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7

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技术;综合素养;综合素质评价;核心素养;学生评价

* 本文系科技部“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项目“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项目编号:2021YFC334080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以破除“唯分数”评价和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为目标,以创新评价方式为手段,以实现客观、科学评价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1]。作为基础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综合评价既是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周期性诊断,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重要依据。探索学生综合评价的新理念与方法体系,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针对学生综合评价,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探索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2][3]和源自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的核心素养评价[4][5]。在理论层面,以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学生综合评价框架不断被提出、修订和优化,例如针对前者的《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南》(简称《质量指南》)[6],以及针对后者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简称《素养框架》)等[7];在实践层面,各个地区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多层级指标体系和多元化评价方式[8],并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分立性评价结果。

尽管学生综合评价实践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全面铺开,但从其实际效果来看,现有工作普遍存在理论概念和实践方法的不足:理论概念上,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概念内涵各有侧重、不够全面,而且内容维度的分立性使得测评结果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9][10];实践方法上,数据采集方式单一、分析过程不明、评测结果输出不全、实际用途指向不定[11]等问题使得测评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和实效性受到极大挑战。总的来说,解决学生综合评价的教育实践难题还需要在理论概念和实践方法上进行双重突破。本文仅从学生综合评价的理论概念突破入手,尝试在厘清学生综合评价现有相关概念(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新趋向—综合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进而构建综合素养的结构模型,以期为推动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综合素养的概念缘起与基本认识

(一)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的发展历程

从国内学生综合评价政策发展的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来看,学生综合评价(主要针对综合素质)经历了从目标概念提出、评价制度呼吁、评价标准提出的发展阶段。其中,《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于1999年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了“综合素质”一词,并强调高考改革应注重考查综合素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随后多个官方文件均呼吁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课程改革视角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为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提供了相对具体的行动方案。此外,从国内外学生综合评价模型相关研究的信息图谱(如图1所示)来看,世界各国(或地区)和国际组织先后围绕核心素养构建了一系列结构模型。其中,英国(1987年)和澳大利亚(1992年)最先启动核心素养(当时被称为“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属于核心素养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各国际组织及美国、德国(1996—2007年)也纷纷开始探讨核心素养(相关术语包括“21世纪技能”“关键能力”等)的结构及其要素,属于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新加坡、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也逐步发展成为核心素养(相关术语包括“新21世纪技能”“核心能力”等)研究的重要参与地,属于核心素养研究的繁荣阶段。

(二)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的基本认识

学生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基础是明确有关评价内容,即明晰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含义的异同,涉及到“素质”和“素养”“综合”和“核心”的概念差异之辩。首先,关于“素质”,心理学和生物学视角下的“素质”偏重先天生理条件[12],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往往将其理解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13],且由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内化而形成[14]。关于“素养”,现有通行定义是“个体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或能力”[15],属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或态度)三者的有机结合体[16]。因此,总体而言,二者并不完全等同,前者侧重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凸显学生受教育的可接受性和个体差异性,后者侧重从情景特性出发凸显个体发展的内容和方向[17];在具体构成上,品格属于素质的特异性成分,而价值观属于素养的特异性成分。

其次,关于“综合素质”,其概念源自1985年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积极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性逐渐受到重视,其例证即是《决定》首次提出“综合素质“一词。研究者大多从其构成提出其定义,即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五个方面的全面有机结合来界定综合素质。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由田爱丽和严凌燕[18]所提出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并调动心理、社会等资源以解决复杂任务的能力”,而且该能力蕴含着“个体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以及行为表现等”[19]。总体而言,综合素质是目标层面的概念,反映的是对教育的内容要求[20];其聚焦于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内容,涵盖的是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基础性成分。

反观“核心素养”,其概念诞生于OECD于1997年开展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国际性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后来,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及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发展需求,我国研究者也开始引入并探讨核心素养。该概念凸显的是学生素养中的中心性或主要组成部分,其一般被定义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成功应对各类复杂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它需要调动知识、认知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动机等社会心理资源”[21][22]。目前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核心素养内容体系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与文化知识有关的素养、与自我发展有关的素养和与社会参与有关的素养[23]。总体而言,核心素养属于培养层面的概念,关注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规格和质量的人的问题[24];其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必要性成分。

最后,尽管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评价在源起、内容、测重点和范畴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在导向、目标和内容特征上均具有极大程度的相似性[25][26]。例如,在导向上,虽然二者分别针对不同的素质教育困境而提出,但其终极目标都是在于构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目标上,尽管二者在落实全面发展目标时的实践路径有所不同,但其均是对“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力响应和探索;在内容特征上,尽管二者的出发点和理论视角有所差异,但其内容体系均是对全面发展内容的细化和具体化。

(三)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的不足分析

1.概念内涵模糊,难以确定综合评价范畴

正确理解并界定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有效开展该活动的理论基础,然而现有研究领域并未对相关概念含义达成统一性意见。就综合素质评价来看,针对其概念的理解大致存在三种不同观点[27][28]:第一,综合素质评价被视为学生的非学业相关能力(包含学习能力(如学习习惯、兴趣和期待等)但不涵盖学业水平),即将其理解为通过传统纸笔考试或测试而进行评价的学术能力之外的能力;第二,综合素质评价被视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即将其理解为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前两者共同构成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的整合;第三,综合素质评价被视为个性整体素质,即将其理解为各种不同个性化素质的深度关联和有机融合。针对核心素养评价,其在内涵理解上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其与现有评价之间的关系。依据索桂芳等人[29]和程龙[30]的总结,目前主要存在三种选择:第一,现有各种类型评价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核心素養评价是一种更为先进和实用的评价体系,因此需要用核心素养评价替代现有评价;第二,现有评价已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稳定且被社会各界基本接受和认可的运作体系,但其所评价的内容不够包容和全面,而核心素养评价恰好可以涵盖这些内容,因此需要在现有评价之外叠加核心素养评价;第三,鉴于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评价在前述诸多特征上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以及后者的理念先进性,需要将核心素养的理念、内涵和要求深度融合到现有评价之中。

2.内容维度分立,难以反映学生综合表现

构建综合全面的各级维度是有效开展学生综合评价活动的理论核心,然而现有实践领域普遍采用的是“还原论”或分解式做法。具体而言,针对学生综合评价内容的不可见性、内隐性和复杂性特点,相关研究者往往将其细化和分解为具有渐进层次的多级别维度[31][32],直至具体易测的行为表现。例如,《质量框架》提出学生综合素质包含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一级维度,每个一级维度分别包含2-3个二级维度,每个二级维度分别包含2-3个评价要点。针对核心素养评价,我国目前的通行做法是针对各主要学科分别开发相应的核心素养评价评价框架,而且该框架通常由能力运用情景和课程实践活动类型的二维矩阵构成[33][34]。总体而言,现有大多数实践均对评价目标开展五育分解式评价,然后通过对素质要点的比较和计算来进行评价。然而就其本质而言,该做法只能最终得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可见性、外显性和单一性素质的简单集合,无法获得关于学生素质的综合性认识,因此明显偏离学生综合评价的初衷。对于如何将分解后的多类型、多主体和跨周期评价结果合并或整合成原有评价目标以及获取学生的不可见性和内隐性素质表现这一难题[35],现有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未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现有学生综合评价在概念层面主要存在概念内涵的模糊性和内容维度的分立性等局限和不足,因此亟待构建新的测评理论已成为该领域的统一共识。最新的“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首次针对学生综合评价使用了综合素养测评术语,期待构建一套以其为核心的新型测评理论与方法体系,以破除现有学生综合评价实践的顽疾和劣势。但从现有的研究内容看,综合素养术语主要被应用于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领域,意指与特定职业密切相关的各种能力集合。例如,教师综合素养被认为包含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等[36],自媒体创业者的综合素养涵盖沟通能力、文字敏感能力和新事物捕获能力三个方面[37]。在基础教育领域,综合素养术语虽然已被相关研究者所提及,但其总是和综合素质、核心素养交替出现甚至互换使用,且在其概念本质上并未超出传统学生综合评价的范畴[38][39],因此并不符合学生综合评价的时代新需求。为推动综合素养测评实践工作的诞生、发展、成熟和完善,我们必须首先科学界定综合素养的内涵并为其构建合理的结构模型。

三、综合素养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理论模型

(一)综合素养的内涵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新型测评理论的核心概念,综合素养应该具有一些明显有别于且超出传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新内涵,不仅能够弥补传统学生综合评价在概念内涵上的缺陷,而且能够响应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需求对原有概念内涵进行拓展和延伸。前面已经讲到,传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评价在概念界定和实践操作上均与具体课程密切相关,且在评价结果上难以凸显具体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此在概念上存在“分立而不综合”“重一般性而非个性化”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前文中针对相关概念的基本认识阐述,将综合素养界定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跨越学科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深化价值观的个性化有机融合”(如图2所示)。这其中包含四重意蕴:

其一,强调综合素养的整体综合性,认为其并非综合素质评价中五育内容的简单相加或者核心素养评价中课程实践活动内容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由各类素质通过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全面综合性整体。这是因为,学生综合评价的目标内容内涵丰富、结构复杂,难以通过简单的分解和合成来获取对其的准确性和综合性理解。

其二,强调综合素养的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任何两个个体都会在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深层价值观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绝不能采用传统“冷冰冰的分数”来简单、机械地刻画分数背后的“活生生的人”[40]。这是因为,学生综合评价的目标对象是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学生,而单一分数只会掩盖学生之间的多样差异性,因此针对其的评价需要注重人文向度[41]。

其三,就综合素养和传统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的关系来看,综合素养同时包含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成分,但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也就是说,综合素养既涵盖德智体美劳全素质要素,也吸纳了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均关联紧密的素养成分。相比综合素质,综合素养凸显了素质教育中的综合性成分;相比核心素养,综合素养所涵盖的素质教育内容更为全面。

其四,从构成成分方面来讲,综合素养同时包含能力、品格和价值观三种有机成分,而通过受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是这三者的基础性成分。前文已经提到,素质由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构成,而素养涉及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种成分。作为融合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性概念,综合素养因此应覆盖知识(低阶成分)、能力、品格和价值观(后三者为高阶成分)四种成分。此外,指向综合素养的知识并不对等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必备的学科知识,而是跨越学科的各类知识集合。

(二)综合素养的构成要素

基于上述的综合素养内涵,本文将综合素养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基础知识层、关键能力层、必备品格层和深化价值观层。基础知识层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关键能力层包含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四类,必备品格层包含爱、志、信和毅四类,深化价值观包含微观价值观和宏观价值观两类,如图3所示。通过对每层要素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本文试图厘清综合素养的全部构成要素,以体现其在概念范畴上的全面性。

1.综合素养的知识基础层

借鉴林崇德等人[42]针对教师知识的划分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特点,本文将指向综合素养的学生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学生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学习而习得的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必须的基础性知识,既包括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通过学校学习而掌握的各类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也包括学生在各类非正式场景中所习得的关于个体身心发展方面(如关于身心特征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等)的自我类知识,还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书籍阅读、实地游览和人际交流等途径所获得的关于当地、国家和世界等不同层面和类型的文化类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学生所具有的各类健康安全类(如人身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等)知识,是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实践性知识是指学生所具有的关于如何有效或高效学习的知识,具体包括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习得适宜学习策略或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内容的知识。

2.综合素养的关键能力层

借鉴前人所提出的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分类[43]并结合最新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研究成果[44][45],本文将指向综合素养的学生关键能力归纳总结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四类。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获取新知识并将其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不仅涵盖学生对于特定阅读内容的领会与理解,而且还包括学生将其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意义性联系;思考能力是指学生以事实为基础,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体系化、条理化和逻辑化的深度思考能力,该能力要求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即善于发现生活或学习场景中的各类问题并尝试通过思考来构建合理的解决方案;表达能力是指学生善于借助语言、文字和图形等清晰明确表达自身情感、想法和意图等内容的能力,是在语言能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语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而实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该能力极为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

3.综合素养的必备品格层

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必备品格,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分类体系,其一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将其划分为自律、尊重和认真三种[46],其二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基于青少年积极发展视角将其划分为爱、志、信和毅四类[47]。鉴于综合素养的内涵特点及其文化背景,本文认为后一种分类体系更加适用于指向综合素养的学生必备品格,并结合综合素养自身特点对该分类体系进行了简要修订。其中,“爱”反映的是学生与他人开展社会交往及与家庭、集体、社会及国家关系层面的一系列品格,包括善良、感恩、热爱集体和爱国等;“志”主要涉及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身成就发展的一系列品格,包括勤奋、认真、主动和刻苦等;“信”主要指学生为更好融入社会或实现社会化所需的一系列品格,包括诚信、责任心、自律、自尊等;“毅”是指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遇到逆境和困難时所需的一系列品格,包括乐观、坚毅和专注等。

4.综合素养的深化价值观层

参照人类价值观系统分类体系并结合综合素养自身的价值观特点,本文将指向综合素养的价值观归纳总结为微观价值观和宏观价值观两个大类。微观价值观主要是指与个人自身发展相关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集合,可细分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等一系列小类,而且每个大类均包含数目不等的具体价值观。例如,人生观包含自我观、生命观、生活观、理想观等;世界观包含自然观、历史观、科学观、实践观等。宏观价值观主要是指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集合,可细分为政治观、社会观和文化观等一系列集合,且同微观价值观一样每个小类均包含数目不等的具体价值观。例如,政治观包含国家观、平等观、安全观、自由观等;文化观包含知识观、学习观、创新观、文明观等。

(三)综合素养的理论模型

基于前述针对综合素养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本文进一步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以构建能够深入体现综合素养综合性的理论模型,如图4所示。综合素养包含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个一级维度,其中自主发展维度重在强调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并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是指学生发展出的能处理好个体与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等多种社会关系的素养;文化基础是指学生发展出的能学習与传承内含“人类智慧成果”等优秀文化的相关素养。针对各一级维度的构成成分及其具体含义如下所示:

1.自主发展分为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二级维度,前者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可细分为学习策略、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和阅读素养四个三级维度;后者是指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可细分为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生涯规划等;

2.社会参与分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际协作三个二级维度,其中责任担当主要是指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可细分为社会责任、社会贡献、国家认同等;实践创新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可细分为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创新素养;人际协作主要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具有同理心,可细分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团队合作;

3.文化基础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信息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信息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八个二级维度,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可细分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信息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准确而有创意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机协同、人网协同和人与智能协同的能力,可细分为数据素养和智能素养;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可细分为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勇于探究;语言素养是指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口头及书面语言的方式,运用母语实现理解、表达等互动,分为母语素养和外语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发展与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各种日常问题的素养,仅包含数学素养一个三级维度;科技素养是指能够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适当地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科学技术保持批判性的态度与好奇心,分为科技理解、科技运用和科技兴趣;艺术素养是指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及其他美的事物的能力,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审美鉴别和评价能力,分为艺术感受和艺术表达;体育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仅包含体育与运动。

四、结语

破除“唯分数”评价,创新评价方式,逐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当下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旨在探讨学生素质评价的新理念与方法体系,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图谱、基本认识,并分析了其在理论概念层面的不足,提出构建以综合素养为核心的新型测评理论与方法体系。其次,将综合素养界定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跨越学科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深化价值观的个性化有机融合,并进一步提出了包含四层结构的综合素养构成框架。具体来说,基础知识层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关键能力层包含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四类,必备品格层包含爱、志、信和毅四类,深化价值观包含微观价值观和宏观价值观两类。最后,针对综合素养结构及构成要素的综合分析,构建包含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为一级维度的理论模型。各一级维度可进一步划分为 2—3个二级维度,而且各二级维度包含数目不等的三级维度。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个性化有机融合,综合素养兼具学生综合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独特性,可极大弥补原有相关概念在理论概念层面的不足。因此,准确把握综合素养的内涵界定及其理论模型,有助于推动和加强针对育人过程和育人质量的科学、有效评价,并最终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未来,将依据本文所构建的综合素养理论模型,并结合物联网、区块链、5G等智能技术,切实推动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科学落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gov. cn/zhengce/2020-10/13/ content_5551032.htm,2020-10-13.

[2] 卢海弘,张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最新进展、主要难点及破解思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0,(5):46-50.

[3][27] 王小明,丁念金.历史与嬗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十年[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74-79.

[4]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11):8-18.

[5] 雷浩,崔允漷.核心素养评价的质量标准:背景、内容与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0,(3):87-92.

[6] 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质量》的通知[EB/OL].http:// www.moe.gov.cn/srccsite/A06/ s3321/202103/t20210317_520238.html,2021-03-17.

[7] 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8][28] 刘志军,张红霞.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1):18-23.

[9] 程岭.纳入高等学校招生体系的综合素质评价:“难为”审思与“能为”创建[J].教育研究,2020,41(12):111-120.

[10][24] 辛涛,张世夷等.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困顿与突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2):11-16.

[11] 魏晶,贾曦等.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理念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8,(9):132-137.

[12] 杨治良,郝兴昌.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13] 顧明远.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4] 黄运平,胡琳琳等.知识、能力、品格与素质的关系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2):73-75.

[15] 柳夕浪.走向整体的人:核心素养的整合意义[J].中小学管理,2019, (4):25-28.

[16] 蔡清田.素养:课程改革的DNA[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

[17][20][23][25] 张红霞,侯小妮.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5):15-19.

[18] 田爱丽,严凌燕.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理论、实践与展望——以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3):69-78.

[19] 田爱丽.综合素质评价:智能化时代学习评价的变革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09-113.

[21]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 [EB/OL].http://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2005-05-27.

[22] 郭宝仙.核心素养评价:国际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 (4):48-55.

[26][30][31] 程龙.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9,(12):36-42.

[29] 索桂芳.核心素养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7, 37(1):22-27.

[32] 程龙.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综合性的缺失及其矫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9):12-14.

[33] 徐鹏.语文核心素养评价:实施路径与未来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2):103-110.

[34] 任子朝,陈昂等.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 (5):116-121.

[35] 刘丽群,屈花妮.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两难困局[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95-100.

[36] 田爱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5):84-88.

[37] 吴红梅.自媒体创业者特点与综合素养分析——基于10个案例的观察[J].新闻与写作,2018,(11):97-99.

[38] 恒熊冠.学生综合素养的理解及培养一一兼析深圳提出的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行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4):8-13.

[39] 王丽华,于胜男等.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探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6,(2):16-19.

[40] 万玉凤,刘博智.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专家解读《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4-12-17(05).

[41] 吕鹏,朱德全.未来教育视域下教育评价的人文向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1):40-45.

[42] 林崇德,申继亮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43][46] 常虎温.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及对教师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3-54.

[44] Hesse F,Care E,et al.A framework for teachabl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M].Dordrecht:Springer,2015.37-56.

[45] 张治,刘小龙等.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指标、模型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21,(8):25-33.

[47] 林丹华,柴晓运等.中国文化背景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4-22.

作者简介:

柴唤友: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测量与评价。

陈丽: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互联网+”教育、远程教育、终身学习。

郑勤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在线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

王辞晓: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具身认知。

A New Trend of Comprehensive Student Evaluation: From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ore Competency to Comprehensive Literacy

Chai Huanyou, Chen Li, Zheng Qinhua, Wang Cixiao(The Research Center of Distanc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責任编辑:赵云建

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 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杨雪冬(1975- ),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吴志鹏(1977- ),男,天津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王辉(1984- ),男,安徽蚌埠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素质教育。(河北 邯郸 0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GJJG177)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下,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分工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提高,还关系到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以服务为宗旨,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目前,工学结合(即以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具备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职业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流。我们要顺应趋势,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的各种资源,多级联动、多方参与,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现状

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满足国家、社会、各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需求,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而关键的部分。新时期,培养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采用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并重的方法。中国知网对“职业素质”的定义是:“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质是指通过学习和锻炼而具备的、从事某种工作任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计划、教学方式等外部因素和高职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职业目标、就业取向等内部因素都使得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同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共通性。

当前,部分高职毕业生以赚钱为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求不出次品;缺乏团队精神;机械工作,不讲求方法、效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承担责任;缺乏敬业奉献精神;没有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职学生只具备专业素质,只能简单地进行机械操作,已经难以契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曾经,企业只需要高职员工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但现在各行各业都要求高职员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与建筑相关的行业进行调研发现,各企业在选聘高职毕业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能力、正确积极的工作心态、高尚的思想道德、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出色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着很迫切的要求。多数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当前最需要提高动手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团队意识、增加企业锻炼经历、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现在各行业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素质要求普遍比以前高,所以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弱化了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讲授,缺少自我的思考与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对学校的就业推荐依靠性过大,推销自己、主动求职的积极性较弱。目前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文化基础薄弱、不善交流、团队意识缺失、协作精神匮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对于在学生综合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职业素质了解较少,认为企业在聘用毕业生时考虑专业知识的比重过大,缺少对企业关于员工职业素质方面的了解,从而忽视了自我职业素质的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二、培养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贯穿于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全过程,学校、社会、企业在资源整合背景下全面参与,切实改变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素质、实际操作水平等关系到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分工、符合社会发展与要求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应以各行业对员工的岗位要求为依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契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参与,从拓宽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角度,吸引企业融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加大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完善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职业素质的提升带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首先在于改变与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培养与辅导,帮助学生减轻对就业的恐惧与压力,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其次,通过开展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的职业素质拓展、模拟职场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提升自我职业素质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达到由“要我提升”到“我要提升”的转变。最后,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各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外延,邀请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背景的企业人员向高职学生讲授岗位职业素质要求或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困惑,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升,完善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完成高职学生由“需要工作的人”到“工作需要的人”的转变。

三、培养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途径

1.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大三学年的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环节中都要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讲解相关行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融合职业技能教育,把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教学作为重点。在学生的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环节中,注重学生深入企业岗位实习的学习效果,加强与学生的“企业老师”之间的联系沟通,共同引导学生主动提升职业素质。

2.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从学生入学至学生毕业就业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言行举止到思想动态,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求职,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工作,通过点滴影响学生,结合经历鼓励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论是在主题班会,还是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辅导员都应时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我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拓展职业发展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引领学生的正确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校园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应注重融合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阵地作用、宣传作用、塑造作用和感染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于学生和员工的职业素质的提升功能有着相通的部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人文精神,激励学生或员工积极向上、众志成城、提升凝聚力、增强向心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增强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在校园内能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于学生职业素质要求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宣传中、在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不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技术创造能力,还应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心理素质。

4.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就业指导推荐工作中。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推荐过程中,除了做好以往常规性的工作,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尝试与创新:第一,在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中,可以聘请企业代表、就业学生代表、创业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学生综合素质的状况与相关行业目前需求的契合程度,讲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及在求职、招聘过程中的切身体会等。第二,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深入理解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第三,适当增加毕业班学生的求职专项讲座,让学生了解简历的撰写与制作的过程以及其他求职注意事项。第四,举办模拟招聘活动,让学生学会推销自我,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真正的求职情境中。第五,在各种招聘会之前,对求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求职辅导与鼓励教育,消除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无助感与孤立感,与学生一同分析相关企业的岗位状况,在学生求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重表现自我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高职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文明高速进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当是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在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应当是大刀阔斧、锐意进取的;在区域经济建设与行业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开展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应当是迫在眉睫、众望所归的。

[参考文献]

[1]董红波.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3]孔克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内涵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廖宇凡.浅谈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5]陶秀伟,李柏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8.

[6]王开淮.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240

7732.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jk4N

TVUcldNMUZyQ1VSTDZmWU9kbkZ5amhXcjdOVkYyNkhMZTRHZGJQclpFYlB

JUjhlWDFMdXhZUzdEaDFUM3E=,2010-09-10.

[7]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在高校图书馆日常发展的历程中,图书管理人员是主要的推动者与管理者,其自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与本职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关联。只有保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够顺利开展与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探索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真正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本文首先阐述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时效措施,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图书管理 人员素质 创新策略

一、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职业形象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主要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服务性质。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与良好的仪容仪表。图书管理人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自身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读者,若图书管理人员举止文明、衣着大方,则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另外,图书管理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应秉承服务至上的观念,尽可能满足读者的要求,读者既能够得到心灵的满足,也能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前的社会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再加上自动化、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较快,身心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将图书馆工作的价值充分凸显出来,这也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因高校图书馆工作较为复杂,每天会面临不同层次的读者,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读者的要求,为其提供差别化的服务,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内心的困惑并敢于承担责任,克服工作当中的困难,这是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扎实的文化知识

因图书管理属于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其中所涵盖的科学知识内容较多,图书管理人员应尽可能掌握较多的理论文化知识,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图书数字化功能进行完善,图书管理人员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能够真正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图书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用和蔼的态度与文明的语言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二,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事业心,相比较而言,图书管理工作较为繁琐与复杂,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对自身的价值与工作内容进行精确的定位,明确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及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职业道德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二)建立合理工作机制

在高校图书馆内部,因缺乏完善的竞争机制,使得分配制度相對较为单一,这一因素的存在会直接束缚图书管理员的思想,也会降低其参与自身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现阶段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另外,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图书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图书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对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养成端正的工作态度,具备专业化的管理水平,顺利开展后期各项工作。

(三)开展专业训练工作

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互结合,这为图书管理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能够直接为师生提供信息与资料。师生在查阅文献时,其特点与行为均是不尽相同的,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图书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用心为读者提供服务。保持和平的心态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分析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等,不能与读者发生矛盾。

(四)提高业务素养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信息查询功能均得到显著提升,为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根据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对培训机制进行创新,加大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投入,提高读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针对全新的专业理论与技术,也可开展专业岗位培训,根据图书管理人员的需求,为其提供各种学习平台与锻炼机会,加快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增强其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图书馆是传播历史文化的主要平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促进图书馆发展与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高校应加大力度强化与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建设图书馆文化、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开展人际交往训练等,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高校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擘画图书馆“十四五”蓝图 共话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第十三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综述 [J]. 张晗,郭晶,李新碗.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06)

[2].紧扣“十四五”发展规划,打造高校智慧图书馆——安徽地区高校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研讨会综述 [J]. 王燕.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0(06)

[3].浅谈互联网+时代中小型图书馆转型与创新——以南京博物院图书馆为例[A]. 张立红,张晓婉.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论文集[C]. 2018

作者简介:张誉(1987-12-10)男,民族:回,籍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当前职务:图书管理员,当前职称:初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

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 自2016年11月起,江蘇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在全省全面展开。所有在校中职学生均需在中职三年级上学期参加此项测试。该测试按学生所学专业分别执行,分为公共基础科目及专业科目。所有学生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及德育四门公共科目,另外加两门专业科目。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提出与实施,给中职校的师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指明了学习方向。

[关 键 词] 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应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可以反映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教学等各方面工作,其意义重大。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测试的评价指导作用,努力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及教研机构层面使学业水平测试向纵深推广。[1]学测科目不仅包含了中职生的传统学习重点——专业科目,还涵盖了体现学生文化素质的语文、数学、英语及德育四门公共科目。

一、中职学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加强理论学习

在我们中职校,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不如操作来的直接明了,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用上的不多,因此就不想认真去学习。实践检验真理,理论决定高度。理论知识是为职业技能的掌握、拓展提供充分和必要条件的基础。如果只是凭借以前积累的经验来操作,很少去学习理论知识,那么理论的匮乏必将会限制工作的高度和层次。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学测必考科目。这两个科目公布的理论题目各有500多道。计算机网络基础考核内容为计算机网络概论、数据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考核内容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维护等。题目涵盖面广,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 ∶ 2 ∶ 1。学生若想考出好成绩,就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二)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各测试科目测试大纲经省教育厅批准后颁布实施,考试命题部门逐步建立各科目测试题库。专业技能由各市组织测试,省抽查认可。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后,需要动手实践的内容,仅仅凭借观看、操作软件模拟,是无法达成教学目的的。师生必须在学校配置设备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融会贯通,努力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中职学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文化素质指从业者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成果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是职业素质的基础。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中职生既要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含量,更要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含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水平测试长期缺位,导致教学质量监测缺乏强有力的数字支撑,学生学习水平缺乏权威监控,文化课教学缺乏外部监控和内生动力。实施中职教育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于规范教学质量评价的最低标尺,规范教学,全面提升中职教育教学质量。[3]

三、学业水平测试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推动作用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生如果想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离不开水平比较高的教师队伍。学校方面,必须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自身方面,为了学生的专业成长,再也不能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及时梳理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找出不足,然后加强学习,补缺补差,将自己所带科目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争取给自己装上满满一桶水。

教师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建立在自学的基础之上,依据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克服惰性思想,加强学习,积极动手训练。另一方面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再一方面是定时参加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熟悉企业的生产加工工艺,学习企业文化,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四、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及职教教研机构要按年度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撰写年度分析报告。充分发挥学业水平测试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功能,及时向职业学校反馈教学问题,推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工作的行与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5(36):47-51.

[2]张青春.浅析中职生文化素质的培养[J].河南教育,2013(2):43.

[3]张琼.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4):23-27.

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构建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不仅受到全体教师的重视,将其渗透到学生教育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且也受到了各位教育研究专家的垂青,纷纷发文,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内涵构建发表自己的主张,从期刊网上已有的成果来看,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题的论文有39篇,有探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涵的,有探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有探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具的,其中有一篇专门探讨了如何构建中小学生网络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但还没有专门探讨如何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文章,所以探讨如何在校园里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评价体系制定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只能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这种地位决定了小学教育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每个人社会化、形成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而且对一个国家来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决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速度。所以,全面衡量小学教育的质量,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首先,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反映学校领导和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主要体现,因为,在构建此评价体系前,全体领导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具体的身心情况,对其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必须有一个充分了解,所以,构建此体系,首先考核的是全体教师和领导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这对促进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构建此体系,通过其中关于学生学业成绩和技能等指标的考核,该体系的制定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态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再次,建立该体系后,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可以看出社会、学校和政府三者之间的教育互动情况。总之,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使得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去适应社会”[1]。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根据

建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是纯粹的主观想象,也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和学习情况后,在对这些调查结果和数据加以哲学思辨,上升到规律和理性认识后得以形成。结合笔者以前的实践经验,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根据以下几点认识进行:

(一)要根据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进行构建。根据朱子的教育思想,他将“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阶段以‘事’为主,重在感性能力的培养和德育。使学生在‘事’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和较强的个人能力”[2]。他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3]并将小学教学内容设置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由此看来,笔者认为朱熹的“小学”应包含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事”的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主。具体的内容是立德树人,这是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引导小学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和培养小学生的智力和创新力;健全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审美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构建。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12岁。身体发育平稳快速,骨骼骨化尚未形成,要特别注意培养训练孩子读书写字等行为的正确姿势,防止驼背。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肌肉长度增加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他们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但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特别是手部活动的精确性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增强并平衡发展,条件反射比以前更易形成且比较巩固,不易泛化,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习更多的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精确的辨别。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视觉感受性增长速度最快,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度、有趣性,已能掌握一些简单概念,并能初步判断、推理,但仍不能自觉地调节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想象力不断丰富,富于模仿性、再现性,往往是事物的简单重现,且常与现实不符,容易被童话、动画等吸引。注意力保持时间约为20分钟,且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学习的一种重要推动力,求知欲主要表现为提问、探索、摆弄物体。美感易受事物外部特征影响,仅与具体形象相联系。情绪稳定性和调控能力较差,易冲动、较外露,通常依赖外部他控来调节自我情绪。行动缺乏一定动机与目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

(三)各校情、班情和学生个人情况。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结构不应全国一盘棋,各级教育部门在制定一些统一的宏观规范后,具体的一些细节问题应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因为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地方资源、学生素质和师资条件等不一样,就全国来说,普遍存在城市、城镇与农村小学之间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学校内部,也存在各年级学生间的差别与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同一班级也存在智力发展先后与快慢的差别,所以国家不应过多干预各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建构。

三、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是以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变化作为评价对象的,其总体目标和归宿就是促使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正如谷红梅说:“任何一种高质量的评价模式或体系,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应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4]具体的评价内容应包括知识、能力、创造力、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格多个方面,所以,在建构评价体系时要在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分析。在建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动态发展性原则(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即由阶段性评价变成动态性评价、随机评价,阶段性评价只能对一个学生某一阶段的表现和学业成绩作出评价,这对发展迅速的小学生来说,评价的结果是很不客观和公正的,所以“对学生评价要用发展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朝着好的方向和更高的目标去努力”[5]。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一个学生是不是有潜质,是不是在不断进步。

(二)目标差异性原则。《小学生成长手册》共有10篇,每篇又有7个栏目,可谓内容丰富,评价内容几乎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几个重要方面,分别给我们提供了评价标准,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个指导性的,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身心素质在每个年龄段的表现是不同的,所以在建构评价体系时,要遵循目标差异性原则,不能对所有人实行统一标准。

(三)质量统一原则。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的品质是建构者最关心的事情,这种品质是建构者及其建构单位在掌握足够数量的调查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构者掌握的数据越多,所建构的体系就越完善,在调查阶段,要“使学生、教师、家长明确阶段性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并形成共同的教育期望”[6]。所以,在建构一个评价体系前必须下到学校、班级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内心要求,使体系的品质有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多元化原则。评价的结果是否有科学性,不仅取决于调查数据的多少,而且也取决于参与评价的主体数量,要让学生及其家长成为教育评价积极参与者,并主张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家庭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将课堂评价、社会评价和家庭评价有机结合,将学业评价与实践评价有机结合;将作业评价、成绩评价和道德品质、文明行为评价有机结合;将网络评价与现实评价有机结合。

(五)全面性原则。在应试教育中,小学生评价以智力性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的德智体三方面,在现代教育中,则必须跳出这一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全面化,在评定智力因素的基础上还要评价学生美育、心理健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

四、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内容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现代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是对传统评价体系的辩证否定,如果说传统的学生评价注重于结果,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则更注重于评价的过程。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思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的比例,使评价内容校本化,将体系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网上评价,将趣味性、互动性、自主性、个性化等原则充分体现在评价体系中。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容

我校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将基础性发展评价目标整合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7个方面。通过实验,我校把7个方面具体化,涵盖了30多个指标。

1.道德品质方面

①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国歌,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

②真诚待人,守信用,不说谎话,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③珍惜集体荣誉,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谦让;

⑤遵守社会公德,富有爱心,乐于助人;

⑥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能正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⑦遵守校纪校规,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⑧讲究卫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方面

①自信、自尊、自强、自律;

②有责任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③学习态度端正,自觉养成阅读习惯;

④生活自理,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

3.学习能力方面

①学习勤奋努力,能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②认真听课,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③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

④喜欢学习,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并能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⑤课前能主动预习新课,课后能自觉复习功课;

⑥书写工整规范,独立完成,能认真改正错误;

⑦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并做读书笔记;

⑧热爱科学,喜欢钻研,有奇思妙想,能把自己独创性想法表述出来。

4.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

①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及课堂小组学习,有独立见解;

②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并且能帮助他人,共同提高;

③懂得自我评价与对他人评价;

④对交流结果进行总结、反思等;

⑤懂得尊重别人,具有一定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5.运动与健康方面

①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并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②认真对待体育课,掌握常见的体育活动的要领、要求;

③认真做体操、眼保健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和各种比赛等;

④不吃不卫生的食物,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方面

①衣着整洁、得体;

②上好音乐、美术课,至少有一项艺术爱好;

③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类艺术活动;

④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7.综合实践活动方面

①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有兴趣并积极参加;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③积极参加劳动技术活动;

④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30多个指标的运用方式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灵活掌握,可以一月一评,也可以一年一评。按照预设分值划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40%,优秀、良好、合格等级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所得分值确定,“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较为慎重,需报学校行政研究决定。这套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人性化,教师可以根据这7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秦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我见[J].学周刊,2014(01).

[2]袁名泽.朱子自然哲学的审视与纠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谷红梅.创新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9(6).

[5]張艳文.浅谈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1).

[6]王斌兴,刘雨群.全员参与,促进发展,构建学生评价的运行机制[J].黑龙江教育,2003(9).

(责编 秦越霞)

综合素质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关键词:物理 学生 课外活动 综合素质

目前,随着江苏省关于教育的《五言规定》,盐都区的《四名工程》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实施STS教育,采取课堂渗透的方法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仅有这还不够,有效和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必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近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每学期每班能收到学生完成的课外小实验报告和小结达100余份,对这些报告和小结我都给予了及时的批阅,从中还筛选出20余篇优秀报告和小结装订成册进行展览,然后存档。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1.我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在学完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

2.我引导学生对身边观察到的和课本上遇到的物理现象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写出了一篇篇稚嫩而又不失科学的小论文。学了“向心力”知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安全谈》;学了“动量定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制造中的舒适问题》;学了“超重和失重”知识后,学生写出了《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起居》;学了“圆周运动”后,学生写出了《地球形状为什么是椭球体》;学了“振动和波”后,学生写出了《房屋建筑中的防震设计》等。

3.我结合现代前沿科学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科学幻想。他们在查阅了我提供的有关资料后,写出了一篇篇发人深思的科幻小论文。如《月地索道与来来太空旅游》《未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超导现象与电力革命》《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碰撞》《环保生物电池》等等。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但学生终究要走入社会,在人海茫茫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

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街道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如在京源大道上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学生们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于是他们写出了《城市交通事故成因》,使自己也受到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结合“光缆通讯”的学习和中央电视台关于“拉线有电打死了人谁负责”的讨论,我组织学生参观了街道和工厂的通讯线路布局,发现有些地方的通讯线路像蜘蛛网似的,有的离高压线和照明电路较近,于是他们写出了《通讯线路的合理化布局》,报告上还附有照片。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2003.学期

2.《中学物理教学法》

3.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盐城市泽夫中学

上一篇:课题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编程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