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论文范文

2022-05-1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第一篇:文化建筑论文范文

从建筑细节看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选取岭南建筑的典型个案,来梳理挖掘在岭南建筑细节上所具有的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的表象,揭示出岭南建筑所独具的“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个性。最后探索岭南建筑细节的发展启示,讨论有关岭南建筑的保护、规划和建设措施。

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吹袭。因此傳统的建筑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建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第二阶段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简屋和商业骑楼建筑;第三阶段是西洋建筑的传入,中外建筑师将中西建筑融合起来;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建筑技术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现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新风格。涌现出以佘畯南、莫伯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中青岭南派建筑大师。广州的岭南建筑有许多代表作。余荫山房、小画舫斋、陈家祠、西关大屋、竹筒屋、商业骑楼建筑等都充分表现岭南城市的风貌。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广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诸如北园酒家、泮溪酒家、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山双溪别墅等一大批园林宾馆和酒店,它们都是现代岭南建筑的优秀作品。

一.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岭南传统建筑

1.岭南茶楼建筑

广州有许多传统的茶楼,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陶陶居、莲香楼、惠如楼、成珠楼等。茶楼的布局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楼为普通客座,后楼为雅座,有的茶楼的中部还设有岭南庭院,外部装修或中或西,或中西结合。内部则用门罩、槅扇分隔空间,装修极富岭南传统情调。广州茶楼建筑外观形式是折中糅合的多样化,或偏重传统特色,或模仿西洋古典风格,形成岭南特有的形式,也为广州市井风情增添风采,是岭南文化的一大特色。

惠如楼原址位于中山五路,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广州历史悠久,最具岭南特色的茶楼之一,素以传统粤菜、精美点心和龙凤礼饼驰名。原惠如楼建筑外观为三层,首层门前为骑楼。二层外立面采用四柱三拱券形式,柱用爱奥尼式,外置凸出的半圆阳台,有西洋巴洛克建筑的风韵。三层前方为一平台,可观街景。全楼外立面采用西洋巴洛克风格装饰,楼内装饰却是岭南传统风格。楼内南北两面几乎全部采用中式落地长窗和仿满洲窗,通风采光极佳,冬暖夏凉。三楼大厅中部由东至西从楼顶设一下垂的花阴装饰,图案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金光闪闪。各厅堂挂以名人字画,处身其间品茗,其乐无穷。然而,随着广州城建的发展,百年茶楼在数年前的旧城改造中被拆毁,令人惋惜不已。

2、竹筒屋

在19世纪后期,广州的竹筒屋仍然保持着岭南传统特色。也就是说面窄而进深大,进深常达12米以上;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进深的加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看似为一层,因屋高达四五米,故常设夹层和增设楼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那时亦出现前部为单层,中、后部为二层的竹筒屋。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广州的竹筒屋也发生了变化。层数增加,出现二三层,甚至四层的建筑,楼层和门楣的梁和过梁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水泥制造,以混凝土代替砖木结构,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屋顶改为平顶。人称这种竹简屋为“洋楼”。

3、商业骑楼建筑

商业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本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广州较早的“骑楼”建于一德路,石室一带。“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骑楼”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得以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广招顾客。所以这种建筑,一时风靡全城,逐步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4、五邑侨乡祠堂建筑

五邑侨乡一些祠堂建筑也做到中西合璧,更是难能可贵,这是对几千年的封建神权传统宗法思想的一大冲击。开平荻海的余氏风采堂最令人称绝。风采堂外观为岭南传统祠堂建筑式样,但主厅堂的“风采堂”则有浓郁的西洋风情,堂前的拜厅有四根铁柱,其铁花装饰图案有伊斯兰建筑的神韵;柱头融合了爱奥尼克式和科林斯式的花式,檐底托板具有明显的巴洛克式痕迹。风采堂后面的建筑“风采楼”更是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此外,塘口镇强亚村委会子宅村的九二方公祠,台山端芬镇曹凹村的曹氏宗祠,山后村的梅氏祠堂等都是这种中西结合的典型建筑,成为侨乡民风开放的又一佐证。

二.岭南地域上的西洋古典建筑

沙面位于广州的城西,与老城区只有一条小涌之隔,形成独立的小岛。沙面的建筑多为砖木、砖石结构,其建筑形式大部分为西洋风格,所以人们把沙面称作西洋建筑群。一些专家认为,沙面西洋建筑形式可分为新古典式、折中主义式、券廊式和仿哥特式等。沙面的整体规划一直强烈的保留着西方建筑规划的思想。建筑群最外围是环岛路,中间是纵横交错的笔直小路,采用网格状的布局,建筑群布置在两周。岛的中心地区还布置了比较宽的绿化带,加以点状的雕塑和小品,人们可在绿化带里随意休憩。

三.西方建筑师在岭南地域的作品

位于康乐园西北区的哲生堂,建于1931年,是以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字命名的。从外观上看,三层的建筑相当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绿瓦蓝脊,脊端及檐端饰有岭南传统建筑的人兽像,红砖外墙映衬着古朴凝重的拱形门,到了二层颜色突然换成明黄,饰以红色圆柱,栏杆则镶嵌以翠蓝琉璃通花砖,色彩对比十分强烈。远远望去,哲生堂如同一座华丽而庄严的庙宇,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 虽然外表很‘中国’,可是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当中把握到,这并非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可以从康乐园的许多红楼身上发现,西方建筑师在模仿中总会加入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更灵动的想法。比如西北区542号的八角亭,蓝瓦脊、绿瓦面、绿瓦花窗、宝蓝琉璃瓦屋顶的它,浑身都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气息。八角亭的亭尖是一盘水果的造型,水果的正中是一只肥美的田螺。这样的造型在中国古典建筑中是无法找到的,眼尖的建筑学者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亭子也一定属于舶来之品。 为了更具实用性,西方建筑师也会将西方建筑中一些适合岭南地域特色的建筑细节引入进来。比如屋顶上部更加完善的雨水输送管道、再比如房屋内部更加科学的采光和防潮设计。

四.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岭南建筑风格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入,广州的居住建筑也出现了西方屋式。由于受到欧美西化的影响,广州传统的西关大屋、竹筒屋等民族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相糅合,也出现了新型的花园式洋楼。

东山一带,上世纪初还是广州郊外荒野之地。从19l5年开始,一些广东籍华侨开始在这里建置房产。民国时军政官僚也纷纷到此营建别墅和官邸。于是,东山一带,尤以新河浦为代表出现了许多时髦、豪华的花园式住宅和洋房。此后逐渐扩展到农林上路、农林下路和梅花村一带,那些地方相继建设了许多吸取欧美各类别墅形式与广州地方传统建筑特点相结合的新型民居建筑群,即花园式洋楼。

东山花园式洋楼一改传统建筑“青砖石脚”西关大屋的格调,又有别于“开间窄、进深大”的竹筒屋的布局。这些花园式洋楼具有下列的特色: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大多有古典柱式,也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建筑面积较大;平面不规整,布局灵活多样,一般为二三层,前后有庭院;建筑大多有柱式门廊,若无门廊,则在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近似欧洲的乡间别墅;室内精心装修,地面一般都铺以优质水泥花阶砖。

东山花园式洋楼大体分为两类型:一种是花园别墅式,前后有庭院,主楼多为二三层,外墙用红砖砌筑,水泥钢筋结构,多采用仿罗马、希腊等形式,门廊入口处采用券拱形式和山花顶,形式新颖,副楼多为平顶,清水红砖勾缝外墙,装饰稍逊色;另一种是建筑线条简练,装饰简洁,外墙用红砖砌筑,楼上筑阳台或前廊,室内明亮宽敞,地板铺水泥花阶砖,柚木门窗,主楼前设小庭院。

东山侨房建筑面积一般比较大,普遍为二三层,前后有庭院,多用坚实的钢筋混凝土和南岗红砖建造,建筑形式多为西洋古典式,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室内装饰较好,地面多铺进口优质水泥花阶砖,还有壁炉。东山一带民居建筑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中西合璧,融岭南建筑和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这些建筑多有西方建筑中的柱式门廊,形式也比较开放,平面布局灵活多样,不像中国古建筑有那么多的规矩,需要遮了一层又一层,比如照壁。而窗户有时则设计得颇具岭南特色。”小洋楼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豪门的府邸式建筑有很大不同,此外东山的侨房中,也有少数不设门廊,而是从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略似欧洲乡间别墅,有些屋顶有刻字表明年代。

五.岭南建筑细节的发展启示

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带来兼容性,岭南文化对各种外来文化一直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从文化的国际交流的视野考察,岭南文化融贯着中西文化的特色,包含着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同时,岭南文化也十分注重外来文化与岭南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相互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独特之处。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通过建筑细部来充实建筑形象;用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精心设计的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一定的建筑文化及其细部处理是和一定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是对建筑材料的独特领悟。新的建筑材料的涌现为我们塑造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了更加廣阔的可能性。如果说以前是用砖、木、石的民族建筑,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去塑现代的、民族的建筑文化。这些是古人所没有做过的,靠抄袭、拿来现有的、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做的只有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会与建筑遗产与传统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分析那些成功的建筑实例,从中受到启发,取其精髓,汲取营养,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追求建筑的文化性,并不等于用过去落后的技术手段重建旧时代的建筑,而是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技术去建造这一历史时期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文化特点的建筑,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得以正确表达和延续。

作者:严小莹

第二篇:建筑文化与建筑环境

摘要: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建筑文化 ;建筑环境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富含了无数智慧的结晶。新时期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既要保持建筑设计的基础功能,也要在此基础上追求生态环境与当地文化的地域性结合。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 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禪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结语

综上,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在建筑设计时形体美要考虑,还要以生态学的角度来发现建筑的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被努力创造的同时也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艺术主旨不仅要创造出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美术大观,2012(9):146-146.

[2]卓琪淞,汪海鸥.浅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住宅科技,2015(4):41-43.

[3]潘嘉敏.传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13.

作者:王升阳

第三篇: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给建筑设计不断地带来了新的观念。建筑室内功能、室内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日益缩短,本文结合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探讨了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建筑文化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风格;文化

建筑是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历史渊源结合体。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水准。并且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如何把握时代的变革,积极引导全新的设计风格,这需要建筑设计师用全新的理念与创新意识去面对。

1 建筑文化的内涵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内核”文化是指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古老的、纯种的、发育完善而自生根的文化;而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文化,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它是年青的、非纯种的,发育尚不完全,也非自生根的文化。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当我们起越一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建筑文化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前进、更新。其发展、更新有两条途径,一是靠“内核”的裂变或聚变而产生巨大能量推动自生的更新变化,由于其动力来自于内核本质结构之中,因此其变化是主动的、有秩序的,它与自生文化的关系也是一致的、和谐的。例如另一种途径是靠“外缘”文化的影响。“外缘”文化的作用一开始可能是生硬的、被动的、无秩序的,但通过长期对内核文化的冲撞和渗透,推动“内核”文化发生相适应的转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两条途径往往是同时存在,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实现实质性的升华。

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吸收、包容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其恰到好处地融汇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外缘”,继而逐步向“内核”转化,更是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这种对异文化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将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意义和生命力的新建筑。

现代建筑使用的物质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它可以容易自然地表现以“石”材为主,西方建筑“凝重”的文化特征,但通过钢筋混凝土来刻画表现木构架的造型形式,难以从本质上表现日本建筑特有的“轻盈”文化特征,日本建筑师通过钢、木、混凝土的复合型现代建筑材料,综合运用结构形式的表现,尤其是对细部构造的大量研究,将日本的建筑文化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成功地实现了文化的“外缘”向“内核”的转化。

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缘”向“内核”文化的成功转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华夏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内核质量亦趋庞大,表现出了巨大的独立性、純正性和遗传性。在为悠远的历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时,这种“内核”文化又显得负荷过重、进程缓慢,对外来文化的反应能力及接纳能力相对不足。因此为摆脱其自身文化“内核”过于负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納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精华,并将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核”之中,并加速实现这一转化,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将要不懈努力的。

2 对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

2.1 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2.2 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建筑文化的发展。新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新的建筑理论的发展,在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一系列新型建筑材料在应用科学技术中诞生。 在现代化建筑建设中,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品的物质属性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更富有文化气息,建筑师们则需要研究时代的新需求,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享用的现代化建筑和室内设计。

作者简介:

张龙龙,身份证号码:410527198806015413

作者:张龙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欧美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产品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