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目标范文

2023-05-08

会计工作目标范文第1篇

1、基金预算存款在以下哪个账户核算。( ) A、国库存款 B、其他财政存款 C、银行存款 D、其他存款

2、财政部门借给所属预算单位的款项使用哪个账 户核算。( ) A、暂付款 B、与下级往来 C、其他应收款 D、在途款

3、借给下级财政部门有偿使用的财政周转金使用哪个账户核算。( ) A、财政周转金放款

B、借出财政周转金 C、财政周转基金 D、应收账款

4、允许财政部门购买的有价证券是( )。 A、股票 B、企业债券 C、国库券 D、长期债券

5、其他财政存款核算的内容有( )。 A、一般预算存款 B、基金预算存款 C、财政周转金存款 D、上解的预算收入

6、财政性存款属于( )资产的构成内容。 A、事业单位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收入征解会计 D、财政总预算会计

二、业务核算题

习题一 目的:练习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1、目的:练习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2、资料:某市财政局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内列本日一般预算收入360 000元(2)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内列本日基金预算收入180 000元(3)收到国库转来的有关结算凭证,当日收到上级预算补助款80 000 元。(4)根据预算向本市某单位拨付一般预算资金250 000元。 根据预算向本市某单位拨付一般预算资金250 000元 (5)根据预算向本市某单位拨付基金预算资金100 000元。(6)收到上级财政拨入的专用基金120 000元。(7)贷放给某用款单位财政周转金200 000元。

3、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习题二 目的:练习有价证券业务的核算。

1、目的:练习有价证券业务的核算。

2、资料:某市财政局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用一般预算结余购买有价证券100 000元。

(2)用基金预算结余购买有价证券80000元。

(3)收到用基金预算结余购入的有价证券的利息5 000元。

(4)收到用一般预算结余购入的有价证券到期兑付本金和利息共计 60 000元,其中利息7 200元。

3、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习题三 目的:练习暂付及应收款项的核算。

1、目的:练习暂付及应收款项的核算。

2、资料:某市财政局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借给所属某预算单位临时急需资金300 000元。

(2)借给本市教委临时用款280 000元。(3)在财政体制结算中,某县财政应上缴款项160 000元。(4)在财政体制结算中,应补给所属某县财政款项70 000元。(5)经批准借给所属某县财政局款项500 000元。(6)继(1)借给所属某预算单位临时急需资金300 000元转作预算拨 款。(7)继(2)借给本市教委的临时用款项160 000元转作预算拨款,其 余收回。

(8)继(5)经结算借给所属某县财政局款项500 000元转作对其补助 收入。

会计工作目标范文第2篇

【摘要】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整个会计系统中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会计所处的环境不同,会计目标也会有所差别。结合我国目前所处的会计环境,本文以“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为研究起点,从而提出我们会计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会计环境

一、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的含义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周围存在的或者与会计相关的各种条件和状况,它是会计赖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会计目标是指为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它是连接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纽带,与会计的本质相统一,是我们研究会计的起点。

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能够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实对委托方的资产进行保管和经营,最后提供准确和真实的信息给委托者。受托责任观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真实客观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提供对其有使用价值、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矛盾,从本质上来看,两者是相融合的。首先,两者在会计规范上,都强调会计信息要满足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往来单位和其他用户的需求。其次,在决策中,投资人关注企业的经营绩效,要求企业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两种观点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记录资产负债的实际状况,这个方面两者是融合的。最后,在股价上。投资期望获得投资回报,一些中小投资者由于自身知识有限,只能通过股价来判断企业的经济状况,所以都十分关心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我国目前会计目标的定位

(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体制,资金来源,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机制等。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会计变得日趋复杂时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真实准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又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银行作为最大的债权人特别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其他会计信息,这些都会影响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2.文化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的发展。只有提高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够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合理定位我国的会计目标。同时要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披露质量,还需要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众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必须加强培训,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改善目前这种会计造假行为。

3.成本的影响。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提供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需要付出成本,但是企业要求付出的成本要小于所获得的收益。同样,对于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就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定位。

4.重要性原则。因为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需求,会计目标不可能满足全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只有明确核心或主要目标,并按照重要性,建立起其他目标与核心目标的相关性,会计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5.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目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自身、投资者、债权人、往来单位、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等。政府为了履行国家职能,更多关注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作为主要债权人的银行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未来现金流量;企业和职工还会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情况以及自身的福利待遇和收入等,其他的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也会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会计目标的实现存在的问题

1.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并逐渐完善。使得传统的会计信息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也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模式相比,经营权和所有权还是相互融合的,受托责任这一会计目标无法实现。

2.目前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也决定了目前会计目标的定位困难。目前一大批国有企业被曝光常年亏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对国企进行改革,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更加明确,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就有点类似于受托责任观。另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受托责任观虽然重要,但是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只有提供更全面的会计信息才能帮助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状况,决策有用观是我国会计目标的最终选择。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企业始终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所以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更关注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对会计的要求会提高,会计也会提高。决策有用观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决策有用观的情况下,会计对企业相关交易或事项的披露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得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目前我国的会计目标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要能更好地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根据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史建平.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2]马建威,谢萍,徐德健.论中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06).

[3]孟灵霞.浅析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财经论坛,2006(01).

会计工作目标范文第3篇

引言:促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在实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会计基本目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事业单位各项具体的会计目标,使事业单位各项具体工作在有序地会计环境中顺利地开展。

一、会计环境对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定位的影响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整个会计系统中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会计所处的环境不同,会计目标也会有所差别。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定位必须从当前的经济环境出发,结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状况,确立最为合理的会计目标。

(一)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体制资金来源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机制等。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会计变得日趋复杂时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真实准确。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主要承担和从事公益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和经营性业务的增加,使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多样化与以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单一会计目标产生矛盾,进而引发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具体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文化教育环境的影响

只有提高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够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合理定位我国的会计目标,同时要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披露质量,还需要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众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三)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的影响,会造成事业单位的经济规划有所改变,所以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很大的。法律法规政策的不同会导致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设定。

二、实现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通过其会计工作在财务上对单位实现了有效管理,充分发挥了单位财务部门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但是在我国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目标的实现,从而难以完全从总体上定位单位的具体会计目标,个别单位甚至无法完成国家对事业单位规定的基本会计目标。

(一)会计目标定位模糊

由于大型事业单位与中小型事业单位的规模、资金来源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二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而一些事业单位无法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或是总目标的定位不到位,造成会计目标的定位是模糊的。并且针对总体目标来说,我国事业单位包括的范围大,是一个含义模糊的概念,这也造成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的定位是模糊的,直接阻碍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事业单位会计目标比较单一

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他不以盈利为目的,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因此,政府部门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且事业单位会计也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所以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提供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显得比较单一,只是单一的为政府部门的要求或是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会计目标,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会计目标管理松散

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会计目标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不统一,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脱节,影响了事业单位资产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导致预算安排不尽合理,使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造成账外资产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许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预算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建立健全资产有关管理制度。

三、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其会计目标的对策

(一)加快实现事业单位新旧会计目标的转变

经济在腾飞,时代在进步,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首先,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定位与界定,充分认识工作中会计目标由单一的受托责任观向综合采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思想转变。其次,重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研究,会计目标的制定,为单位的发展规划了蓝图,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单位效率、效果的最终反映。最后,在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计划完成情况对会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二)规范各项业务处理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在依照政府报告模式设置事业单位账簿、报表的基础之上,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和报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各项业务处理。深入研究事业单位会计所处的内部、外部环境对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实现的影响和信息使用者或需求者的适用性。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例如通过本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内部控制,充分发挥政府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建立并实施“三位一体”的具体做法。这种“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监督方式将会对一些假票据的现象发挥很大的约束力,从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基本要求,运用“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方式,让事业单位的目标在完整的监管下得以完成。

(四)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

一个事业单位里面,固定资产是其不可缺少的东西,而固定资产又是达到一定经费规格的,那么对其的管理,制定合理的配备标准,无疑是定位事业单位目标需要考虑到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结果,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要看到,201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数量多、规模大,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投资反弹压力加大。对固定资产的预算及购置计划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注意节约,要根据各类资产的配备情况及其使用标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固定资产,防止积压浪费。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大对会计内部控制是很重要的,培养一支业务技能水平极高、思想业务素质高、知识过硬的会计人员队伍也是很重要的。因而为有效发挥财务监管的力度,切实履行财务负责人的职责和义务,事业单位必须加强会计的培训,努力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可以通过定期的业务考核,进而来完善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够让会计目标的定位更加的准确。

参考文献

[1]王春红.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比较研究[EB/OL].www.xkdx.com.

[2]刘越.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的问题及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08(04).

(作者单位:海城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会计工作目标范文第4篇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定义

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是指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将每个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反映出来。

(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

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不能汇总核算,应启动另一个会计系统——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

会计工作目标范文第5篇

【摘 要】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市场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基础会计在会计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等,提出了特色鲜明的“1234”教学模式,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了说明。

【关键词】 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探究;运用

一、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此提出“1234”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是会计类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市场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基础会计在会计学科中所处的地位,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中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会计工作,养成良好的会计思维,具备良好的会计素质;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正确解读经济业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做到“三融合”,即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融合,会计教学与职业道德培养相融合,会计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基础会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贴会计工作实际,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强化理论知识,突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运用会计理论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内容

“1234”教学模式中的“1”指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讲授一个会计循环中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2”指对于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在采用手工操作环境下模拟训练的同时,辅之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拟模式,两者有机结合,既进行了强化训练提高,又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3、4”是“1234”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内容,体现会计高职教育教学的本质。“3”指的是教学过程的三融合理念,即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融合,会计教学与职业道德培养相融合,会计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这一理念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体现;“4”则是指教学设计要体现“做——学——思——用”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即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而思后用,最终使学生能独立处理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1234”教学模式概括来说,就是1个案例、2种环境、3个结合、4个环节。

三、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1234”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与传统教学内容结构比较如表1:

经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架构,整改后的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实践,课堂、实训两条线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突出了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避免了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整合后的教學内容包括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会计工作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即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包括: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

第二模块,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及运用,即第四章至第九章内容。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业务描述提供原始凭证,使学生从虚幻的、想象的业务中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主动分析处理经济业务,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凸显了会计课程的职业特点。具体做法是以会计工作流程来组织安排教学,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以虚拟的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为例,使学生熟悉该主体的账务处理程序。首先介绍原始凭证;然后让学生通过识别原始凭证来分析经济业务,并引导学生完成通过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教学过程。即体现如下的教学路径:凭证介绍——识别或填制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将两大模块分为三部分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基础会计课程所处的地位,确定会计基础理论知识。首先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经济与会计案例,介绍会计的地位及会计发展前景、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假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职业与规范等相关问题,使学生了解会计,了解会计的学习方法;其次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增强学生对会计及会计职业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最后,以严密的逻辑介绍使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识别应用会计要素,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模拟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可在手工实训室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以会计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将学生分成几个会计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财务负责人,设若干会计岗位,小组内成员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并轮流交叉进行角色岗位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实训教师及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具体包括通过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在此过程中,实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点评、引导和总结,并适时地引入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从而使教、学、做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会计处理流程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具备上岗能力。

第三部分,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提高,体现个性化教学。这一过程可借助于会计模拟实验软件完成。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安装了英睿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软件,该软件具备良好的互动功能和可扩展性。以该软件为平台,学生可独立自主地完成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层次水平,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本位,能力中心”的思想,结合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运用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创新性地运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手工模拟实训过程中,可创建一个虚拟企业,给学生提供仿真的原始资料,购买科目章、账证表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会计实训过程中,所有的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均来源于企业一线,该模拟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同时密切关注学科及行业的发展,对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更新,使学生做的、学的,就是行业企业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有效地实现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媒体源,使教学方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并适当采用图片、挂图等;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媒体源包括财务软件、光盘、教师自行制作的PPT、视频、flash动画等。比如,在实训环节播放的记账凭证装订视频,使学生可以边看边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掌握记账凭证装订这一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四、高职《基础会计》“1234”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1234”教学模式提出后,在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经过了两年的教学实践,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积极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高职会计专业中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而学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课程中讲述的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度很大,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学生们一开始就学得非常吃力,极易挫伤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积极性,而“1234”教学模式的创建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二)“1234”教学模式的构建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优势

“1234”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会计理念和会计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初步具备运用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1234”教学模式实现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机融合

“1234”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安排强调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强调会计方法的可理解性及其经济后果;将会计循环的教学有机地融入会计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会计方法在会计循环中的作用,对会计循环形成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实现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机融合。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割裂开来。比如,借贷记账法之后的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一章,完全脱离了实际,没有有效地将经济业务的解读、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我们从会计学科的性质及特点出发,重视了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避免了不必要的传统教学环节,开辟了一条教学捷径,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机融合。

传统的处理方法:业务描述——会计分录——会计实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教学捷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关于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变传统的业务描述为提供原始凭证,使学生从虚幻的、想象的业务中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主动分析处理经济业务,与会计实际工作直接对接,为会计上岗零距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安排强調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强调会计方法的可理解性、可操作性及其经济后果;强调每章及各章内部结构的逻辑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会计,系统掌握会计程序与会计方法,为后续系列会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可充分体现“做——学——思——用”的教学理念

“1234”教学模式以模拟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背景、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根据会计岗位分工,学生轮岗完成特定岗位的会计处理工作,建立起会计工作动态框架,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此模式不仅可以做到“三融合”,还能使得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做——学——思——用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重视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经过会计实务操作,能够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判断简单经济业务性质的能力,培养诚实守信、细致、准确、有条不紊的专业素质和团结合作的心理品质。

(五)基于真实情景的课程实践的高度仿真

“1234”教学模式中“1”的案例设计使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而手工模拟实验室的基于会计工作流程的分小组角色岗位体验以及与企业完全一致的证、账、表资料,强化了学生的认同感。在这一工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做边学,适时地引导、讨论、纠错。“1234”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会计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满足了会计岗位能力的需要。

(六)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两套系统加强学生上岗能力的培养。一是基于手工操作的会计训练系统,模拟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工作背景,完全采用真实的证、账、表资料,完成一个会计流程。二是基于计算机操作的训练系统,安装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系统,可操作性强、互动功能好、色彩逼真,其证、账、表完全源于工作实际。两套训练系统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做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与实际工作中将要面对的一致,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受到了接收单位的好评。创新的“1234”教学模式,成功地将学生要面对的会计工作搬进课堂,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培养了学生的上岗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淮中.基础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2] 程淮中.基础会计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3] 陈婉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论视角探讨[J].会计之友,2009(06):103-104.

[4] 王慧娟.确定新的会计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109-110.

上一篇:幼儿园工作目标下一篇:测量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