.2011.12.

[2] 白润泉.浅析如何加强检验检测工作提高电梯安全性.商品与消费.2014.05.

食品安全检测范文第5篇

食品安全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 同时国外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误导和误解。实际上,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已得到根本性的好转。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21586.95亿元, 进出口食品贸易额达404.48亿美元 (不包括农产品) 。2006年全国食品抽查合格率为77.9%, 2007年上半年合格率升到8 5.1%, 3 1个省、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 2008年平均合格率上升到9 5%以上。根据农业部对各省市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判定的合格率, 逐步上升, 令人欣慰, 如表1所示。

客观来说, 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屡有发生, 很难避免, 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近些年的三聚氰胺、苏丹红、致癌毒米、阜阳毒奶等40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被先后查处,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的检测和保障已经迫在眉睫。

2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技术检测体系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为保障我国百姓“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了219项实验室检测方法, 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50种农药, 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22种兽药, 并研制出了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 (盒) 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此外, 针对H5、H7、H9等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成功, 在保证我国禽肉进出口贸易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还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和预警系统, 构建了全国共享的污染物监测网 (含食源性疾病) 、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网。

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 色谱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普遍发展。目前, 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已作为色谱分析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广泛应用。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对食品中生物胺及其产生菌珠检测方法的研究, 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作为检测手段, 可以对食品中有害的色素苏丹红和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定性定量的分析。

(2) 生物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广泛开展。以PCR基因扩增技术、免疫学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检测技术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蓬勃发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富集培养、选择性分离和生化鉴定, 操作烦琐、时间冗长、检出效率及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阴性。使用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 使DNA在体外合成放大可以快速地在体外扩增任何DNA, 以检测微量有害成分。

(3) 酶联免疫吸附法 (简称ELISA) 始于20世纪70年代, 是一种把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检测技术。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免疫试剂盒的商业化, ELISA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检测中。这些方法前处理步骤复杂、费时费力、设备昂贵、不适宜大量样品现场检测的问题, 采用这种方法, 旨在快速检测半抗原, 方法简便, 灵敏度高。

(4) 基因芯片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芯片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项高新技术。基因芯片制备及检测流程, 是利用原位合成法或将已合成好的一系列寡核苷酸以预先设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表面, 形成高密度的寡核苷酸的阵列, 样品与探针杂交后, 由特殊的装置检出信号, 并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结果, 其在转基因食品及食品中的微生物的检测有广泛的运用。

(5) 生物芯片技术可运用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动物疫病病原菌检测、兽药残留检测、抗生素耐药检测等食品安全领域, 如肉制品的动物种类成分鉴别和生物恐怖因子检测等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其具有高效、大信息量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 使人们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样品中的多种信息, 检测效率比传统检测手段有了极大的提高。生物芯片技术与食品安全检测相结合, 必然会给生物芯片的应用及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契机。

注:2007年鸡肉中乙烯雌酚污染监测合格率为99.9%,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监测合格率为89.5%

快速检测技术与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突破, 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食品安全检测普遍存在检验程序复杂、检测周期漫长、检测成本昂贵、检验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等特点, 大大限制了现场监督和通关检验的效率。时效性困扰着食品安全检测作用的充分发挥。近年来, 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颇为广泛, 如利用超声波快速检测仪具有非破坏性、精确、设备低廉、能够快速对高浓度液体和光不透明材料进行检测, 如牛奶成分的分析检测;另外, 根据抗体胶体金与被检测物结合形成稳定的肉眼可见结合物, 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峰实现胶体金的定量检测的原理, 快速检测食品中鼠疫耶尔森菌也有报道。

4 前景展望

目前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控制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一些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逐步降低, 并出现了一些污染物的超痕量值指标, 限制措施多种多样, 检测项目越来越多;二是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高通量化、速测化、便携化。前者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者为前者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 已从单一的形态鉴别到现代分析技术;从一般定性分析发展到能对多种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乃至对未知物的鉴别;从一般成分分析到对复杂物质中微量杂质的分析。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边缘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便携化。而且人们对食物安全问题更加关注, 建立一些快速、准确的食品检测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些传统的检验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 分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现代检测技术和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安全检验中。

摘要:介绍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体系和检测方法, 并对食品安全的前景进行展望, 提出建议。

上一篇:生物多样性下一篇:激光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