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范文

2023-03-22

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极经济;积极经济;管理

一、前言

经济管理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明确经济管理核心目标、把握科学策略方式,对扩充经济管控理论体系,推进市场经济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经济如何优选发展配置模式,政府可通过合理的调控方式加以实现,除此以外,还应考量各类社会发展目标,如经济建设的可靠安全以及人权性等。因此,进行政府经济实践管理的有效分析,将其分成消极和积极经济管理进行研究尤为必要。消极经济管理即政府机构,采用法律、经济以及行政调控方式,进行制度优化调节,进而影响经济主体实践行为,并调节经济模型结构,令实际经济同古典经济设想更为贴近。积极经济管理则为,政府机构采用相应的调控管理方式优化财产以及人身权利,调节经济模型系统,推进经济向着目标趋势前进发展,良好的实现政府偏好。该进程中积极经济不应将影响有序的竞争管理以及开放一体化作为前提。应全面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科学采用有效的法律方式、行政手段优化经济管理。

二、消极经济成因及措施

1、消极经济成因

消极经济管理产生成因在于实际经济发展没有契合古典经济设想,令经济无法实现良好的优化配置。进行消极经济管理则可令财产以及人身权利良好的接近古典经济设想。西方经济理论明确,经济主体借助实践行为实现经济目标、创造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实际上,经济主体并非一定要追求显著的经济利益,其可能更注重社会价值的展现。同时,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令其作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对经济决策效果形成了一定制约。加之市场系统的不健全完善性,令其无法全面的囊括所有产品,一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相反借助行政方式实现分配,或利用物物交换方式进行流通。经济发展建设进程中,信息不完整以及显现出的不对称性、垄断经营、经济活动呈现出的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的形成,同样也是诱发消极经济的成因。公共物品特殊性决定,市场经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政府则需要进行缺陷问题的弥补。当然,并非各类公共物品均需要政府生产,而是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特点,因此通过政府的购买体现了其主题的明朗性,供给则可通过市场履行。

2、消极经济措施

为营造开放有序、合理一致的市场经济环境,消极经济管理应通过有效的法律行政方式、经济调控手段,实现优化管理,保证财产的合法拥有权力、管理经营权力、获取收益权力。同时,应维护劳动者的相关权利,进而快速精准的发布宏观经济相关资讯信息,实施有效的信息纰漏。应杜绝经济封锁行为,针对外部经济征收应实施良好的补贴管理。同时,应实现公共物品的合理分配,明确反垄断管理法,坚决予以执行。垄断竞争会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自由发展形成破坏影响,为此应通过有效的管控协调,形成良好的一致。基于经济建设中垄断形成的必然性,且對于生产建设发挥了一定积极影响,因而无需应用特别方式,亦无需进行全面意义的否决。可通过激发规模经济作用,推进现代科技的优化发展。可实施一定层面的经济计划体制,预防有限资源的不良浪费。对于跨国企业不断进驻我国市场的局面,我们应快速的创建并不断的壮大国有企业、自主企业,同其进行对抗,同时应把握好度,预防失衡现象。

三、积极经济成因及措施

基于政府偏好影响,倘若单纯进行消极的宏观调控管理,则无法全面促进偏好的优质化、最大化。因此,应引入积极经济管控,通过参数的有效调节,优化经济发展建设途径。实践工作中,政府需采用合理的金融政策方式,通过平等经济进行市场供需的良性影响,进而优化市场结构体系,调节市场价格,实现经济发展速率以及利润效益的平衡优化。同时,政府投身到市场,便会显现出偏好信息,可对私人经济实践活动形成诱导,令其贴近政府偏好进行发展建设。为确保安全可靠,政府应发挥主权作用,做好自主经济保护,并形成对外资以及国外竞争的抑制,为国内资本输出赢得有利地位,实现良好的资源保护,推进教育以及现代科技的全面发展。为符合经济人权标准,可应用有效的法律手段,通过行政管控,实施优化设计评估,对经济的实践发展形成正面影响。

四、把握积极经济与消极经济的相互关系

由积极经济以及消极经济形成的成因不难看出,前者的构成涵盖了后者的成因。后者令经济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其状态并非政府偏好与理想。因此需要通过积极经济,实现最理想化的发展。可利用政府特有的平等经济权限实现优化调节,基于公共利益形式优化管理,提升经济发展可靠安全水平。经济管理需要将消极管理视为核心基础,不应突破平等实施管理,只有把握平等原则,体现自由有序性,方能提升积极经济发展效益。消极经济与积极经济管理均包含计划、决策管控、协调引导、监督等核心要素,其体现了一定的相对性。同时,两者管控手段均涉及到经济调节、法律管理与行政管控调节等。虽然消极经济管理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然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因此需要完善把握,方能真正提升经济管理核心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作用,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市场环境,提升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柳平生. 哈耶克的消极经济正义理论述评[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2] 杨红雨. 浅议解决和处理消极腐败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J]. 价值工程, 2010(4).

【作者简介】

张舒畅(1987—),女,满族,河北沧州人,河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在读,现任职于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在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一直在积极的调整市场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想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就需要根据政策走向以及市场变动来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市场经济管理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企业市场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 市场经济发展 经济管理 重要性

引言:国家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让经济发展逐渐步入了新常态。而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日常的经营活动都会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要不断的进行探索,积极的做出改变去顺应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管理的调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管理手段来树立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1我国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分析

经济管理并不是指对某个行业或者是某个领域进行管理,经济管理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全局性的管理。国家在进行经济管理时首先要规划好管理目标,之后在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政策、法律等对经济发展进行全局调控,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常见的手段是发布相应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其中货币政策作为最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是经济管理中的主要方式,国家一般会对物价以及利率等进行指标管理,货币政策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的效用是其他管理手段无法取代的。而财政政策主要用来指引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通过财政政策国家可以对国民经济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比如在经济市场出现衰退的现象时国家就会给企业提供相应的补贴或者是减少税收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最后产业政策也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时较为常用的一个方式,对于某些特殊产业的发展国家会进行经济或者是技术上的扶持。以此来促进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调整企业的经济结构,优化企业的发展方式。

2我国企业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稳定上升时期,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在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变得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红利曾经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红利正在逐渐的消失。在此情况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另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不断提升,实体企业更要注重生產结构的优化工作,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旧能有稳定的发展状态,促进国内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提升。从发展趋势来说,国内市场经济正在不断的往深入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控给经济结构优化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经济的管理方式是计划经济,通过硬性指标的方式来控制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数量,这种计划经济遏制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自由发展,同时也使我国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变得非常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对于经济的管理也不再采用强硬的干预手段,而是通过对市场情况的了解与跟踪,根据实际的需求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市场进行宏观或者是微观的调控。以此来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使国家经济能够保持高质量的发展。

3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3.1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经济能对资源进行配置,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可以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但是市场经济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市场失灵问题就是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市场失灵会给市场发展带来很多阻碍,因此使用经济管理来保持市场的稳定,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本身是价值机制的基础,而一些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对信息了解的不够及时。对于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生产情况等信息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导致对供求信息没有及时掌握就进行盲目生产。从而出现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资源分配不平等现象,触发了市场失灵的状况。

3.2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还存在很多问题与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的产业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的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比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明显领先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会引发很多矛盾纠纷,因此国家也采用了各种策略来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而经济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手段,通过经济管理来调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减少经济发展差异保证国内经济市场的稳定性。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欠缺的地区,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经济补贴与优惠政策,扶持该地区的企业发展,对经济市场进行调节。另外,对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政府也通过对资源的分配以及技术的支撑等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经济管理来对经济结构进行宏观的调控,对社会的资源进行优化,对于那些十分重要但是发展不佳的企业进行扶持,减少产业差距带来的发展矛盾。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保证国内产业结构的优越性。

3.3 确保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许多益处,但是市场不稳定依旧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快速运转的情况下,市场不稳定会给许多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根据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对企业经营模式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保持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面对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企业对于政府出台的经济管理政策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因为国家的经济管理能有效的调节市场的需求。而市场需求又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保持市场需求在可控的范围内上下变动,这也就保持了经济市场的稳定性,避免市场动荡过大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4促进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要促进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企业做好内部管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发展状态与市场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企业要制定好发展目标,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另外,对国家出台的各种经济政策还要进行深入解读,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动态,并且根据政策变动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国家出台的经济管理政策,是企业进行内部经济管理的主要参考,企业要保障未来发展的稳定就要对这些政策有足够的了解,才能保障企业的产业结构能够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另外,对于时刻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也要做好调研工作,只有滿足市场需求的企业生产才是有意义的生产。在供需关系保持对等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立企业的生产目标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最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风险就是来源于经济市场。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充分做好风险的规避工作,并且要不断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不同的企业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交流,通过经验的分享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另外企业在进行经济生产时还要充分的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根据经济政策的动向来调整经济生产方案这也是风险规避的有效手段之一。

结束语:

经济管理工作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能保障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此不断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做到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经济管理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时要充分结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市场状况等来开展工作。并且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想要促进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从企业自身的内部工作开始,做好企业发展的目标制定,生产结构的优化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光.试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J].经济管理文摘,2020(19):64-65.

[2]岳现瑞 . 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 [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7(11):168-169.

[3]曹磊.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9(21):123-124.

[4]田叶,许宏鹏,孙雪.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J].全国流通经济,2017(08):34-35.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模式;公共管理类专业;专业认同

0 引言

我国高校的招生模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改革。它是指将同一或相似的学科、相同或不同部门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在实践中,大类招生模式较好运转,扩大了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填报志愿的精准性,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专业认同是大类招生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我国实行公共管理学科大类招生模式后,建立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等多个二级学科,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划分。安徽财经大学实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模式,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三个专业。

两年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生活,笔者发现,公共管理类学生转专业比例很高,认同感较低。因此,为了深入理解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笔者以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类招生模式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状况。并实行二次分流,分别于大一下进行一级学科分流和大二下开展二级学科专业分流。

1 基础数据分析

本次調研以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2016级、2017级本科生为调研对象,其中大一学生150人,大二学生46人,大三学生24人,共220人填写电子问卷。在调研中发现涉及专业认同问题时,大一与大二、大三在专业了解程度上差距过大。 大一普遍不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不清楚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有76.6%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 60%的同学表示想要换专业学习;大二与大三中,80%的同学表示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71.4%的同学内心已经认同这个专业。

2 学生专业认同感低的原因

2.1 非自主选择此专业,调剂专业占比大

接受调查的同学,其中53.75%因高考志愿调剂进入本专业,7.5%是因父母或其他人意愿选择这个专业,只有37.5%是从兴趣而选择这个专业。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是非自愿的,自主选择的学生较少。在专业认同的调查问卷中,自主选择专业的同学中认同率达到80%,非自主选择的同学中认同率仅为40.6%,这种差距必然会形成广泛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此专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对未来缺乏信心,同时转专业的期望高。

2.2 大类招生模式的影响

(1)分流政策标准单一,专业日益冷门。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按照大类授课,不分小专业,统一开展通识教育,大二时再进行专业分流。在分配过程中,虽然不同学校的分流政策不同,但大多数高校根据录取后1~2年的学业成绩进行排名,并设定了一定的专业分流比例。此外,学生的从众心理和父母意愿的影响,大多倾向于选择热门专业。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学生多选择转专业到会计、经济、金融等优势专业。同时,若成绩达不到转到优势专业的要求,大多学生会选择较为热门且限制条件较低的专业,如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财政类专业,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日益“冷门”。

(2)开展通识教育,专业特色不显。

进入大学后,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通识课程。但因为原先报考此专业时对专业了解较少,加之统一学习基础课,使公共管理类专业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学生容易跟随潮流,转专业学习所谓的“热门”专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经济、政治、社会为主线,从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专业知识针对性不强,涉猎面太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体会到专业的精髓。

(3)缺乏专业引导机制。

大类招生模式的初衷是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每个专业的内涵和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首先,在进行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大多接触通识课老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老师接触较少,缺乏本专业老师的引导,每次分流前虽进行专业分流指导会,但并不能解决广大同学的对本专业的疑惑。其次,在以分数为主导的大学分流政策下,学生会通过成绩高低定专业,而没有考虑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专业,当然,也因为缺乏了解专业的平台。

2.3 社会认可度较低

在专业认同调查中,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大三的同学,对今后从事的职业以及专业前景普遍不了解,并有75%的同学担忧今后的就业问题。大二、大三的同学,虽已慢慢接受公共管理类专业,但仍有60%的受调查同学对未来充满迷茫,对本专业持有怀疑的态度。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有三大专业,分别为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虽有其特色,但总体区别不大。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较为突出,倾向于“技术+管理” 复合型应用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差异较小。行政管理专业定位较广,社会保障、土地管理专业范围较明确,但学生对三个专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且,真正进入党政机关、社区机构的学生毕业后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大多本专业毕业生进入其他行业,如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从事管理工作。就业与专业的匹配度低导致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看好,对职业规划模糊不清。

3 三方合力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志愿、大类招生模式和社会接受程度共同导致了学生对专业的接受度较低。心理上的分歧使得学生很难主动学习专业,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未能真正培养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个人、学校与社会三方合力探索解决措施。

3.1 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兴趣和就业。在分流前的一学年,应该多渠道了解专业信息,加深对大类专业的认识,明确自己是否对专业感兴趣。

(1)保持探索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读专业书籍,多参加学术讲座和专业实践,并与专业领域的师生进行交流,以拓宽和深化对专业的理解。只有当我们对专业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才能明确自己的兴趣,才能认同所学专业。

(2)坚持刻意练习。通过刻意练习,发现自己与专业匹配中的优势和不足所在,从而培养相匹配的个人特质,从内心上认同公共管理类专业。在练习中,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增长专业知识。

(3)坚持参加实践活动。在专业学习期间,要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能力,体验专业带来的成就感,提升就业能力。

3.2 学校多方面支持

学校应在大类招生模式下,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了解专业的渠道和平台,制定合适的分流政策和人才培养方式。

(1)拓宽专业认识的渠道和平台。通过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如专业交流会、新老生交流会、学术沙龙等,将师生联系起来,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联系起来。此外,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如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踊跃引进具备实践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通过开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践、练习。

(2)制定科学的分流政策。目前大多学校将成绩作为分流的主要标准,吸引了优秀学子到热门专业,虽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其弊端不可忽视。其一刀切的做法加深了学生的从众心理,不利于他们对专业的选择,同样也不利于专业的健康发展。

(3)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应根据大类招生模式的特点,结合本校本专业发展和就业的状况,从而调整专业培训方法,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方面,结合公共管理的社会需求,本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原则,梳理课程体系,制定专业特色课程,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各门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准确向学生传达本课程在专业知识框架中的地位,使学生既知道要学什么,又知道为什么要学。

3.3 社会提高包容度

学生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深受其就业前景的影响。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发展较晚,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相对较浅。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会包容,这包括政府引导社会观念、用人单位改变就业标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他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而且培养了一定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公务员行列,其更有优势,更能发挥公共管理的作用,促进事业的发展,社会治理的进步。

总之,提高学生、学校和社会对该专业的整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认知环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提高职业认同感是培养应用型公共法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芮化勤.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问题探析——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4):48-50.

[2]秦攀博.大學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9.

[3]崔树银,陈新春.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2):9-11.

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管理就是力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社会效益是医院发展的目的,医院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医院经济效益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适应新的医疗体制,维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绩效工资

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医院管理就是力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社会效益是医院发展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在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医院要适应医疗市场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而现阶段部分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制约着医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医院内部有些干部职工对现在的医疗卫生大环境不了解,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思想落后,因循守旧,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想当然认为医院没有竞争压力,不存在经营风险,还有政府财政支持,不会破产;更考虑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未来,认为医院的命运和前途与自己无关紧要,只与管理者有关,工作没有积极性。虽然有些医院实行了绩效工资,但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个人工作量与个人收入缺乏直接挂钩,透明性、针对性不强,职工参与意识较差,发挥不了绩效工资的作用。

2.管理费用缺乏控制,分配不合理

医院只注重对临床和医技等科室(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却忽视了对行政、后勤保障等科室(无经济收入科室)管理费用的控制。部分无经济收入科室的日常管理费用支出没有量化或没有前期预算控制,处于无节制或失控状态,浪费严重,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原来的管理费用分配率,是按照从事临床医技人员和从事药剂人员比例分配成医疗业务成本和药品业务成本。这种方法,既不能客观合理的分配管理费用,也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3.科室成本核算不完全,成本核算重点不突出

科室经济效益核算时,部分科室直接成本没有计入,特别是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管理费用没有完全分配给有经济收入科室,造成全部有经济收入科室成本之和小于医院总成本,产生了有经济收入科室表面效益大于医院实际总效益,给管理者造成错误的判断和误导。再就是科室成本核算缺乏重点管理,只有核算没有分析和研究,更谈不上去控制和完善,造成成本支出漏洞不能及时堵住,使科室成本核算和控制失去了它的一个重要作用。

4.科室效益考核中,收入核算不合理

医院科室绩效考核只注重科室收入的考核,忽视了相关联科室收入的分配,对有收入科室缺乏预算和科学分配。医院各科室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和交叉的。因为部分科室的收入不能在相关联科室中合理分解和调整,出现收入与劳动付出不相符,挫伤了相关联科室的工作积极性。再就是医院总收入不能科学、合理的分解给有经济收入科室,造成科室的任务量不合理,最终导致不能完成医院总收入指标。

在医院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其他不合理的具体问题,给医院管理带来困难或造成误判,要想解决好医院经济效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行绩效工资管理。

医院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长足发展,首先广大干部职工要思想解放,观念与时代同步,要有发展的眼光。只有思想和观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和潮流,医院的绩效工资制度才能推行,深得人心,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制度,职工的报酬收入与其劳动付出直接挂钩,职工的报酬直接反映科室经济效益,科室经济效益汇集成医院经济效益。让每个职工都清楚了解自己的付出,对科室和医院效益的贡献有多少,知道个人收入与科室和医院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使每个职工都是医院经济效益的参与者和收益者。只有这样职工才能理解绩效工资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医院才有发展动力,医疗卫生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2.医院要做好经济效益管理,就要做好管理费用的控制。

医院除了对有经济收入科室进行成本控制之外,还要做好对无经济收入科室的成本控制,这也是医院总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对无经济收入科室制定成本预算目标,并把它们的支出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超出预算扣绩效工资。再就是要有管理费用控制分析,针对科室性质,抓住重点,譬如车辆要重点分析控制油耗和维修费;文印要控制办公耗材等。只有严控管理费用,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好医院成本。关于管理费用的分配,不再是在医疗业务成本和药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在有经济收入科室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收支配比原则,应按照科室收入的比率来承担管理费用。

3.做好经济效益管理,就要实行全成本核算和全科室核算。

要把医院经济效益指标全部分解到科室,科室落实到个人,层层控制。首先对无经济收入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对每个无经济收入科室的人工、材料、折旧摊销进行控制,这是做好医院成本控制的第一步,不能在这个环节出现漏落现象。其次,把无经济收入科室的管理费用按照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收入比率来分配到科室,再对有经济收入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这样医院全部科室都进行成本控制核算,医院的所有支出全部分解落实给了有经济收入科室,才不会产生科室成本与医院总成本不符的现象。

4.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科学核算科室收入。

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不但要控制成本费用,同时要科学核算科室收入。首先要有医院总收入预算,并把医院总收入预算分解给有经济收入科室,做到医院总收入预算等于或小于科室收入预算。其次,医院各科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有些医院把相关联科室收入双向计费,使收入不实,加大了绩效工资的支出,因此,要根据关联程度,合理的把科室收入进行分解,按比例相应调整给相关科室。医院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已全部分解给了有经济收入科室,有经济收入科室的经济效益汇集后就是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总量。因此,应在此基础上,按照有经济收入科室的效益情况,制定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然,绩效工资还要包括医护质量等其他方面,但经济效益应是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医院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要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宇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现代商业,2008,27(32)15.

[2]韩绥生: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认识[J].中国卫生经济研究,2009,28(3)76-77.

经济管理学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经济法》的相关课程对于高职高专会计类学生的重要程度是极其高的,但是各个高职院校对于会计类专业经济法的相关课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为了找出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为此设计一套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类专业一般都会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而且这门课程尤为重要。这门课程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实操能力以及之后就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应该竭力提高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经济法”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本文针对“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无专业针对性

整个管理类专业课程都需要学习经济法课程,但是不同的专业,授课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学院统一用管理类经济法教材作为各个专业的经济法教材,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它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统一的、标准化的授课方式无法突出专业的特点,不利于各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案例老旧,教学模式单一

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上,老师的教学案例选取老旧,甚至在不同的专业课上讲经济法课程的时候,选用同一个案例。这样选取的案例不适用于一部分的专业,同时也缺乏时代特色。在会计专业的课堂上,很多知识点的讲授是和其他专业有差别的,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评价单一

传统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等等作为依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获取量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评价单一、缺乏公正性,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了知识[1]。

二、高职高专会计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特色,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作为更注重实践操作的学院,应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关注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会了什么,而不是获得了什么知识。教师在“经济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告诉学生学完之后要做什么,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减弱,不能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实际上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到生活实践中。

会计专业人员有许多资格考试,在这些考试中,经济法都是必考科目。“经济法”的教学质量好坏与考试成绩挂钩,但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经济法”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考虑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没有为其专门设置教学大纲,无法满足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需求。“经济法”课程教育要根据近年的教学目标调整“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可以与职位需求相符合。

(二)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重构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的相关资格考试主要包括三种,其中一部分和经济学课程相关,因此经济法课程教学可以说是会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此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都需要面临的考试,会计专业“经济法”的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参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这样设置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法”课程教学教师首先应该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计划,根据这些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教学内容,打破以往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不断向学生本身靠近。老师根据社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可以总结出“经济法”的相关课程不仅需要包括经济法学科的体系范围,还应该包括其他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法律制度。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师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安排,这样做才可以真正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2]。

现实中高职高专学院设置的“经济法”教学课程较少,但经济法的课程内容相当繁杂,而高职高专学院的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较为缺乏,在规定的课程内让学生掌握全部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是可走的途径。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简单易懂和重难点两类,让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内容以重难点内容为主,简单易懂的知识可以依靠学生自身来解决。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程较少的缺陷。

(三)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连接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现实世界,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成功运用抽象的法律条文,但是案例教学法是否取得成效主要看教师选取的案例是否合适,教师应该选取学生能够理解且具有实用性的案例。同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分析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入实际操作的环节,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教学进度为学生安排一些任务,让学生可以模拟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经济法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使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

(四)设置多种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无法检测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高职高专学院应多方面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运用能力兼顾,“经济法”课程确实有需要学生去记忆的内容,但同时可以通过模拟等方式检测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设置多种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3]。

三、结束语

高职高专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诸多的漏洞,导致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效果并不高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所有的措施都离不开教师,因此要想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急需提高。文章从高职高专学院会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列举了高职高专学院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从而提高高职高专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林.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33-135.

[2]倪淑慧,严嘉琪.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浅析--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6).77-82.

[3]王艳荣,裴玉文,张建辉,等.会计類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

作者简介:叶青,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税法、经济法、会计

上一篇:经济学基础论文下一篇:宏观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