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2022-05-16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国古代“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第一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价值和伦理精神。继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思想的这些价值和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生态思想;伦理精神;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辩证把握,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的提升,又是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深入挖掘并积极弘扬传统生态思想及其伦理精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认识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人与自然关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如何把握这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是认识和理解传统生态思想的关键。正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辨和追问中,奠定了传统生态思想发展的基础和脉络。

首先,天人合一是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天人合一”强调“物我一体”,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包含“天道”、“天意”、“天命”、“最高主宰”、“客观规律”等含义。“天”与“人”之间包含着多层次的内在联系,“天”是“人”的参照,“人”又是“天”的表征。比如,《尚书》中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就是从人们制定历法的角度说明了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周易》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以高度抽象的象数符号表征了天道与人事、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比附感应,阐述了天人之间存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普遍联系精神。儒家强调“尽心知性则知天”,承认主客一体,推崇“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肯定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道家以“道”为本源,强调“道法自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天地万物“道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表达了天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种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精神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和圆融思维。

其次,追求主客观世界的和谐与平衡是传统生态思想的伦理体现。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通过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体现。它要求人们关爱自然,关心人之外的事物,不断赋予客观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儒家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以及社会将伦理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万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反映了对宽容、仁爱、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造化所化生,没有贵贱高下之分。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主张通过“齐物我”、“齐万物”的哲学思辨,实现物我一体,表明了道家肯定人与物平等的价值观念。宋朝思想家张载更是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将其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把传统的物我关系、主客观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佛教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众生平等,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因此,要“勿杀生”,表达了对宇宙生命万物和人类自身的尊重。

再次,遵从自然规律、强调强本节用是传统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以农耕方式为主、以农为本,农业生产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而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受到天气、土地、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节拍相符合。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因此,崇尚节用、反对浪费、强本节用等思想得到重视,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正如《荀子·天论》所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由于农业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它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精神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因此,尊重自然、平衡调和、知足常乐、保持主客观世界的和谐有序等,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继续发扬强本节用的精神,努力实现传统生态思想的创新和转化,加强农、林等生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激化的现象。

二、积极弘扬传统生态思想的伦理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这个载体,自然提供了人类赖以安身立命和繁衍生息的资源和能量;另一方面,人是能动性的实践主体,能够超越自然的束缚和限制,把握自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从而成为自然的主人。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深入探讨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回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要求,系统地把握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展规律,并把自然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特征的审美对象,构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体系。传统生态思想以其独特而深刻的伦理精神成为当代生态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惟一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伦理要求。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自然作为对象性的客观世界,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产生了许多富有生态审美和生态意识的文化成果。如中国历史上的书法、绘画、诗歌、文学、艺术、雕刻等诸多文化形态,都融入了美好的自然生态印象,赋予了超然独立、自在自为的自然精神,使人深刻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这既是传统生态思想的独特品格,又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把握。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中,人们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提升了人的修养水平和道德境界,进一步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分离的状态,通过对生命的体悟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审察,获得了一种自身的普遍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又为更加持

久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中,普遍把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当作社会美德。实际上,直到今天,这种生态审美和生态意识,仍然是具有普世性的思想文化形态。

另外,传统生态思想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时,并不仅仅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中予以审视和考察,既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又包含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考。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或主客观关系的内涵与意义,使传统生态思想表现出一种历史超越性特征。这与后来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和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来临,人们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变革向自然索取了大量资源,积累了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跃升和膨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过度自信,顽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对利益和财富的无限驱动,导致人类无视自然发展规律,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蹂躏的对象,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等恶果,正把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推向危险境地。同时,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状况,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思想所蕴涵的和谐、有序、仁爱、平等、节俭等伦理精神,为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全球化已经把局部的、个别的、不同地域的生态问题汇集到了一起,使生态危机成为不分制度、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整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趋尖锐,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逐渐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系统思路,努力避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同时,把环境保护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实施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开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历史性进程,走出了一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之一。200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科学发展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绿色文明,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是最先进社会制度和最新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真正把自然环境当作人的主体性的一部分,按照社会和自然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来实现人们的福祉和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主导下的发展,必然是可持续的发展,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必然是绿色、安全、协调、科学的发展,也必然是全面整体性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产生更加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传统生态思想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它所体现的基本内涵、基本准则和基本精神,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内在联系,切合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应当成为我们今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要努力把传统生态思想及其伦理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生态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顺应世界生态潮流,做到既跟上世界发展趋势,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从而真正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全社会得到牢固树立,使生态文明的实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推进。

责任编辑 戴群英

作者:林仕尧

第二篇: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这些思想与当前社会弘扬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想的契合性,对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价值: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转变生产生活模式提供了借鉴,对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關键词:古代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理念

党在十九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将其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与先进文化并列,确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如果环境问题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还会降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读史可以明智,早在几千年前,道家、儒家与佛家就针对生态环境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多种理论,这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关注。

一、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由于在历史上较长的时间内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农业文明阶段,人们的力量微弱,对自然界的依附性较强,这使得人们非常关注大自然的万物生长、生命变化等自然现象。儒家从自身观点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理解与阐述,试图由此来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并且为我所用。

儒家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提倡“生生不已”的生态哲学思想,试图探索出人类生命延续,同时万物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办法。通过对儒家的著作进行研读,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展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例如《论语》中记载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道运行、四季更替、万物生长是永不改变的自然规律,天道哪里用得着说呢?它就存在于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过程里。孔子在此处连用两句“天何言哉”,强调天地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四季的交替、万物的生长都要遵循天道的规律,人只是这茫茫宇宙中非常渺小的一部分,人道必须遵循天道,才能延续生命从而“生生不息”。在《论语·述而》中,有“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要求在生活、生产中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在生态伦理思想中,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提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孔子也以实现“仁”作为衡量“天人合一”的重要标准,在《礼记·祭义》中有“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等观点,体现了生态智慧中“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基本思想。

可以说,儒家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生成论与德性论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在本源上的一致性。儒家主张为了真正地实现“天人合一”,就要保持仁义德行,尊重自然,珍爱生命[1]。

(二)“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其本意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道家认为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为道所化生、都是平等的,因而它们与人类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双方并无贵贱高低之分。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自然界虽然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但都是由阴阳二气互相交冲、互相激荡、互相交和,从而均衡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而成,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彼此和合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和谐体。生态系统也是一样,如果任何一个物种发生变化,都会带来连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危害生态平衡。因此,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人们按照“道”的原则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准则,实行无为而治。

道家将“道”作为核心思想,认为“道”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在《道德经·第四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老子从生态的整体性出发,描述了天、地、人乃至自然万物的关系,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大地上生存,受大地的承载之恩,就要遵守大地生长的规则,而大地又受天的覆盖,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律是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气候又遵循宇宙间的法则——“道”来运行,而宇宙间的“道”,则是自然万物本来的样子。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认为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与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天。人与万物既然有着共同的本源,也就要共同遵循天道的规律,从而确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

庄子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与我们共存,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人在天地之间生活,因此不能与天地万物割裂开来,要遵守自然的“大道”,如果任由人类的欲望发展、为所欲为,破坏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则,那就只能是自取灭亡。应“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即不能够按照人的欲望去办事情,而应按照天道的规律去行动。庄子同时对人类的行为提出了要求,认为人类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所以人类不能妄自尊大,而应该树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应该“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追求自然和谐,与成群鸟兽比邻而居,看草木生长,看云卷云舒,从而真正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总体而言,道家的思想强调道生成万物,人因循自然而生,道虽然无处不在而又自然而然,在“道”的思想下,万事万物都是因“道”而存在,所以人必须遵照尊重万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强加干涉。

(三)“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众生平等”体现了佛家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佛家将“缘起性空”观念作为自己对待宇宙与世界起源的看法,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而生,所以必然会经历“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散尽则灭”的过程,所以世间万物在“生与灭”的本质上是相同的,无高低之分;而事物本身具有因缘关系,彼此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为“法界一体”[2]。为了阐释这一观点,佛家提出了很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话语,包括“普度众生”“泽被草木”,将人维护万物生存的权力看作是上天赋予的责任,应该主动迎合,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在《摩诃僧祗律》中,佛陀肯定了种植花草树木的功德,认为对草木的修剪要配合植物生长;对于植物新长出来的嫩芽不应该伤害它,而是要等到嫩芽长到枝繁叶茂的情况下再做适当修剪即可,人不应该做出伤害山林的行为。由此可见,佛家认为花草树木与人一样,具有佛性,所以在侍弄花草树木时,应该尊重其发展规律,不能随意破坏。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原则。我国古代思想中,有很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些内容对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参考价值。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例,该思想的生态整体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的出现是天道轮回的结果,这一点与世间万物是一致的,人不能盲目的破坏环境,而是要努力保护环境,这样体现“天道”。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古代生态思想中,其生态整体观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不论是佛家的“众生平等”,还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都没有将人放在凌驾于自然界以上的位置,这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正确且合理的视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树立整体的生态观点,要充分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生长变化规律,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剖析人与自然在“天道”“人道”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寻找人与自然共存的新路径[3]。例如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但是实践证明,现代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不会发生冲突,严格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并能够有效避免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发生,例如充分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等,这些都能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万物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物、资源均来源于自然,只有做到保护自然,坚持“天人合一”,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切实利益,最终获取自然界的回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主体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于推动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转变生产生活模式提供借鉴

古代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思想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其中部分思想与现代文明社会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彰显出古代先贤的博大智慧。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文明为主,自然条件往往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获得更多的产出,古代先贤希望通过“天人合一”等思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新社会,转变人们过度向自然索取的错误行为,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长远发展。正如佛家所倡导的“众生平等”,就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这种理念对于当前社会也具有借鉴价值。

同时,在我国古代生态思想中,很多思想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相通的,但是更倾向于从“说教”的角度入手,不断深化环境保护的内涵[4]。正如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深入揭示了人与万物生长的规律,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以自然生长规律为核心,尽量通过各种方法来保护自然环境,做到合理有序的开发,避免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滥砍滥伐现象,这样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从目前的社会生态形式来看,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以人类的不合理生产生活之间存在关系。所以根据“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思想影响,人类要树立“永续利用”的生态观念,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模式,都应该尊重自然的生产规律,摒弃传统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态度。有研究指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为了能够迎合现代人无止境的需求,很多人会采用破坏自然环境的方法,例如为了能够实现农作物增产而忽视了植物本身生长规律,盲目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且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自身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应遵循“道法自然”等观念,适当控制人的过度需求;而人与自然共存在“道”中,人向自然的索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个“索取”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同时,我们还要倡导“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要体现“适度”,减少贪得无厌,正如《老子·第四十六章》中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生产与生活中应该尽量做到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合理开发有限的自然资源,适当开发资源,感恩自然给予的馈赠,这样才能使人产生敬畏之心,进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

(三)对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思想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生命”是古代生态智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的思想已经被群众所熟知,如佛家的“普度众生”、儒家的“天人合一”等。在面对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依托古代生态智慧,能够取得良好的宣教效果。因此,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将“仁爱万物”的生态理论观渗透给广大群众,将生态伦理观念与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结合在一起,尊重生命。首先,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需要将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万物的道德共同体,而这个道德共同体的本源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规范,将这种生态伦理思想体现在实处,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体现“众生平等”“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次,需要践行万物平等的价值观。通过前文对古代生态文明的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思想中有大量彰显“万物平等”的内容,虽然人与万物在“类”上存在区别,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平等的,正如“众生平等”思想中,强调人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关注每个生命体的价值,要求人要保护、尊重生命,彰显每个生命体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三、结语

当代社会,生态危机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古代生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道法自然”“众生平等”“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环境,从而实现空气常新、绿水长流、蓝天常在。

参考文献:

[1]李博,黄敏佳.乡村振兴中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2]施由明.论江西古代的农业生态智慧[J].鄱阳湖学刊,2019(4).

[3]陈靖怡.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现代转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4]倪銘英.中国古代儒家蕴含的生态智慧探析[J].汉字文化,2019(8).

[5]李景奇.城市生态复兴与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生态实践智慧[J].城市建筑,2018(33).

作者简介:左雯雯(1996—),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单位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汤子为(1993—),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单位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编号:CX20190851)的有关成果

作者:左雯雯 汤子为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长期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通过各种手段,积极保护和治理环境,反思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对待环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无疑成为探寻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探讨新时期生态问题的根源与实质,探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自然与人类问题的日益尖锐,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目前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日益突出

(一)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灰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水污染,我国的水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近几年来却迅速恶化。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控制在70—80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了70分贝的极限;多数城市的区域噪声污染状况正在急剧恶化,全国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农村污染加重。2000年乡镇企业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排放量的28.7%、45.8%、63%、36.1%和67.3%。海洋污染。1999年,全国近海接纳工业废水量36.6亿吨,其中渤海5.6亿吨、黄海7.1亿吨、东海14.8亿吨、南海9.2亿吨,四大海共接纳废水中化学需氧量111.1万吨。

(二)生态破坏问题。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水土流失,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森林不但为我们提供薪材、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还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活动场所,同时,森林还是调节区域气候的“绿色之肺"。近几十年来,由于无节制地开发建设,砍伐树木、毁林造田等,森林面积日渐减少,尤其是热带雨林的面积锐减,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威胁。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碱化)速度加快。扬尘、浮尘和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是大风与沙漠或沙漠化土壤以及松散地表沉积物相结合,在特定地理条件下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我国目前的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紧缺。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除少数地区外,全国都面临着淡水紧缺的局面,缺水已经影响了经济发展。土地资源问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所有资源中,地资源的约束性最强。没有石油、煤炭、天然气,我们可以找替代品;没有水和其他资源,可以从外面引进。能源匮乏问题。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在1998年,中国的广大地区还在为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而发愁,短短的几年后,中国能源供需普遍紧张的时代就到来了,油、电、煤“三荒”同时发生,敲响了中国能源供需的警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在世界各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利用,造成了今天影响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环境生态危机的产生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中国自身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不足之处。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人口的压力,技术的负面效应,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自由经济的弊端都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问题。

二、生态主义马克思概况

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矛盾。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劳动是使主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马克思将这种过程概括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然后把它们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新形态——也就是产品——的过程,也包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产品使用消费之后的残骸释放到大自然之中的过程。生态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内在的矛盾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包含着诸多矛盾,如果从生态的角度分析,那么我们可以列举出以下两对矛盾:l,实践的目的(需要)与手段之间的矛盾;2,实践的历史性与超越性之间的矛盾。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也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发展突出表现为所使用工具的变革与创新,而工具的创新直接改变人们的劳动方式,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方式。一般而言,随着人类需要的发展,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工具)会不断扩大,因而,对自然的既有生态的破坏力度也会越大。如果不对人类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生态问题的恶化将是必然的。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对策与措施

当前,就中国国情而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关重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是工业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对策与措施中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老路。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后果不堪设想。

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类改变现有生存方式的理论先导。马恩曾多次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人通过劳动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改变自然。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系统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也只是大自然系统运动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部分。所以,在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时,不能过高的估计人类本身的力量,而是要采取与自然界和和谐共处的态度,使整个大自然系统处于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人类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会使自然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人类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就会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因此,人类必须正确地遵循自然发展和运动的客观规律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这一生态思想,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全球乃至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社会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协同、合作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制度保障。总结各国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开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有效结合。市场固有的缺陷会导致在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理由,但并不是充足的理由,政府干预也同样面临着“政府失灵",因此,市场和政府之间并不是一个在完善与不完善之间的选择,而是在不完善的程度和类型之间的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原则环境问题的经济本质表现为效率低下,其社会本质则表现为有失公平。环境问题的低效率决定了不公平;相反,实行一种环境保护制度,如果不注意公平,也同样会导致低效率。因此,环境保护制度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接轨国际惯例环保制度创新需要综观各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尽量与国际接轨,尽量避免国内外环保制度差距过大,使中国成为污染的避风港或者是环保制度过于严格使国内企业治污成本过高,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语

几千年来,靠天吃饭,向大自然无限制索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普通民众的意识中利用自然、开发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大家的基本认识。无限制的索取,带来的却是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在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重新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立意到写作,所有的工作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要忠告人类:关注环保、人人呵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在全国上下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严肃的话题摆出来,并借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将是著述本文的最大欣慰。

【参考文献】

[1]郝丽萍,吕澜,朱华燕.建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7

[2]罗京滨,杨玲,张文艺.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57-59

[3]陈章龙,周红.基于折衷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2-84

[4][苏]A.古谢伊诺夫.西方伦理学简史[M].刘献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武林芝.加强生命教育,共建和谐校园[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6(2):28-30

[6][美]孟旦.实际可行的伦理准则及其进化论基础[J].安延明,译.世界哲学,2009(1)

[7]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7)

作者:许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下一篇:护理院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