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

2023-10-02

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篇

(邵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邵阳 422000)

摘 要:在社会不断进步下,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之中,高校档案管理也逐渐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这种转变能够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弥补高校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缺陷,提高了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为此文章在基本阐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对现阶段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效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檔案信息化主要是指在保持原有档案信息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以资源建设为基本,以档案数字化发展为基本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在对档案信息的表现形式进行改变,进而形成和传统档案形式不同的信息化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发展下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档案信息化较之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具有高效率、便利性、快速型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繁杂,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含义

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科技发展下的新工具来对相应工作进行统一的协调、组织和管理,是一种高效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操作软件、互联网等设备,利用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新兴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程序化处理和数字化处理,从而为信息管理工作创建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是指对高校档案信息在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情况下,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来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利用校园局域网和计算机联网服务实现对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在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可靠的同时,为用户的档案信息检索提供档案数据路径支持,从而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共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基本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备主要有扫描仪、数码摄像机、音视频设备、服务器和数字存储设备和路由器等。软件工具有档案信息加工、发布软件以及系统相关的维护操作人员等。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发展的重要性

(一)实现高校档案存储良好环境的创建

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是以纸张为基本媒介,单一地利用纸张对高校学生和教师的信息进行记录管理,但是受纸张本身特征的局限性影响,这种方式记录的高校档案很容易受到毁坏,不利于高校档案的长久存储。另外,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影响。而信息化的档案存储能够有效弥补这种繁复工作的局限,并能够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进行电子存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档案信息的丢失。

(二)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应用的便捷

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工序非常复杂,档案的管理、分类、存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表现为对一种信息的查询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而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快速地对这些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查找,同时,在信息化的支持下能够优化高校档案的使用流程。

(三)是高校档案业务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各个高校和外部交流活动不断增加,为此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也逐渐加重,出现了一系列门类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比如高校个人业绩档案管理、评职称管理以及学生档案管理等,加重了原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同时,在实行电子政务发展之后,高校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水平提升,档案类型也由原来的纸张发展成为图片、磁盘、光盘和移动硬盘等多种形式,在实现档案信息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四)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需要

档案资料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比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也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以及办公自动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量网络信息载体、电子文件出现的同时,原有的纸张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要,也不利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而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在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技术的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

伴随高校信息资源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但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高校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高校档案管理采用的仍是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阶段,对于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基本停留在对档案的简单查询方面,和实际档案管理的需求很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档案资料信息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信息陈旧

现阶段,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建立了档案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管理操作和运用中没有重视对档案的科学管理,由此使得高校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基本处于最开始入校的状态,没有对师生信息进行动态化的更新。

(三)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选拔不够严格,且对选拔上来的人才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由此导致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员工流动性较大,不利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一些高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四)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不够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资金的支持,但是从发展实际上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受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管理人员将高校发展资金大多用于科研,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低,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很难留住人才,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远发展。

(五)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受网络安全影响大

网络安全问题也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现阶段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全新的高校档案管理理念,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高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其次,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需要了解高校发展现状档案实际情况,清楚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基本内容。最后,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要加快对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的創新,还要为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要具有充分的资金

第一,加强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首先,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需要完善计算机系统的支持,在该系统中要基本包括扫描仪、数码摄像机、音频设备、打印机、服务器中枢、通信设备等,并在硬件设备发展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一些软件,从而为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第二,依照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要求进行档案管理。首先,计算机编码的形式需要和终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相对应,高校原始档案信息及其电子档案目录需要在一定规则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的编制。其次,硬件设备要实现模块化的发展,从而降低档案管理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最后,电子档案存储备份系统需要和主机系统分开设置。

(三)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责任意识。其次,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对档案的处理、分析能力。再次,要定期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加强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定期考核,在考核的进行中完善高校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结构,拓展他们的知识。最后,高校档案馆要积极参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形成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高校档案管理机制,建立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机制,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四)加强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

第一,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成为高校信息化工程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校发展资金的合理分配保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有序发展。第二,高校领导需要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予以合理的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从而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对学校的归属感,减少人员流动,保证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健康、高效发展。

(五)保证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有效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支持,高校档案管理制度的形成能够为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规范高校档案管理发展,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另外,高校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实际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员工激励机制,通过薪资和职称奖励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新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宗必然趋势,对促进高校管理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高校有关人员在遵循本校特色发展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不断促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志芳.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3,6:99-102.

[2]吴艳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3,9:85-86.

[3]马海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4:119-121.

[4]卢艳.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构建[J].现代商业,2011,29:270-271.

[5]闭线林.新时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山西档案,2014,5:69-71.

[6]郑青.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统战档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5:227-228.

[7]刘燕.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现代情报,2012,6:162-164.

[8]李熙利.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68.

作者简介:李永战(1973,02-),男,汉族,籍贯:湖南洞口,单位:邵阳广播电视大学。

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数字化信息管理渗透进了管理的各个层面。在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如何进行创新,进而提高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已经是高校档案管理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树立高校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完善档案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提高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提供管理参考。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 信息化 创新 资源共享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实行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要求。所谓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指的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整理、记录、开发的一种过程。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发展的纪录,它是高校文化的积淀,它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故而,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

1.树立高校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应该积极地树立全员参与的工作的理念,以达到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目的。高校的创办和发展与高校档案业务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档案是对高校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的真实记录,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高校的科研、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层面。它是高校文化的积淀。同时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为学校服务,为广大的师生服务。所以,在本质上,高校档案管理是服务性质的,这也就必然要让档案人员克服“坐、靠、等”的思想,转变“被动服务”,逐步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这实际上要求档案管理逐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将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过渡。故而,转变管理员管理到人人管理,是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一种创新。改变以往那种等待各部门或者个人移交材料的局面,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主动收集材料的良好的局面。这就要求全员树立高校档案管理的意识。毕竟,高校档案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载体,其内涵极其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重要的一条资源渠道,在人文教育上是绝好的教材。积极地将档案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让高校的一些杰出的名人资源、悠久的校园文化资源,以及文物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以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弥补课堂教学上教育的不足。在理想道德教育上,通过档案文化,培养学生爱校勤学,积极地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档案文化具有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档案工作,在高校管理中涉及的面非常宽泛,有文书档案、财务审计档案、干部人事档案、校园治安档案、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档案等等。故而,高校中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和领导,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树立全员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逐步形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良好氛围。

2.完善档案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中,档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它们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在体制创新中,首先要求机制创新,将体制和机制进行有效的优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积极地加快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以及自动化建设,是提高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重要举措。为了完善高校档案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应该积极地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体系,对校领导在档案分管工作中的职责给予明确,不得含糊,不得有漏洞。对于其他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促使他们在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下开展一些相应的管理工作。高校档案管理涉及的面很宽,在材料收集中,其流程一般是由后勤处、计财处、保卫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将自己的材料汇集后移交给学校档案室,再通过档案室进行进一步的统筹整理形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完善好高校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是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观念,认为档案的收集以及整理工作都是档案室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与其他人无关,从而导致相关的档案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所以,在高校档案管理的机制建设上,积极考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来增强这些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3.加强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提高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管理,有利于高校檔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真正要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自动化,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需要积极地将高校档案管理纳入高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以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切实地对高校档案管理队伍给予建设,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途径有:其一,积极地结合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地开展《档案法》学习活动。领导带头对《档案法》进行学习,促使人人对高校档案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提高档案管理的意识。让每一管理人员积极做好自己的业务工作。其二,积极用档案制度来约束人。在档案管理中,比如《档案利用制度》《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制度》等等,都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准则,充分利用这些制度,有效地做好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其三,积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以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需要树立高校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积极完善档案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提高。通过以上的努力,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必然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慧.面向高校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创新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03):70-71.

[2]王红.小议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华章,2013(02):293.

[3]常娓.我国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研究[J].华章,2013(34):337.

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学生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水平。本文中将重点围绕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 学生档案 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高校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和各种动态的真实记录,内容包括学籍档案、性格爱好、奖惩、参加的重大活动等,通过文字描述、照片和影像资料留存等方式记录下来。其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能较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及其它方面的表现情况,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依据,对学生参加工作和未来工作及生活都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思考

现阶段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突出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探索推进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路径。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待完善

目前,高校普遍已根据高校档案管理办法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起了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并制定了高校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但是,从这些管理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缺乏足够的细致、规范性,并无法切实满足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具备基本的档案信息管理功能,能够满足高校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的日常需求,但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具体体现在:第一,档案信息在细致性、规范性层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和更新工作及时性不足;第三,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层面待提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予以完善。

(三)档案信息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待提升

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中国,已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负责人员。但是,从人员配备的角度来看,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专业性人才配备不足,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和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第二,学生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创新性意识不足。依然循规蹈矩的进行档案信息工作,缺乏主动创新工作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提升自身档案信息工水平的意识。

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改进策略探索

在明确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性基础上,应充分借助网络时代下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水平。具体如下:

(一)完善学生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一,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应由专职部门负责,包括收集、整理和归档学生相关信息等,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其它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共同开展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学生档案资料记录内容要有选择性,而不是点点滴滴都要记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辨别能力,通过仔细分类学生各项信息进行有价值的信息存档。

第二,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熟悉电子数据管理系统操作的人,做好电子数据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并定期更新学生的档案信息内容,使学生的个人信息处于不断更新和完善中,为用人单位提供最全最新的信息。

(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需要高校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新时代高校的学生,就应该有新时代的思想,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高校档案管理的好坏体现着学生能力的强弱。具体如下:

第一,完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能够使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水平得到更好展示。学生成绩好坏不是判定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吸引学生的能力和学生考研情况等都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好坏。高校将学生档案管理得越细致、越规范、越现代感十足,就越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现给就业单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第二,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高校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学生档案管理变得更方便快捷。实行档案管理信息化,能使大量的信息得到有效存储,还利于信息查阅,提高了学生档案管理效率。建设档案信息化要制定完善的计划和方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学生档案数据库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證数据库的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

(三)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信息化业务素质和水平,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首先,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者队伍,队伍成员要包括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和网络维护人员;其次,引进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广阔视角的信息化档案人才,使其能走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方,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推进学生档案信息化工作不断向前;最后,要对在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体学生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兰台世界,2017(06):45-47.

[2]冯香婷.高校学生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J].兰台内外,2017(01):31.

[3]周映红,赵凯.高校学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22):230-231.

作者简介:

常佳(1984年8月28日-),女,陕西榆林人,大学本科,西安欧亚学院学生发展处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档案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最广泛需要利用的资源。本文通过剖析我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从校内共享到区域共享,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多元化、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建立高校档案联盟机制,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共享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发展轨迹

据教育部统计表明,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914所[1]。这么多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依《档案法》规定,期满30年向社会开放,将会充分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事实上,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阻力非常大,至今尚未容纳到国家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早在1993年,长治医学院的高淑明就提出《关于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共享的设想》[2],但如何共享,通过什么方式共享,共享到什么程度,作者均未涉及。笔者认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将会从校内共享转向区域共享,最终走向社会共享之路。

1 校内共享—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初实现

高校档案信息机构作为高校的内设机构,其馆藏档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校内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许多高校一直将其档案信息资源视为“独享”资源,极少向社会公开,且利用服务方式固定单一,毫无创新,导致许多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社会价值也得不到实现。这种“独享”,其实是校内共享,共享对象为校内所有的教学部门、教辅部门和党政部门等若干个内设机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高校对档案资源的认知错误。长期以来,高校档案都被作为其学校内部资源,即“独享”资源,受到严密的保管。一些高校认为,由高校自身产生或形成的档案,与社会公众和其他社会各项组织都没有任何关联,不具备对外开放使用的条件,理应自己保存独享。这与国外高校档案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完全相反。造成的结果是,大量高校档案信息滞留在高校档案库房中,得不到社会的利用,也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共享,档案的社会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高校与社会公众之間形成了一堵无形的高墙。扭转高校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的“信息鸿沟”问题,打破高校“信息独享”,也就成了现在高校领导决策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高校档案利用服务方式传统单一。我国许多高校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仍然局限在开具档案证明、提供档案复制件、信息咨询查找等方面,且获取档案的手续繁杂、成本较高、利用效果不显著,特别是许多有重要价值的高校档案长期受冷落,不被利用。

2 区域共享—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拓展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高校档案部门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区域共享从设想变成可能。这种共享只是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从校内共享向校外延伸,在区域范围内或者行业范围内共享,但并未向全社会共享。

最早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区域共享的国家是英国,1999年11月至2002年10月,以格拉斯哥大学为基点的“苏格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门户网”,整合了苏格兰地区10所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促进苏格兰地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3]。我国学术界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区域共享的研究方兴未艾,西南民族大学的黄小忠,苏州科技大学的程熙、王雪梅和成都体育学院的魏丽平等,纷纷对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平台、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但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区域共享并未实现。尽管如此,四川省、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理事会)对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行推动,仍取得了一些成效[4][5]。其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高校档案的社会价值极高。高校,作为主要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之一,不但是培养管理和技术性人才的机构,更是传播知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的场所。高校档案馆记载了高校成长与发展的过程,蕴藏了丰富的可供社会广泛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既有综合性、一般性的查考档案,也有学校各部门产生的专门档案,档案信息涉及范围较广,社会、经济效益高,因此理应为社会服务,这也是实现高校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是高校信息化程度加快。近几年,高校信息化不断加快发展,教学、行政、科研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区域共享提供了可能。建立校际间的档案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评估体系,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化建设,都会推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区域共享的实现。

三是发挥高校的知识导向作用。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院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社会科研、人文交流领域也需要高校参与其中。同样,高校也需要社会这个平台的支持,来促进其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所以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发挥高校在社会文化事业上的知识导向作用,更是加强高校与社会、与人民沟通合作,互利共赢的举措。

3 社会共享—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全社会共享的意愿越来越迫切。在这方面,英国做出了表率。21世纪初,全英就有150多所高校参与了英国国家档案与其他档案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6]。我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不仅要实现区域共享,更要实现社会共享。

首先,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多元化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共享提供了可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需要在社会广泛的共享和利用过程中得以实现,而实现共享和利用离不开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高校档案部门要摆脱传统服务思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高校档案部门作为高校的内设机构,一直是为高校自身服务的,很少向社会公开其档案信息。而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以达到共享的目的,就必须树立高校档案馆为学校和社会双重服务的思想。通过搭建高校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信息交流的桥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专门开设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与社会各组织机构良好互动合作,实现其社会价值。

其次,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共享提供了可能。明确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重点对象,开展对馆藏资源价值、用户需求、可开发空间的研究,精准预测社会需求。

借鉴国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式。国外高校档案馆的社会认知水平已经和高校图书馆相当,已成为为高校和社会提供信息咨询和利用的服务性机构。美国一所高校因在公开课上将名师课程以教学档案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录制归档,并通过校内教育网站和高校课程联盟平台对外传播而风靡整个中国网络。这是一个很好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优化与整合的案例。据悉,哈佛大学档案馆将投资为每位高级教授录制全程课程视频并存档,然后建立专门网站进行推广[7]。可以说,美国高校公开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明确的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陆续开通了网络尔雅课程,通过指定网站登录便可以聆听许多名校教授的课程,这是一大进步,尽管如此,我们国内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优化方面仍有所欠缺,需要借鉴国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式,认真汲取经验,以改善我们的不足之处。

最后,建立高校档案联盟机制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共享提供了可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从校内共享,到区域共享,再到社会共享,并不是通过强迫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化,而是采取鼓励的方式渐进地使高校档案馆走上服务化道路。但是,目前高校档案馆所面对的形势是自身职能定位错误、资源整合差、服务利用方式传统单一、创新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高校协同合作起来,建立一个联盟机制,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借鉴,通过合作的力量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一方面,高校档案馆可与校内或当地图书馆、当地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由于我国历史上缺少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合作的传统,所以现在仍然实行的是分馆而治。这三馆各自所拥有的馆藏资源、其服务与利用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且有各自的特色。一旦建立合作关系,当档案馆需要某一信息资源而自己馆内暂时没有时,或者当公众咨询某信息服务而暂时提供不了时,便可以向合作方寻求帮助,真正达到信息资源的服务与共享,并造福大众。

另一方面,建立高校档案联盟机制是必经之路。当前大部分高校档案馆仍是独立运营,独立发展。传统的闭馆而治的思维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长期处于单一运作中,社会服务工作进程缓慢、利用度不够、受惠度较低等,这些已经引起了高校领导层和决策人员的注意。所以,建立高校档案联盟机制不仅是社会大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各高校决策者所期望看到的。而高校档案工作联盟的建立,主要在于建立高校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如成立一个档案联盟小组,各高校选出一人担任小组成员,遇到重大问题可通过档案联盟小组成员内部协商。或者建立一个高校联盟网站,在网站上及时发布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渠道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就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既可以使高校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自身服务,又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实现双赢。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将会推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最终实现社会共享。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研究》(项目號:16YJA870001)、2016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归档研究》(项目号:201610324022Z)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N].中国教育报,2017-06-16:(1).

[2]高淑明.关于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共享的设想[J].山西档案,1993(4):18.

[3]颜川梅.浅谈英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山西档案,2008(3):41-42.

[4]黄小忠.建设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机制和途径研究[J].山西档案,2015(4):77-80.

[5]程熙,王雪梅.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探析——以江苏省高校为例[J].山西科技,2017(1):108-110.

[6]卞咸杰.探析英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以谢菲尔德大学为例[J].档案管理,2012(6):78-80.

[7]曹勤民.从“独享”走向“共享”——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社会价值的实现路径[J].档案学通讯,2012(5):49-52.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来稿日期:2018-02-20)

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分析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 相关人员意识和素质问题。由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 其对学校的管理和带来的自身效益还没有显现, 导致高校的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不重视, 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作出决策时会有主观上的偏差, 例如在财务、人员等进行工作分配时候资源少。其次是现在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学校临时请来的, 没有正式的编制, 尤其在三本及专科院校较普遍, 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连纸质版档案管理都做不好, 更不要说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 投资较少, 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落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搞好, 相应的配套硬件设施, 例如电脑、办公用地等必不可少。有许多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低、财政资金短缺, 对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投资较少。2014年某省教育部门对该省内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项有关其设施配置的调查, 调查发现, 100%的被调查高校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 但是有多达70%的高校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候拥有的配套电脑设备不超过3台, 有很多电脑都是直接从学校信息计算机房直接搬过来的, 设施陈旧, 办公都是在纸质版档案管理得办公室进行, 没有专属的办公用地。

(三)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机制体制存在问题。机制体制问题表现在监督体系、奖惩体制上面。基本上所有高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都没有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 有监督体系的也只是对信息化建设的结果进行考核, 而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监督管理, 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抓住并解决。另外, 由于高校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实行统一标准, 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的收获不公平, 与其他档案管理人员所获得的报酬是相同的, 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快发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一) 加强相关人员素质的培养, 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首先, 要加强领导层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要定期将高校领导组织起来参加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交流学习, 并要积极地开设相应的例会, 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指导, 明确高校里面各部门所扮演的角色, 从而加强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其次, 学校要引进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和档案管理人才, 并将相关人员送去进行相关培训, 以提高其专业技能, 定期进行考核,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地处理。相关人员的意识和专业素养是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二) 加大投资力度, 健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加强机制建设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得以实现的保障, 首先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必不可少, 这样才可以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 有法可依, 有例可寻。其次, 要建立领导监督管理小组,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 并且要实行突击检查制, 在保证工作人员到岗到位的同时, 还有保证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合理性, 并将相应的建设结果和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层。最后,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做出好的成绩的要给予特殊的奖励, 对存在问题的及时地惩处, 并在校内通报, 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高校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 各高校要根据高校人数, 高校发展的情况, 对其进行相应的投资和人力物力的分配。要给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配备独立的工作室, 以便于其更好地交流探讨, 由于高校人数的庞大, 学生、教师、后勤工作人员以及家属等人员的复杂, 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建设, 最后再审核汇总到一起, 在数据库建立时一定要保证数量信息的准确性, 足够的人员和电脑等一些基础设施必不可少。

(三) 创新信息化建设技术, 为高校档案管理开辟新途径。目前, 我国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仅仅是将原来学生的纸质档案中的数据录入到电脑中相应的系统, 在学生毕业后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封存就好了。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方式使学生档案得不到更新, 并且没有多大意义。高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时, 要及时地更新档案的数据, 高校应该依次按照学院、系、专业以及班级逐级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小组, 对高校的所有人员的信息进行及时地汇报, 并录入相应的系统中, 这样保证了学生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同时也为学校选拔人才进行培养提供一定依据, 所以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技术也很重要。

四、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相关部门的政策要求, 也是高校为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员的迫切需要。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档案管理方便的同时, 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所以各高校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建设,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已经着手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要想更好地发展, 就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 戴秀文.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内江科技, 2014 (10) :21+99.

高校学生档案信息化论文范文第6篇

1 目前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普遍现状

1.1 管理者对成人学生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虽说现在都是电子档案, 但纸质档案是学生档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成人学生入学后其学籍卡、高考报名信息表等纸质档案不全。管理者一般认为:普通学生毕业时有报到表或者派遣证而成人学生没有, 因而在高校成人学生档案不如普高学生档案重要, 比如:有些教研室长期保存普教学生考试试卷, 但对于成人教育学生考试试卷保存则不注意,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利用, 成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1.2 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不科学、不规范

目前, 成人学生档案主要是学籍档案, 主要包括学生学籍卡、学生思想政治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实习鉴定表、英语统考合格证书、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等。管理成人学生档案的工作者意识淡薄, 专业知识欠缺, 未形成规范化、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填写的归档材料未加管理, 出现档案材料涂改, 用圆珠笔填写, 缺页、缺件、错件等现象时有发生;档案的存放无序, 用人单位查阅极不方便。

1.3 成人学生档案管理队伍比较薄弱, 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队伍作为高校学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 多数成人学生管理部门未设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 从20世纪90年代扩招以来, 学生人数猛增, 少数的兼顾档案管理人员满足不了学生人数激增的现状。设立的档案兼职管理人员大多是校内职工, 工作能力强, 但专业知识缺乏, 真正懂得档案业务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档案的人员很少, 这无疑对成人学生档案和建设与管理是不利的。

1.4 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模式陈旧落后

21世纪, 科学综合技术的竞争最终归结于人才资源的竞争, 人力资源的档案信息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的档案信息成为信息革命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校成人学生的档案也是未来国家重要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基础。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 高校中至今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应用软件, 学生档案的管理基本上还处在传统、原始、手工操作的实体管理模式阶段。现代化管理手段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面对目前成人学生档案项目增多, 档案数量增加, 质量要求提高, 流动速度加快等特点, 原有的成人学生档案建设与管理手段已越来越不适应, 必须加快推进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

2 加强与改进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积极宣传, 增强管理者档案管理意识

以宣传为导向, 增强高校师生档案意识, 确保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管好、用好成人学生档案, 首先要增强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档案材料的形成牵涉到很多管理部门, 因此在学校各部门中应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 让每一位领导、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认识到, 成人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领导的档案意识提高了, 可有效促进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设备配套更新等方面工作的发展, 这无疑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各系兼管成人学生人员的档案意识提高了, 在档案材料的形成过程中就会严格把关, 避免错漏, 并自觉将材料及时移交归档, 为维护档案材料的真实、可靠、完整、全面打下良好基础。

2.2 制定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保障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制定成人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制度, 切实保障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对于成人学生在校期间所填写归档表格或申请书等资料, 为了避免填报不规范, 应在填写之前, 向学生交代清楚有关填表的注意事项。归档材料须使用钢笔或毛笔填写, 填写内容必须准确、规范、无遗漏。需要学院、系或辅导员签字、盖章的栏目, 必须要签字盖章。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则要认真细致地检查各单位交上来的成人学生档案, 填写不规范的一律要求重新填写, 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规范建档、归档立卷, 提高学生档案管理水平。

2.3 提高认识, 加强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

利用一切手段, 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专业知识的培训, 使他们自己能认识到档案专业知识对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懂得档案知识对于档案整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熟悉业务, 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 如录取审批表、花名册、学生注册、学习成绩、补考、重修、升级、留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励、处分、毕业和学位授予等所有资料的记录、各种相关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最重要凭证。新生入学后, 要及时建立学生档案, 每学期初对在校学习的学生要进行审核并办理注册手续。要做好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平时就要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 力求做到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和规范, 尤其是学籍变动的档案, 更要做到记载全面真实, 准确无误。这就要求成人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强烈的事业心, 高度的责任感, 工作认真, 一丝不苟, 来不得半点马虎。

2.4 改革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逐步实现成人学生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 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学生档案管理, 它不但可以减少信息管理的重复劳动,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还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高了档案的查阅速度和使用质量。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不断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从而减轻档案收集、整理的工作强度, 加大成人学生档案利用的网络化管理, 更好地发挥成人学生档案的社会效益。

摘要: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是记录成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面而客观的重要信息, 也是成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但当前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分析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阐述了加强与改进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学生档案,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档案管理概要[M].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0.

上一篇:风险危害与教育培训论文范文下一篇:旅游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