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程范文

2023-09-19

历史的进程范文第1篇

回溯《关于印发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的内容和精神:“推进三网融合, 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 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 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 对于促进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 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 拉动国内消费,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通知》里可以看出三网融合承载着一系列短期与长期的经济和社会任务。其既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从自身产业层面出发, 着眼于国家建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效预防机制。

由此根本目的分析, 我国三网融合所承载的任务最终指向的是一个国家, 尤其是一个大国崛起所必须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横向看,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自身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形态的转变与文明圈里其他国家相应转变的程度相近或相似, 这是一个依据。即指向不同国家在同一个文明圈里时间轴上的发展与进化的竞技。环顾当今世界, 历史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 三网融合因此应运而生, 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场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承载着整个文明圈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进一步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浅略地解读这场转变, 这就是一场由经济基础资源变更导致经济模式的变革, 再由经济模式的变革引起的社会结构扁平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转变。

从纵向看, 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与存续还需要解决自身的四个问题, 涉及内需、社会保障体制、社会贫富差距和城镇化。目前我国内需不足, 既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素在里面, 也有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普通人民群众购买力较低的因素在里面。这就需要我国进行全面的经济转型, 产业转型, 向信息经济发展。

农村是中国最大的潜力市场, 在这个举国上下的转型过程中, 城镇化可以依托此市场优势更兼具其政策优势吸收更多的资源 (如建设资金) 到农村, 升级农村的产业结构,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分拆与重塑我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 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 为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减轻负担和积累物质基础并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而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日趋完善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缩小将最终提高我国人口的消费能力, 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由此可见, 拉动内需,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持续推进城镇化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与存续的依据在纵向上应重点着眼于是否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言以蔽之, 三网融合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着眼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力, 即要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社会结构形态能在全球这个文明圈的变革时期里持续良性的发展。在目前的历史时期, 我国可持续发展力的强弱和存续在横向上建筑在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进程之上, 纵向上建筑在我国实施的城镇化方针政策之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可持续发展力强弱和存续所建筑的两点依据需要进行有效地结合, 相互促进, 这是另一种“两化”, 即:以信息化带动城镇化, 以城镇化促进信息化。这种两化的传导机制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来理解:

首先, 以信息化带动城镇化是以劳动力高质化为介质的传导机制, 即以信息化带动劳动力高质化, 以劳动力高质化促进城镇化。第一, 根据诺贝尔奖经济学大师舒尔茨的理论, 资源匮乏和工业落后不是贫穷与否的最重要依据, 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才是其根源所在。正如杨培芳在《网络时代新市场经济十面观》中所言, 我国应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使信息通信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 将信息经济的外部性效应积极应用在快速提高广大农民的劳动力素质之上, 这便是以信息化带动劳动力高质化。第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劳动力认知能力较为低级且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 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且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积极适应城镇化进程中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并更理性地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以促进农村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便是劳动力高质化促进城镇化。

其次, 以城镇化促进信息化同样是以劳动力高质化为介质的传导机制, 即以城镇化带动劳动力高质化, 以劳动力高质化促进信息化。第一,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势必有力地吸引了大量的资源 (如建设资金) 向农村聚集, 缩小了原城乡二元化体制下两者在基础设置与文化建设上的差距, 进而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个建设过程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 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最终改变了农民的社会属性和地位, 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质的飞跃。这便是以城镇化带动劳动力高质化。第二, 互联网的价值, 与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而平均成本呈递减趋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随着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 其接受和应用新生事物和科学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 这样导致高素质的和受益于信息经济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增长。最终促进应用互联网信息平台, 共享信息资源的农村劳动力规模不断增加。因此也强化了互联网价值的递增效应与平均成本的递减效应。这便是以劳动力高质化促进信息化。

综上所述, 我国可持续发展力强弱和存续所建筑的两点依据 (信息化和城镇化) 是以劳动力高质化为介质进行相互传导的两化机制。这就要求在目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历史背景下, 担当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力强化与存续历史使命的三网融合要抓住经济和社会时代变革的契机,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 依托自身契合技术时代变革的产业优势, 积极地将信息化与城镇化相结合, 促进我国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拓展非一线城市市场, 使信息化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

历史的进程范文第2篇

地球是微小的:从太阳的角度来看,地球不过是一颗受它余热、余光庇护从而在这个始终在不断地进化的宇宙里得以安然存在下来的卫星;从太阳系的角度来看,地球更是它无数子民里几乎被掩盖、忽视的小行星,孤立闭塞;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是它空间里不知何时产生的存在,大概细细查究后,可以得知,它是一颗蓝色小球。

地球是美丽的,“一树一花一世界”便可以知道,不过是小小的植物的一部分,亦可以拥有地球的淋漓尽致的美。一花一世界,一树一景色。抬眼眼看那历经艰辛,受尽风吹雨打,终于苦尽甘来,傲然肆意绽放的花瓣不过是一瞬后便在秋风飞,那姿态美的让人心碎,曾经的繁华就这样凋零、就这样消逝,只留下残花余香,看人间花开花落、看人间春夏秋冬,演绎生与死之美。接着这个植物天堂又诞生了以食草为基础的生物链存在,极大限度地丰富和繁荣了地球的生态文明,使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展,永不停歇地谱写着各种生存的血腥与壮烈,各种创造的希望之美与破坏的遗憾之美,如痴如狂,引领着灵长生物不断的思考与探索,甚至已经将自己的视觉触角延伸到地球之外的太空,去看那星光璀璨的世界。

但,地球是脆弱的,尽管它孕育了一个“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绿色天堂;然而,不过是白驹过隙的工业时代,已将它生生破坏掉,有多少繁华诞生、毁灭,就有多少被破坏掉。曾经,每天一起床打开窗户,满眼的绿色就扑面而来,耳际甚至可以聆听到鸟蝉的鸣叫,这是生活在未被破坏的地球时代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在每天早上都收到的一份厚礼!但是,这份礼物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几乎只剩下了留与富人的人工设计的园林,却平添了一种机械与空洞。然而如今,不用走出房门,种种的没自然产生的废气废渣、化学物品,正在不断蚕食人类与地球的生命力。因此,依稀还能看出曾经的美丽的地球啊,如何还能不加以一悉心照料?

历史的进程范文第3篇

民,只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最终在非农产业获得稳定的就业,留在农村中的劳动力才能从专业化、大规模的农业经营、生产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入,进而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

(二) 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控制人口起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而城

镇化是一个人口增长自动得到控制的社会经济过程。城市市民收入虽然高,但是城市生育、抚养、教育子女的成本比农村要高的多。城市中这种抚养子女的高消费成本和生育的高机会成本的约束,使人口增长得到控制。从而对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具有明显的意义。

(三) 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更好地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特别

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与世界经济交往中用便宜劳动力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换取自己因土地资源稀缺而不能充分生产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速城市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将极大提高消费货币化程度并改善原有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结构,增加对包括耐用消费品在内的工业消费品的需求量,从而为城镇市场中已趋于饱和的消费品开辟出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而使目前因需求不足而聚集起来的巨大工业生产能量得以释放,并为延缓某些产业部门的衰退期和促进新兴产业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加速城市化进程还将引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及居民住宅建设,从而极大地促进建筑工业和道路修建工业的发展。

(四) 城市化进程中,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用城市文明引导农村文明,改

造农村文明,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文化的接受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本身的认同与接受。

(五) 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改变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中国的城

市化进程有利于降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增加城市居民的数量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 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内需,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

驾马车”之一,推动城市化进程将增加增加中国城市居民的数量,并且扩展中国城市区域的范围,进而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购买力增强,拥有更强的购买力。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七) 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

历史的进程范文第4篇

1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总结中国三十年来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试验探索阶段;从1992邓小平南方讲话到20世纪末的全面开放阶段;从2001年到2006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的体制全面接轨阶段;2007年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互利共赢阶段。

1.1 试验探索阶段

该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 至20世纪90年代初, 以重点开放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并赋予特殊优惠政策为主要特征, 经历了一个由点 (经济特区) 到线 (沿海开放城市, 由线到面 (沿海经济开放区) 逐步推进和深化的过程。

1.2 全面开放阶段

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标志, 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开放时期。1992年3月, 中国开放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6省 (区) 的13个市、镇, 形成了沿边开放的雏形。同年8月, 进一步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 以后又增加宜昌等为长江沿岸开放城市, 形成了沿江开放格局。同时还开放了哈尔滨等7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 (自治区首府) 城市, 以及太原等11个内陆地区省会 (首府) 城市, 对外开放逐步向内地推进。十四大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十五大要求“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发展开放型经济”。期间, 在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区, 还兴办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保税区。

在这一时期, 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开放的战略格局开始由沿海经济特区向内地扩散, 对外开放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二是开放的战略重心开始由体制试点向全面制度建设转型, 由政策导向逐渐向市场导向转变, 如深圳、厦门特区已开始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1]。三是以开放促改革, 对外开放的发展不断对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提出要求。四是兼顾区域平衡发展。如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加快资源富集区的开放开发, 鼓励沿边省区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与跨国经济合作开发区[2]。1999年3月, 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先后提出了振兴东部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1.3 体制全面接轨阶段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WTO, 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按照自己的时间表逐步展开, 还将在国际制度规范下开放。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即由有限范围和领域内的开放, 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 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 转变为中国与WTO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中国做出了广泛的入世承诺, 不仅包括影响货物贸易的边境政策和国内政策、影响服务贸易的政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 而且在宏观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方面都做出了说明和承诺。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各项入世承诺, 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水平,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 进一步放宽服务市场准入, 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顺利通过了WTO每年一次的过渡期贸易政策审议, 获得了WTO及其成员的肯定。

1.4 互利共赢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提出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而且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一方面,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另一方面,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最初提出对外开放, 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再到明确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立足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适应性开放, 进入到全球化视野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开放阶段[3]。

2 中国对外开放的经验

中国对外开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在国际经济风云变幻之中, 为什么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事业能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有许多值得总结和继承的宝贵经验。在诸多的文献中, 这些基本经验包括:以邓小平理论指导对外开放、走渐进式开放道路、开放与改革及发展并举等等[4]。除了这些基本经验之外, 笔者认为, 如下“十大关系”既来自对外开放三十年一些成功的经验, 也来自对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反思, 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2.1 开放与保护的关系

其本质是如何处理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中国对外开放的目的之一即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获得收益。三十年的历程证明中国是此次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惠国[5]。加入WTO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 尽管在入世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承诺, 但事实证明, 那些入世程序严格苛刻且被要求做出更多承诺的成员, 其在入世后经济增长率较高, 经济效益提高的也更多[6]。然而, 扩大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风险, 会带来保护主义的压力。鉴于此,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的, 其实施过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考虑, 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在时间上有所差异, 在部门上有所侧重。然而, 这些管理和保护措施的目的是在于推动开放的平衡发展, 规避和化解开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管理和保护不应阻碍开放的进程, 应通过符合国际规范的而非扭曲的政策措施和工具来实施。

2.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外开放具有“推动改革效应”和“增强竞争效应”, 可以增进效率,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 在开放初期, 中国更关注短期的效率问题, 如针对外资的各种优惠措施扭曲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方针政策相对忽视劳动者的权益。

当前, 开放过程中体现公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就业问题。开放提高了生产效率, 贸易迅速发展, 顺差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压力, 如资源价格上升、汇率升值、流动性过剩、摩擦增多等。在此背景下, 人们开始反思现有的开放模式, 出现了怀疑甚至要求改变现有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声音。

不论采取何种政策措施, 都要明确首要的政策目标, 抓主要矛盾。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失业率过高。虽然城市登记失业率是4%左右, 但这大大低估了失业水平。考虑到国有企业在职冗员和下岗职工、农村隐形失业人口等因素, 全社会失业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蕴涵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 就业弹性系数明显下降, 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在建立和谐社会中, 应该把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作为制定开放战略时的首要目标。而中国现有的开放模式, 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外资政策都对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 中国现有的开放政策不能做出逆转性的改变, 只能在有限的政策工具中进行微调, 不能寄希望于在短期内解决长期性的问题。

2.3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通过适当分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已经成为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为了推动地方政府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中央政策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放开一部分外贸审批权和一度试行外贸承包制及外汇留成制等方式;二是实行财政分税制, 积极利用外资, 发展出口贸易, 可以为地方政府扩大税基。另外, 现有的投融资体制也加强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在投资的冲动下, 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在国内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向国际市场。

因此, 应继续给予地方自主权, 允许区域性、地方性的贸易和外资发展战略, 但这需要与国家整体外经贸发展战略相统一, 应保证国家统一的贸易政策能够在地方得到贯彻实施。在贸易政策的制定等方面, 需要建立制度性的中央部门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减少地方过度竞争, 尤其是在利用外资方面, 避免演变成为优惠政策的过度竞争, 减少投资的同质低效竞争。同时, 还要积极进行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 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2.4 对内与对外的关系

处理好对内与对外的关系注意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外开放的同时更需要对内开放。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完善市场经济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 从而要求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内开放力度, 尤其是加大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放程度。

二是积极利用外需的同时更需要扩大内需。中国是一个大国, 大国不仅拥有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等经济优势, 也拥有更大的维护经济安全的优势。然而, 上述“大国优势”的实现有赖于发达的内需, 这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是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更需要合理利用内资。在扩大开放的进程中, 通过积极利用外资, 弥补了资金缺口, 提升了资本的技术含量, 也推动了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因此, 尽管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外汇储备不断增多, 国内流动性出现过剩的局面, 但鉴于外资具有诸多内资不可替代之处, 中国应继续积极利用外资, 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2.5 质与量的关系

三十年来, 由于过于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等“硬指标”, 中国外经贸的“量”迅猛发展。相对应的是“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 主要表现为贸易的效益和利益不高, 技术溢出效益不明显, 而且代价巨大。首先, 在贸易投资在一体化条件下, 国际贸易利益不再只属于贸易国, 而是分割为几部分由东道国以及母国的有关主体分享, 显然中国由于处于分工的末端而获取的利益较少。尤其是占据对外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 其经济效益较少, 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效应也不强。其次, 尽管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高度得到了提高, 但出口贸易仍以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为主, 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仍然偏低[7]。而且, 中国依赖外来技术的程度较高[8], 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充分地发挥。最后, “出口导向”模式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 耗费资源并抬高了价格, 环境污染严重, 劳工标准难以提高。

总之, 贸易尤其是出口的数量不应再被视为追求的目标, 而更多的应被视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具[9]。为此, 需要放弃“出口创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等目标, 不要再以数量来考核政府和企业, 摆脱“新重商主义”观念的束缚。

2.6 产业之间的关系

发展的阶段性和国际分工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质内容是围绕制造业和制成品贸易展开的。在已经成为第二大贸易体的情况下, 制成品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面临着挑战, 转型的压力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在此背景下, 国内各界开始重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然而, 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撑、联动发展的。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制造业为基础, 服务业也不可能健康发展;落后的服务业水平也会成为制约农业和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 中国在入世后将服务业的开放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环节, 希望以此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改善服务提供能力, 从而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时, 还应高度重视农业和制造业的进一步开放问题, 加快升级换代的步伐, 三次产业的发展缺一不可。

2.7 地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 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基本上是各区域渐次开放的历史, 也是以区域优惠政策推动开放的历史。一些省份具有特殊的地位, 故而能够获得更优惠的政策鼓励, 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改革的“飞地”享受着特别的待遇。这些政策一旦给予就很难再取消, 许多地方政府依靠政策“租”获得了优先发展[10]。这些政策的历史功绩不容磨灭。然而, 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造成了各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也造成了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市场分割影响了要素的自由流通, 割裂了供给和需求的有机联系, 阻碍了国内竞争机制的形成, 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分工协调, 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了规模经济的和企业品牌的形成。而且区域市场分割致使各区域迅速将注意力转向对外贸易, 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外贸易偏好”[11]。不仅如此, 区域发展不平衡还削弱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当务之急是,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 建立真正统一的全国大市场。为此, 各界专家学者提出了种种思路和对策, 颇有政策参考价值, 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来减少地方保护行为, 使地方政府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尽, 建立更加科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绩考评体系, 建立综合性行政大区管治机构等等。

2.8 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各种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为了推动贸易的发展, 贸易政策改革的核心是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 (贸易权) 。与此紧密相联的是外汇政策。同时, 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另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间可交易的范围扩大, 贸易政策的范围已从边境措施延伸至国内政策领域。贸易政策与国内政策如投资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环境政策、劳工标准、宏观经济政策等之间已经形成“引一发而动全身”的唇齿相依关系。总之, 各种经济政策之间的联动效应越来越强, 给宏观经济调控增加了难度, 这就需要在解决问题时准确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矛盾。

2.9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对外开放也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而且不仅要“引进来”, 而且还要“走出去”。“引进来”的有商品, 也有资本和技术, 但不能盲目引进。引进商品应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监控, 不能有质量、安全或环保问题, 也不能对国内造成大的冲击;引进资本, 不仅要注重数量, 更要注重质量, 还要有引进后的监控机制;引进技术, 要注重合适性, 更要注重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走出去”, 包括商品的出口和生产能力的转移, 也包括资本的走出去, 去投资建厂或购买能源或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高新技术。2.1 0单赢与共赢之间的关系

三十多年来, 中国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提升自己的生产力, 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毫无疑问, 对外开放本身必定是互利共赢的, 中国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然而, 不可否认,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对其他国家带来竞争压力。另外, 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低调形象, 国外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也很高。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中国快速增长“单赢”的假象。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中,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对各方也是有益的。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竞争也会带来保护主义的压力。为此, 中国提出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更多关注来自外界的诉求, 从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 实现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语

中国对外开放分阶段逐步深入发展, 取得了重大成就, 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体, 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需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展望未来, 中国将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并为世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本文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试验探索阶段、全面开放阶段、体制全面接轨阶段、互利共赢阶段。本文分析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并在总结成功经验与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十大关系”。

关键词:对外开放,进程,经验

参考文献

[1] 谢百三.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 张幼文.新开放观——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 姜波, 何振红, 万建民.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实践与思考[N].经济日报, 2007, 10, 14.

[4] 季崇威, 方生, 桑百川.跨世纪的中国对外开放——对外开放20年的基本经验[J].改革, 1999 (1) :69~75.

[5] 华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J].学术月刊, 2007 (7) :62.

[6] Man-Keung Tang, Shang-Jin Wei.IsBitter Medicine Good for You?The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WTO/GATT Accessions[R].Conference onTrade Research Department, IMF, 2006:21~22.

[7] 杜修立, 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 2007 (7) :137.

[8] 丁学良.中国经济再崛起的薄弱环节[J].国际经济评论, 2005 (3~4) :15.

[9] Alberto Gabriele.Exports of Services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Countries[R].UNCTAD, 2004:22.

[10]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历史的进程范文第5篇

现如今随着各项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 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空间,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 土方工程十分重要, 为保证土方工程的有效开展, 本文依托土方外运等内容, 重点分析了外运过程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2 项目简介

2.1 项目背景介绍

某综合性发展项目,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靠近黄浦江, 占地面积约75, 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534, 000平方米, 共有5个地块, 包括地下室 (2层或3层) , 地上裙房商业 (3层) , 8栋办公楼 (14层~23层) , 10栋住宅楼 (13层~23层) 及1栋会所, 建造面积分别为154, 000平方米, 68, 000平方米, 195, 000平方米, 115, 000平方米及2, 000平方米。

本项目主要特点是由5个地块组成, 分别开发, 同时施工, 紧邻地铁。

2.2 造价工程师的职责

作为开发商的造价工程师, 协助驻现场项目经理并管理第三方工料测量顾问对本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 主要工作包括: (1) 于招投标阶段, 确定标段划分、策划发包模式、确定合同形式、完成资格预审及一切招标工作有关内容; (2) 于施工阶段, 审核工程进度款、变更估算及编制财务报表和现金流预测; (3) 于竣工结算阶段, 指导并审核第三方工料测量顾问编制的竣工结算报告。

2.3 项目开发

本项目由某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国内某房地产集团共同开发建设。

2.4 时间计划

3 案例简介及分析

3.1 案例简介

在地块E进行土方开挖的过程中, 上海市政府为了研究制定本市渣土泥浆消纳处置方案, 禁止装运本市渣土、工程泥浆等货物的运输船舶出境, 直接导致本项目的土方无法外运, 总包经多方洽商, 联系到浦东机场附近某卸土区, 最终顺利卸土。

3.2 承包商提出的变更/索赔

因土方外运的成本增加, 总包不同意采用合同单价, 要按实际土方外运成本计价。

3.3 合同中对应的合同条款

(1) 总包工程为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为按图纸及技术规范包干。 (2) 若相关政策规定, 需由业主直接与第三方渣土外运签署合约, 则业主仅会配合进行此项合约的签署工作, 所涉及的所有费用由总承包商承担, 且已包含在合同金额以及合同单价中。 (3) 对于基准日期 (即中标函签署日) 后工程所在国的法令、法规、规章、行政指令的改变或对此类的司法或政府解释有改变, 影响承包商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 基于对合同价格的考虑, 要明确给予有效调整。 (4) 变更项目在工程量清单中有相同或相类似合同单价的, 采用相同或相类似的单价。变更项目在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相同或类似单价的, 则其价格应按照承包商和业主合理商定的价格确定。

3.4 合约解释

基于上述合同条款, 对于中标函签署日后的政府行政指令所导致的承包商费用增加, 合同价格应应予以调整。

3.5 解决方案分析

我连同第三方工料测量顾问就上述情况设想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 方法一:对总包实际土方外运成本与合同金额的差异进行调整, 实际土方外运成本包括土方外运及渣土消纳费用, 与总包提出的要求一致。

分析:

优点:减少与总包的分歧

缺点:

首先, 根据政府要求, 无论卸土地点是否改变, 总包均需缴纳渣土消纳费用, 而原合同中已包括了该笔渣土消纳费, 如采用此方法, 等同于变更费用中重复增加了一次渣土消纳费用。

其次, 土方外运的合同单价较低, 如果采用此方法, 除调整了总包因卸土点改变导致的费用增加, 还变相调整了土方外运的合同单价与市场价的差异金额。

如此, 增加费用较高。

从合约上来看, 总包工程为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为按图纸及技术规范包干, 该方法并不可行。

(2) 方法二:对总包实际土方外运成本与投标时标底单价的差异进行调整。

分析:

优点:标底单价为第三方工料测量师根据其专业提供的意见, 比合同单价高, 如采用该方法, 较为公平。

缺点:让总包认可标底单价的合理性存在困难。

(3) 方法三 (最终解决方法) :调整土方外运的实际运距与原运距差异而导致的差价, 且仅调整政府发文之后涉及的土方外运量。

分析:

在原合同单价的基础上, 仅增加运距产生的差价, 符合上述【合同中对应的合同条款】中的第4条, 变更项目在工程量清单中有相类似合同单价的, 采用相同或相类似的单价。

3.6 最终方案解析

调整土方外运的实际运距与原运距差异而导致的差价, 且仅调整政府发文之后涉及的土方外运量。

(1) 确定需要调整差价的土方外运工程量:由于总包合同为按图纸及技术规范包干的单价包干合同, 合同中的工程量均为暂定工程量, 需要根据指令所附图纸重新计量。

地块E为分区开挖, 政府发文时, 一区土方已开挖完毕, 现场正在进行二区开挖, 三区尚未开始开挖。

所以, 在确定需要调整差价的土方外运工程量时, 首先, 须按指令所附图纸对二区及三区的土方开挖量进行计量。其次, 对于二区已开挖完毕, 无法在图纸中体现的已开挖工程量, 则要求总包提供施工日报、周报及月报, 并经业主项目工程师及监理审核确认。通过施工日报、周报及月报中的记录, 明确二区已开挖土方外运工程量。最终, 确定二区及三区未开挖工程量, 也就是需要调整差价的土方外运工程量, 约3万立方米

(2) 确定土方外运的实际运距与原运距的差异:现实际卸土点位于浦东机场附近, 运距约33.8公里。

在确定原合同运距中, 与承包商产生了争议。渣土承运合同中的卸土点位于周浦镇, 运距约17公里。总包提出, 一区及二区已开挖的土方均是在白莲泾码头卸土, 运距仅为6.3公里, 需增加运距33.8-6.3=27.5公里。

由于总包无法提供在白莲泾码头卸土的合同及依据, 最终, 原卸土点按周浦镇考虑, 增加运距33.8-17=16.8公里。总包表示同意。

(3) 确定运距单价:经第三方工料测量师查询, 政府对于上海市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运输处置费有指导价, 其中规定, 本市跨行政区域内运输的建筑渣土运输基准价为每吨每公里0.90元, 上下浮动幅度10%。

经工程部及设计部确认, 1立方米土约等于1.8吨。

运距单价=0.9/吨*公里×1.8吨/立方米=RMB1.62/立方米*公里。

结合上述情况, 本次变更费用为

30, 000立方米×16.8公里×1.62/立方米*公里=RMB816, 480

3.7 案例总结及启示

对于承包商提出的费用申请, 作为业主方的造价工程师, 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审核:首先, 须判断承包商提出的事项是否属实, 由承包商进行举证, 经监理及业主现场工程师进行复核后确认。同时, 对于这类由于政府新颁布的行政指令导致的土方外运调整, 涉及全市, 经过向其他项目进行了解, 情况属实。其次, 根据合同条款判定是否属于变更, 并有费用产生。第三, 如判定为变更, 将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变更审核。变更审核主要分为数量审核及单价审核。

首先, 数量审核:主要取决于合同模式, 对于单价包干合同, 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均为暂定数量, 变更审核时需要重新计量。而对于总价包干合同, 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不予调整。其次, 单价审核:变更项目在合同的工程量清单中有相同单价的, 采用相同单价;变更项目在合同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相同单价的, 参考类似单价、定额中的单价、政府指导价、其他项目单价、询价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本次变更的产生是由于政府新颁布的行政指令导致的土方外运调整, 无法避免, 也很难预计。庆幸的是, 本次政府发文是在本项目最后一个地块的土方开挖后期发生, 变更费用增加不大。如本项目五个地块的土方开挖均需调整, 变更费用将大幅增长。

如何避免此类争议,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 招标阶段:将可预计的项目情况告知投标单位, 并要求投标单位将此类情况考虑在投标总价中, 而对于这类由于政府新颁布的行政指令导致的变更, 可在今后的合同中约定, 投标单位需在投标金额中考虑合同工期内的政府法令、法规、规章、行政指令所导致的费用调整, 减少业主在合同签订后承担的风险。其次, 合同签订后:变更经常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所以,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求承包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现场的施工日报、周报、月报, 供监理及业主工程部审核确认, 保留现场依据。而对于监理及业主工程部确认的现场签证单, 需进行核实, 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后决定是否予以采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本文的有效阐述, 明确了项目进程中土方外运对造价的, 作为相关工作人员, 要积极通过实践, 不断总结有效经验, 并结合一定的技术手段, 提高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与计算能力, 以助力工程有效开展。

摘要:本文结合项目实例, 分析了项目进程中土方外运对造价的影响。旨在通过进一步阐述, 能够提高认识, 并助力相关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项目管理,土方外运,造价

参考文献

[1] 张小锋.浅析水运工程造价中的土方问题[J].科技展望, 2015 (11) .

[2] 刘薇.关于有效控制土方工程造价的探讨[J].供水技术, 2013 (5) .

历史的进程范文第6篇

1 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内容

所谓农民市民化, 一般是指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之中, 采取积极措施让农民群体能够脱离其长期以来用以维持生活的农村土地, 进入城镇从事非农领域的工作, 从而让农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都能够往现代市民的方向进行转变。农民市民化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是其生活的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 从以前的住在农村往到现代城市生活加以转变;其次是生产的方式出现了非常大的转变, 从主要从事农业领域的生产活动向开展非农领域的工作予以转换;再次是社会身份产生了新的变化, 身份转换之重点为户籍有了变化, 从农村户口转换为城市户口。随着社会身份的转变, 其保障形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 从完全依靠农业收入往具有与城市户籍具有紧密联系的各类社保。

2 当前我国农民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对市民而言, 因为一直以来农民和市民所具有的身份上差别, 导致他们对于农民还是缺乏足够的包容心理, 偏见还是长期存在的。农民群众通过进城务工缩短了市民群众就业的途径, 而且还拉低了市民们的平均收入, 导致相当多的市民产生了不满情绪。同时, 农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无法得到市民们的一致认可, 所以对农民们会产生抵触心理。对农民而言, 其刚到城市不久, 但是又存在着非常强烈的守土思想, 无法全面融合到城镇生活当中。二是政策上存在问题。政策直接牵涉到农民群众进城之后的待遇以及安置等问题。近些年来, 我国为推动城镇化建设, 已经为农民群众的市民化推出了诸多优惠性政策。然而, 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全面实施中央作出的农民市民化决策, 反而还会出台部分限制甚至妨碍农民市民化的地方性政策, 导致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在城市中安居乐业之积极性。三是社会环境上存在问题。如今,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建立于工作、业务等方面, 因为在环境上, 进城务工农民常常会受到市民各类不公待遇, 部分应有之福利也无法得到, 导致这部分群体和城市相互隔绝, 只能在农村落户。长此以往, 就会造成城乡间的彼此分离甚至对立。即使有一些农民居于城郊, 但也会因为缺少良性沟通与交通不利等因素, 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不甚密切, 对于土地则具有非常高的依赖度。四是在素质上存在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总数非常大, 但是真正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人口还相当少, 绝大部分农村地区转移劳动力并无一技之长, 因此其进入城市也会因为总体素质偏低而无法得到较好的就业机会, 所以自然也就很难得到市民的资格。同时, 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高也妨碍了对其现代市民素质之培养, 导致这一群体在履行市民义务上具有极大的不足。

3 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3.1 切实转变观念提升相关各方对农民市民化的重视程度

如今, 我国已经脱离了只追求发展速度、不顾及发展质量的时期, 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在这一时期, 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实破除长期以来固有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 从而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这一阶段之中, 促进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 促进农民市民化也成为了推动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 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确实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趋势, 也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加以转移, 可以说是推动我国进入现代化的重要历程。所以, 各地方政府应当采用必要举措, 利用政策调整以及机制创新来解决城乡二元对立问题, 用公正、公平、公开之的观念来对待农民市民化大潮, 给予进城务工农民以充分的重视, 让其能够树立起市民化的自信心, 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各方的帮助, 能够在真正实现市民化。

3.2 健全机制为农民市民化营造出一流的政策空间

要积极出台各种规范化的运作机制, 从而为农民市民化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一是各地应当深入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 切实消除农民群众融入到城市之中的身份难题。比如, 应当切实放松对农村户籍的管理, 许可能够进行合法经营、具有稳定职业或者有固定收入的农民转换成为市民, 为其争取到转化为市民的基础条件;二是要更好地实施吸引各类人才的新政策, 对于那些具备了一技之长的农民群众, 应当为其提供更好的市民化迁移政策, 比如, 在子女升学和保障房申请上给予便利, 为其融入到城市当中切实免除后顾之忧;三是要进一步健全涉及农民群众的社保制度, 从而给予农民们以平等享有社保制度之权利, 全面消除农民群体市民化面临的困难。

3.3 落实各项社保制度让农民在城市安心生活

在愈来愈多农民群众进入到城市之中工作以后, 为了让进城务工农民群体在社保上享有和市民一样的权利, 就应当在诸多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为此, 应当持续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 形成统一化、规范化的社保机制, 有效地落实农民群众的各类权益, 切实保障其能够脱贫致富, 并且持续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为了让能够实现市民化的农村居民们免除后顾之忧, 就应当尽可能地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覆盖面。不仅如此, 还应当让市民化了的农民群众能够实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保待遇, 能够维持其最低生活标准, 帮助其摆脱困境。要持续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让用人单位能够主动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员工提供工伤方面的保险。在此基础上, 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当面向农民工人群建立专门的失业保险金, 尽可能地提高其在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待遇, 从而让其能够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当然, 对于一部分家庭情况相当困难的农民群众来说, 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在伸出援手, 尽可能地给予困难进城务工人群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城市的温暖。

3.4 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土地并不只是一种单一的生产资料, 而且还可以说是生存最为重要的一项保障。从农民向市民加以转变, 就需要把千百年来所固有的土地保障切实转化为社保时, 土地制度上的安排不仅应当给予其以产权上的属性, 而且还需要对其实施尽可能合理的流转。笔者觉得, 一定要确定土地承包的权力与宅基地的使用权力都在物权范围之内。对于那些已经具有安稳工作并且已在城市安家的农民们来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切身利益, 应当允许他们转让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承包权, 让其能够有比较充足的资金在城市之中立足甚至进行创业活动。这样一来, 那些愿意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对于大中型城市和小城市, 应当实施差异化政策。对于在前者落户且得到社会保障的农民群众, 就不应同意其继续保留原有土地之承包权。对于在后者落户的农民群众, 就要按照承包者的具体想法来转让土地的承包权力。当然, 还应当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土地流转机制, 真正认可农民们依据个人的思路来开展承包经营活动。不仅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承包经营方面的权利, 而且还不能侵害本地农民运用土地流转而得到的经济效益。

3.5 注重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当前, 在对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上, 要更为关注对失地农民实施实用技能所进行的培训。应当运用举办学习班、设置讲座、运用大众传媒等手段, 让广大失地农民能够准确地认识到当前严酷的就业现状, 切实帮助广大失地农民全面分析自身在当前就业市场之中的实际位置, 教育与引导广大失地农民提升自我意识, 从而帮助这部分失地农民走市民化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帮助其突破固有的小农意识限制, 形成真正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现代意义上的市民观念, 这是对农民实施市民理念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政府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向广大失地农民输入更加多的发展意识, 尽可能让其树立现代市民意识。政府必须要在硬件与软件等两个方面同步发力, 努力指导失地农民群体不但在身份上, 而且还能够在思想意识以及情感上从传统型农民往现代市民加以变化。各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必须想方设法尽可能地拓展失地农民的文化发展空间, 更多地开展一些能够体现出新思想与新观点的适合于农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要以社区和企业为基础, 成立面向农民群体的市民学校, 通过这一载体持续宣传现代市民所应当具备的理观, 培养其现代市民意识, 切实帮助起革除掉小农化意识。

结束语

农民市民化是当前阶段我国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同时也是判断城乡经济社会是否能得到一体化发展的一项主要指标, 应当要求以改进农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为基础, 更为关注农民群众在市民化过程之中能够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 从而切实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不断推动农民群众市民化的进程, 以求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之目标。

摘要:为切实提升我国城镇化工作的实际质量, 让在外出务工的农民们能够切实融合到城市之中, 需要对如今我国农民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采用更加合理的对策, 帮助其享受到市民化之成果, 如此才能够实现自身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李强, 陈宇琳, 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12 (7) .

[2] 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J].现代经济探讨, 2002 (12) .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上总结范文下一篇:媒体监督范文