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4-03-11

模拟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那么如何在时空有限的教室里设置情景来教学呢?通常我们可以采用实物、模具、图片、语言等办法来进行。下面我就分别谈一下:

一、用实物创设情景

就是直接向学生示以真人、真物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当然是最直观,最吸引学生的了。我们都会记得刚学习英语时老师用教室里的东西来教授“This is a.... Is that a...?等句型,我们很容易就明白并会用了。如我们教学形容词比较级时可以叫三名个子一个比一个高的学生站到前面来。说:SA is tall.SB is taller than SA. SC is taller than the other two.So SC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然后可以问:“Who is taller than SA?Who is taller than SB?Who is the tallest?可以交换其他形容词(如heavy,light,fat,thin short,old,young)及学生组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而且兴趣很浓。再比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可以让一些学生作各种事情(悄悄地单个告诉他们),然后问:“What is SA/he doing?He is reading a book. What are they doing?They are talking.”我们还可以用实物设景教学会话。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帮助他们合理表述,他们很快就会明白,而且还会觉得亲切、有趣。

当然实物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把许多实物搬到教室里来,但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利用教室里、学生及周边的实物来教学,这是我们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

二、使用模具创设情景

使用模具和使用实物一样,具有相同的效果。如我们可以利用一辆小车模具来介绍它的各部件(wheel、brake、truck、side-mirror、veering-wheel等)。我经常制作一个钟表模具来教学时间表达,很是方便直观。我们还可以用模具来演示植树过程:取一盆土、一小树枝、一自制小木铲、一小木棍、一根麻绳、一杯水就可以了。

1.Dig a hole,large enough for the young tree first.

2.Place the young tree into the hole.Make sure it’s straight.

3.Put the earth back into the hole. Push it feet.

4.Knock the stick into the earth next to the tree. Then tie the tree to it.

5.Water the tree well.

一边演示,一边讲述这些句子,然后试着让几名学生做,他们会很快接受。

三、利用图片创设情景

图片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用它可以创设许多情景。图片可以自己画,也可以让学生画,也可以从杂志报刊等处找,当然用多媒体设计则更好。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教学单个单词(如,What’s this?It’s a snake/tiger...)、句型(如 When he was reading,his mother was cooking。)等都可以用图片表现出来,还可以用以教学对话、课文故事等。比如在教授问路、指路的对话时,我们可以画一副街区的剖面示意图,或者用电脑设计一街区立体地图,并标明A、B所在地及B要找的目的地,然后就可以展示对话:

A:Excuse me,Is there a hospital near here?or Where is the nearest hospital?

B:Yes,Go down this street and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Walk on a hundred metres and you will find it on your left.

A:Thank you very much.

B:You’re welcome.

演示一两遍后,就可以变换不同地点让学生看图练习,他们一会就会脱口说了,然后,领读课文就容易多了。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思索,图片可以表现很多很多的内容,这样既便于教,学生也易懂乐学。

四、使用语言创设情景

用语言创设情景可以训练学生听力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这也需要学生有一定基础之后。如,Now you are in a shop and want to buy a pen. How will you start your coversation?(I want ...or Do you have ...?or I need ...)学生分组练习,一会儿抽查。这种方法多用于复习时较好。

以上这些方法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 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殿市中心小学)

模拟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专业 医学生 预防医学教学 研究 实践

预防医学作为医学的三大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公共卫生学科,在整个医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于其他类别的医学,它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人群的健康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促进人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的一系列的可行性方案。进入2 1世纪以后,人类的各种传染病、突发性死亡率都在不断的增长,预防医学显得越发的重要,因此,除了加强对预防专业的医学生的教育之外,还要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的教育,确保他们在将来的岗位中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光发热。

1.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专业教学与实践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发出“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通知,90年代教育部又在“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专门设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所以各大高校就开始了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进行了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研究,并将其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对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开设了预防医学的课程,但是,由于此课程面对的是非预防专业的学生,所以,对从教教师是一种考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不可以将其与专业的医学生进行同等的教学,需要把握一个度。但是,由于这不是医学生所学的本专业,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这门知识也不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就不是很明显。

2.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措施

2.1选用教材是要严格

对于非预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有所认知,进而是他们形成良好的预防观念与思维。因此,这就对教科书具有一定的要求,所选的教材的内容必须是在非预防专业学生的接收范围之内的,还需得到国家卫生与教育部门认可才可以。不得随意选用网络上的没有认证商标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非预防专业医学生的教学质量。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对非预防专业学生的教学是新开始的教学课程,所以,该学科的教学的各个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没有完整的、固定的教师团队,大多数都是从预防专业里借调过来的教师,或者是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也就是说,非预防专业的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加强非预防专业教育的师资团队的建设很重要。因为,具有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是提高非预防专业的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

同时,还要做好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的监督工作。一方面,要让参与教学的教师进行集体的备课、试讲与教案的编写,这样可以让教师就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从教师的试讲中寻找出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改正,确保非预防专业医学生的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求校领导或者是教科研的人员进行听课,监督教师在课堂上对非预防专业学生的教学,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还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断丰富非预防专业教学领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教学模式的创新。

2.3增强学生的对预防专业的重视

要知道,对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进行预防专业的教学使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为他们着想。但是,许多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因此,就要提高非预防专业的医学生的预防专业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他们的重要性,只有这样,非预防专业的学生才可以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地提高非预防专业医学生预防专业的教学质量[3]。

2.4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

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让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专业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相应的社区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医学预防专业对他们将来的从医道路上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此为未来的工作中做好铺垫。

总之,要通过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教育,让这些医学生建立起疾病的预防理念,增强学生的群体健康意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完善的稳定的师资团队,采用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与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才可以不断地提高我国医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才能做好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爱民,魏守刚,路孝琴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研究,2004,7(7):459-460.

[2]王增珍,黄绪镇,陈立功等.预防医学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改革及其效果总结[J].上海预防医学,1997,(12):533-535.

[3]李岩,周远忠,许洁等.如何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J].遵义医学学报,2007,30(2):211-212.

模拟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实现从重视学生知识培养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变。但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以网络专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课一个项目教学为例,介绍基于模拟公司制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基于行动导向理论形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评价等改革的尝试,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应用于本校2011级、2012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网络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拟公司

0 前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是我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环境要素,依托IT行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网络专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网络专业的教学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

中职网络专业毕业生主要输入到一些小型网络公司及中小型企业,这类公司规模小,没有全面细致的岗位设置,一人兼多职是普遍现象。他们一般希望学生具有比较全面的工作能力,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具备能与客户进行有效交流、完成简单技术文档编写、解决一般性困难等方面的能力,即要求学生有一定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用人单位能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比较全面的锻炼机会,也希望我们的毕业生能够承担洽谈、计划、预算、实施等管理工作和作业操作。但是现状离用人方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毕业生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的还是简单的作业任务,如铺管铺线,交换机路由器的简单调试等,极少数人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才能从事中小型网络的构建与管理,至于跟客户沟通,为客户制订项目方案并展示等项目前期工作还是不能胜任。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行业和企业培训高素质的人才。基于模拟公司制的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在教学条件下模拟职场工作环境,真正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从而实现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全面培养。

1 中职网络专业基于模拟公司制的行为导向教学的特点

在网络专业开展基于模拟公司制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是以网络专业课程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以行动导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模拟公司为教学组织形式,并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1.1 采用模拟公司制

模拟公司制教学讲究实战化,真题真做,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问题,突出学生校内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不同岗位需要具备不同的业务知识,学生在模拟公司中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向某个方向发展,锻炼自学能力并培训职业素质。

模拟公司中引入企业经济效益与业绩考核理念,把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解决能力纳入主要考核范围,用虚拟币结算各项收支,公司所得项目资金作为公司运作的资金来源,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1.2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活动模式,整个教学教程是包括获取资讯、讨论工作计划、做出方案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检查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行动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采用目标导向,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教师不再是站在三尺讲台上威严的讲授者,而是将“教书”变为“教学”,教会学生有效学习。

2 中职网络专业基于模拟公司制的行为导向教学实施

行动导向教学中,工作任务即是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模拟公司环境下开展学习。以网络专业核心课程服务器操作系统一个项目为例,介绍其实施过程如下:

在课程开始学习前,将班级学生组建成若干个模拟网络公司。将学习内容与所需职业能力告知全体学生,并根据学习项目的要求设定相关工作岗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到各个模拟网络公司,各模拟公司选出一到两个负责人,管理该模拟公司的业务。

[例1] 项目背景: 某公司组建局域网,现要部署安装3台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以用于后期公司内部信息化服务。要求设计网络拓扑及IP地址规划,组建网络及测试连通成功。

教学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

2.1 导入主题,创设项目情境(5分钟)

教学内容:某公司组建局域网,现要部署安装3台服务器,以用于后期公司内部信息化服务。我们在实验室,利用每组的交换机、网络跳线,PC借助VMware虚拟机来完成项目。

确定任务:每个摸拟公司分为两个小组,每小组3台PC机,完成3台Windows 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并与3台PC机Windows XP系统调试并组网,设计并设置IP地址,明确分工,作出方案设计并使网络连通。

此阶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及项目案例演示,师生互动方式为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和回答;设计意图是通过情境模拟,引出项目,让学生明确解决的问题。

2.2 项目分析(10分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相关知识:Windows Server 2003是微软的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它能够按照您的需要,以集中或分布的方式处理各种服务器角色。

其中的一些服务器角色包括:文件和打印服务器、Web服务器和Web应用程序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终端服务器、远程访问/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器、目录服务器、域名系统(DNS)、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和Windows Internet命名服务(WINS)、流媒体服务器。

(2)VMware简介:VMware配置、安装VMware虚拟机。创建VMware虚拟机、VMware配置。

(3)安装Windows 2003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分区大小、内存大小、网卡桥接。

此阶段使用分析、讲授教学法,复习、归纳相关知识,使学生明确思路;设计意图是通过复习讲解网络操作系统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所做项目的功能与作用。

2.3 小组计论设计方案(20分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围绕项目要求,展开小组计论,确定分工,并填写公司内部人员分工表(见表1)。

(2)讨论网络拓扑,利用CISCO模拟器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并在图中体现IP地址设计方案。

此阶段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学生就分工与网络设计开展讨论,教师巡视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内部分工,设计网络拓扑、IP地址;使学生得到合作、配合、沟通等社会能力的培养。

2.4 小组决策、提交方案(5分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决策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2)上传公司内部人员分工表及网络拓扑图。

此阶段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接收学生上传的材料。设计意图是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合作能力。

2.5 中期检查(20分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分组展示各模拟公司的网络项目设计方案。每个展示公司派代表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描述,并接受其他7个模拟公司的质疑和提问。

(2)IP地址规划原理及分配原则。

(3)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4)错误修正,对于学生无法自行解决问题的,教师给出解决思路,进一步辅导学生完成设计方案。

此阶段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师对于存在的设计错误,在讨论的基础上,给出总结性提示。设计意图是通过各模拟公司展示设计方案,让每个同学在发现别人错误中学习。

2.6 项目实施(60分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典型拓扑图(见图2)。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网络设计方案进行项目实施。

(3)学习使用VMware虚拟机软件挂载Windows S2003安装光盘镜像及安装,VMware虚拟机选择不同网卡映射及网络连通的解决。

此阶段采用项目教学法及实验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教师巡视,进行本项目重点难点的指导。设计意图是通过以往实验,各小组形成了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组长,他们有较强的自行实验能力,可以指导和评价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在专业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2.7 项目检查评估(30分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下发项目实施评价表(见表2)。

(2)各模拟公司对项目进行自我评价打分。

(3)各模拟公司轮流展示项目成果,接受其他模拟公司评价打分。

(4)教师作综合评价打分,结合模拟公司制,评出优胜单位并结算虚拟币形式的奖金。

此阶段采用学生参与评价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展示项目成果,教师总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该实验的实际意义。设计意图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锻炼组长的组织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尖子。

2.8 项目总结(5分钟)

教学内容: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但要学会基本安装配置组网方法,还要懂得自己学习和摸索,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针对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抓紧机会总结,提出关键所在,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达到课程目的。

3 初期成效

笔者在2011、2012级网络专业班,历经一年半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尝试和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并带动了一批年青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所申报课题已在省技工院校系统成功立项。

3.1 启用模拟公司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总要从事某一个职位,履行相应的职责。模拟公司,让学生在相应公司中担任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技能以外的社会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2 找准教学内容的衔接点,开发了典型工作项目

教学形式无论如何革新,必须围绕课堂的内容展开,否则就是南辕北辙,失去了创新的意义。针对网络这门课,首先要熟悉教材,打破教学的编排,收集现实中网络公司的典型项目,然后根据教材和项目,教师重新整合,形成典型工作项目应用于教学。

3.3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尝试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如爱好、志趣、好奇、求知欲等),学习的利益动机(如前途、奖酬、发展条件等),学习的社会动机(如社会竞争、集体的荣誉、团队的期望、角色的价值等),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将新知识或技能的初步尝试应用、评价、再实践等因素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信息接受方式。

4 总 结

通过实践,尝试探索模拟公司制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网络专业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典型工作项目,进行典型工作项目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教学总结。构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和测评体系。是值得中职网络老师尝试探索的一个方向。

笔者将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继续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平台,加强网络专业采用模拟公司制与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牢牢把握小型网络公司及中小型企业的网络专业用人需求,采用模拟公司制模拟网络公司的项目建设,全方位培养网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喆.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法[J].科技与企业,2011(8).

[2]张金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肖静,朱爱武.模拟公司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

[4]郑建萍,Gerhard Gerdsmeier.职业学校模拟公司教学法中典型问题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

[5]苗书铭.中职计算机“模拟公司”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讨[J].科技风,2012(9).

[6]赵前斌.模拟公司教学要做好“九个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7]郑小燕.开展模拟公司综合实践教学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8]张叙政.对职业教育采用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的探讨[J].江苏教育,2012(2).

模拟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以“实战型”代替“表演型”成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共识。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由于认识误区、教学方式与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法学仿真实验室设施陈旧等因素,阻碍“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实施。要保障“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当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完善知识储备与教学储备,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借助模拟法庭大赛以赛促教。

关键词:“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一直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模拟法庭是各类学校实践教学广为采用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模拟法庭作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运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学习辩论技巧和法庭礼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效果,有些学校除了安排专门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外,还参加了各类模拟法庭大赛,如国家、省级模拟法庭大赛和国际模拟法庭大赛。此外一些学校还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看起来“轰轰烈烈”,但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尚未得到实务部门的认可,司法部门、律师界等对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脱节的批评仍在继续。校内教学流于形式,参加比赛多半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年来“表演型”模拟法庭引起了关注和质疑,部分学校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还具有较强的表演色彩。这种“表演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没能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的发展变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针对这种状况,构建“实战型”模拟法庭成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共识和变革的方向。但是如何实现“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拟法庭能否真正取得“实战”效果是当前法学实践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类型及特点

现有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表演型”。即由教师或学生选择好案例,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配庭审角色,学生撰写相应的文书后进行排练,之后在模拟庭审程序中按照各自的“台词”表演。这一过程如同“演戏”,学生根据“剧本”以及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数次彩排,以保证模拟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差错。这种“表演型”的模拟法庭注重诉讼程序的完整性、合法性,忽略了庭审的对抗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学生没有从中得到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职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此“表演型”模拟法庭,作为普法宣传教育尚可,作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难免先天不足,似有实无,无法担当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梁”的重任[1]。

另一类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称之为“实战型”。“实战型”模拟法庭是指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案件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各组学生在模擬法庭中承担不同的诉讼职能,各组独立分析案情和相关证据,并根据法律规定各方进行证据交换和意见沟通。各组独立撰写相关法律文书,庭审前不进行排练,各方观点在庭审中集中进行阐述,从而使模拟法庭体现出“对抗性”和“实战性”。“实战型”模拟法庭在运作过程中基本上按照司法实践审判模式进行,学生没有庭审前的“彩排”,双方的观点在庭审中公开,因此要求学生庭审前要充分研究案件事实和证据,分析案件的法律适用,并预测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庭审中要集中精力,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反驳对方的观点,庭审具有对抗性。与“表演型”模拟法庭相比,“实战型”模拟法庭最接近司法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障碍

(一)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一些人认为模拟法庭只是程序法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片面认为只是学习程序,忽略了对作为程序内容的实体案件的分析,更放松了对相关法律文书写作的要求。一些学校认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就是模拟庭审过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内容仅限于熟悉相关诉讼程序,认为只要诉讼程序合法就可以了,其他方面不是本课程的要求。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仍然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没有意识到其所具有的独立地位。因此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形成重庭审流程、轻庭前准备的状况,在教学中未能体现法律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

(二)传统教学方式及指导方式的限制

现有的模拟法庭教学方式与实践脱节,模拟法庭的案例一般是由学生从网络上收集并加以改编的,相关的证据也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编造的,学生不了解司法实务中真实的情况,如案卷材料、案件证据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案件事实的分析、证据的认定与司法实践相距甚远。模拟法庭的教学也仅限于学校内部,不能和实务部门真正结合起来,缺少相互之间的联合,缺乏合作共赢、开放共享机制。一些法学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模拟法庭的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公诉人、律师和法官在真实的法庭上的工作状态。指导模拟法庭涉及对案例的分析、文书写作的指导、修改,庭审辩论技巧的训练等,这些内容不是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需要课后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教师精力有限,不能进行精细化的指导,由一名任课教师指导多个模拟法庭,顾此失彼,影响到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

(三)仿真法学实验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部分学校建立了虚拟仿真法学实验室,利用法律教学软件开展模拟实验教学。但是,一些教学软件的开发缺乏法律专业人员的指导,不能适应法学实践教学的需求;有些教学软件陈旧,对于已修改的法律法规不能及时更新。虽然投资巨大,但是这些法学实验室无法满足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需要。有些任课教师对教学软件不会使用,也影响到实验室功能的发挥。

三、“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

“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实现需要多方机制的配合,应当是知识储备、教学储备、教学保障、教学促进等方面共同形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因素共同促进了“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路径

1.遴选合适的案例。选择出合适的案例模拟法庭就成功了一半。案例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条件:(1)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由实务部门提供案卷材料(出于保密的需要可做适当的修改)作为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原始材料更具有真实感,能够使学生了看到司法实践中真正的案卷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案例对于学生进行证据审查运用方面的训练更为有益,学生能够体验到证据与案件的关联和对案件结果的影响,比起学生自编案例起到“实战”效果的作用。因此借助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加以改造,能够使学生对案情、证据有全面的了解,避免“闭门造车”。(2)争议的焦点。模拟法庭案例的争议焦点可能是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法律程序是否合法。案例具备这些争议焦点才能使学生在模拟法庭实践中明辨法理,体验到庭审的对抗性。(3)理论研究的价值。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实践法律的过程,还是提升学生法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因此模拟法庭的案例在具有对抗性的前提下,要能够使学生充分运用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案例要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

2.重视庭前准备。模拟诉讼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诉讼程序,加深理解法律的运用过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分析案件事实、各种证据的表现形式及与案件事实的关系,还要分析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庭审程序外,还包括案件的分析方法、证据选择、书状写作、庭辩技巧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庭前准备阶段完成。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模拟法庭仅限于模拟审判,教学内容依赖网络,与实践脱节,不能对学生有着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编案例和证据漏洞百出,具有“演”的特点。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庭审的过程,关注庭审是否流畅,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而忽视庭审的内容,因此造成对庭审前的知识与技巧准备不足,案例的内容、文书的写作、语言的表达也就成了完成程序的工具。因此要提升模拟法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强化庭前准备。

3.加强模拟庭审与庭后总结。模拟庭审过程是检验“实战型”模拟法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模拟庭审过程中,既反映了学生庭审前的准备情况,也体现出学生临场发挥情况和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应对庭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庭审过程充满紧张感。通过模拟庭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中的错误和纰漏,起到了巩固和提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庭审后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保障

1.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法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法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办案的实际经验,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要讲授法律实践技能、法律语言的表达、法律人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因此需要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对校内师资通过挂职、兼职等方式增强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实践部门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实现学校和实务部门的合作共赢、开放共享。模拟法庭教学需要校内外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协调和优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完善知识储备与教学储备。模拟法庭教学不是教学的辅助方式,而应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模拟法庭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其次又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如在英美国家的法律诉讼中,控辩双方为了论证其法律主张,不仅会援引相关的法典和大量的先例,还会运用社会学統计、心理学实验、宗教情感宣传等方式,以获得法官和陪审团的认可或同情[2]。多学科知识的培训为学生成为复合型法律人才奠定了基础。第三,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进行指导。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从实践出发,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依靠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法律职业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因此模拟法庭教学不仅是学生熟悉法律程序的过程,更是一个综合法律实践的培训过程。

3.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了解庭审的基本要求与程序、初步具备运用法律条文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法律分析方法,提高实践技能。在模拟法庭实践过程中,学生要具有文献检索技能、逻辑思辨意识、语言表达技巧、临场反应能力等,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是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的要求,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应当与实务部门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平台,构建共建共赢、开放共享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机制。采用聘请实务部门的人员讲课、旁听观摩庭审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庭审的状态,同时也是从事法律职业的预习。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司法公开的进一步加强,各类司法资源在网上公布,如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检察文书上网等,通过网络展示的这些真实案件,给了我们学习借鉴的机会。三是提高实验室的功能。由法学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联合对教学软件进行开发并及时更新,以充分发挥实验室仿真教学的功能。

4.借助模拟法庭大赛以赛促教。近年来,模拟法庭大赛不断涌现,既有国际、全国赛事,也有区域、省内赛事。模拟法庭大赛在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参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参赛学生不仅要准备比赛文书,还要准备庭审辩论。在比赛过程中,体会法庭辩论的精彩,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庭审辩论不是完全宣读已经准备好的法律文书,需要将文书的结构、观点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人不仅听懂内容,还能听懂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求合适的语速、语调、适当的姿态仪表等,在提高庭审技巧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借助参加模拟法庭大赛活动,通过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以赛促教,提高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效果。

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提升了法学教学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技能性,使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精髓的理解、体会法律职业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玲,宋博纳.“实战型”模拟法庭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  探索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钱锦宇,薛莹.国际化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路径选择及保障机制——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培训和参赛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模拟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高职培养目标为依据,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是许多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1 目前高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是尚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环节,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

(2)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本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在此模式下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学生学会了是什么,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不尽合理,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生的学习谈不上“深入理解”、“举一反三”。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

將原来的理论课程内容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边教边做、边学边做,这样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学会怎么操作了,这就是现在的“教学做”一体化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2 建立适合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基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学生知识技能的差异,将实验实训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综合应用及设计性现场实训四个层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阶段,按照能力的递进的需求,设计相应层次的实验内容,将不同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进行融合,理论要求与实践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如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着重是通过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测试,让学生获得理论内容所需要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授课的重点;当一个学习任务结束时,可以设计第二个层次的实验内容,侧重实操讲解,进行识别电路图、连接电子元器件、故障电路分析、排查故障等动手能力方面的训练,既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也训练学生规范的实验技能;在某一学习情境结束时,可以设计第三层次的实验内容,进行项目的制作。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能够完成某种功能的电路,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实验室提供必需的元器件和仪器设备。本阶段主要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几个学习环节完成后,就进行第四层次的现场实训教学,通过对生产企业参观实习的方式,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安装技能和调试方法。通过现场实际实训提高实践能力,真正与工作岗位联系起来,侧重于实训过程。

2.3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和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采用优秀学生值班管理实验室模式,培训一批优秀的学生负责实验室的管理。从高年纪已学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班级中,挑选出若干名动手能力强、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实验老师的助手,在低年级的同学实验时,协助老师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学生在与任课教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方案设计、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面向高年级学生,实验室定期发布教师的科研项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上述这些项目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 结语

高职学院《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为了适应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的。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立合适的实验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Z].2006,11.

[2] 孟秀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8月第26卷第4期.

上一篇:商法课程论文下一篇:流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