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范文

2023-05-20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佛教原产生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我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的历史。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发展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两部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传。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人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印度这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统的佛教。

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传入了印度佛教三个时期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三大语系的佛教。我们从阇那崛多、玄奘和阿底峡的传记及译经史实得知,大乘显密经论的原本中国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经论,印度本土反而没有全部流行,如《华严经》、《大集经》、《大智度论》等。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派的繁多。

在汉语系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还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另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

七、八百万颂。全部合计约有一千万颂。我国正在编辑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共收二万三千余卷。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九百六十二部,约合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编目工作。傣语系佛教除巴利语原典外,还有傣文译本及大量傣文著述。三个语系的佛教典籍之丰富是极其惊人的。以汉语系为例,汉文化历史悠久,文献之多,

古代无比。

大乘佛教在印度只分“中观”与“唯识”二“见”和“波罗密多”与“真言”二“乘”,并未形成学派或宗派。但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如地论师、摄论师、楞伽师、涅槃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七宗。西藏语系佛教也分为宁玛派、迦当派、迦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希解派、觉宇派、觉曩派、郭札派、夏鲁派等。傣族巴利语系佛教也分润派、摆庄派、多列派、左抵派等。佛教在中国所形成的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佛教内容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

中国汉藏两语系的佛教虽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而发展,但并未成为民族的宗教,反而广泛流传到其他民族和国家。如汉语系佛教即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西藏语系佛教即传入蒙、满各族。近代,这两语系的佛教又传入欧、美两洲各国。

中国禅宗丛林制度实施后,大大改变了佛教在中国社会和民众中的形象,也促进了禅宗自身的发展。近千年来,大小丛林在全国星罗棋布,遍及城乡,仅南京城就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宏伟景象。有的丛林建筑气势恢弘,肃穆的山门、巍峨的大殿、宽敞的禅堂、神秘的藏经楼、塔、阁,整个建筑群呈轴对称图形,其堂皇气派俨如皇家宫殿;也有的丛林建筑精巧别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浑为一体;还有的丛林甚至建于险峻的山崖之颠,凿石埋桩做支撑,寺院建筑凌空悬立,人行栈道以往返,其奇妙的构思设计,高超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千姿百态、美仑美奂的丛林建筑,给全国山光水色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品格风貌,其建筑学、美学、力学和环境学都极具研究价值,也成为留给人类世界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中国古老丛林的所在地,不仅自古以来成为善男信女们心中的圣地,信众竟相前往朝拜,同时也是现代中外旅游者观光渡假的胜地,他们慕名而来,趋之若骛。最具特色的“四大丛林”: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目前仍以其宏大的规模,鼎盛的香火而闻名于世界。与此同时,禅宗的丛林制度及其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代以来我国所普遍实行的书院制度,就是借鉴佛教丛林制度建立起来的。一度对佛教持排斥态度的儒家学者们,特别是自宋朝以后的理学家们,也改变了原来的观念,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思想上深受禅宗的影响,而且在建立理学的门庭、讲学的风格、书院的规范和人格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多方面都得益于禅宗精神和丛林制度的经验和融和。其实,实行丛林制度的改革,是佛教为适应中国国情现实需求的举措,在行为仪式和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也吸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其中包括了儒家以礼乐为主的制度和道家乐于自然的思想,形成了释道儒融通与共的中国特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以佛教的丛林制度建设为特征,中国首先在文化机制方面开了“民主自由”的先河,在禅宗的佛教王国里建立起一个学术自由、民主生活的师道尊严的模范,它与中国封建君主独裁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是多方面的。

1、佛教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

2、佛教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

3、佛教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大乘佛教提出菩萨应以五明为修学的主要内容以来,佛教已由避世潜修的宗教信仰和思辨哲学转而向世间的学术、文艺、理论科学、生产工艺的领域迈进。我们千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吸取中国文化的营养,沿着这一人间佛教的方向发展,取得极其巨大的成功。我们教祖释迦牟尼的“成熟有情,庄严刹土”的伟大理想已在东方的广大地区在一定的程度上化为具体的现实。在人类所创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独具的精深哲学思想,丰富的精神财富,庞大的文献宝藏,精美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它在长期进行“成熟有情,庄严刹土”的崇高事业的同时也使自身成熟起来和严净起来了。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化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已渐渐麻木,渐渐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却是我们自古至今一

直都需要的。如果缺少了思考,人们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转瞬即逝。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无相”。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执着。

不执著,无念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虽然在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然而我们可以告诫自己不必太执着于俗世的种种“沽名钓誉”,学会有所“放弃”,一切随心所至就好。因为有这样一份心境才成就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淡泊;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感受才有了“诗佛”王维心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静谧。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2008年4月

同学们在写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把往年的题目拿来写,或者擅自命题写,这样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也很可惜。个别同学写的内容与本课毫无关系,风马牛不相及,成绩有可能不及格甚至零分,希望同学切忌这点。

第一题“谈‘松竹梅’花中三君子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蕴涵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及在古代诗书画的表现”,这道题同学答得都不错,因为相关内容很好找。

第二题“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缺陷及现实影响”,这道题在教材第五章有详细阐述,同学们写得都很好。

第三题“评孔子‘贫而无谄,富而好礼’一句话”,这道题有难度,但选做的同学都写得不错,可参考于丹《论语心得》一书。

第四题“评老子一段话”,此题稍难,同学们存在的问题是——泛谈老庄思想的正负影响,这不符合要求,应具体就老子这段话谈认识。可参考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关于老子的内容、书籍。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文化的概念:

(总体)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在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及结果。

(广义)人类社会的所有历史活动及其结果。

(狭义)一个民族的繁衍及其形成的物质、制度、风俗和思想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

华夏民族5000年左右的历史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基本特征:疆域: 夏商周主要在黄河中游。前221年起秦帝国统一;西汉、唐、元、清诸朝代疆域较大;今天的四邻。

政区 :商周分封制,秦汉至隋唐基本为郡县制,开元后行道(方镇)州县制,宋行路州县三级,后又有变化,清朝设省府县。

民族: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华夏族与汉族的起源和命名。

人口:东汉6000多万;唐8千至9千万;宋1亿多;鸦片战争后4.3亿 。几次大移民对人口的影响。

地形:多山;西高东低;高原、平原、湖泊等地形的分布。

气候:季风;大陆性气候;类型多样。秦岭和淮河为界。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适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的产生与繁衍;生产与生活;自然地理状况)

地理环境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适宜条件(由渔猎到农业;黄河和长江农业是几千年经济主干) 文化的多样性(利用自然态势的必然性;草原游牧文化、平原农业文化;地域文化(巴蜀丝路商业文化)

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山脉与平原,海路与陆路)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主要是为了自己的需要.缺少商品交换。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顽强的自然经济模式造就了传统文化。

经济的多元性于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文化的凝重性。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宗法制度:阶级社会里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央专制制度。

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

(2)、封邦建国(封建)

(3)、宗庙祭祀制度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长期的武力专制,利用宗教;经济基础稳固;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人身控制(由人殉到俑殉)。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

礼崩乐坏,战乱连连。前722年起,平王东迁,为东周。春秋300年,战国250余年,刀光剑影中的璀璨文化。

先秦诸子学派纷起,儒、墨、法、道百家争鸣: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基本理念:人爱(仁者爱人)。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基本理念: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商鞅、李悝、韩非等。基本理念:严刑峻罚治国。墨家——代表人物:墨翟。基本理念:尚力,节用,兼爱。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基本理念:主张辩“名”“实”。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基本理念:阴阳五行说。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基本理念:合纵(苏)连横(张)。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基本理念:用兵之道。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基本理念:兼储百家。

农家——基本理念:重农。

小说家——采民风,察民情。

第六章汉语言文字

1.汉字发展的五个形态:

1、甲骨文

2、大篆(铜器铭文、石鼓文)

3、小篆

4、隶书

5、楷书(正书)

2.汉字发展的规律:

1、强调表意性。如由“砲”到“炮”。

2、不断解决繁简适度与符号意义表达的矛盾。

3、不断完善和简化构形体系。

4、在自行发展基础上进行人为规范。简化字。

第七章古代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2.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及落后西方的原因:特点:实用性整体观(天体)

落后的原因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和缺陷

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重政轻技,重道轻器

专制制度的遏制

科技人地位低下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1.中国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原始彩陶、青铜纹饰、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

2.青铜艺术的特点:制作工艺精湛,纹样装饰华美。风格狞厉神秘,造型敦厚庄重。

3.建筑;古建筑分类:宫殿、陵墓、寺庙、园林、民居

古建筑特点:下封闭,上拓展,环境融为一体

4.雕塑:雕塑分类:陵墓,宗教,建筑,工艺

形式:圆雕、浮雕(包括平面减地)、线刻

5.书法:线的艺术:甲骨-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书法的形式:正草隶篆

书法大家与流派:

晋-王羲之、魏-碑刻、唐-颜、柳、欧、虞、张、怀素、李隆基、宋-苏、黄、米、蔡、元-赵、明清-馆阁体

6、绘画:分类:宫廷画、宗教画、文人画、民间画

按材质分:壁画、绢本、纸本、其他

风格特点:工笔、写意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董仲舒起,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道德的核心。“悌”即敬爱兄长之意,引申为尊长。

谦和好礼。主指礼仪规范。

诚信知报。讲诚信,知报恩。

精忠爱国。对国家的担当和责任。

克己奉公。指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

修己慎独。道德自律,严于律己。

见利思义。依义制利,先义后利。

勤俭廉政。节俭,勤劳;为政者要廉洁,“俭以养德”,不是“高薪养廉”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1.佛教的教义:“四谛”:苦——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集——集合,人要明白苦的原因。

灭——入灭,灭人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道——道路,懂得摆脱苦海的方法,进行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2.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慧济寺,五台山大相国寺,峨眉山普济寺,九华山无量寺,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历史上四大哲学流派:原始儒家、原始道家、释家、宋明理学。

2.原始儒家:春秋战国时期,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原始学派。

3.宋明理学:宋元明时期,以儒学为主干,融入佛道智慧,建立以理气论、心性论为核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是宋元以来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主要的意识形态。( 张载提倡“民胞物与”思想。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主体:天人合

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整合创新功能。

补充说明:1.唐代的五大书法家:怀素、张旭、颜真卿、唐玄宗、欧阳询

2.华夏文明: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以黄河长江流域氏族部落联盟为中心的东方文明。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部:开放性,与自然相接。下部:封闭性、防御性

4.玄学:魏晋时期源于老庄思想的一种哲**流,玄学追求“玄、远、清、虚,强调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

5.”以人为本“:以人为思考的处理问题的根本,承认天地之间人为中心,人神之间人为中心。

6.如何认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7.中国历史上三次历史文化思想潮流是: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兵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是我国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武警院校也在合训阶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首届兵种专业学员均在合训阶段上过这门课程,本文对此进行介绍,结合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程进行反思。

一、武警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总体情况

在武警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是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共设20学时,面向所有本专科学员开设(民族生开设30课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经历了从普遍开设到部分开设的过程。从2012年起,武警院校开始开设这门课程,20课时,为本专科学员的选修课,内容采取专题式教学,工程大学偏向传统儒释道思想以及传统的制度,如兵制、选官制、婚姻制度等,警官学院由历史教研室开设,偏向于传统物质文化,如传统建筑文化等。学员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比较有趣。教员普遍反映这门课备课量很大,要做到深入浅出很困难。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兵种专业的教学实践

本课程开设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绪论(主要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形成基礎)、宗法制度、儒家文化、道家和道教、佛教文化、传统婚姻文化、传统军事文化(军制)、传统科举制、易经文化。从内容看,教学内容比较深邃,涉及的话题非常大,仅有二十课时,还包括最后的一次随堂测试占用两课时,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材使用的是张万红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只选择部分章节讲解,大部分章节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员不做具体要求。教学方法采用专题讲授的办法,每一个专题两个课时,由于军制部分过于零碎、头绪繁多,且易与其他课程重复,有的教学班级没有讲解,改讲了《中国传统法制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兵种专业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规划不完善

教学规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具体规定了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性的课程,存在先上课后订教学规划的情况,且将这门课完全规定为所有课时都在课堂讲授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完全规定为考查课,首先从设计上堵死了课外实践的教学路径,无法借鉴驻地丰富的实践性教学资源,其次由于不考试,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学员的重视程度难以提高。

(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原由地方大学编辑,军事色彩不浓,到2015年我们采用了军队院校统编教材。尽管教材有所改善,但教员对通识课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所谓通识课就是所有的学员都要学的,至少在专题讲解上都应该一模一样。具体到兵种专业学员,开课前没有具体深入学员队了解其特殊的学习兴趣,把兵种学员当成普通内卫学员来教,有些应该深入讲解的没有讲。比如宋代的厢军兵制中有与工化类似的军种,再如传统军事技术中有不少是运用化学原理的,这些在军事文献中均有记载,但主要是由于对通识课的片面理解,忽视了兵种学员的特殊需求,没有想起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由于课程内容繁杂,专题讲解时间不足,在教学方法上教员采取了全程讲解的办法,教学方法上缺乏灵活性,多媒体教学方法使用不足。且由于全程讲解,学员几乎不说话,教员难以了解学员对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效率难以提高。此外,兵种合训学员驻地附近有大量的实地教学场所,如儒家文化的展示基地关中书院、佛教文化的基地法门寺、传统道家文化的著名景点西安都城隍庙、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上这门课时从教员到学员均未想到去实地观看,殊为憾事。

(四)教学测试不严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选修课,在选修课必过的思想指导下,从教员到学员均对教学测试缺乏重视。一度采用教员出五个题目,学员从中自选两个开卷作文的方式,从测试情况看,出现了部分学员的作文缺乏新意、大量抄教材的情况。目前选修课必过的情况仍然存在,我们采取了增大课后练习作业难度的措施,大量采用不仅没有标准答案甚至网上都找不到答案的開放式问题,目的是督促学员结合所学知识发散式思考,从目前情况看效果较好。

目前,兵种专业合训阶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已经基本结束,随着这门课程变得越来越有针对性,我们相信,它将更有助于兵种人才的培养。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管理范式 软科学

一、范式及管理范式

所谓范式,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原本用来指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守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这个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管理科学领域,用来概括管理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的总体特征。

当前管理学界对范式概念的沿用可谓五花八门,诸如“公共管理范式”、“知识管理范式”,等等。但至今尚无人对管理范式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西方管理学者Drucker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提出,假设之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甚于其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新管理范式框架所需要的七个基本假设。但是我们认为,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假设并不能适用于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社会历史条件根本不具备自然物质运动的可假设性。而采用社会条件来界定管理范式,较为合理。

我们认为,管理范式至少包括以下条件要素及其结构:

1.管理关系的本质

管理关系最终由宏观社会关系所制约,要体现社会关系的变化,因此,社会关系是决定管理关系本质的因素,也是决定管理范式变革的最终动因。

2.管理系统的技术

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是除了社会关系之外对管理范式变革起着决定影响的一大物质要素。管理系统的技术手段,决定着管理过程的科学性,比如历史上产生的科学管理范式,至今还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吹捧。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管理效率中的地位固然不可低估,但是管理实践中过分依赖物质手段,却会造成对人性的严重桎梏,从而最终导致管理效能的低下。

3.管理过程的人性

管理过程的人性观,决定着管理过程的艺术性。因为管理关系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关系,没有人的参与和掌控,再先进的技术都是死的。如果说科学技术手段是硬科学,那么以心理学为代表的人学,则是必须在管理过程中予以充分重视的软科学。如何看待和处理与物对象不一样的人对象,将直接关系着组织运行的效果。管理过程中是否重视被管理者的心理特征,是否按心理规律对待人,已经成为衡量管理范式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上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管理范式系统。管理范式中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水平,制约着人性和管理关系,而人性和管理关系反过来影响物质因素应用与发挥水平。管理范式的变革,取决于管理关系的变化,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各要素的发展促成管理范式的革新,一旦社会关系出现较大变革,科学技术手段产生飞跃,人性观发生变化,新的管理范式必然从旧的范式中脱胎而生。人类历史上的管理范式,经历了自然管理、野蛮管理、经验管理、科學管理和人本管理几个阶段,现在向文化管理范式迈进。

二、文化管理范式的条件与结构

1.文化管理范式形成的社会文化条件

首先是如火如荼的全球化背景。管理活动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必须正视和解决跨文化管理的新课题。其次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世界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使大量具有较高知识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得以产生,由此所决定的管理关系出现新的特点,即管理关系的相对平等性和管理过程的双向互动性。组织成员的自主性特征和发展性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突出。再次是科学知识对人类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加上新近提出的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推动着号称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一系列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存在和交往方式,打破了人们惯有的思维定势,也在改变着管理关系。

2.文化管理范式的结构

在传统的管理系统中,人力、资本和技术是生产要素,现在,知识和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远远超过了传统要素的作用,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中,知识代表了人类可以利用的所有精神形态的文明成果,是核心要素,最终体现为组织成员的素质,为实现整合物态要素和人本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组织非常重要,决定着组织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够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这种交流是维持组织活力的基础要素,系统正是通过获取、传递、加工与处理信息而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的。其余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则为传统的条件要素。

围绕着上述要素,组织管理结成了物质的流动系统,信息的沟通系统和知识的学习系统。流通系统涉及组织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沟通系统涉及组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学习系统涉及组织自身的知识更新。就企业管理而言,管理者必须精心构建生产销售系统、传播沟通系统和学习开发系统三大系统。

3.文化管理的特征

文化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管理。在文化管理过程中,要求实现各要素和各子系统的有机协调,管理过程的有序高效,管理决策的严密科学。组织行为目标是长期的战略性目标而非短期的投机行为目标。战略性行为,是成功的文化管理的基础。

文化管理是一种伦理性管理。以人为本,激发人的创造力,是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人的创造性需要,必须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基础上,从价值与精神追求的目标中得到满足。动不动以解雇或者“有的是人”相威胁,除了充分暴露资本及其管理者天生的傲慢与无知之外,不会产生任何效益。此外,当今世界的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紧密,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了组织发展的重要条件。所有这些内外管理中的伦理性要求,是成功的文化管理的精髓。

文化管理是一种学习性管理。知识和信息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硬科学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对企业而言已经不是制胜之策。而诸如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学、应用心理学、传播学等软科学,却能使组织焕发活力。这些科学知识只能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才能获得生命力,才能转化为组织的生产力。因此,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快速变化,是成功的文化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第四版:3~4

[2]胡美琴 骆守俭:企业活力,2007年第1期:82~83

上一篇:流行文化论文下一篇:快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