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2023-09-16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外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如果企业管理不完善,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势必会引来财务状况的恶化,甚至财务危机的发生。本文在阐述财务危机的特征和发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以定性的早期信号进行企业财务危机识别,通过改进的沃尔评分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与预测财务危机。

关键词:财务危机 识别 预测 沃尔评分模型

一、财务危机特征

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内外的各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财务风险持续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财务危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渐进性。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渐变的逐渐累积的过程,企业的筹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筹资成本过高,投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收,生产过程中运营不力、成本增加均有可能导致风险的积累,引起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最终陷入财务危机。

(二)多样性。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因其周围和内在的环境的转变而受到影响或制约。企业筹资、投资、运营、分配过程中的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成为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比如环境的变化,技术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变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变化,管理及工作关系的变化,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变化,并购,等等。而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数据、预算和标准成本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内容。这些数据可以显示外部和内部力量的变化状况。利润率下降、市场份额下降明显地表明企业竞争力量减弱和需要进行危机管理的迹象。

(三)隐蔽性。财务危机的累积性决定了企业财务危机发生之前往往没有明显的预兆,财务危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四)可逆性。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发生之前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这一阶段,如果能采取措施缓解和消除财务危机,提前控制和化解,就可以扭转企业恶劣的经营状况,使企业转危为安。

二、财务危机发生与发展过程

如前所述,财务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有一个时间过程。在财务危机发生初期,企业销售收入异常减少、主营业务萎缩、平均收款期延长,存货超储积压、周转率下降,存货与销售的比率超出一般标准,交易记录恶化,企业出现经营亏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足,现金支付严重不足,开始依赖银行贷款、关联企业等外部资金,利息负担加重,财务经营信誉持续降低,市场竞争力减弱,如果企业不积极应对或者应对不当,则进入危机恶化期。这一阶段主要财务指标显著变化,显示出财务状况恶化,如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现金流量严重入不敷出,现金支付严重不足,主营业务发生严重亏损,产品销路不畅,存货大量积压,存货周转率和变现率持续下降至异常水平,资金周转困难、偿债能力持续下降、债务到期违约不支付等。如果企业没有采取相应的策略将走向破产,企业不能以财产、信用或能力等任何方法清偿到期债务,只有通过破坏性的拍卖资产以清偿各类债务。

三、企业财务危机识别信号

财务危机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存在各种早期表现,通过这些早期信号,我们可以判断出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生产领域征兆。对企业来讲,企业的生产领域是基础领域,只有基础领域发展的好,企业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事实表明,当企业的生产方面出现以下异常情况时,往往是财务危机的先兆。

1.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规模扩充,一是企业内部扩充,即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如新建厂房、购置固定资产、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大规模翻建等,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能力和资金流相配合,很容易造成大量资金沉淀,流动资金不足。二是外部扩张,如兼并收购其他企业或生产线等。收购、兼并是企业外部扩张的表现,这种行为有很大的收益,当然也面临极高的风险,企业必须认识其所带来的风险,加以防范,否则也会为财务危机的发生提供可能。

2.存货变动异常。对于季节性生产企业来讲,可能存在某一时期存货的大幅变动,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如果存在这一情况,可能是存货周转的不正常现象。尤其对于非计划存货的积压,很可能预示着财务危机的到来。如果某个月的存货与销售比率超出了这个一般标准,必须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存货的积压会造成资金的被占用,可能是财务危机的早期信号。

3.产能过剩。产能即指产品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即是某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大幅增加,企业产品的产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或者产品增加,但是大量产品不能成功的被营销出去,从而积压在企业中,占用企业资金,引起资金周转不灵。

(二)经营销售领域征兆。在产生财务危机的企业中,很多表现为销售下降和经营的不善,所以当经营、销售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能意味着财务危机的来临。

1.销售非预期下降。销售下降不仅仅是单纯的销售问题,更表现为严重的财务问题。企业应当把销售的非预期下降同其他财务危机的征兆结合分析,如果一个企业销售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在向客户赊销产品或同时进行规模扩张,那么必然会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巨大的压力。

2.平均收款期延长,交易记录恶化。收款期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企业管理层应当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收款期的变化趋势。因为收款期延长会增加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资金占用量,会出现账面盈利但现金流为负。当大多数客户的收款期都在延长时,大量资金被占用,很容易引起严重的财务问题,存在演变成财务危机的可能。

3.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如果企业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在市场上不受欢迎,就会发生市场占有率下降;或者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仍具有一定的份额,但是由于新的竞争者出现,企业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盈利空间变小,也说明市场竞争力的减弱。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持续减弱有可能将企业带入财务危机。

4.企业信誉下降。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所独有的资源,它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中积攒起来的优越条件。企业在市场经营中,不守诚信,在商业中进行恶性竞争,拖欠债权人和银行的贷款,拖欠员工的薪水等都会造成企业的信誉下降,必定影响财务的安全。

(三)财务管理领域征兆。财务管理领域的征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严重下滑。获得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日常业务盈利能力下降或是投资项目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都将导致利润的减少。企业开始亏损并不断持续,是几乎所有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经历的阶段。

2.财务结构明显恶化。筹资结构不合理,企业的长短期债务搭配不当,资产结构与资金不匹配,这都可能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出现不能到期偿还债务的情况。

3.关联企业出现严重困难。企业除了关注自己的经营状况外,还应关注关联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看其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前的各种征兆,如产品市场占有率、资金流的状况、管理层的状况等,关注这些特殊关系的企业的状况,不要对其形成过分依赖,防止其为了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需要,突然停止对企业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而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4.其他方面的征兆。无法按时编制财务报表,企业的人员如管理层及高级经理、董事会人员、财会人员离职或出现大幅变动,企业资产注销,领导人行为异常,组织士气低落,信用额度或评级降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股权变动频繁,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通常表明企业存在财务隐患。

四、企业财务危机定量预测

财务危机的定量预测主要是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综合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从而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从量的角度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沃尔评分法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定量预测方法,但是传统沃尔评分法存在某些技术性缺陷,如指标选取不全面、权重分配不合理等,因此将沃尔评分法应用于财务危机的定量识别,应当对其进行改进。

(一)重新选择财务指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中重新筛选财务指标,并考虑现金流量的重要作用。注重偿债能力的分析,特别是短期偿债能力,改变盈利能力占主导地位的比重分布,建立以偿债能力为主的指标体系。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由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不能偿付到期的债务,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所以偿债能力分析应当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指标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类指标;同时,通过财务危机的征兆分析可知,财务危机并不单单表现为偿债能力的减弱,还表现在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赋予盈利、营运能力相对重要的地位,适当减弱成长能力指标的比重。通过层次分析法,最终确定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的比重为0.423,0.2274,0.2274,0.1222。同样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三)改进传统的评分方法,确立新的评分体系。新的评分体系为:

综合得分=评分值+调整分

调整分=(实际比率-标准比率)÷每分比率

每分比率=(行业最高比率-标准比率)÷(最高评分-评分值)

其中,标准比率为行业平均值,行业最高比率为行业中85%的指标值,最高评分为所设定评分的1.5倍,最低评分为所设定评分的一半。

应用改进的沃尔评分法用于财务危机的识别,可以在EXCEL表中进行,以便于企业定期地对财务状况进行评价。改进的沃尔评分法具有简易性和成本的低价性,便于企业随时在内部诊断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得分判断出企业的危机可能性。

企业的财务危机是一个动态、不断恶化的过程。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危机早期征兆的发掘,并善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健全财务危机识别和预测系统,将财务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S

参考文献:

1.Beneish M.Press E.Interrelation among events of default[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5,12(1).

2.Laitinen E K.Financial ratios and different failure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1,18(9).

3.王海山.宝硕股份财务危机的解决方案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4.王淑萍等.财务报告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媛媛.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征兆识别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9).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概览的基础上,运用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当前采取政策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对金融危机,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货币政策可以配合财政政策进行。

关键词 凯恩斯理论 国际金融危机 政策 效应

一、引言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从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四个季度增长分别为6.2%、7.9%、9.1%、10.7%。从数据看,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未出现大的衰退,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表明前期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财政政策对经济回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本文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效应。

二、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概览

(一)积极财政政策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利用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如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若干财政政策工具组合起来一起使用,其目标是重民生、保增长、促消费。主要内容如下:

(1)扩大政府投资和优化投资结构。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投资总额将达4 万亿,重点投入领域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领域、灾区恢复重建;(2)推进税制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完善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为单边征税,降低住房交易税,免征利息所得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4)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重点是“三农”、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6)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安排资金19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同时加大各种收费的清理力度,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7)增加国债发行量。2009年国债发行1.64万亿元,2010年计划国债发行量1.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2000亿元。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票据贴现、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

(1)利率政策,截止2008年年底,央行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同时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2)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自从2008年9月份以来,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7.5%下调到15.5%;(3)货币供应量政策,2009年年初,国务院提出全年M2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4)信贷政策,2008年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8月中旬,央行又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9月中旬,央行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进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三、基于凯恩斯理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分析

凯恩斯理论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由于市场中的某些价格具有刚性,不能根据外部经济的变化迅速变动,不能平滑地调节经济,从而使市场力量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政府所实施的这些稳定性政策能够很好地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我国此次应对金融危机上也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配合财政政策,很多时候都是在财政政策出台后,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适当出台货币政策进行平稳经济形势。我国政府通过扩大其财政支出,用公共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之不足,增加社会公共设施的投入和生产来创造需求以弥补社会总需求的不足,通过扩大投资的途径来增加社会就业。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四、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2009年国民经济主要变量变化分析

1.经济增长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从当季同比增速看,经济增速在逐季加快;

2.工业生产增长强劲,企业利润不断增加。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25890.8亿元,同比增长7.8%。

3.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

4.物价全面企稳回升,房价快速上涨。CPI同比在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份首次转为上涨变化,12月份上涨1.9%,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7%;2009年3月份以来,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已经连续10个月正增长;

5.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趋势好于预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较2008年减少11万人,达到1102万人,远超过全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

6.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增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7%。2009年货币供应量明显过度增长,四个季度分别为25.51%、28.46%、 29.31%和32.4%,12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为36.3%。(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统计局)

从以上数据看出,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居民收入增加、进出口在下半年快速回升,工业生产明显恢复,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从国民经济的各主要指标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效果较好。

(二)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1.扩大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投资主要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扩大政府投资主要是靠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两个方面,政府投资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一方面政府投资以乘数级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政府投资对于当前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进行4万亿投资,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大规模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这些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扩大国债发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很重要一点是扩大政府投资,而又不能增加微观主体的税负负担。而这时只能靠发行国债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增加了国债的发行量,并且允许地方发行地方债券进行融资,增加地方投资。至2007年末,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2%,低于国际公认的45%警戒线,而美国同期为71% ,欧元区为67%,日本为16%,即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国债负担率相对较低,以往几年我国经济保持9%左右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发债空间。一般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但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0.5%左右,财政赤字率多年来一直低于欧盟3%安全警戒标准,没有超越我国综合国力的承受范围。综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赤字、以往国债发行规模,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扩大我国政府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应

1.利率调整效应

央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多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通过下调利率,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银行体系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够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央行还对商业信贷规划不再加以硬约束,可以有效释放银行资金获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效应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货币政策力度最大,较少使用的政策,但是我国频繁使用,但其效果不大。这有可能因为我国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较高,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信贷资金影响不大。

3.货币供应量调整效应

2008年前三季度央行抑制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使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受到抑制,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央行虽然出台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下调的利好政策,但对银行和投资者的信心打击很大,造成了银行的慎贷行为,使得2008年四季度贷款并未按照利率调整的幅度相应增加。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大规模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大加强,货币供应量明显过度增长,四个季度分别为25.51%、28.46%、 29.31%和32.4%,这正是商业银行大规模投放信贷造成的乘数效应增强所导致的结果。2009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在增加货币供应量层面上成功地对冲了2007-2008年上半年抑制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的时滞影响和金融危机对M2的冲。不过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流动性增加过快,与当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初衷严重背离。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符合凯恩斯理论,并且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为我国快速平稳的渡过此次金融危机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也为世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东卫.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回顾及取向.广东经济.2009(2):29-32.

[2]潘亚岚,石金巧.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五卷专刊):65-69.

[3]郭菊娥,吕超.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1-4.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危机引发因素的基础上,从资金的角度,剖析这一系列的冲击因素对财务危机的影响过程,并得出结论认为引发因素只是诱因,最终能否发展成为财务危机要视情况而定。

关键词:资金视角 房地产业 财务危机 引发因素

一、引言

尽管房地产业被普遍认为是暴利行业,但事实上,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并非一番风顺。在“2006年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及如何促进中国商业地产健康发展的专家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1997年我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在随后的几年内,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由开始的一万家、两万家发展到了去年的五万家,其中一半以上的房地产公司年龄不超过五年。”由于行业的疯狂发展,楼市蕴含着大量的泡沫,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自2010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十条”和“国五条”来试图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在面对不利的环境变化时,许多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

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着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尤其是资金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些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探讨,并从资金管理的视角,对这一系列的引发因素影响过程加以分析,以期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有所帮助。

二、财务危机引发因素分析

从行业特点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度高、开发周期长、区域差异大、受宏观环境影响大、产业波及面广等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应对,就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引发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外部因素

1.金融环境。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需要的资金量庞大,房地产业是“不是金融业的金融业”。在我国现有金融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我国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基本都保持在70%左右,个别资金状况不好的企业甚至达到90%以上。每年偿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是房地产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金支出项,一旦金融环境变得不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一部分资金比较紧张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极易发生财务危机。

2.土地环境。众所周知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基础。自从我国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土地的价格一直在飙升。房地产企业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在企业经营开发成本中占了相大比重。近年来,这个比重已经升到30%-40%左右,因此,土地市场的各种变动,直接影响到企业开发成本的大小。同时,国家为了防止房地产企业大量囤积土地特别规定:闲置超过一年的土地要征收20%的闲置费。由于土地的高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土地储存过多,一定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影响企业资金链的健康,而土地储备少了,可能会面临丧失市场机遇,影响企业的发展的状况,所以国家的土地政策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土地购买的计划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3.税收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涉及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性税种。目前税费已经占到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10%左右,国家或地方政府调节这些税费会使商品房的成本发生变动。另外如果对房产征收物业税,可能会影响对大户型楼房的销售。

(二)外部销售环境

房地产企业主要受到房价的波动、限购政策和预售政策这三个外部销售环境的影响。像所有商品一样,房地产的价格变化受到房地产的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房地产的供给严重依赖于土地供给,而土地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固定性,每个地区的房价差异很大,波动情况也不一致。为防止房地产行业产生过多泡沫,抑制国内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暴涨,国家会采取一些限购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供需对等的平衡点。商品限购政策是市场经济失灵状态下的政府挽救之策。比如仅2011年一年有超过120个城市出台了房价调控目标,46个大中城市出台了“限购令”,限购令的出台会影响房地产的销量,使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回流变得困难。预售一直都是房地产商快速回流资金的一个法宝,但是房屋预售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因此有关预售的变化会对房地产商的资金回流产生明显的影响。我国对商品房预售的条件资格及程序作了规定,而且还要求在预售合同签订后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预售政策的收紧和严格化,也将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和资金回流情况。

(三)内部因素

1.投资决策。由于前几年房地产投资的高回报率,使得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忽视企业的高风险和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对未来困难估计不足。在没有细致分析项目所处的环境、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消费者的购买力等前提下,就盲目进行投资,同时由于房地产项目占用资金比较多,不少房地产企业在高利润的趋势下,不顾企业的能力,疯狂的进行扩张,同时开发很多项目,这个过程就会占用大量资金,企业资金链紧张,在遇到不利的外部环境时,应对能力变得很弱。因此盲目的项目开发常常是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关键因素。

2.营运问题。营运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由于管理、决策上的失误所导致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由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多,项目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因此如果对项目成本、工程成本控制不利,内部各部门无法协调沟通,无法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等,都会造成成本或者费用的增加,或者造成项目不能按预期完工,最终都会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再者,在建造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没有做好,项目的不合格也会给企业运营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企业在产品销售政策、货款回收、信用政策等方面管理不善,也可能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危机引发因素影响过程分析

引发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这些不利因素的发生会对企业产生冲击。本文从资金的角度,分析这些冲击对企业的可能影响过程。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为王”的行业,金融环境的不利变化会导致企业的融资变得困难或者融资的成本变大。面对金融环境的不利变化,企业可能无法通过贷款获得足够的资金。有些金融环境的变化将使企业融资付出较大成本。总体上,金融环境的不利变化会影响企业当期的资金流入或者加大未来的资金流出。假设企业遭受了金融环境的不利变化,企业正常的信贷受到影响,如果企业本身财务状况比较好,经过不利变化的冲击后,企业的资金链依然是宽松的,那么这项冲击基本上对企业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企业也不会发生财务危机。假定企业因为金融环境的不利变化而产生了资金缺口,那么企业一般会先通过销售存货获得销售资金回流或者是变卖一些现金类的资产获得资金补充,如果这样就可以弥补这个资金缺口,那么企业不会产生财务危机。如果没能弥补资金缺口,那么企业还可以通过减少一些支出来应对。企业的支出可以分为消耗性的资金支出和投资性的资金支出两种,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项目开发为主业,减少投资性的支出往往意味着减缓项目开发的进度,减缓项目进度也就预示着未来项目变现时间会推迟,对未来的销售资金回流可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导致未来资金回流不足而使企业产生资金缺口,因此一般来说当期可以减少的投资性资产支出非常有限。而消耗性的支出是比较少的,并且可节约的金额也非常有限。如果企业通过减少支出弥补了资金缺口,那么企业当期也不会产生财务危机。如果减少支出也不能弥补资金缺口,那么企业还可以利用一些非信贷的借贷获得资金,如果当期可以借到足够的资金弥补资金缺口,那么当期是不会发生财务危机的,但是由于这部分借款预示着未来的时间里需要还本付息,如果企业因为借款使得企业项目开发顺利,未来有足够的项目回流金额应对这部分资金流出,那么企业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但如果企业未来没有足够的资金回流支持这部分本金与利息的支出,那么还本付息的压力将使得未来的资金缺口变大。如果通过非信贷的借款不能弥补资金缺口,那么企业就必须要变卖一些非流动的资产获得资金支持了,当企业必须要依靠变卖固定的资产才能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时,就算当期企业资金链没有断裂,但因为变卖这部分资产一般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常情况下,企业未来发生财务危机也在所难免。

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成本,使得投资的成本加大。一方面,项目投资的成本加大,预示着企业未来的盈利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在开发的过程中投入更多资金。外部销售环境的不利变化将直接减少资金的回流。对于房地产来说,除去外部的筹资来源,企业依赖的资金主要来源就是销售的资金回流。不管是房地产的价格下降还是销售量的下降,对资金回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项目投资决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非常大,每一个项目的开发都预示着大量资金投入,并且由于企业的项目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开发的项目多了,预示着企业需要一个持续的现金流出来支持项目的持续开发。营运失误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复杂,项目管理上的失误会导致当期资金的支出加大,或者是减缓项目进度,影响未来的资金流入。而销售政策等的失误会影响企业当期的资金回流。不利因素的直接影响结果见上表。

我们发现这些不利因素的直接冲击主要有四方面:有些是减少企业当期的资金流入;有些是增大企业当期的资金流出;有些会减少未来的资金流入;有些会增大未来的资金流出。总之,这些引发因素会对企业的资金链产生影响,使得企业的资金缺口变大。上文中,我们具体分析了企业受金融环境不利变化影响时可能的发展变化过程,企业面对其他不利因素而产生资金缺口的反应过程和前面的分析类似,只是由于信用贷款没有受限,企业多了一个利用信用贷款获得资金回流的环节,如果企业当期可以通过信用贷款弥补资金缺口,那么至少当期是不会发生财务危机的,但是企业借款就有还款的压力,对未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利的内外部因素作用下,最终这些因素能不能导致企业产生财务危机是不确定的。因此,不能将这些因素归结为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而只能视作冲击因素,这些冲击对企业的影响如何,是否将引发财务危机还需要结合企业整体的情况,系统地进行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从资金的视角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分清冲击因素和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真正原因,及时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Z

参考文献:

1.刘长生.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06,(8).

2.崔林.高房价还能撑多久[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冯远军.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占涛,女,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研究生。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有助于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以及确保政府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较低的层面。为推进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建立政府、媒体与公众合作的应急机制以及完善危机教育机制等。

[关键词]政府;公众;公众参与;危机管理

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制、机制和体制建设,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安全的能力,是我国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公众参与,是政府危机管理中提供公共安全、预防危机发生、减轻危机危害、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

一、公众参与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管理,以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由于政府危机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应急性、非程序性决策等特点,使得公众参与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容易得到忽视。但事实上,政府与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合作管理程度的提高,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加强和善治目标的逐步实现。广泛而有序的公众参与,提高社会成员的危机意识与应对危机的能力。是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公众参与在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在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公众既是危机管理的直接受众,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主体。在危机事件的自然灾害、技术事故、人为灾难等三种表现形态中,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其他类型的危机事件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爆发的。实际上很多技术事故和人为灾难的爆发,都与公众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薄弱有关。因此,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机事件爆发的频率。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将有助于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极大地减少危机可能造成的混乱和损失。正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渠道和机制,对公众进行危机应急知识的宣传和应急能力的教育培训和演习,把塑造发达的社会应急文化、以提高社会自救能力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一项基础工程。

2、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政府失效性”是指当危机发生时,政府在短期内所能提供的公共资源有限,空间分配密度有限,而导致对某些危机事件无法采取及时和有效的应急措施而造成损失。政府失效性产生的源自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时间的不确定性、地点的不确定性、危害程度的不确定性、危害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处置的紧迫性等特点。“政府失效性”的存在,表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仅靠政府的力量应对危机事件要付出极高的公共财政成本,在现实中无法做到。

有效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必须建立“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即在危机管理中,政府除自身积极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外,更应注重公民社会乃至市场的全面参与。公众参与在危机管理中的力量,不是体现为个体的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来发挥公众参与的集体力量。这些社会组织包括如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具有非营利特性、公益性、志愿性特点的民间组织。也包括具有营利性的工商业组织。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引人民间组织和工商业组织的参与,积极为这些社会团体、组织参与危机救治搭建平台或者说是拓展渠道,这样既有利于通过建立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所拥有资源在危机状态下的调配机制,提高政府的危机物资的储备水平和调动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灾后恢复过程中的自我救助能力,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有序化拓展,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在现代西方国家,活跃着大批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公益性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抗击危机、参与危机救援工作的一只重要辅助力量。还有国际红十字会等这样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一直活跃在战争和灾难救助的第一线,为协调国际救援物资和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在应对SARS事件的后期,已经体现出政府与公众、各类社会组织合作处置危机的特点,对于国内的公共安全事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医疗机构、专家组、国家卫生组织都参与了危机应对工作,在一些社区,自愿性的公民团体也主动分担了原先由政府独自承担的责任。

3、确保政府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从理论上分析,在政府由其公共性决定的从事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中,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的逻辑起点。政府危机管理为全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危机管理以提供社会公共安全为宗旨,以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向,而不是仅仅为少数人、少数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能否尽可能地防止危机的发生,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是判断和评价政府危机决策水平和危机管理能力的基本标准。

在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公众参与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有助于确保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公众参与打破了政府组织及其官员在危机管理中对权力的垄断,公众不再被简单视为危机管理的旁观者或危机管理的对象,不是只让公众了解决策的结果然后被动的执行,而是应该提供给他们参与危机管理的各种机会。公众参与使危机管理透明化,公众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对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项权力的监督更加有效,可以限制政府组织及其官员在危机管理中的不作为、失职、渎职乃至于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的行为。

由于危机决策是一种非常规决策或非程序性决策,网危机爆发后政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策略和具体措施,决策民主化受到客观条件的很大限制,所以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主要是一种非决策性参与。通过公民参与,建立起强有力的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网络,对危机管理中危机决策和决策执行的失误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政府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已经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政治文化中的服从意识十分浓厚,公众很少有和政府平等对话的机会,所以在政府治理和决策中很难看到公众的力量。特别是在决策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有机会向政府表达意见,为谋取社会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的空间则更加有限。在我国当前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法制化的缺乏。公民参与的法

制化是指将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权利和途径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能使公众参与作为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得到保证,而不致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随意性的安排。我国当前关于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的初级阶段,在已经公布实施的一系列用于危机处置的法律文件中,尚没有关于肯定和支持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以及参与的职责、途径方面比较明确的法律规定。公众参与法制化的缺乏,使得公众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不被政府决策机构所重视,公众即使有参与的愿望也无法实现。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公众参与积极性的逐渐高涨,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制度供给的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实践的需求,因此,建立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基础薄弱。在我国当前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基础非常薄弱。公民参与的组织基础是指,有序且有效的公众参与是通过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而不是以个人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发挥功能和作用。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公益性民间组织,在政府带动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处理危机中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但总体而言,参与其中的民间组织数量不多、能量有限、至今还发育不全。一些专业性社会组织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官办社会团体,行政色彩过浓,缺乏民间组织固有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多数无所作为,更谈不上能完全自由、合法地协助政府参与危机管理。而其他营利性组织也面临在危机应对中的职责与权限不明,缺乏与政府部门沟通与合作的经验等问题。

3、政府危机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的忽视。我国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传统危机管理模式,是一种由国家向公众的单向行为,危机决策和实施过程就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过程。决策者和执行者居高临下,公众被当作政策对象只能被动接受既定的制度安排。长期以来,这种模式养成了一些政府危机决策者藐视公众、漠视民心的官僚主义习气,主观上轻视或者忽视公众参与,行为上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应对和处置危机事件。实际上,危机管理这种非例行活动往往与程序化的常规管理的具体效果密切相关。日我国公共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对公众参与的漠视和排斥,有时甚至动用行政手段限制公众参与,才导致近些年以来各地都出现了不少公众因参与不能、诉求无门而集体请愿,甚至酿成严重社会冲突的事件。危机管理与常规管理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在制度构建上应该互相汲取有益经验与教训,客观审视公众参与的价值和作用。

4、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意识薄弱、参与能力水平较低。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的总体水平较低,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广度和深度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参与的普遍性不足。在危机情境下,公众中的大多数人习惯于自身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对象,是被施救的弱者或是旁观者,缺乏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没有意识到自身也是危机管理主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我国公众在危机管理中的参与能力与有限的参与要求相比,处于更低的水平。由于公众参与危机管理,除了责任心以外,还要涉及较多的专业技术知识,这种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高要求可能会限制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但在我国公众危机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尚没有被充分重视,比如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几乎难觅关于危机教育的内容;偶尔举行的危机预案演习仅仅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独角戏”,没有考虑到社会力量的参与所有这些与我国危机事件频发的基本国情十分不符,是造成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推进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公众参与发挥作用的程度依赖与参与权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应该通过行政立法把公民的参与权加以固定而成为法定权利。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只有个别单行法中有关于参与的零散规定,而且对参与的形式往往未作细致的程序性规定。在个别专家起草的《行政程序法》(建议稿)中,虽然首次确定了“参与原则”,但是仅有原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必须具有法定化的参与程序、参与权的司法救济等;其次,在我国危机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对是否需要公众及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参与的主体范围、参与的程序、参与的方式以及对参与权的监督和制约等,应该做出具体而细致的规定,使公众的参与权落到实处。最后,在危机状态下,政府为了控制危机局势恢复秩序,必须对公民某些权利和自由进行某种程度限制。公民的合法权利收到了不得已的限制,不仅可能会造成公民个人利益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热情和行为。政府部门在做出限制公民权利性决定时,一定要慎重,应当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即行政目的务必适当、限制行为的损害最小以及权衡利弊得失,保证利大于弊、得大于失。

2、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民间组织为公众参与有序化拓展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是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建设性主体因素。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积极推进民间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过程,首先应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民间组织的成长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条件。国家应该在财税方面给与民间组织适当的优惠或补助,并对民间组织的运作给予适当的技术支持,帮助和促进民间组织发展成为一个理性、合作、成熟的社会公共领域,成为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其次,规范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过程。现行体制中,公众通过社会团体和组织、特别是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危机管理中实现公共参与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现在的问题是要在制度上强化民间组织对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的实际影响力,在实施和操作层面探索民间组织在危机管理中与政府合作的制度安排。此外,为了避免民间组织在参与过程中发生“异化”的可能,务必要在参与和控制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无论如何,当危机发生时,政府是主要的管理者、运筹者、执法者,为了保证民间组织的参与符合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并与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行为保持协调,必须建立相应的控制和监督机制,把民间组织的参与行为规范在法制的轨道之内。

3、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合作的应急机制。在危机发生后,政府需要通过快速的危机决策和应急反应系统及时控制危机,同时运用传媒与公众沟通,稳定公众情绪。美国政府之所以在911等灾难和危机事件中,迅速化解危机,没有使整个国家和人民生活陷入持续混乱状态,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积极应对;媒体第一时间的反应和民众的自我调试。我国政府处置SARS事件过程中得到的重要经验和教训也告诉我们,要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必须建立政府、媒体和公众地合作应急体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危机控制过程中,如果政府实施有力的危机公关策略,加强与公众信息沟通,就能够得到公众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政府危机管理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知情权是公民重要的程序性权利,而行政信息的及时报告、公开和发布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应该建立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信息满足民众的知情权,以避免社会流言的传播,并告知民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注意事项等。媒体是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媒体公正、及时全面的报道是政府应急措施获得预期效果和得到公众支持和反馈的基本保证,因此需要对媒体进行必要地监控,使其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时刻中对公众的正面、积极和有效的引导作用。

4、完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公众必须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有效的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能力,必须完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首先,应该把把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配备专职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把应对危机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对公众进行经常性的危机培训,进行灾害顶防、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同时吸收公众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危机处理演练,提高应对危机的操作能力,提高整个社会应对危机的心里承受能力和危机处理技能,配合支持危机发生期间的危机处置工作;最后,有关政府机构,教育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危机管理的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进行危机教育的需求分析,明确危机知识和教育的目标群体,提供危机教育的资料。

[责任编辑:孙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市场营销为视角,探寻企业危机管理方法与手段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企业免受毁灭性的打击提供重要的作用。立足市场营销视角,探究企业危机的种类,分析造成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原因,为确立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方法提供重要依据,以确保企业能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市场营销;企业危机管理;危机种类;原因分析;管理方法

从企业市场营销视角分析企业危机管理手段及方法,前提在于必須明确企业危机的种类,深刻体现出不同种类的企业危机所产生的必然后果,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时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国外学者在企业危机管理手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诺曼.R.奥古斯丁在1995年就提出,企业危机就如同人的生病,存在的危机复杂且种类繁多,并不能每一种危机都完全列举出来。而杰弗里.R.卡波尼格罗先生在1999年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财务指标不高于预定期望,造成企业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导致企业危机的出现。而我国学者在企业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并不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学者们提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1996年,姚家祥先生就提出企业危机中包含了一定的内部危机,包括领导危机、信誉危机以及财务危机等等。另外还包括相关的外部危机,如社会影响力危机、市场资源占有率、客户占有率危机等等。而孟雪梅等人则提出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造成企业出现危机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社会环境信息所引发的企业危机,二是企业运行环境所引发的危机。据中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表明:20年来中国每年有15万家左右企业诞生,消亡企业的数目也达到10万家左右,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民营企业10年内消失,这就说明企业危机管理应立足市场营销视角[1]。其次,要结合造成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为探寻企业危机管理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并提高企业危机管理方法构建的针对性。从而探寻出针对性较强的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方法,保障企业能够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市场营销视角下企业危机主要包括的种类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而进行战略调整的必要手段。目前,很多企业忽视了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有效地协调在一起这一点,这种脱节容易造成企业忽视战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诱因,也会造成企业未来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的后果。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讲,企业存在的危机主要包括市场影响力危机、资金流动的危机、内部人才的危机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危机都会在企业社会发展过程之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一)市场影响力危机

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深刻地影响着企业长久发展,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众所周知,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过程中,普遍关注企业的品牌,原因在于消费者普遍更为相信大品牌、大企业。因此,消费者关注知名品牌的程度相对较高,这些大品牌、大厂家所生产的残品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更强。品牌危机不仅伤害品牌关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消费者与企业两类“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冲突,加大交易成本,破坏交易规则和社会稳定。品牌危机将通过“利益受损意识”“情感唤起”和“组织化努力”3个阶段演化为企业与消费者群体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群体之间的关系冲突。具体而言,品牌危机会让消费者感知到心理安全感或自我概念受到威胁,这种利益受损的意识会唤起消费者的原始情感或道德情感,继而驱动其寻求组织化努力(仪式互动或自我概念维护)以维护受威胁的利益[2]。在这里,企业市场影响力就是企业的形象所在,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出现纠纷,那么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必然会出现下降,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二)资金流动的危机

企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顺利运行,其关键条件在于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保证,收支能够保持平衡、合理,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一旦出现坏账、乱账的现象,就证明企业管理者存在严重的过失,导致企业受困于资金危机当中,这会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在银行贷款方面,收支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企业资产流动不够明确,势必会导致资金流向不够清晰,造成支出与收入严重不符的状况,银行贷款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清,企业就会受到濒临倒闭的威胁。除此之外,由于企业内部资金短缺,产品的销售与服务质量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就会导致消费者不信任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而引发企业很难立足社会的竞争环境下。

(三)内部人才的危机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企业能够不断追求创新的重要保障条件,因此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经营环境下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资源学派所提的资源基础理论以及核心能力学派所提的核心能力理论一度是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热门理论[3]。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高度科学化,有助于人才正确认知自我,并树立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助力企业内部人才达到精英标准。企业内部一旦出现岗位空缺,必须结合实际要求将富有岗位升任能力的人才作为补充,从而为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造成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原因所在

根据市场营销视角,可以看出企业危机主要体现在市场影响力、资金流动、人力资源3个方面。市场营销危机是指企业由于内部经营管理不善、营销战略和策略失误,或者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最终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销售难免会陷入困境,甚至企业形象受损会直接加快企业土崩瓦解。造成这3方面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以下3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存在裙带关系

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危机主要表现于消费者信任企业的程度下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危机的产生呢?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内部裙带关系过于严重,造成企业本身所具有的发展积极性受到影响。许多大公司、大企业普遍存在裙带关系。企业领导与下属之间以“亲情”“友情”作为纽带,导致员工自身产生“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心理,从而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裙带关系较为严重,也会助长管理部门在员工管理工作中漏洞频发,这就会导致企业产品在生产方面、销售方面、服务方面都大打折扣,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下降,整个企业运转成为一盘散沙。

(二)企业战略管理相对单一

企业经营出现危机,会影响到金融稳定、投资者权益、企业融资甚至社会利益等多个方面,因此建立金融企业危机处置制度极为必要[4]。然而,很多企业战略管理相对较为单一,只是将广告投放作为企业产品营销的主要策略,这就导致企业营销路径较为狭窄,市场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挤压,产品营销与产品生产之间不协调。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资金流动就处于不合理的状态,营销策略中的支出会远远大于收入,致使企业坏账、乱账等现象出现,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等相关环节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受到损害。而针对消费者而言,这就意味着持续购买力的丧失,企业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也就严重不足。

(三)企业文化中形式感严重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企业内部员工爱岗敬业精神的主要因素。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中,企业文化形式感较为严重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企业文化缺乏内涵,最终导致员工的功利心较重,过于关注个人的利益而缺乏企业得失的重视,从而难以形成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危机演变过程中以公众认知为基础,不断调整和选择恰当的应对策略,充分利用媒体的信息扩散效应,发挥企业声誉的正效用,规避负效用[5]。

三、探究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方法

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方法的探索,需要结合企业危机的主要类型,并将导致危机出现的主要因素作为根本立足点,确保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以下则根据企业内部脱离裙带关系、企业文化中突出内涵、建立外部沟通与互动原则、重视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4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企业内部脱离裙带关系

企业内部关系保持清晰明确,领导与下属之间脱离裙带关系,是确保企业摆脱企业人才危机的关键条件,这也正是日常所提到的“认贤不认亲”。企业内部存在裙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人员正常管理,在出现各种危机的情况下无法有针对性的追究责任、承担损失,更无法实现令行禁止,造成企业生产、销售、服务质量的下降,严重阻碍了企业积极、健康、向上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脱离裙带关系的重中之重在于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人才选聘方面必须坚持与企业内部人员存在亲戚、朋友的人坚决不用的原则,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净化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即只存在上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也是国内大中型企业之所以普遍实行员工亲戚、朋友禁止进入企业岗位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企业在内部人员管理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推动企业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势头。这是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首要一环。

(二)企业文化中突出内涵所在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富有内涵,这会在企业避免人力资源危机中产生重要的帮助作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之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往往来源于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的文化理念,企业员工能否认识到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无微不至的满足消费者的内心需要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条件。企业打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引导企业员工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自身发展与企业营销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由此才能够培育企业员工自身的企业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员工自身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将企业创新发展、提高自我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员工的一种责任,确保企业发展目标、愿景能够与企业市场营销期望值之间保持统一。深层次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必须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具有的必要性作为出发点,体现企业社会投入与社会回报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企业能够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之下。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员工明确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企业员工追求长久利益的心态得到正确引导,能够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而将追求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营销的凝聚力以及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企业摆脱人力资源危机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营销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立外部沟通与互动原则

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无疑是避免企业营销危机的重要方法。企业营销危机中,存在企业战略管理危机,而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沟通、互动环节,会达到企业员工与消费者之间保持紧密互动的目的,有助于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动态,并据此不断改进营销方案的推广、销售和服务环节,从而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人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感。危机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新媒体的诸多鲜明特征,也以其惊人的力量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自身危机管理,成为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新媒体指的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类型,例如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新型网络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开始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危机管理[6]。企业内部员工、消费者以及外在媒介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态,而企业借助传播媒介传播自身发展理念,也能促进消费者更加了解企业,从而增进消费者自身的企业依赖心理。如:企业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互动平台,将企业发展的理念、目标通过新媒体技术传向社会,引起更为广泛的人群关注,实现企业与社会各阶层民众之间的互相沟通,了解社会广大人群的需求心理。这在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营销的投入与收益能够保持平衡,有助于企业避免资金危机以及市场影响力危机的出现。

(四)重视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

在企业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处于某一行业发展链条之中,因此应高度重视企业供应链的合作关系,这是企业避免或者摆脱资金危机、市场影响力危机的重要方法。在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的管理中,营销策略不当会导致企业走向灭亡,其中供应链内部各节点要素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更好的把企业融合到供应链的发展之中,在促进企业资金的健康、平稳流动以及社會影响力方面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这里必须强调,全面掌握产品供应商以及产品销售商的实时动态,公开自身的库存量和需求量,提高供货商、销售商与企业自身之间的了解程度。以此为基础,增强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销售质量,加快企业扩大战略发展伙伴关系的步伐,营销方向不断拓宽,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发展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避免或摆脱资金以及社会影响力危机。如供应链内部的销售企业与产品生产企业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一方出现人才危机、资金流动危机或市场影响力危机,可以及时做出相关的调整,抽调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资金以及质量检验人员到合作的企业,化解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造成的危机,实现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里,双方之间可以针对企业危机出现的原因相互交换意见,确保生产质量与销售服务质量的同步发展,避免企业人才、资金流动、市场影响力危机的再次出现。

探寻企业危机管理方法应坚持以市场营销为主要视角,分析企业危机所呈现出的主要类型,并根据不同危机类型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探寻危机管理的方法手段,有助于企业社会影响力危机、资金危机、人力资源危机能够得到有效避免或化解,这有助于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莉,陈维军.我国企业危机管理及预警现状调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188.

〔2〕卫海英,李清,杨德锋.品牌危机中社会关系冲突的动态演化机理——基于解释学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109.

〔3〕王建军,昝冬平.动态能力、危机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7):79.

〔4〕陈朝仑.完善金融企业危机处置机制[J].中国金融,2014,(24):75.

〔5〕吴娅雄,贾志永.企业声誉在产品伤害危机中的效用分析与管理启示[J].河北学刊,2014,(2):115.

〔6〕许小君.基于新媒体环境看企业危机管理策略[J].新闻战线.2014,(10):168.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缺乏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探讨。文章以土家民族村寨十三寨为例,对十三寨的旅游危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旅游危机管理策略,使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触角触及民族村寨,树立危机意识,希望为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中的危机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危机;旅游危机管理

一、引言

旅游行业是高敏度、高关联、高弹性的综合型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发展涉及旅游客源地、旅游中转地、旅游目的地三大旅游市场,外界因素如自然条件、政府政策、季节性和可替代产品等对它的影响甚大。这些要素都从客观上要求我们重视旅游危机管理。目前对于旅游危机管理的理论实践研究也很多,基本集中在这几大方面。一是旅游危机概念,类型,特征,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等基础理论研究及研究综述。二是根据旅游危机发生的不同背景环境进行的研究。三是旅游危机管理的个案研究,从特定事件引发的旅游危机研究到各景区、各省份因地制宜的案例研究。四是对专项旅游危机管理研究。五是旅游危机管理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传播学理论,混沌理论等等的旅游危机管理研究。但是,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危机管理关注度很低,民族村寨交通闭塞,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地质环境复杂,民族文化浓厚,旅游发展潜力大,但旅游危机意识淡薄。本文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以板夹溪十三寨为例进行的民族村寨旅游危机管理研究,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危机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的理论借鉴。

二、旅游危机管理概念

旅游危机管理是指为了避免或减轻各种预期性及非预期性危机事件给旅游业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可能的损失,通过危机预警、危机识别、危机隔离、危机处理以及危机恢复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旅游行为、恢复旅游环境和提升旅游者信心的管理活动。

三、民族村寨旅游危机分析

十三寨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景区内公路省道209里程6.3公里,这里青山绿水,环境洁净,土家民族风气浓厚,生活着250户1090人。板夹溪民族村寨保护建设若干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保护机制、发展模式、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资金来源等方面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民族村寨需要对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析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

(一)危机意识弱,缺乏危机预警能力

政府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和保护提供了很大支持。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土家族村寨是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寨,参与了重庆黔江区北部旅游环线建构与小南海风景名胜区由4A向5A级景区的提档升级举措。十三寨现在在旅游开发发展初期,旅游建设项目火热开展,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返乡建自己的农家乐,对旅游发展致富的期望值很大,但我们也需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意识宣传。

(二)缺乏系统健全的旅游危机管理制度

一是村寨中的旅游建设东搞搞西搞搞,结果每块都没有搞好,没有进行分类分级分区管理,缺乏系统性。十三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环境破坏,河道硬质化,建筑风貌破坏,产品结构单一,汉化现象严重,民族文化的缺失,人口流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都是因为政府对于十三寨旅游发展的每个方面都有考虑,但都是进展慢、考虑不全面、半途而废,严重影响十三寨环境保护。

二是缺乏来自政府和民间自组织的旅游危机管理机构,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缺乏本土的导游,也缺乏外部监督。十三寨现在无论是民间组织、居民自组织还是政府组织的危机管理机构都没有,缺乏对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危机的研究,对于村寨的保护发展都处于模糊认识状态,甚至于当地村民对于自己村寨的文化了解都不够,民族文化逐渐流失。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很多问题,如放弃沟通、沟通不善或披露信息不实等都会对危机的转化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沟通不仅仅是纵向沟通,也是横向沟通,需要注重周围景区的沟通,相关产业的沟通。十三寨周边景区都有优美的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十三寨处于周围景区的形象遮蔽之中,竞争力不强,需要进行差异化定位,突出文化特色,联合发展。

(四)对危机信息量搜集不足,一手危机资料缺乏,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库,缺乏相应的危机管理经验

我们对危机的处理总是临时紧迫的,平时很少关注社会调研、田野观察,基础资料的收集,而这些对于对危机预防处理都至关重要。利用实地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因更加贴近实际,真实而可靠。要关注“事前”信息收集,也要关注“马后炮”的事后经验总结。十三寨在规划过程中,发现很多基础资料的缺失,在十三寨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泥石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但是都没有详尽的文字记录。

四、旅游危机管理策略

民族村寨的旅游危机管理要着手危机意识、危机预警、危机沟通、危机信息资料收集等诸多方面来处理,危机不一定就是噩耗,也可能成为旅游地发展的转折点,旅游危机事件的得当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发现问题,产业升级,产品优化,以及旅游景点和目的地知名度的提高。

(一)加强危机预警,树立危机意识,加大危机宣传

在旅游危机事前管理中,危机预警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监测,预警,加强危机意思和危机教育。旅游危机具有长期潜伏性和偶然爆发性,对于潜伏的危机,我们要时刻提防,把危机爆发趋势扼杀在摇篮。

(二)构建旅游危机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一是分时分级分区分类危机管理,形成系统网络。实地调研划分危险区域、危险活动类型和事故高发时段,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形成分级分类分区分时的危机管理网络。

分时管理:根据景区一年、一季度、一天的危险灾害高发时段,加强该时段的监测管理。

分级管理:根据旅游危机严重程度划分不同危机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危机采取不同的危机管理策略,区分是可自组织痊愈危机,还是他组织干预危机。

分区管理:根据保护重点以及灾害发生频率,划分重点、一般、协调保护区。对于重点保护区域,要加强管理监测,预防危机发生。如十三寨形态是线性旅游景区,可以考虑分区开发,前面作为药引子,着重基础设施建筑,满足餐饮住宿需求,后面作为保护区,着重民族文化展示,田园风情体验,休闲体验。

分类管理:研究村寨整体风水格局、村寨土地使用、山水环境与总体格局、传统民居及院落保护控制、建筑单体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级分类制定分级分类的危机管理标准。

二是建立政府和民间自组织的旅游危机管理机构,人才生产本土化。建立民间力量参与的旅游危机管理办法,集合来自民间力量的各方监督,形式“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如十三寨可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武陵山土家文化保护,民族村寨保护试点项目等民间组织,接受来自各方的研究调研与监督,为十三寨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旅游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回馈社会。板夹溪政府也可以设立多方面的旅游危机管理结构,上联下效,加强与各方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危机处理等指导,做示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和危机资料库,成立自己的危机分析处理资料库

成立危机信息中心,一是在危机预警中,自上而下,传达国家旅游危机管理的政策法规,发布国内外旅游危机警示信息;自下而上, 注意民意的了解、一手资料信息的收集及旅游产业相关危机事件的督查监控,及时向上级和社会传递、更新、反馈信息,如水文资料、泥石流滑坡记录、重大事件纪实等。二是危机反馈信息收集,做好危机后评估和经验总结等善后事宜。

参考文献:

[1] 李锋.目的地旅游危机管理——机制、评估与控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窦开龙,南宇. 制度经济学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3(08).

[3]袁花,吕利军,明庆忠. 浅析旅游危机管理策略[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09).

[4]罗育斌. 陕西省旅游危机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6).

[5]张婷. 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研究——以无锡水质危机为例[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6]尹菲,罗颖. 从5·12地震看旅游危机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09).

[7]陈丽敏. 会展旅游危机管理探析[J].中国会展,2006(08).

[8]夏光,刘巍,于扬. 冰雪体育旅游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J].冰雪运动,2008(03).

作者简介:王倩(1992-),女,汉族,四川仁寿人,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村寨聚落保护。王睿(1993-),女,汉族,四川仁寿人,吉林大学档案学,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刘艳梅(197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上一篇:声乐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体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