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

2023-03-18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性大学纷纷开办起了艺术类专业,一时间良莠不齐。因此,怎样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开办艺术类专业成了一个值得探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高等艺术教育;专业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日趋稳定、和谐地发展,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也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不断地丰富起来。艺术行业作为国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刺激下,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于各种艺术范畴的娱乐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国产电影和音乐在国际上频频亮相和获奖,各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和收藏热的出现,娱乐资讯的日趋发达与普及,诸如此类的表现,充分说明艺术的春天在我国这片大地上已经高姿态地来临。在这种社会艺术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迎来了新一轮的报考热潮。不但各种传统专业艺术院校频繁扩招,其他高等学校也不甘落后,没有艺术类专业的抓紧创设,有艺术类专业的则纷纷加入扩招大军。

当然,扩招要综合考虑各种艺术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接受能力。作为综合性大学,单纯追求扩招和生源,盲目设立各种艺术类专业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一些艺术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来说并没有传统专业艺术学院的优势大、基础好,而综合性大学本身又有文理专业齐全、交叉学科丰富的学科资源优势。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在综合性大学有选择地设置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类专业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综合性大学在艺术类专业设置上应重“学”而轻“术”

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不能采用专业艺术院校的模式。综合性大学的整体氛围比较注重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精华都在一个“学”字上;而专业艺术院校则倾向于某种特长技术的训练,特色就在“术”字上,两者有实质上的区别。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如果像专业艺术学院那样重“术”轻“学”,则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反而落下个东施效颦的结果。众所周知,我国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术”的传承方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和经验,培养了许多声名显赫的表演艺术大家,这是综合性大学所不可比拟的。因此综合性大学应重“学”而轻“术”,着力于艺术“学”的专业来發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术”与“技”,而艺术学则是一种“学”与“道”,后者可以说是前者的升华。技艺要大成则必须要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要进入理论思想的层面,这正是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的真谛。

这并不是没有先例可寻。国外就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常把对艺术表演人才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分别由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来完成。比如国外的专业音乐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在教育模式上明显存在着区别。专业音乐学院主要是培养演唱、演奏等表演人才;而音乐方面的理论课题研究一般都在综合性大学中进行。同样道理,不但在艺术类专业存在这样的现象,许多其他专业也有类似模式,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艺术”的兄弟专业“文学”。大学的文学专业往往是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而不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文学作品创作工作同样属于实践表演性质的活动,与艺术的画画、演奏、表演等异曲同工。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况且这种教育职能上的分流,又恰恰是对付“扩招”副作用最好的解药。

笔者所在的单位同样是一所在综合性大学新近建设的艺术学院,建院的时候为了专业设置问题多方咨询,最终没有盲目地上马当时红极一时的影视表演专业。虽然院长本身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张铁林先生,表演专业本应是他的“老本行”,但是在记者就此采访他时,他解释道:“因为表演专业的理论学术性相对较弱,而且与专业艺术学院重复性又太高,不能最好地体现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因此不予考虑。”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决定是十分睿智的,而且近几年来学院的各项工作包括招生、就业等都取得了不少成绩,证明了这种办学思想的正确性。

二、综合性大学宜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设置与现有文理专业交叉的艺术专业

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专业应考虑利用大学现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与专业艺术院校上百年“术”的传承经验类似,综合性大学甚至有更多上百年经验的东西,要善于利用。综合性大学最为显著的资本就是“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有些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甚至集文、理、工、农、医于一身,学科之间交流、融合由来已久,产生了许多前沿交叉学科,非常有利于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这种学科特色和优势是专业艺术院校所没有也无力拥有的。就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开办的多媒体动画专业,就涉及美术学、多媒体设计、动画漫画、计算机制图、编程等诸多专业的交叉合作,这岂是单科艺术院校能够做到的?而且多媒体动画这种新兴交叉学科在当前网络多媒体时代极具竞争优势,仅虚拟网络游戏平台开发一项,就涉及不下万亿元的产业链。一度排在中国福布斯榜首的盛大集团,就是依靠开发和经营网络游戏而迅速起家的。综合性大学正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开办这样的“跨学科”艺术专业,而且与之相关新兴产业往往处于大量缺乏人才的阶段,中长期内没有人才饱和的可能。这样的艺术专业无论招生、就业,前景都无比看好。

三、综合性大学宜设置能提高人文素养的艺术专业

我国的教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强调了它的社会功能,忽略了人文功能,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更是这样。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实的、功利的观念往往作为主流在支配着高等艺术教育,进一步削减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尤其是对于传统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来说,一向不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在许多国内科班出身的大明星身上清晰地反映了出来,君不见多少明星在文化底蕴上闹过笑话。不过,专业艺术院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也有自身的苦衷,因为他们往往不具有素质教育相关的人文专业,比如其艺术专业往往缺乏艺术史学、美学等方面的辅助。而综合性大学则有这个条件,甚至不需要临时增加新师资,就可以充分利用文学、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人文资源优势,为艺术专业学生提供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方说中外文学史、中西艺术美学比较、中外历史研究、中外哲学史等,这些与艺术密切联系的文史哲学科知识能够自然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盲点和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延伸。

除了专业知识的人文化以外,其实更为重要的是锻炼艺术专业学生人文化的思维方式,使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所有的自然科学问题最终归为哲学一样,不论美术、音乐还是别的艺术学科,同样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都受到哲学思想的指导,我们应该引导学生

向这方面发展。历史上,在艺术方面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起初大多是从大学中的非艺术专业转过来的,或者除了本身艺术专业外还精通许多其他专业。这正是因为他们深厚的人文功底造就了他们卓越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可以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任何艺术问题。最著名的代表性人物莫过于达·芬奇,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旷世奇才,很多人都只知道他是最伟大的画家,其实他同样还是顶尖的哲学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和其他更多当之无愧的头衔,这就是人文素质的魅力。

同样,除了要重视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外,综合性大学还应重视其他专业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人文素质培养,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国务院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对于综合性大学的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艺术专业的设立可以彻底改变以往艺术教育公选课蜻蜓点水、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状况,使得艺术教育特有的审美品格和道德意义深入人心。比方说由专业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家开办的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电影赏析等一系列艺术欣赏课,更能融会贯通地向学生介绍东西方文化艺术中的精华知识,升华了学生对艺术和审美理解,养成了学生更为健康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辨别真与假、美与丑、高雅与低俗的审美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笔者所在的艺术学院在这方面就考虑得比较周到,一开始就设置了中国书画鉴赏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面向全校开放,以提高全校师生在中国传统艺术方面的素养。

当今社会非常强调“和谐”二字,可“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高等艺术教育行业又如何将之落实到实处?笔者以为,艺术素质教育正好可以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素质教育看起来是对人外在表现行为的教导,实际上是对人的内在思想活动,对人的全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伦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一样,在人的整体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方面发挥着特殊的功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综合性大学不宜设置专业艺术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而应设置与之互补的专业

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起步已经比专业艺术院校晚了许多,许多艺术类院校已经有近百年历史,在传统艺术专业教育上经验丰富。有些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急于加入扩招大潮,不经过深思熟虑,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仍然生搬硬套专业艺术院校的方法,与专业艺术院校争办传统艺术专业。这种漠视专业艺术院校优势的行为,非但会像鸡蛋碰石头那样碰得头破血流,而且会引起恶性竞争,造成整个高等艺术教育行业的滑坡。

所以说综合性大学适宜设置与传统艺术专业“不冲突”的艺术专业,严格来说最好是“互补”。因为只有“互补”才能彻底打破专业艺术院校在高等艺术教育上的传统优势,从而与之成为“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的相互依靠关系,形成与专业艺术院校两条腿走路的共同发展局面。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专业艺术院校培养导演,那么综合性大学就利用自身文科优势去培养编剧,导演再出色,要拍出脍炙人口的影片,总离不开好的剧本,就好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还需尊重社会需求

扩招无疑给莘莘学子们带来了进入大学门槛的机遇,学生和家长都欢欣鼓舞。但是,欢喜之余,新的问题出现了。因为艺术类扩招往往呈现一窝蜂现象,什么专业热门大家就都来办,最后挤成一团,造成就业压力的直线上升。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全国高等艺术类本科毕业生仅为1万人,而到了2005年,已猛增到了3.7万人,同比增长近3倍,而且这一数字近两年还在高速增长中。尽管眼下就业市场对传统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已趋饱和,但各高校创办艺术教育的热忱依然不减,一年一度的艺术专业招考竞争依然激烈。有一句话对当今高等艺术教育行业形容得非常贴切:“艺术考生如过江之鲫,艺术招生如火中添炭,艺术学院如雨后春笋,看似一派形势大好,但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几分欢喜几分忧。”因此,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千万不要干火上浇油的事情,应该冷静面对社会需求,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专业该办,什么样的专业不该办?

笔者以为,既然传统艺术专业的社会需求已趋饱和,那么综合性大学目前设置艺术类专业最佳策略就应该避其锋芒、独辟蹊径,不能盲目地追随潮流。应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设置有一定市场观念的,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有社会需求的新兴艺术专业。当然,我们也不必气馁,就像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对传统艺术专业的需求或许已趋饱和,但对整体艺术专业的需求却远远不够,前景依然灿烂。

[責任编辑 陈立民]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起源于欧洲的钢琴艺术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进入我国以来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关于钢琴艺术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使得我国的钢琴艺术在世界音乐与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化与艺术相互交融,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尝试对钢琴艺术概念进行阐释,针对中国钢琴艺术在作品创作、钢琴曲演奏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归纳并且总结了钢琴艺术衍生出的艺术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艺术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概括。

关键词:钢琴艺术  概念  理论研究  概述

钢琴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西洋古典键盘乐器,有88个件和金属弦音板组成。钢琴最初由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发明,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被叫做管羽键琴,在17—18世纪,钢琴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在当时的音乐艺术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8世纪初,欧洲音乐艺术迅速发展,当时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难以满足音乐艺术的需要,因此,音量更加宏大的钢琴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拨弦古钢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琴开始传入我国。历经10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钢琴艺术理论在当代4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理论研究的质量与数量的累积都有鲜明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同时文化与艺术事业也迅速发展,我国钢琴艺术领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重新打开了思想解放与腾飞的大门。从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我国的钢琴艺术在钢琴演奏、钢琴曲创作、钢琴艺术教育、钢琴理论研究、钢琴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针对钢琴艺术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探究中国钢琴艺术的概念和钢琴理论研究概述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一、钢琴艺术的概念阐释

通过对知网文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资讯等收录的相关期刊资料来看,国内从事该领域的学者研究方向重点之一是钢琴教学,同时,还有重要部分为钢琴作品创作和分析以及钢琴的演奏技巧研究,这些构成了我国钢琴领域研究的主流内容。其中,钢琴曲的创作作为钢琴艺术的基础,也是钢琴研究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将钢琴曲的创作作为基础和重点,原因不言而喻,因为没有好的钢琴作品,演奏者是无法演奏出美妙乐曲的,听众也难以欣赏到陶冶情操的音乐。早在钢琴艺术传入我国的初期,我国的一些作曲家就开始尝试利用钢琴进行音乐的创作,1934年,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便创造出了《牧童短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开创了先河,奠定了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基础,之后越来越多的优秀钢琴艺术家在演奏的同时,也进行了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其中不乏出现了经典乐章,他们的创作为中国近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不仅如此,钢琴在中国的发展还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发展,中国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很多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他们利用钢琴这种载体实现了中国特色音乐文化发展之路的探索,为传承中国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中国的钢琴艺术领域中,钢琴作曲应当是主体,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内容。

从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史来看,我国关于钢琴的教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1927年11月成立了中国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之后便开设了中国第1个关于钢琴教学的院系——钢琴系,这一开创性的举措奠定了钢琴在我国教育的正规化和专业化发展之路。而1950年建立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则是我国促进钢琴音乐教育,促进钢琴艺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阵地。从1950年至今,这两大教育基地为我国的钢琴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钢琴艺术家。在1951年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活动中,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周广元,便成为该比赛中获奖的第一位中国人,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在国际化的钢琴比赛中获奖。而1955年,著名钢琴家傅聪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最佳表演奖,这标志着中国的钢琴演奏水平跨入了新的台阶。在当代,我国更是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钢琴演奏家,其中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被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曾经在美国白宫演出,也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被《人物》杂志列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我国在钢琴艺术领域取得的这些成就,与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发展和我国钢琴作曲家以及钢琴表演艺术发展是分不开的,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表明了我国钢琴技术领域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只有在这样的教育和理论研究中,才能使我国的钢琴艺术达到如此水平。

二、我国钢琴艺术的理论研究

在我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广义上讲一切由中国人创作、演奏、研究的理论均可以列为中国钢琴艺术理论,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方面为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另一方面为中外钢琴曲演奏和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钢琴艺术的研究,属于中国音乐研究的一部分,涉及到多种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音乐关系,是多学科综合的研究领域。相较于已经有相当研究规模的中国钢琴艺术实践,我国针对钢琴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20世纪70年代末,钢琴艺术理论研究主要通过翻译外国文献著作影响国内研究,其中,对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前苏联钢琴家、钢琴教育家涅高兹的《论钢琴表演艺术》。

直到20世纪末80年代初,中国钢琴艺术领域的相关理論研究开始发展起来。著名理论家魏廷格教授撰写了学术论文《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这一论文的发表将中国钢琴曲作为研究的有机整体,分析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取得的艺术成果,并且说明了我国钢琴曲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展现出的艺术特色,也总结了钢琴曲创作的经验。

而最早在钢琴艺术演奏方面提出具有中国特色观点的是著名的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就是其子,傅聪先生在分析傅聪获奖的原因中,提到: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赋予傅聪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这是我国针对钢琴领域研究中第一次将西方的钢琴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机结合,针对钢琴艺术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具有深刻且富有远见的学术思想。

从钢琴理论研究的专著来看,著名钢琴家应诗真在1990年出版的《钢琴教学法》(后于2007年进行修订,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第一次将钢琴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在该著作中,应诗真将钢琴教学分为钢琴教师与钢琴教学、初学阶段的教学、钢琴演奏的技术训练、演奏多声部音乐的训练、钢琴教学中踏板的训练、钢琴大纲制定与实施、备课、演奏心理的训练等8个章节。同时,还尝试从美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中的观点为突破口,探讨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一研究成果的发表也对长期缺乏理论的钢琴教育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学者苄萌编写的著作《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笔者查阅的版本为华乐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平装版本,ISBN:9787801290069。这一著作的问世,首次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探讨了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的本体和背景,以及推动中国钢琴艺术领域发展的人物和事件,并且深刻剖析了中国钢琴艺术领域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成就和不足,针对中国钢琴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比较,因此是一部中国钢琴艺术领域的综合性艺术研究著作。

到了1996年,中国创编了第一部关于钢琴的专业杂志《钢琴艺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这一学术期刊的问世,对于中国钢琴艺术领域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活跃作用。越来越多关于钢琴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发表在該杂志上,截止到2021年4月28日,该期刊出版文献量为5637 篇,总下载次数为688197 次,总被引次数为13346 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钢琴学术成果的研究。

三、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前景及理论研究趋势

由于钢琴艺术的特点以及钢琴演奏技术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针对钢琴教育主要采用一对一的单独教学法,在教学模式上遵循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的传统训练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一批又一批教师机械式的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钢琴学习和练习,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效果,对学生而言其钢琴技术的成长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当下,这种只沿用西方钢琴教学模式的方式,桎梏了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中国钢琴教学模式”。因此,对于钢琴从业者而言,应该在教学和实践中对如何针对中国学生特点、针对中国国情现状、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论性研究,并进行实践。近年来,我国一些高等教育院校在钢琴教育的过程中尝试打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探讨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钢琴理论研究。这样的开创性举措,为中国钢琴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长远发展。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以及学生的练琴实际,很大一部分学生反映经典又好听的中国钢琴作品较少,而且很多作品难度较高、音乐性不强,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具有中国特点的钢琴练习曲,这一点亟需关注。随着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钢琴文化和钢琴音乐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当代钢琴家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推广,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专门为中国钢琴作品录制了一系列音乐音频,在演奏内容中不仅利用了惯用的独奏形式,也加入了一些民族乐器与钢琴的合作,这种方式加强了钢琴艺术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增强了中国钢琴艺术领域中的“中国特色”,使钢琴在我国逐渐本土化发展。

因此,在未来钢琴艺术理论研究以及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针对钢琴教学方面应当激发学习者的演奏欲望,并且在钢琴教学中培养良好的钢琴演奏思维和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同时,不断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钢琴教学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这样才能使钢琴艺术在我国文化与艺术领域中展现其独特魅力,散发独特的光芒,在推动文化与艺术事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丰富钢琴艺术的发展。同时,在相关理论研究过程中,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以及钢琴作曲、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使当前艺术的理论研究更加契合时代发展,促使钢琴艺术向着更高和更远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钢琴在我国发展的百年历史中,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从有到无,钢琴艺术实践从尝试探索到发展繁荣,不仅是我国文化与艺术事业发展的见证,也展现出了我国文化与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极强生命力。中国的钢琴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在钢琴艺术理论研究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对当今钢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未来钢琴艺术领域发展过程中,只有重视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作用,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钢琴音乐作品联系起来,以钢琴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国际化,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显示出中国文化艺术旺盛之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魏廷格.关于中国钢琴艺术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概述[J].钢琴艺术,2001(02):20-21.

[2]赵云.略谈当代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的成果与缺失[J].青春岁月,2016(21):68.

[3]顾晓晖.中国钢琴艺术概念及理论研究简述[J].丽水学院学报,2008(06):74-76.

[4]孙昊.从教学实践中探求钢琴教学理论的新发展——评《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6(03):129.

[5]刘方.我国近现代钢琴技术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通俗歌曲,2016(09):139.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淮阳泥泥狗夸张大胆的造型特征与妙趣天成的装饰特征能使民众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震撼,这种艺术形式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就是它所传达出的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进行现代吉祥物设计时,可从艺术性和理想性的高度营造吉祥物的意境,以提高其美誉度、增强其主体性;从超现实性和超时代性方面设计吉祥物的功能与风格,以表现企业活力和青年人的想象力;从生活世界和精神领域增强吉祥物的浪漫色彩,使其更加富有人性与时代特征。

[关键词]淮阳泥泥狗;现代吉祥物设计;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县古称“宛丘”和“陈”,相传是“太昊之墟”伏羲所在地,被称为“羲皇故都”,至今还有很多美妙的传说,并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泥泥狗就是这里保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淮阳泥泥狗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千姿百态、富于变幻,大多为奇禽怪兽或人兽同体,国内学者多认为它是伴随人类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和民俗活动而发展起来的。这些艺术造型反映了远古社会的部落图腾和生活旨趣,是民族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已成为几千年来人们寄托情感的吉祥之物,不仅真实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映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的血缘关系,被称为“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艺术是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对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对现代吉祥物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

淮阳泥泥狗艺术作为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从它富于变幻的艺术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可以看到其造型特点、创意手法、色彩特征与中国传统美学的一脉相承性。淮阳泥泥狗艺术不仅是创作者心灵的写照,而且有着独特的魅力,能使民众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震撼,这就是泥泥狗艺术的精妙之处。

1.夸张大胆的造型特征

(1)复合造型。以生殖为主要寓意的淮阳泥泥狗常以动物综合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由同一种动物的两个形象甚至多个形象组成,有的则由不同动物形象组合在一起构成,如猫拉猴(见图1)、猴驮鸟等;有的是人与动物的结合,如人面猴(见图2)等。这些造型与《山海经》中的奇禽怪兽非常相似,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很可能是一种图腾、一种崇拜,是先民有目的的一种思想行为和意识,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2)写实造型。在淮阳泥泥狗的艺术形象中,此类造型多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动物形象为素材创作而成,较好地保持了动物原型特征,但也有一定的艺术夸张和创作成分,如子母鸟、八卦龟(见图3)等。这类造型所刻画的形象大多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形象可爱,深受人们喜欢。

(3)图腾造型。符号化的图腾造型泥泥狗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创作,给人的感觉更加离奇、虚幻。这种符号化图腾被认为有超现实的能力,是人们心中的神,只有这样的形象才有神秘性,才能保护人们的成长和发展。这种类型的泥泥狗与其他地区的泥玩有显著的区别,也是最为当地人所关注的一种艺术造型,已引起有关专家的浓厚兴趣,如水陆怪(见图4)等。

2.妙趣天成的装饰特征

(1)图案。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具有原始

艺术特征的民间艺术,其形体上的抽象纹饰符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原始的文化密码,神秘古朴,写意传神,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趣和原始气息。淮阳泥泥狗上的纹饰符号一般不作大面积描绘,多以点线为主,自然随意,呈规律化分布,既有楚漆器的格调,又像古陶器的画法。这些纹饰符号大致有女阴纹、花草纹、太阳纹、鱼纹、曲折纹、三角纹等,多属于生殖崇拜的变异形式,展现出独有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使人们真正以物化符号来认识世界、传承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超越人类自身存在状态的精神世界。

(2)色彩。淮阳泥泥狗多以黑色为底,用赤、黄、青、白画出各种图形,体现了当地人五行、五色的观念和尚黑的审美心理。《易经•文言》有“天玄地黄”之说,五色与五行、五德、五脏相连,与早期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有关系,因古代中国高度重视五色,并赋予其吉祥的寓意,认为五色能辟邪、治病,是生命的象征。黑色象征天,是先民心中最美的色彩;黄色象征土,象征赖以生存的大地。泥泥狗成了宇宙的象征,其他色彩就是天地间的生命万物。泥泥狗的色彩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给人以心灵震撼,并呈现出某种神秘主义色彩。

(3)形式。从表现形式看,淮阳泥泥狗多左右对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对称风格和布局的方正感,从而形成形象庄重神秘、手法洗练单纯的装饰特点,而国内其他地区的泥塑多以顽皮可爱为形式特征。当然,淮阳泥泥狗中也有一部分任意夸张的非对称的作品。

二、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风格

从以上所述淮阳泥泥狗的造型和装饰特征可以看出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征及其中蕴含的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这是淮阳泥泥狗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所在,是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吉祥文化传承至今的血脉。

1.神秘主义风格

一般认为神秘主义能够让人们获得精神或心灵之力的无形感受,让人们通过外部世界反观内心,在静观、沉思或迷狂中与神或某种最高原则相结合,或者消融于其中。在东方文化中神秘主义特征鲜明,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民间艺术大多与原始宗教、传统信仰相联系,从而带给人高深莫测的玄幻之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祝福和对种的繁衍的祈求。淮阳泥泥狗就是生殖崇拜的吉祥物,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神秘而神圣。在淮阳泥泥狗中有一种叫“草帽老虎”(见图5)的艺术造型,虎头是圆扇形状,像戴一顶草帽,顶上绘有人面纹饰,四周画了一圈毛须表示毛和胡须连在一起。有的更为简单,只在原片上用交叉的线条画一个“米”字,中心画一圆点表示嘴,左右画上两点表示眼睛。这种画法简洁、大胆、抽象、夸张,极具想象力,仅从外形看,就像一只老虎戴一顶草帽。这种造型非常特别,看似缺乏头部的形象,其实被草帽遮挡着,脸被隐藏在另一造型中,呈现出一种羞涩、含蓄和神秘的意境。淮阳泥泥狗中这些怪诞、奇特的非常规造型给人一种神秘感,并借助宗教色彩和神秘造型展现出一种深邃、古拙、朦胧、深省的玄幻之美。

2.超现实主义风格

超现实主义源于法国文学艺术流派达达主义,对视觉艺术的产生有深远影响。超现实主义以非现实的想象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显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淮阳泥泥狗的艺术造型在现实社会中多是不存在的,具有超越生活和理智的超现实风格。在淮阳泥泥狗的诸多造型中,有一种叫做“混沌”(见图6),满身尽显树叶草木却没有五官,体现人在混沌之初进化的形象。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并称之为“混沌”。二者名称的相同发人深思。淮阳泥泥狗中的“混沌”造型超越了现实和理性,符合“万物有灵说”中关于在人类诞生之初人与自然混沌统一的原始认识。

3.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表达对理想世界的认识,常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浪漫主义由来已久,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口头创作时期就有所呈现。民间艺术主要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精神寄托,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在淮阳泥泥狗的艺术气质中就充满了浪漫的艺术精神,其造型极为抽象,天真烂漫,充满张力,给人以无限遐想。历史上淮阳属于楚国,楚文化中的奇思异想、夸张变形以及亲鬼好巫的民族心理特征对淮阳泥泥狗的奇异造型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使之在艺术创作中呈现出浪漫主义风格,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淮阳泥泥狗对现代吉祥物设计的启示

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是远古人类相信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或动物形象。现代吉祥物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象征企业、活动、商品形象的拟人化物象,通常有一个好听而吉利的名字,是形象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早的吉祥物如图腾以及一些传衍几千年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品,主要体现了人们出于生存需要而趋吉避邪的本能观念。这些形象被人为神化,披上了超自然的外衣,有着巨大的凝聚力。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吉祥物出现较晚,但它一出现就在经济社会中体现出了重要价值。吉祥物在塑造商品形象、提高产品美誉度和附加值、沟通消费者与商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现代吉祥物的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对艺术精神的营造缺乏相应的深度或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作品不能感染观者,不具有艺术感染力。在这个方面,淮阳泥泥狗的造型与装饰特征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能为现代吉祥物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淮阳泥泥狗的神秘主义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淮阳泥泥狗的神秘主义风格很适合用于现代企业或团体的标志性吉祥物设计,以增强其向心力与凝聚力,体现其团体精神。神秘主义不仅有传统的渊源、历史的积淀,而且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借鉴神秘主义风格的艺术性和理想性有助于营造神秘的意境,以提高其美誉度,增强其主体性。当然,在设计中要领会设计对象的精神实质,以便对神秘主义元素正确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淮阳泥泥狗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淮阳泥泥狗所具有的幻觉性、神秘性和超越现实生活的未来性,非常适合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表现企业活力和青年人的想象力。吉祥物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会逐渐走向模糊型、概念型设计,让人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见怪不怪,不怪求怪,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时尚的造型感受。特别是张扬独立、个性的年轻一代,他们比较关注多元发展的信息社会和多彩斑斓的艺术世界,现实的形态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玄幻性与超越性的虚拟符号对他们来说会更具吸引力。超现实主义作品存在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符合年轻一代崇尚科学、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超现实的吉祥物作品由于脱离现实、超越时代而具有无限的魅力,非常符合现代吉祥物的功能和风格要求。

再次,淮阳泥泥狗的浪漫主义风格给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淮阳泥泥狗讲求无拘无束又有情有调,对于人们来说,其对生活世界与精神领域的理想表达颇具浪漫色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一种精神放松和发泄,因此它不仅被年轻人所喜爱,而且也容易被中老年人所接受。浪漫主义的精神追求是符合人性的,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对淮阳泥泥狗浪漫主义风格的借鉴与应用对现代吉祥物的设计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艺术风格难以完全割裂,有时会同时出现、交相呼应,这要根据与吉祥物对应的行业特点和主体性质而有所侧重,没有固定的模式。精神气质的营造需要慢慢体会,它是设计者内心本质的自然流露,依靠形体、色彩、语言传达出来的只是表象,设计者唯有深入研究、融会贯通,方能设计出成功的吉祥物作品。

[参 考 文 献]

[1] 张新词.淮阳“泥泥狗”与浚县“泥咕咕”造型审美之比较[J].装饰,2005(8):77.

[2] 陈克.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色探究[J].装饰,2005(9):66.

[3] 杨复竣.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4] 郭新生.“泥泥狗”的艺术积蕴[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8.

[5]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6] 王今栋.今栋美术论文集[C].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QN-104)

[作者简介]邵元珠(1969—),男,山东省临朐县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中国艺术特点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艺术理论深受哲学和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形成艺术话语言说的哲学化和美学化倾向,这在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理论中比较普遍,并且对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是美学理论深受源于现实人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影响。美学理论的形成来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艺术范围的拓展、艺术实践的变更和艺术理论的变革对美学研究对象范围、美学话语言说方式、美学范畴的拓展以及美学理论的变更产生重要影响,这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中有明显体现。

关键词:艺术理论 美学化倾向 美学理论 艺术实践根基

艺术理论主要涉及艺术起源、本质、特征、功能,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文化系统的关联,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风格流派、艺术范畴、各门类艺术及其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美学的对象、范围,美学的方法、美的本质、审美活动、审美对象、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审美教育等。艺术理论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一直以来有着复杂的关联,厘清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艺术学和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

一、艺术话语言说的哲学化和美学化倾向

艺术理论与美学基本问题的相互关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理论深受哲学和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形成艺术话语言说的哲学化和美学化倾向。这种情况在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理论中比较普遍,并且对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对艺术问题的思考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浓重的哲学化、美学化、理性化、科学化的传统,往往从哲学和美学思想中来探讨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这种传统从柏拉图时代就开始,这与西方自古以来的哲学主义传统和理性主义传统密切相关。而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美学理论的发展也深受哲学思潮的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本体论到近代认识论再到现代语言论三个阶段,正如罗蒂在《哲学和自然之境》中所说的:“关心事物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关心观念的17世纪到19世纪的哲学,以及关心语词的现代开明的哲学舞台等所组成的这幅图画,似乎是极其言之成理的。”[1]古代本体论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世界的本源和本体问题,这是古代哲学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唯物和唯心等派别,主观派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存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意识之中,客观派认为物质或某种现实存在的实体是世界的本源。古代哲学家尽管在世界的本体问题上意见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世界的本体问题是哲学首先要回答、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都认为存在一个使世界万事万物得以存在的共同的本源,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这个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西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这个本质就是理念,理念就是使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那个共同的本质规定,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真实性、可靠性和永恒性,它是最高的真实,最高的理性,最高的真理,也是最高的美。他把整个世界分为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部分,三者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型的结构,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世界,是超越时空的,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也是最高的真理,最美的世界;现实世界源于理念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易逝性和短暂性,不如理念世界那样真实可靠;艺术世界源于现实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的模仿,与理念隔了三层,是最远离真理的,也是最不真实不可靠的。在对美学和艺术基本理论的认识上,柏拉图也是从他的哲学观念出发来探讨。正如存在一个共同的世界的本质一样,他认为,美和艺术也存在一个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说明了美之所以为美、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共同的原因,这个本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美的本质是理念,理念是最高的美,也是最高的真和善,是真善美合一的最高的真理;艺术的本质是理念的体现,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形成了一股崇尚哲学、贬低艺术、崇尚理性、贬低感性的哲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他们一方面认为美学、艺术关注的是人的感觉、感受、感知等感性活动,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感性活动是低层次的美,是不真实的,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附着于理性而美。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思想家形成了一股从哲学美学出发探讨艺术问题的传统。西方中世纪美学认为美在上帝,上帝是美的本体,万事万物的美是由于分享了神的美,只有摒弃世俗的一切欲望才能接近神灵,通达与上帝共在的美的世界,因此,中世纪艺术秉持一种禁欲主义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不应该表现世俗生活和人的情感欲望,艺术的本质就是对神的表现,由此形成了西方宗教艺术的一时盛行。黑格尔也是从他的哲学和美学理论出发来探讨艺术问题的,他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他的美学理论套用到对艺术的阐释中,他认为,艺术也必然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根据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不同形态,他把整个艺术史分为古典型艺术、象征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三个阶段。此外,科林伍德的艺术即直觉论、萨特的艺术是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揭示、艺术介入社会生活的观点、海德格尔的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杜夫海纳的艺术是灿烂的感性等艺术观念,也都与他们的哲学和美学理论息息相关。也是从柏拉图开始,在西方形成了一股寻求艺术的共同本质,建立普遍永恒的艺术概念的传统。

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问题,他们认为,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人类凭借知识和理性能够认识世界,能够控制和征服自然。认识论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认识能力,强调知识和理性的力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从对客观世界和宇宙本体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的主观世界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关注,深受这一哲学思潮的影响,西方近代美学呈现出一种浓重的认识论、理性化和主体化倾向。“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就把美学限定为一门关于认识论的学科。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所谓的完善就是对感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原初的模糊的感受是不可靠的,這实际上是对感性活动的理性化要求。康德对美的阐释也具有浓重的认识论色彩,他把审美称为判断力,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审美感受的那种原初的活生生的感性色彩。深受近代认识论美学的影响,西方近现代艺术也高扬人的认识能力和主体性,以及艺术对人生自由的重要意义。浪漫主义艺术主张艺术就是人的情感和个性的表现;表现主义艺术强调艺术就是直觉和表现,强调人的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康德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艺术要有独特性,艺术的价值在于其纯粹的形式所引起的愉悦感和自由感;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某种形而上意义的昭示,阿多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对异化世界的批判和救赎。近代认识论美学秉持理性与感性、艺术与生活、心灵与身体二元对立的立场,并且认为前者高于后者,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他们认为艺术应该是远离生活、高于生活、与生活保持距离的,艺术应该是凭借美的形式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高雅艺术,通俗艺术因为其实用目的,因为其与现实生活、与身体的密切关联而被排除在艺术范围之外,艺术欣赏主要凭借视觉和听觉对艺术作品进行无功利的审美静观,西方现代自律艺术理论由此形成。

西方现代语言論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世界的问题,其中,语言符号被认为是重要的方式。因此,符号阐释和语言分析成为现代哲学、美学主要关注的问题,这在现代符号美学和分析美学对美和艺术的阐释中有明显体现。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科学、哲学、宗教等都是人类借以认识世界的不同的符号,艺术当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符号形式。卡西尔的学生苏珊·朗格进一步强调,艺术符号与人类其他符号形式的区别在于,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艺术是表现情感的,由此,她把艺术界定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艺术活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和生命的符号形式。分析美学家比尔兹利的艺术意图理论、古德曼的艺术语言是有密度的语言的观点、丹托的艺术关于意义以及由艺术界的理论阐释赋予、迪基的艺术惯例论等,都从对艺术的语言分析来探讨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之,西方艺术理论深受西方哲学理论和美学话语的影响,总体上具有一种浓重的哲学化和理性化色彩,他们往往套用哲学、美学的理论话语来对艺术基本问题进行阐释,试图寻找出关于艺术本质的普遍永恒的定义。中国现代美学关于美的本质论争中的三大派: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主客观的统一,以及中国现代艺术本质观中的艺术再现论、艺术表现论、艺术反映论等观点的形成,也都深受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从哲学、美学的理论话语和理性传统中来探讨艺术问题,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艺术的感性特征,以及活生生的现实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审美经验,而这种思维模式又与西方的哲学思维传统和理性主义传统密切相关。

二、美学理论的艺术实践根基

艺术理论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相互关联的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是,美学理论深受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影响。美学理论的形成来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艺术范围的拓展、艺术实践的变更和艺术理论的变革对美学研究对象范围、美学话语言说方式、美学范畴的拓展以及美学理论的变更等美学基本问题产生重要影响,这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当中有明显体现。

西方文化注重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传统和理性化传统,容易造成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割裂和对立,而中国文化是崇尚天人合一、主客不分、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融合为一的文化,中国人对美和艺术问题的思考也从来不曾脱离这感性的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在中国美学家看来,艺术与人生是水乳交融的,艺术创造源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感发、感思、感动、感怀、感慨。《礼记·乐记》在阐述音乐艺术起源问题时指出:“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钟嵘《诗品序》中也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艺术的产生是由于人心的感动,而“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人心的感动是由于受到外物的触发。这个“物”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自然景物,如钟嵘《诗品序》中所云“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牵,辞以情发”,陆机所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都会触发艺术家的情怀,由此留下感人的作品。其次是社会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事物,如钟嵘《诗品序》所云:“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等等,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事件也会触发艺术家的情怀,并化作其笔下的作品。在艺术起源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是感于物而生情,因情而生文,艺术是描述社会现实人生,抒发人生之感,“感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并且对中国美学范畴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人在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上,主要有诗言志、诗缘情、发愤著书说、文章不朽说、不平则鸣说等观点。诗言志是先秦思想家提出来的观点,强调诗歌是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和抱负;诗缘情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提出来的观点,强调诗歌由于情感的触发而生成,诗歌是表现情感的;汉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强调文学艺术源于人生的不得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需要通过创作来抒发内心的怨愤之情;魏晋曹丕的文章不朽说有感于社会动乱、人生苦短,时逢乱世,生如朝露,脆弱而短暂,而文学是永恒的、不朽的,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来延续个体短暂的生命,从而使短暂的人生因为文学的永恒而具有意义。上述观点都强调自然景物和人生事件的感发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意义。而陆机、司马迁、韩愈等既是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理论来自他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而他们的文学创作也跟他们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物感说是中国美学家对美和艺术起源问题的阐释,这个观点来自对中国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的总结。

由于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与艺术家之人生息息相关,由此,在对艺术风格的阐释中,中国艺术理论往往结合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性情、气质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艺术创作是为了表达艺术家之情思、情感、志向、情意,而这种种情志是由于“物”之触发,同时,艺术作品中也要通过具体可感的物象来传达内心之情意,因此,情意与物象的关系成为中国艺术的主要问题。好的艺术作品在情意与物象的关系上要做到很好的结合,做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同时也是美的最高境界。这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中国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在对艺术的认识上主要围绕物象、情意、境界这三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来阐释,强调物象的描绘要逼真、具体而生动,情感的抒发要真实自然,物象与情意要达到完美的融合,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夫之所强调的情中景、景中情的营造,最重要的是要有滋味、韵味,有深远的意境,有超出言和象之外的令读者玩味不尽的深层意蕴,即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王国维所说的“弦外之响”,并且由此形成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和命题,如感兴、意境、虚实、含蓄、意象、元气、风骨、理趣、神韵等。这些美学理论的形成主要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学、书法、园林、绘画、音乐等艺术实践的总结,并且对现实的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人向来围绕人生来阐述艺术起源、本质、作用、目的等问题,艺术中的情意来自于自然和社会人生事物的感发,艺术作品因其情景相生、虚实融合、富于韵味而让艺术欣赏者陶醉其中而流连忘返,在对艺术的沉浸中受到陶冶和感化,精神也因之而升华,艺术对于人的精神具有改造作用,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于塑造身心健康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艺术对于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中国人而言,艺术境界是美的境界,是善的境界,同时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由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形成始终不脱离活生生的艺术实践,并且这种艺术理论对中国美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而中国艺术又始终不脱离感性的现实人生,因此,中国美学家在对美学问题的阐释中始终不脱离现实人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的人生论美学传统。正如金雅所说的:“中国美学有着自己深厚的人生论传统,它扎根于中国哲学的人生情怀和中华文化的诗性情韵,自老孔庄等先哲发绪,经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之理论自觉,初步建构起以审美艺术人生动态统一的大审美观、真善美张力贯通的美情观、物我有无出入诗性交融的审美境界观等为主要标志的中国式美学话语和审美精神。”[2]中国美学在对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审美经验的起源、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审美范畴、审美价值、审美教育、审美境界等美学基本问题和话语的阐释中,都强调其与活生生的现实人生的密切关联,也因此,中国美学理论强调艺术和审美对现实人生的介入和改造作用,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对人格的完善作用,对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

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波普艺术、光效艺术、集合艺术、动能艺术、后绘画抽象主义、极简主义、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录像艺术、涂鸦艺术、后媒体艺术、卑贱艺术、语境艺术等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实践,它们打破了艺术要表现美、要创造美的形式等观点,打破了艺术与生活、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强调艺术的易逝性、短暂性、观念性,强调艺术没有固定的边界,强调艺术与生活、环境、身体、文化语境的关联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实用价值功能。这些艺术实践引发了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变革。西方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不再对艺术做对象化、孤立化的阐释,不再强调艺术的形式美、独创性、永恒性、无功利性、等级性等传统自律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的问题,而是从艺术与日常生活、文化语境、政治、历史、审美、伦理之间的关联,与人类的感性实践和完整生存之间的密切关联来探讨艺术理论问题,强调艺术的生活化、情境化、语境化、身体化特征及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術理论与美学理论有着复杂的关联。一方面,艺术理论深受哲学和美学理论话语的影响,形成艺术话语言说的美学化倾向;另一方面,美学理论话语的形成也与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有密切的关联。随着当今艺术学理论的独立和美学理论的扩界,在今后的艺术学和美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我们一方面要在立足于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和建构当代美学理论,使之能够对现实中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在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我们在参考美学理论话语的同时,也要警惕美学对艺术学的僭越。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5.

[2]金雅.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5(02):172-179.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壮族歌圩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6YJC751004)、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现象学视野下的中原曲剧审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BWX015)、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GGJS13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飞雁,女,博士研究生,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审美文化、文艺美学)

(责任编辑 徐参文)

上一篇:艺术作品分析论文下一篇:美术艺术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