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

2024-01-25

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中国房地产税收改革正处于风口浪尖,顶着巨大的压力探索未来的道路。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决定以房地产税等六大税种引领新一轮税制改革,由人大常委会牵头,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工作。本文将对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展开创新目标的探索,分析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进程,提出实现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税收;创新改革;策略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改革面对的压力

第一、我国经历了一段非常贫穷的改革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着富国强国的道路。三十年间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农村改革、商业改革以及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改革。房地产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更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指导下房地产行业也要进行改革。土地使用有偿化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在中国推广的核心,原有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是在土地无偿使用的基础上设置的,所以房地产产业的改革是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的主要原因。

第二、房地产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原有的税收制度与眼下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的税收制度和产业现状发生了冲突,而这种冲突的存在使得政府管理部门必须通过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存在的矛盾,让税收制度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适应起来,满足房地产产业的发展需求。

第三、房地产产业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供需失衡的问题,而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这种失衡的关系会越来越厉害,供需结构上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化。矛盾使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而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主,供需的矛盾成了影响房地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改善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必须要对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改革。

第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财富差距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财富流量上了,更多的财富差距来自于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最典型的方式就是不动产。缩小贫富差距,要在收入分配的政策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这个调整一方面是对财富流量而言的,另一方面就是对财富积累而言的。

综上所述,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推动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策略分析——改进房地产财产税的征收

房产税,对居民的非营利性住房要恢复征税,收税依据是房屋评估价值,适用于统一比例税率。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居民的非营利性住房用地恢复征税,收税依据是土地评估价值,也适用于统一比例税率。

1、征税对象:个人。个人住房的商品化,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住房可以说是家庭财产中最主要的部分,恢复房产税的征收,应当取消个人房产免纳税的优惠政策,彻底结束个人住房在保有环节的无税状态。恢复了普遍征税,提高了房地产税收的负担,有效调节了收支的分配,民众对于住房的消费也会更加理性,可以说将税收的市场调控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让土地和住房能反映真实的价值,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2、征税对象:增量和存量房屋。房产分成两大类,增量房屋,也就是新建房屋,和存量房屋,也就是旧房屋,房产税的征收应当包括这两种房屋对象,而且房屋增量是房产税收改革的主要关注点。将增量和存量房屋重新化为税收对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从房屋交易面积还是交易价格进行分析,房地产市场新房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市场状况的变化,增量房屋交易会减少,存量房屋交易会超过增量房屋交易成为新的主导,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增量房屋饱和。第二、居民在购买了房屋后,房屋资产成为了购买者的主要的财富积累,那么只有包括了存量房屋在内的房产才能反映家庭的全部财富积累,也就是说只有包含存量房屋的征税才符合税收公平。第三、房地产市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走向成熟,房地产交易中存量房屋的交易量占大部分,才标志着房地产日渐成熟。改革开放过程中,民众大量的资产以存量房屋的形式积累下来,我们也不难发现有很多居民拥有不止一套房产,除居住外出租或保值是主要选择,征收房产税则是最好的盘活存量房产的方法。第四、从某种特定的时间角度来看,房产主要是新房和旧房的差别,同一地区政府对新房和旧房提供同样的服务,社区成本可以说平等的进入新房和旧房之中,新房和旧房无差别的进行缴税,只在新旧的差价上有不同的税收比率。所以说住房税的征收不予区分增量房产和存量房产,对于仅有的居住房屋,超过人均面积的部分也要进行计税。

3、使用税率:统一比率外允许选择比率。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应当使用统一的税收比率,考虑到具体的缴税能力和市场环境,制定税率的上下限是科学的,而针对不同的地方政府,上下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不同的税率形式,以规定税率执行起来最方便,成本也最低,可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调节贫富差距,而强调以纳税能力作为纳税参考这样的税率形式显然不合适。房产税房屋面积是固定的,房价差异则有明显的地区性。如果采用固定的税收形式,影响房产税的只有面积因素,实际的价值却被忽视了。累进税率相比较于固定税率来说,更好的体现了纵向的公平,但是在计算方面太复杂,想要合理控制不是很容易把握,将税收成本提高了一个档次,综合下来,房产税收改革还是要以比例税率的形式更为合理。

4、税收依据:统一估价。无论何种类型的房屋,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始终统一为价值评估,通过房屋价值的评估来确定征税量更加符合税收目的。促进房地产税收改革,房地产税的价值评估必须要遵循合法、公平等原则。时点原则是指经济情况不断变化时,房产不同时间点所体现出的价值不同。通常情况下,一个评估周期作为一个时间点,按照统一时间点的价格标准进行评估是比较合适的。符合房地产税收改革的评估工作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全面统计房地产信息,作为评估的基本参考。第二、制定评估的统一标准,确保评估的准确性。第三、税收价值评估要针对所有房地产应税单位。第四、设立监督和抽检机制,以确保税收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从以上四点开展房产估价工作,首先是准备阶段,也就是了解评估的方法和具体要求,必要时要对评估人员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其次是拟定价阶段,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研,确定估价技术指标,利用模型等数据处理技术设计处理方案,并将采集的数据利用确定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初步评价内容了;最后是评价阶段,对评估工作进行反馈,检查评估效果和准确度,最终确定评估结果予以公布。

三、推动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策略分析——普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1、征税对象:居民非营利住房占地恢复征税。配合房产税征收,对居民的非住宅房产税进行征收后,可以借鉴城市居民非营利性住房征税经验,恢复对非营利住房土地税的征收。这样做结束了居民拥有个人住房保有阶段土地使用的无税状态,与房产税相结合,适当的制定一些免税项目,或者层次化税收额度,将低收入阶层排除在该项税收范围外。

2、使用税率:与房产税类似统一比例税率。房地产税收创新改革后,城镇住房占用土地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税率进行税收,对于不同的地方也允许有适用的税率,以此来适应阶段内不同经济地区的发展需要,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的税率制定空间。

3、计税依据:土地评估。计税基础同样可以借鉴房产税的改革形式,城镇的土地使用税要以土地价值评估作为主要的计税依据,这也是为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形式的进步打下制度基础。

四、推动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策略分析——房地产商品税的改革

1、城市维护建设税:将城市维护建设税修改为正式税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城市维护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能够有力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保留城市维护建设税拓宽了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公共事业有了更大的保障,保障房和廉租房更能帮助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在保留的基础上,突出城乡维护的作用,交通、污水处理等公共项目也加入其中,扩大征税的范围,所有享有城市建设设施的单位或个体,有能力纳税帮助城市发展建设的都有义务纳税。原本城市维护建设税多依附于商品税,这种相互绑定的税收无法突出税收作用,应当直接将纳税人的收益作为纳税依据,在享有城市建设设施的前提下,营业收入都应计入纳税依据。不同的地区需要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主要原则就是满足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需要。有了明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政府再向纳税人分派建设资金投入则是不合理的,需要在工作中注意避免。

2、教育附加税:将教育附加税改为正式税收。教育附加税是地方教育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发挥也关系到城乡建设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教育附加税有效的提高了财政教育经费的指出,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按照“费改税”的要求,教育附加费应当以教育附加税的形式进行征收,职工以工资收入作为计税依据,单位和企业以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确保城乡教育事业有充足的发展动力,这也是房地产商品税改革的重点项目。

3、房地产所得税。节能减排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扩大内需确保增长调整结构更好的实现了经济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在房地产业,节能减排要求建筑设计、施工和监理等都从节约的角度出发,住房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具体要求,经济美观,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发展中,不再只是追求城市经济发展,更多的要注重城市的环境和居民满意度,文化教育水平和生态经济水平也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房地产所得税的改革,重点在于企业所得税。节能减排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转让,鼓励企业使用节能减排的设备。房地产产业中,更应当鼓励节能环保住房,所以环保住房和环保装修应当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从税费优惠来鼓励节约型住房的交易,确保房地产产业也能跟上城市节能减排的发展节奏,改善住房环境,鼓励节约可持续的税收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国强,李晶.房产税改革的目标与阶段性[J].改革.2011(02)

[2]李晶.商品税体系改革研究——实然性问题、实施步骤与约束性条件[J]. 财经问题研究.2011(02)

[3]李晶.中国城市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 2010(06)

[4]石破.姚轩鸽的“税道苍黄”[J]. 南风窗. 2010(22)

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打造中国—东盟升级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物流行业作为传统的服务业也面临着提供智能、高效、精准服务的转型升级压力。在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新形势下,以自组织性、立体性和生态协同性为区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的内涵特征,构建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探索其技术路线,把握关键要素,从顶层设计、建设生态技術网络、加强区域联动和发展农村物流物联网体系4个方面打造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推进区域物流加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

0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器”的物流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量持续增长,跨区域物流产业链逐步形成和日趋完善。推动中国—东盟物流联盟和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促进中国—东盟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新兴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物流行业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新型生态物流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互联网+”环境下,智慧物流和智能化物流信息服务的持续发展,为新型生态物流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基础。然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构建及物流发展规划的不同,都使得中国—东盟物流发展在面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合作升级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结合物流物联网技术体系、物流异构信息资源管理与智能化技术服务等要素,探索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发展路径,构建满足物流行业跨区域发展的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将是适应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互联网+”新时代赋予物流行业的新任务。

1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内涵分析

多区域物流合作是根据经济贸易往来的需求,为降低不同层次业务往来的物流成本而开展的跨区域物流协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区的成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物流发展地缘限制受到很大程度的弱化,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逐渐向系统化演变,尤其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实际上已发展成为由多个物流主体组成和参与的区域物流整体系统,每个区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物流主体或物流子系统,并形成完整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物流供应链体系,多式联运、异业联盟、智能技术公共服务等成为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物联网技术是推动多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是一个由物流基本环境结合物联网技术环境构成的复杂多层次要素集合,具备自组织优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特性。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3个特征。

(1)自组织性。经济贸易和社会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入,带动了中国—东盟多区域物流在资金、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各个区域物流子系统在打破自身封闭界限的同时,通过物联网互联互通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多区域物流在长期发展演化的过程自组织形成统一的区域物流生态技术环境,并促进了多区域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2)立体性。在整个生态技术环境当中,由基础物流技术、新兴物联网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相互交叉构成了主体技术环境;由政策体制、标准规范、多区域协同机制等相互交叉构成了辅助支撑环境。两类环境互相融合,构成立体化的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

(3)生态协同性。区域物流的发展要与生态自然相适应,生态技术环境更强调了“生态”的概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技术为物流业务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物流物联网编码识别规范、异构资源接入与集成、智能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统一协同来丰富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内涵,以缓解多区域物流合作与竞争中面临的物流发展水平不均衡、发展机制不协调和物流生态技术环境不统一等压力。

2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

从种类繁多的技术手段、物流行业应用中抽取典型的几类要素,通过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机理,采取适当的切入点使其融合起来,构成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并由此形成可行的技术路线,逐步攻破关键节点,掌握实现关键要素,使抽象的模型演变为具体的生态技术环境,为中国—东盟物流行业服务。

2.1 生态技术模型构建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模型要体现多要素立体式交叉的特点。在支撑环境方面,以区域物流物联网技术标准、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和区域物流大数据基础为3个要素。其中,区域物流大数据基础作为技术底层环境存在,为模型的各类中、高层提供数据支撑;区域物流物联网技术标准贯穿整个模型的技术部分,是实现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基础;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作为政府和企业可以遵循的某种方式,协调各方,在物流运作中起到“1+1>2”的作用。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如图1所示。

在支撑环境的围绕下是模型的主体——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是行业基础技术,包括物流基础技术和物联网基础技术。其中,物流基础技术即包装、运输、存储、装卸、配送各环节所采用的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物联网基础技术即传感器、传感网、射频识别、卫星导航等技术。两类基础技术的碰撞融合即形成物流物联网的特定行业技术。第二层是中间件技术,能够实现异构的硬件、软件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是跨区域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第三层是物流综合联动层面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在第二层中间件实现异构资源对接的基础上,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跨区域多式联运、中国—东盟保税物流、第三第四方物流、低碳物流及物流的多业联动发展。

2.2 技术路线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服务发展技术路线不仅为中国—东盟区域物流的转型发展提供依据,更要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深度应用指明方向。物流物联网新业态在中国—东盟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实现了传统物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型生态技术环境时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技术发展不均等的差异性,通过物联网的互联互通特性实现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流转。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服务发展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基础理论的研究始终要走在前列,由各地科研院所承担各项与中国—东盟物流经济发展、物流物联网技术优化与升级、区域物流体制机制与政策协同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不仅从技术层面为物流、物联网的相关企业提供支持,还要从决策咨询、决策参考的角度为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由相关的区域标准委员会制定物流物联网标准体系。技术理论与标准体系的共同作用,能够推动物流物联网的硬件研发与部署,这是整个生态技术环境的底层基础。物流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设计有赖于第四方物流物联网集成服务商,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低碳环保的理念与技术,并根据解决方案开发相应的物流物联网平台或系统,这是实现区域异构资源共享的最直接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物流供应链及各环节的技术应用,能够实现中国—东盟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2.3 生态技术环境关键要素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具备几个关键要素。第一个关键要素是标准体系与编码规范,在物流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初具规模之时,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依然缺失,导致硬件产品参差不齐,软件数据结构混乱,给区域互联互通的实现造成极大障碍。鉴于传统的物流标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重点要建立物联网的基础标准,以及物联网与物流相结合而产生的行业应用标准,尤其是物流物联网信息编码规范,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通过统一的编码方式确定典型的物流信息数据结构,从而规范大规模数据采集终端的原始数据编码,提高数据传输处理的效率,规范越来越多的物流物联网应用平台和系统的数据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区域物流互联互通的异构数据问题。

区域异构资源集成应用是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物流各类底层数据汇总与共享成为可能,标准体系与编码规范实现跨区域资源集成的准确对接,在应用层面还需要将已有的各类物流行业应用系统、服务平台进行互联互通,构成中国—东盟区域物流资源集成网络。该网络的节点就是各级各类物流平台,平台下的资源都可以广泛共享与应用,新建成的平台也可以直接加入区域物流资源集成网络,其下的数据、资源等得到更多应用,同时使资源集成度日益提升。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物流物联网智能技术服务管理,包括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服务网点建设、智能技术服务创新、物流综合服务模式管理等多个方面,以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高效的技术服务。以区域物流枢纽为核心建设区域物流物联网服务网点,构成与原有物流基础设施相叠加的物联网服务网络,使物联网数据服务从虚拟的线上延伸到线下。物流物联网服务网点与物联网服务商共同实现智能技术服务的创新,将传统的物联网数据服务、位置服务不断优化升级,使其更加精准,服务领域更加广泛。物流综合服务模式管理则立足于具体的区域物流领域应用,如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需要有配套的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与管理。此外,在物流物联网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区域物流物联网联盟之间也需要相互协同的管理机制。

3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构建路径选择

3.1 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

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需要多区域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共同努力,协同配合。其中,政策环境的建设必不可少。搭建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政策服务平台,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对特殊地区、特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改进物流行业多头管理的体制,一个单一领域一个管理部门,跨领域有主体管理部门与协同管理部门,形成纵向一致、横向连接的物流管理体制。完善区域资源共享机制、业务协同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物流资源的配置和调节作用。制定一系列的物流物联网地区发展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物流发展、物流多业联动、物联网技术环境构建等方面进行统一戰略布局,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既定目标。

3.2 建设中国—东盟物流生态技术网络

以中国—东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模型为依据,建设区域物流生态技术网络,首先是以生态技术为理念的标准体系建设,包括物流工具与作业标准化、物流信息编码与传输规范化,以及在应用层面的诸多体系,如产品的物流追踪流程规范、可视化智能管理规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范、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等。其次是建立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大数据生态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异构数据转换、异构系统与终端融合,使区域物流大数据网络联动联营,从而快速汇集现有的物流数据信息,提高有效信息的利用率。再次要建立均等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使物流物联网服务能够延伸到更广阔的区域,配合线下服务网点建设,构成均等化技术服务网络,逐步加快对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3.3 加强物流物联网多区域联动发展

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联动体系,发挥园区集聚辐射带动的作用,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工业园区建立多区域联动发展,从而增强区域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大西南和中南腹地的经济发展,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海陆联动驱动保税物流,完善陆运通道,包括在保税物流园区至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和沿海保税区至内陆城市之间继续新建和完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完善海运通道,包括加快建设深水航道、大型专业化泊位、通用和专用码头;推进海上客运和空中运输的建设,加强通关检验基础设施,包括验货场和口岸联检大楼的建设。加快建设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重点加强物流企业间的联系,建设和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和供应链。加快发展区域物流供应链服务,在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旅游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加强联动,尽可能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对物流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提高供应链中各个要素的竞争力。

3.4 发展农村生态物流,缩小地区差异

利用“互联网+”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农产品与物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双向流通的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物流体系的监管。通过建立一站式冷链物流体系和生鲜直采体系,解决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问题,减少物流环节的消耗和农产品损耗。创新整合城乡物流运营模式,加快构筑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托物联网技术的支撑,有针对性地整合物流资源,简化流通渠道,实现农产品生产与物流配套协同发展。加强城乡链接点及农村关键地区的信息化传输设施基础建设,农产品加快接入物流识别技术,实现产品的有效追溯与跟踪。创新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对接模式,实现物流交通、信息化、生产与物流环节等方面的对接。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引导电商企业和社区便利店等传统商贸企业合作,提升生鲜农产品网上銷售的客户体验度和服务水平。

4 结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效物流的需求日益迫切,与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结合打造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成为必然。区域物流物联网生态技术环境具备自组织性、立体性和生态协同性等特征,由物流物联网技术标准、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物流大数据环境构成基础环境,物流基础技术、物联网基础技术与中间件异构资源共享技术作为主体技术环境,实现保税物流、低碳物流、多式联运、多业联动等上层应用。抓住标准体系、异构资源集成应用、智能技术服务管理等关键要素,根据技术路线做好路径选择,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生态技术网络建设、区域联动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以物流物联网服务的提升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赵国丽.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吴砚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急需标准化[J].中国商贸,2012(6):152-153.

[3]张琨,刘春梅,彭景.打造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J].移动通信,2014(16):77-81.

[4]罗人述.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80-81.

[5]童婧.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9):50-51,75.

[6]李立民,左爱玲.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6(14):26-27.

[责任编辑:钟声贤]

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中国环境报道议题设置溯源及概况入手,分析了中国环境报道议程设置形成的机制及存在的三个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报道议程设置持续性构建的建议。生态文明的议题构建应该厘清环境报道的机制,才能将特定的环境状况转变成“问题”,进而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生态危机;环境报道;议程设置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然成为国家的政治议题。相应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无公害等关键词占据了媒体相当大的版面。大众媒介对环境、生态重要性的赋予,能增强公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此构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但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对环境、生态意识的构建往往止于环保,宣传上陷入节约用水、少开车之类的生活琐事。在环境报道中,各种环境事件往往只是因为其“突发性”作为吸引眼球的内容来加以报道,后续报道也往往只是关注上级政府对相关责任人的或罚款、或免职等信息,受众的视线被迅速转移。环境报道往往很难将特定的环境状况转变成“问题”,并进而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

中国环境报道议题设置溯源及概况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博士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首次揭示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的密切关系,指出了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后,环境科学、环境意识不断完善,大众传媒中也出现了环境记者。1989年,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将“环境报道”定义为:“旨在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与话语系统的任何一种有关环境议题表达的传播实践与方式。”[1]尼可拉斯·卢曼等人的推动促进了环境报道相关理论的发展。

在我国,第一次引发环境议题是1979年新华社记者和通讯员李一功、黄正根、傅上伦、李忠诚发表的《风沙紧逼北京城》。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等环境概念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但并没有形成较强的效果。直到1987年,《中国青年报》刊发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等报道才正式拉开了环境报道的序幕。

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开办了《环保时刻》栏目,栏目定位为传播环境知识、环保理念。该栏目连续报道环境危机,跟踪绿色行动,呼吁治理环境污染。

1998年,中国发生了罕见的洪灾,原因是长江上游的森林遭大规模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自此,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大众媒介的议题,也成为政府议题。全国的大众媒介被要求集中报道了随后国家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全面禁伐天然林等政策。

2003年,人民日报专门设立环境采访室,负责环境生态方面的宣传报道,同时负责编辑《人民日报》“人与自然”专版。200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创办“绿版”,报道覆盖环保、低碳、能源和城市4个领域,意图推动中国的绿色进程。在《南方周末》的影响下,我国各大门户网站也基本都开设了“环保频道”或“绿色频道”。

此外,我国还有一批发行量较小的专业环境类报纸,主要是《中国环境报》《世界环境报》《上海环境报》《珠江环境报》等10余种。这些环境报纸大多由官方主管主办,主要发布党和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传播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技术。

中国环境报道议程设置形成机制

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2]但是,实施这一理论的前提是要大众传媒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赋予环境、生态(周围世界)“大事”的显著性,才能将特定的环境状况转变成“问题”,并进而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目前,我国环境报道的议程设置形成机制制约了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功能。

机制是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环境报道议程设置机制与报道的内容休戚相关,因为这涉及当事者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等。例如,2003年起环保NGO组织干预的云南“怒江两库十三级的建坝方案”、杨柳湖工程、厦门海沧化工事件;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松花江水污染导致的哈尔滨停止供自来水;2006年甘肃徽县新寺村旁生产铅锭的冶炼厂引起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住院事件;2007年厦门市民对PX项目集体向政府游行示威;2008年南方雪灾、冰灾;2009年江苏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排污导致该市发生停水事件;2010年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渤海湾油田泄漏事件。综合这些环境报道,可以看出环境报道当事者主要有四个方面:(1)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利益相关;(2)涉及政府审批权力;(3)需要政府决策;(4)干扰了当地大多数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在这四者中,政府公权力的权威性容易被报道内容所挑战。因为任何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都是经过层层审批,有的甚至是经过更高级别的政府向国外引进的。

所以,大多数环境报道叙事结构往往表现为两种:一是企业排污——受害者抗议——政府治理——传媒报道,二是政府默许、企业排污——传媒揭露、受害者抗议——传媒报道——政府治理。从这两种叙事结构看,抗议成为关键的报道由头,并且这些抗议环境污染的报道内容都以负面新闻的形式出现。这和近10年来,以社区环境抗争为特征的现象越来越多,居民与物业公司、污染源企业甚至政府项目决策的抗争不断出现。

但是,环境报道议程设置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污染、危机爆发后的情绪宣泄,而应该是事前对自然与社会的环境监视。事实上,任何环境、生态问题都经历过一段长期的潜伏期。公众对于这种潜伏期的环境质量的敏感度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爆发了才会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

所以,环境问题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一以贯之的“构建”,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的情况,这时才构成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大众媒介而言,采访、制作还未爆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信息往往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报道的对象往往没有明确的新闻事件主体,例如沙尘暴、大雾天气;二是报道对象没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甚至没有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需要长期调研,将数据运用对比、量化等方法才能凸显环境的变化。无疑,这相对耗时耗力,大众媒介对此报道的积极性不高。

中国环境报道中议题设置的不足

指导思想不明,舆论引导力弱。1962年,蕾切尔·卡逊博士在《寂静的春天》中,介绍了现代科技成果DDT(国内译为敌敌畏)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风险。而在当时,DDT能杀死携带疟疾、丝虫病与黄热病的蚊子,携带伤寒病的虱子与携带黑死病的跳蚤,还能杀死免疫力较强的农作物害虫,大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蕾切尔·卡逊博士却大篇幅地论述了DDT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可以说国外环境报道从根上就培育了对现代科技滥用的质疑,并形成了一系列规范的环境报道伦理。

目前,我国环境报道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政府、媒体都认为我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但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对待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并不能形成一个鲜明的指导思想。例如,现代农业过分强调技术,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甚至反季节种植、转基因技术滥用,使得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前,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长大的牲畜,饲料的不断改进让这些牲畜还没有发育,肌肉就已经可以食用了。这样的食品进入人类食物链后,生态后果较为严重。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如何看待、应对这些现象的内容较少。

在报道污染环境的企业中,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也往往都集中在企业身上。未能深入挖掘及报道这些污染企业、项目的审批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此设置科学合理的事前议题,提高政府听证会的对话质量才能避免“就环境论环境”“就污染论污染”。正因如此,我国的环境报道往往陷入浅层次的道德谴责,舆论的引导力较弱。

运动化报道,持续性较弱。与西方环境新闻报道的成熟、理性不同,中国的环境新闻报道还处于突击式、运动化的报道阶段。还没有形成环境新闻报道的常态机制,缺乏对环境问题的长期议程设置。这与我国的媒介体制和媒体观念有直接关系。

体制方面,我国的媒体属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干预媒体的日常报道选题。所以,凡是国内有环境保护的活动(例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或是爆发严重事件(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事件)需要媒体配合宣传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环境新闻以一种高频率的报道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而这些报道活动过后,环境新闻又逐渐消失了。流于表面的结果是环境报道的内容枯燥乏味,缺少深度。

在观念上,不少媒体缺乏环境意识,对环保问题重视不够。从国外的环境新闻报道来看,大多数环境记者具备扎实的地质、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而在我国的媒体人才储备中,财经、体育、娱乐记者往往是首选,环境记者的数量较少。

跨地域报道,媒介社会环境监视力较弱。在环境新闻报道理论界,各国都存在着所谓“阿富汗斯坦主义”,即媒体在报道国外环境问题时往往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但往往在报道国内环境问题时却没了声音。这一现象可以从2011年11月至12月的德班世界气候大会报道中看出。我国的媒体将关注点放在了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的发言上,尤其是解振华铿锵有力地高声怒斥发达国家没有履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反而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节能减排的任务。

毫无疑问,世界气候大会错综复杂,中国代表团的声音非常正当。但是,我国媒体并没有将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产业重组、工商管理新规、质量检验新规等变动信息作为背景报道或深度报道呈现在公众眼前。例如,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两档节目《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几乎都是其他国家的内容,节目中表现的环境、生态破坏让人感觉是在遥远的非洲等地,而忘却了我国存在大量的濒危物种。

另外,在报道本地环境问题时我国当地大多数媒体往往选择沉默,而是由外地或者上一级的媒体率先报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媒体不能在事前对公众做出引导,让公众参与政府组织的听证会,促进并提升听证会的对话质量。

环境报道议程设置的持续性构建

建立持续性报道机制,注意培育受众的生态文明观念。大众传播时代,新闻报道的焦点往往是很少驻留并很快转入下一主体。媒体报道的森林覆盖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扩大、水资源枯竭、濒危物种增加、天然湿地大量消失、人工林树种单一、耕地退化、生物入侵、全球变暖、海洋生产力下降等方面的环境、生态危机信息并没有给受众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和行动,媒体的关注点就迅速转移了。因此,只有建立起持续性的报道机制,媒体才能有效地培育出受众的生态文明观念。

明确环境报道理念,倡导环境伦理。任何新闻报道都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解释依据。例如,社会新闻往往暗含各种社会理论。对于环境报道而言,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理解。正如上文所说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使得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下降。不要做那些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蠢事,让生产者、制造者、政府管理者都要树立环境伦理的意识,不要因眼前的利益酿成大错。我国环境新闻理论如何看待这些涉及环境伦理的环境事件,并没有定论。这就需要学界、业界、教育界有相当高的环境伦理自觉意识,不断厘清环境报道的新闻理念。

建立常态报道模式,加强日常公众环境观念引导。目前,我国媒体热衷报道的环境新闻大多是“水污染”“有毒金属渗漏”“垃圾焚烧”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话题,而政府、企业、NGO组织(非政府环保组织)乃至个人为改善环境所作的努力很难被媒体深入报道。换言之,我国媒体对公众环境观念的引导往往是通过各种揭露报道。这些负面报道往往触目惊心,虽然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但仅依靠突发事件来宣传生态观念过于片面。

改变媒介话语机制,重视受众对环境监测保护的参与报道。环境报道中,各种“水污染”“泥石流”事件往往只是因为其“突发性”作为吸引眼球的内容加以报道,后续报道也往往只是关注上级政府对相关责任人的或罚款、或免职等信息。大众媒介的议题构建方式,让受众也迅速地转移了视线,并且暗含了这样一种话语机制,即环境事件中个体的行为是微不足道的,必须由更高级别的政府出面才能改变当前的环境现状。大众媒介对环境新闻的挖掘不够,消减了受众的行动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好环境报道也显得越发重要。环境报道一方面对各种环境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坚持立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报道也承担着舆论引导、环境意识培养、环境伦理道德的倡导等重任,把重视环境问题提高到更高的程度,成为公民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环境报道向公众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普通民众也应承担重要责任,环境报道不是只关注环境事件,而是要关注整个环境的变化。报道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环境报道思维、观念、话语都要有新的突破,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的环境报道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J].新闻大学,2009(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哈艳秋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东红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

编校:郑 艳

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在对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运用学校生态环境的基本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寻求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有必要的,这也在理论研究上丰富和发展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学校生态环境 高校体育教师 队伍建设 影响

学校生态环境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在学校从事体育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外部条件要素及与要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现象的集合。它包括影响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其他教育工作各因素的构成,主要是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成长和发展不能够脱离周边环境,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与制约,高校体育教师的生活、学习主要是在学校这一小环境内进行的,环境的优劣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一、物理环境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师的学校物理环境主要指学校的人工物理环境,是一种深深打上人类劳动烙印的环境,它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绿化、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近些年来,由于人为物理环境的改善,高校扩建或大学城的建立,许多校园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对体育教师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作为校园物理环境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学场所、器材设备、图书资料等因子相对于全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在校生日益增加的趋势,由于投入资金的有限性,增长相对缓慢,仍然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学习和科研的需要。调查中发现:有52.2%的体育教师认为现有的体育场馆不充足;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以竞技体育项目的场馆为主,如篮球场(馆)、排球场(馆)、田径场、足球场等,对于社会上日益流行在高校中又十分受欢迎的网球馆、室内游泳馆、轮滑场、台球室、棋牌室等休闲类场馆却少之又少;仅有4.7%体育教师认为学校的体育器材能够满足自己的教学、科研需要;在图书资料方面,有60.7%的体育老师认为没有充足的资料,不能够满足自己进行体育教学、学习和科研的需求,由于没有充实而丰富的书籍,不利于体育教师及时吸纳新知识,拓宽知识面。这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物理环境的匮乏势必会影响体育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二、制度环境——考核制度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所谓制度环境就是,依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学校各种工作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层次性、组织性和程序性规定的有机集合。建立既科学规范,又能为高校体育教师所能认同和接受的制度环境,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是建设高校教师队伍所必需的。宏观上而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制度环境还是有利于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运行一种强调政府作用为基础的行政约束机制,它是通过政治压力和行政强制手段保障制度的实施,以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把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然而从微观层面看,高校制定的一些制度却不太科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不够公平公正,得不到大部分体育教师的认可,最明显的就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考核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考核指标”对自己影响的问卷调查中有23.8%的体育教师认为对自己影响较小,这也给高校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负面导向性。再者,部分学校在考核过程中忽视公平公正只是“走过场”,在考核过程中还缺乏民主监督,一些善于交际、人际关系好,工作却并不一定出色的体育教师常常得到较好的考核结果。以上这些现象暴露了高校体育教师考核中存在的方法和过程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对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并没有多大的约束和激励作用,这会挫伤部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给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

三、精神环境——高校人际关系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精神环境主要是相对于物质环境而言的,包括学校传统、校风校纪、教学风尚、人际关系等多种复合因素,是学校内质、个性、精神风貌在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这其中尤以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

学校传统、校风校纪、教学风尚作为学校精神环境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得到很大重视,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风校纪。即使具体到体育院系(公共体育部)这一小系统,也大都提出了自己的口号。这些精神理念一旦被学校教师认同和接受,就会变成一种持久而无形的力量,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及职业行业规范,从而激发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人际关系是学校精神环境的核心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可以使体育教师对集体产生信赖,进而忠诚、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调查结果和访谈来看:高校体育教师之间的关系虽然显示在问卷上的是大部分的教师认为体育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但仍有47.5%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教师之间存在动机不纯、彼此敌视甚至采取相互诋毁、排斥的等不正当手段的恶性竞争,其结果往往是破坏性的。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大部分领导没能够深入教师之中了解体育教师的所需、所想,很少参加学校开展的有益于增进与体育教师感情的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学校领导忙于行政性工作,特别是有的领导官僚化,管理能力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生硬,等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领导和体育教师之间的隔阂,不利于良好干群关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惠风.浅谈教育生态学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8(2):96-98.

[2]徐魁鸿.教师教育生态学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8(4):61-63.

[3]周家贵等.关于当前高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1):45-49.

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双语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教育在我国已经有漫长的历史,但仍有很多人没有搞清双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关系。通过分析双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区别和联系,使双语教育活动成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社会的基本需求,努力探索双语教育功能转化为价值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双语教育活动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 双语教育 功能 价值

据史料记载,少数民族民汉双语教育在我国已经有漫长的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民汉双语教育在我国更受到政府和多数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和维护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日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少数民族群众更加重视双语教育工作,国家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双语教育,就是因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价值。搞清楚双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上理解和把握双语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助于双语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一、双语教育的功能(一)什么是双语教育要把握了解双语教育的功能,我们首先就要搞清什么是双语教育?什么是功能?首先,什么是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育系统,亦指在学校教育中,同时进行学生的母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两种语言的兼通。这种教育系统所涉及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它不包括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方言)的教育,即双言教育”。我国的双语教育既包括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汉双语教育,也包括汉族地区的汉语和外语的教育,但本文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民汉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既让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权利,又向少数民族推广族际语言即汉语普通话,让少数民族成员逐步达到“民汗兼通”,成为双语双文化人才。(二)双语教育的功能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和秩序有机构成的系统整体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双语教育的功能是双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双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双语教育的内部功能。双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双语教育的目的、双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双语教育的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双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表现为用双语交流的功能、双语思维功能、双语书面表达功能。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教育政策的调整、教育方法的改进、教育模式的替换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双语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双语教育的外部功能。双语教育的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双语教育的外部功能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对双语教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和双语教育系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一个国家、社会、地区或个人要不要搞双语教育,双语教育采取什么模式,双语教育普及的深度与广度都与一个国家、社会、地区或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地区或个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最终促使双语教育的目标被修订、双语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双语教育的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语能力和双语教育水平不断完善。双语教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外部功能,主要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1)双语教育的政治功能。西方国家一般都是通过双语教育来实现对本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如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国家,在不削弱民族语的同时,向各民族强制推行族际语和通用语,使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使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国家的政治观念,从而产生维护国家现行政治制度和遵守法律的行为,形成统一的政治思想意识,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政治稳定。(2)双语教育的经济功能。在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语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成分。语言因素既是经济力量影响的对象,也是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之一。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行为要超越地域、国界和文化上的限制,就更要考虑区域语言生活状况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排除障碍,实现语言的经济功能。因此,熟练的双语能力能够促进作为双语持有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参与更大范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增加在更大的语言区域范围内的就业率。(3)双语教育的文化功能。双语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都是以双语教育的文化功能为基础的。双语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传递传统文化和现有的社会文化,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传递多元民族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使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第三文化,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双语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双语教育,增进全社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各民族成员之间能够用族际通用语言相互交流,消除误解,增进友谊,广交朋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并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成员更深刻地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便于接受社会公德教育,从而才能使少数民族成员在行动上更好地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同时,双语教育又能满足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保持用本民族语言传承文化和交流感情,维护民族自尊心。(5)双语教育的教育功能。很多资料显示,接受双语教育的人与没有接受双语教育的人相比,智商一般比较高,思维更加敏捷。而且通过双语教育,能够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双语教育的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都不是独立的,双语教育外部功能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双语教育的内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双语教育外部功能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双语教育的内部功能的改变。双语教育的功能是双语教育的客观属性表现,具有客体性、客观性和真理性。

二、双语教育的价值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涉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问题。从哲学上讲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范畴,它指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功能及其变化相对于主体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言的有用性,是作为客体的事物对于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全社会以及国家所具有的某种意义。双语教育的价值也是双语教育主体和双语教育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双语教育价值主体是指双语教育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个人、各类群体、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双语教育价值客体是指双語教育活动及其功能。双语教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作为客体的双语教育活动及其功能属性对作为双语教育价值主体的国家、社会、个人的双语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社会、个人对双语和双语教育的需要来决定的。个人的双语和双文化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双语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水平。双语教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双语需要的满足即为双语教育的个人价值,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双语能力的形成和双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双语持有者的双语能力对持有者生活质量、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社会交往、个人发展、学历提升的意义和价值。社会的双语需要应通过具有双语能力和双文化素质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在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双语双文化需要,不能由各种双语教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又离不开双语教育的功能的发挥。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育双语双文化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双语双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活动及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培养出的双语人才对于社会双语双文化需要的满足即为双语教育的社会价值。双语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双语能力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教育者、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双语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条件提高受教育者的双语能力和水平,满足受教育者的双语学习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双语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双语教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简单给予的,而是受到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将双语教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双语能力的价值和双语教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双语能力而在双语教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双语教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双语教育价值主体通过双语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双语能力的完善、双语水平的提高以及双语持有者就业机会的增多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改善等,即双语教育政策及其活动对受教育者本身带来的利益和价值,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双语教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双语教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在双语教育系统之外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可以称为双语教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双语教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控制,而是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双语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区别和联系(一)双语教育功能与双语教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双语教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双语能力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双语教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双语教育活动的功能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双语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是双语教育对个人双语需要的满足以及双语教育活动培养的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才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双语需求的满足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所做的贡献。功能关系反映双语教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双语教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双语教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双语教育系统与双语教育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双语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双语教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双语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双语教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双语需要的满足。所以,双语教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包括社会、个人)在其双语需要的驱动下,用实践能力和机制去改变现存的双语教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双语能力发展需要和使用双语的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双语教育活动的结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双语教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二)双语教育功能与双语教育价值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双语教育功能是双语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双语教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双语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展各种双语教育活动,使双语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双语教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双语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双语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双语需要就无法满足,双语教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其次,双语教育价值是双语教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双语教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双语需要。在双语教育活动中,各种双语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双语教育价值。离开双语教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双语教育价值的引导,双语教育活动可能导致双语教育工作的低效率或无效。即受教育者参与双语教育活动的动力不足或受教育者习得的语言无用武之地,不能发挥其功能,可能废弃,从而打击受教育者学习双语的积极性,又浪费了双语教育活动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次,双语教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双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双语教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都是双语教育活动或受教育者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双语教育的功能与双语教育的价值是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双语教育的功能主要反映的是双语教育系统与环境条件,双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双语教育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来决定。双語教育的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如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的同一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是不需要双语教育的。双语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双语教育价值主体与双语教育价值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的关系。实际上,双语教育的功能是双语教育系统因其要素与结构而产生的一种客观性的结果;而双语教育价值则是基于这一客观结果,由双语教育价值客体向价值主体呈现出的主观性的意义。因此,实施双语教育不要以为由双语教育的功能存在就能自然实现其价值了。双语教育的功能要转化为价值既要以双语教育的功能属性为前提,又要以双语教育主体需要为取向,双语教育只有化为双语教育主体的需要,价值实现才成为可能。并且,通过依靠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如经济条件、政策条件、文化环境、地理环境条件等,双语教育的功能属性了满足主体的需要时,价值才得以实现,双语教育活动才成为有效活动。所以,努力探索双语教育功能转化为价值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政府、社会、双语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和双语持有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曲木铁西.试论双语教育的概念及分类[J].民族教育研究,1998,(1):32.

房地产投资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人们对石油需求的日益增加,石油企业加大了油田的开采力度,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尤其是对大气、植被和动物、水环境及土壤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影响,因此本文就油田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降低环境污染率,进而为人们创建更加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油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前言: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油田开采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于石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所以石油企业加大力油田的开发力度,虽然在油田开发中利用的是先进的开采技术,但在油田开采中也会让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在重视油田经济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环境污染率,避免生态环境失衡,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后盾,进而促使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油田开发对大气的影响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会使用各种设备,设备排放的污染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油田开发中使用的车辆废弃、油井的泄逸及各类烃气的污染物都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这些污染物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含有较高的毒性物质,这些物体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会让大气环境遭到极强的破坏。

(二)油田开发对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落地原油,这些原油要是没有及时进此功能处理,落到周边的公路或者草地上,就会严重抑制植被的生长,主要是因为油渍能阻断植被对光能的光合作用,让植被无法接受能力,进而枯萎致死。由于石油的需求量增加,石油企业加大了油田的开采力度,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野生活动范围,而且还加大了对植被的污染力度,致使自然界的食物链遭到破坏,导致很多野生动物难以生存。

(三)油田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污水及生活污水都会水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的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地表水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手段,要是地表水一旦受到污染,其土壤、农作物都会受到污染,同时也会让水中生物难以生存,要是水中生物将污染后地表水吸收后,石油污染有毒物就会残留在水生动物体内,要是通过食物链将这些有毒物质带入到人体内,就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四)油田开发对土壤的影响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的钻井、洗井、采油等环节都会让原油遗漏渗透在地面上,这就会让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仅如此,在石油渗透到土壤后,就会严重威胁土壤中的微生物存活,进而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这样不仅会让生长中农作物带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死亡,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二、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策略

(一)油田开发中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为了减少油田开发对大气污染,在油田开发中,要降低烃类气体的挥发,采取流程密闭或者完善输送设备来控制烃类气体的发挥。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全方位环境监测机制,由于大气污染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力度,通过利用先进的防治监控技术,对产生大气污染的污染源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同时还要不断的更新监测设备,提高防治监测水平,进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油田开发中的植被和动物保护措施

为了在油田开发中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不受影响,就要尽量降低占地率,为植被和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生存空间,施工车辆还要按照指定的轨道进行作业,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开展绿化工作,在油田开发竣工后要积极的修复和绿化地表,但要注意的是,在修复地表的时候一定不要破坏土壤的结构。对于野生动物,一定不要出现惊吓或者追逐、驱赶野生动物的行为,避免野生动物的生活作息遭到扰乱,进而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殖。

(三)油田开发中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由于水是的生命源泉,要是水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就会导致任何生物无法生存,因此加强油田开发中的水环境污染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降低油田开发中的水环境污染,就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重视原油泄漏问题,切断污染源的源头,防止污染源进入地水表对水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堵塞或者截留的方式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率;②加强油田开发中的污染防控措施,尤其是在钻井、洗井、采油过程中防控措施,避免因油气泄漏或者工艺污水导致水环境受到污染;③实施清洁生产,在油田生产中引入清洁生产理念,从源头注重水环境保护,进而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四)油田开发中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为了降低油田开发中的土壤环境污染,就要适当降低油田的开发面积,并且在油田开发中注重开发回填技术,在油田竣工后,积极回复该区域的土壤结构,对于易发生风蚀地带,要积极采用相应的防风蚀措施,同时还要加强油田的管理工作,避免在油田開发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进而增大污染率,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力度,要是一旦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降低土壤的污染面积,为植被和农作物提供更多的生存条件,防治自然界的食物链遭到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环境保护技术,不断的对油田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降低油田生产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石油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所以个石油企业加大了对油田的开采力度,在油田开采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这无疑是打破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要在注重油田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态发展,进而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熊运实,郭志红,梁涛等.油气田开发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环境影响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9,29(06):1-4+64.

[2]任军平,魏邦亿,周佳,冯夕悦.浅析新疆石油天然气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途径[J].干旱环境监测,2019,33(04):183-186.

[3]殷超.浅谈油田安全环境隐患现状及治理对策[J].化工管理,2019(06):72-73.

上一篇:章节复习课初中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一年级新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