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德育视野下,以儒家礼仪文化为思想基础,对武术礼仪的功能进行思考,指出武术礼仪具有以下功能:唤醒主体的道德自觉;利于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飞加强;易于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键词:德育;武术礼仪;儒家礼仪;道德

一、相关概念厘析

1.礼仪。“礼仪”一词,很早就被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使用。在古代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1)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如《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其损益,可知也”。《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表示尊敬和礼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执事不礼于寡君”。(3)礼物,即赠送的物品。《晋书·陆纳传》:“及受礼,为酒斗,鹿肉一桦”。“仪”既指的是容貌和外表,仪式[1]。在现今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礼仪就是要求人们在各种人际交往中要有恭敬、谦让的精神和行为,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和愉悦。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公民个体的角度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因此,礼仪是人们为表达某些专门礼节所使用的仪式,是在人类社会活动的演进中历史地形成,并且有一定固定形式和专门规定的行为规范。

2.武术礼仪。有研究者认为,武术礼仪指的是习武者在习武群体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和行为准则[2]。武术礼仪是礼仪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人们在武术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所使用的一种仪式,是在长期的活动中演进形成的具有固定形式和专门规定的行为规范。

二、武术礼仪的思想基础——儒家“礼仪”文化

作为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儒家礼仪文化,对武术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道德,还是社会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都是儒家礼仪文化所倡导的,也是一个人行为规范的起点。同时儒家礼仪文化倡导的传统礼仪讲究内涵而兼顾表形,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态是儒家礼仪文化与体育礼仪文化的结合点。礼仪属于道德的范畴,也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我国古代《礼记·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力争辩讼,非礼不决”。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实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是不行的。儒学伦理注重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而武术礼仪作为礼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也和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武术礼仪不仅以外在形式表现出了儒学的伦理内涵,同时也吸收了儒学礼仪的精华。

在孔子创立其儒家学派时基于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礼》、《乐》、《诗》、《书》、《易》、《春秋》列为教学内容,而且把这种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作为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接受礼仪教育是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须的修养环节与修养过程。“德”成于中,“礼”形于外,“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生活中以礼“引”德,学习礼仪,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见贤思齐,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以礼“显”德,社会生活中把握礼仪的尺度,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准,体现出对“礼”的价值的认知水平和对“礼”的执行的修养程度;以礼“保”德,在学习和运用礼仪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从而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君子人格的最基本的内涵,人除了具备一般的道德素质外,君子以守礼为第一要义,而作为道德要求,其基本精神便是恭敬礼让。习武者必须恭敬而谨慎、虔诚,无论对待人生和社会,都必须严肃认真、谨小慎微。对己而言,正心需有诚意,对人而言,事父母须尊敬,事君须忠敬,与朋友交往须讲信用[3]。因此,在德育教育缺失的时代,武术作为一门体育课堂中的必修科目,对传承武术礼仪文化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对道德教育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武术礼仪的功能思考

1.唤醒主体的道德自觉。武术礼仪的本質应该属于道德范畴。在教学训练比赛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作用。实施礼仪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在加强道德修养,首先它可以造就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的文明公民,按规定着装,比赛过程中尊重裁判和服从裁判的判决,尊重对手理智对输赢,无不反映出一个人或团队的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其次可以反映出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就武术礼仪中较为普遍的握拳鞠躬礼而言,其拳礼的涵义是:右手握拳表示团结一致,抚于左胸口表示、心中有师长、心中有裁判、心中有对手,鞠躬表示尊重、谦让。在无需言语的过程中就传达出了学习者的内在修养。因此,不论是比赛,课堂还是相关的活动中,长期的进行武术礼仪的规范,对学习主体道德意识的唤醒有一定的作用。

2.利于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的加强。“练武先习德、习德先习礼”这句武术谚语中的“德”就是指“武德”,“礼”就是指“武术礼仪”。对习武者进行规范的武术礼仪教育,可以引导他们自觉遵守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有序[5]。

道德修养的养成一方面就体现在具体的礼仪行为中。礼仪与道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礼仪形式。如朋友见面要握手问好,早上见面道“早安”等等。在武术的日常教学生活中,这些课堂常规性礼仪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抱拳礼还是注目礼都很讲究。武术礼仪中内含的道德修为是很多的,在教学或者比赛中,对学习者进行武术礼仪教育,这种特定情景下的行为规范,对于其道德规范和修养的加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易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道德行为到道德素质,中间还需要一个环节就是道德习惯,它指的是人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并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性?外在道德习惯的形成会大大简化道德选择?道德判断等活动过程,是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当某种道德行为不断积累,并形成一种道德习惯时,支配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并形成某种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一定的道德素质的形成标志着外在的道德要求已成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对某种原则规范的外在认同变成了内在的自觉自愿的举动?这正是道德的落脚点和归宿点,也是道德价值实现的目的要求?

贾秀春在《将武术礼仪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师生间存在礼仪缺失。在一些高职院校,他们缺失的是师生间最基本的礼节。如有的学生在校外甚至在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最基本的招呼和问好也很难见到。甚至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如“起立问好”也成了稀奇事。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将其放回到武术礼仪中来看,在每一次课堂教学,或是训练比赛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运动员与裁判之间,都遵守武术的礼仪规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习惯。比如徒手礼中的鞠躬礼,在见到师长或领导时或是表演、比赛演练结束时使用,在每次课上、次次比赛或训练中都躬身践行,如此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就会养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性,在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辈时,虽然不用行之以鞠躬礼,但是这种稳定的道德习惯会支配人主动向长辈或师长打招呼,因为规范的武术礼仪已经将外在的礼仪举止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了,这对于道德习惯的养成是很好的推助剂。

参考文献:

[1]付雯,陈华国.關于加强高校体育师范生武术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5).

[2]毛海涛,姚幸葵.论现代武术礼仪教育的礼思想基础[J].中国市场,2008,(39).

[3]王龙.从《论语》探论孔子的礼学观[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8).

[4]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

[5]龙一平.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建设[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3).

作者简介:李芬(1984-),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传统礼仪; 高职教育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核心力量所在。在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文化教育,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教育实践的意义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把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人才,而对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有所忽略,这就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技能高、素质低”的畸形发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人才的长远发展。将礼仪文化融入高职教育实践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长远、更深层的发展。

(一)有助于规范高职学生礼仪行为,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孔子在《孝经·广要道》中说“礼者,敬而已矣”,意思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与本质是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主要表现为得体的仪表形象、礼貌的行为举止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思想文化浪潮的冲击,盲目崇尚个性、自由、另类和随性,在一些场合仪表修饰不得体、行为举止不端庄、语言表达不文明,破坏了高职院校学生应有的形象。中国礼仪文化倡导慎言、谨行、谦恭、礼让,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修身、养性,规范自身言行,做到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内在修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礼仪把“仁义礼智信”作为衡量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其中,“仁”,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义”,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礼”,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智”,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信”,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将其融入高职教育实践中,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爱心、懂礼貌、明事理、守正义、重诚信的人,这也正是当今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

(三)有助于协调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礼仪知识的规范和约束,形成了一些无礼的行为习惯,如出口成脏、举止粗俗,遇事争先恐后,不懂谦让,缺乏公德心,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倡导把礼尚往来、宽容博爱、自卑尊人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人处世讲究谦恭礼让,尊敬他人。学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可以帮助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树立谦虚为美、敬人为上的价值观,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进而协调人际关系,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荣誉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和提炼,虽然有些东西已经陈旧过时,但不能对其全盘否定。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盲目批判,造成了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缺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由衷地赞叹和喜爱。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弟子規》,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成为他们争相学习的内容,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学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有助于我国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五)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

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在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播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年都有大批量的高职院校学生融入社会,对社会思想和文化必定形成一定的影响。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传统礼仪融入高职教育实践的利弊条件分析

(一)中国传统礼仪融入高职教育实践的有利条件

1. 学生的认同和期待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日,笔者以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了342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84.5%的同学由于从小对礼仪知识接触较少,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缺乏系统的了解;但89.8%的被调查者对礼仪文化持认可态度,认为礼仪文化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比较有用,应该在高职院校推广学习。同时,63%的同学对礼仪文化相关课程或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愿意积极参与,35%的同学比较支持,愿意选择性地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由此可见,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礼仪文化是非常欢迎和期待的,这为礼仪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推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2. 教师群体的认可和推崇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对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态度,笔者对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的150位老师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老师认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仍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应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高职院校教师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认同和推崇,为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教育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国家的大力倡导为其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国经济社会变革日益深化、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又再次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这些文件的先后出台,激发了国人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传承传统礼仪文化提供了政策和环境支持。

(二)中国传统礼仪融入高职教育实践的不利因素

1. 传统观念的阻碍

由于中国历史上礼仪经常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和麻痹劳动人民的工具,封建礼教更是让很多人深受其害,导致现代仍有许多人对中国传统礼仪有较大偏见,认为传统礼仪文化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传承和推广传统礼仪文化就是要恢复古代礼制,对传统礼仪文化充满抵制和排斥。

2. 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被许多西方国家竞相学习和传播,但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导致现在出现礼仪教材匮乏、师资短缺、学习氛围不足等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礼仪知识,这与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有着很大的关系。据笔者调查了解,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有礼仪课程,但有的学校是作为公共选修课,有的学校只在文科专业开设,没有一个学校将其作为必修课要求所有学生学习。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推广工作不够重视。

3. 相应的校园文化氛围缺乏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未受到足够重视,高职院校校园里也缺乏相应的礼仪文化氛围,甚至在很多重要的校园仪式和庆典中,同学们感受不到仪式感、庄重感和荣誉感。在这种礼仪文化缺乏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很难受到礼仪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礼仪,势必会有一定的难度。

4. 教师自身礼仪知识欠缺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高职院校很少有教师系统学习过礼仪知识,很多教师甚至未学习过《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礼仪著作,也没有接受过礼仪培训。53%的教师认为自己礼仪知识不足,虽然作为教师很注意提升自身礼仪素质,但也只是通过电视节目、网络、书籍等途径,零星地学习。由此可见,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礼仪知识比较欠缺,要带领学生学习和推广礼仪知识有一定难度。

三、中国传统礼仪融入高职教育实践的路径

把中国传统礼仪融入高职教育实践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必须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协同运作,合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资源,搭建校内校外多种平台,依托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等多种载体,在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配合下,实现社会、学校、家庭协同育人。如图1所示。

(一)学校重视,为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创造条件

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决定着整个学校发展的格局和思路,在高职院校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礼仪,首先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将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层面,自上而下进行推广,方能有效实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 转变人才质量观,将礼仪素质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一项基本指标

长期以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质量观念。由于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在衡量人才标准时,过分强调了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考评,导致了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现状。要在高职院校推广学习传统礼仪文化,首先要改变人才质量观,将礼仪素质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礼仪素质考评纳入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2. 创新课程体系,为每位同学提供学习礼仪的机会

提升学生礼仪素质的一个基本步骤是学礼、知礼、习礼、守礼,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38%的学生没有学习过礼仪课程,其中45%的人是因为学校没有开设礼仪课或者只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自己没有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需要高职院校创新课程体系,开设礼仪文化课程,并作为基础必修课,普及传统礼仪知识。同时,还要将传统礼仪知识与学生的现代职业发展需要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职业礼仪课程,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3. 开发线上礼仪学习平台,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学校可以利用官方宣传平台或开发专门的APP,为学生提供礼仪线上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面向学校老师和学生开展礼仪事迹或优秀礼仪推文的征集活动,定期摘选优秀的礼仪案例和美文在平台上进行推送,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在大型仪式活动中融入传统礼仪,通过设计规范化的仪式流程,增强仪式感,让学生在仪式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4. 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营造浓郁的礼仪学习氛围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所说的“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对礼仪知识的学习,应营造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环境,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化。

(1)规范大型校园活动仪式,增强仪式感

礼仪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即“礼”和“仪”。其中,“礼”是尊敬,是内在的、本质的部分,“仪”是仪式,即尊敬的表现形式,是外在的部分。通常,内在的东西很难让人直接感受到,要通过外在行为进行表达和传递。学校每年都有新生入学典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这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隆重的事情,但由于现代人礼仪观念的弱化,这些活动已经严重缺乏仪式感。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仪式感可以带给青少年内心的富足和平静。美好的仪式可以为事物赋予特殊的意义,能自发地、由内而外地给心灵带来触动,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校园活动中的仪式,可以让大家多一些深刻的记忆,学生能够在仪式中获得激励,更深入地感受校园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懂得感恩。因此,学校应在一些重要的日子,如新生入学、学期开学、学生毕业、教师节等,举办隆重仪式,让同学们多体验一些仪式感和庄重感。

(2)创新校园社团活动,拓展礼仪活动项目

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课外学习和锻炼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社团类型多样,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礼仪社团,但很多都是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多是为学校各类活动提供礼宾服务,在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创新校园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围绕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设计活动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知识、诵读礼仪经典的兴趣,创造浓郁的礼仪学习氛围,让礼仪社团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者和校园文明礼仪的标兵。

(3)加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礼仪的学习应遵循学礼、知礼、习礼、守礼的规律,学生课堂学习礼仪,只是做到了知礼,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习礼”,把“学”和“做”有机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礼仪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加强日常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把日常礼仪行为规范和要求纳入学生守则,并依托宿舍、食堂等日常活动场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实现礼仪学习日常化。

(二)教师主导,为传统礼仪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保障

1.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将传统礼仪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是宣讲和传播传统礼仪文化的有力场所,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把传递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还应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身示范,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礼仪的魅力,接受传统礼仪的熏陶。如上课时,学生应向老师行礼,老师回礼,师生互致问候;课堂提问时,老师应使用正确手势“请”同学起立或上讲台发言;同学公开发言时,应首先向老师和同学鞠躬问好;发言结束时,应先行礼再结束。这些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互相行礼、互相尊重,能给同学们创造公平的体验,感受被人尊重的快乐,进而对礼仪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学礼、习礼、守礼的兴致和热情。

遗憾的是,这些礼仪行为看似简单,但在当今高职院校的课堂上,却很少有老师或同学能够做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参照我国传统礼仪,并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实际情况,设计课堂礼仪规范,并自觉带领学生践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的熏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2. 提升教师礼仪素质,发挥正面示范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随着高职院校教师入职门槛的提高,许多高职院校教师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硕士或博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但在礼仪素质方面还是略有欠缺的,诸如形象邋遢、谈吐粗俗、举止不文明等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教师身上依然存在。将传统礼仪文化融于课堂教学,需要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礼仪素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首先加强礼仪知识学习,通过开展培训或自学等形式,积极提升自身礼仪素质。同时,学校应做好配套工作,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学礼、习礼、守礼的自觉性,如定期开展“优秀礼仪教师评选”“教师礼仪知识竞赛”“教师礼仪形象大使”等活动。其次,在教学质量考核时,也应把教师礼仪素质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再次,在招聘教师时,学校应把好素质关,不应把专业知识水平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唯一标准,也应对其礼仪修养和素质水平进行考评。

(三)家长配合,实现家校共育

一个学生的良好成长,除了学校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在礼仪教育中,应发挥家庭的力量,让家长与学校协调一致,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左传·文公二年》中说:“孝,礼之始也”,即孝道,是一个人学习礼仪的基本。对学生的礼仪教育首先应始于家庭、源于父母,但在当代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的过分宠溺,对孩子过于放任,对孩子的孝礼教育是严重缺乏的。因此,学校应把礼仪教育和家庭中的孝礼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在学校,要定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在寒暑假期开展孝亲礼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感受孩子的孝心,这也会增进父母和子女的情感互动,增强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

(四)社会支持,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巩固和强化。社会是礼仪学习的大讲堂,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礼和习礼的机会,除了鼓励同学们自发参与社会活动之外,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锻炼机会。如通过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习礼机会。通过参与公司庆典、年会、企业大型接待等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也可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礼仪的兴致。

四、结语

礼仪教育是一项重要而又繁杂的工程,在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一定要做到在傳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因循守旧,更不能照单全收,而要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礼仪文化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陶冶学生心志、滋养学生心灵,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礼仪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林. 中国礼仪要义[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2] 马婷婷,林美卿. 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J]. 教育探索,2015(9):136-138.

[3] 梁花. 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J]. 教育探索,2010(9):5-6.

[4] 乐程,陈九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2):83-87.

[5] 骆郁廷,郭莉.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6] 许军国. 从校园文化视角看立德树人[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4):15-18.

[7] 于丽萍,周向军. 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J]. 学术交流,2015(10):215-218.

(責任编辑:程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精神,是数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精髓。当代社会属于数字时代、流量社会,必须在时代潮流中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阵地,需要与文化现实相结合,与国家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哲学精神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中国哲学精神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爱国主义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国哲学精神

何为哲学?何为中国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精神?这是认识中国哲学精神的三部曲。

对于什么是哲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哲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对于哲学有两个被绝大多数哲学家所认同的看法,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和“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不是用来观察世界的,它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人们只能观察世界的其中一部分,没有办法做到观全部,因为人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存在于世界之中。观察世界的人不会是一个人,而是多数,每一个人都可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观察世界,因此观世界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世界观,所以哲学不是唯一的。哲学是爱智慧,热爱追求哲学的人不是一个,热爱追求哲学的方法也是多个,意味着哲学是复数,爱智慧就是还没掌握智慧,哲学家是智慧的追求者,不是拥有者。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全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所以说哲学是没有终点的,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哲学在途中”。

在物理化学领域,没有中国物理化学、西方物理化学之分,物质的绝对性决定了一粒氧原子,它就是氧原子,不管是中国科学家还是美国、英国科学家都定义是氧原子,仅仅是语言的表达不一样而已,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人脑作用于物质存在与变化而抽象概括出的思想,这种作用受限制于人的生存环境、教育水平、思考研究目的,所以产生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区别,由于观察角度不同,科技水平受限,对哲学的认知有限,而人类发展进化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从而反映了哲学认识的无限,哲学思考的正确性是相对的。哲学是复数是前提,中国人民在劳动中萌发追求智慧的动机,发明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产生了中国哲学,它是中国人民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学。

西方国家以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抹黑中国哲学,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哲学没有合法与非法之分,中国哲学产生于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未知的探索研究,它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华夏大地,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中国的精神印记。中国哲学精神就是论古通今,运用古人遗留下的精神财富改造自己所存在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国哲学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有部分古人的精神资源的遗失,也有新的精神财富被创造被发现,所以说中国哲学的精神,不是定量,而是个变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故宫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时候,说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文明。”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会上也提道:中华民族从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在这么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能有如此坚韧又旺盛的生命力,首先足以说明它具有科学性和传承性。否则,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都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逐渐淘汰和取代。

文化想要一直保持鲜活的状态和生命力并持续地流传下来,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需要一个坚硬的政治外壳来守护,而中华文明能流传下来的这个政治外壳,就是民族统一。

商周时期,周人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天命观念。可见周天子已经意识到要把普通民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了,天帮助的是德行高尚的人,但德行如何体现靠的则是“民”,天子有没有关心百姓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就是统治者德行体现所在,周代已经逐渐出现了民本思想的雏形。这种民本思想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是被不断继承和发扬的,这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将人当作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习总书记在第十三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总书记总结提出了六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条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亦是传承和发扬,每一条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据可循。这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一统永远是时代的大趋势,除了殷周之变,先秦到秦王朝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可以称之为周秦之变。它最大的特点和变化,就是统一,这个统一才真正意义是实现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统一后的秦王朝废除各国统治秩序,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国家的统一才能造就繁华的盛世,例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战争史,列强割据、清朝迂腐、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欲救亡图存,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黑暗笼罩的中国带来了希望,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紧密联系群众,团结各积极党派人士,代表着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新中国。

新时代召唤新思想,新思想反映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这种新思想,是在前人的深厚根基上筑起来的,不仅与时俱进,而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是科学的,经得起实践推敲和历史检验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精神十分丰富,对于大学生具有启示和教育意义的内容很多,针对前一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高校大学生发表错误言论的事件,从根本看,就是她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和理想信念的丧失。爱国主义教育,自每一个中国人接受素质和文化教育开始,就潜移默化地贯穿始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无论一个人有多么优良的品格,都要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上。而之所以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还会出现爱国主义信仰丧失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足。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融入思想教育中十分必要,不仅要融入,更要常态化,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爱国信仰,要从教育向生活渗透,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塑造国民信仰,树立牢不可破的民族精神的目的。

其二,家国一体的情怀不足。古圣先贤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信念里,家与国是一体的,先有大家,才能有小家;舍小家,保大家;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家国精神,所以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这种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包容与责任。

其三,仁爱精神的缺失。仁爱精神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个人,一定要有爱人的精神与胸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离不开仁爱的精神。律法是强制规范人的行为,仁爱精神是从道德方面使行为主体自觉产生行为标准。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信念的教育意义深重。当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大量的数据资源,在主流文化、正能量无法覆盖的“犄角旮旯”,潜伏着腐朽的、落后的内容资源。大学生作为多变性的群体,容易被“陋习”所感染,必须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加强中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悟古人金戈铁马为国征战的壮志豪情,感受古人忧国忧民的思绪,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尊心,陶冶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征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怀揣梦想、坚定信仰的中华儿女,照耀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赞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不断推动历史的巨轮驶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晃福林.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张祥浩.中国哲学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李宗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武洁,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主流社会;和谐;品味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足球;影响

文化土壤是足球的母体,尽管足球还受到种族、体能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文化也是其中一方面因素。中国现代足球经过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在与世界接轨。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以及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对足球的深层影响。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足球运动中,将文化对其的负面影响摆脱掉。使文化与足球更好的结合,更好的融为一体,这便是探讨文化与足球影响的价值。并且吸取各国丰富的经验与风格,使其与自身现状相结合,最后变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才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最好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简述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民的哲理和智慧。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

一般来讲,衡量一支球队的水平至少应从以下因素去分析,即球员的技术水平,球队有没有核心的球星级球员,核心球员的技术水平,训练管理水平,教练指导比赛的能力和水平,球队的价值取向,球队是否团结,球队有没有大的比赛经验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制约足球运动发展

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体现在一个“争”字,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崇尚个性的张扬,高度激烈,对抗性强。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讲究一个“和”字,讲究“天人合一”,即讲究人与宇宙及个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和谐,讲究永远不超越“中”的度,没有争强好胜的思想,这种提倡中庸,崇尚中和的道德思想,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安于现状,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造成了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定势和伦理氛围,所以,从深厚民族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我国古代足球运动“蹴鞠”体现的就是一种娱乐性质和表演性质。

2.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重文轻武,重静轻动

体育运动被儒家视为玩物丧志之举,自汉代大兴儒学之后,尚武之风大衰,而重文轻武之风则益盛。造成“秀才挟弓矢出,世人以不才目之。”的情景。古代人们鄙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形成的社会风气,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剧烈的体育运动为世人所不齿,结果使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沦为宫廷宴会上的表演娱乐节目,失去了体育运动的本意。

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性抑制中国足球的发展速度

有人认为西方民族是一种外在超越型的性格,而东方的中国则是一种内在超越型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向性是儒家思想晚期和佛道融合的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足球运动发展有利的因素

悠久的中华文明,一直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优秀的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准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河流,我们只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滴水,永远也不可能真实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键在于其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点,它可以同化任何文化[7]。唐朝盛世,因其包容了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并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事业才有大唐盛世的辉煌,直到现在,外国人还都知道中国的代表服装是“唐装”,而国外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2.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近现代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八国联军的入侵,改朝换代的动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等,让我们的民族饱经血泪,但无论多么艰苦,我们都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们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强不息,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足球中,一定可以使我国的足球发生从内到外的本质的变化,其实自强不息也正是一种可贵的体育精神,不坚持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而现在我国足球却未能将自强不息融入其中,中国足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发展。却又好像在传统文化中迷失了自己。足球场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如果把我国的兵家战术思想运用到足球运动或足球训练管理中,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3.中国传统文化能净化足球

现代足球运动是对野性的极端热望和有力弘扬,是野性与文明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特殊的美,然而这种野性美却经常被球员或球迷们演绎成一种野蛮的暴力。

四、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存在着冲突,我们要想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就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严重冲突。吸取传统文化中有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精华,为更好的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服务,改善或摒弃那些不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文化,使中国足球形成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国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5.

[2]胡德同,刘健.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足球运动的影响[J].九江学院体育学报,2006,(2).

[3]田祖国,陈云.中国足球与儒家文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7):7-9.

上一篇:文化经济学论文下一篇:中国咖啡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