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

2023-11-04

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媒体情势和高校网络舆情在智能算法背景下呈现出的新特点,研判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转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并深入探讨智能算法在监管模式构建中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智能算法将会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信息收集、分析研判以及渠道构建的更新完善,并实现师生个人信息数据聚集、人机协同研判及传受关系连接增强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智能算法;舆情监管

作为一门通过技术手段模拟、拓宽和延展人类智能的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3年登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由此可见,互联网用户集中于青年网民群体,高校学生又是其重要组成,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2020年,频频暴发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映射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面临着新挑战,高校网络舆情转型过程中遇到痛点问题。在此背景下,顺应技术发展对传播方式的推动之势,充分利用智能算法的技术特性进行科学的布局与破局,是推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智能化轉型的必由之路。

一、困局中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现状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舆情发生了诸多变化。伴随着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传统舆情发声渠道突破了人际传播和纸质传播方式转向网络媒介终端传播,高校网络舆情呈现新特点使其监管遭遇困境。

(一)舆情研判存在薄弱环节

准确的舆情信息研判是高校网络舆情处理的“奠基石”,对舆情治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舆情信息表达转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校舆情收集仍囿于官方信息传递、校园论坛管理等传统渠道,二者之间的不同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渠道闭塞,舆情研判陷入困境。

第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辐射广。高校网络舆情话题产生源头多样,涵盖内容丰富,高校网络舆情可能以高校为源头转化为社会舆情,反之亦可。同时,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平台多样,大学生群体使用移动客户端数量多、类型杂,其对高校网络舆情收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矛盾属性。一方面,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想法和质疑;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利用。高校学生身处海量网络信息与复杂的媒体环境,且有积极参与舆情讨论的主观意愿,但客观上存在心智不成熟所造成的非理性判断,容易出现“跟风”“从众”等舆论表现。

第三,舆情监管队伍缺乏专业性。一是,监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养,在舆情分析和研判上十分欠缺,监管人员仍处于传统监管模式思维体系之下,没有培养出大数据思维和网络发展的持续性视野;二是,缺乏舆情监管应对机制,在舆情发生前缺乏舆情危机的评估,舆情发生中没有合适的应对体系,舆情结束后并未进行系统反馈和总结。

(二)舆情监管反应相对滞后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处置舆情危机的“黄金4小时”理论,即“官方要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高校处理网络舆情时常有迟疑与滞后现象,因此丧失了引导舆论的话语权,在舆情前期形成阶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损害。高校网络舆情由热点事件引发,往往涉及到高校学生的自身利益或政治敏感,一旦暴发极易形成群体性情绪化表达,借由多平台网络传播,打破时空界限,扩散辐射范围,促使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上升,舆情负面影响加大。高校舆情监管处于被动局面,往往舆情热点已发酵,由高校舆情发展为社会舆情,高校迫于多重压力进行反应与发声。高校处理危机反应滞后,实际缺乏舆情预警应急机制,不能提前观测舆情热点趋势、准确检索舆情发生现状,从而进行及时应对。

(三)舆情评估呈点状、散碎状

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常态,智能算法为高校网络舆情开拓了新视野,诸多舆情应对过程也为舆情监管工作提供了案例范本,但高校目前缺乏系统性的舆情处理总结体系,仍处于散碎状态。高校对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构建仍存在漏洞,多数高校仍处于传统应对体系当中,即在突发事件形成舆情后,临时抽调校领导带领宣传部门、团委部门组成舆情应对小组。缺乏前期研判和系统分析的舆情应对处理模式,仅局限于单一舆情事件的浅层次解决,舆情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挖掘。系统监管机制的匮乏使舆情监管各流程点状独立,无法形成一套符合传播学规律的基本逻辑和思路,导致舆情发展容易走向失控局面,各个舆情危机处理间无法形成借鉴,往往重蹈覆辙。

二、智能算法提供转型破局可能性

2012年,联合国发布的《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中指明,大数据将会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着以智能算法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并改变着传播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用户量的日益增加以及人工智能信息收集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算法将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治理困境提供新的出路。

(一)信息汇集:智能算法海量信息汇总

网络环境下海量数据信息成为常态,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挖掘和汇集网络信息数据是传播平台建设的首要条件。大数据呈现大量性、多样性、高速性、价值性的特性。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助推网络数据量呈指数增长,海量增长的数据倒逼其信息收集的能力和方式的不断革新。传统意义上的数据统计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各样本中逐一获取信息,信息主体呈点状的分散状态,增加了信息的获取难度。大数据时代下的海量信息则被集中储存于固定数据库中,依据特定算法逻辑加以排列,相关人员只需通过算法应用即可获取所需信息,避免过多信息获取的能量消耗。依托智能算法整合以校内业务、网络流量、传播平台、设备运行为主的全网高校舆情数据信息,为舆情研判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二)信息分类:智能算法识别信息语义  如果说信息收集是智能算法的眼睛,用以获取海量信息,那么语义识别技术则是智能算法的大脑,进行信息的识别和处理。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模型的搭建,语义识别在智能算法掌握庞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智能语义识别技术,通过转化人类常用的自然语言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息,既可以分析网页、文件、邮件、音频、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大量数据,也可以通过技术接口应用于所有智能语音交互场景。大数据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及时、准确地写出了当时所发生的新闻内容。目前,智能算法语义识别已经在新闻行业发挥了其优势和特性,例如,《今日头条》已将机器人写作纳入其新闻生产体系中,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基于语义识别技术,可以对舆情中热点词汇和敏感词汇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

(三)信息分析:智能算法提供处理依据

以智能算法为背景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已成为当下网络传播发展、传统传播方式转型的大趋势,一方面,通过智能算法搭建信息与场景;另一方面,以算法为手段实现传播方式精准分发。以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为例,平台通过智能算法截取用户基本信息、使用习惯和关注信息类别,以描画用户肖像。同时,平台把信息内容数据作为元数据库,以平台信息内容数据连接用户肖像数据,实现传播内容精准分发,传播信息个人化定制。在传播平台的转型过程中,智能算法通过其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为信息分流提供数据支撑,从而达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智能算法为传播平台搭建和转型提供处理依据的尝试与迭代,为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提供借鉴,智能算法中信息聚类技术,可以精准反映舆情焦点,同时以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的数据信息处理分类速度,助推高校舆情实现提前预判、快速反映与科学应对,进而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应对效果。

三、高校网络舆情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基于高校網络舆情监管的现存困境,智能算法结合舆情治理,搭建智能算法舆情防控的初始形态模型将成为未来舆情处理的新路径。结合智能算法信息收集数据化、传播路径精确化、互动反馈及时化与评估预警提前化等特征,高校舆情可构建智能监管信息环境,进一步完成舆情信息监管良性生态,最后建立长期友好的传受连接。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转型布局原则

1.数据驱动,智能大数据为基础。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对某一热点事件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从个体认知出发对互联网舆论情况再加工形成的反馈,舆情信息的数据流整合是高校对舆情作出反映的基础条件,可基于智能算法大数据搭建舆情信息库,最大化实现各网络平台的舆情信息汇总。

2.人工主导,专业化团队研判方向。准确的舆情分析、研判是进行舆情后续反应环节的充分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价值判断及行为态度取向在智能化舆情监管中的重要作用。搭建专业队伍,依托大数据信息收集,定期、定性开展网络信息调研分析工作,汇集热点话题和检测舆情走势,为舆情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3.用户融入,注重用户反馈渠道。搭建学生的信息反馈平台以减少舆情危机出现的概率,预先判断舆情可能出现的方向与情景。一方面,构建校内专属信息反馈通道,集中搭建学生参与校内事务、热点问题讨论平台;另一方面,学生诉求得以表达,校方信息准确传达,打通校生双方反馈互动通道,一定程度上将会减少部分舆情危机的产生。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模式的智能协同效应  1.海量数据,智能算法助力信息整合。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模式,首先,是全面信息采集汇合,依托智能算法进行高校数据抓取,形成全面信息流;其次,是基本信息参数匹配收集,即精确收集高校舆情相关传播者的态度表达,过滤非相关性舆情信息;最后,是舆情诉求种类初步分析,区分舆情热点,为下一步舆情处理提供方便。

2.词频分析,智能算法分析舆情痛点。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过程中,必须将智能算法处理分析信息的优势发挥出来,大数据时代信息传递具有扁平化特点,依托智能算法对数据信息进行词频分析,精准捕捉舆情热点,提前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舆情话题,从而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动向做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决策行为。

3.人机协同,智能算法凸显人工优势。智能算法的应用将代替人工完成信息数据采集、分析的基本工作,辅助人工完成舆论引导的后续环节。以智能算法为辅,凸显人工研判优势,舆情导向作用需要人机协同共同完成。加强培养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技术人员,搭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团队,良好的舆情引导队伍可以为高校舆情引导进行“把关”。

4.传受关系,智能算法助力渠道通畅。搭建高校网络舆情智能型新平台,联通高校舆情中的传受双方。一方面,打通学生利益诉求网络表达渠道,尽可能在源头上有效地减少学生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宣泄负面情绪而引发网络舆情的潜在可能性;另一方面,基于学生利益诉求,高校应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以尽量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接受学生的监督与反馈。

(三)智能化转型对高校舆情监管的意义  实现高校网络舆情智能化转型升级,顺应新型媒介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新趋势,借由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推动原有监管模式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舆情监管模式功能,维护高校舆论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开拓网络舆情监管新思路,构建和谐清明的网络舆论环境。

1.舆情信息研判全面化。对高校师生态度、观点的收集研判是舆情监管的前提。全面汇总海量分散数据,集中分析数据表面呈现出的舆情热点关键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原因,预判舆情发展潜力趋势,及时发现不良思想并加以引导,解决问题冲突,维护校园稳定。

2.舆情监管反应即时化。智能算法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前期信息收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舆情发现时间,为舆情后续处理工作争取主动地位。网络热点议题更新速度快,高校依托智能算法,搭建智能化舆情信息监管,第一时间对舆论、谣言、诉求做出官方反应并及时反馈,以消减舆情的负面影响。

3.舆情危机处理主动化。新型监管模式下,发现舆情潜在危机是其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应主动应对,积极处理,杜绝舆情“冷处理”所造成的不利局势;同时,高校在舆情发酵前主动进行处理反馈,在重大舆情事件形成之前加以应对,有效减小舆情的负面影响,反之也可极大地提升舆情的正面作用。

4.舆情处理评估系统化。舆情的总结和评估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过程的最后一环,通过对舆情处理过程的反思反馈,弥补舆情应对中出现的问题,捕捉可能产生的缺漏,对舆情监管进一步转型及日后舆情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04-27.

[2] 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4(3):44-49.

[3] 刘修阳,王涛.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8):80-83.

[4]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18-19.

[5] 邬晓燕.运用大数据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建设[J].北京教育(德育),2019(11):54-57.

[6] 李中原.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路径与防控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8):171-177.

[责任编辑:艾涓]

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实现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时代要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治理,进而掌握高校思政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当前,网络空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面临网络空间错误思潮蔓延、网络空间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不充分、网络空间话语转化滞后等挑战。高校应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明确网络空间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章通过强化网络空间宏观规划,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创新网络空间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强化网络空间话语转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整体提升信息素质和意识形态能力,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关键词] 网络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治理

[

[作者简介] 刘基(1954—),男,甘肃兰州人。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liuj@nwnu.edu.cn。

一、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这一重要论述对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因此,面对网络空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面临的诸多挑战,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网络空间治理路径,进而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为大学生营造春风化雨的网络空间,成为当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治理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构建了网络空间的人类生存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本质影响。“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实践共生性、社会同构性、公共渗透性等协同特征”[2]。科学认识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政教育是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进入网络时代、融媒体时代、云时代或微时代,5G时代也悄然来临,对人类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9.40亿,互联网使用率达到67%。[3] 互联网开启了新的时代,影响和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新事物、新观念不断涌现,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的生存特征与传播环境具有开放性、丰富性、渗透性和虚拟性,适时吻合大学生追求虚拟社交的心理特征,特别是“零零后”大学生呈现出“媒介化”的生活样态。而媒介泛娱乐化不受宏观环境的左右,难免会出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偏差,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空间,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呈现鲜明的多样化特征,其中一些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充斥网络空间,一旦出现煽动性的网络热点问题,大学生网民容易不辨真伪,跟风互动,网络传播迅速。如未能及时做好网络预防,则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危害。面对信息技术呈现的新形态,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主动接纳信息时代所涌现出的新事物,积极应对信息时代变化所面临的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按照其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把“榜样”的力量融入其中,重塑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在网络空间的主导作用,推动信息技术整体健康发展。

(二)实现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深度融合

网络化、数字化、云存储等信息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网络空间,是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資讯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拓展自身原有空间,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构造的虚拟空间实现恰如其分的融合。目前,由“互联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设备及其承载的应用、服务和数据等组成的网络空间”[4],成为文化碰撞、价值交锋、思想激荡的主要空间场域。大学生沉浸在发布信息自由、话语权平等的网络世界,寻求展示自我个性,随心所欲,一吐为快,有时难免自我膨胀,甚至迷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向,出现道德滑坡、人性裂变等不良倾向。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体借助网络空间妖言惑众、诋毁英雄,甚至蓄意颠覆国家政权,而一些大学生的心智尚不够成熟,在扑朔迷离的网络信息中,难以明辨是非,容易盲目跟风,走向极端。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构造的虚拟网络空间中,并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肩负起维护意识形态的历史使命,占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主阵地,引领大学生运用网络信息中的正能量武装头脑,成为新时代有所作为的生力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开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基于互联网技术赋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边界[5],实现教学时间的无缝对接、教学角色的广泛连通、教学内容的深度耦合,构建虚实一体化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化环境。如作为新型学习环境的虚拟红色现实体验馆,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场馆学习理论,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虚拟参观,进而获得知识与情感的提升[6]。只有实现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深度融合,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新知识,进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信息化时代要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信息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网络信息空间内容全面、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大学生在新事物、新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网络社交空间互动频繁、话语平等、各抒胸臆、轻松愉悦,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确证自我价值、追求自我肯定。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海量信息充斥网络空间,鱼龙混杂,滥竽充数,以假乱真。鉴于网络社交的不严谨性、泛娱乐化,網络社交平台“去价值化”思潮泛滥,一些个体或组织蓄意恶搞,戏说历史,出现了价值观导向偏差的新趋势。更有西方反华势力渗透其中,在网络社交平台大肆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诽谤执政党。网络社交平台衍生出的诸多负面因素,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导向受到严重冲击。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汲取网络信息时,严格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导向,保证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坚定政治信仰,永葆政治本色,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信息化时代需要严格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一方面,教育对象即大学生,在吸纳网络信息资源时,需要培养他们的信息素质和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查询能力和甄别能力,摒弃不良信息,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政治性。另一方面,教育者即教师,在传播网络信息时要严格筛选、过滤和分析,及时将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负面信息剔除,将有利于大学生更新知识、增强自信、提高素质的信息传播,确保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严把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三、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空间错误思潮蔓延

宏观视野是一种历史发展视野,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思考与全局性考虑,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体观、全局观。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中,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则和核心规律,如果脱离了整体观照和宏观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走偏。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中,由于缺乏宏观视野,一味追求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从而失去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致使一些不良信息充斥到网络空间中,对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都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突出表现在“去英雄化”问题上。由于缺乏宏观视野,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网络媒介充斥着一些诋毁英雄、抹黑领袖的有害信息,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得部分大学生对近现代历史所涌现出的英雄持怀疑态度,戏说历史,歪曲事实,贬低英雄形象,污蔑党的领袖,这给当代莘莘学子蒙上了一层心灵阴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导向。其次,突出表现在“去传统文化化”问题上,由于缺乏宏观视野,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鼓吹西方文化、贬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负面信息活跃在网络媒介中,崇洋媚外思潮泛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被置若罔闻。第三,突出表现在“去价值化”问题上。由于缺乏宏观视野,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网络媒介充斥泛娱乐化的怪相蔓延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亚文化现象,“戏仿”、“恶搞”现象大行其道,使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脉络和精神特质成为雾里看花。第四,突出表现在“去意识形态化”问题上。由于缺乏宏观视野,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中,网络媒介中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体的反华意识形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科学主义之名解构马克思主义,蓄意淡化意识形态,迷惑社会主义新生代,妄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因此,如果网络空间任凭各种错误思潮蔓延肆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场,必然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危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网络空间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不充分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应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7]。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网络空间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充分融合应用,致使有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仍然固守陈旧,不求突破,使得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陷入思想困惑,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难觅踪影。思想政治教育应强调时代感,“地球一个村”“世界一体化”“网络信息无国界”,赋予现代信息技术强烈的时代感,网络信息不断涌现出新人新事新变化,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教育教学中就显得较为滞后,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呈现现实情境,寓理于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始终以德育功能为首,而传统教学中单纯的说教缺乏说服力,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跟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解读信息能力滞后,就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只能依赖大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也就难以培养大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无法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效果。

(三)网络空间话语转化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化拓展和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化被推到网络场域的风口浪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用来交往、宣传、说服,以及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8]在信息爆炸、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社交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逊色”,其话语标准规范、教学内容逻辑性强,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活泼开朗、文海掠奇的心理,导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话语转化出现偏差。首先,话语权威性削弱。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传播是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单线“输灌式”传播,教育对象只能无条件地接收教育者的信息,自己无权发出信息。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由教育者一直主导的辐射式话语传播模式,[9]构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相互平等传播信息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具有平等发声的话语主导权,削弱了教育者话语传播的权威性。其次,不具有吸引力。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思想开朗、性格活泼、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喜欢新鲜、新潮和新颖的网络话语,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规范、严谨、逻辑性强,其呈现形式只有单调乏味的说教,没有画面精彩的实景,无法促使教育对象感同身受,话语不具有吸引力。第三,对话语权掌控力弱。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开放网络空间里,人人有权利即时发布任何信息、发表任何观点,给一些蓄意挑起并炒作事端的个体造成可乘之机,如有网络媒介传播出“奇闻趣事”,就会在社交媒体舆论中产生“轰动效应”,引起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跟帖热议、转发。而所谓的“奇闻趣事”无非是炫耀一些有悖于伦理道德的炫富、色情、淫欲、贪腐等价值观念,来麻痹现代大学生思想,图谋改变现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意识形态,导致大学生出现世界观的偏差、价值观的错位、人生观的迷失,最终达到使当代大学生彻底迷失自我的目的。总之,面对高速运行的现代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表现相对滞后。

四、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治理路径

(一)强化网络空间宏观规划,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不可阻挡。自由开放的网络信息空间,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困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网络乱象层出不穷,鼓吹一些不诚信、炫富、奢靡的不良社会价值观,腐蚀心灵,使受教育对象陷入思想困惑。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應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强化网络空间宏观规划,要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上,着眼于全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高度,融入国家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提振网络空间治理的信心,净化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确的轨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网络空间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

信息技术拥有先进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难得的新发展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才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会贯通,既能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也能形象地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景,从而提升大学生获取和解读网络信息的能力水平。因此,创新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要求教师慧眼识金,将教学内容导入新媒体信息,教学内容表达新媒体语言,教学内容呈现新媒体技术,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10],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为大学生提供通俗易懂的优质教育内容,有效教育引导大学生解除思想困惑,使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真正成为大学生认知、进步、积极向上的有力工具。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既要强化应用的深度、广度、力度,又要强化应用的精度、准度、灵度,不断探索尝试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中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培养现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技术服务保障。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改进教学方法,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是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滞后的必由之路

(三)强化网络空间话语转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话语是思想掌握群众的“酶”[11]。网络空间是信息传播的平台,也是内容生产的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一个万花筒,由各种各样的信息扮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五花八门,但如何能够在这种杂乱无章的节奏中吹出响亮的乐章引起群体的注目,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转变话语表达方式,既要敢于奏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的乐章,更要让这支乐章悦耳动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体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传播模式,借助微课、慕课、雨课堂等新的传播形式,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还要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平等“发声”。同时,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术语巧妙地与网络信息流行语结合在一起,贴近现代大学生“碎片化”视听、阅读习惯,让大学生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爱听,想听,主动听,增强话语吸引力。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吸纳网络信息时,既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教育性内容”,也要有应对网络信息攻击、为大学生答疑解惑的“回应性内容”,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控力。

五、结   语

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了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虚拟延伸,网络空间孕育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此意义上,网络空间成为文化碰撞、价值交锋的主要场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融入空间场域,弘扬主旋律,传播价值观,重塑主流意识形态在空间场域的主导地位。网络空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我国网络空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强化网络空间宏观规划,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创新网络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强化网络空间话语转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进而提高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4-26(002).

[2] 李颖,靳玉军.网络空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创新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3):215-226.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9-29)[2020-12-10]. 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 02939918747816.htm.

[4]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EB/OL].(2016-12-27)[2020-12-10].http://www.cac.gov.cn/2016-12/27/c_1120195926.htm.

[5] 杨晓宏,郑新,梁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2):71-78.

[6] 高义栋,闫秀敏,李欣.沉浸式虚拟现实场馆的设计与实现——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红色VR展观开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73-78,85.

[7] 李梁.思政課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思路和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20-22.

[8]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上海大学,2010.

[9] 侯勇.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2):31-36.

[10] 周红,巩倩倩.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路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0):89-93.

[11] 练庆伟.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话语演进[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66-69.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Cyberspace

LIU Ji1,  LI Jiwei2

(1.College of Marxism,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2.College of Marxism,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

[

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化探索实施,高校足球教学也应当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优化足球教学体系,丰富高校足球教学内容,在创新性的足球教学机制下促进高校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足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足球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更新不足,教师素质有限,教学硬件条件配置低等问题,还要优化高校足球教学体系,创新高校足球教学模式,切实满足当前大学生的足球学习实践需要。

关键词:高校 足球教学 改革措施

1 当下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师资力量足

我国从整体上缺乏有丰富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的足球教练员,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业务领域的足球教练员的水平都是有限的。目前高校配置的足球教师数量不足,学习足球专业的教师较少,现有的教练员水平不满足高校足球教学的需要。高校更有一定专业技能,懂得足球技战术的足球教练员。目前高校足球教师的总体素质薄弱,不少教师不掌握新时代足球课程的教学方式,不能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成长需要组织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足球教学有效性。

1.2 硬件资源有限

我国高校足球教学活动开展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高校足球教学的资源有限,高校还缺乏必要的足球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不仅基础的场地资源匮乏,而且缺乏必要的训练器械设备更新,一般综合性的大学仅有1~2个足球场,可用于足球训练的5人制、7人制足球活动的场地不足,高校教师只能在有限的场地开展简单的足球战术训练活动,不能经常性地组织校园足球活动,制约大学生对高校足球活动的参与率,不利于提高高校足球运动的影响力,因此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1.3 课堂教学枯燥

高校足球教学由必修与选修课组成,现有的高校足球课程还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方面机械训练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高校足球课程的训练量大,训练形式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的高校足球课程以足球理论和机械的足球技战术训练为主,足球教学没能融入足球文化的内容,不能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足球热情,没能在微课等形式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足球自主学习实践资源,因此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拓展性,没能实现实践化和直观化足球教学。

2 高校足球优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2.1 师资力量

首先,应当组建高校足球教学教研组,加强高校足球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足球教学素养。其次,提高高校教师的足球教学技能,引导高校足球教师充分掌握高校学生的足球学习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足球能力现状与学习能力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最后,还要提高高校足球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注重融入足球文化、足球技能指导和足球互动开展网络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运用互联网设计微课或者慕课教学,实现高校教师学生的网络互动,满足高校学生个性足球学习需要。

2.2 硬件条件

首先,应当配置必要的足球教学场地,向大学生开放足球场地,并且增强安保措施,引导高校大学生合理有序地运用场地,实现足球运动场地的有效预约服务。其次,增强足球训练设施设备的进购工作,应当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足球训练设施设备项目。最后,增强高校足球课程的比例,丰富足球必修与选修课程项目内容,在良好的物质条件保障下,促进校园足球活动项目的蓬勃发展。

3 当代高校足球教学的优化对策

3.1 转变足球教学理念

首先,高校足球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核心,注重在足球教学中融入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帮助大学生掌握良好体育习惯等教学理念。其次,高校足球教学还要结合学生爱玩和喜欢新鲜事物特征出发,丰富足球教学内容,组织趣味性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足球的快乐。最后,还要注重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观念,将心理健康、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等内容融入其中,在足球教学中通过奔跑、跳跃、对抗等内容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与精神愉悦感。

3.2 丰富足球教学内容

首先,丰富足球教学实践项目,改革传统足球教学简单机械训练的问题,从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足球课堂模式,要求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与分组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大足球技能教学的供给力度,提高学生足球学习积极性。其次,优化足球拓展训练项目内容,足球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在足球教学时应当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表现的创新性,注重在足球教学时设置具体活动环境,能够根据场地、人员、足球游戏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项目,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足球运动能力效果。最后,还要在足球教学中融入足球文化内容,基于足球文化开展足球训练,促进学生在足球学习中获得精神意志能力的熏陶,引导学生真正热爱足球这一运动。

3.3 优化足球教学模式

首先,注重采用选修课的方式开展足球教学,在足球大项的基础上开发出多层次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足球课程项目,实现足球教学的层次化。其次,注重运用慕课与微课机制开展足球教学,通过微课或慕课引导学生课下自学,课上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足球游戏等实践活动,由教师达到对所学生针对性指导目标。最后,还要采用项目教学、小组教学、社团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学生趣味性小组足球学习活动,由专职教练员对学生进行有效全面指導。

3.4 丰富足球教学活动

提高高校足球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丰富高校校园足球活动,注重运用丰富的校园足球活动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地宣传和扩大足球教学活动的影响力,达到提高足球教学质量目标。首先,应当建立校园足球联赛体系,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足球比赛活动,运用院系之间、校际之间的足球联赛拓展足球活动影响力,吸引学生参与到足球学习活动当中。其次,举办开展丰富的足球讲座,有效地展示足球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足球文化,达到吸引高校学生注意力的目标。最后,还要为足球爱好者提供沟通的平台,依托高校BBS等设置高校足球论坛,通过微平台普及足球知识,从而提高高校足球教学的有效性。

4 结语

提高高校足球教学有效性,应当完善高校足球教育教学体系,丰富足球教学资源,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达到高质量地组织开展足球教学的目标,注重以趣味性、实践性和文化性的课程改进高校足球教学,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足球教学习需要,提高高校足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尚胥.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创新之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30-132.

[2] 崔先友.高校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2012(9):169.

[3] 杨宏萍.当前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J].才智,2012(27):297-298.

[4] 岳抑波.突破瓶颈创新思路,开创高校足球教学新局面[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41-42.

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开展高校足球普修课过程中,通过适当运用游戏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足球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游戏法在高校足球普修课中的功能与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组织及运用情况,可以作为高校足球课堂教学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游戏法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运用

足球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普修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就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展开分析与研究。

一 游戏法在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功能与特征

体育游戏具有很多功能,如健身功能、益智功能、激励功能、创造交流及增强娱乐性等。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由于迎合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通过体育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

体育游戏的最显著特点是趣味性以及娱乐性,除此之外,体育游戏还具有竞争性、知识性、普及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特点。体育游戏总在不断丰富的发展与创新中。游戏是有规则的,游戏中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游戏在技术教学、身体练习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单调、重复、艰苦的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参加练习,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因此,从教育上来说,体育游戏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 游戏法在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游戏法的教学组织

第一,科学设计游戏内容。关于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应对主要内容起到辅助作用,使足球游戏真正成为足球技战术教学课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改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游戏的特定目的。

第二,科学、有效地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游戏的组织除了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外,还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游戏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时机,进行适当的观察和调整,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组织教学。游戏时要密切观察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体育游戏的教学组织应重视其讲解示范作用。在教学中,体育游戏是否成功,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游戏名称、方法、动作要领、活动路线、规则要求等。教师在讲解示范过程中应注意生动和形象、富有感染力,示范要逼真,动作要准确,教师讲解示范后引导学生做一次演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接着进行比赛,教师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必须遵守规则,增强学生遵守纪律的观念。

第四,合理分组并当好裁判。大部分游戏都具有竞争性与对抗性的特点,所以游戏分组是教师在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应做到合理分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以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

同时,教师要当好裁判,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锻炼身体、发挥智慧、增强团结意识。在技术技能课教学中的运用,采用一定的游戏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会技术动作。

2.游戏法贯穿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各个阶段的应用

第一,在准备热身的阶段的应用。传统的体育课热身活动一般是慢跑,然后是身体各关节的热身操,内容单调、重复,导致学生缺乏热身的热情,热身活动不积极,在热身活动的时候不认真,直接导致学生的热身效果不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热身环节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所有的游戏都使用一个或者更多的球,这样就可以在热身的同时,达到提高技术能力的目的,这对学生的柔韧性、灵敏性、动作的幅度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在单纯讲授的方法中,特别对于比较难的教学动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到比较吃力或者畏惧心理,从而影响教学动作的掌握。通过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教学中发现,学生更愿意接受体育游戏教学方式教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的课堂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更主动地学习,如在练习足球运球时,用足球运球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分组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融入到教学游戏比赛当中,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到了体育技能。为了克服教学训练中的单调和枯燥现象,可设计一种在相对压力较小的训练环境中进行技巧训练的方式。包括:运控球、传球、接球等,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把从练习中学到的技术转化到实战比赛中去。

第三,在放松阶段的应用。通过长时间的活动,学生的心里生理机能都处在高度紧张及疲劳状态,结束部分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整活动为主,达到放松身体减缓兴奋,消除疲劳和恢复体能。结束部分教学应该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合为一体的游戏性放松活动为主,能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使运动器官得到放松与恢复,使人恢复到较好的身心状态。教师可以采取带有轻松愉快、负荷量小、节奏比较慢的娱乐性游戏,可以选择徒手或有道具的活动。通过游戏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转移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的兴奋,使器官得到放松及恢复。游戏要突出其趣味性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到新颖、轻松活泼,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带着良好的身心投入到下一节课堂中。

三 结束语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教学方法,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技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合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殷征辉.足球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6(3):203~204

[2]韩兵.高校足球教学方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12

[3]顾念慈.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3)

[4]王华.体育游戏的特点与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1(4)

〔责任编辑:范可〕

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足球是我国高校、中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各所学校的足球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升足球教学质量,可以在不同学校之间开展足球互助教学活动。本文从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校与中小学足球教学互助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中小学;足球;教学;互助

一、我国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足球教学资源利用率问题

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言,高校中包含的足球教学设施数量相对较多。而从我国高校的实际足球教学情况来看,各类足球教学设施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这种问题不仅引发了资源浪费,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足球教学质量。

2、高校学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不同学生的就业要求不同,在有限的市场人才需求下,能够顺利就业的学生数量较少。高校与中小学校园足球联盟的设立为高校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我国中小学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足球教学方法问题

足球教学方法单一是我国中小学学校的主要问题。这种问题主要是由教师教学准备不足、对足球教学不够重视等原因引发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追求兴趣的阶段。单一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影响足球教学质量。

2、学生学习需求问题

在中小学学校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虽然中小学教师制定的足球教学方案合理性水平较高,但由于无法学生实际需求,因此常常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足改总体方案的足球教育问题

足改总体方案的出台使得校园足球教育工作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师资问题

教师是足球教学中的重要主体。由于学生本身的自律性、自学能力水平较低,因此,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解决师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与中小学合作构建校园足球联盟的解决方法,该联盟的应用为校园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保障。

这种措施的解决流程为:中小学学校本身拥有的专业足球教师数量较少,其本身的师资力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足球训练与教学需求。而在校园足球联盟背景中,高校的足球队员的足球技能掌握水平较高,这种素质是他们转化为足球教练员身份的基础。出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与中小学学校互助等目的,高校可以将数量众多的足球队员输送至中小学学校。从本质角度来讲,这种措施在弥补中小学学校无法提供事业编制缺陷的同时,有效保证了中小学学校的足球教学质量。

2、支持问题与场地问题

学生家长、社会力量是校园足球联盟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家长与社会群体不理解问题与观念的合理优化。除此之外,还应该为校园足球联盟构建的实现配置相应的训练场地。

3、资金问题和安全保障问题

与其他活动相比,足球教学活动所需的资金投入数量相对较多。因此,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资金投入等方式的应用保障足球教育资金的充足。除此之外,足球运动中学生发生摔伤、磕碰等安全问题的概率相对较高,对此,学校应该加强各类安全保障措施的设立和应用。

四、高校与中小学足球教学互助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高校与中小学足球教学互助进行分析:

1、高校与中小学足球教学互助的实现基础

(1)优势互补基础

高校与中小学学校中在足球教学人力资源、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为中小学学校的足球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空间。中小学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需求为高校学生提供合理的就业机会。这种优势互补作用的应用可以有效获得提升足球教学质量的效果。

(2)学生契合性基础

中学生与小学生在足球学习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例如,小学生、中学生都对枯燥单一的足球教学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斥心理。他们更加愿意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并对趣味性足球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高校与中小学足球教学互助活动中,基于高校足球队队员身份的教练员更加了解学生的这种需求,因此其可以通过学生需求的满足促进足球互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3)资源、力量集中基础

从以往教学经验可知,足球教学质量与学校为教学工作提供的资金、设备等教学资源与力量有关。单一的小学足球教学、中学教学能够获得的辅助力量与资源有限。各个学校之间足球教学互助活动的开展可以实现力量与资源的集中,为足球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

(4)足球课外活动开展基础

除了课堂时间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足球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足球学习水平。为了保证课外足球活动作用的有效发挥,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足球学习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当学生的课外足球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总结。在利用鼓励评价语言提升學生学习足球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课外足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足球教学方案,将足球教学与课外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2、高校与中小学校园足球联盟的建立流程和应用经验

(1)高校与中小学校园足球联盟建立流程

地理位置会对校园足球联盟的实效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校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应该注重自身周边位置中学与小学学校的选择。当基础的合作对象选择工作完成之后,高校需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帮助中学与小学合作对象开展专业的足球教学活动,并为合作对象学校学生梯队训练的开展提供成功经验与技术措施。除此之外,由于中小学合作对象无法满足教师的事业编需求,因此中小学学校中的教师可能并不愿意参与到校园足球联盟中。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利用足球队队员的优化培养合理解决。通过日常训练和观察,从足球队中选出在足球技能、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优势的队员逐渐培养成足球教练员,将这些教练员输送至校园足球联盟中,为校园足球联盟的足球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

(2)高校与中小学校园足球联盟的应用经验

某高校按照上述流程与附近的四所中小学开展的校园足球联盟构建工作。通过两年的实践,该校园足球联盟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该联盟的设计为高校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和发展空间,四所合作对象中小学学生的足球技能掌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結论

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足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可以结合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开展校园足球联盟,通过足球趣味活动、跨学校足球教学活动等内容的开展,优化足球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 萌. 保定市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 袁 斌. 河北省邯郸市市区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 吕文韬. 浙江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现状的调查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4.

[4] 孙 磊. 山东省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5] 刘林涛. 河北省属高校足球俱乐部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HJ0.7mm]摘要: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时代特征着手,阐述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所面临的困境。结合休闲时代体育功能的嬗变,在分析高校体育教育的政策背景、休闲教育内涵基础上,认为休闲教育理论以重视人的自我表现,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相契合,试图把休闲教育渗透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把休闲教育作为体育教学模式设计的一种新思路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所启示。研究认为休闲教育理论为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用休闲教育功能破解高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最根本地将依赖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的革新设计。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各个要素要发挥各自的功能、协调配合,遵循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规律,努力实现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生活教育等多种教育诉求。

关键词:休闲教育理论高校体育教学设计

Sports teaching des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education theory

HU Qi-liang1, WANG Yun-ling2

(1. School of Spor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430205, Hubei, China; 2. School of Law & Business,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430205, Hubei, China)

1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已走过113年的发展史,是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到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再到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法规的制定史,是价值观念从浓厚的政治色彩、极端的功利色彩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转化史,是教学指导思想从“三基”论、体质论到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的演化史;其发展虽然步履蹒跚,但始终未摆脱经济社会的附庸,未脱离明显的功利特性,表现为对社会价值的信奉与践行远胜于对育人价值的推崇与追求[1]。高校体育教学始终是“为体质监测而教、为体育达标而学、为评奖而奋斗、为夺标而拼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过分追求稳定性、注重程序化、依赖外在推动力,割裂了体育教学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关系,抹杀了体育教学中“人”的主体性,导致高校体育迷失了方向[2]。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在广州校友会围绕“健康、财富、运动、快乐”所谈的一席话中谈到那样: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人”被遮蔽了,不知道“人在哪里”[3]。也有学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今天,是延续多年的人才选拔机制重文轻体和体育工作重竞技造成的结果,也是几千年来重文轻武的科举遗留意识再体现,同时也是过分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让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只能靠边站所致[4]。

体育教学设计是为体育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它规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5]。教育部2015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在多年下降之后向好,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象却并没有得到改善。我国高校面临着大学生竞技水平的提升与身体素质的下降形成的巨大反差。高校体育教学在“普遍有闲的社会”背景下该何去何从呢?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高校体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教育和体育正向“同谱一首曲、同唱一台戏”转变,“体教结合”正朝“体教融合”迈进,提升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完善人格成为高校体育三位一体的目标[6]。当前,我国所进行着的这场伟大的、深刻的、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呼唤人性美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让高校体育教学真正“为终身体育而教,为自身全面发展而学”[7]。

2休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语义呈现

“休闲”源于希腊语“Shole”,英文为“leisure”,意为休闲和教育,在娱乐中伴随文化水平的提高。曼蒂和L.奥德姆(JeanMundy&LindaOdum,1979)对休闲教育的论述被认为是当前对休闲教育最完整的认识。他认为休闲教育是一场使人能够通过休闲来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全面运动;一种使人能够在休闲中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方法;一种贯穿于从幼儿园以前到退休以后的终生教育;一种通过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使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高质量的休闲体验的活动;一场需要多种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共同发挥作用承担责任的运动[8]。它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休闲教育的研究通常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心理学层面上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认为,休闲教育是一种不需要外在标准界定的具体活动,是有益于人健康发展的内心体验,它重视人的自由、满足、愉悦、幸福等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外在的活动形式;哲学层面上我国学者马惠娣认为,休闲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成为人’的过程,是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它不单是关注寻找快乐,更重视休闲与人的本质之间的联系,即寻找生命的意义[9]。社会学层面上美国休闲学者奇克与伯奇认为,休闲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增进的社会空间。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同时发展人的个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随着人们对休闲与教育、体育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对知识、教育、课程本质和功能认识的发展,体育课程正从经验型、科学型向文化型或生活型转变[10]。在休闲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休闲时代到来的巨大挑战。鉴于休闲时代体育功能的嬗变,一些时尚、轻松且具有休闲价值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程成为教学内容的“新宠儿”,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休闲体育教育将取代知识身体教育,休闲教育思想以重视人的自我表现,关注人“成为人”的过程,引导追求真善美的生活逐渐融入高校体育,成为推动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驱力[11]。

休闲教育不是把休闲内容当作事例在课堂上讲解;不是以娱乐或娱乐职业的价值为核心;不是向所有人鼓吹同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也不是一门或一系列课程[8]。著名的休闲教育家布赖特比尔认为,休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传授一定的技巧并要练习这些技巧。休闲教育很难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存在于学校的体育课程中,但是并不影响休闲教育渗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使体育教育过程更具休闲色彩。把休闲引入体育教学中,并非否认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而是把休闲作为体育教学模式设计的一种新的思路,体现出休闲的理论参照价值。休闲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主要做法是:1)休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2)在体育教学中插入休闲活动;3)把休闲活动当作一种体育教育资源;4)教师适时对学生的休闲活动做出积极评价;5)通过体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获得各种休闲活动的知识、技能的途径[8]。鉴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时代性特征,結合当前高校体育增进青少年健康的历史使命和如何实现“休闲”和休闲生活方式养成中所面临的困境,本研究将以休闲教育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设计系统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得到新的启示。

3休闲教育与大学生体育教育结合的依据

3.1休闲教育与大学生体育教育结合的理论依据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指出:要“精心策划,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2]。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13]。这两个文件再一次阐明了学校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不同的是,“阳光体育运动”代表了今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一种具体的组织形式,中央7号文件则提出了要探索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指出:学校体育要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14]。从2007年的中央7号文件到2016年的27号文件,9年来中央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状况可谓高度关注。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高校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今后的高校体育教材内容建设应当是在保持共性特征的同时发展个性;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同时发展不乏时代气息的现代休闲项目;在发展体能、技术的同时发展个性和健全人格;在发展学生体质的同时渗透休闲教育;用休闲教育功能破解高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

3.2休闲教育与大学生体育教育结合的现实依据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的指导下,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开发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灵活的选课方式及时尚运动项目的引入等措施为高校的体育课堂增添了许多活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模式面对十二年应试教育后的大学生如何养成参与体育休闲的习惯,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加与体质健康休闲能力低下之间的矛盾如何得到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如何得到有效控制等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社会需求逐渐脱节的现实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体育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复归教育本性的推动下,休闲课程作为教育课程或体育课程逐渐走入高校,实现休闲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再次融合,推动了休闲体育教育的诞生[15]。休闲教育理论为大学生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可以反观当前大学生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并寻找探索解决这些不足的新路径,如关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如何体现休闲体育教育时代性,如何进行“休闲运动项目”的教材化改造,并使之与竞技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得益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将依赖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的革新设计[16]。

4休闲教育视角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4.1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设计

遵循《纲要》要求,以休闲教育为核心,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常态实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指在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认识或观点,并对教学活动起方向指导作用。我国学校体育百年来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带来的教学指导思想多元化的演化史。即从“军国民体育思想”到“快乐体育思想”的演化,从“教化自然身体”到“知识身体教育”的推进[17]。对我国经历的“体质教育”、“三基教育”、“全面教育”、“竞技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多种教育思想,不同学者见仁见智,对其众说纷纭。多种教学指导思想的存在和实施会活跃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对体育学科特质的认识和对体育育功能的开发[18]。

高校体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休闲时代体育功能的嬗变,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加与科学健康休闲能力低下之间的矛盾,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校体育课程的5方面基本目标,尊重兴趣、健康、适应、体质、素质等众多体育教学思想,把休闲教育、生命教育、生存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确立了参与休闲运动、养成休闲习惯、掌握休闲技能、注重体验过程和增进健康素养等新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19]。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方向发展,使得体育的休闲化、娱乐化趋势日益明显,组织化程度日益加强。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将以休闲教育为核心,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人格、个性、差异和自由为原则,通过休闲价值观的阐释和现代休闲方式的规范,达到培养学生休闲兴趣、健全学生体质以及提升学生终身健身意识、习惯、能力的目的。

4.2休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设计

积极探索,促进休闲与体育交融、兴趣和健康提升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体育模式的创新是体育教学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百花齐放,有代表性的有:“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模式,选项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体育教学模式等。各模式采取的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分层次教学、快乐体育教学、情景教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等,使得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处于多种教学模式和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不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某一模式是为某一目标服务的。评价某一模式的优劣,以最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为依据。所以,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取向的多元化而建立,必须在发扬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内容创新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有效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形式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尽可能多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熟悉、初步掌握、泛化、熟练掌握“四阶段”,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四过程”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实施不以通过比赛追求成绩,不以崇拜力量为目的,突出教学过程的休闲性和学生的乐趣体验;内容上,根据新兴时尚运动休闲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实施以休闲教育为重点的内容“重构”来满足大学生的不同休闲需求,实现娱乐性、健身性、开放性与文化性的整体融合[20]。从发展趋势来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将成为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各高校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实施以休闲为中心的俱乐部制休闲运动教学模式,主要做法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休闲体育的需求,培养和建立终身休闲体育意识,掌握1~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4.3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插入休闲活动,突出教学过程的乐趣体验,重视以休闲教育为核心的养成教育。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面对多种教学模式,其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针对性,众多体育教学思想一齐涌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主题分散、任务繁重,体育教师面对一节节具体的体育课时,感到的是一种茫然无助;二是缺少内涵,体育教师的休闲技能的参差不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拼凑花样繁多、内涵欠缺;三是形式简单,因担心教学事故,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新颖自由,普遍存在淡化运动技术,内容与手段过于简化,学生课堂练习的密度与强度很难达到所需水平;四是形式匿乏,以教师为中心、技能教学为主依然很重,学习氛围过于严肃,教学效果不理想。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这种乐趣是体育运动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体育教学的学习目标和内容[21]。学者刘海春认为,教会学生如何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固然重要,但经过应试教育的大学生学习生活幸福与否,决定因素是他自己的休闲价值观,它支配着大学生对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决定着大学生业余活动的内容、频率与持续的时间[22]。所以休閑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应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上,用合理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向大学生提供规范化的休闲方式,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休闲习惯,使其成为“社会人”。教学过程既不以通过比赛追求成绩,也不以崇拜力量为目的,在接受“团队精神”、“遵守游戏规则”和“公平竞赛”等人生教育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教学范式逐渐被“分组练习与比赛”等具有自主学习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目标引导”等具有合作学习特征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师生交流与“双边互动”成为体育教学的新时尚,体育教育诸多环节进步明显。

4.4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革新优良传统项目、延续校本和特色项目、吸纳新兴时尚项目,挖掘各项目的休闲功能,提升体育教育的文化品味。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为教育目标服务,如果体育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诸如游戏、课堂竞赛、素质拓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身体活动乐趣,就将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与中、小学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形式雷同;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照抄照搬,缺乏特色;三是休闲体育项目为迎合学生,盲目求新、求异;四是受场地设施条件和教师休闲技能的制约,新兴时尚项目难以开展,已开展的效果不佳[23]。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健身”和“休闲”两大教育目标,必须以是否适应终身锻炼要求,是否与社会接轨,是否与未来职业相适应为原则,以培养现代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为重点的内容“重构”。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本校优良传统项目进行革新,譬如“三大球”等传统内容“改装”成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趣味排球等;二要延续校本和特色项目,譬如羽毛球、乒乓球由于运动量适中,方式优雅、灵巧,受到学生们钟爱应大力推崇,舞龙舞狮、腰鼓、轮滑、龙舟、武术等具有地区特色的项目应发扬光大;三是吸纳新兴时尚项目,一些时尚、新颖、刺激的休闲项目如街舞、定向越野、野外生存、台球、桥牌、攀岩、保龄球、极限运动、轮滑等,要有选择的走进体育课堂并逐渐固化为教学内容,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挖掘运动项目的休闲功能和休闲运动项目的引入没有也不可能动摇竞技运动项目在教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竞技运动的休闲化”和“休闲运动技术的规范化”将二者紧密联结,建立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添加时尚、增强意识,发展个性,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

4.5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

适时对体育教学中师生的休闲活动做出积极评价,建立一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层次化、评价方法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体育教学评价是按照体育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采用各种评价手段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分析、判断及提供决策的过程。它既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一种激励措施。调查显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手段主要表现为: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质测试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一定成绩;根据课时工作量、学生评价、学校教学督导随机听课抽查等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指标量化。这样的评价结果手段单一很难激起师生的教学热情,也很难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因此,探索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的新途径,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健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制度势在必行。

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设计,是按照体育教学目标多元化、多维度的要求,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规律和政策,建立起相互激励的多维度评价体系。首先,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除了考核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方面的指标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课外锻炼、个体差异,学习态度、锻炼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利用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结合对有个体差异学生给予定性评价;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学习进步程度,进行一定的分层评价,在统一的标准要求下,可以定性地给出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应成绩。其次,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要结合学生评教、督导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多方考核,制定出一套较客观、公正,具有说服力的量化评价办法。在教师的业务考核、职务评聘和评优、评先进中,应以教学为重要依据,以体育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和敬业精神等为考核指标。各高校应从理论知识水平、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态度、课外体育教学参与程度、继续教育情况、学生反馈等方面建立起一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层次化、评价方法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5结束语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休闲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体育教学的主体、客体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育运行过程中,各个要素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现各自的功能,又要协调配合,通过各环节的超循环运转,按照《纲要》的要求,遵循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规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尽可能地实现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生活教育等多种教育诉求。

参考文献:

[1]吴绪敏.“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4):100-102.

[2]邵桂华.耗散结构与体育教学系统的自组织[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05-109.

[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8f990102w8ra.html.

[4]体育课,才是中国体育最大的问题[EB/OL].http://www.20qu.com/jingxuan/2016/319/1337939.html,2016-03-19.

[5]焦敬伟.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6):86-88.

[6]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interface_toutiao/2016-02-24/14565966.html.

[7]舒宗礼,王华悼.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透视及其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7):502-507.

[8][美]J·曼蒂,L·奥杜姆,著.叶京,等译.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4,139-213.

[9]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1(5).

[10]谭华.体育课程功能的历史演变[J].体育学刊,2005,12(1):19-21.

[11]孟凡强,等.休闲体育教育内涵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9):77-79.

[1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2007.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

[14]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Z].2016.

[15]张勇,孟凡强.休闲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6):91-93.

[16][韩]孙海植,安永冕,曹明焕,等著。朴松爱,李仲广译.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7]杜光宁.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体育与科学,2006,11(6):96-98.

[18]兰自力,黄文仁.对学校體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87-90.

[19]陈万红.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与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5,3(3):127-130.

[20]徐成立,田静.休闲体育的伦理定位、失位与复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7-149.

[21][JP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2-45.

[22]刘海春.休闲教育的失位、错位与归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67-70.

[23]石振国.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演唱弱音技巧声乐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