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

2024-03-18

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工业统计属于当前企业统计部门的关键业务,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的发展重点。在工业统计中,需要分析相关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而以此为依据改进生产和管理的模式,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可以统计相关的劳动指标,改进劳动管理制度,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对相关作用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工业统计;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的相关发展策略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企业需要准确获取相关发展信息,进而避免出现决策问题。如果可以在企业的各个生产活动和环节中融入统计活动,可以有效发掘相关的数据,进而获取高价值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企业制度的健全发展。

一、工业统计的含义及现状分析

工业统计可以体现工业生产过程和经营现状,研究的客体是工业生产部门,包括对天然物质财物的发掘工业,对工业品、农产品、采掘品的加工以及对工业品的修理工业等。当前背景下,工业统计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关软件设备持续增加,我国在软件设施上投入了较大的研发资金,相关的专业队伍在持续托冲。同时,数据统计工作得到了重视,计算机的引入提升了数据统计的效率,改进了数据汇总、审核和收集的方法,提升了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企业缺乏统计法律观念、企业结算时间和报表上报时间存在矛盾,工业统计的任务持续提升,一些企业出现了统计数据虚假的问题,相应的工业统计失去了意义。为了确保统计质量,促进自身的发展,必须关注这些问题。

二、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统计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覆盖率

如果企业可以顺畅地销售产品,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这样可以快速周转资金进行生产。销售是生产的基础,也是生产的先导。企业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都是关键数据,属于高价值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所谓市场占有率,指的是企业相关产品的实际销售量在当前同类产品中的占比。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成正比关系。如果实际的总体需求量不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战略会影响到占有率。一般來说,价格的变化是导致占有率改变的重要缘由。企业需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所谓市场覆盖率,指的是企业相关产品的实际销售范围和相关同类产品的销售覆盖区域的整体比值,指的是企业相关产品的辐射范围以及影响力。在统计企业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市场覆盖率的相关指标,这样可以了解企业具体的销售广度和区域,这样可以估计具体销售区域的扩大区域。通过分析产品市场覆盖率的数据变化走势图,可以了解到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可以了解到自身产品的销售问题和现状,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可以拓展市场范围,进而采取有效营销手段,拓展产品销售的区域和范围。

(二)统计企业反映产品质量的相关数据

企业需要确保自身产品的质量,才能获得理想的占有率。产品质量属于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工业产品的产生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在产品质量统计中,需要了解相关质量和技术指标,进而产生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企业需要统计产品质量,进而发现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通过加强对各个生产流程的监督,可以了解到产品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可以提升生产管理的相关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是提升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这样可以避免在生产中出现严重浪费问题,可以有效控制生产的成本。通过工业统计,有效控制成本,这也是竞争力的关键。产品口碑是一个企业诚信度的体现,属于企业在发展中的无形资产。

(三)统计企业内部的劳动指标

工业生产中,需要激发职工的积极性,相关统计内容就包括当前职工的文化构成和人数,这样可以掌握关键资料,同时了解相关人员数量的变化,分析各个岗位人员的配置合理性,了解岗位职工的比例改变,同时可以了解各个部门劳动力是不是出现了过剩和紧缺问题,这样可以有效调整相关人员安排。企业需要统计劳动时间的实际利用率,这样可以计算时间利用价值,认识到劳动时间浪费和搁置的原因,进而实施必要的整改策略。企业可以把员工绩效和出勤率挂钩,这样可以显著提升生产力,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的问题。对生产线上的生产率统计,能够了解到相关工人的技能娴熟度、工作热情度以及能力技术。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和企业员工比例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如果相关辅助员工比较多的话,不利于生产率的提升,他们不算一线员工。因此,需要加强对辅助员工数量的控制,这样可以确保员工力量的发挥。

综上所述,工业统计属于当前企业统计部门的关键业务,也是企业发展改进的参考数据来源,贯穿于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工业统计工作中得到的数据内容,可以为企业的后续经营和决策提供必要依据,这样可以发挥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宫春子.关于构建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思考[J].上海统计,2010(6).

[2]张志权.关于对当前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统计,2011(5).

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作为企业核算的重要工作,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区别,使得统计工作、财务工作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矛盾,导致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均受到影响,不利于保证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对此,加强企业核算中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矛盾过程协调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通过重点分析企业核算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关联与区别,来探究协调两者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算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企业;统计工作;财务工作;矛盾协调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47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发展,协调好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如此可以使两者发挥促进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财务方面信息,以便企业能够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促使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良好发展。但目前国内诸多企业所实施的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存在矛盾,导致企业核算结果受到影响。所以,协调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

1 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分析

1.1 企业核算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存在的关联

1.1.1 工作范围存在联系

企业财务工作主要是反映企业内部的核算工作,而企业统计工作则反映宏观经济核算。两者之间的核算范围是总体与个体的核算关系。由于每个企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个体企业核算数据汇总即可体现宏观经济情况。当然,科学的评价宏观经济是以宏观统计指标为准,如果出现宏观指标不足的情况,则需要企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相互作用,企业及社会经济分析与衡量,为促进企业及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由此可以说明,在工作范围方面,企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存在直接的关联的可能。

1.1.2 管理体制存在联系

出于企业发展的考虑,企业财务方面和统计方面所制定的管理体制都要遵循“统一原则,分级管理”的原则,那么在财务管理及统计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具有相似性,使得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数据资料相互吸引,如此会使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关系密切。

1.1.3 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相互补充

之所以说,企业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相互补充,主要是企业统计工作方面设置的统计指标是借鉴财务核算指标所设置的,因此参考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渗透财务工作经验或工作标准等。而财务工作实施中需要对大量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此时适当的参考统计工作,可以大大方便财务工作,并且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准确。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

1.2 企业核算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存在的区别

1.2.1 计量单位的确认、计价原则不同

在计量单位方面,企业财务工作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计量,包括财务收入、费用配比等,从而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与亏损。统计工作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同时还要对物质本身的价值、实物量与劳动量予以计算,在执行权责发生制的同时,还按照生产原则来对生产成果予以核算。

在计价方面,企业财务工作是将历史成本看作为计价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生产成果计算。企业统计工则是以现行的价格为基础,对企业生产成果予以计算。

1.2.2 核算对象及核算方法存在差异

企业财务工作主要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财务核算,相应的财务工作的核算对象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核算方法为复式记账法,如此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统计工作则是从宏观角度来进行核算,采用核算指标、表格及复式记账法,将企业总体为核算对象,通过核算结果可以反映企业经济、人力、物力的综合状况。

1.2.3 核算目的存在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是不同的,财务核算主要是考虑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中的某一方面的资金运营情况予以观察,并进行日常记录及会计报表的制定,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债务人等相关利益者提供经营所需信息,服务于企业本身。统计工作则是以总体经营为目的,充分发挥经济统计、信息咨询等功能,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查找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意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2.4 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的确,企业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遵循同一原则,但所采用的管理体制是有很大差异的。财务工作服务于企业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相应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财务进行记录与分析,制定财务报表,促使企业可以依旧财务报表对后续生产经营活动予以调整。企业统计工作落实过程中应用体制为分级管理体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与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生产经营活动予以预测和分析,以便合理的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2 协调企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矛盾的措施

基于以上对企业核算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关联与区别的分析,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2.1 注意协调人员之间的关系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工作的主体,统计人员作为统计工作的主体,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行为意识、关系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矛盾是否加剧。为了良好的协调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首先要协调好财务人员与统计人员的关系。具体的做法是:

(1)科学调整企业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使其在经济核算体制下充分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也就是将经济监督作为经济核算体制的主要目标,定期或不定期的搜集企业会计凭证及会计记录,从中获得经济信息,从而了解统计人员与财务人员配合情况,进而适当的调整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工作状态、职业素质等方面,以便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相互辅助,提高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质量。

(2)规范企业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工作内容。为了尽量规避财务风险,需要提高企业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质量。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就要保证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工作内容合理,能够对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与统计。所以,应当要求财务人员与统计人员采用统计分析资料及方法对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分析、整理、预测,以便企业能够根据财务工作人员和统计工作人员所预测的财务情况、市场情况等方面,合理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协调好财务人员和统计人员工作内容有利于协调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矛盾。

2.2 注意协调工作之间的关系

企业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的管理体系均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加之两者具有相互互补的关系。为了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应当做好两者关系的协调。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均为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内容时,应以企业经营需求为准,对生产部门及主管部门予以分析和汇总,确定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实施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进而制定适合的核算指标,同时明确以往核算过程中资料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合理设置财务指标和统计指标,为财务工作和统计工作指明方面,规划调整两项工作的内容,以便两项工作落实中可以相互辅助、相互协调,真实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注意协调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矛盾,即协调财务人员与统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财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关系,促使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以便企业良好协调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小鸾.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5):124-125,126.

[2]戴正航.浅析企业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J].中国经贸,2015,(23):210-211.

[3]刘丽慧.企业财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13,(19):156-157.

[4]韩淑云.加强统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J].统计与咨询,2012,(6):59-59.

[5]韦永生.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J].时代金融(下旬),2013,(9):36-36.

[6]贾丽丽. 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统计方法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6):21.

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全球经济格局发生转变。传统经济逐渐向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过渡,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不断革新营销观念与策略,抓住知识营销、个性化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的主旋律,使企业由单一营销向多元营销转变,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由于当时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GDP保持高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带来了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也使世界各国看到了新经济的巨大潜力,从而开启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典型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而这个重要进程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转型,也迫使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观念及策略的转变,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

一、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2001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对“新经济”这个名词进行了定义:“新经济是专指商业实践、新兴技术,以及相应经济政策进行良性互动,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的表征是指个体收入提高、市场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1]新经济时代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为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这三者已构成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

除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三大特征外,新经济时代还具有很多鲜明的标志:首先,新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世界也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经济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进步密不可分,这一点可谓古今同理。在人们足不出户也能与世界连通的今天,经济发展也必须融入信息化沟通方式中,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伴随交通传输行业的变革。再次,环境保持与能源短缺矛盾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新经济时代更趋于一体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导致企业在同一经济环境中要脱颖而出、要发展下去,就必须依赖市场营销,通过市场营销策略的不断变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新经济时代催生市场营销的新变革

市场营销作为对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理论,其自身定义使其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与变革中。美国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从价值导向给予市场营销具体化的定义:“市场营销体现了个人或集体所创造产品的价值,且用于产品的自由交换和价值提升,并以此来创造顾客价值、巩固顾客关系。”[2]在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也在发生变革。由于供求双方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且买方在消费需求、认知能力、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且卖方对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愈加强烈,这些因素加速了市场营销的变革,同时也强化了市场营销对新经济时代的适应能力。

首先,知识经济发展迫使市场营销进行创新型变革。知识经济是专指知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3]。它将工业经济带入到知识与科学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推进企业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营销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推进企业进行营销创新,可稳固企业对知识经济变革的抵御能力。

其次,新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推进市场营销变革,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虚拟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消费者的个人认知。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包括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体育行业、收藏行业,以及博彩行业等[4]。这些行业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也丰富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化。这就使得市场营销必须向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模式转变,才能应对消费者理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更好地帮助企业销售产品、推广项目,提升客户忠诚度。

再次,网络经济拓展了营销渠道,使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传统经济时代,供求关系表现为供不应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而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和即时化,迫使营销策略更多地偏向分销、促销等方式转变。作为企业来讲,由于产品同质化和服务标准化,使得营销手段愈加透明,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迫使企业不得不降低营销成本,减少营销的中间环节,如仓储、运输等环节实行外包,以压缩支出成本,以加大广告投入和分销渠道的建设,使产品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网络经济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随之应运而生的B2B(企业与企业)、B2C(企业与个人)、C2C(个人与个人)等营销模式,使企业与个体消费者建立了“一对一”的沟通模式,不仅有效缩减了营销的中间环节,还使产品信息即时、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将合适的誘因传递给合适的消费者,大大提高了营销成功率。这些营销模式也促进了供求关系的转变,企业不再盲目生产,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定量保质地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消费者需求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使得供求关系向“以求定供”“以销定产”等关系转变。

最后,新经济时代孵化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新经济时代由于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方兴未艾,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经济学家吴晓波指出:“未来几年中国80%中小企业将倒闭。”[5]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竞争加剧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需求,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市场营销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不断吸引并补充到客户群体中,保持客户忠诚度及客户激活率,是当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性课题。

三、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探索

趋势一,营销模式必须突出知识性。传统营销观念往往将营销狭义地理解为分销、促销,甚至是推销,没有从营销的“产品交换”实质来认知营销及其策略,从而导致了营销观念的新旧排斥。但在新经济时代,先有产品再进行营销的观念已不再适应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同时消费者文化素质的提升、认知能力也相应有所提高,传统的营销策略,如促销、分销、免费诱因等策略已很难调动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因此,先传播知识再销售产品的营销策略将成为未来营销模式的主流之一。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而且知识传播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旦消费者学会与产品相关的知识,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也会大大提升。从客户忠诚度来看,知识传播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寻找目标客户的过程,对于知识感兴趣的客户会显现出来,或帮助客户从学习知识的层面自我挖掘购买欲望,可以帮助企业积累潜在客户资源。

趋势二,个性化营销更能吸引消费者。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产品信息获取的渠道,同时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兴趣也发生了转变,由共性追求向个性追求转型。而新经济时代另一个显著的营销特征就是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成为主导市场发展的风向。于是,个性化营销将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生产者必须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而共性特征较多的产品及营销模式,将无法再吸引消费者的兴趣,也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个性化营销往往采取“一对一”的营销模式,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更加适宜的营销方案,有助于提高产品营销的精准性。从企业角度来看,个性化营销采取“以需定产”的方式,有助于企业的“零库存”管理,大大降低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消耗,同时也为企业积累了更加精确、忠诚度更高的客户资源。

趋势三,网络营销优势更加明显。不可否认,自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已进入网络营销时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加之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信息渠道的成熟,网络营销在潜移默化中已走进人们生活,并成为营销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也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下去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尤其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避开中间环节,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沟通,直观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有助于生产型企业迅速修正产品问题。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网络营销进行的信息推广更符合当前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渠道。用消费者最为喜欢的方式进行营销信息推广,才能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兴趣。

趋势四,绿色营销将成为主流。新经济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能源紧缺、环境恶化。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而向消费者提供科学含量高、无污染、节能型产品的绿色营销更易被消费者接受。绿色营销的范围较为宽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消费者日常衣食住行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运用绿色营销观念进行市场营销,从产品包装到营销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应以绿色营销战略为主导,以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优化消费者生存空间的出发点,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同时,绿色营销有助于企业树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为企业增加社会效益。放眼全球经济环境,绿色营销已被各国消费者所接受,也成为企业迎合消费者需求、生存发展下去的必要武器。

在产品趋向同质化、服务趋向标准化的今天,市场营销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要切实推广产品、推进项目、提升品牌知名度,就必须迎合新经济时代的特征,抓住知识营销、个性化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的主旋律,发挥市场营销的优势。未来市场营销将继续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网络营销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遵循新经济时代规律,运用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陆伟.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员的学习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14):70.

[2] [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郭国庆,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7.

[3] 刘瑞,韩学广.优化知识经济结构促进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J].前線,2015,(1):90-91.

[4] 刘一铭.经济虚拟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J].经济,2016,(12):31.

[5] 吴晓波.未来几年中国80%中小企业将倒闭但赚钱依旧容易[EB/OL].工控网,2017-01-03.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节能新机制,在运行机制、融资方式、技术优势、服务理念等方面对解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薄弱、风险承担能力弱等问题,以及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循环经济中介组织融资模式

*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课题“基于能值分析的福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A07045S)的研究成果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是我国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然而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仅是刚刚迈开步伐,仍然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薄弱、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风险承担能力弱等问题。由此导致我国大量中小企业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难以自觉地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节能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现实可行的借鉴意义。

1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时,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逐渐兴起,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新机制在北美、欧洲、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基于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国外称ESCO,国内称EMC),并且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EMC已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服务产业。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就是通过与愿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管理节能量检测等一条龙服务,以与用户分享项目运行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方式收回投资和取得合理的利润。根据合同规定,在合同结束后,设备的所有权和节能效益全部归企业所有。节能服务公司(EMC)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上具有资金、专业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而对于用户(企业)来说则具有“零投入”、“零风险”和“7个保证环节”特点,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又被成为“007”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节能服务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服务产业,同以往的节能方式相比,它销售的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产品或技术,而是一系列的节能“服务”,是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

1997年,我国政府(财政部和原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 (GEF)共同实施了“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该项目运作以来,在国际专家的帮助指导下,按照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经营业务,已在众多的行业为客户成功地实施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仅客户(企业)得到节能降耗,示范EMC也获得盈利和稳定的发展。实践说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是可行的,并为广大企业所乐意接受。

2基于市场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服务模式和节能投资机制,以市场行为推动企业进行节能改选,在节能增效方面减少政府的行为,在运行模式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2.1 节能服务公司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运行主体。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EMC,是纯商业性的经济实体,不具备任何政府色彩,与我国现有隶属于地方政府的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有本质区别。EMC通过为客户企业实施节能项目并分享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如果节能投资项目失败或不能取得合同中预期的经济效益,则EMC的回报将大大减少,甚至不能获得任何回报乃至于亏损。

2.2 技术优势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行前提。由于EMC公司须向EMC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又一般只是通过分享节能项目的效益获得回报,因此EMC帮助客户开展的节能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成熟的,设备是规范的,并具有足够的成功案例。EMC公司对人才要求很高,需要节能技术、投资项目管理、经济和财务分析、金融等各方面的专家,并且EMC以承诺保证不影响生产情况下实现节能效益为前提,如项目不能实现预期的节能量,EMC将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因此,对客户来说,项目的技术风险趋于零。

2.3 多赢局面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追求目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涉及该业务的各方(EMC、客户企业、银行、节能设备提供商、工程施工单位等)创造了一种多赢的局面,介入的各方形成了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关系,成功实现节能量成为相关各方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借助一个节能项目的成功实施,EMC可以实现它的利润,客户也可通过EMC获得部分或全部项目融资,以克服资金障碍。

2.4 全方位服务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运行保障。合同能源管理可解决客户开展节能项目所缺的资金、技术、人员及时间等问题,让客户以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主营业务的发展。EMC不仅提供常规的节能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咨询服务,而且更主要的是,还可根据客户情况,直接投资于其节能项目,或通过能源管理合同抵押、资产证券化、BOT和融资租赁等项目融资方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形成节能项目的效益保障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产业化、充分体现了全新的社会化服务理念。

3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资金、技术、运行机制及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才有可能实现。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对能源系统改造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客户服务,克服了我国企业目前在节能工作上面临的诸如节能投资意识不强,节能投资资金不足,节能项目系统效率不高以及节能投资服务跟不上等一系列障碍,以促进全社会各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项目能普遍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于循环经济市场化,促进企业践行循环经济的理念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3.1 借鉴EMC运行模式,建立循环经济服务中介。合同能源管理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青睐,是因为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能够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的效益,可谓一举三得。EMC公司在企业的节能改造实际上起到一种中介服务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对高能耗的企业来说,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生产设备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且可以降低能耗,把浪费的资源重新“找”了回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来说,也存在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兼顾的潜力。然而目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专门的中介服务组织机构还很少,并且这些中介服务组织在资金、人才方面还十分欠缺,使得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一是要加快建立专门的情报服务机构,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提供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并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和企业制定环境管理策略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二是积极扶持一些在资金和技术上有优势的企业成立循环经济服务公司,这类公司的建立基于全新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类似“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以市场经济管理机制作为循环经济服务公司的运作机制,其发展资本取之于各企业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潜力挖掘,以营利为激励,以市场为动力,以经济为标尺,促进企业自觉发展循环经济。当然这类公司的成立和运行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而政府应从政策上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促进其发展。

3.2 借鉴EMC融资模式,吸引发展循环经济资本。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EMC,具有资金整合的能力。“合同能源管理”回报率一般可达到30%左右,这不能不吸引众多国内企业开始积极投身其中,而世界银行和我国行业主管机构目前也在努力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贷款担保机制,为新节能服务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信贷和担保支持。再加上一些节能领域的国际巨头对我国这一市场的跃跃欲试,形成了巨大的节能市场。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银行、企业、民间资本可以借鉴EMC的融资模式,精心培育市场,吸引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具有资金和技术上优势的企业前来谋求发财之道,进行减量化技术改造,使企业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朝着生产与利用的链环流动,转变为再生资源。政府作为主导,利用财政资源来推动,并且在政策上倾斜,使众多的投资者融入循环经济圈中,银行和保险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圈中,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金保证。企业通过能源管理合同抵押、资产证券化、BOT和融资租赁等项目融资方式,积极吸引各方资本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3.3 借鉴EMC技术整合,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攻关。EMC具有技术整合的能力,对于节能设备制造商、销售商,以及节能技术拥有者来说,一方面,可自行建立、运作这样的企业,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营销自身产品、技术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与这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遍布全国的企业网络推广自己的产品、技术,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互惠互利,共同开发节能市场。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是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的一个链环。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相关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及其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这些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的攻关,可以借鉴EMC的技术整合模式,专业攻关,优势互补,产生规格效益。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3.4 借鉴EMC服务模式,创新循环经济服务机制。EMC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可以形成节能项目的效益保障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产业化、充分体现了全新的社会化服务理念。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企业携手联动,构织循环经济链环,共同实现双赢。对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企业来说,把更多的废弃物投入到这个链环之中,就意味着企业要支付更多的处置费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减量化的目的出发,积极引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推行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使废弃物降低到最少程度。而对于消化废弃物的企业来说,通过循环经济链环运转,使各类废弃物转变成具有丰厚利润的新产品,也给企业赢得可观效益。在这双赢的局面下,建立以企业的“3R”目标的全新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企业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许泓.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4(6):47-48.

[3] 王滕宁.在我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3, (2):259.

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第5篇

近些年,在农业经济发展各部门协力配合下,农村经济统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农村经济统计指标衡量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对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的指导。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导致我国不能准确的预测中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应探究统计工作的问题,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农村经济数据采集上存在困难,无法保障数据统计的质量,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形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家族式居住模式已不复存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像城市一样住上了小区,这样导致家族成员的居住地十分遥远,按照传统的统计规则根本无法进行数据统计。

其次,统计工作方法落后,对于农村经济一般性指导的调查很容易获取,但由于指标体系不完善的影响,在农村进行投资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的相关指标无法进行统计,而且在统计这些指标中应用抽样调查法并不科学,大部分数据都是代表农民个人,不具有普遍性。

最后,统计工作缺少充足的经费支持,农村统计经费应作为乡镇政府财政预算的一部分,但很多地区却并未在财政预算中列入统计业务经费项目,所以经济统计部门在展开统计工作时,并没有经费的支持,所以无法购买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提高统计的水平,很多工作内容也因经费的限制无法有效展开,从而无法全面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数据。

二、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准确性及科学性的策略

(一)提高准确性上

1.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农村经济统计的准确性,通过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工作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的工作流程,并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培养统计人员对熟练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登录和统计指标分析,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而且引进先进的统计软件,将复杂的指标分析通过软件进行操作,避免人工计算和分析出现的误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还大大地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2.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应全面地将信息化科学技术引入到统计工作中,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要在原有的技能基础上,不断丰富使用科学技术进行统计工作的技能。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展开培训活动和工作内容交流活动,及时向统计工作人员传授先进的理论知识,协调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并交流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有效地解决问题。另外,要组织专家队伍到统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指导,使统计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吸取成功的统计经验,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如果统计部门有新员工,可以以老带新的模式进行统计工作。

3.科学、有效的进行统计功能分配,将当前统计结果从整机绩效考核中脱离出来了,避免出现暗箱操作行为,并统计结果进行干预和不正常调整,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地方统计也要独立进行,脱离开国家统计的干预和控制,这样统计过程中各项结果就不需要层层报备,降低了报备工程中相关因素对统计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二)提高科学性上

1.建立健全当前的统计制度,现阶段我国使用的统计方法,在统计要素上过于复杂,而且统计范围较大,忽视了对一些直观性指标的统计和关注,为此,应精简当前的统计要素,合理的压缩当前的统计范围,将统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的基本民生问题上。另外,统计人员不仅要重视搜集到的硬性数据指标,还要对农村基本民生进行关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农村经济统计的实际作用。农村经济统计首先要向我国相关农业部门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为相关部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但如果农村各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的硬性数据指标不全面、不准确,那么在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指导时,也会出现偏差,降低了农村经济统计科学性,这也是很多地区经常出现政策与实际发展情况不符的原因。

2.科学化管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处在不断变革阶段,不稳定因素较多,所以统计工作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必须通过管理手段提升农村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例如,利用将传统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对统计数据进行完整的分析和管理,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并通过信息化管理网络的建设,方便统计人员及时查询数据,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科学性。

另外,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农村经济统计管理部门,组建专业的统计队伍,根据中国统计准则委员会传递的要求,制定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标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统计是反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经濟发展政策的调整,所以农村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十分重要,必须尽快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统计方法、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发挥出农村经济统计为农民服务的作用。(作者单位为景东彝族自治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经济环境企业统计论文范文第6篇

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我们不是专门数钱的!”每次被叔叔阿姨问到我学什么专业,对方听到我的回答后,都会点头赞许:“嗯,跟钱打交道,多数钱好呀!”在上大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当我开始学习这个专业之后,我才知道经济统计学研究的范围远比我想象得要广。

这些年,我们上过的课

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相比其他经济学类专业来说是比较多的,本专业的特色之处就在于经济学与统计学的结合,相当于花一份学费就能同时“享受”两个学科,“物美价廉”,岂不美哉?在全球经济数据化的大趋势下,掌握专业的统计技能必然会成为我们的优势。同时,经济统计学专业设立的时间并不长,专业人才稀缺,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大展宏图的好时机。

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理科生出身,不过到了大学,我们就要文理结合,全面发展。经济统计学不仅有统计学基础、数据库系统等理科课程需要我们细嚼慢咽,还有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文科课程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实习的那些事儿

大学里的实习机会是很多的,我们一般是去企业参观或进行问卷调查等。如果说去企业参观比较轻松,就像是旅游观光,那进行问卷调查就是“当导游”,因为所有的“路线”都得自己安排。老师让我们分组自选课题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考验我们能否有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画出图表、做数据分析并撰写出具有价值的论文。

当时我们小组为了偷懒,直接选择了本校的学生来调查,一到饭点和下课,我们就像做贼一样在食堂、超市这些人多的地方蹲点。人来人往,一天就发了将近一千张问卷,效果可观。不过,让人家饿着肚子填问卷,难免会遭人白眼。

然而,前面这些体力活都不算什么,后面整理数据时可就麻烦了,我们要筛选掉乱回答的问卷,还要绘制各种雷达图、饼状图、条形图,最后根据数据图表才能得出结论。所以,学会熟练使用Excel软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明枪暗箭,沙盘如沙场

沙盘模拟实验,简单来说就是升级版的桌游“大富翁”,主要锻炼我们管理公司投资和经营活动的能力,比如投资生产线、购买产品质量标准、进行长期贷款、计算广告投资、安排工人生产等,保证自己公司的正常经营并提高利润。我们要在沙盘盘面上进行相应的操作,进行六年(虚拟时限)的企业经营,保证盘面和账本一致,最终提交会计报表。

一般情况下,我们八个人分成一组,分别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主管、经营主管等不同的角色。记得我们的模拟刚开始时,老师说第一年要投标广告吸引顾客,讲了一大堆好处,我们一听,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于是赶紧出高价挤掉了其他几组,顺利拿下了广告位。结果你猜怎么着?老师居然在忽悠我们!两万元就能买到的广告位,我们愣是花了整整五倍的价钱,别的组都在幸灾乐祸,就我们组没钱开工,只能去银行借钱补窟窿。我们从下午五点一直模拟到晚上十一点半,才结束了第一年的运营。虽然累,但是看到账本上几百万的利润都是我们团队合作的成果时,我们感到十分的满足,也着实体验了一把当百万富翁的感觉。

經济统计学,有你的未来

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

第一是考取公务员,进入政府统计部门当统计员。之前有一位国家统计局的前辈来给我们开讲座,讲述了她从业二十余年的经历,还有她在下乡调研中所目睹的基层新变化。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作,需要阅历和知识的累积。

第二是到研究机构、金融咨询公司等从事研究工作。我们学校就有很多老师一边讲课教学,一边潜心研究;也有的人倾心于金融行业,当证券投资咨询师,研究股票走向和预测经济趋势。

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努力,未来必有一番广阔天地等着你。

上一篇:大学生的消费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家长幼儿感恩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