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2023-11-04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给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有效应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制度和理念,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恰当使用网络技术手段,选好班团干部。

[关 键 词] 移动互联网;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高职院校班级是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具有教育组织和社会组织双重特性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最基层单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伴随而来的问题给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应时应境、意义重大。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效益差,“低头族”现象严重

课堂,作为知识传播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历来备受重视。作为步入成年的高职院校学生,理应更加珍惜这种宝贵的学习机会,理应有更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理应更强。然而,从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课堂上,大学生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经常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这种“隐性逃课”已成了他们的习惯,并且像“瘟疫”一样在班级,乃至学校中蔓延,任课教师往往难于管顾。长此以往,不仅学生不乐学,教师也逐渐失去教学乐趣,导致教学效益低下。

(二)移动互联网带来资源获取的快速性与便捷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学而不思、学而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更快,获取资源更加方便,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就靠一部智能手机来应付学习。很多时候,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很无奈:布置的作业,学生往往上网查找应付,大多是网上抄袭的;甚至考试的试卷,有时也会出现大面积的雷同现象。如此的作业、考试,已经失去应有的意义。

(三)移动互联网交流的便捷性带来师生面面交流机会的减少,学生情感淡漠

当前,由于移动互联网在交流方面具有的便捷性,大学生更乐于网络交流而非面面交往。这种现象既存在于班级管理者与高职院校学生之间,也存在于班级学生群体之间。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一入学,班级管理者就会建立班级的QQ群、微信群等,班级多数工作任务的布置主要通过网络群来进行,学生的交流也多通过网络来进行。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减少,学生之间的直接交往机会也减少。很多大学生反映,几年下来,辅导员或班主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同学间的感情好像还不如中学时亲密。互联网这种看似便捷的交流工具,但由于其交流的虚拟性和非严肃性,容易带来情感的淡漠与虚无,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移动互联网的滥用导致学生夜不能宿、寝室内同学矛盾重重

寝室是高职院校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大学生活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寝室中度过的。寝室理应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的最好地方。然而,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滥用,寝室也不再是一个安宁的港湾。很多寝室即使到了凌晨,学生还在上网、听歌、玩游戏、看视频等吵闹不止,不仅自己没有很好地休息,也影响了室友的睡眠。长此以往,导致寝室同学之间矛盾重重。

(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给班团委干部队伍建设带来问题,出现了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现象

班委、团委在高职院校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班委、团委干部队伍,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班级管理、形成班级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班委、团委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班级管理者很多时间并不能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交流,这样,那些网络上的活跃分子往往更能引起关注,而这些人自然成了班委、团委的重要人选,而那些平时不太在网络发声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漠视。而这样入选的班委、团委成员更热衷于网络,甚至将这种习惯带入课堂和寝室,不分场合、不分日夜地使用网络。如此,在班上不仅不能带来正面的影响,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普通学生对此嗤之以鼻,班团委的威信大打折扣,班级干群关系紧张、班级凝聚力涣散。

二、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给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带来了全面的冲击:从课堂到寝室,从课堂到课外,从师生交往到生生交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浪潮给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班级管理制度的滞后;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及其他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制力不强等问题。具体来说,导致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班级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无法跟上新时期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过于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育最初的目标——“人”的养成,出现了“目中无人”的教育。许多高职院校办成了职业培训机构,只负责培养一批批具备一定技能的人,而忽视了对人之为人的品德的培养,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的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管理者急功近利、家长急于求成,学生忙于考取一本本证书,忙于谋取一份好的工作。高职院校学生未能深刻认识自我,深刻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能做好自我的人生规划。而班级管理者也未能很好地更新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事务管理”上,追求“只求成绩、不出事情”。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跟上新时代的要求。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人、尊重人,平等对待每个人,这也就是梅奥所提倡的人本管理理念。它要求必须把人放在首位,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应重视组织中的每个人,把每个人都积极调动参与到组织中来。“参与式的人本管理更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它要求有一种民主领导及激励法则的管理制度,更注重把成员作为组织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着重参考成员的兴趣、特长、能力、心理状态等综合性素质,从而科学地安排匹配成员的工作和任务。”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缺位与滞后,未能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正由于管理理念是要“追逐证书、不出事情”,多数高职院校管理还在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性、纪律性和服从性,忽视了新时期学生的个性特点,一味要求学生服从班集体,忽略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管理,也未能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强调惩罚和说教的方式,忽略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民主意识的发展,不能听取学生的意见。有些班级管理者还在依靠原有的经验来管理现在的学生,常常抱怨现代学生太有个性、太难管,却未能关注新时期学生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各种配套管理制度、方法的缺位与滞后。如课堂管理制度、寝室管理等方面制度未能及时更新,未能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制定专门的制度。“尽管各高职院校也普遍建立了班级工作制度、积分量化考核制度等,但基本都是过分强调强化管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更没有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学生未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学习生活

高职院校学生摆脱了高考指挥棒的控制,进入大学之后,从心理和行为上都有所放松,表现在行为上沉迷于网络,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寝室,整天捧着一部手机,不是游戏就是网聊。久而久之,感觉生活乏味、空洞,学习乏力,而当即将毕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又往往追求捷径,为一本本证书、为顺利就业捞取一块敲门砖而拼命学习那些“快餐文化”,证书考试一结束就将之忘得一干二净。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缺陷加剧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也导致了班级凝聚力的不强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娇宠,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甚至是自私自利的性格。进入大学,遇到问题仍然总是从个人角度考虑,忽视其他同学的感受,如深夜还在玩游戏、看视频,完全不理会同寝室同学的感受,导致同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加之班干、团干又不能很好地协调,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对策探究

(一)树立参与式的人本管理理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和改进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

传统的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与管理的,在新时期,班级管理者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尊重人、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此,班级管理者需要细致、耐心和持久地付出。这要求班级管理者全方位地接近和了解学生,不仅要借助现代化网络工具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更需要深入走近学生,重视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此外,在交流方式上,要多用鼓励赞扬的语句,态度和蔼,积极关心和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要营造良好的情感交流气氛,为学生学习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责任感教育,明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是提升和改进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急迫性和自觉意识比较差,说到底是责任感缺失。学习,并非是个体的事情,也不只是为了就业,而应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层面去思考高职院校学生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如只关注毕业后的就业,而没有发现学习本身的乐趣,没有将自身学习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思考,他会积极主动去投入学习。在崇尚终身学习的当今社会,一个不热爱学习、不努力学习的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加强学生责任感教育,强化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积极投入学习。此外,在班级中营造以积极学习为荣,嬉戏放纵为耻的氛围。为此,在高职院校学生班级管理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分解为各阶段的目标和学习计划,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管理,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形成,从而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习。

(三)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建构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提升和改进班级管理的重要步骤

其一,管理者应从抓课堂纪律入手,联合任课教师和班团干部,形成三维立体网络,加强对课堂的监控与管理,对那些长期上课玩手机的“低头族”给予必要的处罚。其二,管理者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课堂进行全面监控,实时掌握课堂动态和课堂纪律。其三,采用技术手段,对教室实施手机网络信号屏蔽,强行矫正上课玩手机的习惯。最后,任课教师应加强备课,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确实提升课堂的效率。

(四)扩大管理视野,强化寝室管理工作是提升和改进班级管理的必要环节

尽管高等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理和自制能力,但事实表明,一定的管理也是必要的,并且效果十分明显。强化寝室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能改善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保证共同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寝室管理机构和组织,每天或者每周不定期地对寝室进行检查,尤其是加强夜间对寝室的检查。检查不仅仅局限在寝室卫生上,还应该扩大到寝室成员的行为上。要加强寝室间学习和生活的评比,在寝室文化建设上形成竞争、互助的态势。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凌晨屏蔽手机网络信号,强制学生休息。

(五)加强班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班团干部管理能力是提升和改进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个班级建设的意图,需要依靠班级干部传达、贯彻、组织、实施。因此,要提升和改进班级管理,首先,精心选拔,建设好一支班团干部队伍。在班团干部队伍来源上,不仅有网络高手,更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积极为班级服务的热心人。教师应把那些品行好、学习好、能力强、在同学中有威信的人选拔出来担任班团干部。其次,精心培养,班团干部也是普通学生,尤其在任职初期,必须加强对其培养和教育,强化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再次,明确职责,班干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最后,大胆放手,班团干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骨干,班级管理者要依靠他们,大胆放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烦琐和艰巨的工作。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必须正视班级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借助现代科技,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与管理,强化课堂与寝室的管理措施,构建班级管理者、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的“三维”的立体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强化学生自身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从而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邵丽丽.当前高校班级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教育科学参考,2008(10).

[3]邵丽丽,任海华.高职院校文明宿舍创建的现状及创建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侯倩.人本管理视角下参与式管理模式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5]屈一泓.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探讨[J].当代经济,2007(6).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虽然目前数字图书馆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纸质资源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职院校中,如果一直使用系统的方法对图书进行管理和储存,无法实现对图书馆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如何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是高校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应用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正在扩大规模,引进大量的图书。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系统只能对图书进行一些统计管理,比如图书的借阅、读者借阅统计等,让管理者能够大概了解图书的情况。但是,所统计出来的数据并不能成为管理者以后改善工作的参考依据。而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可以对读者的借阅数据进行统计,还能从此看出读者的借阅方向,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中,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的需求研究

目前,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基本上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最根本的服务,主要包括借书、阅书、还书以及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不能为读者提供主动性的服务。要想使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者主动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必须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而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就能对读者以往的阅读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为读者提供更加科学的、个性化的服务。

首先,要分析读者群与其借阅行为,用到的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叙述统计分析。就是说利用叙述统计的形式分析数据库里的数据,查找出借阅率最高的书籍和读者,并且对其所代表的意义进行分析。第二,孤立点分析。也就是说,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信息,找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读者,进而为他们提供特殊性的服务。也可以查阅图书借阅的历史信息,将最受欢迎的书籍和最不受欢迎的书籍挑选出来,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第三,聚类统计分析。通过查阅读者的借阅记录以及信息,对不同借阅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再利用聚类统计的方式分析读者的行为。

其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这个工作,用到的数据挖掘技术有:

第一,关联规则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读者借阅图书和借阅记录之间的关系,明确读者的读书需求,以便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第二,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读者借阅书籍的顺序和时间,了解读者的习惯,从而在适当的时候为读者提供适合的书籍。另外,时间分析法也能方便图书馆对书籍进行合理的安排。

最后,文献排架方面的管理。在高職院校图书管理中,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不仅能够找出最受欢迎的书籍,还能对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还能通过对读者借阅行为和借阅书籍的分析,设立专门的书籍摆放处,以便读者的阅读,使每一位读者都能很方便的找到自己想阅读的书籍,这样,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2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 关于图书管理

首先,各个高职院校可以分析读者群的阅读需求,明确读者对知识的需求程度,从而科学规划图书馆的图书以及文献资料。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增加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它能够自动的记录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从而科学管理没有借出去的图书。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能帮助采购人员进行图书的采购,并且合理安排最新的图书,供读者阅读。

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图书内容非常丰富,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不可能每一本图书都使用到,不能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当中的图书完全被利用,况且,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还要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因此,不能对读者的需求做到充分的了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读者的历史借阅情况,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图书进行科学的管理。

2.2 关于读者管理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原则是要正确服务好每一位读者,在工作时,要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所以,要想更好的服务每一位读者,就要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进行管理,并且进行分类。比如,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可以从职业的角度对读者进行分类,其主要对象是教师、职工以及学生。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创建一个长久的服务关系,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最喜欢阅读的人群。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的信息进行管理,要及时处理好应届毕业生的借阅证,例如,延长期限或者是注销。一旦注销毕业生的借阅证,毕业生毕业之后就不能再通过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进行阅读行为,与之相反,如果延长毕业生借阅证的期限,就算毕业生毕业,也同样可以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内进行阅读行为。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科学合理的管理读者的信息,并且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高职院校图书管理的水平,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结束语

随着图书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应用,一些原本的数据越积越多,并且为高职院校的数据挖掘技术奠定了基础。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当中关联规则和聚类算法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在原本一些传统借、还、新书上架以及库存管理的功能上添加了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抽样分析,从而使高职院校图书管理逐渐变得智能化,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会艳.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3:65-68.

[2]丁丽,詹林,孙高峰,马健.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3,06:121-125.

[3]杨睿娜.数据挖掘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242.

[4]许建林,毛烨.数据挖掘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319-320.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现工科结合特色的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既保持高职课程的相对独立与完整,强化高职段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又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整个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部分,共计64个课时。

关键词: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背景

为推动海南省职业教育的的发展,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做课系统的课程设置,制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业已经成为海南省的重要产业,建筑业要实施向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的转变,关键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其中建筑企业中经济技术管理人员比例的提高是重中之重。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丰富海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化、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高职院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法的现状分析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不仅要系统的掌握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基础知识,还要能将这些知识灵活的运用于建筑行业的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自身特点鲜明,学习积极性较差,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 他们有认真学习、提高水平的愿望,但上不能集中精神学习,听课,爱玩手机和同学说话等现象严重。 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快,但混个文凭镀个“金”的想法占很大比重,很多学生明确说明就是为了要个毕业证。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入学成绩也呈下降趋势,如何提高学生对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学习兴趣,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建筑行业急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去。

2、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结合

在高职院校中较为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但对于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而言,内容过于枯燥,抽象。因此,要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还是多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课堂趣味性不强,上实践课时,老师引进的案例不具有时效性,加之实训条件有待加强,所以老师只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客观的带学生参与实践。

3、教学设备缺失与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个完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能够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方法上,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正如前文所述那样,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结果教学方法多为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难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从考核方式上来看,单一的试卷考核就把课程学习不自觉地转换成了简单的应试教育。善于思考,喜欢探索的学生在成绩上不一定能有优势,平时不学习,记忆力稍好的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

三、突破现有模式的高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困境的对策

高职院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的现状有待改进。 在这样的困境里,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针对“现状的高职高专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的实际现状,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探索突破困境的改革发展之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增强学生的信息,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顺应环境,消除焦虑,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的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卑心理”。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激发起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自学能力,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的乐园里,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理论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方面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招标投标合同管理问题拿到课堂做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大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更多的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场地和机会,最好能涉及到实际的工程项目。

3、增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任何职业能力都需要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养成,学生要有一定的时间直接参与实训、生产实习等。一方面,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教师都得到实践技能锻炼。 目前我校的实训场地正在积极筹备,希望进度及内容更快,更完善。

4、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当加快建设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把课程开设、 教材的编制开发、教学质量的监控都必须通过与产业、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四、结语

高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我们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鲍洁.高职专升本课程衔接的分析与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13(31).

[2] 严雪怡.人才类型结构的发展变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J].职教通讯,2014(9).

[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法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项目基金:海南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改项目:工程造价核心课程产教融合设计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其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才能促使高职院校更高效地达到预定目标。文章通过阐述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不足,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3221

1预算绩效管理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扩招和不断发展,教育资金的稀缺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高效管理预算资金的整个执行过程,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一个方面,也是整个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核心,亦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通过预算管理,使其管理的目标和效果与学院整个发展规划有机融合,能促使学院更长远发展。

2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1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虽已逐步建立起了预算绩效管理框架,在获得部分成效的同时也在实践环节暴露出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管理制度体系虽已建立但不健全,多数的制度、办法只浮于形式,系统性不强也未加以细化,无法高效地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保障;在年度中后期,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标、追加预算,或年终集中用钱的现象,无法真正做到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控等。

此外,伴随我国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各省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院也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实训楼、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设施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进而会增加教育成本。在经费有限情况下,利用教育资源时尽可能做到合理、高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大多形成于近几年,普遍采取以投入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投入为主,只将重心放在如何分配预算资金上,而缺乏对预算资金投入的监管和考评机制,不可避免地带来缺乏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以及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问题,这些都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22我国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第一,预算编制欠缺有效的方法。多数高职院校采取“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这种方法是在上一年度支出的基础上,考虑当年经费增加来分配各部门的资金,直接把以前年度预算作为参考,而未考虑新年度的发展规划、任务以及资金情况。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探究上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是否合理,使得编制的预算缺乏科学性。第二,预算执行缺乏严格的控制。部分高职院校在预算绩效管理中,仍然未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控制机制,或虽建立但不遵循,导致经常出现在年中实际支出超出预算时,随意增加预算;或是年终突击用钱等情况,忽视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监控与跟踪,亦不会对监控结果进行报告,不利于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第三,缺乏高质量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一方面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够;另一方面也尚未构建一整套科学、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大部分高职院校很难做到将学校的远期发展规划和预算项目有机结合,缺乏科學的系统来纠正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更缺乏相应机制来补救这些偏差,影响了整个绩效评价质量。第四,绩效评价结果和下年度预算安排缺乏有效的结合机制。多数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流于形式,未将发现的问题在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中修正或加以重视;使预算编制工作只浮于形式,未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真正用途。

3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改进措施

31制定科学完善的预算编制方法

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在编制预算时可以根据编制预算的原则以及本校发展规划、实际核算管理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编制。比如采用定员定额标准法、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和绩效评价法等方法。编制下年度预算时,如实行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的高职院校比较适合选用定员定额标准法;而将科研事业费和基本建设的收支预算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内比较适合选用综合预算;如从整体出发,以“零”为基数,对二级预算部门的每一大项重新安排计划、预算数比较适合选用零基预算;绩效评价法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指标和方法,对各二级预算部门的预算在执行中所取得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在预算编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科学方法,尽最大可能保证按人员数来编制人员经费,按定额来编制公用经费、按项目来编制专项经费预算。

32制定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

一是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只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才能按各责任层合理确认各自和单位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医院部门科室预责任,明确责权,进而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全过程及全面推行预算控制。高职院校但凡在财务活动中涉及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的都应将其统统纳入预算管理,使预算管理体系能控制高职院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力度。如只是单纯地将预算编制出来,而不加以严格监控,则编制出的预算只能流于形式,并无实际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编制完预算后,应加大对预算执行的事中、事后监督,同时也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尽可能早地发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揪出问题原因,以此为依据加以控制。另外,各高职院校应严格执行高校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在本年预算执行过程中,避免在没有批复的情况下,随意地对预算调整或追加。

33制定严格的预算绩效的考评体系

在结合本校自身特点和战略发展目标后,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前期绩效管理所取得的各项经验,建立合理、系统的规则制度和高效的运行监督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多方因素,使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充分融合,并在整个预算考评环节对各项指标随时进行修正,使所建立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具可操作性。

34建立有效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和下年度预算安排结合

一是建立机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针对各二级预算部门在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二级预算部门,要求被评价二级预算部门按规定的时间反馈整改措施和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二是建立机制有效地将绩效工作适时、适当公开。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结合各院校工作实际,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与本院校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在规定范围内公开。三是建立结果报告机制。将预算绩效评价情况及其结果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作为其决策、行政问责和年度绩效考评的依据。四是建立机制有效地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结合。在安排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一项重要依据。对评定为优秀、良好等级的二级预算部门,下一预算年度优先安排同类或新增项目资金预算;对评定为合格、不合格等级的二级预算部门,在核定下一年度预算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扣减其工作性经费。五是建立绩效考核结合机制。积极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业务衔接,将资金使用效益作为各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树立二级预算部门的责任意识,增强其主动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进而提升各高职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只有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各环节进行适时监督和控制,不断完善预算分析和控制手段、制度和方法,进而最终构建一套既完善又科学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小蕙浅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办法[J].经济管理,2014(4)

[2]李志情,董玲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会计之友,2016(8)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财务预算是促使学校调度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安排,校内相关的资源配置得到良好的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专业保障。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认识不到位、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监督不严格以及财务预算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预算全面管理要树立新理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编制;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性、做好对预算的执行结果的精细分析等五方面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

一、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1. 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能力。

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优化了高校开展活动时的收支管理,保证了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财务资金的利用率,使其进行“充分燃烧”,同时减少高职院校在各种活动中带来的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

2. 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变向的引导学校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它不仅可以带动学校自身科研水平、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在教育行业市场经济中的顽强生存能力。

3. 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强化预算的限制性以及约束性,从而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理解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财务预算管理仅是一种财务管理的形式,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大。这种思想必然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落实不到位,在管理上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有效监督机制。校内财务部门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财方式,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者有时也不能端正态度,正确履责,对于理财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流程与体系,例如:记账、算账、然后向上级报账核实,只会按照上级批准的计划去管理,还滞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依赖于一些历史数据信息,不会去主动深入到学校各部门中去调查分析。另外,学校其他部门也不会主动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他们认为与财务有关的事情就都是财务部的,由于很少配合工作,以至于造成所有的项目及活动的开支和预算都只有财务部在做,其他部门很难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

1. 缺乏合理的协调与配合。现在一般的高职院校都只注重维持校内年度的收支平衡,至于长期的发展目标考虑较少。在预算中缺乏相关经验与创新的思想,还缺乏对于学校开支预算工作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人员的思想跟不上节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编制的方法也很不恰当,当前的预算方法太过简单,不符合公平、公正及透明原则。总认为过去的就是正确的,不会去合理的进行改正,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

3. 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人员安排不合理。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人员配置调整上进行了较大改革,但是财务部门却还是维持以往的样子,并没有进行重新整顿,这样一来,根本不符合现在高校的管理制度。另外,没有针对专门的岗位设定专门人才,虽然工作人员多,但专业性的人才过少,技术水平也良莠不齐,知识面窄,没有创新精神。因此很难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4. 预算内容缺乏完整性。通过调研了解,部分高职院校的部门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截留收入,没将所有收入及相应的支出全部纳入到整体预算中,致使这一部分资金脱离了预算的监督管理,使预算收支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难以统一,对预算执行的考核缺乏可比性。

(三)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监督不严格

1. 财务预算工作因涉及到资金问题,本身就应该具有很强的严格性、规范性。开展活动过程中资金的收支应该进行严格预算与计划后方可执行。但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院校都缺乏这种观念,经费有时随意支配,合理预算意识淡薄。以至于造成预算不准确,执行性不强,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预算也失去了该有的控制性作用。

2. 许多高职院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只注重前期的预算和后期的执行,往往忽略了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监督不利很容易造成预算和执行不一致,致使执行超出预算范围,造成不好的影响。

3. 财务预算管理奖惩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造成了预算目标不能良好的实现。严格的考核系统对于落实管理措施来说很重要,但是现在校方的考核机制总容易被个人感性影响,得不到公平的奖惩。

(四)财务预算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虽然个别院校有一些相关制度,但是总是随意更改,其作用毫无价值。没有相关制度的管理与制约,工作就会毫无章法,甚至各个项目的预算也难以得到正确结论。因为没有建立相应的系统监控和评价制度,所以很难精准的分析资金的使用效益,致使财务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毫无意义可言。

三、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预算全面管理的对策

(一)新理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

首先,提升学校高层管理者的财务预算全面管理理念,保证制度制定执行的有效性,其次,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学习,积极组织培训,开阔视野,增长经验。最后财务部门要主动与各个部门紧密联系,要增强各部门、各项目负责人的预算管理观念,提高主动配合意识。另外财务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改变管理方式,致力于建立新模式,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主导作用。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要想财务预算能有合理的预算和执行,首先要建立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合理的责任制和有效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

(三)优化编制

财务部门要完善预算编制机构,以提高预算管理应有的职能,进一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水平。要做好全方面的监督、分析、执行管理等工作,同时要遵循相关管理原则,以适应学校发展为主并且切合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合理的选择编制财务预算方法。要优化编制内容,精细各种项目的预算。

(四)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性

高校财务部门要遵循相关性的法则,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的有关明文规定。这样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坚决杜绝随意性执行,同时执行的时候必须要以公开、透明为理念。

(五)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精细分析

做好合理的预算后,学校财务部门务必要对执行效果、预算结果、执行力度等等相关因素进行一次精细的分析,对结果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要详细记录并做成相关报告,同时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弥补和解决,从而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财务预算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高职院校要调动全体人员的力量,保证各个部门紧密协调配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证学校财务预算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源波.谈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J].社会科学家,2004(01).

[2]于辉.普通高校预算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

[3]彭久麒.财政集中收付制及其对高校的改革导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5).

[4]马文成.高校资金使用效果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大学,2005.

[5]曾潮洁,张继英.浅析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06(10).

[6]刘锦铭.高等学校综合预算管理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经济师,2004(09).

[7]储锦超.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

[8]冯书兰.加强高校院(系)财务管理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作者单位: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6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虽已颁行近20年,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但在其改革和发展中,由于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在法律的界定上有些并不清楚,导致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时有侵犯。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权利义务意识十分且非常重要,以管理法制化促进学生的权利保护,可以有效为学生撑起一把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伞。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实施以来,已经整整有18个年头了,它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带来了突破性革命。而《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则是《高等教育法》的浓缩版本,全书共有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对于《高校学生和教育法律责任和教育法律救济》这块内容感触颇多,现结合高校的实际教育教学经历,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问题谈一谈看法。

一、强化法律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的法律关系体现出来的,在高校与社会的法律关系中,最不容忽视的是学生与高校的关系,两者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存。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按照我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高校拥有“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它从法律角度明确了高校对学生管理权的认定。然而高等教育法中也指出:“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由此可见,高校学子的正当权益是有法律保障的。此外,高等教育法还确认了高校学生所享有的勤工助学、社会服务、学生社团、就业指导等多项权利;对于那些家里经济困难和学习品学兼优的学生,高等教育法更是列出了详细的条文规定,通过申请助学金、发放奖学金等方式来充分保障学生受教育权。这些都足以表明,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尽其所能为学生的权益撑起一把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伞。

二、当前高职学生合理权益受到侵害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确立和巩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将是大势所趋,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民主法制观念还不是很强,在管理上各类章程制度也不够健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也屡见不鲜。

(一)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

1.学校办学条件相差悬殊。就办学条件而言,普通高职院校劣于重点高职院校,落后地区劣于经济发达地区。突出的表现是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

2.“超级大班”剥夺学生部分受教育权。“超级大班”带给来的是教学质量的相对滑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并遵循教育规律,一般不管是本科班还是专科班,人数都以不超过40为宜。

(二)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

1.少数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一些教师不注重师德师风,看钱“下菜”,因权教生待生。对学生的评价依权势、金钱、关系来论好坏的做法时有发生,权贵子女得到更多关照,使一些平民家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

2.学校纪律处分措施侵害学生权利。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得高校在学校纪律处分领域存在法律漏洞,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手段,对其所受的纪律处分不知或不愿向法院提起诉讼,导致司法保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以管理法制化促进学生的权利保护      

在“四个全面”的指引下,高校依法办学、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在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用管理的法制化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是高校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给予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法制意识。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是建设和谐美好校园、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让学生自觉拥有民主法制意识的需要。现代的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追求自由精神。但大学的自由精神,应该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多元化。

(二)修订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法律赋予了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但前提是规章制度本身要合法。就目前存在的情况看,有些学校现行的内部规章制度还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依然沿用多年前的版本。

(三)畅通学生权利救济渠道。目前学生校园侵害案时有发生,要改善此现状,除规范管理权的运行外,对内还必須让学生救济制度发挥出最大功效。

1.建立健全申诉制度。首先要完善校内申诉制度,设立学生申诉委员会来及时受理学生的申诉请求。作为学生的“娘家人”,学生们在心理上更加愿意认可和接纳他们,这样有助于证据的搜集和两方意见和理由的收集,形成一份公平客观的处理意见书,经学校同意后正式下达处理决定。

2.充分保障学生的诉讼请求权。诉讼请求权是当事人觉得自己的主张没有得到很好地支持,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通过司法途径加以解决的权利。

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学生事务管理则应更具规范和法制化,让他们拥有法律意识,学会知法、守法、用法,步入社会后才能自觉遵纪守法,成为高素质的德技双馨型人才。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当今社会,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将会为学生撑起一把强大的法律保护伞!(作者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高校信息技术足球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贸易应用电子商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