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原则范文

2023-12-02

会计核算原则范文第1篇

摘 要: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会计核算处理,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是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计划性、商品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主要结合房地产会计核算的现状,从合理选用准则、完善会计科目,建立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两个方面浅析了规范会计核算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现状特点;规范建议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计划性和商品性

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的开发和经营等业务活动,与施工企业相比其经营特征具有计划性和商品性。计划性主要是指房地产的开发和经营活动除了受到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需要遵循规划、征地、设计、施工和配套、管理的“六统一”原则。如:房地产企业所征用的土地、房屋建设的标准和质量水准、基础设施的规划等等之外,还要按照企业所规划的建设计划、销售计划等进行经营开发。商品性主要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为建筑物、房子,所开发出来的房屋均将以商品的身份进行市场进行交易,其成交价格按照合同价格或者市场价值进行公允交易。

(二)复杂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主要表现在经营业务内容的复杂性和经济往来对象的复杂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有征地、拆迁、勘察、设计、施工和销售、售后服务等等,除了开发建设土地和房屋之外,还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涉及面广泛,经济往来对象较多。如:物资、材料供给单位,工程设计和勘察单位,受托待建相关联的委托单位等等。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核算处理的难度,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三)房地产建设周期长资金数额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与建设规模、工程量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房地产建设开发少则一年,多则数年才能竣工完成,开发建设程序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七通一平、建筑安装、配套工程和绿化工程等等多个环节。房地产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开发造价与其他企业相比较高,每一个开发建设环节需要投入巨额的建设资金。比如说,对于开发项目投资费用就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征用及拆迁安置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不可预见费和相关税费等等。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一)会计科目不完善,会计核算准确性有待提高

现如今我国有关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处理的制度准则很多,如:《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等等。虽然这些制度中涉及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科目账户、方法流程,但是这些相关房地产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统一的执行标准。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两项业务,与其他行业的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引用其他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对其会计要素反应和核算的准确性不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也影响了房地产企业之间会计信息、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准确性。

(二)收益评价指标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经营业绩

对于房地产行业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效果较为可观,其预期销售前景良好,现金流量状况俱佳,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会存在破产倒闭的风险,所产生经营利润较小,甚至出现负数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其生产投入的资金额度大、周期长,相关的一笔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对会计报表往往会产生大幅度的波动影响。另外,验收已出售的房屋,将其预收款项确认销售收入时,其会计处理所得出的净利润指标与真实的经营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明确体现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业绩。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受到施工质量等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赔偿损失风险,还容易受到国家相关房价等政策方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企业业绩不同单一依靠收益评价指标来反应。

三、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合理选用准则,完善会计科目

合理选用会计准则,完善会计科目,规范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处理的流程和方法,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比如说,对于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少于100人的房地产企业应当严格参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对于股份有效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则遵循《企业会计制度》;而已经上市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应当执行新准则所规定的会计制度。完善会计科目,在引入“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开发产品”“出租开发产品”“周转房”等房地产业务处理中常用的账户科目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增设会计科目,进而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实用性。

(二)建立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电算化逐渐运用到了会计核算领域中。由于其项目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存在工作任务量大、复杂性高、容易发生差错出现问题。会计信息化体系不仅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财务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加快会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落实全方面、全过程的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引入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完善信息化处理的流程和体系。建立信息化会计核算制度,需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业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处理能力的,加强其网络知识、信息处理的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房地产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夏翊.北京房地产开发空间有多大[J].北京统计. 2001(07)

[2] 余斌.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改革[J].城市开发. 2001(05)

[3] 受表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J]. 城市开发. 2001(10)

(吴楠: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会计核算原则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理论内涵入手,针对该项工作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工作水平,激发其内在作用价值,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会计审计  会计财务  核算

1 概述

伴随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持续深入以及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快速更新变革,企业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工作地位越发重要,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该项工作可全面保障企业单位的健康、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杜绝舞弊、贪污行为,使各项环节均科学有序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阶段中做好财务核算管理以及会计审计,加强细节研究,对促进企业快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强化核心竞争力,快速解决矛盾问题,开创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获取员工的全面认同,提升凝聚力与影响力极为有利,可令各企业单位更好地避免金融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水平,并确保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财务审核以及会计审计均为现代企业单位经营管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产物,有效科学的进行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对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经营水平、自控能力以及外部行业竞争力极为有利,可推动企业完善资源配置,节约生产经营成本,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企业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有关基础理论

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主要针对有关具体的财务事项、会计岗位记录以及财务报表做详细的监督审核,明确有关事项的科学合法性,针对各类任务的经济进展与效果展开综合评估,为一类重要的企业管理监督任务。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则是我国在宏观层面进行法制管理与法律调控的重要应用,可合理地制约企业之中形成违规操作与有损其经济建设发展、影响企业形象的行为,确保企业从事的各类管理经营活动过程中应用经费的可靠合法性,使内部管理发展体现良好的秩序性。再者,企业单位进行审计管理可快速地察觉差距、补充不足,对企业内部有可能隐藏的各类体制漏洞以及欠缺进行合理的整改,有效地完善企业相关管理经营模式,真正提升综合效益水平。会计财务审计则主要为全面映射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状况,针对企业各项资产、经营发展负债与具体的损益状况展开合法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督审核,并就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做客观性、合理性、公正性的评估,以预防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形成违规违法问题的有效监督管理任务。企业针对会计财务进行核算管理应把握有关性、快速性、精准性以及客观性的工作原则,需要做好信息数据的确认,并仔细地组织计量。

3 企业会计财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较多企业单位实现了跨越性提升,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经营水平迅猛增长。然而,基于我国企业单位仍旧包含先天性的不足,导致会计管理制度始终并不成熟,引发我国众多行业之中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以及会计审计仍旧包含一些问题。首要问题在于,会计审计工作在企业之中的独立地位无从保障。会计审计工作为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管理的核心方法之一,几乎各个企业单位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均为企业内部员工,因而开展会计监督管理会受各类不同利益关系以及权利效力的影响限定,无法确保审计管理应有的公正公平性,使应有的监督作用较难发挥出来,也就是说企业从事会计审计管理仅仅是对下级人员的管理,对拥有权力的领导阶层则形同虚设。

另外,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体制欠缺科学合理性。企业进行会计审计管理旨在确保被审计对象能够自觉自主地履行工作职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操作,进而实现企业单位自我约束的良好效果。然而,我国宏观管理上却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存在差异,即赋予服务职能存在不同。国家层面要求,进行会计审计的重要核心为针对企业具体的管理经营水平做有效的监督以及全面的审查,预防形成危害于企业的结果,更加注重会计监督管理的内在作用。

而企业层面针对会计审计管理制定的工作要求则是,就企业发展经营状况进行谋划并提出综合性建议,关注的侧重点在决策作用上。事实上,在固定的时间段之中以及相对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审计管理工作关注的重心点不同势必会导致程序与实践工作存在冲突,较难激发审计管理自有的理论优势。最终,会导致企业决策领导层不够重视会计审计管理,投入力度欠缺不足,进而使得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难胜任不断变化且较为复杂的现代企业管理标准。

企业进行会计财务核算阶段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为欠缺合理科学的定位。较多企业单位针对会计核算管理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通常是财务核算工作同他类审计管理融合开展,对于会计财务核算的标准界限没能清晰界定,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则往往身兼多职,自身掌握的职业能力水平、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呈现的工作精力则欠缺良好的保障,导致企业会计财务核算管理仅能够消极地进行。另外,企业单位欠缺有效合理的会计财务核算动态监督制度。由于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权力制约,对财务核算管理监督工作进行干预,使得企业从事经营管理任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合法性与可靠性较难保障,令内部的经济腐败环境不断恶化。再者,针对会计财务核算工作欠缺有效一致的制度安排。在企业单位之中进行财务会计核算通常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开展,多进行的是附和性以及被动性的任务,由于没能上升到到企业工作决策的战略化高度,形成了明显的人为目标性管理倾向,导致会计核算信息有误的问题。

4 企业会计审计以及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策略

为有效弥补不足,提升实践工作水平,首先应有利保障会计审计工作的根本独立性,給予审计部门更高的权利职能,使之在企业管理经营发展的全阶段中均处在独立的地位,合理防控企业领导人员存在的权利干涉以及利益干扰问题。审计机构只有拥有了权威力量,方能真正发挥会计审计工作职能,凸显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率。另外,应创建完善全面的企业会计审计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可借鉴学习不同企业的成功经验,掌握现代化监督管理工作策略,做好自我约束管控,发挥良好的监控工作职能,把握经济效益为重要的主线,设定契合我国政策标准以及企业发展建设需求的管理监督制度,开创优质的内部以及外部会计审计管理监督环境。

另外,应扩充会计审计管理投资力度,做好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技能素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实践工作中要实施动态跟踪与全过程实时管控,兼顾风险防控以及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会计审计管理质量水平。

在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应肯定核算工作主体地位,分步骤、清晰有序地划分各项工作,方能保证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另外,要进一步优化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管理制度,针对实践阶段中进行的会计分析、作出的财务处理、进行的成本核算与相关程序做具体定性要求,辅助企业提升财务管控水平与决策预测质量,真正建设优质的会计核算系统。对于企业财会人员要做好从业资格控制管理,把握以人为本、持续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优化岗位员工思想培训与专业技能教育,夯实基础建设,开创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5 结语

总之,为提升会计审计以及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质量,应赋予该项工作独立地位,给予全面重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采用现代化的监督管理手段,做好实时管控,方能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书明.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2]蒲延峰.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07).

[3]王喜玲.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会计之友,2010(07).

[4]邓晓春.行政事业单位工程财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会计师,2012(6).

会计核算原则范文第3篇

一、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 成本核算环节非常重要, 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 能够有效地控制各个部门的财政支出, 帮助节约企业的各项资金消耗,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加强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 能够促进企业的整体化发展, 完善企业的整体管理, 充分的把企业现具备的资源合理的配置和应用, 节省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现存问题

(一) 缺少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企业中具备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在一部分企业当中还存在传统的成本核算工作观念, 过于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 忽视了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 不仅会影响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多种,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分步法以及品种法两种方式, 很少会使用分批法来开展成本核算。一部分企业在工作中并没有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出发, 对于使用的核算方法了解不够全面具体, 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质量。

(二) 缺少相关费用的审核力度

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针对企业中出现的各项财政支出进行准确地核算, 除了事前和事中审查管理之外, 还需要应用到事后核算管理手段。如果企业自身对于成本核算控制力度不足, 那么在费用产生的过程中, 费用的使用缺少了监督管理, 导致企业产生的消耗额度跟当初的计划消费额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在费用指出的过程中, 如果使用的审核力度控制不当, 还会发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浪费。

(三) 成本核算目标不完整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如果在工作中存在内容不全面、方法不当的问题, 那么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需要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纳入知识经济。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一部分企业忽视了无形资产具备的巨大价值, 并没有在成本核算中纳入, 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不够完善, 失去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现代化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 创新成本核算方法

现代化企业想要提升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能够多用的工作方法是非常丰富的, 例如说可以使用品种法、定额法、分步法以及分批法等, 可以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情况以及使用范围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跟企业的生产过程息息相关, 可以选择多种核算方法组合方式, 在确定好核算方法以后避免再进行不必要的变动, 能够保持成本核算工作的统一性。

(二) 转换工作概念提升成本核算能力

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善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从梳理成本核算意识开始, 积极引导企业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以及生产和经营的参与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 把成本管理观念彻底的贯彻落实。在工作中要加强成本核算和宣传工作, 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 并把企业的会计准则当成为重要的工作依据, 全面的开展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要把企业的核算管理工作以及生产经营环节有效结合在一起, 全面的分析企业的产品价值链, 从内到外的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应用双向成本管理方式, 有效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更加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 从而全面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加强收支管理工作

企业需要加强各项收支项目的管理工作, 能够有效提升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性。经过调查显示, 目前一部分企业的账目不够明确, 整体成本核算工作开展受到了阻碍, 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确实项目管理工作造成的。由于缺少了有效的收支管理工作, 导致财务工作人员无法针对产生的收支项目进行明确的分类, 造成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因此需要加强企业的收支管理工作, 把项目成本能够明确的归类整理, 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 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全面性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企业想要核算无形资产就要先做好系统的分类工作, 才能够继续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 科学合理的选择核算方法, 并把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纳入无形资产。由于知识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可以使用合理的核算方法制定出弹性的摊销期限。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因此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 不断地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 贯彻落实成本核算工作制度, 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加强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一部分社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成本核算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性分析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 张艳峰.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 2016 (2) .

[2] 卜献勇.试析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问题[J].企业导报, 2015 (24) .

[3] 耿显会.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5) .

会计核算原则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现代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是企业或者单位中进行财务处理时必须可或缺的部分,其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会计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给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也必须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并且加强学校,从而才能够在新会计准则下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加大对新会计准则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深入分析,然后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核算 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在当前社会各领域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技术和理论,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随着社会生产里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经济市场空前活跃,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企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给现代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现代企业面临了严峻考验。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由于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新会计准则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应运而生。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使我国会计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新会计准则却也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还必须要加大对新会计准则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出发,对新会计准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对我国今后的会计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使得当前的会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会计准则却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尤为巨大。

二、所得税的影响

在计税基础上,旧准则强调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新准则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从余额角度进行分析。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而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规定了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该准则废止了应付税款法等我国现行会计实务所采用的方法,要求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新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使用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

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计量的财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也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所在。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

“购买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的计量,而新固定资产准则指出: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的各领域和行业中各种制度和体制都得到了完事,而在现代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由于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新会计准则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应运而生。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使我国会计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新会计准则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工作水平直接与企业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因此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从而才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核算原则范文第5篇

随着城市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一支支园林建设队伍和园林绿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现代园林经济将得到飞速发展,园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而园林单位如何推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降低施工成本,是园林单位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为一个角度谈些见解,以求对园林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所探析。

关于园林经济

发展大园林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大园林的核心就是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实质是园林绿地向系统化城市大园林转化,宗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涵盖的园林经济活动有景观资源、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重大建设项目与自然协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景观设计以及创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等。园林经济贯穿于大园林的建设之中,成为发展大园林的支撑点。城市绿地系统和风景构筑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寻求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是大园林的出发点,园林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归宿。园林经济就是在建设大园林活动中、建设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景观资源的保护中,以园林为载体,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园林经济是大园林理念发展的结果,大园林的建设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园林经济效益,大园林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园林的建设保证了园林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同时,园林经济对大园林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园林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大园林发展。

园林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政府部门为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园林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园林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三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第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不少地方以结构调整为契机,实施人与自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战略,把发展观光农业、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第三,人均GDP增长,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对大自然产生热切渴望,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刺激了园林相关行业的发展。第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园林企业开始进入我国,采用合资或代理的形式,推动园林产业发展。第五,建设城市园林景观、恢复城市生态受到城市管理者的特别重视,追求生态平衡和生态建设成为发展园林的又一动力。

园林单位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绿化工程是园林单位重要的项目工程内容,下文以之为例,论述园林单位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以此角度去探讨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1、树立施工项目成本意识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对一个产品的施工过程及成果,也是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项目经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教育并采取措施,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培养强烈的成本意识,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内容和程序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系统的组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为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目标成本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程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程序是指从成本估算开始。经编制成本计划,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直到成本核算与分析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步骤。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组织实施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施工实践经验。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应伴随项目建设的进程渐次展开,同时要注意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1、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工程投标阶段,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联系建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投标决策意见。要正确把握报价,保证最大利润。对能早期结账收回工程款的项目,如土方、基础等的单价可报以较高价,以利于资金周转。后期项目,如电气设备安装等的单价可适当降低。估计今后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可提高。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其单价可降低。以上几点要统筹考虑。中标以后,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同时以“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并下达给项目经理部。其次,施工准备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吃透内涵,并依据图纸及中标的造价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运用有关原理,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严格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第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原始记录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最直接的记载,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编制成本计划、制定各项定额的主要依据,也是统计和成本管理的基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好原始记录,并建立传递、保管和存档等制度,配有专人负责。对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以掌握原始记录的填制、统计、分析和计算方法,做到及时准确地反映施工活动情况。第二,严格考勤,加强机物料领用管理、减少浪费。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建立和健全严格的考勤制度和机物料领用、材料消耗台账制度,是控制施工成本的又一举措。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强化有效的施工管理,就能有效地节约支出、降低成本,从而创造出好的效益。人在项目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可以激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控制出工不出力和窝工现象,减少人工浪费。材料不设台账无限制地领用,势必造成铺张浪费。同样,各种工具如果随意拿取,无人经管,到时工程未完工而工具将损坏、失窃不少。第三,努力控制和降低主要材料成本。控制和降低主要材料成本,

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之一。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应落实有关人员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并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有关人员即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采取必要的对应措施。就园林绿化单位来说,项目施工中主要材料是苗木。苗木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5%以上,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第四,在确保利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为确保利润的实现,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选择合适的质量体系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质量职能分解,落实质量责任制,了解该工程施工工序应满足的质量要求、对各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的范围和程序要求,从而确定质量要素的项目、数量和要素采用程度,以保证稳定地实现工程质量特性与要求,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获得最佳成本,确保企业的目标利润。

3、重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精心安排,干净利落地完成竣工扫尾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工程一到竣工扫尾阶段,施工单位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机械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在建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因此,此阶段一定要精心安排,因为扫尾阶段工作面较小,人多了反而会造成浪费。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其次,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包括竣工图,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如果涉及费用遗漏增项,应请甲方签证,列入工程结算。最后,做好保修期间的养护管理。在工程保修期间,项目经理应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按要求进行养护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养护责任人的跟踪监督管理。

总之,园林单位只有在工程施工中,时刻注重控制和降低成本,用科学、先进、专业、有效的方法去管理、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化工程的成本造价分析是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之为切入点,对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园林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上一篇:工程咨询下一篇:边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