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码转换范文

2024-05-05

英汉语码转换范文(精选7篇)

英汉语码转换 第1篇

随着交流方式变得越来越广泛, 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之间的接触愈趋频繁。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 双语或多语社区中经常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开始引起西方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我国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研究者们从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等学科领域, 探讨交际中第一语言 (L1) 和第二语言 (L2) 之间或者标准语与方言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语篇模式、转换机制等。作为新事物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大学生对新的语言形式的接受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学校园开放的学习交流环境, 英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成为大学生交际的一大特点。本文以大学校园里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 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的语码转换现象。

2. 文献综述

在Jef Verschueren提出新的语言顺应论之后, 我国学者于国栋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分别是为了要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该理论和模式一出现就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 他们关于顺应论对语码转换的影响作了相关研究。但是用此理论研究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较少。比如, 湖南的朱丽、山东大学的滕延江都只是用顺应理论概括地分析了各种语码转换现象;东南大学的王丽娜从心理动机和表达动机方面阐释大学生语码转换, 哈尔滨工大的蒋红梅则从模因论角度分析校园语码转换, 但他们并未从顺应论角度分析。他们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用顺应论仅分析大学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很少有人涉及。

3. 语码转换的定义

关于语码转换这个术语, 研究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该现象的认识进行定义,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事实:直到今天依然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但总的来说, 可以把这些定义大致分成三类: (1) 认为语码转换 (code switching) 与语码混用 (code mixing) 之间存在区别; (2) 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没有什么区别; (3) 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不置可否。

那些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之间存在区别的研究者的认知基础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 (linguistic units) 或者说语言结构 (linguistic structure) 的理解。通常他们用语码转换来指称句间的转换 (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 , 用语码混用来指称句内的转换 (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所以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 (clause boundary) , 而语码混用发生在句子内部。这种区分无疑揭示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在结构方面的差异, 但是这种仅仅从结构和转换发生的位置来界定术语的做法往往无法面对所有的反例。David Li曾说过, 在 (句间) 语码转换和 (句内) 语码混用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域。所以说, 这种区分在某些特殊的研究情景下 (比如在寻求转换的语法限制方面) 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但是这样的区分在研究转换的功能或心理动机时没有必要了。正如Myers-Scotton所讲:“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确牵涉到不同的语法限制, 但是它们却有着相似的社会功能, 所以它们属于同一框架。”[1]

也有一些学者放弃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区语码转换研究述评的区别, 这些学者也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用语码转换来概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 大多数学者都属于这一类。比如Verschueren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变化, 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受人青睐的策略。另一类用语码混用来囊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

上述这些学者们对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不加区别, 原因有二:首先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作这样的区分, 以免引起术语方面的混乱;其次是在研究这种语言现象的功能时就更不必要了。比如Myers-Scotton就不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 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 而且认为没有必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术语。

另外, 还有一些学者对于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之间的区别不置可否, 比如Tay就似乎一方面承认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在理论上的区别, 另一方面又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我国学者何自然、于国栋等人认为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区分开来的确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 但是在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交际功能时就没有必要了。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校园用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因此下文所谈的语码转换包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 不再讨论这两者间的区别, 而只使用语码转换一词。

4. 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论研究

语用学是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语言运用和理解作动态研究的一门学科。语用学研究的基本因素是语境和话语意义, 即依赖语境的话语隐含意义。从单一的角度所进行语码转换研究都只能揭示其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和内容, 而语用学的方法则可以作出较为充分的描述和阐释。另外, 语用研究的特点是它的动态性, 它揭示的是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 而不仅是对语言现象简单地作出描述, 语用学把语言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结合了起来。过去的语码转换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多, 即使有个别的解释性的研究, 也往往较为片面, 而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将各个领域的不同理论与语用学的基本观点相融合, 提供一个包括语言、社会、认知和文化等在内的理论模式。

顺应论是从全新的视角来考虑语言的使用的一种理论, 为语用学整体理论的构造提供了新的思路。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 说到底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2]。即语言运用就是“选择—顺应”的理论模式, 这是一个兼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理论, 所以它可以用来进行语码转换的研究。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既有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次上的选择, 如语音、语调、语码、词汇或语法结构等的选择, 也有语言策略的选择。语言使用过程中所作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 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而作出某种顺应。人们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 (variability) 、商讨性 (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这三个特征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 它们使人类能动态地使用语言。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核心, 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语码转换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进行的。语码转换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目的和动机。毫无疑问,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顺应, 有利于交际, 有利于生存, 而为了实现这种目的, 语言使用者采用一定的交际策略, 语码转换就是其中的一种交际技能、一种语言策略。我国学者于国栋认为语码转换者主要是为了要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讨论顺应模式中的校园语码转换。

4.1 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使用的顺应

语言和语码都是和一定的地区、群体、活动或功能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的交际中, 如果某一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 而不存在于另一语言之中, 那么当这两种语言互相接触时, 就会出现语码转换或语言借用现象。语言使用者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相应地顺应语言现实, 使用语码转换或语言借用策略, 以实现交际目的。因为其中的一种语言弥补了另外一种语言在这个方面的一个空缺。

例1.A:你明白老师讲的MLA与APA格式的区别了吗?

B:明白啊!老师不是都讲得很清楚了吗?

例2.A:你的电脑装的什么系统啊?

B:Windows 2000。

A:不会吧, 现在都用Window XP了。你应该快点up-date!

B:没事, 二手电脑, MSN和QQ什么的能用就行了

例3.A:你们的presentation做过了吗?

B:上周做的, 不过report还没有写。

对于懂得英文的在校大学生来说, 在对话中用英语表达有时比翻译过来更适宜、更直接、更方便。这样既可以省略这一步骤, 而且还能避免因翻译不当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现象。这表明语码转换是由寻找最简便的表达方式的愿望所激发的。也就是说, 语码转换的运用受表达思想时所需付出的努力或者所经受的压力的影响, 因为操双语者总是倾向于使用最不需要努力或者决定的语码或形式, 或者说尽可能地少费力气来完成交际任务。语言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和交际目标的一致性。所以为了顺应当前的语境因素和宏观语境因素的制约, 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会顺应这样的语言显示, 动态地选择符合自己交际目的的语言。

4.2 语码转换是对社会规范的顺应

对社会规范的顺应是指对社会文化, 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的顺应。在一个多语社会里, 一个人使用语言即意味着他选择了一种语言。要解释转换的原因意味着将转换看成是说话人的外延。也就是说, 要说明谈话主题与谈话者及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 而正是这种关系, 才使选择用语获得了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看, 在典型的双语语言环境中, 按照语言功能可分为语言的语言高变体 (high variety) 和低变体 (low variety) 。这两种变体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社会场合, 如在教堂、学校等较正式的场合需要选择高变体, 而在家中、朋友之间谈话等非正式场合一般选择低变体。为了顺应社会规范, 语码转换成为说话者在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策略, 因为它可以承担很多的交际功能。如避免社会性的尴尬、回避社会禁忌等作用。

如: (两研究生在校园里的谈话)

A:今天课上朱老师说在写论文acknowledgment时要注意什么?

B:他说教授一词不能简写。

A:写成Pro.为什么不行?

B:因为那会让人联想起prostitute.

例2.A:你看前面那女孩穿得好sexy奥!

B:那也太open了吧, bra都露出来了。我可接受不了!

这两个例子都是走在校园里时双方的对话, 在公开场合, 特别像学校这样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毫无顾忌地讨论像prostitute, bra等这样的词语显然是不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上例中的对话顺应社会规约, 改用英语这样一种低变体, 有效地把对话局限于两人之间, 回避了社会禁忌, 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

4.3 语码转换是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语用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动机主要在于解释说话人进行语码转换的原因和所达到的语用修辞效果。其实语码转换的目的或重新明确一种更适合交谈性质的不同社会场景, 或不断更换语码以避免明确交谈的社会性质。这样就把语码转换看作一种能动的策略, 每次语码转换总是对先前那一种姿态的某种程度的否认。所以语码转换是一种反应态度转换的一种标志。试举例如下:

A:今天周末, 一起去看电影吧!

B:Sorry, I’d love to, 但是下周要交的paper我还没有finish.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A:Ok, 那我走了啊!

B从心理上是很感谢A邀请他的, 可是由于忙于工作而不能去, B并不愿意伤害A的面子或者打击A的热情, 所以他顺应这样的一种心理, 通过语码转换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

又如:甲:我要的苹果你帮我买了吗?”

乙:不好意思啊, 超市苹果卖光了!

甲:啊……, 没了呀?!…… (暂停片刻)

甲:Anyway, 还是要谢谢你。

乙没帮甲买到苹果, 甲有点埋怨, 气氛有点尴尬, 甲马上挑了个英语单词缓和了自己的语气, 也作了个转折, 语码转换起到了很好的调节语气氛围的作用。

5. 结语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 语码转换一直得到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研究者们常从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及人类学等领域, 来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双语社会自然语言交际中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或标准语与方言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语用功能和心理过程等。而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将各个领域的不同理论与语用学的基本观点相融合, 提供一个包括语言、社会、认知和文化等在内的理论模式。校园中的语码转换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校园的英汉语码转换, 证明了顺应理论的可操作性, 验证了校园的语码转换正是顺应了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一种有效的交际技能和语言策略。文章加深了人们对顺应理论的认识, 但也存在着语料量较小、不成系统等问题。若以后能将其用于其他领域内的语言现象分析, 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信会有更好的发展。

摘要:作为社会语言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语码转换研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学校园是研究语码转换的天然场所, 校园语码转换同样是一种交际技能、一种语言策略, 产生转换的动因符合顺应理论。大学校园语码转换主要有三大动因:对语言现实使用的顺应、对社会规范的顺应及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英汉语码转换 第2篇

[关键词]语码转换 自然教学法 输入假设 情感过滤假设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47

一、引言

在英语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国内英语教学已经摆脱了单纯依靠母语进行教学的窘境。最早的翻译比较法认为,母语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基础,二语习得离不开母语,而自然教学法则主张完全排斥母语。母语对于二语的习得的影响上负迁移大于正迁移;这一论断似乎更加说明在自然教学法为主的二语课堂上,母语的使用仍是禁忌。具体到国内英语课堂上,使用部分汉语进行教学,教师至少会被贴上不专业的标签。

二、自然教学法VS英汉语码转换

输入假说当中有一个著名的i+1理论。i指学习者的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学习者通过教师创造的二语语言环境,以及其他的超语言信息如手势语、表情等来理解语言输入。也就是说,输入假设把语言输入放到中心地位,最终使学习者能够达到用二语进行交流。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母语是被排斥的。自然教学法认为只有在充分的目的语的浸染下,学习者才能最终有输出。情感过滤假说则把情感当做过滤语料的工具。所谓情感,主要是指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状况。该假说认为,感情过滤(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等)影响学习者吸收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情感过滤越低,则动机越强,自信心越强,焦虑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较高的情感过滤不仅妨碍学生输入,也会妨碍他们理解已获得的输入。因此,自然法尽可能地降低或消除感情过滤。自然法将教学过程分为四步:(1)表达前阶段(2)早期表达阶段(3)话语出现阶段(4)中度流利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身体语言和视觉提示,利用基本的词汇和句型,使学生理解听懂指令并逐步通过提问回答的形式与学生形成简单的交流。最后达到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用目的语表达思想,参加社交活动,并能在活动当中用流利的目的语答辩和讨论问题的效果。显然,每一个阶段都强调目的语语料的输入,母语的地位受到排挤。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是理想状态下的假设。但对于国内的二语课堂,即在真实的英语课堂上,尤其是高中大学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者的水平不尽相同。对于部分学习者来说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另一部分学习者来说可能高于他们的理解水平。如果语言输入是不可理解的,势必引发部分学习者的焦虑。那么为了降低情感过滤,教师此时适当使用汉语是否有必要呢?

三、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几种情况

存在即合理。H. H.Stern曾表示,“对于老师和孩子们来说,遵从某种教学法带来的可能是失败和不满;而这才正是教学法不断推陈出新的源泉所在。”(1983,472)。上文提到的课堂上是否使用进行过语码转换的调查虽然无法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但是94.4%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现状,即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借用了汉语。问卷中83.3%的教师认为,适当使用汉语有益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中得出结论:母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二语的习得。

(一)在“学习”语言尤其是英语语法时

由于自然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学习者用二语交流的能力,因此语法的地位并不受到重视。甚至学习者出现的语言错误也可以忽略,不需刻意纠正。在小学初中阶段,自然教学法更有发言权。因为在这一阶段,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意愿,加强对话练习。学生只要敢说,愿意说,教师都应持鼓励态度。但在高中英语课堂上面临高考压力,学生需要“学习”相应的语法规则,利用学到的语法规则解析句型,理解文章,尽管这种“学习”并不为克拉申所提倡。对语法的学习,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刻板印象:无论是英语语法还是汉语语法都枯燥乏味,规则繁复。如此一来,适当借助汉语也是无可厚非的选择。Deller和Rinvolucri(2002)也建议在讲解语法难点和目的语与母语的差异时,适当使用母语。

(二)英语词汇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时

输入假设强调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可理解的,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学习者来说与噪音等同。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讲授词汇时,如果词汇过于复杂,可英汉双解,既有利于增加优等生的可理解输入,又能照顾英语后进生的情绪,降低情感过滤。同时,也是课堂高效的有力手段。借用Schweers(1999)的一个调查,波多黎各大学的学生表示,英语课上,教师在以下情况使用母语对他们的帮助最大:概念难以理解;使他们感到自信和舒适;检查理解;定义新的词汇。大学生的思维相比中小学生自然是略胜一筹,在二语课堂上某些情况下也倾向于母语的帮助,可见适当时机进行语码转换十分有必要。

(三)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自然教学法强调交流,课后作业并不以纸质内容为主。但从图表中可以看出,77.78%的教师在讲解课后练习时借助汉语。同时笔者观摩公开课时也注意到部分教师在课堂引入部分使用与课文内容的相关汉语文化知识也是一个用心良苦的设计。

作为教学技巧,英汉语码转换不能被滥用。使用的前提是经过认真备课和总结,教师认为适当使用汉语有助于教学。如果英语课堂上发生的交流大部分为汉语交流,那么无异于倒退到传统的语法-翻译课堂。

四、结语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否认,在二语课堂上利用母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迁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正迁移,也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正迁移的作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回答笔者的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时,83.3%的英语教师推荐适当使用汉语,16.67%的教师不推荐使用,足以说明在英汉语码转换能否成为自然法课堂上的教学技巧这一问题上虽然存在争议,但与教学大纲倡导的相同,大部分教师认为可以适当使用语码转换。从教学实际情境出发,英汉语码转换存在使用价值。

同时,自然教学法倡导的真实可理解的输入以及降低情感过滤等策略虽然有利于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但在语法写作上并不是万能的。为了让输入更具可理解性以及降低情感过滤,英语课堂上适当使用汉语不仅符合大纲要求,也更符合现代英语教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当然英语教师在注重提高英语专业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适当提高汉语语言能力,以便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更好地驾驭英汉语码转换这一教学技巧,从而开创英语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可能性。

[ 参 考 文 献 ]

[1]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堂上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2]刘作焕.母语——外语教学中被忽视的资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5).

[3]袁彩虹,郎红琴.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4]于国栋.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6).

英汉语码转换 第3篇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语码转换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专家和学者们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来讲,众多学者普遍认可的是国外著名语言学家Gumperz关于语码转换的理论。他认为语码转换是指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或者语体的交替使用,这种交替使用可以以单词短语或者整句的形式出现。

英汉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个对话或者交谈中,说话者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进行交流的现象。从教学的角度来讲,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能否吸收目的语的输入取决于目的语输入能否被理解。这就为英语课堂中,在特定语境下,英语教师交替使用英语(学习目的语)和汉语(母语)提供了理论基础。Cook(1989)也认为语码转换是外语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交际策略,其一般模式为L1-L2-L1。即从第一语言开始,再用目的语言也就是英语进行解释,然后再回到母语。基于这些理论本文试图分析军队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成因及类型,并对以后的英语实践教学提出几点应用原则。

二、军队院校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成因及类型

Venschueren曾经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一般来讲,英语课堂适量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可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并弥补英汉文化差异。除此之外,军队院校的英语课堂还具备一些特殊性。由于军校相当一部分学员都是已经入伍二至三年的战士,长时间不接触文化课,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英语课堂中若是教员运用纯英文授课,对于他们来讲,接受起来较为费力,课堂效果有限。此外军校这一特殊环境意味着其英语课堂也会较多的涉及军队专业术语,这对于学员来讲也是接受的难点。因此在军校的英语课堂中,教员的英汉语码转换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特定环境中:

1.对于专业术语的解释。为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大学英语教材逐渐涵盖越来越多的题材,特别是军队院校英语课堂经常会涉及具有军事特色的术语和词汇,受本身词汇量限制,很多学员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感到生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持用英语进行解释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学员接受效果一般也不理想。此时教员不妨用汉语进行解释,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助于学员准确的理解。正如Krashen在其语言输入说中的观点,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只有在可理解的输入才能被学习者吸收和内化。当课堂中涉及到军事英语时,很多学员其实对这些专业词汇知之甚少,比如当讲到“stock”这个词的时候,词典上给出的对应的解释是“the part of a gun that you hold or put against your shoulder,usually made of wood”如果教员仅仅是按照字典的解释照本宣科,学员很难对这个词具体指的枪支的哪个部位有清楚的理解,甚至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听课效果,倒不如直接用汉语告诉学员stock指的就是枪托,简洁明了。此外一些词或者短语与学员常见含义有较大区别往往会使学员感到困惑。英语中经常一些俚语单词的字面意思很难分辨其准确含义,这些俚语通常可以对应汉语中一些非常常见的生动有趣的表达,可以帮助加深学员对这些短语的理解。比如“teach a pig to play flute”如果学生自己看的话会发现每个单词都认识,但事实上他们可能会对这个短语感到困惑,不知道它具体想要表达什么。这时候如果教员用英语对学员进行解释,学员可能也可以理解但却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teach a pig to play flute”相当于我们汉语中所说的对牛弹琴。如果教员在讲解的过程中直接用汉语解释这一俚语的意思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准确而快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效率。

2.对于语法点的讲解。军队院校的学员一部分是战士本科生基础较为薄弱,还有一部分是参加地方高考的学员基础相对较好一点,教员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学员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大部分以应试教育为主,对英语的掌握不够,当教员解释某些特定的语法点或者较难的语言点的时候,学员会感觉到比较生僻晦涩难懂,这种情况下,教员应当适当借用汉语以帮助学员更好的把握语法点和知识点,并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员在讲到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需要用到虚拟语气的各种情况以及虚拟语气各种时态的构成,由于虚拟语气本身就是一个重点加难点,再加上学员平时很少接触到有关英语语法的词汇,假如教员此时完全用英语进行讲解,学员理解记忆起来就会有相当的难度,不妨用中英文一起进行讲解,对一些专业的语法术语如情态动词(modal verb)等进行中文翻译,方便学员消化吸收,提高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教员在某些情景下为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员注意力也会进行语码转换,例如当学员因为紧张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员可以用汉语安慰他“别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一句汉语会让学员觉得熟悉亲切,可以缓解他紧张的心理,同时也能较好的拉近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军队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适用性原则

虽然笔者力图陈述军队英语课堂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必要性,但并非说明在英语课堂中汉语使用的越多越好,因为毕竟对于大学生来讲,英语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与写作,还包括口语和听力的训练,而这两项都是应该在英语环境中才能够的到更好的锻炼。课堂中英语与汉语所占的比例应根据学员的掌握水平决定,过多从英语向汉语的转换会使学员丧失许多学习英语的机会,在课堂上完全限制汉语则会限制语言教学,而利用第二语言虚拟创造的课堂交际环境不管有多真实,都无法避免使用母语进行交际。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可以使用语码转换但是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以及实践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可以概括出军校英语课堂教员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英语优先原则。英语课的首要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英语,教员还是应该优先使用英语进行授课,以期在一个英语环境中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最理想的状态是学员能通过努力绝大部分听懂教员的授课内容,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有最大量的英语输入,正如Wong Fillmore所说的努力听懂教员的语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985)。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在英语课堂中适当进行英汉语码转换,但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使用目的语也就是英语,否则课堂中过量使用汉语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就像Levine说的过多的使用母语会造成学生对目的语的焦躁情绪,妨碍目的语的输入和吸收。

2.合理使用汉语原则。对于正在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学员来讲,教员用全英文进行授课的可行性不高,因为学员还不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思维习惯来思考问题,教员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英、汉语码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量和度的问题。Tumbull指出在外语课堂中,母语应当占据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不能超过75%,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是学生失去了有效学习目的语的机会(2001)。因此,教员在课堂上在保证最大限度使用外语的前提下应当有意识的合理的使用汉语来对授课内容的难度进行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顺应原则。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且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1999)这就为教员会根据英语课堂中的种种需要动态的使用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于国栋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语码转换应该顺应语言现实,社会制约和心理动机。(2004)比如某些情况下英语和汉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如“cousin”一词在汉语中表示“表兄弟,表姐妹”当不能用英语准确无误的表达某个汉语概念的时候,此时教员应该顺应特定的语言现实,灵活的选择符合自己教学目的语言。此外教员还应该顺应社会对于教师角色的社会制约,适时的选择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顺应自己在英语课堂上充当的讲授者,参与者,组织者等各种角色并顺应教员和学员的心理动机,提高学员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结语

军队英语课堂上适量的进行语码转换是教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择的一种交际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也有利于帮助教员顺应特殊的语言现实,教员角色的社会制约及教学双方的心理动机。造成教员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比如学科的特殊性等,由于篇幅有限没有一一罗列,希望以后有机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Cook V.1989.Reciprocal Language Teaching Another Alemative.Modern English Teacher.J.16:48-53.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ications[M].London Longman,1985.

[3]Levine,G.S.Students and instructor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target language use,fi rst language use,and anxiety:Report of a questionaire stud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7.3(2003):343-364.

[4]Tumbull,M.There is a role for the L1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574(2001):531-540.

[5]Verschueren,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mold.1999.

[6]Wong-Fillmore,L.When does teacher talk work as input[A].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Eds.S.M.Gass&C.G.Madden.Rowley,MA:Newbury,1985:17-50.

[7]唐丽萍.语言课堂语码转换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1):5-10.

[8]王海杰,王晓玲.英汉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4-18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第4篇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目前, 在我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已达到两千五百万之多, 仅以2003年为例, 已有77, 715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的各大院校里完成了对外汉语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而突显出其固有的特点。它已经成为中国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汉语教学, 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它是指我国的汉语教师在掌握良好的英语知识的同时, 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传授汉语的过程。这里把汉语作为了一门外语来学习。因此, 对外汉语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和实现其教学任务,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所教授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中英文语码转换。

我们还要明确一点, 即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课堂用语不必完全地局限于汉语或英语中的一种语言, 而是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教学形式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特征。笔者根据对诸多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 总结出对外汉语教学的五大特点, 示范性、制约性、丰富性、发展性和自觉性。

(一) 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汉语输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所有语言对其学生来说都是他们习得汉语的有效来源。例如:

T:我们来看“倒”字。第一是读第三音, dǎo。For example?

S:摔倒。

T:对啦。摔倒。Any more?

S:倒霉。

T:倒霉。Yes, we can say“倒霉”。And can you write the character“霉”?

S:No.

T:上面一个雨, 下面是每。第二个读音是第四音, dào。Any words for it?

S:倒水。

T:对, 倒水, 还可以说倒茶, 是不是?

(二) 制约性

制约性是指教师的语码转换受到学生的汉语水平制约。与学生们的母语相比, 学生们的汉语输出受到发音、单词量、语法结构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例如:

T:还有一词“倒车”, 我们可以读作倒 (dǎo) 车和倒 (dào) 车, 是不是?例如:要回家, 倒两趟车, 带很多东西非常不方便。这里我们读作“倒 (dǎo) 两趟车”, 对不对?这个“倒”就是换的意思, change, change the buses, “倒车”means“换车”, 我们也可以说是换两趟车。这个“倒 (dào) 车”, 我们可以说什么意思呢?

S:Turn back the car.

(三) 丰富性

丰富性是指对外汉语课堂的语言在最初阶段可能是从词语或短句入手, 而随着教学的深入, 教师的课堂用语会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T:他们两个中一个姓陈, 一个姓吴, 小陈和小吴。小是对他们的称呼。For example, you can call Tom as Tommy to show you love and care to him.Do you understand?

T:他们在对话。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四) 发展性和自觉性

发展性是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随着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英语语码越来越少, 汉语语码越来越多。自觉性是指教师的课堂语码转换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出来的。

摘要:语码转换即是两种语言的变化运用。这种变化可以体现在词汇、短语、从句或整个句子结构中。在人们的交际中, 说话者通过语码转换的运用, 可以使得其话语达到更加生动、风趣和更加专业的目的。本文以语言学中的语言适应论为基础, 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语码转换现象的成因和功能加以研究, 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话语

参考文献

[1]Vercshueren[M].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A Hodder SrnoldPublication, United States, 1999.

[2]Vercshueren[C].New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0.

[3]文秋芳.中国语言教学优秀论文集[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于国栋.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

汉语广告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解读 第5篇

关键词:语码转换,汉语广告语篇,顺应论

0 引言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中的术语, 泛指语言使用者在一个句段或语篇中由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现象。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对话过程中一方使用一种语言, 另一方却用别的语言来回答;一个人可能开始时讲某种语言中途却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有时甚至一个句子只说了一半就改变语种。

研究者对语码转换的类型有不同区分, Poplack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将提出语码转换三种转换类型:句际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Gumperz等人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现象, 提出了语码转换与社会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语码转换存在的社会意义及其动机。Giles提出适应理论, 对语码转换现象从心理语言学视角进行分析, 尝试解读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动机, 但该理论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广告文本中的语码转换不仅是语言使用者采取的一种顺应策略, 同时语码转换的使用利于产品受众对自身身份的构建和对广告形象的定位。存在于语码转换当中的复杂性, 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以此实现对语码转换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Verschueren的顺应论是实现这一目的策一个最佳选择之一。

1 Verschueren的顺应论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而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 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交际策略”。汉语广告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出现, 是广告撰稿人针对产品而进行推荐、宣传从而做出的顺应性选择, 这其中包括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

2 汉语广告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解读

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又具有复杂性的社会语言学现象, 受到来自社会的、语言本身的乃至交际双方心理和生理的制约, 其制约的强度随语言接触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选择, 并且是一种意识水平相对较高的选择。在具体的语码转换过程中, 交际者的顺应对象包括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下文将针对广告汉英语码转换现象从语用学的顺应理论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分析语码转换的必然性、合理性。

2.1 广告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广告语中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指的是因为单纯的语言内部因素而造成的不同语言之间相互转换的现象。于国栋认为语言现实是某种语言的真实存在和其本质。其中语言的真实存在是指该语言的语言组成要素和语言结构。语言本质是指该语言与其他自然语言相比较而得出的其语言要素和语言结构的特征和属性。

例1青岛大学

一所新兴综合大学, 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地址:中心校区 (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东校区 (青岛市松岭路93号) 西校区 (青岛市登州路38)

咨询电话:0532—85953692

邮政编码:266071

传真:0532—85954708

网址:http://www.qdu.edu.cn

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qdu.edu.cn

该则青岛大学的招生广告中广告撰写人为实现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其中学校网址及招生信息网网址都是用英语书写。阅读该广告的读者可以清楚地获取其需要的关于该大学的相关信息, 明确了语义, 可以避免歧义, 使读者更好地理解, 读者可以通过网址连接到该大学招生网站了解该大学的各类信息。

2.2 广告语码转换--对社会规约的顺应

社会规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 大部分社会成员认为是符合标准的、可以被承认和接受的思想行为方式。对社会规约的顺应, 研究者提出语码转换可分对文化的顺应和对社会背景的顺应。广告中的语码转换既包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顺应, 而且因为社会的发展整个世界逐渐变成一个大的地球村, 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文化相互交织因而存在对这一社会背景的顺应。社会规约是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另一个因素, 因为交际者是社会化个体, 所以他们的行为必然要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

例2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 Coca Cola是饮料的商标, 中文译成可口可乐。

饮料品牌Coca Cola通过其产品名称的极富中国化的翻译、讨喜讨巧的内涵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这样的翻译顺应了中国消费者的文化意象, 使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种产品。如2006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语“每一个回家的方向都有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春节民俗特色营销兼具了国际化与本土民俗化双重特征。Coca Cola通过将其饮料名称的中国本土化, 适应中国文化特色取得巨大成功, 长期占据中国饮料市场的大量份额。

2.3 广告语码转换--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语码转换中心理动机因素占据重要位置, 它是指广告人在广告中使用语码转换的目的或者动机。在一些广告当中, 广告撰写人通过嵌入英语来表示“时髦”、“现代”等评价意义或者提高这种评价的声音。在当代中国, 汉语广告中混合英语, 有时被认为是一种高精尖、时尚的体现, 同时也是一种向往西方的心理体现。同时, 广告词中发生由汉语到英语的语码转换, 可以加强这种嵌入的语码信息的真实性及权威性。

例3帕杰罗sport:真正意义的SUV骨子里的SUV

此汽车广告语, 通过添加几个英文单词显示出了其国际化导向, 让消费者感觉到时尚、动感而更倾向于购买这款汽车。在另一层面上, 嵌入广告语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使得消费者获得该产品是专业的、时尚的印象。换句话说, 广告中嵌入英语, 会使人们将产品与国际化、高品质相联系。而另一方面, 对这些产品的认知和消费也满足了消费者对自身国际化身份构建的诉求。

3 结语

诸多原因导致了语码转换的存在, 广告撰稿人通过借用语码转换来达成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或者心理动机的顺应, 从而实现对产品推广这一最终目的。汉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不仅顺应对时代变迁、大众语言习惯和消费心理, 而且顺应广告的产品目标群体导向设定和设计观念, 是对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的一种灵活运用。语码转换这一语言学现象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过分追求“洋化”会带来反效应, 因此需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广告中语码转换现象。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 John Platt, Heidi Platt.《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72.

[2]Poplack, S.Sometimes I’ll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TERNIMO EN ESPANOL:Towards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J].In Jonamastae-L.Elias-Olivares (ed.) , 1980:230-263.

[3]Gumperz, 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CUP, 1982.

[4]Giles.H.and Ryan.E.Prolegomena for develop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Language Attitudes[M]//In E.Ryan and H.Giles.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Variation.London:Edward Arnold, 1982.

[5]Je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 Ltd.2000.

[6]何自然, 于国栋.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教学, 2001, (1) :85--95

[7]王瑾.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体现模式——中文报章中英语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7) :17--20.

英汉语码转换 第6篇

关键词:语言变体,语言态度,语码混合,80后

1 引言

“80后”一词指的是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 即1980年到1989年间出生的人。80后一代是中国社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由于生长在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里,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思想也较开放。随着英语在中国的地位日益提高, 国内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学习英语的浪潮, 80后大学生的语言也表现出了一些独有的特性, 那就是英汉语码混合现象, 即汉语句子中经常夹杂有部分英语单词, 如:I服了U (我服了你了) 、我们去shopping吧 (我们去买东西吧) 、给我发个e-mail (给我发封电子邮件) 等。

语言代码 (语码) 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说话人为了达到一种适当的语言效果, 通常会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说几句这种语言, 再说几句那种语言, 然后又回头去说几句第一种语言或者其他的语言, 这种不改变对话的情形而用双语或者多语进行对话的现象, 我们把它叫做语码混合, 或者会话中语码转换 (Hudson, 2000)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的变体理论及语言态度研究为指导, 通过对80后大学生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性别、地域、受教育程度以及英语水平等变量与他们对英汉语码混合这种语言变体的态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语言变体理论和语言态度研究

2.1 语言变体理论

语言变体是指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 是“一组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形式” (Hudson, 2000) 。这里所谓“社会分布”自然是指相应的语言社团, 一群接受和使用某一些语言形式的人 (徐大明等, 1997) 。语言产生变体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Labov关于纽约英语的变异研究开拓了语言变体研究的新领域, 通过调查纽约市百货大楼里职员的语音, 发现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r发音, 这种结果说明了在语言变体的研究中, 社会阶层这一因素十分重要, 而职业、收入、地域以及教育程度等方面是衡量社会阶层的决定性因素, 它们又为研究语言变异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视角。性别因素也是社会语言学家最广泛关注的社会变量, 性别不同, 说话人在选择用词上就会不同, 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变体。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都谈到过语言和性别的关系, 例如: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高威信的变式, 她们通常领导自上而下的语言变化。

2.2 语言态度研究

语言态度是人们对不同的语言、方言、口音及其讲话者的态度, 这些态度从肯定到否定不等 (Trudgill, 2003) 。人们对于某种语言变体的态度, 从一定层面反映了该语言变体以及这种变体的使用者的社会地位, 这些态度又反过来充分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对语言态度的研究十分重要, Labov认为, 对某种语言的态度和评价影响到语言的选择, 他提出了“有声望的语言形式”, 即某种语言形式只有在得到共同认可时, 它才会成为交流中被人们使用的表达工具;反之, 人们则会避免使用 (Labov, 1972) 。

国外对语言态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Lambert等发明了变语配对的语言态度实验方法, 他们挑出能熟练使用两种语言 (英语和法语) 的讲话者来制作变语录音, 即每人分别用英语和法语朗读同一段内容, 然后请被试根据声音来判断讲话者的特征。这种实验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语言和方言的变体, 诱导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对另一个集团成员所持的偏见, 或是带倾向性的看法 (沈依青, 1997) , 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语言态度研究建立了标准, 被广大研究者接受和使用。

除此之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李克特量表以其简便、可靠、适用面广的特点一直受到语言态度研究者们的青睐。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 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 并分别记为1、2、3、4、5分, 把每个被调查者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的分数相加, 就可测出态度总分。李克特量表比较容易设计, 而且五种答案形式使回答者能够很方便地标出自己的位置。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工具为自编问卷, 问卷主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李克特量表测试以及变语配对测试三个部分。其中李克特量表由五个等级组成, 即非常同意 (5分) 、同意 (4分)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3分) 、不同意 (2分) 、很不同意 (1分) 。第三个部分采用了变语配对的方法, 通过制作变语录音, 即由两名性别不同的说话人分别用普通话和英汉混合的语言朗读同一段文字, 再采集80后被试成员对于汉语以及英汉语码混合两种变体的评价。

3.2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取了滚雪球任意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式, 调查对象来自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样本背景因素的分类如下:

性别。男女各占50%。

地域。分三类, 其中15人来自农村 (占30%) , 18人来自城镇 (包括县城) (占36%) , 其余17人来自城市 (占34%) 。

英语水平。非英语专业四级以下水平为16人 (占32%) , 四级水平10人 (占20%) , 六级 (英语专业四级) 16人 (占32%) , 其余8人为英语专业八级水平 (占16%) 。

3.3 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 回收问卷55份, 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有效率为90.9%。得出的数据采用同机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80后大学生对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总体持肯定态度, 这种变体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全部被调查者中“支持”这种语言变体的有3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62%;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3人, 占26%;“反感”汉语中使用英文单词的有7人, 占14%。支持者们认为这种语言变体是自信、幽默、时尚、热情的体现, 他们也普遍认为经常说英汉混合语言的人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 性别、地域等社会变量影响着80后一代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

﹡显著值在0.05以下的说明差异显著。

4.1 性别因素

在对性别因素是否影响80后大学生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时, 发现女性对这种语言变体的接受程度要略高于男性。对变语配对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也可以看出, 女声英汉混合和男声英汉混合是有差异的。Labov认为, 在语言变化中女性领先于男性, 比男性更多使用创新的形式。女性既保守又创新的行为, 使女性对语言的社会评价更为敏感 (Labov, 2007) 。

性别差异之所以会出现, 与女性语体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女性语体特征的形成是与社会历史因素、文化观念因素等密不可分的, 是与女性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的。所以被试者普遍认为女声英汉混合的朗读比男声略显优雅、正式、幽默、自信。早在1922年, 语言学家Jespersen就注意到语言的词汇和风格因性别而异。性别之所以会影响语言态度, 这与男女性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观念等因素是不可分割的。

4.2 地域因素

Labov的纽约市百货公司调查、纽约下东区调查、费城街区调查等都表明了社会阶层, 尤其是地域因素在语言态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地域对于80后一代的语言态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附表中的sig值 (0.018) 可以看出, 农村和城市两个选项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城市中出生的80后, 比起来自农村的80后成员,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 知识面更宽,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思想观念就相对更加开放, 对英汉语码混合的认同度也较高。城市中出生的孩子有很多都是从小开始接触英语, 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 比起从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的80后来说, 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要多;再加上城市中媒体宣传的力度较大, 电视上明星的英汉夹杂的语言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他们对待英汉夹杂的语言态度上更加积极。

4.3 英语水平

有些学者认为内在的语言能力具有变异性, 语言态度及水平与第二语言学习成就的关系非常复杂。比起“四级以下”的水平, 英语过了四六级的被试, 对英汉夹杂的语言态度更为积极;而英语水平达到专业八级以上的被试与英语水平为四、六级的被试相比, 从图中sig值可以看出语言态度并无太大的差别。所以, 高的英语水平并不一定代表了积极的语言态度, 有些被试虽然英语水平不高, 但是潜意识里对英语学习也充满了向往, 甚至觉得能够说上几句英汉夹杂的语言就能代表一定的流行趋势, 他们对于这种语言并不排斥。倪传斌等 (2004) 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进行调查时, 得出“留学生在华学习汉语的时间直接影响他们的语言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水平是影响语言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的80后大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和了解, 也可以加速语言态度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5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80后大学生对于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变体的看法, 研究发现性别及地域等变量对他们的语言态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 跨语言间的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 就要求言者和听众同时通达词义以及依附于词语之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对英汉语码混合语言变体持积极态度, 能够用这种变体进行有效的交流, 不仅能够说明80后大学生语言适应性的提高, 更能反映出一种语言需要不断地从外来语成分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加丰富地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变体被接受或使用, 汉语的内涵也会得以丰富。然而, 如果我们毫无控制地任由外来词汇涌入汉语词汇, 由此产生的新语言变体也势必会对我们的文化和母语产生一定的冲击, 对汉语的发展十分不利, 所以有必要通过语言规划来使外来词汇适应汉语的语言体系, 通过一定的政策来协调语言的存在和发展。

由于调查研究的条件不够完善, 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都有待于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Labov, W.Sociolinguistic Patterns[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2.

[3]Labov, W.Principles of Linguistics Change:Social Factor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Trudgill, P.A Glossary of socio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5]倪传斌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调查[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 (4) .

[6]沈依青.语言态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 1997 (2) :92-98.

英汉语码转换 第7篇

Code-switching refers to the use of more than two languages varieties in one sentence or discourse.Since 1970s, it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to study the code-switching phenomenon in different fields.But there are few people to research the code-switching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lyric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yrics, especially the lyrics of popular songs are becoming the new carrier of code-switching.So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

2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

In recent years, We can find many cases of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From the research, we can see that the code-switching can occur in the form of letters, words, phrases, and paragraphs.

2.1 Code-switching in the form of letters

Example 1:Saturday Night Number 1.Y世代主张。 (歌曲:《Saturday Night》, 歌手:赵薇)

Example 2:恋爱ing, 改变ing, 改变了黄昏黎明, 有你都心跳到不行。 (歌曲:《恋爱ing》, 歌手:五月天)

2.2 Code-switching in the form of words

Example 3:最近比较烦, 最近情绪很down, 每天看新闻都会很想大声尖叫。 (歌曲:《改变自己》, 歌手:王力宏)

Example 4:闪一点, 亮一点, HIGH一点。闪闪惹人爱, 闪闪惹人爱。 (歌曲:《闪闪惹人爱》, 歌手:萧亚轩)

2.3 Code-switching in the form of phrases

Example 5:what is love, 嗯哼我正在听, 你要什么都say yes。 (歌曲:《爱你》歌手, 歌手:王心凌)

Example 6:mountain top, 就跟着一起来, 没有什么阻挡着未来, day and night, 就你和我的爱, 没有什么阻挡着未来。 (歌曲:《High歌》, 歌手:张玮)

2.4 Code-switching in the form of paragraphs

Example 7:感动是自己找的, 不是要来的。不需要谁告诉, 我们怎样才值得。你来决定面对着世界的角色, Cause I’m back Girl That That Girl。 (歌曲:《That girl》, 歌手:张韶涵)

Example 8:Cuz baby you are mine mine (Mine....) Mine mine (Mine....) 太快就承认, 我真的很想你, 会不会没有男子气概。 (歌曲:《Mine Mine》, 歌手:周杰伦)

2.5 Code-switching in various forms

Example 9:给我一杯Espresso的咖啡, wake up我的世界, 心中浮现一片蓝蓝的天, Let’s fly away today。 (歌曲:《Wake up》, 歌手:周华健)

Example 10:为你壮胆等你fight, 勇敢求爱that’s right, 真命天子don’t be shy, 等你等你跟我说爱。 (歌曲:《真命天子》, 歌手:罗志祥)

3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

The song lyric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spontaneous utterance in our daily life.It usually takes a long time to compose the lyrics to make sure that a song will be liked by the most audience.So the use of English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 must be a motivated action.

3.1 Filling linguistic vacancy

In some certain Chinese context, using English expressions can convey more exact meaning than using Chinese.Sometimes, many English words can’t find their counter parts in Chinese.So a bilingual speaker may still prefer to use the English expressions rather than adopt the translation in Chinese.If we insist in using one language, it may result in verbosity or misunderstanding.

Example 11:你教我当上DJ, 蒲入禁地, 想嬉戏, 序幕后就太对比。 (歌曲:《bye bye DJ》, 歌手:郑希怡)

DJ refers to a person who plays records and talks about music on the radio or in a club.Some people have translated DJ into“音乐节目主持人”, but Chinese people still prefer to use its English name“DJ”, because it conveys a sense of fashion.

3.2 Conform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There do exist many equivalent vocabular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ut with different length, sometimes the syntax of English expression is much simpler and brief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Chinese phrases or clauses.So in such cases, codeswitching can be easily triggered.

Example 12:给你一张过去的CD, 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歌曲:《因为爱情》, 歌手:王菲)

In the above example, the Chinese equivalents for CD (compact disk)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expression, the English acronym are doubtless much briefer.

3.3 Pursuing fashion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find many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English, for example“I服了You”, “江南style”, “Hold住”, etc.To make the song more fashion and achieve a good sale, codeswitching is used intentionally.

Example 13:是不是我又站上了舞台, 是不是我又在让情绪更high. (歌曲:《十八般武艺》, 歌手:王力宏)

In example 13, “high”is a very popular word in everyday speech, which means“happy or excited”.We can hear many Chinese young people use“high”instead of“高兴”or“兴奋”.From the above example, we can find that more and more lyrists prefer to use English-Chinese code-switching in their composing progress.They try to create a sense of fashion,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hinese young people.

3.4 Satisfying the target audience specification

In China, nearly every student learns English from their childhood.Chinese students regard speaking Chinese mix English as a kind of fashion.Many popular songs nowadays set young people as their target audiences, so the lyrists often use code-switching to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young audiences and singers.

Example 14:快乐到底属于哪个年代, 70 80 90还是Y世代。 (歌曲:《快乐崇拜》, 歌手:潘玮柏)

In this example, Y世代means the Chinese people that wer born around or after 1980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Chinese expres sion—80后.From this phrase we can clearly see that the target au dience of this song is the young people.

4 Conclusion

This thesis has studied the structure features and motivation for the lyrists to code-switch in the Chinese popular songs.If the lyrists can use code-switching in their composing, they can not onl make the song become more fashionable, but also satisfy their targe audiences.So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

参考文献

[1]Auer P.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Language, Interactionand Identity[M].London:Routledge, 1998.

[2]Yu Guo-dong.The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as Realiza-tion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M].Taiyuan:Shanxi EducationPress, 2001.

[3]边旭.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 :128-131.

[4]何木英.论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3) :113-11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英汉语码转换】相关文章:

师生双方语码转换大学英语论文04-10

英汉语主语的比较09-14

灵活转换05-06

转换服务05-06

转换大梁05-10

算法转换05-11

定位转换05-17

空间数据转换05-06

光电转换效率05-09

角色转换教育05-12

上一篇:虚拟规划下一篇:出口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