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论文范文

2023-03-17

社会现象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道德冷漠”行为严重刺激社会神经与公众眼球,本文从道德教育层面讨论如何抵制道德冷漠。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道德教育;道德冷漠;道德氛围;道德反思

袁和静,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中国当下社会道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普遍热议的焦点问题,社会无德行为和各类病态事件在社会不同领域屡屡发生,如小悦悦事件、“毒食品”事件、复旦投毒事件、厦门纵火案、各类权力腐败案件等,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风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更引人注目,严重刺激了社会的神经系统与网民大众的眼球,正如学者龙静云所言:中国的道德状况是一幅“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图景[1]。面对道德冷漠现象,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成效的微弱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2],提升道德教育来抵制道德冷漠现象是现实所迫,尤为必要,因此,深层次讨论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命题。

一、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

当前道德冷漠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从全社会来营造贬抑行为之恶和褒扬行为之善的社会道德氛围是现实所迫,只有良好的道德氛围与舆论环境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撼力和威慑力,使坏人坏事受到集体谴责与惩罚。在道德赏罚制度、社会舆论营造、道德监督机制缺乏全方位保障的情况下,唯有通过道德教育来进一步营造道德氛围。

一方面,道德教育可以从价值观教育和理论文化建构方面塑造道德氛围。如葛晨虹教授所言:“改革开放发展中,社会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建设和提高,但从整体看,国民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明显事实,民众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3]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文化和功利气息的弥漫,使物欲主义、功利主义、奢华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从而导致社会观念与群体心态发生转变,出现道德冷漠行为。同时,市场文化不仅冲击了价值观导向,也使得理论文化出现错位和缺位现象,理论建设缺乏社会认同根基与情感支柱。因此,可以通过道德教育着重从价值观导向与理论建构方面抓起。

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隐形教育方式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不在于集体灌输与外在强制学习,关键在于隐形渗透与贯彻。一般而言,道德观念与理论形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扎根于社会教育之中,融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切实为大众所接受;道德教育要用简单活泼的大众话语代替深奥的理论表述,逐步增强理论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其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从而使道德理论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道德教育还要有效整合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民间传播等多种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达到道德理论体系在社会领域中的春风化雨。

二、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

道德冷漠流弊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与责任分散效应或无意识道德冷漠密切相关。责任分散效应主要是指,当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境发生之时,由于有很多人在场,每个人都会认为所应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就个体而言,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在场时,他可能会把责任看成百分之百,而当很多人在场时,他会认为责任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应承担一份责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的小悦悦事件中,当两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之后,短短7分钟内路过的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以责任分散理论来分析,当很多人都在场的情况下,群体的规范和内聚力变得失调,每个人的责任都被分散,大家普遍存在“我不去救,有别人去救”的心理状态,然而,当大家都认为别人会承担某种责任的时候,恰恰没人承担。由每个人所共同承担的责任已经不断被细化,甚至有的责任主体已经把本有的道德责任当做漂流瓶而任意丢弃,当社会的不道德事件刺痛民众的神经时,大家纷纷谴责社会,指责当事人,对社会道德状况表示遗憾和焦虑,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共同承担的责任被不断地肢解,割裂,甚至消解,最终出现的局面就是“有罪过,但无犯过者;有犯罪,但无罪犯;有罪状,但无认罪者”[4]。虽然其现象的普遍存在带来了集体冷漠的结果,但心理学家认为该事件不能单纯归因于社会冷酷无情或者道德沦丧。

要克服由责任分散效应带来的无意识道德冷漠,道德教育必须担负起职责,教育社会和民众,每个人的责任都是至高和神圣的,责任是不能转移、无法替代的。个体存在的标准之一就是通过责任来展现,有些社会的责任是作为人而不能随意拒绝与转嫁的。诚如列维纳斯所说:“做人意味着……是我维持着他者,是我应当为他者负责……我的责任是不可转移的,无人可替代。实际上,就是说做人始于我的责任……责任是我独自负有的,是我作为人所不能拒绝的。这种责任是唯一的最高尊严。我是我的唯一标准就是:我是负责任的。”[5]所以,责任教育就成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当然道德教育或者责任教育的重担不仅靠学校,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重视,不断弥补道德教育中的空白点。唯有不断加强责任教育,才能真正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

三、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

自我反思思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在“熟人社会”或者乡土社会,每个人“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6]。在“差序格局”状态中,伦理关系简单明确,大家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亲疏有别、爱有差等的伦理秩序。而进入“陌生人社会”以后,社会交往变得复杂,人际信任降低,道德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反思。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律条竟然成为多数人的道德信仰,使得道德资源变得稀缺,人格变得平庸。应该说,每个有道德能力的人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应该适时进行道德的自我反思,进行负责任的道德选择,首先以自我的道德责任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所做所为,而不是挥动道德的准绳去任意评论别人的行为,否则道德责任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根基,道德冷漠的存在随之成为普遍。康德讲:“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7]

道德冷漠者或者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者是将个人与社会隔离,固守在属于自己的狭小圈子里,扭曲社会关系。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8]同样的,自己对于他人而言,自己也是他人的地狱,因此,道德冷漠不仅仅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袖手旁观,同时也是对于自我和人性的冷漠。别尔嘉耶夫认为:“人悬于两极:既神又兽,既高贵又卑劣,既自由又受奴役,既向上超升又堕落沉沦,既弘扬至爱和牺牲,又彰显万般的残忍和无尽的自我中心主义。”[9]为此,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道德榜样,培养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具有理性道德的人,对道德规则的内容、原因和内在价值具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对道德基本原则怀有理性热情,并且能够将它们自觉地运用于行为中的人”。[10]主体道德心理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践履都以道德自我反思为基础,面临道德情境,感受道德现象,形成道德印象,其中都需要道德思维的加工处理,将道德信念、道德目标、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道德人格,通过道德判断和推理,树立道德角色,进入道德实践,落实为道德行为,杜绝道德冷漠,这便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意义所在。

四、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道德冷漠现象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标记”,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明恩浦曾在《中国人的特性》中,记载过旁观者对落水者见死不救、冷眼旁观甚至趁火打劫的情形。其描述的现象虽不普遍,但也折射了道德冷漠现象存在的长期性,而道德冷漠反应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成员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面临突发情形时,不出手相救而仅充当“看客”,作为漠然的“局外人”,“贵”在不参与。市场化发展所需要的理论原则与价值规范已然无法解释和应对当今道德冷漠状况,逐步产生了信任危机与道德悲剧,更加导致社会群体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如学者王珏所言:文化多样、利益多元的“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呈现出不同于单位制度时代的道德行动逻辑,调查数据表明,单位组织集体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具体表现在道德行动方向多元、道德行动动力不足及道德行动能力欠缺上。[11]

为此,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重构道德行动动力,改变社会集体道德行动动力不足的现状。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道德行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行动者本身理性思考、情感认同、充分慎思的基础之上,取决于行动者的价值选择。而道德行为要合乎道德要求,行动者必须处于以下情形:“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最后,行为者必须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质量而那样选择的。”[12]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学说为当今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了更好地重构道德行动动力,首先,道德教育必须明确何谓“道德行为”,让社会每一个人懂得“道德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道德行为”的选择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抉择;最后,选择“道德行为”的根本在于培养每个人的道德质量,如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树立道德良知,坚定道德信仰,培养道德情感,坚守道德底线,牢记道德责任,拥有道德勇气,知晓道德荣辱。唯有如此,才能重构道德行动动力,逐步抵制社会道德冷漠现象。■

参考文献:

[1]龙静云,熊富标.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3(1):71-77.

[2]肖霞.从道德的功利性看“道德冷漠”的矫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33-36.

[3]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2(2):31-34.

[4]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1.

[5]王振林.透视后现代伦理学[J].人文杂志,2004(6):20-23.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

[8]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9]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29.

[10]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0.

[11]王珏.“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基于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0(4):135-139.

[1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责任编辑/程 曦

社会现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高的期待,对子女学业表现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家庭教育投资,在很早各地区均出现了很多家长陪读现象,本文主要以我校周边陪读的家长和学生以及我校部分班主任老师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发现我校陪读人数已超过了半数之多,陪读的主要形式是走读回家父母陪读,家长陪读的原因主要以延长学习时间和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同时还有不少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的住宿环境而走读。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在陪读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克服了重重困难、定顶住了重重压力,但依旧有不少家长表示陪读效果不佳。家长陪读的大部分目标是以严格的管理促成孩子的学业成绩、以牺牲自己的形式换得孩子高成就。当然在调查中也不乏一些家长在陪读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进步、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促成了孩子健康人格和坚毅品格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气质的形成。最后我们针对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改善学校住宿条件、家长科学陪读的建议、建议学校参与组织相应活动教育学生要在陪读期间懂得感恩学习自立成就自我等。

关键词:高考;家长与孩子;陪读;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目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高中阶段很多家长成为陪读大军的一员。特别是对于寄宿制高中,家长陪读现象更为严重,甚至有很多家长不惜放弃工作全身心陪读,家长精力和财力的大量付出,那么陪读对孩子的发展是否产生了积极作用,以及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附属产物,对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为什么家长和学生选择走读?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呢?陪读现象是否有利于对学校的育人目标的达成?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名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的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乃国之大事,现在的陪读现象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很少关于和深入研究,随着陪读现象的加剧,陪读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高中不仅是学生学业提升的黄金期,也是学生行为习惯以及品德精神品质培养的关键期。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陪读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呢?

二.我校陪读整体情况的分析

目前我校走读学生760人左右,占学校50%左右,我校为一所寄宿制省重点高中,每年的高考成绩斐然,是金普新区高中中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同时来到我校的学生也都是在中考中的佼佼者,家长和学生对学业和成才非常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近几年陪读现象的增多,在调查我校班主任后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走读学生比例大概由原来的的三分之一左右徒增到二分之一左右,有的班级甚至能达到走读四分三左右,也就是班级只剩下十几二十人住校,而且我们调查后了解到目前留在学校选择住校的学生多为家里较远无法走读或者家里没有车交通不便或父母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孩子或经济条件工作性质不允许无法就近陪读而不得不住校,可以认为在没有走读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因现实困难而无法走读才选择了住校,走读就意味着家长陪读,可见我校陪读已经成为我校的主流群体。

通过搜集的数据了解到我校陪读有几种类型:近距离家长接送型陪读,学校附近租房型陪读,附近买房子型陪读,远距离坐班车型陪读,其中家长亲子接送型陪读占比较大,其次为班车型陪读,第三位的为租房性陪读(近几年逐年增多)。根据陪读成员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父母陪读型,母亲陪读型,祖父祖母陪读型,其中父母陪读最多,在租房陪读中母親陪读型最多。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家长对学生的重视,以及对学生的财力和精力的付出是巨大的,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三.我校陪读原因的分析

我们主要对部分陪读家长和学生展开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父母选择陪读的原因分析有:(1)健康照顾型,父母关心孩子健康情况,给孩子争取更多休息时间和营养补给;(2)陪伴帮助型,想要有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孩子在学校有不会的可以在家解决掉疑问,在学习方面给孩子提供一定帮助;(3)管理监督型,孩子比较散漫,自学能力差,通过陪读监督和管理他们的行为习惯;或者孩子自理能力不强,在学校不能符合住宿生的基本要求;(4)延长学习型,学校的学习时间不够,想让孩子在家多学习一段时间,其他原因。经调查发现选择最多的是第四种类型,其次是第一二种类型。

学生走读的原因:(1)选择更舒适的环境;(2)学校离家较近;(3)在家中学习资源更多;(4)有家长的约束管理。学生在选择走读的原因中占主要的是可以多学习还可以查找资料,为了提高学业成绩。其次是为了舒适的睡眠环境,部分学生提到学校冬天冷,夏天热不能洗澡等住宿环境的问题,再次是自理能力差以及自制力差选择家长约束。

四.陪读带来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增加家庭的支出,加大家庭负担;同时促进亲子关系,丰富父母的工作生活,增加父母与孩子间交流。在社会方面,促进了周围经济,在调查期间我们还发现周围陪读房的价格水涨船高逐年递增,很多一中家长成为租客,陪读期间家庭的消费也都发生,促进了周围商圈的经济;也造成学校周边早晚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拥堵。

下面以我们调查中一位妈妈写的陪读感言为例:我和孩子爸爸只是出了问题的时候集中火力批评教育,细想起来效果其实是不大的。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坐在那儿似乎是学习了,但明显内区力不足。后来偶然和别的家长交流的时候,她的陪读经历启发了我,让我知道家长的陪读是利大于弊的。孩子在学习,日子是苦的,但是有家长的陪伴,或是指引,哪怕是亮一盏灯,对孩子也是极好的。孩子会知道再苦的日子,也会有一盏灯为她亮着,因为有一盏亮着的灯,刻苦读书的日子也是幸福的。就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之前没有陪读的时候,有很长的一段时期孩子在家里上网课,开学后,孩子的成绩急剧下滑。在发现问题之后,我开始了陪读。当我尝试用纸条、当面谈话、把孩子当朋友一样相处后,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心也开始变得一点一点的柔软,首先是允许我来到她的房间了,慢慢地接纳我坐在她旁边了,逐渐地开始分享同学的故事、她自己的想法。因为疫情再一次上网课时,经过孩子的允许后,我陪她一起听课,鼓励她发言,在网上课堂和老师互动,这个时候我发现她是兴致盎然的。后来的日子,我拿着高中必读的《红楼梦》在她一旁读着,氛围很和谐,气场也很适合学习。在合适的时机,我瞄一瞄、瞅一瞅她做的练习册,对她的学习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们再一起比赛背背单词,经过那么几次之后,我发现孩子在学习劲头方面比以前积极了。所以,对我而言,对我的孩子而言,尤其是对我们家这种内驱力不足、目标感不强的孩子来说,陪读是很重要的,因为陪读,我们更加了解了孩子,也可能会发现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知道孩子都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她的哪些学科有优势,哪些学科薄弱,进而去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虽然三年学习最终的结果,我们无法预知,但是从孩子的学习态度的转变,我还是很欣喜的,回望陪读的这些日子,我觉得能和孩子一起奋斗、一起感受高考来临的氛围,这是一笔用金钱也无法衡量的财富。

家长方面:通过这段感想我们看到了陪读家长最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对孩子的认识以及家庭教育的认知也在陪读中不断提高;随着亲子关系的改善同时家庭幸福感也不断增进。家长从不懂陪读到慢慢懂得如何陪读走了不少弯路,从盲从到高质的陪读是需要一定的科学指导和理论借鉴的,从保姆型陪读到教练级陪读更是需要家长不断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与亲子沟通技巧,陪读不是衣食住行照顾好、手机电脑管得好这么简单,陪读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但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我们深深的感受到高中陪读带给家长的疲惫不堪与焦虑不安,但也看到了陪读家长在陪伴孩子慢慢蜕变过程中收获的欢愉与走进孩子心里的那份小幸运。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和焦虑,在孩子们看来每天回到家父母一直都在身边,自己内心有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回到家中可以将一些不跟同学说的话,毫无忌讳地跟爸爸妈妈倾吐出来,增进自己与父母的沟通,互相吐露心声;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还能减缓自己在平常生活当中的心理压力;自己自制力差父母能够随时监督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状态,给予建议和帮助,对于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自己认为大部分功劳在于自己的父母;可以有效且方便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还有些同学表示自己担心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走读可以很好的陪在父母身边;还有孩子觉得陪读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自己内心更加懂得感恩,學习也更加有动力。

从学校的管理和育人目标达成上来看:陪读对于我校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学校宿舍管理的压力,家庭教育的辅助力量变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家庭教育管理不利造成的教师管理难度;对于学校育人目标有一定侧冲击,陪读弱化学生自理能力培养,还有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在学校住宿是脱离父母在生活上短暂脱离父母保护的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然而走读会造成一部分孩子出现过度依赖父母,自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能很好与同寝室同学相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等。

五.我校陪读现象调查后的建议

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在陪读中存在着焦虑和盲目现象,陪读应根据自己家庭的现实情况而选择是否陪读,陪读中应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和目标,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人的成长与环境比密切相关,陪读增加了家庭环境的作用时间,建立优良的家风(勤俭、自强、团结、诚信),书香、民主幸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和影响是深远而有意义的,希望每个家长都能优秀的陪伴着。

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定期交流和家长会指导等方式,引导家长学会陪读、科学陪伴,通过班会等形式教会学生尊重父母,放下手机与父母多沟通;学校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形式和方式,倡导学生进行家务劳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不定期开展家庭式劳动教育;我校在管理中在不断强化学生自理能力,尽管学生走读,但我校每名学生在中午都会回到宿舍住宿,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一定的独立自理能力。

培养健康的品格,健全的人格,以及深厚学识的未来人才,是全社会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目标,科学陪读是一门学问,家长完全以学业成绩为目标压榨式陪读是一种不健康的陪读,在陪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和亲子情感的交流,以及自理能力的提高。高中阶段的陪读正在以它独有的方式慢慢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需要每一个家长在陪读中不断反思提炼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正确陪读方式,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索与发现其中蕴含的奥秘。同时也需要家校合作开启正确的陪读打开方式,同时缓解家长的焦虑,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高玉华.家长“陪读热”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4):17-18.

[2]李娜娜.关于“陪读现象”的调查报告 ——以合肥市及六安市部分家庭为例[D].2015(5)

[3]杨晓昇.高中陪读教育的思考[J].教师通讯,2018(1)

[4]毛金玲.山西医科大学.进城陪读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研究 ——以山东省Z市L中学陪读家庭为例[D].2019(4)

[5]王文龙.中国陪读现象的流变及其社会学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12(10):126-132.

社会现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法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法律现象的理论武器,而“国家一社会”二元论在方法论上无法满足现实的研究需要,因此在承认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的前提下,引入“国家一国家与社会互动(司法实践)一社会”或者“国家法一习俗、乡规民约一民间法”的“三元模式”可谓是一个创新。

[关键词]法社会学 方法论 国家与社会

 中国法社会学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法社会学是把法律制度、法律规则、法律惯例、法律程序和法律行为作为构成社会整体中的某些要素来对待,研究法律在特定社会中的功能、影响和效果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资源来源于哲学与社会科学。但法社会学方法论探讨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如法社会学的方法论逻辑问题。

对“国家一社会”二元论的反思与突破

王亚新认为“近代化”层面上使用“国家~社会”理论框架包含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西方式经验,对于研究我国社会中的纠纷及其解决是缺乏实际意义的,但仍然“可能用这组概念来指称存在于一定时间空间中的某种公共权力以及此公共权力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对基层社会的纠纷现象进行研究调查时,我们会发现确实有必要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国家与社会’的概念。”

张静以大量的乡规民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企图界定在她看来处于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乡规民约的性质,但最终却迷恋在乡规民约的字义上,无法弄清乡规民约与国家法、民间法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在突破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模式时宣告失败。

受斯普伦格尔的影响,黄宗智力图以清代至民国间民事法律制度揭示成文法、民间习俗与司法实践的多重而复杂的关系,并且用实践与表达的背离理解国家法、民间法与司法实践,表面上厘清了法律实践的三个层面:国家法、民间法、司法实践,实际上却陷入了“二元论”的漩涡中,因为用这三个层面解释法律实践势必造成逻辑上的断层。黄氏提出的“第三领域”就是介于村社族邻的非正式调解和州县衙门的正式性审判之间的一个领域,它既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非正式调解,也不同于更严格意义卜的正式司法。但是在这个阶段,国家与社会展开交接与互动,“在理想的情形下,第三领域的司法活动却能兼顾息事宁人的需要和法律条规的制约,将两者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纠纷”。

黄宗智提出的第三领域是对于“国家一社会”二元论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但是这种提法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质疑,梁治平认为没有处于半官半民纠纷调解的中间地带,“官方调处与民间调处相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介乎民间调处和国家法律之间且区别于此二者的第三领域存在,恰恰相反,它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在长期的演进和互动过程中相互渗透,呈现了一种多元复杂的关系状态,很难以“二元”或“三元”模式加以形式化。但他同时又说要揭示其复杂的实践面相,“二元论”解释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实际上是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论”前提下对二者相关性的逻辑归纳,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

总的来说,这种。‘国家—第三领域一社会”的“三元模式”在方法论上无法替代“国家一社会”的二元模式,更不要说在司法实践中它是否存在。因此其无法脱离“二元论”的模式,但在研究中可以将其放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借其方法论的意义研究某法律现象。若按其方法将任何研究对象划分为“三元模式”则是不科学的。

引入“三元模式”。创新方法论研究

基于国家、社会的“二元论”研究框架客观上承认国家和社会是一个同质性的实体,而实际上,“国家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实体,社会也非简单相对于国家的一个同质性实体,因此,无论是‘国家’抑或‘社会’,都是需要在具体分析场景中加以具体辨析的问题。”

千叶正士的“法律多元”观在突破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研究框架有一定的帮助,在民间秩序及重新解释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方面功不可没。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解释为“秩序的多元化”并非是“法律多元”的方法论视角。法律多元在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关于国家法与民间习俗或者说民间秩序时,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勾勒出国家与地方社会的民间秩序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场景中,以法律多元的视角去审视国家与民间习俗、规约、习惯、习惯法的互动过程。

赵旭东虽未以千叶正士的法律多元的观点来分析国家法与民间习俗的关系,但他通过民间纠纷的解决过程试图提示国家法与民间习俗的多元互动实践,他说:“民间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看到国家法律以及其他权力关系对纠纷解决多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同时他还强调了习俗惯例对纠纷解决的全过程的重要影响,“显然谁也不能否认,在中国社会中,一起纠纷往往不会直接诉诸法庭,在此之前,大多要经过习俗惯例的调解,即使是纠纷上诉到了法庭,习俗惯例对纠纷的顺利解决仍然具有促进作用。”这种尝试就是对“法律多元’’的理论逻辑的突破。

棚懒孝雄主张在纠纷过程中应该剖析个人行动层次的具体因素,包括个人的社会关系、社会状况、制约个人行为的各种社会规范以及个人对违反这些规范的行动反应等,这也是对“二元论”的极力挑战。法律制度与法律实践在逻辑上层次分明,制度多元必然会产生实践多元,法律实践不是一个实体固定不变的,而是法律制度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是由相互性的人际互动关系到风俗习惯等的初级社会制度以迄较正式的法律的次级社会制度所构成的整体过程。”当然,“法律多元的研究促使研究者重新考察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的更为复杂的互动模式。由于法律多元是同一时空甚至是同一问题上的多种法律共存,因此任何两极对立的划分,诸如民间法和国家制定法,在实践上都是一种错误。在任何具体的社会中,所谓社会制度都不仅仅是国家的正式制定的法律,而是由多元的法律构成的,这些多元的法律又总是同时混缠于社会微观的同一运行过程中。”

苏力以法律多元的视角从社会、法律微观运行过程考察司法实践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从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对立的逻辑错误。而在法律实践中实证研究中,强世功、赵晓力试图以“关系一事件”的研究策略揭示法律实践中权力关系网络的运作逻辑,但却由于以法律事件中的关系分析去说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关系,这种基于行动策略、权力技术分析的研究成果无法在地方性社会秩序那里得到验证。地方性社会秩序的建立应该是通过司法实践、民众的法意识、国家认同意识、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等实践环节,将国家权力与民间社会关系融合其中的不断再生产的过程。

因此,在“国家一社会”的二元模式在方法论上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时,有必要在方法论上引入“三元模式”,即“国家一国家与社会互动(司法实践)一社会”或者“国家法一习俗、乡规民约一民间法”,这种划分标准当然无法厘清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但这只是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如果把研究对象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运用这样的方法对于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现象论文范文第4篇

2、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系再论

3、中国省域碳排放空间依赖结构的非参数估计及其实证分析

4、消费领域信息不对称的法律矫正

5、董事会资本、CEO权力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6、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模型研究

7、基于异质性的无形资产经济学特征研究

8、赵翼“颂清”与“刺清”再认识

9、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成功度研究

10、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

11、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自尊的中介作用

12、孝廉入法的法理言说及其制度建构

13、基于渐进式创新的产品形象设计衍变

14、契约群的挑战与合同法的演进

15、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16、我国职业教育实然与应然地位的冲突及其文化分析

17、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自我发展作用的研究

18、利益协调的制度保证和观念支持

19、商业伦理批评: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20、市民刑法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21、发挥企业工会职能策略

2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2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

2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途径

25、环境健康价值评估中的年龄效应研究

26、消费主义和全球化时代的不满文化

27、宪法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之互动原因研究

28、基于ISM的商业智能项目失败因素分析

29、对政府行为博弈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探析

30、东亚模式的经验与启示: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与社会认同

31、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

32、深化改革中实现利益兼容的制度调整

33、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及资源整合

34、论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选法规则

35、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36、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经济人假定”的修正与拓展

37、经济学方法论视域中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38、超越“族群—民族”二元框架: 边界建构范式和认同情境论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启示

39、试以基本权利限定“良性违宪”

40、浅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41、动物摄影中的道德伦理

42、安全感与婚姻匹配观念的关系

43、企业管理层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分析

44、企业人合性的法律因应:被动尊重而非主动强化

45、居家学习期间父母陪伴与儿童成长的关系

4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47、歧视知觉与内地新疆班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 人际疏离感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48、产业融合视角下的辽宁省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49、从博弈论角度看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

社会现象论文范文第5篇

英语(国际金融)072 卢进驹 2007030013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交流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交流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在发生改变,逐渐演变出多种在网络中被广泛应用的网络语言。“火星文”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火星文,或者叫“脑残体”,意思是看多了容易脑瘫,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字面上顾名思义可理解为“火星人”使用的文字。火星文并没有比较规范的定义,通常只要让人无法立即判定、理解的文句皆可泛称为火星文,其使用和成立条件是必须要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在网络上的QQ空间、论坛、聊天室、网络游戏这些”90后”经常光顾的地方和个性签名中,到处可见这些奇怪的字符。

火星文通常由日文、韩文、繁体字、错别字以及英文字母、网络口语和表情符号等组合而成,甚至还夹杂着方言和乱码。比如用“3Q得ORZ”代表“感谢得五体投地”,用“1切斗4幻j,↓b倒挖d”表示“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火星文”作为网络的一种行话,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一、象形字。“ORZ”很像一个人在伏地叩首,以此表示“五体投地”。

二、声母组合代表汉语单词。如wl—网恋;py—朋友。

三、数字谐音类。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

四、数学符号加英语字母。+U—加油。

五、拆字组合。走召弓虽—超强。“火星文”与一般的汉语词汇相比,有的追求简约化,如“ORZ”;有的则复杂化,如“走召弓虽”;还有的则繁琐化和晦涩化,如“饿箌魜魜笕箌都吥堪杁眼”(饿到人人见到都不堪入眼)。

面对让人困惑的火星文,许多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加鞭挞,认为火星文是“对中国传统汉字的肆意篡改,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有的人表示担忧,认为“如果这些孩子养成了使用怪字体的习惯,对语文的学习和考试都会带来影响”;有的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90后”喜欢用火星文可能是为了标新立异,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叛逆的心理„„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认为,“火星文”背后的动机很好理解:年轻人觉得他们的前辈没劲,不愿用他们的腔调说话,自然会想要自创一种腔调。90后对造字方法的活学活用,如象形、会意、反切注音、加减部首等,再现了方块字曾经历的诞生过程,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激活。符号的拆拼、解密,本身就极富乐趣。他们正是游戏文化中成长的一代,对游戏的欲求格外强烈,在他们手里,语言的游戏面孔被大大强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语言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武器,可以听从心灵的意愿自由控制,通过“说什么话”,就能感觉“是什么人”。所以青年总会借由语言默契,划下楚河汉界,语言成了表达自我的最后领地。在语言世界里自制规则,从符号的解构、再创造中,重新获得主宰一切的优越感——这是一种超越成人世界的资本和象征。成人社会的文化焦虑可以理解,但更应该相信进化论。没有谁占领道德的制高点。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火星文”的出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冲击,给人们生活带来一点点的波澜。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从量变到质变,新事物会总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是不变的事实。“火星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网络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火星文”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发对或者一味的提倡,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火星文”在“90后”新青年中风靡一时,我们应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对许多青年喜欢标新立异,不断追求独特的自我风格的做法,我们不能一味地扼杀,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夺目的创新思维的光芒,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动力。更何况,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根基,又岂是只发展了几年的“火星文”能撼得动?如果真的能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那中华文明以后又何以立足于世界文明之林?

上一篇:保险法律论文下一篇:绿色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