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

2024-01-25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第1篇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上好演示实验,激发实验兴趣

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应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燃烧与灭火》一节课中,学生用白磷和红磷既危险又污染空气。为此,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用两团棉花对比,一团蘸水,另一团棉花蘸酒精,分别点燃,对比燃烧的条件之一的可燃物,既简单又有趣,不用讲解,学生自然就明白了。除了演示实验外还要诱导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八单元常见的金属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改进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不是持久不变的,随着化学教学的深入,知识内容的增多,部分学生会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从而也会对实验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我应及时调整策略,想办法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持续发展下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不在于实验而是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清楚明白,他们对学习化学才有兴趣,课堂教学才能得已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现象的效果;还经常就某个重、难点知识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持续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并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中,我做了一个改进实验:先配制一定浓度的石蕊试液(酒精与水的比例要合适),将滤液浸满滤纸,然后晒干,实验时每个学生发一张,把NaOH溶液滴到滤纸上,与石蕊作用变蓝现象非常明显。教学中还让学生同时验证了在同一张滤纸分别滴四样液体:NaCl溶液、水、稀盐酸、NaOH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证明可用石蕊试液区分酸性、碱性、中性溶液。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教师可据此及时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开设课外活动小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化学实验这一特点,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地开展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细铁丝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浸有氢氧化钠的白纸遇酚酞变红等实验带来的乐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制取氧气的典型装置。然后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的第二套制气装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启发思维、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一、 明确化学实验学习重要作用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实验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部分,化学实验有助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的关键,但是很显然很多同学并没有认识到化学实验学习的重要作用,只是一味的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却忽视了化学实验学习,这是化学成绩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明确化学实验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学好化学实验的关键。具体而言,高中化学实验,不是简单的实验演示,从而验证某个化学知识或者训练某种实验技能,而是应该贯彻、融入到化学课程始终的,化学实验体现了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必须要全身心的融入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在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化学学习能力,因此明确化学实验学习重要作用,是学好化学实验的关键。

二、 激发自身产生实验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也是如此,兴趣决定了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效果,但是很显然很多同学缺乏化学实验学习兴趣,感受不到化学实验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实验学习中,为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如在笔者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自身对化学实验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笔者经常会在网络之中观看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视频,如浓硫酸白糖脱水的黑面包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自制饮料实验、化学荧光实验、碘钟反应等。这些化学试验新颖有趣,让笔者感觉化学实验反应就是最有趣的“魔术”,若是掌握更多的化学实验知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魔术师”,这种学习方式使笔者对化学实验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持久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带动下,笔者的化学实验学习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兴趣是一种可行的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三、 秉持科学严谨实验学习态度

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没有科学严谨的实验学习态度是很难学好化学的,而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化学实验学习方法,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首先在具体的实验操作前,我们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认真的学习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意外处理方法,这是秉持科学严谨实验学习态度的一种体现。其次在进入实验室后,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的消化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尊重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注意操作过程中药品取用和存放,废渣回收,实验结束后,清理干净实验台,这也是秉持科学严谨实验学习态度的一种体现。最后在进行实验现象观察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严格的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认真的对实验现象做出记录,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实事求是,然后针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升华认识,这也是秉持科学严谨实验学习态度的体现,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只有严谨科学的对待化学实验学习,才能真正的在实验中有所收获。

四、 总结实验规律之后认真反思

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以验证型和探究型为主,因此总结实验规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只有善于从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中提炼出实验规律性内容的同学,才能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实验结束后,要自身独立的对实验规律做出总结,这是学好化学实验的关键。如在学习《粗盐提纯实验》这节课程时,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①海水中提炼的粗盐含有的物质;②分离混合物质的实验方法;③镁离子、钙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的化学性质。而在总结实验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做出深刻的反思,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明确实验并不一定是墨守成规的,从教材实验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出发,从而对实验做出相关改良,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程时,对铁和高温水蒸气这一化学反应,教材中提出采用导气管吹氢气球的方式验证实验产物,但是显然通过实验操作发现验证效果并不明显,这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而通过反思,笔者发现将导气管通入盛有肥皂水的烧杯中,得到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更加准确、便捷地验证生产的产物中有氢气。为此在高中实验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反思,这是有助于自身的化学实验学习能力提升的,是一种可行的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五、 总结

实验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好化学实验是提升自身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而上述只是笔者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得出的一些新的体会,在实际学习中,还有很多化学实验学习方法值得探寻,为此今后的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我们还需不断的相互勉力。

参考文献:

[1]张娟.探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J].考试周刊,2017(A4):152.

[2]唐红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35):143-144.

[3]程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J].中华少年,2017(34):183-184.

[4]史晓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0):53.

作者简介:

魏星运,北京市,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学会相应的实验技能,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探究实验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理解实验,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化学本质,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探究实验;高中化学;应用

前言: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向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在知识讲解中也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感知,从而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

1.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相关概述

对于探究实验主要是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引,使得学生可以主动的对化学实验、化学问题进行猜想,并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或者对实验进行分析,猜想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际实验来验证自身的猜想,以此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实际中,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问题,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在探究实验教学中,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设计出好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问题要与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紧密关联。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在以往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2)猜想假设,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之前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猜测,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找各种资料,对自己的实验猜想进行验证。

(3)实验验证,这一环节是探究实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科学、专业、规范的进行实验,对于危险性比较大,或者实际中无法满足实验条件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来展示实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从而顺利的得出结果。

(4)反思总结,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就会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判断自身的验证是否正确,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及时整理实验报告,从而更加系统的感知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分析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本文以《原电池》一节为例,展开细致的分析。

(1)提出问题及假设

在《原电池》一节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原电池的形成、性质,提出问题: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给出这一问题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并做出假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以下假设:(1)原电池的形成需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当做正负电极;(2)需要将两种金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金属可以和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在整个系统中应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2)实验验证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假设情况,为学生提供锌片、铜片、稀硫酸、蔗糖溶液、导线、电流表等材料,让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活动。学生分别设计出以下几个实验:(1)将锌片、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2)用导线将锌片、铜片、电流表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3)将锌片、铜片插入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4)用导线将锌片、铜片、电流表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铜片插入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出以下实验结果:在实验(1)中,锌片上有气泡的产生,而铜片上没有气泡;在实验(2)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但是锌片上没有气泡产生,同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在实验(3)(4)中,锌片、铜片上都没有气泡产生。

(3)反思总结

通过实验活动,证明了学生之前提出的原电池形成条件假设是成立的,即原电池的形成需要有两个不同活性的电极,也就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者一种金属一种非金属,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级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或者电极在溶液中接触。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及实验,就可以得出原电池的总反应式是Zn+2H+=Zn2++H2,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其中负极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极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电子会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而电流则会从正极流向负极,在溶液中阳离子会流向正极,而陰离子则会流向负极。

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开展相应的实验探究活动,结合实验结果来对自身的假设正确性进行验证。在整个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验探究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取探究实验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探究实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靖宇.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115.

[2]林兵.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8(03):172.

[3]郭云西.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3):196.

作者简介:闫荣成,1979年9月,男,汉,安徽,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化学,六安市毛坦厂中学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提升高中化学的教育质量,增强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思辨能力,激发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的探索兴趣与思考激情,开拓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基于此,以下对解读高中化学实验现状与实验创新式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现状;实验创新式教学

引言

化学学科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而化学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有学习能力,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动手能力。随着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高中化学教师也应该结合当下最新形势,进行相应的创新。在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关理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首先,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由于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弊端是最常见的现状之一.从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来看,很多教师都很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教学的水平,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化学实验的教学,导致学生的教学变成了“纸上谈兵”,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中,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性.其次,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课时较少,比例分配不够合理.很多时候涉及到一些化学实验的教学课程,教师都只是让学生从文字或视频中来了解化学实验的步骤和工具,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往往会忘记这些理论知识,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完美的融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有些时候学校会临时调整化学实验的课时,很容易打消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最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体制不够创新.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下,单一化的实验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一成不变的实验教学形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式教学的途径

(一)对高中化學实验的设计思维进行创新

传统化学实验课堂上,高中化学教师基本上都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述和视频教学,让学生对物质的性质进行了解和认识,没有让高中学生在实验中去感觉和体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因此,我们在高中化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改变化学实验的设计思维,不能把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证明和演示作为实验的目的,而是应把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观察和学习物质性质和变化、由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直观变化作为实验的教学任务。只有采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创新方式,学生才能真心对实验感兴趣,才能真正愿意参与实验,从而通过实验获得化学知识、提升实验能力、提高化学核心素养。例如,在“铝热反应”实验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依靠理论讲解和视频展示,还能通过实验进行演示,为了克服传统铝热反应中纸漏斗易燃烧、镁带燃烧火星四射等缺点,我们可以从药品和实验装置上进行改进,用蔗糖和浓硫酸代替镁带和氯酸钾引燃,用磁性氧化铁代替氧化铁制出“铁块”。另外在装置上避免产生的红热液体铁损坏实验桌,将装有磁性氧化铁和铝粉的漏斗嵌在干燥沙中。这样的改进不仅让学生理解铝热反应,还给其他实验的设计思路打开了一条“通路”。

(二)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化学实验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中化学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距离过远,使得学生不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来理解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原理以及方程式等,容易使得学生产生距离感,进而造成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降,甚至造成厌学等问题的出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高中教师首先要把高中化学书本中的实验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现象来理解高中化学课本中出现的内容与原理。同时也能让他们明白高中化学中出现的各种方程式、原理以及实验都是对于他们生活有相当大的帮助的。同时,教师也要对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整理,让同学们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这在教会学生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把学生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化学实验结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自我探索,有利于消除学生思维定势,加强逻辑思维的培养。第三,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的活动中逐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与学生做朋友,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目前学习状况以及遇到的学习困难,也能够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对于化学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于化学的兴趣。

(三)增强高中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度

高中化学教师要正确理解化学实验教育的内在价值,积极认识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化学定理、化学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化学实验教育在激发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探索思维方面的重要价值,将化学实验教学放置到重要的位置上,引导高中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以此激发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索激情,提升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教育的探索深度,强化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解程度,从而确保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的合理发展。

结束语

总之,化学实验对学生学好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采用创新性的实验方式开展化学实验,以提高实验效率,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国海.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2):111-112.

[2]许业文.试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模式创新与实践培养[J].知识文库,2021(10):155-156.

[3]王晓伟.高中化学实验现状与实验创新式教学解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7):77.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于教育改革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是在不断地增加,传统化学课堂的知识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创新与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本文笔者将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实验教学的创新原则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内涵  原则  策略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是高中阶段教学的核心科目之一,更是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教育的整体形势分析,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思维,还是教学方式,都很难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想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创新,作为化学教师,不仅要全面地认识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设计更为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概述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对于化学来讲,它不仅整体地介绍了物质的分类,而且还反映了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变化。那么,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上,学生就需要有一个敏捷的洞察力,无论是物体形态、颜色等方面宏观的辨识,还是元素、粒子、物质构成等微观的探析,这都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从化学本身分析,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变化不是随机的,是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和规律性的①。因此,學生在对于化学的认识时,要时刻保持一个发展的心态,全面的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变化中有新物质的产生,就有旧物质的灭失,而且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从多角度进行动态化的分析。所以说,变化理念与平衡思想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3.证据推理

对于化学实验来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对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认知,我们就不能单纯地局限在生活经验和无规律猜测上,而是需要对生活进行全面的观察,整理相关的理论和资料进行合理化的论证推理,即从建立观点到设计实验过程再到得出论证结论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结论与证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化学实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知,真正地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化学理论和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前人不断地猜想、发现、探究而得出的,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印证了化学学科的探究性。那么,从化学学科素养上的分析,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地形成一个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到设计探究方案,再到实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不仅是学生思维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认识拓展和创新的过程②。所以说,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亦是化学学科的素养之一。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化学与生活生产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它给人们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所以说,在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时,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还需要学生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绿色环保的意识,更需要学生能够借助于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实现化学社会、生活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化学实验来讲,对于实验教学的创新,不仅要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更需要联系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进而为学生渗透相关的化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下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以生活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化学与生活一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化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基本的实验教学中,若教师将生活元素与化学实验知识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良好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陌生感与疏离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快乐。

例如:在《金属材料》这一部分的学习时,如何才能让学生对金属的分类和特性通过生活进行了解呢?在对于实验的设计上,就是要通过社会调研、探究进行认识,首先让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金属进行观察,如:农用的铁锹、家用的铝锅、电线线路的铜线、锡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关材料的用途对金属的特性进行分析,如:铜的良好导电性和耐用性、碳可以增加铁的硬度等等。通过这样的观察实验,有助于学生思考、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程度加深。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是其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宏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化学实验中的具体现象,而微观则是代表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验开展时要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宏观现象与微观变化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化学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例如:在《钠及其化合物》这一部分的学习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就是为学生展示钠的形态和燃烧时的现象,让学生对于相关的方程式以及实验的步骤进行机械化的记忆,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完全丧失主动性,而且思维也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即在实验之前要以问题为介入点,让学生根据实验的过程对相关物质进行猜测,如:钠与水是否产生化学反应?那么化学反应中会产生哪些物质?这样,学生的实验兴趣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水中,学生就会发现水中有气泡产生,用试管将气体收集,然后靠近酒精灯点燃,当有轻微爆鸣声,那样就从侧面验证了钠与水反应会产生H2,那么学生就会得出钠与水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Na+2H2O=2NaOH+H2↑,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验的步骤和记忆都会得到加强。再如:学习铁的氢氧化物时,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过一段时间后还会有红褐色物质生成。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很难理解到过渡态灰绿色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 Fe(OH)2部分被氧化成Fe(OH)3后的物质?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实验论证:(1)用白色和红褐色的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结果只会出现浅红、红色、紫色等颜色,但不会出现灰绿色;(2)取适量新制的灰绿色物质于两支试管中,迅速加入盐酸溶解;然后一支试管滴加硫氰化钾溶液,结果不变红色;另一支试管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出现蓝色沉淀。由此可以充分说明:灰绿色物质不含Fe3+,而是依然只含Fe2+的化合物。

3.自制学习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深入的背景下,对于实验教学的创新,教师不仅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全面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价值③。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从形式上分析,不仅可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为学生构建自助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参与中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从化学实验本身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机械化记忆,这样学生的学习思维就完全地局限在步骤上,而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学生本身的创造性,导致学习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等多元能力的培养④。所以说,在对化学实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模具对化学实验学习的重要价值,还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实验的操作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时,教学常用的就是“万能元素周期表”,但是这个表格对于知识的概述太过于笼统,学生从中只能认识到元素的名称和简写,对于那些电子数量、原子质量很难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进行整合、制作,如:采用吸管、彩纸、废纸盒,打破传统周期表的明面呈现方式,将其制作成立体化,在整个元素周期表上,除了元素的基本名称,还需要包含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發现故事、元素性质、用途等信息,实现了一表学化学的模式。再如: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学习时,学生对于一些微观分子、粒子很难通过肉眼进行观察,仅仅依靠课本的图画教学,很难让学生对相关的分子树立更深的认识,让学生对分子的模型进行制作,如:C60的模型制作,学生通过模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C60元素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记忆的加深。这样制作式的探究,对于教师来讲,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对于学生而言,他可以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的制作中认识化学、掌握化学,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探究过程。作为化学教师,不仅要全面的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价值,还需要深入地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从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出发,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分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观察、实验中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素养。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策略探究,期望广大的化学教师继续进行探索,积极为学生构建更多、更全面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关联与运用,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注释】

① 冯宏涛.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环球慈善,2019(11):1-1.

② 李逢春、窦立莉.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7):12-12.

③ 何小花.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2):26-27.

④ 范爱平.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为例[J].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1):54-5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上一篇:微课设计论文下一篇:中学化学实验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