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7

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而较少的提到地理因素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影响。经济和地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本文借鉴生态地理、经济地理等热点理论,结合笔者思考,着重分析了以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地理;经济地理;经济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88

0 引 言

当今世界,社会日益进步,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为使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使人类社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众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管理绩效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资源消耗量,达到使经济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目的。然而,随着最近生态地理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的联系日趋紧密,这更加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以经济环境的视角看待经济发展,还需要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经济发展,且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发展经济时,地理因素始终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中的一个首要因素。

1 生态地理视角下的经济发展

以生态地理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将会涉及一门新兴的结合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边缘学科——生态地理学,生态地理学巧妙地将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类迄今为止的开发利用等活动已经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而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又会作用于地理环境,使地理系统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这种状况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对地理因素的考量。

以生态地理视角研究经济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借助生态地理学在生态地理区划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生态地理区划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是一个综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新兴研究范畴。它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通过对各种地理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把一个地区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区域系统。将一个地区按照其地貌、气候特征、土壤、土地类型、经济结构和生态功能划分成若干区域后,就能对该地区各种地理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便可考虑这些地理因素,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每个小区域的经济。部分学者对此领域进行了进一步探究,申元村、王秀红 等对中国沙漠、戈壁的生态地理区划进行了详细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将对认识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分布规律、了解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的建设、改造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因素之所以成为发展经济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因为若忽略了地理因素去发展经济,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对生态环境和地理系统结构的破坏,这和人类盲目进行开采和利用所产生的后果是一致的。试想,一个工厂建立在了一个地理条件欠佳的位置,若该地区发生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工厂的经济将遭受严重的损失,环境也将遭到不小的破坏,即使它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对环境排放较少的污染物也无济于事,也不能弥补忽视地理因素导致的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这个例子说明,它将地理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切断了,只考虑到了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但事实上,地理、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是紧密相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生态地理视角来看待微观经济中一个工厂的设立,主要涉及了一个选址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曾有报道称,匈牙利一个铝厂因为将工厂地址选在一个地理因素复杂的地段,选址的这一失误最终导致有毒废水泄漏的灾难,不仅对该地区附近的人员造成了伤亡,还造成了经济的严重损失,这种后果显然是和使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若忽视地理因素而盲目发展经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又例如,若将一个耗水量很大的企业建立在一个全年降水偏少或易出现季节性干旱的地区,那么将会对该地区地下水、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说明该地区并不适合发展这样的经济。因此,相关人员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地理因素归纳为发展经济需要首要考虑的一个因子。前不久,习近平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也曾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精细农业,这句话同样蕴含了以生态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的哲理,因为不同的地区,其地理环境和条件大不相同,例如在浙江省和福建省,许多的田地都是分散和零碎的,若盲目进行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将达不到最优,农业经济将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农业显得尤为重要。

2 经济地理视角下的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理论是经济学和地理学学科相互交叉后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经济地理理论与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以经济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各种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理论在我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处于萌芽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到了21世纪初,经济地理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人地关系理论、地域系统理论等,同时,经济地理还与很多其他学科进行了交叉,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学科。

笔者认为,以经济地理视角看待经济发展,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便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主要表现为一些经济主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内的集合。为了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资本成本以及加速资源的交流和配置,集聚经济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一个选择。而目前,在我国,特别是钢铁企业,在发展经济时,极容易出现钢铁企业过度分散、集中程度低的问题,导致在某些程度上的谈判没有形成一个合力,这正是忽略了经济地理方面集聚经济因素的一个表现,同时也会成为限制钢铁等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与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采用市场化手段对这些企业实行联合重组显得刻不容缓,除此之外,还应加强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加强大企业和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提升经济集聚区内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同时,集聚经济还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对资源的消耗,这无疑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3 结论

文中的分析说明了经济、地理和环境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它们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其中,地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本文通过考虑生态地理因素,对一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规划,因地制宜的发展该地区的经济,为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增长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和指引,不过这种考虑还只停留在表层。其次,考虑了生态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需更进一步从经济地理的视角发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最应受重视的便是经济聚集的状况,这一视角比先前的生态地理视角层次更深刻,更深入的探讨了经济与地理之间的关联,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总而言之,发展经济之前,只有充分考虑到一个地区的生态地理因素,并在发展经济中,运用经济地理理论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地理与环境之间的最佳平衡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经济的发展势必将走向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素芳,马礼.浅谈中国生态地理区划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2]申元村,王秀红,丛日春,等.中国沙漠、戈壁生态地理区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1).

[3]何艳.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综述[J].金田:励志,2012(7).

[4]沈在宏.经济地理视野下的区域经济聚集与一体化[J].现代经济探討,2015(4).

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如何优化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协调人地关系使之和谐化,并且落实应用到地域的持续发展上,是当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人地关系 地域系统 调控

当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过去的局部性已经步入了全球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地理环境各构成要素之间、人类活动各组成部分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发展和不调和的趋势,世界面临人口数量加速增长而素质日益下降,资源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供应失调,环境污染扩大质量恶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扩展失控以及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等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困扰。这些非常严峻和现实的问题如不加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仅经济、生产受到阻碍,人类社会本身也将面临危机,而和谐的人地关系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与生存的空间。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调控的研究工作。

一、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交错形成的一种动态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文化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一般而言,如果系统仅靠内部要素的联系而维持生存与发展,那么这个系统就可称为封闭系统,否则则为开放系统。

当前全球性的现代化扩张及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已经把世界统一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内部的地区都不能处于完全的封闭之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开放不仅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系统自身發展的需求。作为宏观地域一个层次的每个地域,其自身的地域特性和发展特征使开放程度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就相应的存在着独立于整体的地域利益。承认地域特征和地域利益,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域封闭性发展,而是要积极走向开放,增加与外部的循环与交换,实行非均衡发展。其原因在于:第一,任何地域同其它地域相比都不是完备的,任何地域的供给和需求都不是对称的;第二,任何地域的区位条件只有在地域互补联系中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获取分工利益。由此可见,任何地域除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尊重自身发展特征外,还要不断扩大国内、国际的经济开放、文化开放和生态开放等等。因此,如何协调地域人口增长、资源供求、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谋求全球各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如何优化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协调人地关系使之和谐化,并且落实应用到区域的持续发展上,成为了当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中的核心内容。

二、当代人地关系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协调

(一)当代人地关系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类社会环境子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社会制度、经济政策还是生产方式等,最终都归结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上来。一方面人的发展更需要自然环境作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是矛盾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系统内部关系的不对称性。从人地关系的起源看,先有自然,后有人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诞生之后才产生了人地关系;从自然存在法则看,组成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各种因子可以不因人类而存在,人却必须通过不断地向自然环境子系统索取而生存;从伦理价值看,自然环境子系统中绝大多数组成因子并没有自身的利益,而人却永远从自然环境中谋求利益,人地关系紧张,实质上就是人对自然利益驱动的结果;从事物发展规律看,自然环境演化的过程一般是缓慢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迅速蜕变。这种不对称的矛盾关系,要求人类在同自然环境打交道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会引起自然环境子系统某个节链的不协调,导致自然环境子系统不稳定,最终是整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破坏。

2.系统内的协同机制。协同性是系统的普遍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永远开放的活系统,这个系统总是与它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交流有时对系统是有益的,此时两个子系统共生共荣,系统结构比较稳定;有时系统与外界的交流是不利于它稳定的,此时两大子系统可以通过内部协调,遏制不利因素的干扰,力争使外界干扰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使系统始终处于开放但又稳定的状态。

(二)当代人地关系的协调

遵循人地规律、协调发展各类型地域的人地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与否,关键在于能否解决人类无限的需求与自然环境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使供需达到平衡状态。协调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地关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形成有比例的组合,还要使之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在对地域系统内的人地关系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进行本质性分析和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确定优化目标,选择对系统的演变有决定性意义的可控参量,通过科学地调控来协调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需求取决于社会的总消费,而社会总消费取决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平衡社会总消费与环境承载力,协调人地关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要解决人地矛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使人类社会环境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协调地可持续发展,保持人和地两个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联系上的相对平衡,保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可容忍度,使人与地能够持续共存。

首先,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自然环境的容量即自然环境承载量,是指人类活动的自然空间所能容纳的人口和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以及容纳与净化人类排放物的限度。人类的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容量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内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这就涉及到一个“适度”人口的概念,这种“适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存在、合理的,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人类做为自然界最高的消费者,在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构成食物链的营养级的生物量遵守着“十分之一”定理,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结构,人口的数量增长必须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产量相适应。人口盲目增长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出现超负荷运转,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再者,地球是一个有限的实体,在一个有限的物质体内产生无限增长的消耗系统,这是一个很尖锐的矛盾。现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一切问题就是大自然对人口数量盲目增长的强烈警告。

其次,一个地域的经济结构反映着人类在该地域的经济活动内容和规模,也反映着人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类别和数量,因此必须保持一个地域经济结构与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结构大体一致。这是维持各地域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之间平衡的关键,也是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保持稳定和协调的重要保证。例如,黄土高原其原始的自然景观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森林草原,土壤资源结构以切割高原,淘壑水域为主,平原地狭小,这就决定了其农业结构应该以林牧业为主,实行林牧农相结台。但实际过程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逐渐把该地区开垦为单一的种植农业区,造成了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日趋贫脊、水资源面临枯竭、粮食产量日益下降的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难以平衡的严重现实问题。

再次,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只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不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就会因为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而迫使人类的行为超过地理环境容许的限度。以盲目的发展活动取代最佳的开发利用模式,最终只会使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成为幻想。

总之,任何地域的开发、管理与规划都必须以改善该地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和目的。实践证明,惟有和谐的人地关系,人类社会经济才可能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三、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调控

在人地关系的系统中,自然环境与资源为一项,社会经济与人口为另一项,双方与各自内部之间存在着多种直接反馈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们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促进作用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抑控作用;二是人类对自然系统投入可控资源,治理自然灾害,开发不可控资源,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产出。因此,投入产出是人地间相互作用在人地系统双向作用过程中最充分的体现。由此可以在预测一个地域粮食远景增产幅度的基础上,分析出该地域的人口承载力,正确地布局粮食生产和有针对性地控制人口。也可以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域的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优化调控模型,亦即区域开发的多目标、多属性优化模型,为制定地域综合开发建设的各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特定地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来预测该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

(数据资料引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例如,通过对1996~2004年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可以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预测出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分布越来越均匀,利用优势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

1.地域概况

研究的区域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巴南区、北碚区、渝北区九个区,土地总面积5473k㎡,占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6.6%。根据重庆市2005年统计资料,2004年末研究区域总人口数567.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70万人,占总人口的60.76﹪;国内生产总值达104198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703元。

2.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计算模型,重庆都市区1996~2004年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结果见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以下特点:

(1)从整体上看,1996~2004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分布越来越均匀,优势度稳步下降。

(2)从表1可知,1996~2001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比较缓慢,2001~2004年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增强,这主要是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相应的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1996~2004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均匀度有升有降,但变化幅度较小,其中1996年和1998年的均匀度最低,为0.447。这表明都市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

(3)1996~2004年,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出现波动的趋势,这也反映了土地利用系统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的特征。

3.趋势预测

选用重庆市都市区1996~2004年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统计数据,对都市区2006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进行预测。

从表3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将越来越多样化,分布将越来越均匀,利用优势度将越来越高。该预测可以为重庆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产业布局提供参考,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缪磊磊,王爱民.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研究.科学 经济 社会,2001,(02).

[2]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地理研究,2001.

[3]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地理学报,2004.

[4]邱竞,薛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8,(4).

[5]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 地理科学进展,2003.

[6]朱华友.新经济地理学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机制过程及其意义. 经济地理,2005.

[7]宋德勇, 胡宝珠.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经济地理,2005.

[8]李国平, 张杰飞.基于OTT框架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师范学院)

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演进;结构

中国经济地理作为地理学科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是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经济、社会、农业、环境、管理等学科的一门关联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和应用宽泛的特点。近80年来,问世了50余个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除了个别时期以“统编教材”占主流外,多数情况下教材选择面很广,同时由于不同类型、层次的教学对象对教材有不同的需求,致使针对性的教材比重很大,所以这些书籍普遍被用于课堂教学。此外,一些《中国经济地理》侧重某些专题研究,具有作为教学参考书的属性,也会被引用到学校教育之中。所以我们将所有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均视为教学用书来对待,分析其整体发展、形式演进、当前的不适应性以及未来建设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地理》整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1.引入阶段:内容简单,结构刻板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10余年间,已有王金绂(1930)的《中国经济地理》、张其昀(1932年)的《中国经济地理》、陆象贤(1941年)的《新中国经济地理教程》、胡焕庸(1941年)的《中国经济地理》、翁文灏的(1941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建设论丛》等著作问世。其共同特点一是以英、美、法、德经济地理理论为指导,以商品产销为纲;如胡焕庸即以商品为经,以地区为纬,强调自然资源的分布,重视供需关系和贸易分析。二是以个人之作为主,材料的收集受到限制、内容不免有偏颇、主观片面的缺陷难以避免,但内容安排因个人知识专长而异,个性化比较鲜明。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前苏联的《中国经济地理》(1937年)译著问世,其以“中国经济及资源分布”的基本认识为目的,分自然资源、人民与交通、农村、工业4章进行了中国经济及地理的发展状况的描述。总体而论此阶段描述的内容和建立的结构均比较简单。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的,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1953)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讲义》(1956)先后问世。前者作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教材,介绍了中国的国民经济状况、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运输地理,并介绍了东北地区3个物质产业部门和主要的城市,最后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后者是作为教师讲义出版的,其版本更完整、系统,如在绪论中加入了学科对象、任务、生产配置规律,在总论部分还加入了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在区域分论部分对七大经济协作区及西藏区、新疆区进行了全面描述。这本书为后来中国经济地理的内容体系与结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多以前苏联经济地理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的部门、区域和经济中心为纲”,与建国前著作有所不同。同时开创了“集体之作,受各级政府支持,有关地理工作者协作”的工作方式,“根据统一的编写提纲,合理安排篇幅”,使“资料搜集较全面,编写内容较丰富,观点较客观”。”但体例类似性与刻板性也形成了。

2.繁荣阶段:内容全面扩展,使用迅速扩大

自1978年12月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长沙召开学术会议,和1979年12月到1980年1月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及1979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国内开始提出以人文地理为重点发展的地理学科的战略,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逐渐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新时期。这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后期,具有如下特点。

①出版数量:在这20年的时间里,共有将近30个版本的《中国经济地理》出版,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半期出版最为集中。这一阶段后期的部分《中国经济地理》是在旧版本基础上的修订版。

②使用领域:不仅有高校地理学科的教材,也有商业职工自修大学的教材、各级党校和各类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材,还有全国中等物资学校、物资职工中专的教材和自学参考书等。大多是用于地理专业的,也有用于其他专业的,如财经类专业,个别的还作为科普读物面向大众使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一版于1983)与(第二版于1988)使用范围最广。

③内容体系:细化了产业布局的具体介绍,如对第一产业分列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的专章,对第二产业分列出轻工业地理和重工业地理的专章,在第三产业的分析方面有较大差异,视不同对象新增有旅游地理、邮电通信业布局、商业贸易地理、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等内容;在区域分析方面自中期开始融入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的内容。另外,曹祥深(1988)首次专章介绍了城市地理,刘国永(1989)首次使用了“经济网络地理”(包含中国经济带、经济区及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一章,李云明与谭汉林(1989)首次设立了一章介绍港澳地区的经济概况。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元素的出现也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有所体现,如论述了乡镇企业结构及其地域组合问题,再如介绍了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问题。1993年的华东师大《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版对前两版进行了较大的更新。

④研究深度:该阶段许多书籍在分析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的视角,也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多个视角论证中国经济地理的应用,学术水平有所加深。

3.科学阶段:体系突破,观念创新

以吴传钧院士的《中国经济地理》(1998年)为代表引领学科进入了科学化阶段。该著作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成果,开创了一个中国经济地理跨世纪的新时代。胡兆量(1999)评价该书以“体系的突破,观念的创新”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研究的进程,具有强烈的规律、系统、时代和弹性观念。邬翊光(1999)也同样评价该书“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地理著作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区域地理单纯描述地理现象的内容”,将理论融会到地理知识中,用理论指导内容,使知识依据于理论,加入大量新观点,成为我国里程碑式的巨著。

除了吴传钧的《中国经济地理》一书的巨大成就外,这一阶段还有若干具体特点。①出版数量:1998年至2006年,共有13本《中国经济地理》出版。1998年出版4本,1999年、2002年、2005年每年有2本出版,

出版量在地理学图书中仍然保持较大优势。②使用领域:中国经济地理课本成为更多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如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经济新闻、房地产等专业。③内容体系:虽然本质上的变化不大,但普遍将原来冗长的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将经济布局条件进行概括,重视城市地理的发展,将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作单独介绍,区域分论部分进一步简化。如吴传钧的《中国经济地理》在总论部分不再是按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章论述,而是着重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问题。④研究深度:中国经济地理的学术领域也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生产布局,也不局限于生产过程,而是包括了经济活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空间组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的第四版(1999)也有较大提高,内容深度方面尤为明显,使其较长时间作为高校使用的教材。

二、《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与结构演进的四种情形

对比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40余本《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可从中透视中国经济地理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既是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影响的,同时也是学科建设日趋科学合理,体现时代性、应用性的结果。下面分4种演变情形分别予以论述。

1.“相对固定”

(1)经济布局条件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所以被较固定地放置在书的第一部分。称之为“生产力布局条件与原则”或“我国的生产布局条件”;也有的分农业布局条件和工业布局条件两部分,在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中给予详细介绍。但近几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多将其统称为“经济布局条件”放在书的最前面。

(2)物质产业地理部分。除了富有生、王钰筱、吴传钧的书中没有农业地理(吴传钧的书里重点介绍的是土地与粮食),其他的书中都有。有的书把农业地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也有的书把农业地理分为很多章节来描述,如陈敦义和胡积善的书分三章详细介绍中国农业地理(概述、条件、布局)。还有的书把农业的各个部门分别列章描述,如张迪祥的书分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五章。90年代以来的书中都是把农业地理单独设章进行介绍的。

所有版本的书都包含工业地理的介绍。安成谋与王希来的书里甚至细分为能源工业地理、原材料工业地理、机械电子工业地理、轻工业地理、乡镇工业地理、我国主要工业区六章来介绍。近十年来总体上中国经济地理介绍的工业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加入高新技术产业的介绍等。

2.“波动变化”

(1)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早期的书中基本没有涉猎此类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书设立单独的章介绍此部分内容,如安成谋和王希来,刘秀丽和潘华、马林的书。这之后其他书介绍城市的部分都集合在“城市地理”中了,单独以“规划”列章者罕见。

(2)乡镇企业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对这部分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之后如胡欣等、安成谋与王希来、刘秀丽与潘华、马林、胡欣的书里设专章介绍了乡镇企业的问题。具体包括乡镇工业的内涵及发展、乡镇工业的特点及布局、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地域组合等。近年的书很少再列单章论述乡镇企业问题了,即使涉及也仅限于乡镇企业的工业布局与改革。

(3)分区。1990年之前的书大都是把经济区列为单独一章来介绍,并分若干小节分述各个经济地理区域。而随后的书中更多的是分章介绍各“经济区”的条件、产业、城市、区域差异等,形成了各个分区的完整的经济地理描述。。1998年以后的书分区介绍所占篇幅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取消了将每一个区域列出一章的描述方式,有一些书对分区的描述有较大创新。最具有突破性的是吴传钧的书,选择了“地域范围大小不同、区域性质和特点不同、存在要害问题和发展方向不同的13个类型地区”,论述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地域差异性。1998年之后除了胡欣和鲁峰的书中介绍了经济分区以外,其的书籍都没有对此予以体现。由此可见原来的中国经济地理普遍采用的H.巴朗斯基的国家经济地理特征描述体系口”(总论一部门分论一区域)正在逐渐为多元化描述思维所取代。减少区域分析部分是一个大的趋势。

(4)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对经济特区的介绍备受关注,对经济特区介绍的书有张迪祥、李云明与谭汉林、安成谋与王希来、郑洁华、马林。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国内地的全面开放,对经济特区的介绍就减少了。

3.“由少到多”

(1)经济地理的对象与性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中,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编写的《中国经济地理讲义》只介绍了经济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随着学科发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方面的具体内容已经由简单的对象介绍扩展到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全面介绍,比较典型的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了韩淑珍和戴娟萍的书不涉及这部分内容外,其他所有版本的书籍中都有该内容出现,有的作为单独一章列出,更多的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绪论或总论来说明。

(2)第三产业。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地理的描述由少到多。如彭汝镕与李燕龙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都把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介绍。其他书对第三产业分章介绍的情况不尽相同:①旅游地理:陈敦义与胡积善的书中首先列专章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随后除了少数几本没有对这部分内容作介绍外,大部分都设专章介绍我国的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区等。②商业地理:1994年之前对商业地理做系统介绍的书籍主要有李云明和谭汉林、刘国永(对外贸易地理)、陆心贤、李润田、刘厚房。以后除了吴传钧、韩进峥、胡欣没有对商业地理单独介绍外,其他都有介绍。有的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商业地理,如王钰筱介绍了商品流通业地理、鲁峰介绍了市场结构与布局。

(3)城市地理。曹祥深首先介绍了城市地理,随后李云明与谭汉林、熊筱红与江桂清、郑洁华介绍了中心城市经济区,其他如杨武、王钰筱和戴娟平中也都介绍了中国城市地理。1998年后的书籍全部介绍了此一内容。

(4)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香港与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引起了对我国特别行政区地理的关注。如刘国永在其附录部分中介绍了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地理简况。李云明与谭汉林专章介绍了港澳地理。李润田专章介绍了港澳台地区地理,熊筱红与江桂清、郑洁华、张海如、徐加明、胡欣、戴娟萍的书都设专章介绍了港澳台的经济地理。

4.“由多到少”

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很多《中国经济地理》对这两部分内容都做了细分,将第一、第二产业内的各部门内容作以详细介绍。比如

张迪祥介绍第一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一产业地理概论、种植业生产布局、畜牧业生产布局、林业生产布局、渔业生产布局、中国农业区划概况六章。介绍第二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二产业概论、采掘工业布局、原材料工业布局、制造业工业布局、工业基地布局五章。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趋减小,远不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所以从2000年开始,大多对农业和工业地理分别各列一章作宏观论述。

三、《中国经济地理》演变规律与学科特性及时代进步提出的教材建设要求

即使是正在使用的《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其体系的计划经济背景和传统理念仍有较多遗留,虽然内容经过多次更新,但以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来衡量,依然有许多不适应之处。

1.从内容与结构演变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根据前文所列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规律来分析现有教材的不适应性,可具体认知一种相对合理的体系。对于“相对固定”演变部分的经济布局条件、农业地理、工业地理等内容,在以往教材中也大都是基本一致的,以后仍将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是篇幅不会增大。而其他三种演变将会引发出一些规律性的变化:

(1)“波动变化”演变。①对于城市规划问题和乡镇企业发展问题一度作为教材内容之一,但以后基本不再涉及了。鉴于城市是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所以应当加强城市问题的章节,侧重于中国城市地理。乡镇企业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区域产业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应放在农业系统中予以论述以便为大家所接受。②区域部分被放置在教材的后部,用若干章的大篇幅详细分析各大经济协作区的资源基础、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全国中经济地位、区域经济的内部差异与联系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可算做H.H巴朗斯基区域经济地理结构运用的典范。而新趋势应是在进行区域分析时有的放矢,突出分析区域差异的总体特征。③经济特区内容的描述,一度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书中作为创新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专门的经济特区论述已失去了早期的意义,正在使用的教材的情况是或不再讲述这部分内容,或将其放在某大区章中作为单独的一节,总的趋势是将对外开放的理念应用到整体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系统中。

(2)“由少到多”演变。①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部分的内容在以往教材中大多作为一章而存在,并分节介绍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未来中国经济地理新教材也要下气力分析第三产业发展与运行的规律,尽力将金融保险业地理、房地产业地理等补充进来。②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内容目前有的放在东南沿海大区中予以描述,也有的将其作为附录部分。分别介绍了香港、澳门、台湾自然条件的特点、经济发展的地理背景、历史发展的轨迹、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生产布局等。对于这3个地区的论述应当与前述的分区描述调整相一致,应当由注重分区的详细描述向高层次宏观考察区域差异转变。

(3)“由多到少”演变。以往教材多对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的发展与布局作十分详细的介绍,从其篇幅看是处于压缩趋势的,从结构设置看是强调产业体系的总体特征,弱化产业内各子部门的描述。新教材应继续保持这种特征,并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新型农业组织、工业园区等。

2.从学科特性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结合中国经济地理的学科特性,对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做如下分析:

(1)综合性。以往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结构性不强,各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的介绍过于琐碎,而产业间、区域间的关联性分析薄弱,各部分内容间缺少主体连贯,前后内容之间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不明显。

(2)社会性。对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多限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资源条件,对非生产力的文化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政策因素等)的关注不明显且分析薄弱,很少涉及与经济活动有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人文现象。另外,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战略问题,包括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

(3)区域性。分区部分的比重较高,但对中国经济地理内部各区域的研究多以描述性为主,资料依赖性太强,偏重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对“条块”间的联系论及很少。

(4)技术性。目前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上忽视经济过程的技术性成分,在大多数教材中关于深入研究的二次加工生成的内容涉及很少,尚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解释和解决问题。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关注还不是很多。

3.教材改革的时代使命,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与国际接轨的新要求

(1)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宏观背景下的时代使命既包括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带来的时代挑战,也包括教师的知识积累和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变。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适应时代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地位是中国经济地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仍有一大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及为数不少的财经类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中国经济地理课程。虽然各自培养目标以及对于经济地理学教学要求(难易、宽窄、重点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能反映中国经济地理内容的时代性、结构的系统性、研究的学术性。当前教材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因素。内容时代性要求以新的知识作为新教材的基础,将学术界新成果、新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新情况丰富到教材相关章节中,如WTO、新兴产业、国际关系、信息化、制度调整等。结构的系统性要求解决原有教材的非系统性问题、建立新的体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学科建设。研究学术性要求具有面向问题的意识,即由描述式说明转变为分析式说明,由普通教学型转变为学术讨论型。

(2)理论建设的学科使命。一方面,中国经济地理长期以来具有重视区域实践研究而忽视理论建设及其应用的缺陷;另一方面,充分的实践积累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地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新的教材有责任在理论应用上有所突破,形成以理论支撑的内容主线并贯穿全书,使各章节的联系更为密切,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其次,适当引入其他学科中比较成熟的新理论,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地理的深化,避免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与整体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相脱节。应用区域论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性,对克服以往教学内容结构庞杂将发挥重要作用。

(3)与国际接轨的新需求。在引进方面,教材建设应充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的经验,引进国外优秀成果的整体构思、内容体系、论述方式等。其意义在于:一是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区域经济地理领域已经作了多年的尝试,经验丰富,引进其理念与体系对我国不失为一条捷径。二是国外区域经济地理书籍所具有的不拘一格、抓住要害的特点,及其讲究专题性、各自建

立独立思维体系的特点恰恰是我国所缺少的。个性思维的引进对于改变国内教材过于平稳、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的现状意义重大。当然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同时要注重自我创新,继承和发扬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的优良传统,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地理教材。在交流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科技、贸易等与国际合作的规模愈益扩大,为经济地理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条件。要重视这种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思维的国际化,以便我国对外输出与交流成果,尽快在国际区域经济地理大舞台上扮演角色。也便于各个层次的受教育者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

四、《中国经济地理》体系的合理化设计

《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存在的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问题早已为区域经济地理学者们所关注。近些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在积极尝试构造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下面在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若干范式之后,提出一个《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框架,并论证其合理性。

1.学者们已给出的篇章结构

学者们近年来已经多次探讨了中国经济地理材体系的优化问题,下面列举几例有代表性的关于分篇的探讨予以说明。

(1)曾菊新的四篇结构(导论、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国际分工)。曾菊新(1993)在“关于改革《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新构想》一文中给出了该教材改革的构思。其出发点是遵循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并把劳动地域分工原理作为理论主线贯穿于该教材,强调了学科性质的依托、区域系统的运行、产业的布局和国际地域分工的作用,旨在增强学习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王慧的五篇结构(背景、人地关系、产业布局、地域分工、国际分工)。王慧(1998)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一文中指出了该教材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思维,同时分析了条件背景、产业系统、国内外地域分工格局等在课程中的体现,旨在强化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作用,进而增强教学面向问题、面向实践的意识。

(3)吕拉昌的四篇结构(导论、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吕拉昌(1998)在《对高师《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现代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以系统结构体系来编排的观点,同年在《对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改革的设想》一文中又对此系统结构体系进行了完善。其特色是用系统的理论编排教材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学科性质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产业与空间系统、功能系统四部分。他认为这样既有利于加强经济地理基础理论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在编排时应重视学科基本性质的延伸,重视区域研究,重视国际联系与比较,重视系统理论的应用,重视经济地域条件要素的深入探讨,重视理论的贯穿作用。

2.笔者给出的篇章结构

总结前人经验后,笔者概括出中国经济地理除了绪论(学科发展、基础理论、学科特性、学习方法等)以外的四个组成系统:条件与资源系统、产业系统、区域系统、战略系统,由此构成相应的四篇。

(1)条件与资源系统应由自然要素为主转变为人本要素为主。区域条件与资源是影响区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和,对区域条件与资源的分析是区域经济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力的转换,在教材编排时应该有意识压缩“自然条件”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扩大“社会条件”内容以表达中国经济地理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属性。①地理位置与领土是该系统的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的数理位置、海陆位置、国家位置及其相应的经济地理评价;领土演变介绍我国领土重大变化的几个时期,并分析领土现状;海洋资源则侧重于其资源特征及影响。②自然资源部分包括气候、水、耕地、植被、矿产资源5方面内容,都是分别从该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该资源对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说明。③人口因素、地域文化基础、政策和政治因素三个部分在当前我国经济地理实践中表现出了特殊的时代含义,细致说明人口数量、质量和空间特征,人口迁流,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人地关系,地域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国家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问题。这种设计与以往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相比重视了对“人”的关注,以此强调具有相似地理条件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

(2)产业系统应创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内容。产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中国经济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议题。传统的产业经济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门进行的,由于分类过细而引起了读者的质疑。随后学者们呼吁应用经济地理基本特征来描述产业,包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较以前有极大地进步,但是事实上产业如果被这种固定方式所描述将难以突出地理学的特点,使实际应用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对产业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针对其地理问题予以展开的。当然由于各产业发展过程、产业特点、地理基础、空间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描述也应有差异。①农业地理与自然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农业地理从三个问题诠释: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其生产地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地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②工业地理在我国发展阶段性明显,主要从动态的纵向工业演变过程、静态的横向工业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工业三个方面说明。③交通通信业地理主要表现为网络形态,分三个问题:以时间为序描述交通通讯的拓展范围;突出点一线一网一流的结构完善过程;比较二者的异同性,创新性地提出二者在拓展结构上的契合。④经济地理关于产业的研究还涉及到商业、旅游、保险、房地产等多个方面。鉴于商业的分散性与普遍性,注重其地区差异比较及空间结构特征,并穿插案例予以表现。鉴于旅游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及旅游业连带面广的特点,所以侧重于旅游市场的区域差异问题及其旅游区问题。保险和房地产业的经济地理研究历史较短,成果积累有限,研究内容局限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等部分。

(3)区域系统应进一步分解内部子系统。经济地理学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为了发展经济地理学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遇到了大量的区域问题,也使区域经济地理工作者得到了有利的研究环境。区域系统的研究对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从经济区划系统与行政区划系统、城市系统、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区域联系四个方面揭示我国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区划系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可缺少。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定律”或“马太效应”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难以缩小其差异,甚至会扩大,所以区划研究应加强。②城市系统是经济地域的核心,可集中分析其城市化与城市类型差异、城市分布与城市群两个问题。③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当今区域发展与比较的基本单位,基本上可以按照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战略来说明。④区域间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内涵的变化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第一,区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于自身如何,而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能力以及区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纪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因而区域研究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区域本身,而是追求区域间的统一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第三,区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区域的个体,而应加强优化区域系统的组合。区域联系部分是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及区域合作组织两个角度来说明的。

(4)战略系统应包括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两个循环,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战略是完成经济地理目标的手段之一,在战略篇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调整战略,即综合国力的增长与对策、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调整、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与优化;主要生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间的协调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开发战略:区域知识创新战略,从而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方式、前景等问题,重在突出中国经济地理的战略性指示及决策作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

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凯里学院 经济地理学课程 教学范式 改革

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不乏西方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1]。在国内,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主干课程。凯里学院地理专业将其作为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建设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其他课程模块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但目前教学范式明显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凯里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经济地理学课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是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2]。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展经济地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模式方面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3-5],案例教学法[4]及选择院校所在地的案例[6,7]、参与式[8]、讨论方法[9]、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与实地调研相结合[10],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原则的案例教学方法[11];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指出应该加强教材选择、实践环节、课堂设计[12]。张伟等指出应该从教学内容、方法、管理[13]等方面改革;蔡靖方等指出从教学内容、方法和实践环节[14]方面改革;郑伟民等指出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课程体系建设[15]等方面改革;李国平指出从教案和教法[16]方面改革;张守忠等指出从教学思想、考核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17]等方面改革。纵观上述研究,分别从存在问题、教学内容、方法、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比较宏观,整体系统的研究及具体到章节的研究缺乏,特别是结合贵州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时代发展要求和课程特点的研究缺乏,故是本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成果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经济地理学课程传统教学范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意识体现不足。

长期以来,课程组的教师没有到基层相关部門进行经济管理与发展规划的经历,造成在实践运用方面指导能力不足。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理念落后,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课后让学生独立或者分组探究少量问题。所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体现不足,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表达权与主动性等机会少。

1.2课程目标执行不力。

经济地理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传递”“综合应用”和“拓展创造”。长期以来,课程重视课堂知识传递,占据大部分时间,综合应用和拓展创造花费时间比较少。

1.3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启发式结合,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控制,讨论课不多,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和主动性的方法少。借助“互联网+”平台少,例如学校网上教育平台,虽然建设完成,但是运用比较少,所以手段落后。

1.4课程实践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只安排人文地理学为期一周的区域经济地理实习,时间短,深入企业(公司)及区域经济调查的深度不够,导致学生获得的感受认识不足,实习效果不够理想。野外实习指导资料不足,没有出版的实习指导书。实习线路单一,典型性和畅通性不足,实习点比较少,只局限于黔东南州境内,成功的企业及成功的区域经济模式较少。造成学生实习成果-实习报告普遍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

1.5教学评价应用与创新考核不足。

长期以来,经济地理学课程采用任课教师出题的方式。目前课程评价采用平时、期中、期末考核及实习报告及汇报结合的方式,应用与创新考核不足,例如期末试卷死记硬背的名词解释题和问答题目的分值一般占80%,而考查学生能力的分析或者案例题目分值占20%。

1.6课程边界比较窄。

课程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少,例如没有导学案等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以作业为主,并且作业次数较少,一般每学期4次,所以课程边界较窄。

1.7教学内容丰富与拓展存在不足。

首先,凯里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从2007年招生以来,经济地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以李小健教授等编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为主要内容,但是该教材内容有些陈旧,并且结合实际区域性不强,教材内容主要是对知识和理论系统的叙述,对“怎么办?”方面的内容展现与案例分析比较少,造成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不足。以往教学中虽然有案例、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优秀的案例不足,没有充分利用课外书籍、科研论文、图片视频、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丰富与拓展学习内容。

1.8教学条件存在不足。

2017年之前,该课程建设未获得资金投入。虽然通过努力,2017年申请并且获贵州省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立项和2018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立项,但是刚开始建设,课程实习基地缺乏资金投入,只局限于本区域实习,实习指导资料不足。

1.9课程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3人,虽然基础条件比较好,但没有到经济部门实践的经历,参与国家经济部门规划工作比较少,造成实践指导不强。同时,在实习指导方面,经济管理方面的人员指导比较少。

1.10学生应用能力存在不足。

由于多方面原因叠加与影响,经济地理学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整体功能差,特别是经济地理学课程涉及经济学问题,没有开设经济学基础方面的课程,造成学生在理解经济地理学知识与理论方面存在不足,运用知识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能力水平低。

2.革理念及思路

2.1解决教学理念落后问题。

要求教师树立良好教学理念,应该针对教师和学生加大宣传力度。到省内外范式改革做得好的学校考察与学习交流,请求指导。范式教学改革需要学生做的工作比較多,“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表达权;让学生主动探究,独立解决问题,故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投入,要在学生中深入宣传。同时,在考评与教学监督评价体系中充分体现这一理念与要求,将教师是否能够贯彻这一理念作为评价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2.2解决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执行不力问题。

完善教学大纲,确定好课程教学章节的教学目标“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严格执行;同时,教学督导组加强督导与检查力度。加强案例教学,在适当章节积极开展拓展创造目标方面训练,利用探究法等方法,使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增加综合应用和拓展创造训练时间。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校级及以上的结合区域发展的经济地理方面级别的课题申报,获得立项,开展课题研究。

2.3解决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问题。

在教学中加强讨论课、探究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加强教学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学。

2.4解决课程实践时间短,单一,质量不够高问题。

首先,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建议实习时间增加到两周以上。加强实习设计与准备,加强指导,特别是基层专家的指导,使学生深入基地开展实习;其次,加强经费投入,加强实习基地相关经济地理问题研究,发表一批专业论文,撰写及出版指导书,丰富基地学习材料。加强野外实习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开展专题调查与实习,使实习更具备实用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实习线路建设,省内与省外结合,选择典型与成功的企业和区域建设基地。

2.5解决教学评价体系在应用与创新考核方面不足的问题。

完善评价体系,特别是加强应用与创新方面的考核。期初布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期末上交1篇经济地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按照50%的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同时通过课题申报、获得立项的或者发表经济地理方面论文的,可以计入成绩。期末考试试题应该增加灵活应用方面的题目的分值,占50%左右。

2.6解决课程边界比较窄,以课堂为主的问题。

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学,加强课前与课后学习安排与辅导,加强课后探讨与实践,加强导学案的建设和运用。

2.7解决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问题。

积极开展教材撰写与出版工作,保证内容与时俱进,内容上,理论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除了课本知识外,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科研论文、经济地理杂志等阅读材料,拓展课程资源。具体就是教师课前列出文献清单,要求学生下载阅读,并且课堂检查。同时,教师及时把国内外教研成果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扩大教学内容信息量。

2.8解决教学条件不足。

积极利用2017年贵州省级“经济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和2018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资金,开展建设。增加实习基地资金投入,开展基地实习指导书的撰写和出版,加强对实习基地的深入调查与立项目,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加强试题题库建设,加强课程网上平台建设。除了开展本区域的实习基地建设网,还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州外区域实习基地的考察与建设工作。

2.9解决课程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足。

积极开展教师到基层部门挂职锻炼工作,例如到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县和乡镇或者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挂职,参与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坚持“走出去”的开放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参加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例如州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等工作,提高能力。同时,聘请经济第一线的经济管理人员为指导教师,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积极加强经济地理方面的课题申报与立项,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能力。

3.内容设计与具体实施

以李小建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教材[18-19]为参考,结合黔东南及西南地区的基本情况、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设计以下内容。

3.1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课程体系、发展历史及发展特点与趋势、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及课程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及要求,以及初步了解通过学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等内容。故该章主要是“知识传递”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故范式改革目标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内容拓展。具体是:采用讲授方法,讲清楚研究对象、课程体系、发展历史及发展特点与趋势;同时,收集资料、案例进行教学,讲清楚中国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课程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学习?通过地理专业历届在经济地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例如毕业论文,课题等,以及课程教学团队在经济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现,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

3.2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影响,该章内容包括要素、环境、交通及信息对区位的影响及区位质量提高途径。本章实质是人地关系问题,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具体是: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思考题,学生课前结合思考题自学,教师课堂上答疑解惑等,同时以案例进行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实现前面两个目标。最后的目标,利用探究法,通过课后布置探讨问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写出讨论稿,例如以黔东南州或者贵州及其他区域为例,分析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区位质量提升探讨,在课堂上教师组织讨论与总结完成。另外,还可以开展定量的评价研究。

3.3第三章经济区位理论,该章内容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及行为区位理论和商业与服务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和“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例如基于农业区位理论黔东南的农业生产布局探讨;基于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黔东南的农业生产布局探讨;分组开展对凯里市城区的相关银行、药店、酒店、肯德基的区位选择调查与分析,然后交流汇报与总结。

3.4第四章企业(公司)公司区位,该章内容有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与跨国公司区位的区位选择。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及教学内容拓展。具体是: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思考题和相关公司的区位选择的资料,学生结合思考题与资料课前自学,教师课堂上答疑解惑等,案例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以身边的跨国公司(例如德克士、肯德基)和多部门公司为调查对象,开展区位调查与汇报交流。

3.5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该章内容包括: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演進理论及合理性评价、区域空间结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理论等内容。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具体是: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思考题,学生课前结合思考题自学,课堂上教师检查与提问,案例教学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目标通过课后布置探讨问题,要求学生开展调查收集资料写出讨论稿,例如工业化对黔东南苗乡侗寨的影响实证调查与分析;黔东南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贵州省区域产业演变与评价研究,然后讨论与总结。

3.6第六章区域经济发展,该章内容主要有区域经济增长的度量、经济增长理论与区域产业集群、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支撑及环境协调性分析、区域发展与人才科技支撑分析;农业与休闲农业经济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与西南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大数据产业与区域发展、大健康产业与区域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与发展、企业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等。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课前给学生学习思考题目,学生结合思考题自学,课堂上结合思考题,教师提问,同时用案例教学,最后目标利用探究法,课后布置探讨问题开展调查完成。例如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炉山工业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考,黔东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与措施;黔东南乡村振兴制约因素与对策,黔东南产业与技术精准扶贫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黔东南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支撑分析、黔东南区域发展与人才科技支撑分析;黔东南农业与休闲农业经济发展、黔东南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黔东南工业经济发展、黔东南服务业的发展;黔东南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贵州大数据产业与区域发展、贵州大健康产业与区域发展、贵州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黔东南产业精准扶贫与发展、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黔东南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等,然后汇报与讨论与总结。

3.7第七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结构,该章内容包括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联系和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西南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互动发展、黔东南州的县与县之间协作发展。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具体是: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布置思考题,学生课前结合思考题自学,课堂上教师检查与提问,案例教学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这样可以实现前面两个目标。最后的目标课后布置探讨问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写出讨论稿,以贵州省区域为例,研究分析其差异,推出调控对策:黔东南与长三角及珠三角的联系与协调发展等,然后讨论与总结。

3.8第八章经济活动全球化,该章内容包括全球化的影响和特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全球化的产业分析和全球化的区域影响、民族落后地区全球化问题探讨。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给学生学习思考题目,布置学生结合思考题自学,课堂上答疑解惑等,同时加强案例教学,最后的目标通过利用探究法,课后布置探讨问题完成,开展调查,例如经济全球化对黔东南州的影响调查研究,然后讨论与总结。

3.9第八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该章内容主要是调查法、数量分析方法和GIS分析方法。该章包括“知识传递”目标、“综合应用”目标、“拓展创造”目标。故范式改革目标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边界)运用与“拓展创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前两部分任务,最后目标通过利用探究法,安排野外考察实习,结合实习考察,开展经济地理学问题探讨研究,例如,围绕企业调查分析方法、经济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方法和经济地理学GIS分析方法。要求利用上述研究方法,对考察实习中的经济地理问题进行深程度探讨与分析,最后交出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论文,开展讨论与教师点评与修改,选择优秀的论文发表。

参考文献:

[1]曾刚,孔翔.国外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2(6):89-93.

[2]李桂荣,戎来.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7(2):83-86.

[3]李小建,罗庆,陈德广,等.“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17-20.

[4]李景霞.“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4):118-120.

[5]李大勇.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224-226.

[6]张守忠,齐艳红,王俊杰,等.基于案例教学的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學报,2014,29(10):98-102.

[7]刘晓春.基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的唐山师范学院经济地理学教学模式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26-129.

[8]黄珺嫦,蔚霖,张亚丽.参与式教学法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的尝试[J].科学之友,2010(4):134-135.

[9]李孝坤,尹珂,高鑫.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时空,2012,8(8):96-101.

[10]彭宝玉.大数据时代经济地理学教学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2):133-136.

[11]刘晓春.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河北省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企业,2014(5):111-113.

[12]曾刚,孔翔.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9(4):48-51.

[13]张伟,凌皎姣.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以“经济地理学”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2):179-184.

[14]蔡靖方,阳平芬.高师本科地理专业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刍议[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83-85.

[15]郑伟民,杨诗源.高校地理学科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5):109-113.

[16]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124-128.

[17]张守忠,胡囡,王兰霞.基于CDIO理念的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2):73-76.

[18]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9]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贵州省“经济地理学—流课程建设项目”的子课题(YLKC1802)。

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经济地理已经成为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高职教学阶段,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如何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成为教师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的各种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是合理并符合教学实践的授课方法,物流经济地理作为高职教学新兴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培养拥有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急迫需求。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讨论教学法

高职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物流问题进行辩论、探讨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教师需要结合物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高职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高职学生对于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认识,并且还能够在对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从而对物流经济地理产生综合性的深层次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讨论的课堂主题,讨论的主题应该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尽可能地贴近理论知识的关键点和实践中的热点,进而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使得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且能够步步深入。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大胆地发表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解决,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同见解,要进行详细的辩证和分析。此外,教師还应该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效果,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现实存在的真实场景进行典型化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教学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与实践经济活动联系比较紧密的综合性学科,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将会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物流布局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形成完美的教学案例。通过对现实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

在采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现实、具有代表性、难度合适的实践案例,把各个理论知识点穿插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案例最好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吸引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使学生对课堂的教授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理论知识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尽可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案例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充分的理解,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实习教学法

实习教学法是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从而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实习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把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快速消化。实习教学法一般都是在课堂外或者是学校外面进行,高职学校在物流经济地理学科设置时,可以设置相关的实习教学周,教师应该根据实习周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相关的实习任务,并且规定任务完成的具体时间。比如,可以组织高职学生对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对不同农产品的流向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物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还应该归纳出存在问题的特点,最终制定出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案;还可以组织学生联系当地运营状况良好的物流公司,对物理公司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并且要求学生上交实习调研报告,教师结合实习报告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最佳的解决措施,这样就可以达到实习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 结语

物流经济地理是比较全新的教学领域,对于物流经济地理已经出现了诸多的新思维和观点,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洞悉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国楠,吴晓晨.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改革之浅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1).

[2]杨晓楼.高职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

作者简介:

段铁红,吉林省松原市,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地理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新型城镇化与两类区域产业转移:演化与交互作用机制

3、黑龙江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5、统筹城乡发展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6、新疆新生代定居牧民非农牧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西部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发展分析

8、基于生态理念的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9、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民革提案目录一览

10、论我国城镇规划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1、欠发达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2、基于熵值法的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1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14、基于高考背景下分析高中地理复习的模式

15、山东省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分析

16、关于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17、基于生态文明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转型

18、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19、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依托构建新型城镇化

2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测度

22、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研究回顾与分析

23、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

24、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25、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

26、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趋势探讨

2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8、就地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29、沧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30、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的国际比较

31、也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32、都市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的视角转换

33、新课标高中人文地理概念解析的思维导向

34、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3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36、基于CiteSpace的近20年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热点分析

37、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模式动力与保障

38、多层次城镇化体系构建与推进探讨

39、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40、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内在逻辑及实现途径

41、西双版纳州城镇化现状及对策探讨

42、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型小城镇建构策略研究

4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述评

44、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分析

45、我国人口、社会、经济、生态城镇化测度及其耦合协调性

4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分析

47、城镇建设规划现状与发展构想分析

48、地理信息国情监测问题探析

49、推进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上一篇:小学略读课文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应用心理学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