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2023-04-06

法律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演化,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要适应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文化制度的发展步伐,高职、大专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大专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从而提出了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发展措施,对教育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行政管理;有效性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与意义

1.发展情况。对比世界各大国家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情况,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中,专科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便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经过十年的变革演变,专科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建设中失去了发展的核心地位。20世纪80年代,我国总结国际发展经验,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建设与变革,我国高职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政府长期掌控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导致社会力量、企业、相关组织很难介入其发展过程中。我国高职、大专院校出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足,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难等实际问题,通过对高职、大专院校教育的调查研究发现,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当今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發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发展速度与规模,忽视发展的质量性所致。

2.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凝聚、农业改革、军事腾飞等各大发展进程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面对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步伐,我国急需建设保证发展的优秀常备军,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在国家的有序领导下,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企业组织、文化团体等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中,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从而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出具体的实践与指导。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充分掌握学校建设信息,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学校的行政管理者还可以充分了解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不足,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二、高职、大专教育行政管理的理念综述

1.高职、大专教育行政管理。所谓高职类、大专类院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简称,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是一个内外结合的有机整体,既包括宏观的外部调控也包含学校内部的微观管行政理体制,而本文在分析国家宏观管理的基础上,主要对学校内部的微观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做出具体的阐述。

2.高职、大专院校教育行政管理有效性。“有效性”主要指人们对相关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的显著实施效果。“有效性”是一个动态循环的演变过程,既包括活动进行的事前准备、发展趋势预估、变化情况分析,也包含也事后的整体分析与反馈规划,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证各大活动的有序运转。如今,“有效性”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一大重要考核指标,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各大发展领域,具体指高职院校以核心管理部门为核心,根据学校的长远发展战略,采用针对性的发展方式,将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划,从而采取有效的建设措施,取得建设成就的全过程。

三、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现状研究

1.学校的教育行政化权利过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大专院校的教育行政发展模式都是标准的发展体系。一般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整体分布性,自上到下依次分为学校、院系、系部和各大研究室等多样组成结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学校过于强调对行政管理行政执行力,虽然学校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各大部门的通力合作,学校也逐渐形成了上行下效的整体发展模式,但是高职、大专院校的行政权利依然过于集中,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行政功效。

2.教育成果考核缺乏实效性。当今,我国高职、大专院校的教育考核标准一般按照教师的绩效进行评估,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授课的质量,但这不是一种完善长久的考核体系,没有具体的教师绩效评估标准,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考核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展而得不到改善,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大专院校的行政管理建设,阻碍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3.学校各部门团结合作意识薄弱。在当今学校的行政管理建设团队中,普遍存在各自发展、缺乏联系的状况。各个发展部门只管做好本部门的本职工作,对于其他部门的发展状况全然不知,这样就会导致学校常规事务建设出现中断,不能将各部门的职能发挥到最大效益,影响了学校的团队建设效率,容易造成管理的行政堵塞情况。

4.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发展不健全。跟社会教育发展机制相比,我国高校自身的教育行政管理处于劣势地位。目前,我国高职、大专院校的行政管理发展模式存在较多的不足和缺陷,急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究其发展原因,主要是学校行政领导集体效率低下,学校权责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激励措施和监督制度。如果任由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模式如此发展下去,必然阻碍学校的特色教育发展进程,不利于学校的多样化管理模式建设,最终必然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探究

1.建立健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教育行政管理要以学校的各项教育发展事业为发展基底,但归根到底是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各项常规事务的发展要符合基本的管理施行规范,逐渐实现发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建立健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合理的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使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并能根据教职工、管理人员的日常表现不断调整考核机制,建立一个联动的管理与考核协调发展机制。其次,要有行政管理文化作为发展依托,养成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不断提高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完善学校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公正,从而形成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发展机制。

2.创新教育行政管理发展模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国高职、大专院校在进行管理发展时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相应的行政管理手段,将管理信息数据化、规范化,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循环发展机制。建立专门的教育行政网上论坛、教育行政建设、学校信息传播平台等发展系统,培养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创新管理发展模式。

3.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高职、大专院校存在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范围大,往往存在沟通不及时、信息传播延误等现实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高职、大专院校的各个发展部门在自身工作完成的同时,可以及时将完成情况上传至网络平台,下一个关联部门便可以简单方便的查阅到任务的执行进度,便于提前做好任务准备,并对前一部门的发展情况提出及时的改进建议,如此上下连接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流水线发展机制,便于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4.加强教育行政信息的规划与治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办学,不仅提高了办学质量,也为教育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行政信息传播的实效性和及时整合,加强对学校教育行政信息的规划和治理,才能切实保障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在具体的实施建设中,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合理利用国家拨款资金,引进先进的网络发展平台,并合理考虑高职、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的现实需求,让更多的行政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并能做到活学活用,不断寻找更加完善、科学的发展办法,可以分布实施教育行政发展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破坏,真正提高教育行政的管理水平。

五、结语

随着高校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大专院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固守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要切实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进行合理创新,掌握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学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英,提高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2]赵志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月刊),2009.

法律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建议

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期间接受的最后一次检验,要将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入一篇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中,是大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生活的中介与桥梁[1]。撰写毕业论文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1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的特点分析

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更是每一位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报到书[2]。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要以畜牧兽医领域的某一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在搜集资料、汇总信息、研究调查、接触实际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念,以专业的角度解决问题。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教科书里没有的实践性知识,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主要具备四大特征:一是专业性。围绕当前畜牧兽医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究,态度鲜明地阐明观点、获得结论。二是实践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灵活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对某一专题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创新性。要想更好地展示自身价值,就要选择专业领域内其他学者未曾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论断与观点,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突破或是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补充。四是指导性。导师的引导与点拨固然重要,但要鼓励学生找准着眼点,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升选题的意义。

2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需要经过选题、收集资料、立意、拟定提纲、撰写初稿以及论文修改等过程[3]。在目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毕业在即,许多学生都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就业与择业上,却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是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错误地将毕业论文称为形式主义。因此,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逻辑混乱,学术性欠缺;有些学生论文格式不规范,盲目引用过时的观点;也有些学生直接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草率从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指导教师、社会环境都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够透彻,错失了这次锻炼与实践的机会,增加了就业的盲目性。

2.2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待提升

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学生缺乏角色转变和职业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角色转化,不利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进行。一般而言,学校会建议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的阶段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其更多是侧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企业工作环境的认识和体验,实现由学生向员工的转变,为其从校园走向社会提供过渡,且可以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从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不能从容应对来自学习与工作两方面的挑战,在具体问题面前表现得无所适从,不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学生普遍缺乏职业沟通能力,不利于从顶岗实习中获取更多经验,不利于毕业论文设计在质量层面的突破。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与企业领导、同事打交道,有些学生不擅长与他人进行沟通,上下级之间关系紧张,遇到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能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的突破。对高职院校来讲,应当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与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为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2.3 毕业论文设计的技能待提升

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的难度较大,相应的数据处理和试验设计能力欠缺,在实习过程中不知道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和临床案例;学生在撰写论文时用语不够规范,照抄教材和文献的现象严重,有的为了避免重复率过高,甚至将论文修改得面目全非。另外,很多学生对常用的办公软件使用不够熟练,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来调整毕业论文的格式,毕业论文设计全程依赖于指导老师。

3 提升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建议

3.1 树立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认识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对毕业论文设计产生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一个总结性质的文章,将会对自己日后的工作产生承前启后的中介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几年的学习画上圆满句号,为日后的工作开创新的序曲。在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据、社会调查等方式扫清障碍,自觉抵制各种不诚信的学术行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使自己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实现专业上的创新与突破。

3.2 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毕业论文设计,杜绝学术造假行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应增强毕业论文设计组织与管理的实效性。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专门组建了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小组。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新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同时,客观公正地找出存在的问题,从指导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学院明确规定,只有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者,才有资格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所有指导教师都要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指导职责,既要从专业技术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与安全教育。与此同时,学院还结合畜牧专业特点与当前发展形势,对毕业实习指导大纲、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等进行调整与修订,以严格、全面地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毕业论文设计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摆正心态,意识到自己与学生一样,都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有效指导是自己的重要职责,也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唤醒学生设计的意识与激情,使学生能以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面对此项任务,避免毕业论文设计流于形式,为日后的工作夯实基础。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内涵,了解最前沿的行业发展信息,从方向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到指导的每一个环节中。

3.4 科学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第一,指导教师要认真审阅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在答辩正式开始之前,为学生的论文给出评分并写出评语,系教学督导审查小组决定学生是否能参加答辩;第二,系教学督导小组再次审阅毕业论文,给出评分与评语;第三,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学生要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创新点等方面介绍自己的论文,以最简捷的方式、最明了的语言使在场老师都能听懂自己的陈述。评委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最后得分。在答辩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发现自己专业学习存在哪些欠缺之处,也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4 小结

总之,为有效地提升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必须在认真分析畜牧兽医专业及其论文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考核重点,并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给予侧重。同时,针对当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应从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认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严格做好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等方面来提升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楠,耿明杰,刘大伟,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设计的探讨与实践[J].黑龍江畜牧兽医,2014(14):138-139.

[2] 王东梅,杨凤影.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3(8):145-146.

[3] 郑惠玲,魏泽辉.畜牧兽医专业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7):170-171.

法律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对策建议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不仅在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强调与实际相结合,而且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更是如此。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职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集中体现[1]。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历来是农业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大部分院校中都对这两个教学环节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学生也采用不同的形式完成各自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通过有别于一般课程的学习过程,将多门课程的学习成果综合,将自身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最终达到综合性能力培养的目的。但是农业类专业与其他类型的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其毕业论文设计应该有其不同之处。

1 现有的教学模式

笔者通过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走访发现,现有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大同小异,采取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1.1 时间安排基本相同 由于高职院校一般为3a制、学生在校期间为6个学期,因此大多数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一般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环节设置在最后的阶段,农业类专业也是如此。一般在第五学期的期末进行毕业实习动员,同时开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学生在校外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1.2 工作流程基本类似 由于不同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所从事的工作不同,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不尽相同,工作的内容也不一样,大部分院校都是规定一个大致的选题方向,针对高职院校的特征,针对某一个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所研究内容不在于深,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综合性与实践性能力的目的即可。在毕业实习中,一般的流程如下:离校前选题—发放任务书—指导资料收集—制定完成计划—完成论文提纲—完成初稿—完成二稿—定稿—答辩—成绩评比。

1.3 评价标准各有异同 在调查中发现,农业类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多样,有一般论文形式、有调查报告、有实际案例分析、有方案设计等。如在某些院校中园艺技术专业往往强调针对某一种栽培植物的栽培方法、栽培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完成最后的总结报告,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某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栽培要点;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注重绘图能力的检查,可以是完成一个小型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最后成图,模拟实际工作的过程。在调查中发现,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最终的评比会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

1.4 校外指导为主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末,所以学生专业课程结束后,选完题就放假,或者进入实习单位实习,有的学校会要求学生选题后将毕业论文框架写好才离校。但大部分学校都是以校外指导为主,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与指导老师联系,往往在解决某一些复杂问题时会解释不清,影响论文质量。

2 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农业类高职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性文件缺乏 在调查中发现,各个农业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除了相关农业类,比如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林业技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技术、植物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等专业,同时还有生物类、计算机类、环境工程类、机电类等等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面较广。学校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往往指导性文件只有一份,即对论文总体规定一个流程,不分专业。一般要求为3个方面:一是时间进度要求;二是格式规范要求;三是字数要求。对内容的选择,往往没有特定的规定,一般由各个专业的老师规定,只要在规定时间提交论文答辩成绩即可,对于不同的专业,没有按其特点去做的更细的指导性文件。

2.2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连接不紧 高职一般只有6个学期,由于时间紧,往往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和第六学期,与之前的课程安排上往往完全断开。为了较好地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必须具备较好的课程基础。但是在第三学年,很多同学可能将之前的课程内容已经遗忘,导致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往往论述不充分,拼拼凑凑,敷衍了事。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需要研究太深的理论知识,只要在课程设置上做到浅显易懂,让同学知道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前对各个相关知识都有所了解,通过不同课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行业的趋势,为论文选题打下基础。

2.3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目标与岗位能力的需求存在差异 各个农业类高职学生的来源也不尽相同,有的省份有比较发达的现代农业基础,而有的相对薄弱,对从事该行业的技能要求不同。从以往的毕业生就业来看,很多都是一线的技工性岗位,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很高,因此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综合性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给予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但评价该教学过程的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仅考核基本技能,完成一篇简单的毕业论文就可了事,而更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岗位发展能力着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考的能力。

2.4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监督机制缺乏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比例问题日益突出,指导老师往往在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保证完全投入精力,再加上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时间段正好是学生找工作的紧要时刻,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存在抄袭、代写论文的现象。对论文的监督检查往往只是在开题与答辩部分,不能做到有效地全程监控。

3 改进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行之有效的指导性文件 对于农业类高职专业来讲,其教学过程往往要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与周期性紧密联系,不象文学类、经济类、电子机械类专业,不受时间季节的影响。如何做好农业类专业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需要根据农业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专门的针对农业类专业特点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形式、深度等进行具体的划定,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培养目标,并制定更为详细的适合专业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使学生能够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同时又可提高教学效果。

3.2 结合课程教学,逐步安排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将毕业实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将着力点放在最后的教学阶段,且将教学任务分解到课程教学中去,对于各个课程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延伸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2],寻求更好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以此检验其教学效果。在课程考核中安排与课程相关的小专题讨论,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写出简短的专题报告,纳入课程考核成绩,为后来完成较大篇幅的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3.3 改变选题方式、兼顾就业方向与兴趣 虽然是同类专业,但农业类学生就业方向不尽相同,有的差别较大,所以在选题时不需要完全以某一类题目为主,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去选题。比如指导老师可以将拟定的题目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资料查询或实际调查去了解该方向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发展前沿,与老师讨论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这样既符合学校论文写作的方向和规定,同时又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在较短的时间内匆忙选题。论文的内容应是学生岗位实习或社会调查等实践中遇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3]。

3.4 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标准 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从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完成、答辩、评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可行的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通过网上限期登陆信息的方式去控制完成的过程,避免最后几个星期匆忙完成该教学任务。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地研究讨论,妥善解决,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对于认真进行教学与考核的指导老师予以表扬与鼓励。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不能只是指导老师说了算,需由答辩组长与组员共同打分,确定最终成绩。同时应该推行“学院抽检制度”,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和最终质量进行检查,与省一级的论文抽查工作相呼应。

总之,农业类高职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该从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探寻和采用符合自身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一般性的技能人才,更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探索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保生,李立.高职学生怎样写好毕业论文[J].价值工程,2011,30(19):222.

[2]白中科,袁春.试论大学课堂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133-135.

[3]王海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探讨[J].江苏高教,2008(6):125-126. (责编:陶学军)

法律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法学专业实习 实习基地 考评机制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中明确的一项治国方略。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必然离不开法学人才。为了满足依法治国的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招生人数、办学层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发展。法学毕业生虽历经多年法律知识的浸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应用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正如美国的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1]法律知识需要应用才能转化成一种技能,这种职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法律实践。

一、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辨别与判断是非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际运作能力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伦理修养[2]。这种目标设计突出了应用型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实现,法学实践则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实现。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有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咨询等,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是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情民生的一个途径。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专业实习必不可缺。

专业实习分为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种。课程实习指在某一单科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安排的一次实习。不同的学校采用不同的方式,大多采用在校内的模拟法庭模拟审判或去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总体而言,课程实习的目的明确,是为了某一部门法的掌握。历时短、学生参与度低,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素质培养效果有限,而毕业实习则弥补了社会实践与课程实习的不足。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系统地学完专业课程之后,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实习单位一般选择在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这是法律的专业性要求的。实习地的专业性、规范性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平台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职业共同体是如何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而且对法律的认识、法律信仰的建立、职业技能的形成和规范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在社会化过程中迈出一大步。不仅在法律知识的转化方面将抽象的理论变为解决问题的利器,将法律知识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入和得心应手,而且对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和对中国法治现状的认识极其重要。通过实习学生从身份的转化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了解法律共同体中不同职业的特点,为以后的择业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在心里重视,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才会更科学。对学校而言,实践教学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一)专业实习基地的匮乏

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法律的专业性很强,学生须到运用法律的部门实践,在我国主要是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及法律服务所。我国的公检法等司法部门数量有限,承担着繁杂的司法职能。司法部门工作的规范化、严谨性和审慎性导致许多岗位都有严格的资格限制,所以能给实习生提供的工作机会有限。公检法等单位因为职责所在,业务量繁多,对于没有任何操作技能的学生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大多不愿接收。认为实习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管理实习生要承担很多责任,消耗很多的精力。律师事务所律师的管理比较灵活和松散,律师业的竞争很残酷,愿意耗费精力带实习生的律师不多。一方面是急需专业实习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有限的实习单位。为了应对这对矛盾,一些高校采用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两种实习办法。自主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己去实习,最后向学校上交实习单位的实习意见即可。而集中实习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因为缺乏动力和制约机制,实习单位在接收学生时缺乏积极性。实习生到单位后会被随意分到一些科室,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传送文件、协助整理案卷、档案、充当临时的书记员,真正参与法律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实习单位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实习的指导随意性很强。因为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难以参与真正的法律专业工作中,学生会感觉实习的意义不大,所能学到的有限,加之缺乏指导,所以在专业认识上很难有所提高,对职业的认识局限于自己的观察和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专业思考。曾有实习生告诉我,她所实习的法院的法官业务繁多,工作量大,这个职业不好。因为缺乏深入专业的实践,感性的认识限制了他们对法律职业工作的真正认识,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实习缺乏实效性。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非专业化

法学专业的实习要取得成效,实习指导老师是必不可少的。实习指导老师应该由校内的法学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法律工作人员担任。但在实践中,只有学校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担任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指导实习,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加之学校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缺乏监管,指导难免泛泛而论,不具有针对性。而实习单位对指导者的配备一般不太重视,加之实习单位的指导者缺乏训练,即使工作经验丰富也因为缺乏专业的授业技能培训,指导并不一定到位;有些指导者甚至敷衍了事,很难尽到职责。从这些方面看,实习指导老师的缺乏和选任的随意性难以满足实习生专业实习的需要。

(三)实习考评机制滞后

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考评是对实习生实习工作的评价,目前主要从学生的日常表现、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实习总结等方面结合考评。考评内容简单、流于程式,难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这种机制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消极的作用,导致学生应付差事,得过且过,实习流于形式。

(四)实习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

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这一时期学生要面临司法考试、考研、公务员考试、论文写作、找工作等事情。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和找工作,很难将精力集中在实习上。学校考虑到学生就业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提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申请自主实习,大多不实习,找个单位盖章了事,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以各种借口请假。毕业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周—8周,时间有限,学到的东西也有限,加之目前要进入公检法部门工作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难度极大,因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高。

三、毕业实习的环节完善

法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对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缺乏有效的实习,素质教育就难以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是空谈。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解决目前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实习体系的各個环节。

首先,是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需要高校与实习单位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合作内容应该更广泛。高校可以针对实习单位的需要,合作召开专业研讨会,为实习单位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还可以在科研方面校地合作,针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司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学校应增加实习经费的投入,对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的付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还可以尝试从实习单位聘任一些兼职的教师来学校定期参加教学和研讨活动,调动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职业认同感,乐于指导学生,为法学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每年可以召开法学实习基地建设会议,邀请基地的负责人来参加会议,请他们就基地建设献言献策,通过交流沟通,改善高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使之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及高校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习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其次,选聘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优秀的指导老师是实习成功的关键。实习指导老师分校内和实习单位两种。校内的指导老师尽量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负责的具有实习指导经验的老师。校内指导老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学生并在实习前对学生培训、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应选聘一些业务能力强、工作负责、善于沟通、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业务指导和职业技能训练。高校对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选聘应该与实习单位积极合作,由单位推荐高校聘任,举行正式的聘任仪式,使校外指导老师认识到责任重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座谈会等方式定期与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交流,介绍实习工作的目的、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的情况等,便于校外指导老师工作有的放矢。实习结束可以召开实习工作总结会,就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予以通报,便于下次实习工作改进。评选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学校予以奖励,提高实习老师的积极性。

另外,对于学生的实习考核和评价办法要规范和完善。考评机制科学化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实习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实习流于形式化,从实效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评的项目应该具体明确,无论是日常的表现、实习工作总结还是针对实习单位所做的调查报告、各种文书写作、典型案例的分析等,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和实习组的学生打分,三方面相结合确定实习成绩。高校应严格执行考评标准,要求实习不合格的学生重新实习。

至于实习的时间安排可以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采用分段实习制和学时制,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总学时就可以参与考评。实习时间可以放在大二以后的寒暑假和大四的第一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申报实习时间,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与实习单位加强联系。因为实习人员和时间不密集,指导效果可能会更好。

实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规划好每个环节,还需要高校、学生、实习单位协调并把握好每个环节。只有各尽其责,实习工作才能取得成效,实习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如此,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的法治建设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韦乃杨,韦军,主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M].太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35.

[2]郭捷.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来自西部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5.

法律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药学;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中药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到的各门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各种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得到加强和提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科学规范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对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需分别做好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并通过工作反馈总结与过程评价,监控管理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每一环节。

一、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1.实习前开设综合性实验

在毕业实习之前,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使学生系统地完成某一研究或生产的全过程或主要过程片断,[2]将各门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将孤立的各学科操作技能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整体观。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行毕业实习准入制

实习前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及考核,完善毕业实习准入制。根据中药学类专业特点,实习中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的训练较少,实验操作规范

细节部分学生不够熟悉,有必要在实习前进行实验技能集中强化培训,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大型仪器设备的各种基本实验操作,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允许进入毕业实习,经再次培训仍不合格者,取消毕业实习资格。

3.讲座

(1)科研讲座。本科应届毕业生已经学习了大量基础课程,但对于如何着手撰写毕业论文仍感到茫然。为此,实习前聘请各学科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毕业实习效果。讲座内容须包括开题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如何从文献阅读中发现论文写作的创新点;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注意事项、基本结构、写作方法、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修改的思路方法。

(2)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讲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常常在找工作期间处于迷茫状态,不了解有哪些就业方向,也不知该如何着手。[3]因此聘请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等。为学生今后理性择业、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架起毕业实习与就业的桥梁,以实习促就业,建立良性就业平台。学生接触社会之初,不了解工作单位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面对求职介绍上的岗位需求,却不知工作内容性质,面试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可聘请实习单位大型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让毕业生了解公司待遇、招聘具体要求、招聘流程、职位发展空间等问题。

(4)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的管理质量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实习基地,[4]具有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带教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能提供高水平讲授的实习讲座,等等,可为实现实习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应狠抓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心选择操作规范,以带教能力强的药厂、研究单位、医院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圆满完成毕业实习要求的各项内容。并且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意向单位。

(5)做好毕业实习动员。这是搞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动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同时下发实习计划任务书,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通过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阶段:第七学期末,召开实习工作会。聘请相关实习单位实习负责人,并要求相关实习指导教师和全体学生参加。发放毕业实习手册,让学生了解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中应该完成的各个步骤。实习管理教师介绍实习计划、时间安排、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岗位等方面的情况。[5]特别要强调实习期间安全、纪律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务必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做到实习安全两不误。

二、毕业实习阶段

1.强化开题报告环节

强化开题报告环节,要求中药学类专业实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报告会。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报告课题内容,由相关方向专家进行论证、把关。一方面,开始便对课题进行质量监控;另一方面,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所裨益,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

2.严格中期检查制度

中期检查采取学生自查、学院与校督导组抽查的方式。实习学生对前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自查,对照开题报告中研究进度与内容安排,认真填写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确认。[7]校督导专家组与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领导、主管实习工作的领导、实习秘书及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各个实习单位进行查访和巡视检查,了解实习环境,与指导教师座谈,听取实习学位管理负责人建议和要求;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家在检查指导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并检查督促实验完成情况及论文书写的进度,掌握毕业设计(论文)及实习教学工作情况,了解和解决毕业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相互反馈,从而加强实习工作管理,确保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同时,也拉近了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距离,加强了沟通与联系。

3.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制度

分散式毕业实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指导教师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过程难度较大。在学校教务系统基础上开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利用教务系统学生信息库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网进行实习过程网络化指导和管理。[7]包括学生和导师互选,开题报告提交及审核、实习日志的提交及审核、论文及相关资料的提交审核,等等。严格按照毕业设计与实习流程控制教师、学生和管理员的操作。例如,只有教师为学生填写了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才能够上传开题报告等材料。同样,只有当学生上交开题报告、实习周记、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实习管理员才能为学生指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网络化管理系统解决了人员分散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问题,使用户能够在异地异时查看毕业设计的最新公告和实习单位的最新招聘信息,管理毕业实习材料与毕业设计相关文档。

三、实习考核

1.日常工作考核

实习期间的日常工作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考勤考纪;对专题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进展的检索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对所作实习专题的研究思路的理解与思考,对专题实验设计方案的理解与思考,对于专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题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等等,由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主要负责。日常考核对学生实习期间起到必要的约束作用。比如在考核成绩评定表中,每项都有评分并由带教教师填写评语栏,记录该生此段时间的表现与业务能力等内容,并将其列入评选优秀毕业实习生的条件之一。由于有了这些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做到无论从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方面都有提高。

2.毕业论文成绩

毕业论文的成绩由评审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其中评审成绩是导师、评阅人分别评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合。毕业论文答辩是评价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毕业论文不同的方向分为不同答辩组,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组长、答辩委员与答辩秘书组成。每位学生答辩后,答辩委员会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给予评分,然后折合形成答辩成绩。评分标准包括仪态仪表、语言流畅程度、重点突出程度、多媒体应用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优秀毕业论文答辩

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答辩不同,是在毕业答辩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类所属的二级学科选拔出来工作量大、幻灯片现场表现效果好、展示性及观赏性强的优秀论文。参加优秀论文报告会的学生,为了有较好的表现而精心准备,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地展示实验原理、实验路线,回答问题时引经据典、准确到位,为即将进入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论文工作打下基础,起到示范作用。

四、工作反馈总结

科学的总结和反馈是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实习教学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多渠道收集实习情况的反馈意见,通过学生、理论教学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效果、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等3方面对整体实习情况及时总结。有关前期的教学问题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通过加强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进一步解决存在问题;实习单位的问题,反馈至各实习单位,并将各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列入下年度检查重点

同时,应该增加过程评价的内容。如仅以毕业实践环节的结果作为主要衡量对象,显然有失偏颇。评价的意义在于监督,如果仅以结果为主要的衡量对象,则以偏概全,有悖于管理的思想。因此增加过程评价的内容,不仅对结果进行监督管理,更重要地是监控每一个过程。

毕业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注重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是提高中药学类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龙湘俊.毕业专题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药学教育,2001,17(3).

[2]林晓等.中药专业开设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3).

[3]加强与改进实习教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

[4]何新荣,项中.高校扩招背景下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09,(2).

[5]郭庆梅等.新形势下对药学类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

[6]欧胜彬,陈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O(10).

[7]杨川.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辅助加强临床实习过程管理的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

上一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下一篇:安全方面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