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习论文范文

2023-03-05

经济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主线推进—方针指导—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型政党”;内在逻辑;发展逻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下简称‘三型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总方向、总目标,是一个政党建设的目标体系。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深入推进“三型政党”建设,必须从“结构要素—内在逻辑—发展逻辑”三个层级上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三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理论维度:“学习型”政党

“学习型”政党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创造出一整套与现代学习理念和模式密切联系的学习机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形成以“学习”为特征、以“学习”提能力、以“学习”强优势的执政党建设基本模式和长期战略目标。只有全党建立以制度促学习的制度保障,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营造浓厚热烈的学习氛围,将学习力内化为全体党员的基本素质,将学习升华到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1],才能称之为“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核心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学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

所谓学习型政党,就是指能够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建立持续学习的保障机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主动地运用学习的理念去处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政党[2]。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过程中,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世界观、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坚持在学习与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价值指向维度:“服务型”政党

“服务型”政党建设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同以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更多强调基层组织的要求不同,标志着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嬗变。“服务型”政党与“服务型”政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强调政党的功能,而后者强调政府的职能。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党政领导结构、政治体制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决定了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党[3],只有党的功能定位实现从“全能型”向“服务型”转换,才能切实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变成了单纯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呢?并非如此,政党的终极目标是执掌政权。而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掌控政权至关重要,即执政方式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从传统的“强权命令式”领导转向现代的“服务沟通型”领导,意味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向。所谓服务型政党,是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执政理念[4],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强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民主权利,通过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来提高领导力和凝聚力的政党。

(三)路径选择维度:“创新型”政党

早在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除了需要“创造力教育”、“创新素质”、“创新机制”等核心要素外,“创新型”政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创新型”执政党,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相辅相成,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在党的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从政党发展的角度看,建设“创新型”政党是我们党领导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路径选择。

“创新型”不只是做好工作、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的创新,更体现了党迎接新的考验,面临新的问题的基本态度,是要通过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问题解决,破解发展困局。所谓创新型执政党,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从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出发,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不断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更新,以适应社会进步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执政党。创新的检验标准是推动事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有利于增加人民福祉[5]因此,“创新型”政党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二、“三型政党”的内在逻辑

(一)“学习型”是“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逻辑前提

“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对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因此,学习要有实践指向,即提高党服务群众的水平。一是“学习型”为建设“服务型”政党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就是为了解放全人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就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利益所在。当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服务,通过服务的方式让群众实实在在地获得利益、感到幸福。二是“学习型”为建设“服务型”政党提供价值支撑。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在全党上下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到党的各项事业中。

“学习型”政党是提升党的创新水平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建立在既有认识成果(知识)基础上的创新。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材料、基础和背景。”[6]回顾党92年的发展史,每一次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都会通过开展学习活动,总结经验,攻坚克难,实现创新发展。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7]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后,针对党的地位的变化,党中央提出要“重新学习”,学习如何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学习如何从领导工农推翻反动政权到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全党再次掀起学习热潮。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如何面临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全党学习的新问题。江泽民指出,“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8]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其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创新需求更加迫切。一个政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党的创新发展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创新整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服务型”是“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指向

“服务型”政党是加强党的学习能力建设的根本方向。知识海洋浩瀚无垠,学习永无止境,因此,确立学习目标尤为关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效果就越明显。能否更好地服务群众就是党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指向和检验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维权监督意识显著增强,唯一能够凝聚人心的办法就是提供服务。执政环境的变化对我们党提出不断学习的迫切要求,学习的最终目的要体现为党的服务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展现其服务功能,以服务能力的提升强化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脱离服务群众这一根本目的,再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只会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服务型”政党是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指向。政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要体现在其政治创新实践上,即创新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政党的服务能力。一是“服务型”政党为创新提供实践平台。创新成效的检验需要实践平台。政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服务型”政党作为平台,时代发展呼唤政党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就需要创新服务思维、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途径、创新服务评价[9]。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服务型”为创新提供目标导向。创新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转变思维,提升能力。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全部事业都是为了不断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当前,党的总体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多样需求,因此,需要在服务中尝试新的方式、新的路径,真正提高服务水平。

(三)“创新型”是“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动力源泉

“创新型”政党是提高党的学习能力的动力之源。学习与创新紧密相连,创新是不断学习的动力,学习更是不断创新的途径。只有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制度的不断创新,才能使学习获得源源不断的丰富材料和营养,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不懈追求,才能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0]。一是创新能力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必须要检验学习成果,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一种检验标准。“学习型”政党建设强调团队学习,就是由于团队成员间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相互启发,针对问题,集思广益,易于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思想火花。二是方式、内容创新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容易让人“审美疲劳”,产生学习的倦怠感。团队学习、立体学习、终身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以及注入更多时代元素的学习内容为增强学习热情注入了新的能量。学习方式的创新直接影响着学习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三是创新成果有助于保持学习动力。创新成果,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都是学习人员努力付出的见证。创新成果为学习成员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成就感是保持学习动力的“一剂良药”。

“创新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服务能力的动力所在。创新与服务同样须臾不可分割。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群众为实现创新提供了实践平台。创新还是服务的动力之源,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来源于创新。简而言之,服务是一个“供给—需求”的满足过程,服务需求、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路径和服务评价是服务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我们提供服务的根本依据。第一,要创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内化为一种执政思维、固化为一种执政能力,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各项事业发展中。第二,要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从基层抓起,将社会矛盾在基层化解,将党的光辉形象树立在每个群众心目中。必须坚持以民生建设为重点,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和安全保障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第三,要创新服务路径,通过建立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之有效的规章机制,确保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建设“服务型”政党,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利益诉求,使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具针对性。第四,要创新服务评价,必须借助问卷调研、随机采访、入户调查、网络调查等技术手段,全面了解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态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从历史发展维度看,“三型政党”目标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的进一步充实、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目标变化轨迹看,政党建设目标的文字表述随着政党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却从未偏离“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本质属性。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1]。新中国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提上日程,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把党的建设定位于“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12]。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13];从江泽民提出党要成为“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4],党的建设目标始终随着执政环境、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所提出的党的建设目标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目标,这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系增添了时代内容,使党建目标更加完备和明晰。

从政党理论维度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质上是对政党功能的三种定位,但对政党功能的丰富和强化不能代替政党性质的准确定位。世界其他政党也可以成为上述三种功能定位的政党,但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定位,单纯对政党功能进行丰富、发展,就会本末倒置,离我们的执政党建设目标越来越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政党先进性方面,建设“三型政党”目标具有逻辑必然性。另一方面,对于建设“三型政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型”政党必须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服务型”政党必须以坚持和彰显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本质要求,“创新型”政党必须以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为根本指向。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贯穿于“三型政党”建设的全过程中。

三、“三型政党”的发展逻辑

(一)坚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统领“三型政党”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题,也是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向、总要求。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指导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指导党的建设是我们总结党九十多年建设得出的宝贵经验。简言之,学习、服务和创新是党的建设的成功之钥。要想始终保持党在学习、服务和创新方面的优势,就必须将三者转化为我们党的内在素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应运而生,“三型政党”建设目标与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内在一致性。“三型政党”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践要求的具体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出“三型政党”的实践之源。因此,建设“三型政党”必须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统领。

(二)围绕“两个建设”的主线推进“三型政党”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是党的建设的“主心骨”。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需要党在执政实践中具备这三种素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只有我们党真正成为“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将学习、服务和创新内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才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型政党”为目标,保证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与“三型政党”建设密切相关,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立足学习,掌握科学理论,深刻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体现在立足服务,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体现在立足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践勇气,以创新为抓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要靠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和政治操守。当前,党的队伍里存在一些党性不纯的成员和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先进性的体现[15]。“三型政党”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我们党在解决少数党员不纯洁、党性不纯行为蔓延问题的针对性举措。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纯的问题,要靠具体制度的制定、实施作保障,更要有“三型政党”建设目标作为总的方向约束。

(三)坚持“两个坚持”的方针指导“三型政党”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重要方针,也是推进“三型政党”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一方面,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本身就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过程中不懈怠、不僵化的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执政64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党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时代发展和党自身的发展决定了党的建设目标需要与时俱进。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型政党”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方针下对政党发展目标的新定位。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如何保证党的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呢?除了人民民主、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等外在监督机制外,更需要党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我们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方针,而学习、服务和创新就是检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三个标准。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成为一个优秀的党组织、成为一个坚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要靠这三个标准来衡量、来检验。

(四)坚持“五位一体”的布局保障“三型政党”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形成的党的基础建设的结构布局。建设“三型政党”,必须以“五位一体”的结构布局作保障,才能切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自我建设能力的提高。第一,思想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思想建设强调党的理论创新,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导“三型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第二,组织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组织依托。组织建设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强调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作用,强调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地位等,这些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党组织建设的经验。第三,作风建设是“三型政党”建设的关键,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整体形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建设“三型政党”,必须重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重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重视批评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第四,反腐倡廉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建设“三型政党”,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党内形成高度的自觉认同。反腐倡廉建设将一些信仰迷失、贪污腐化的份子清除出党的队伍,为“三型政党”建设净化了发展环境。第五,制度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制度约束不仅包括惩处机制的硬性约束,而且包含制度文化的软约束。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须用制度的方式保证“三型政党”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长期性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符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三型政党”建设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志强.“三型”政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13(5):15.

[2]王炳林,方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2):7.

[3]刘 明.从服务型政党到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因素[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8):31.

[4]周多刚,徐中.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N].光明日报,2013-02-13:(3).

[5]姚 桓.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94.

[6]乌云娜.创新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8.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5.

[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5.

[9]裴泽庆.创新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动力支撑[J].四川党的建设,2013(3):16-17.

[10]肖光文,朱熙宁.关于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整体性思考[J].长白学刊,2013(3):16.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15.

[1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7.

[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18.

[15]戴焰军.先进性对纯洁性的关联与依赖[J].人民论坛,2012(4):20.

On the Double Logic of the Three-type Marxist Ruling Party

Lu Xudong

(Party School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

经济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企业成长的动力源自于企业自身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建学习型组织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企业培训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并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企业培训 学习型组织创建

企业成长的过程是持续学习的过程,企业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实现的,真正有生命的企业是善于学习的企业,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自我发展完善的根本。企业要立足于人才发展之本,以企业培训作为切入点,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持续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学习型组织概述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和舍恩在《组织中的双环学习》及《组织学习:一种行动透视理论》文中首次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对组织学习理论进行了更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组织学习的学习模型:“适应性学习、单环路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适应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前提,而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持续发展阶段。他们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对组织规范的探索与重建。

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和兴起,为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众多学者开始对其展开研究。纵观这一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特点和构建模式等方面。其中圣吉(senge)影响最大,他从组织学习的系统层面,就个人、小组、组织以及组织间等不同层次分别研究组织学习的过程,指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是衡量一个团队是否能称为学习型组织的5项具体标准。

1.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人类学习方式基本上有三种进程: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这三种方式个人学习是前提和基础,组织学习是发展,而学习型组织是我们的实现目标。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促进整个组织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具有持续学习、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是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该组织的综合能力高于个人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核心。

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学习型组织具有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自我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能力。它有助于促进员工个人能力的全面开发和发展,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学习型组织的综合力来自于其本身的特点。首先,学习型组织是有多个具有创造性的团队组成,它超越了原有的根据职能部门划分的“法定”边界,进而,该组织的领导者具有新的角色和任务。其次,学习型组织成员的愿景具有一致性,即该组织中成员具有共同的愿望和目标。学习型组织具有自主管理、不断学习的能力。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企业培训

学习能力是一个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以该组织是否具有学习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的。按照5项修炼理论,对于一个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一条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超越。这主要体现在该组织成员能够通过学习不断地成长,个人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变革需求。而培训是组织成员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改善行为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的培训可以开拓企业成员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组织成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企业成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企业自身经营理念、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有效提高,进而增强企业的职业竞争力。企业成员的个人素质与企业综合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见企业培训是员工与企业建立共同愿景,增强学习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几点建议

1.引入组织学习理论,遵循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领导者要重视学习,运用理论指导组织学习,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要坚持学以致用原则,领导者要通过以培训为主的学习形式培养组织成员逐步形成自觉自发的学习兴趣,达成提高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最终目的。同时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员工要积极参与到组织学习活动中,要有渴望成为学习型组织成员的内在动力,这就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具有自我超越的品质和高素质的追求,一方面要求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者对学习型组织理论、架构和激励具有充分认知,具有在工作中实现组织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

2.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激活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员工是构成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素,人才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有价值的活资源。成功激活员工主动学习和创造能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从管理学角度,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利益,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需求处于变化之中,人的行为动机也不尽相同。企业因市场环境调整发展战略,员工要适应竞争就必须先于企业做出转变和提升,学习型组织将人视为可以进行重塑,并不断成长的人力资源,员工对理想的追求和满足感需要在组织中得到认可。因此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的发展与个人发展并不存在冲突矛盾,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是对立统一体。归根结底,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意识和行动是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学习型组织的存在正是为了激活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了,促进员工实现自我超越。

3.建立有活力的企业文化与组织愿景。学习型组织不仅仅是创建个人知识的汲取与更新的平台,而是要构建以团队为单位的具有竞争活力和不竭发展动力源泉的组织系统。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重心以及现在或未来可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培训,将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思维根植到每一名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中,引导组织成员实力适应全球化下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实现组织愿景与企业文化并轨,促进个人奋斗与组织愿景的有机融合。

愿景不同于目标。愿景包含目标,更突出强调使命感与价值观的实现。使命引领目标,价值观支撑目标。愿景不是口号,是在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的历史时期的必然抉择。愿景不是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而是组织成员的共同选择,是可预见的,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是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可行的蓝图。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应与企业文化、业务与组织流程再造、绩效管理建设结合统一。

4.树立“企业培训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理念。成功学大师克里曼·斯通说:“全世界所有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根据美国教育机构的统计数据,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产出边际效率为3,即每投入1美元,便可有3美元的产出。全世界优秀的企业家认为,培训可以凝聚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提高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执行力,激发员工创造性工作热情,提升企业产出效益和组织活力。除此以外,企业培训的优势尤为体现在为企业培养能够满足战略发展的后备人才库,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素质的员工能够最大化地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低素质的员工总是在效率低下的工作状态中无意识地流失掉企业的利润。培训最大的赢家是企业,而非员工。

5.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效率团队。团队起源于工作群体,又区别于传统的职能部门。他突破了行政职能部门的边界,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工作单位和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过程,它的显著特点是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这增强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优化了组织架构,比工作群体具有更高的绩效和学习创造能力。

6.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评估体系。评估工作可根据学习型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工作流程的差异有侧重的选择条件指标、过程指标和效果指标。评估工作更加注重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过程和效果,它不是评估是否建立了学习型组织,而是评估是否扎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它不是考核组织的业绩,而是要通过评估诊断自己,看清差距,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进一步推进企业培训工作实际成效,实现企业、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愿景。

7.要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长期工作坚持不懈。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要用长远目光对待,建立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工作常态化,杜绝一切短视利益和短期行为,更要坚决防范以影响工作业绩为借口推托学习的思想意识的滋生。只有做好将学习工作常抓不懈的准备,才能最终实现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四、结论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的一项战略决策,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级,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知识观念、流程规范、制度管理、组织架构以及环境支持等诸多基础性工作中,创新具有内生动力的机制,既能够促使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人力资本可增值,又为企业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学习型组织才能得以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阿吉瑞斯.C,舍恩.D,组织学习:一种行动透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3.许高崇.打造学习型组织秘诀.中国教育网,2005

4.周德孚,殷建平,蔡桂其.学习型组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郭雨.浅谈学习型组织评价.武汉大学化工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简介:陈旭,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贾伟)

经济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首先,是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对于医疗系统而言,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了吧。最初是基于标准预防的概念,为了保护患者也是保护工作人员,而后来,我们渐渐习惯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带来的便利----便宜、干净、方便,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应用范围也在悄悄的扩张,从最初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垫单到现在包括注射类、导管类、敷料类、缝合针线类、放射性类,透析类,骨科类,中心静脉插管类,试剂类,卫生用品,护理器材及临床需要的其他器材,一次性医疗用品几乎涵盖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在我们尽情享受一次性用品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在制造越来越多的医疗垃圾,因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特殊性,这部分医疗垃圾是不可回收的,而且基本上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对其的处理也极简单,焚烧或是破碎掩埋,不论是哪种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都不容小视,而其浪费的能源更是无法估量的。

其次应该就是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了。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算是医疗卫生行业主要的碳排放源了。而值得一提的是为人们熟知且广为诟病的过度医疗。说起这条其实多数医疗工作者尤其是医生都觉得自己蛮无辜的,毕竟过度医疗的成因相当复杂,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医生们实在有失公允。但不管什么原因,过度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泛滥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报道,欧美发达国家的医院抗生素的应用占所有药品的10%,而我国一般医院抗生素用量都在30%以上,而基层医院则高达50,按中国的人口基数算,可以想象那该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另外一项广为人知的过度医疗就是输液了,2010年年终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的一次报告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其主要内容就是指出去年一年中国输液量为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体,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则为2.5-3.5瓶,2003年时这个数字为30亿,2007年升到70亿。在国外,门诊输液人次约为10%,在我国则为60-70%,这还只是门诊,住院患者的输液率更是惊人,国外约为45%,而我国部分医院住院病人输液率高达90%。可以说是相当触目惊心了。 第三我觉得是药品的包装。这一点中年以上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就在十余年前,我们看病取药时只得到几个小小的纸袋,口袋里就能放下。现在取药基本上以盒为单位,看一次病大大小小好几盒药,小点的袋子还放不下,看着怪吓人的,但打开层层包装实际里面也就十几二十余粒小小药片,只够两天三天的用量,那药盒的份量倒要比药品重上十几倍!更甭提还有冲剂、糖浆等名目标繁多的药品剂型,让人眼花燎乱无从下口。更有夸张的要数保健食品和用品,其包装之琳琅满目,简直就是买椟还珠的现代版。

经济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重要时代特点。“中国梦”是小康梦,小康梦即人民幸福梦。作甚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不是央视的街头采访,也不单单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CDP增长速度,而是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进均翻一番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我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延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步,资源勤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获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剂国民收进分配格式,着力解决收进分配较大的题目,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共同富裕”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

可以说,有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指引,和中国我党正确的领导,实现“小康

梦”是美丽而又可及的。“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梦即国家富强梦。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十八大提出:在中国我党成立100年之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怅然的可见,中国已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获得了举世注视的成绩,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我想我们“90后”这一代是荣幸的,我们虽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早期的热血与豪情,但我们却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成绩与荣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回,成功加进世贸组织,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船五号”的顺利发射与回收,xx年的北京奥运会,2016年的上海世博会,第一艘深海潜水器“蛟龙号”的顺利下潜,第一艘绕月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顺利下海······中国一次又一次的吸引世界的

眼光。这些都在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因底气而自信,因自信而强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获得了重大历史突破,处处可见的“MadeinChina”也正逐渐向“DesigninChina”而迈进。

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中国投资、中国火伴、中国责任,这些都是更加强大的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这些印象直观而又客观,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强大的中国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强国梦”离我们愈来愈近,看得见也摸得着。“中国梦”是复兴梦,复兴梦即民族复兴梦。中华民族有着上下5000年的璀璨历史,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看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

来,会聚了中华民族先进份子的中国我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汹涌澎湃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动,“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出色显现,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势必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我们的“中国梦”既不虚幻也不远远,“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共同构筑成了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的“中国梦”亲身实际,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密不可分。可以预感的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仰,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拥抱美丽的中国梦!而作为一位领导干部,作为一位基层政府工作职员,我面对“中国梦”更是热血沸腾、豪情四射。最近几年来,通过展开“奔跑精神”、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服务员等系列主题实践活

动,渐渐构成了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奔跑逾越、突破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要苏醒地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依然存作风不实、奔跑不力等题目。通过展开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转作风、接地气、惠民生,深进基层,服务一线,干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思发展、谋逾越、强能力,脚踏实地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自觉正党风、优政风、树新风,廉勤自律、忘我奉献,着力成为一位人民满意的服务员。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的题目,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把握本领,在思想、本领和作风上找差距。通过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华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精神,充分了解国际国内情势,认清大局,是非分明,站队态度,果断拥戴党中心作出的决策和领导。在平常生活中自觉践行会议精神,自觉履行我应当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从我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进步本身的综合素质。

经济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现就我认识的西方经济学谈以下及方面。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学者关于市场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这些经济过程的相互联系的理论,也是有关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经验和政策主张。

课程主要介绍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等等,所以我认为西方经济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同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问题。具体可以说,它研究的是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运行状态及政府、厂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提出一些治理微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的政策。因此, 我认为西方经济学对于我以后的实际生活实践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比如,郭老师在谈到供求理论中的弹性理论中对谷贱伤农的分析和对政府保护农民利益提出了理论指导。增强了我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和一些实际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在成本理论中关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分析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关于经济萧条状况下的需求管理政策对于许多国家的现实经济运行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等等。因此,西方经济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 经济运作形式的研究,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具体运作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并会对我国经济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不仅可以有选择的吸收,借鉴,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还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借鉴西方经济学多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式,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研究领域,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可以使经济学研究更加科学,精准和有说服力。

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如何变化,研究对象的载体和主体都是商品,始终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即资本寻求市场,持续扩张的资本与世界有限的市场存在矛盾和不易解决的问题。这样就超越了西方经济学中无限扩张的资本与世界有限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商品生产的目的不是资本寻求市场而是为了满足经济行为主体人的需求。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感想。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即使这门课是一门理论课,我们应该有能力把它学好。虽然是一门考查课但是我们不能对此放松自己,应该主动参与到老师的讲课教学中去, 这样的学习主观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课,也不仅可以作为以后服务于其他经济学理论课程的工具课,更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期间培养和锻炼了我的一些技能,主要是注重分析图表能力。西方经济学中几乎每章都涉及到一些图和表。比如需求曲线,供给曲线,需求表,供给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等等这些图标尤其是图,是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关键,因此培养一定的图表分析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图表和相关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这才是学习西经的入门之道。我感谢这门课程强化了我这反面的能力。除此以外还有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证券与投资,现代企业管理等就必须以掌握西方经济学为前提和基础。可见,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我想拓宽其他应用经济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必须认真学好西方经济学而且如果能将计算机运用辅助于所学的经济类知识达到学以致用那将是很有希望的。对此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的基本理论,并在实践中很好地应用它。对这反面的认识还有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以发展生产力,认识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为目的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人本思想。也就是人本思想的经济学研究观必须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衡量尺度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一篇:经济学小论文下一篇:经济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